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点读后感》一书所倡导的理论是不是有错

基于引爆点理论的校园危机管理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10期
基于引爆点理论的校园危机管理研究
【摘要】:校园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高校的稳定和发展。为更好地推动和谐校园建设,引入"引爆点"理论的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及环境威力法则,并分析三大法则中的相关理论如80/20法则、蝴蝶效应和破窗理论,从而提出引爆点理论对校园危机管理的四大启示。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47【正文快照】:
近年来,大学校园危机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威胁着高校的稳定和发展。将引爆点理论的内容引入大学校园危机管理范畴,有助于有力地推动和谐校园建设。一、校园危机与校园危机管理的概念1.校园危机对于“校园危机”,国内研究者们还给出了其他的称呼,如“校园突发事件”、“高校公共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永贤;;[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郭正贤;[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吴建勋;;[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彭学君,李志祥,李彭城;[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白涛,许中华;[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李爱亚;;[J];兰州学刊;2006年09期
周立新;;[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丁伟娟;;[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彭学君;[D];北京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俊强;[D];浙江大学;2006年
孔德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徐小乐;[D];苏州大学;2005年
李可庆;[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张娟;[D];西南大学;2007年
王鹏程;[D];南昌大学;2007年
马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杨馨玫;[D];南昌大学;2008年
杨利清;[D];西北大学;2008年
董立丽;[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昌贵,朱新秤,李雪如,牛端,陈文汉,刘娟,张建奇;[J];高教探索;2003年02期
颜丙峰,宋晓慧;[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白涛,许中华;[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时勘,阳志平;[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年06期
叶金福;[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1期
苏宝利,吕贵;[J];煤炭高等教育;2004年06期
薛澜,张强;[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黄秀娟;[J];社会科学家;2004年02期
朱深;[J];中国电力教育;2002年03期
纪宝成;[J];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晶;齐卫东;;[J];医学与社会;2011年06期
甲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3期
曲楠;;[J];学理论;2011年23期
李晓明;;[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8期
孙远平;刘少文;田茂;;[J];高校辅导员;2011年03期
刘彦强;王益民;孟燕妮;张皓楠;韩旭东;;[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05期
陆菁;;[J];中国报业;2011年06期
张刘;;[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4期
李佩欣;李晓虹;;[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9期
吴桢嵘;;[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窦书霞;张虹;;[A];北京市高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7年
常姝;;[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王樱;阎耀军;;[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李卫英;;[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郭力;;[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宋晓梦;[N];光明日报;2003年
邓琳;[N];北京商报;2008年
解小娟;[N];光明日报;2001年
仇方迎;[N];科技日报;2007年
郑禹?谢路;[N];光明日报;2007年
阮修星;[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兰溪市副市长
徐益三;[N];金华日报;2011年
过国忠?通讯员
吴伟新;[N];科技日报;2008年
钟仕安;[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伟;[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彭学君;[D];北京理工大学;2006年
孙华;[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俊强;[D];浙江大学;2006年
