我国的中国农业地域类型型有哪些

使用次数:1
入库时间:None
读世界部分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A类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最主要的分布地区属于________________ (气候类型),与B、C、D等农业类型相比该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
3.从农业分类的角度来看,C和D两类农业地域类型所具有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
&&&&&&& &&&&&&&&。C和D相比,其突出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影响B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中,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2.亚热带季风气候& 劳动力
3.密集农业、商品率高;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冬业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具有很太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4.便利的交通、人口稀少或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
fcooco.n< cooco因你而专业*
如果没有找到你要的答案,请尝试下下面的试题答案搜索功能。
用户评论纠错:
&&&&&&暂无评论
我来说几句:
备课中心教案课件试卷下载导读:中国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一、季风水田农业(也称水田农业或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地处亚热带湿润区,2.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存在问题:①小农经营(或生产规模小),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二、立体农业,主要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土地类型多样,2.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严重,②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三、旱
中国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一、季风水田农业(也称水田农业或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地处亚热带湿润区,水热条件充足(或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②地势较为低平;③土壤肥沃;④灌溉水源较丰富;⑤旱、涝灾害频繁。
2.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存在问题:①小农经营(或生产规模小);②商品率低;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土地资源退化(或土地肥力下降)。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③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④兴修水利;⑤培育良种;⑥合理利用肥料和农药;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二、立体农业,主要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地处亚热带湿润区,水热条件充足;②地形复杂,土地类型多样;③生物资源丰富;④水资源丰富;⑤红壤分布面积广。
2.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石漠化。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③封山育林,保护农业生态环境;④改良土壤;⑤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⑥兴修水利。
三、旱作农业,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条件较好;②地势较平坦;③土壤肥沃;④水源不足;⑤旱、涝灾害频繁;⑥多风沙和盐碱地。
2.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土地次生盐碱化、水土流失。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③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④发展喷灌,滴灌技术;⑤加强水资源管理(或合理开采地下水);⑥退耕还林还草;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四、灌溉农业(也属于旱作农业),主要分布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等地区。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营养成分的积累;③地势较平坦;④土壤肥沃;⑤有黄河水(或祁连山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⑥气候干旱,降水不足;⑦多风沙和盐碱地。
2.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土地次生盐碱化和沙漠化。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③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④发展喷灌,滴灌技术;⑤退耕还林还草;⑥加强水资源管理;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五、商品谷物农业(也属于旱作农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雨热同季;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③地势平坦开阔;④土壤肥沃;⑤灌溉水源较丰富;⑥农作物生长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2.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③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④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⑤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六、绿洲农业(也属于旱作农业),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营养成分的积累;③高山冰雪融水提供灌溉水源;④地势较平坦;⑤土壤较肥沃;⑥气候干旱,降水不足,地表水贫乏;⑦戈壁、沙漠广布。
2.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土地荒漠化。
荒漠化的人为原因:①人口激增;②过度樵采;③过度放牧;④过度开垦;⑤水资源利用不当(或灌溉不合理)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③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④发展喷灌,滴灌技术;⑤退耕还林还草;⑥加强水资源管理。