李可庆;[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李志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武宇清;[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张菁;[D];同济大学;2007年
赵樾;[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郑乔元;[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刘昊觊;[D];河南大学;2009年
彭亚飞;[D];南昌大学;2011年
秦子文;[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书单|《引爆点》的3个小故事与引爆品牌的3条白金法则
《引爆点》的影响力十分深远,所提出的“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总被营销人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让我们寻着书中的3个小故事,来和大家探讨下在实践中如何运用这三条“神奇法则”。
看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书就像见到他的发型一样,容易给人留下“另类”的印象,碰巧这哥们写过两本畅销书——《异类》和《引爆点》,似乎都在自己的发型中找到了命名灵感。
《引爆点》这本书虽然时间有点久远,但影响力却十分深远,该书所提出的“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总是被营销人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今天让我们寻着书中的3个小故事,来和大家探讨下在实践中如何运用这三条“神奇法则”。
故事1 &引爆美国独立战争的“骑马夜行”—— 个别人物法则
“1775年的一天,一个叫保罗·列维尔的波士顿银匠收到了当地一个小伙子的‘告密’,说无意中听到一个英国军官对另一位军官说——‘明天要好好教训一下美国人’,列维尔分析了这一线索,随即于当晚就开始了他送出情报的骑马夜行:他速度奇快,仅用两小时就跑完了13英里。途经每个小镇,他都敲门传话,告诉当地民兵首领‘英国人就要来了。’
列维尔的行动让这条消息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凌晨1点,消息传到了马萨诸塞州的林肯市;3点,传到萨德伯里市;5点,传到波士顿西北40英里外的安道弗市,到早上9点,消息已经传到了很偏远的伍斯特市。这一行动导致英国人第二天一早发起的进攻,在刚一开始就遭遇到了猛烈的有组织反击……”
作者用这个故事引出了对“个别人物法则”的注解,《引爆点》一书认为,想引爆一条消息、一种观念、一个品牌或者一个事件,你必须要去找出3种人——“内行”、“联络员”和“推销员”,识别这3类人不是基于职业,而是他们在事情中扮演的角色。
“内行”是掌握内情的人,是商业世界中对市场、产品、价值最为敏感且“懂行”的人;“联络员”总是有一张长长的“弱关系名单”,他们精力充沛,人际关系能力极强;而“推销员”则是那些有“超感染力”的人,具有在别人对一件事情犹疑的情况下说服他人的能力。
在上例中,列维尔扮演了一个“内行”兼“联络员”的角色,他的行动之所以能连接起有效的反击(在同一夜晚还有一个叫戴维斯的人也进行了一样的骑马夜行,去传递完全一样的消息,却几乎没有达到任何效果),在于他本身关心战事的身份为人所共知,大家心里都清楚他是这件事情的“内行”;此外,列维尔还是一个拥有很长“弱关系名单”的人——
“他非常擅长社交,既喜欢垂钓,也喜欢打猎;既喜欢玩牌,又喜欢看戏;他经常光顾酒吧,又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活跃在当地的共济会,还是好几家入会资格要求严格的社交俱乐部的会员……”。
《引爆点》认为,能否在现实中找出类似列维尔这样的“内行”和“联络员”,对于你的品牌营销实践非常重要。那么在现实中,我们要如何去发掘这类“特殊人士”的作用与价值呢?
比如,选择明星代言对品牌来说非常普遍,但如果要让这件事情更有效,就要让明星更接近于一个“内行”。现在有很多广告用了明星却没有传递品牌价值,“卖了明星却没能卖出产品”,是因为消费者会在哪怕0.1秒的极短时间,基于本能地去感知、去评估——明星究竟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如果你是一个户外品牌,你选择的明星喜欢户外活动的特点具有一定认知,或者你的广告可以去传递他在这方面的心得(不是空洞但熟练的台词背诵),那么你的广告就更有可能成功。
宇见认为,《引爆点》谈论的“个别人物法则”从本质上并未脱离“心智感知价值”这一逻辑,即——信息来自一个(消费者可感知到的)更可信的源头(注意这个源头不仅仅指某人,还可能指某人的某种状态;比如明星在广告中能够流露出一种更加真实、自然的状态),则更有利于消费者对品牌建立认知。
同时,“个别人物法则”也对SDi方法论中“交互”这个部分带来了一些启发,它提示我们思考:营销者如何通过有层次的交互策略(先影响谁?后影响谁?明确沟通对象的范围、顺序以及方式),来更好地植入认知,达到营销目标。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S老师是我认识到的一位最符合“内行”“联络员”这类角色的人。S老师生活在某省会城市,是一位资深媒体人,过去在电视台工作,此后热情不减,在当地连续创业。由于工作和性格的原因,S老师常年奔走于北上广,把他接触到的任何有关互联网创业的新鲜洞察带回到本地的创业圈。S老师的微信里有几十个不同种类的群,同时非常频繁地参加当地的各种创业分享活动。
上次S老师来出差,我们一起吃饭,聊起互联网创业,聊到过去文章里的一些观点。回去后S老师在他的圈子里,用他自己的语言风格推荐了两篇我的文章,带来的关注数让人颇感意外。
这件小事给我带来的启发,或许可以简单粗暴地归因于《引爆点》里说的:“当一种观念或者产品离联系员越近,这种观念或产品得到推广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但如果我们深入一点去探究,会发现真正要引发一波流行潮,又远不止于只是识别并找到内行、联络员那么简单。
比如,现在很多品牌正在尝试用“自媒体”来触达更多消费者,这其实就是在做一件寻找“联络员”的工作。这其中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很多品牌误以为只要“找对人”,就一定能“做对事”,他们只是按部就班地走过谈合作、谈价格、谈内容形式的规定动作,不会再往前一步,体贴地站在对方的视角上来思考一些问题:
对方的内容定位是什么?表达风格属于哪类?习惯输出何种信息?提供哪些帮助会更有利于对方去凸显其自身的价值?一个优秀的PR人员甚至可能会琢磨:从我们的品牌内容出发,如何帮助对方去建立他希望建立的差异化认知?
这就像苹果一位公关人员曾写到的:
“如果记者要写一篇对于产品的评论,那么就主动邀请他们来公司参观并进行产品展示。如果记者要写一篇关于提供服务的文章,那么就要主动提供一些精选案例和行业参考。还要询问记者是否需要更多照片,是否需要其他帮助来理解产品的优势等等。”
品牌与“联络员”沟通是引发流行潮的第一步,在这一步,合作、价格、内容呈现方式固然要明确,但更重要的是拿出耐心和热情,让“联络员”明白你要做的事情对他、对用户的意义所在;努力激发“联络员”想要用自己的语言,带上更多感情色彩地去“翻译”你的品牌价值的欲望,这样的操作才有可能带来更多不同。
故事2 &引爆疫苗注射的校医院地图—— 附着力因素法则
《引爆点》讲述的第二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小故事,是20世纪6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霍华德·莱文瑟做过的一个著名的“恐惧实验”。
莱文瑟想看看自己能否说服一组耶鲁大学的高年级学生去注射破伤风疫苗,他把学员分成两组:第一组学生收到的是一个有关破伤风的“高恐版”宣传册,其中用大量夸张的文字和彩色照片描述了破伤风的危害性;与此不同,第二组收到的则是一个“低恐版”,其中的文字低调平实,并且删除了彩色照片。
不出所料,在随后进行的问卷调查中,第一组学生明显表现得更加相信破伤风的危害性,更相信注射预防针的重要性同时“表示”要去注射。然而,当莱文瑟在一个月后调查这两组学生究竟有多少去注射时,所有的前述差异都消失了!两个版本带来的结果竟完全一样,只有低到可怜的3%的实验对象真正去接受了预防注射。“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些学生竟然仿佛完全忘记了破伤风的危险性……”换言之,无论哪个版本的宣传册,都一样没能形成行为引导,这也正是《引爆点》所谈论的——这两本宣传册都同样没有“附着力”。
故事的转折点出现在这之后,当莱文瑟再一次重复这个实验时,他只是做了一个非常细小的改动,就将最终注射防疫针的比例从低得可怜的3%,提高到了非常显著的28%。他的做法仅仅是:在这两版宣传册的最后附上了一张学校地图,在校医院的大楼处画了一个圈,并列出了接种这种预防针的具体时间安排。
书中写道:
“发起预防破伤风流行潮所需要的并不是铺天盖地的新信息或额外信息,而是让学生们知道如何把破伤风一事合理地安排到自己的生活中;增加一张地图和注射时间安排后,就把小册子从一堂抽象的健康危害课——这堂课与他们之前听到过的无数其他理论课没有区别——变成了一个针对个人的健康实际建议。而一旦建议变得实际并且符合个人需要,它就会变得令人难忘。”
仅仅是多看两遍这个小故事,也可能让我们从中获得启发。
我想莱文瑟这个实验最具颠覆性的一个启发,是让我们重新反思了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暴力营销”(那些依靠用信息去恐吓、胁迫、甚至是道德绑架消费者的手法),其实是一种非常糟糕,并没有“附着力”的行为。很多所谓的“品牌”喜欢用这种方式,只是因为他们从直观上觉得消费者对这类信息的反应会很激烈,但其实根本没有证据表明消费者“反应激烈”的信息就能带来更好的转化。
如果从SDi“价值交付”的角度来理解《引爆点》提出的“附着力法则”,我们会倾向于认为:要让你的信息、内容更具“附着力”,其实就是要努力提升这些信息(内容)的价值交付系数。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品牌首先容易想到的是“做点什么”,但其实在实践中“不做什么”,往往会比“做什么”更容易带来价值交付系数的提升。
比如,对于一些 “非渴求品”(例如医疗项目)来说,首先要确保自己不去使用那些惊吓消费者的言辞,不要夸大实情,不要用电话、短信、微信去骚扰消费者。我们不能看到有人这样做,就觉得这些做法是正常、合理的“营销方式”。事实上,只有与这些不好的方式划清界限,才更容易让消费者感知你的价值。
其次,我们需要借助对消费者的“洞察”来思考“做点什么”。就像上例,注射破伤风的宣传不能只着眼于传播其危害性,还要去关注用户采取行动的全程痛点都有哪些。
例如,对于一些以地点为中心的公益项目,要照顾到用户都很懒惰的本性,让他们看到做这件事情是如此方便,几乎不用思考,或许还会很有趣: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想要去行动,但交通会不会是一个麻烦?能否做一个“跨界专车行动”,让人更愉快地“体验”甚至是“去玩”这件事?非渴求品的营销能不能拉上渴求品来“捆绑”?能不能有更具娱乐性的体验“嫁接”进来?还是只能循规蹈矩地去演出一场“苦情戏”?