七、牧场畜牧业(或游牧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东部(或西北干旱地区)。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气候温和,草原面积广;②气候干旱,水源不足。
2.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土地荒漠化。
荒漠化的人为原因:①人口激增;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少耕、免(休)耕,退耕还草;③控制草场的载畜量;④加强牧场生态管理,划区轮牧(或围栏放牧);⑤建设人工草场;⑥合理开采地下水(或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农业);⑦合理利用肥料和农药;⑧加强农牧业技术培训与推广;⑨改善牧区交通条件;⑩培育优良畜种。
八、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河谷地区地势低,气候温暖;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营养成分的积累;③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灌溉水源较丰富;④海拔高,热量条件不足。
九、热带种植园,主要分布在海南岛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地处热带,光、热、水资源丰富;②生物资源丰富;③水资源丰富;④夏秋季节多台风影响
十、混合农业,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包含总结汇报、资格考试、IT计算机、考试资料、旅游景点、办公文档、人文社科、word文档、文档下载、计划方案以及中国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我国的农业生产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我国的农业生产知识点一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1.主要农业地域类型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比较分析和借鉴(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分析与提高商品率和劳动生产率的问题①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两大优势:一是优越的气候条件,季风气候区的水热组合;二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②该区农业和经济发展存在的三大问题:一是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有限;三是科技水平低。③对策:一是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结构,实行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渔业综合发展;二是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业,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到商品生产上来;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效、高产农业方向发展。(2)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比较和借鉴①我国东北国营农场与美国商品农场的区位共同之处。②美国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农工商一体化是其特殊区位条件。③大面积可垦荒地是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④可借鉴之处:大规模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科技服务体系,值得我国广大农区借鉴;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3)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与我国牧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①我国的某些牧区有着与潘帕斯相似的自然条件。②阿根廷在发展牧牛业领域所做的工作。③我国牧区“靠天养畜”的现状与生态破坏。④可借鉴之处:人工草场建设;牧区交通条件和加工体系的发展。(4)混合农业与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业多样化发展①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生产的特点。②我国南方地区农业资源的多样化以及生产结构的单一性。③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可借鉴之处:生态农业体系:南方山区应建设良性的林地—农田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多样化经济:南方丘陵山区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发展林草田塘多种经济。市场灵活性:根据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变化,有侧重地发展山区的特色经济。读“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侧的气候资料图”,回答(1)~(3)题。(1)下列有关甲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B.1月炎热少雨,7月温和湿润C.7月温和多雨,1月凉爽少雨D.终年温和,1月多雨7月少雨(2)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是
( )A.信风
D.台风(3)乙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C.乳畜业
D.特色瓜果种植业解析
第(1)题,从图中气温的变化看,两地都在南半球。甲地气温高的1、2、11、12月份,降水较少,是地中海气候。第(2)题,给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带来水汽的是西风。第(3)题,乙地常年降水都较少,适宜在盛夏季节发展特色瓜果种植业。答案
(3)D知识点二
我国的农业生产1.我国农业的生产条件2.我国主要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3.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区位条件4.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注:农产品出口基地: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回答(1)~(3)题。(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D.土壤(2)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B.降水C.土壤
D.社会经济因素(3)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
)A.农作物A
B.农作物BC.农作物C
D.农作物B和C解析
第(1)题,热量满足程度最多只有22%,远低于水分、土壤养分和社会经济因素的满足程度,这是由当地气温低、热量不足造成的。第(2)题,三种农作物土壤养分满足程度都达到了84%,说明土壤养分含量较高。第(3)题,资源利用率的各个项目中,农作物A的利用率都远高于农作物B和C,说明当地最适合种植农作物A。答案
(3)A考向一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示例1
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图甲)和“局部地区农业类型分布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降水条件难以满足该地区农牧业发展需要,简述当地的应对措施。(2)写出种麦养羊业的农业地域类型名称,简述其主要特点。(3)依据图乙说明该地区乳畜业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影响乳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解析
本题通过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局部地区农业类型分布图提供命题情景,考查从图中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解决农牧业生产用水不足问题,主要从节约用水、合理用水、跨流域调水等方面来考虑。另外,澳大利亚中部为大自流盆地,地下水丰富,可为牲畜提供饮用水源。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种麦养羊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墨累—达令盆地一带,为典型的混合农业。第(3)题,澳大利亚养牛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带大城市附近,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和饲料供应。答案
(1)合理利用墨累—达令河等河流的水源;大力开发大自流盆地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将大分水岭东部丰富的水资源调入墨累—达令盆地。(2)混合农业。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农业生产具有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3)主要分布在城市附近。市场和饲料供应。方法技巧如何评价某地的农业生产条件(1)评价某地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必须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自然条件首先要从当地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去分析,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自然因素,其次考虑对自然因素的改造是否有可行性,并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以及投入与产出比,对农业区位选择作进一步的考虑。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市场、交通及其发展变化去分析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对农业生产有利的因素而且起决定作用的区位因素为主导因素,不利因素则为限制性因素。如珠江三角洲的甘蔗生产的主导因素为高温多雨的气候,大城市“菜篮子”工程的主导因素是城市的发展和分布。(2)分析农业生产特点:一般从耕作制度、主要农作物类型等方面分析。耕作制度主要看所处的温度带,热量丰富,复种指数就高。(3)注意发展农业生产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强调农业可持续发展观点,如农牧业生产与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退化等问题及相应措施。考向二
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示例2
据调查,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8.26亿
亩,比1996年减少1.25亿亩,年均减少1100万亩。为加强粮食宏观调控,切实保障中长期国家粮食安全,日,我国发布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年)》提出了要强化粮食安全责任、严格保护生产资源等措施。结合“我国主要粮食产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1996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在逐年减少,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2)珠江产区曾是我国主要的粮食输出地区之一,近年来,珠江产区不仅不能为其他地方提供商品粮,每年还要从其他产区大量输入粮食,试分析其原因,并据此进一步分析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3)在我国各大粮食产区中,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产区是
,复种指数最高的粮食产区是,单产水平最高且湿地退化最严重的粮食产区是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影响粮食生产与消费、耕地变化的诸多因素,可从工业化与城市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建设、自然灾害等因素对耕地的不利影响以及人口增加、消费水平提高、农民种粮态度的变化、区域供需差异对粮食需求的影响等方面来思考。我国各大粮食产区的差异可结合各区域的自然条件与粮食生产特点来思考。答案
(1)主要是受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害和非农建设占用等因素的影响。(2)原因:工业化与城市化导致大量耕地被占用;产业结构调整使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种粮的比较效益偏低,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人口机械增长快,粮食的需求量增加等。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人口增加,消费水平提高,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影响,粮食生产不平衡引起的区域供需矛盾突出,全球粮食供求偏紧等。(3)松辽河产区
长江产区主题:读图与审题能力示例1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加拿大处于中高纬地区,热量不足,成为农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为此加拿大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特别注重培育
的农作物品种。但长寒的气候也给农业生产带来有利的影响,使农作物受危害少。(2)在企业合作上中国与加拿大互补明显,在农业投入上加拿大具有
的优势;中国则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3)下列关于加拿大农业生产叙述正确的有
。A.加拿大是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单位面积产量高B.以大型家庭农场和高度发达的机械化相结合为特色C.谷物产地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河谷地区D.农业生产受天气影响很大,作物单产低且不稳定(4)从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加拿大发展种植业生产在自然条件方面的主要优势与劣势。答案
病虫害(2)资金
技术(3)BD(4)主要优势: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水源丰富;有肥沃黑土。主要劣势:纬度高,热量不足;灾害天气多;冻土分布广。方法点拨