另外,除了强调通过增加信息本身的“实用性”,来提升内容的“附着力”,《引爆点》与其它营销类书籍一样,也关注到了需要用表达方式来增加内容的附着力,让用户的心智更容易地感知到品牌讯息。书中写道:
“附着力法则告诉我们,有一些特别的方式,能够使一条具有传染性的信息被人记住。只要在信息的措辞和表达上做一些简单的修改,就能在其影响力上收到显著的效果。”
书中举例:
“1954年春,当温斯顿牌香烟首次面试时,公司打出的广告语是:‘温斯顿,正同烟的味道。’(Winston tastes good like a cigarette should),这句话使用了不合语法的‘like’而不是‘as’,在当时引起了小小的轰动……借助这句令人难忘的广告语,短短几年,温斯顿成了美国最畅销的香烟品牌。这是一句有附着力的广告语,它所包含的附着力是产品能够流行的关键……”
《引爆点》这个案例总是容易让人想起《乔布斯传》当中另一个更举世闻名的“语法公案”——苹果公司的“非同凡想”(Think Different)这一表达:
“……我们争论了语法问题:如果‘非同’(different)是修饰动词‘想’(think),那就应该以副词的形式出现,即‘想得不同’(think differently)。但乔布斯坚持说他想要把‘非同’当成名词来用,就像‘think victory’(思考胜利)或‘think beauty’(思考美丽)里的用法一样。同时,这也体现了一种口语用法,诸如‘think big’这类短语。乔布斯后来解释说:‘我们在推出它(Think Different)之前讨论了它的正确性。如果你想想我们要表达的意思,就知道它是合乎语法的……”
还是那句话,用户心智对于那些绝对正确,一丝不苟的表达会天然地失去关注,容易得就像德芙广告中“纵想丝滑”的巧克力沿着丝绸滑落一样。因此,如果想要你的内容更有“附着力”,我们就必须考虑如何让它“稍有不同”。
比如,本文在标题中尝试加上“夜读”两字,意图是让用户对内容的价值感更清晰一些。反过来问:这样的长文就一定不适合白天看吗?或许也适合。这样做貌似会损失一些流量,但如果能让用户对内容的价值感知更清晰,反倒更容易获得传播。在很多时候,内容仿佛总会遵循一条有“舍”才有“得”的微妙规律:想要服务好用户的所有场景,反而容易服务不好用户的任一场景。
另外,为什么我们要说“白金”法则,而不是通常说的“黄金法则”?什么法则会被称为“白金法则”?而“白金法则”和“黄金法则”又会有什么不同呢?一旦用户的思路在类似细节上流转,好奇心一起,内容的附着力就容易快速攀升。
故事3 &引爆小说意外畅销的女性读书会—— 环境威力法则
“1996年,丽贝亚·韦尔斯出版了《丫丫姐妹会的神圣秘密》一书,一年后出简装版,1.8万册在面市头一个月就出售一空。到了初夏,其简装版的销量已达3万册,韦尔斯和编辑们开始意识到,奇特而美妙的事情将要发生,他们在《纽约客》买下整版广告,结果,在一个月内,小说销量再次翻翻,达到6万册……到1998年2月,经48次印刷,该书的累计销量已成功突破250万册……”
“《丫丫姐妹会的神圣秘密》为什么会风靡?答案似乎非常简单。书的内容优美感人,让读者爱不释手。还有一个原因——作者韦尔斯本身是个演员,她在全国各地的朗诵会上,用高超的技巧扮演着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韦尔斯简直是个超一流的推销员。然而,这里还有一个不那么明显的原因,它与流行潮的最后一条法则相关。该作品的成功是对环境威力法则的肯定,更具体地说,它证明了某一特定因素举足轻重的作用,即某一群体在社会流行潮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引爆点》说的这种起到关键作用的“群体”是指什么呢?简单说,作者认为就是各地的读书小组;小说之所以能迅速走红,在于韦尔斯正确启用了各地“读书会”这种营销方式,让这本书从一个读书小组到另一个读书小组,从一个姐妹组织到另一个姐妹组织,从一个朗诵会到另一个朗诵会……
《引爆点》认为,一个人读书和一群人读书绝不一样,这种一起讨论,一起阅读的“环境”不仅有助于读者记忆内容,深刻理解,还能够促成更广泛的口头传播。事实上《引爆点》在这一章用了好几个案例来说明——“为了发起一场大规模的流行潮,你首先要去发起许多小规模的流行。”