读题和审题是获取信息的最重要来源,是解答题目得出正确结论的基础。“三审”过后做题是解答试题,特别是综合题的起码要求。所谓“三审”亦即审材料图表、审设问和审二者的内在联系。审材料图表可以获取解答试题的基本信息,审设问可以猜测命题人的命题意图,而结合以上两点可以充分调动信息并运用知识得出较为完整的结论。例如在解答本题时,通过审图可知本题考核内容应是北美北部,特别是加拿大的相关知识;通过审四个小题设问,可知该题主要考查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且考查中加两国农业生产区位优劣的异同等;结合图示与设问联系可获取本题结论。易错点:不能正确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不能进行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示例2
下图是“某地农业土地地租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影响X、Y、Z三地农作物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市场
D.气候(2)如果在X、Y、Z三地发展花卉种植、乳牛饲养、小麦生产,最合理的是
( )A.X地种植小麦的经济效益最高B.距城市20千米~60千米远的地方适合饲养乳牛C.Z地应发展花卉种植D.小麦生产应位于距城市80千米~100千米处AB错因分析
第(1)题易错在不能正确理解示意图的含义,第(2)题易错在不能对三种农作物分布的范围进行准确判断。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与市中心距离的增大,地租价格显著下降,这说明市场是影响三地农作物分布的最主要农业区位因素。从单位面积产值来看,花卉最高,乳牛其次,小麦最低,因此距离市中心最近的0~20千米处适宜种植花卉,20千米~60千米处可以饲养乳牛,60千米~100千米处可以种植小麦。纠错感悟
做好此类试题,需要熟练掌握农业区位选择的区位条件和区位选择的原则等基础知识。在局部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地价高低、单位面积产值、生产需水量的多少、农田土地面积的大小和产品对交通运输需求的迫切性等;在对部分区域的农业区位选择及其主导因素进行分析时,主要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例如对农作物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影响最大的光热条件及影响农业生产类型的市场因素等。一、选择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读图回答1~3题。1.若图甲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6年农产品产值构成(其中a表示花卉,b表示蔬菜、水果,c表示粮食)。 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解析
读图可知M省农产品产值构成为花卉20%、蔬菜60%、粮食20%,以蔬菜、花卉为主,市场和便利的交通是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C2.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以下适合其“都市农业”发展的有
( )A.观光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C.房地产业
D.水稻种植业解析
都市农业为城市提供新的娱乐场所。发展观光农业能提高经济利益。A3.若图甲中M为该县目前农业用地的比重(a为花卉用地,b为蔬菜、水果用地,c为粮食用地),图乙为该县“十一五”农业土地规划,据此判断,该县今后土地利用的发展方向是
( )A.粮食种植用地面积增加B.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C.蔬菜、水果种植用地面积增加D.冻结城市建设用地解析
观察图乙可知,蔬菜、水果种植面积占53%,花卉27%,与规划前相比较,花卉种植用地比重上升。B下图中阴影表示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读图回答4~6题。4.有关甲、乙、丙、丁四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地区雨热同期,但气象灾害频繁②乙地区气候湿润,适宜发展种植业③丙地区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④丁地区土地广阔,但灌溉水源不足A.①②
D.③④5.有关甲、乙、丙、丁四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地区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低,但商品率高②乙地区牧场广阔,以牧羊为主③丙地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④丁地区经营方式以家庭农场为主,产品主要出口英国A.①②
D.③④6.甲、乙、丙、丁四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下图相同的是
第4题,由图可知,甲是亚洲水稻种植业,乙是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丙是北美洲中部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丁是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故选C。第5题,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地的商品率较低,乙地以牧牛为主,故选D。第6题,图示景观为喀斯特地貌,该处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选项中最吻合的是甲。答案
6.A商品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读图回答7~8题。7.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①农业科技先进
②人均耕地面积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④市场广阔A.a—①、b—②、c—③、d—④B.a—②、b—①、c—④、d—③C.a—①、b—③、c—④、d—②D.a—②、b—④、c—③、d—①8.与江汉平原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 )A.水热条件优越
B.人均耕地面积大C.消费市场广阔
D.农业科技先进解析
第7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图中“单产高”逆向推理,可确定a为农业科技先进;人均耕地面积大,需要高度机械化来提高生产率,进而提高商品率,可确定d为人均耕地面积大,b为机械化水平高;最后可确定c为市场广阔。第8题,江汉平原人口稠密,人多地少,东北地区人少地多,两者相比,东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大。答案
8.B三鹿集团前身是1956年2月在河北省石家庄成立的“幸福乳业生产合作社”,经过几代人半个世纪的奋斗,在同行业创造了多项奇迹。1983年,率先研制、生产母乳化奶粉(婴儿配方奶粉);1986年,率先创造并推广“奶牛下乡、牛奶进城”城乡联合模式;1993年,率先实施品牌运营及集团化战略运作……2008年9月,三鹿的部分乳制品被查出人为添加三聚氰胺,导致众多食用过三鹿奶粉的婴儿出现不同程度的泌尿系统疾病,影响范围涉及全国。根据上述材料回答9~11题。9.50年代石家庄成立“幸福乳业生产合作社”,其主要区位优势包括
( )①当地草原广阔,适宜发展乳畜业
②城市和人口密集,对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大
③国家政策的支持④有大量廉价劳动力A.①②
D.①④10.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影响范围波及全国,主要是因为
( )①之前品牌知名度高,销售量大
②环境污染严重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③地理位置优越
④交通运输条件改善A.①②
D.①④11.近几年来,河北省中北部一些地区乳畜业发展迅速,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平坦,适宜发展放牧业B.纬度高,气温低,不适宜种植谷物,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C.市场广阔D.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草场广阔解析
第9题,当地位于华北平原,种植业发达,并不具备草原广阔的条件;我国人口众多,很多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因而大量廉价劳动力不只是石家庄的优势。第10题,三鹿婴儿配方奶粉品牌的知名度高,销售量大;交通运输发达,奶粉的销售范围广。第11题,河北省中部和北部接近京津唐城市密集区,乳畜产品的消费市场广阔。答案
11.C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是我国玉米、大豆和水稻的主要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读图,回答12~14题。1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在2000年以前比重增长幅度最大和波动最大的分别是 ( )A.玉米、大豆
B.大豆、粮食C.水稻、玉米
D.粮食、玉米13.2000年以前增长幅度最大的农产品在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也能种植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B.土地广阔平坦,黑土肥沃C.农业机械化程度高D.地广人稀,人均土地面积多14.有关东北平原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继续强化大宗农产品的生产B.大力发展“立体农业”,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工业C.注重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D.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解析
第12题,本题需要仔细读图,一是看准横坐标中2000年的位置,二是辨清增长幅度最大和波动最大的两条曲线。第13题,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热条件配合好,这样的气候特点使这里成为世界上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第14题,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地区应发展种植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和农副产品的加工工业;“立体农业”和特色农业都非本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答案
14.B二、综合题15.日本九州岛一个7英亩的水稻农场建立了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农业的地域类型属于
农业,我国地区适合建立这种模式。(2)简述这种农业发展模式的特点。(3)简要分析该农场建立这种农业发展模式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解析
图中显示日本九州岛水稻农场不但种植水稻,还种植蔬菜,发展了泥鳅和鸭子等养殖业,属于混合农业。这种农业生产模式充分利用了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平坦地形、季风气候)和社会经济条件(人多地少),克服了不利因素(自然灾害、劳动力工资高),不再使用化肥、农药,形成了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值得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借鉴。答案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南方)(2)形成湿地稻田养鱼、养鸭复合生态系统,农业产出大;农产品多样化,对市场的适应性强;农业生产不使用除草剂、杀虫剂、化肥,环境效益高。(3)有利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人多地少,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地形平坦。不利条件:水旱、台风等气象灾害较多;农村劳动力少,工资水平高。16.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材料一
日是第28个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粮农组织)将2008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定为“世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材料二
根据200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名单,40个粮食短缺国中有26个非洲国家(安哥拉、布隆迪、埃塞俄比亚、几内亚、肯尼亚、利比里亚、尼日尔、塞拉利昂、索马里、苏丹、斯威士兰、坦桑尼亚、乌干达、津巴布韦等),10个亚洲国家(阿富汗、印尼、伊拉克、朝鲜、黎巴嫩、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东帝汶),3个拉丁美洲国家(哥伦比亚、古巴、海地)和俄罗斯(指车臣共和国)。材料三
世界粮食贸易路线图。(1)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庆祝“世界粮食日”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填正确项字母)。A.坦桑尼亚热带草原草木枯黄B.密西西比河水量大增C.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向远离近日点的方向运动D.我国阿尔泰地区已进入冬季E.广州的昼长大于北京(2)上图中箭头表示某种农作物的运输方向,则该农作物是(填正确项字母)。A.水稻
D.大豆(3)下列有关非洲缺粮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填正确项字母)。A.农业发展都没有灌溉水源B.都位于北半球C.都是非阿拉伯国家D.几内亚是世界上重要的铝土生产和出口国(4)图中B处为世界上重要的水稻产区之一,本地区对水稻威胁很大的气象灾害是。原因是,应采取的措施是。(5)图中A所在地区是世界著名的灌溉农业区,试分析其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解析
(1)世界粮食日为10月16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因而广州的昼长大于北京;此时气温下降,我国纬度较高的阿尔泰地区已进入冬季。(2)分析图中箭头可以发现,该农产品输出地主要有美国、澳大利亚和阿根廷,小麦是这些国家大量出口的农作物。(3)非洲许多国家经济畸形发展,多种植一种或几种经济作物、开采一两种矿产,如几内亚是世界上重要的铝土生产和出口国,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一旦农业歉收就没有足够的外汇购买粮食。(4)B处为东亚、南亚水稻种植区,位于季风气候区,旱涝灾害频繁,需要修建大量水利工程。(5)A区域位于非洲东北部埃及境内,这里纬度较低,光热充足;尼罗河两岸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答案
(4)旱涝灾害频繁
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也大
兴修水利工程
(5)光照充足、热量较丰富、灌溉水源充足、耕作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河谷两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返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农业地域类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