甚至,非常有趣的,《引爆点》对这种小规模究竟应该多“小”?人数应该控制在一个什么范围也有非常明确的界定,那就是——不超过150人。
作者引用英国人类学家邓巴的观点说明:
“人脑的进化——也就是变大,主要是由于要应付更大的社交圈子。如果你的圈子里有5个人,你需要应对10个单独关系:你和圈子里的另外4个人,加上其余4个人相互之间的6组双边关系。你必须了解所处群体的人际动态,在不同的人当中保持关系的某种平衡。如果你所处的群体人数上升到20人,那你就要应付190组双边关系……
所有灵长类动物中,人类交往的圈子最大,因为只有人脑才可以应付这么复杂的社会模式……而150这个数字代表了我们可以与之保持社交关系(你能够知道对方都是谁,以及和你是一种什么程度的关系)的人数的最大值。”
与“个别人物法则”一样,宇见认为,《引爆点》中有关“环境威力法则”的这部分内容,谈论的仍是与用户“交互”的艺术。在与用户互动、沟通的过程中,如何利用“环境”来促成他们对品牌价值的易感和敏感。
比如,在列维尔“骑马夜行”的案例中,“夜行”这种“环境因素”对消息的传播也非常重要。如果不是半夜敲开对方家门的这种反常举动;如果这条消息是由列维尔在一个繁忙的白天去传递,就很可能形不成快速流行。这实际上是提醒营销主体除了思考信息(内容)本身,更要去重视那些容易影响到用户心智感知信息的环境细节。
又如,为什么品牌需要去加强消费者沟通,在社交媒体上,耐心地回复每个用户的善意问询?为什么餐厅要尽可能地展示一个“透明”的厨房给用户看到?为什么那些客人不会去坐的座位,不会用到的餐具也必须被处理得非常洁净?
这些现象看似没有关联,但实际上都符合《引爆点》里提及的“破窗理论”:如果你在一个街区发现某个窗户被打破了但很久没人来修,这个街区的犯罪率就有可能上升;环境对人心总会有某种微妙的暗示:一个不被修理的窗户总是在“告诉”周围的人——这里是一个乏人关注的社区——在这里“乱来”也不会有人来管——一个破窗之后,就会有更多的破窗,它们接下来很可能会成为引爆某类事件的媒介;而媒介,即是讯息。
回到上例中,《丫丫姐妹会的神圣秘密》一书之所以空前流行,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该书作者巧妙地借用了“小群体”这种“环境因素”来引爆流行。过去我们其实很少会从这种视角来思考品牌的营销实践。
比如,新创品牌为了解决品牌认知问题,通常会希望发起一些大型活动,例如大型的发布会,追求对目标用户群和媒体的大规模覆盖;而现在,我们要建议新创品牌在发起类似大型活动之前,最好先做一系列小型活动。
这样的建议不仅仅是出于对初创品牌预算能力、媒体触达能力有限的实情的考量,更是基于“环境因素”对用户认知的一些考虑:
在大型活动中,品牌无法去进行深入的用户洞察,同时比小活动更难带给用户良好的互动体验。由于超出了“150法则”,大型活动的“真话”更少(在无法感知社交关系的前提下,参与者倾向于保守、安全地谈论那些“不出错”的内容),导致用户体验下降(干货太少、广告太多)。由于彼此不熟悉,大型活动往往成为参与者社交的“场景”,导致会议内容反被冲淡;在会后,大型活动的内容更不容易被小圈子所谈论。大型活动传递的信息很难被交叉重复,同时由于参与主体之间的彼此陌生和分散,在会后缺乏互动场景,因此更不易于促进口头传播。
综合以上来看,将“毕其功于一役”的大型活动拆分成若干小型活动,或许反而会更适合于初创品牌的需求实情——像是可以去做用户洞察、加强与目标用户的互动、将用户关系转化成常态连接、促成更多口头传播和信息的交叉重复等等;类似“化整为零”的操作,或许会很像《引爆点》为我们留下的那个意味隽永,同时又很值得大家去用心体会的结尾:
“如果说在引爆点的世界里存在着困难与多变性,也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同时存在着很大希望:
仅仅通过控制一个小组的规模,就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人们对新观念的接受能力;通过对信息传播方式的微小调整,就有可能大幅度地降低其传播难度;仅仅找到和接触那些有着极强社交能力的人,就有可能去掀起一股社会流行潮。
引爆点最终再次证实了我们具备改变一切的能力和采取明智行动的力量。看看周围的世界吧,它看上去似乎雷打不动、无法改变,但只要你找准位置,轻轻一触,它就可能倾斜。”
·END· 作者:
来源:微信公众号ID yujianyingxiao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后参与评论
微信公众号:梅花网·今日  引爆点理论由美国的格拉德威尔提出,该理论包括三部分。第一是关键人物法则,包括三类人: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第二法则是附着力因素,这条法则讲的是流行物本身所应具备的要素,它应该具备能让人过目不忘,或者至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附着力;第三法则是环境威力法则,意识就是发起流行的环境极要。注意,不是重要或者很重要,而是极端重要,甚至一个微小外部环境的变化,就能决定流行或者不流行。
   引爆点理论可以用来解释或者预测流行趋势的发展。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次
参与编辑人数:4位
最近更新时间: 17:29:53
贡献光荣榜引爆点_PDF图书下载_[美]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_在线阅读_PDF免费电子书下载_第一图书网
出版时间:2009-8&&出版社:中信出版社&&作者:[美]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页数:263&&译者:钱清,覃爱冬&&Tag标签:无&&
我有一个关系很好的同事,大家都叫他小新。我们都曾供职于《经济观察报》,他是IT部和商业评论部的记者,而我是隔壁评论部的记者。作为一个报道领域集中在跨国公司及其领袖的记者,他把很大一部分精力集中在跨国公司的产品上了。必须承认,他不愧是我们身边“Google'’式的人物,我们从他那里获知各种产品信息,比如有趣的Google。map,比如新款的苹果电脑,比如iPod的新款式。他甚至知道在哪里能买到iPod的媒体价,以及中国大陆和香港的iPod各个版本分别是多少钱。在报社的编辑部里,有十多个人和他用同样款式的多普达手机,有六个人和他用同样型号的惠普笔记本电脑——其中有很多人甚至是托他购买的。他把他的iPod借给同事听。
我们的世界看上去很坚固,但在《纽约客》怪才格拉德威尔的眼里,只要你找到那个点,轻轻一触,这个世界就会动起来:一位满意而归的顾客能让新开张的餐馆座无虚席,一位涂鸦爱好者能在地铁掀起犯罪浪潮,一位精明小伙传递的信息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点,却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引爆点。  《引爆点》是一本谈论怎样让产品发起流行潮的专门性著作。书中将产品爆发流行的现象归因为三种模式: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及环境威力法则。个别人物法则是圈层营销或者说窄众营销的理论基础。作者在书中详细地指导了我们如何去寻找目标客户中的传播员、内行与推销员——那些有着非凡人际能力的人们。附着力因素解决的是项目应该怎样传递信息的问题。附着力因素首先告诉我们要在诸多卖点中提炼出高质量的信息,并寻找一种简单的信息包装方法,使信息变得不可抗拒。环境威力法则针对的是客户感知与项目期望表达的信息是否高度一致的问题。
巴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一个有着牙买加血统的美国人,《纽约客》的怪才,被《快公司》杂志誉为“21世纪的彼得·德鲁克”,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引爆点》、《决断2秒间》以及新作《异类》都创造了书市神话。
中文版序 理解流行前言第一章 流行三法则第二章 个别人物法则: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第三章 附着力因素法则:《芝麻街》、《蓝狗线索》和教育“病毒”第四章 环境威力法则(Ⅰ):戈茨案和纽约犯罪潮Ⅲ第五章 环境威力法则(Ⅱ):150,一个神奇的数字第六章 个案分析:流言、运动鞋和转变力量第七章 个案分析:自杀和吸烟流行潮第八章 结论后记 真实世界中的引爆点
20世纪90年代中期,巴尔的摩市被梅毒袭击。年的一年时间内,新生儿携带病毒的人数就增加了500%。巴尔的摩市的梅毒发病率曲线图显示,多年来该曲线一直保持水平,但到了1995年,曲线几乎呈直线上升。巴尔的摩市的梅毒发病率因何被引爆?疾病控制中心认为,问题出在速效可卡因(快克古柯碱)上。速效可卡因会大大增加高风险性行为,而高风险性行为则会导致艾滋病和梅毒的传播速度加快。速效可卡因的诱惑让许多人到贫民区购买毒品,这一做法增加了他们把病毒携带回家传染给家人和邻居的可能性。速效可卡因改变了邻里之间的社交模式。疾控中心说,速效可卡因正是梅毒大行其道的推动力。巴尔的摩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性病传播的专家约翰·詹尼曼则认为原因在于该市贫民窟糟糕的医疗服务。詹尼曼说:“1990年到1991年,到全市传染病诊所就医的人数为36000人次。随后,由于预算问题,该市决定缩小性病诊所的规模。临床医生的人数从17人减少到10人;内科医生本来有3位,现在实际数目为零;就医病人则减少到了21000人次。到发病地进行外勤服务的工作人员也相应减少。许多人玩弄权术,应该做的事情都被搁置,比如计算机要升级。这是城市官僚机构管理失灵的一个最严重案例。药品都快被人们用光了。”换句话说,当巴尔的摩性病诊所的就医人数在36000人次时,梅毒的流行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按照詹尼曼的说法,当就医人次在3人之间的某一数字时,这种病就爆发了。它从城内开始蔓延,通过街道和高速公路传播到城市的其他部分。突然之间,那些可能已被感染上一周但是还没有接受治疗的人在被治愈之前,有两周、三周甚至四周的时间四处传播病毒。糟糕的医疗状况使得梅毒成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重的问题。第三种理论由美国流行病学权威约翰·波特雷特提出。他认为,罪魁祸首是这些年的物质条件变化影响了巴尔的摩市的东西市区,梅毒发病中心巴尔的摩商业区两端的东部和西部市区经济严重萧条。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巴尔的摩市大张旗鼓推行一个政策,即炸毁东西市区60年代修建的旧式高层住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两个工程是拆毁西区的列克星敦叠式大楼和东区的拉斐特宫,而这两栋居住着数以百计家庭的大楼则扮演着犯罪中心和传染病中心的角色。随着拆迁进行,人们从东西市区的旧房中搬走,犯罪和传染病的流行也开始恶化。巡视时说,“成排的房屋中,50%都用木板堵得严严实实,有一处的建筑物都已经被破坏掉了。要人们撤离等于加快了人群的流散。多年以来梅毒在巴尔的摩都被控制在这个自我封闭、内部交往的特定地区。但是拆迁工程却要求这些人搬迁到巴尔的摩市的其他地区,因而他们把梅毒连同其他行为一起随身带走。”有趣的是,这三种解释都没有提到戏剧性变化。疾病控制中心认为速效可卡因是问题的根源所在,但1995年并不是速效可卡因首次流入巴尔的摩市,它在该市早已存在很多年。疾病控制中心的意思只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速效可卡因问题所带来的后果有所加剧,而这一变化足以促成梅毒的流行。同样,詹尼曼并没有说巴尔的摩市的性病诊所都被关闭了,而只是规模减小,临床医生人数从17人减少到10人。波特雷特也没有说整个巴尔的摩都在进行大迁徙。他只是说,一些拆迁工程和一些住户搬离了主要商业区的住房让梅毒的流行达到顶峰。只需要一些微小变化,流行病原本所处的平静状态就可能会被打破。第二点更有趣,这些解释都是用不同方式描述流行病的被引爆。疾病控制中心关注的是疾病爆发的大背景——毒品的流入和增长是如何改变一个城市的环境,从而引爆疾病流行的。詹尼曼谈论的是疾病本身。诊所数量减少等于救了梅毒一命。它原本是急性传染病,现在成了慢性传染病;原本仅能延续几天,现在却能逗留好几星期。
(《引爆点》出版之后不久,我正巧碰上了一个流行病学家,这个流行病学家把他职业生涯中最好的时光都用在同艾滋病对抗上。他很有想法,但是人却很失落。你可以想象那种失落——好端端一个人,却必须去应对艾滋病这样可怕的疾病,而且这还是他的日常功课。他读了我这本书,之后我们坐在一家咖啡馆里谈论我的书。他的话让我大吃一惊:“我在想,如果我们从来不知道有艾滋病这种疾病的存在,人类的状况会不会好一些?”我想他这句话并不应该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他并非后悔自己通过抗艾药或者通过艾滋病检测参与拯救或者延长了无数生命。他的意思是,从根本上讲,艾滋病的流行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疾病现象)。它的传播是由于信仰的崩溃和社会结构的缺陷,是由于贫穷和不公,是一个社会中个别人的原因。
媒体关注与评论
无论你想制造流行还是消解流行,无论你想追逐流行还是远离流行,《引爆点》都能给你意想不到的启发。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
《引爆点》是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被《福布斯》评为最有影响力的20本商业图书之一连续10个月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总计168条)
&&&&《引爆点》是一本谈论怎样让产品发起流行潮的专门性著作。书中将产品爆发流行的现象归因为三种模式: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及环境威力法则。个别人物法则是圈层营销或者说窄众营销的理论基础。作者在书中详细地指导了我们如何去寻找目标客户中的传播员、内行与推销员——那些有着非凡人际能力的人们。附着力因素解决的是项目应该怎样传递信息的问题。附着力因素首先告诉我们要在诸多卖点中提炼出高质量的信息,并寻找一种简单的信息包装方法,使信息变得不可抗拒。环境威力法则针对的是客户感知与项目期望表达的信息是否高度一致的问题。
&&&&本书讲述了如何引发社会流行潮,这个理论包括三部分,分别是个别人物法则(Law of few),附着力因素(Stickiness Factor)和环境威力法则(Power of Context),其中个别人物法则又包括内行(Mavens)、联系员(Connectors)和推销员(Salesmen)等三类关键的人。书中所提到的案例非常之多,比如巴尔的摩流行病毒潮,美国的电视节目《芝麻街》(Sesame Street)和《蓝狗线索》(Blue’s Clue),纽约犯罪潮,戈茨案,密克罗西尼亚群岛自杀流行潮等等。本书的结构从以上三个方面展开讲述,后面两章就用实际的案例进行阐述如何引发的流行潮。以前看的国外的著作都觉得讲得太详细了,每个细节都有一大堆讲述,看得人迷航了,不过这本书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条理很清晰,线索很明确。因此,这又是一本值得我们关注的经典著作。
何为引爆点?引爆点就是流行潮突然全面爆发并让一切产生巨变的极具戏剧性的时刻,它是质变来临前的关键一点,就像沸点和临界点。所有的流行潮都有一个引爆点,比如说,纽约地铁中的涂鸦引爆了犯罪流行潮。这些流行潮都三个特征:第一个是传染性或者感染性,这是一种所有事物都具备但却难以预知的性质。信息,病毒,甚至表情都有传染性,有时候通过简单地写出一个词语,可以给大家植入一种感觉,还有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手被锤子锤到了,你脸上会立即出现痛苦的表情。第二个就是微小的变化产生巨大的效果,比如说一张纸如果反复折叠50次,想想这张纸会有多高,大部分人会想到这张被叠的纸会有电话簿那么厚,或者说个更为大胆的答案,那就是有冰箱那么高,但是正确的答案是,这张纸的高度同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差不多。如果再叠一次,那么高度就相当于从地球到太阳一个来回的距离。人类很难理解,为什么一张纸只需50个步骤,就可以从一张平面的纸到可以抵达太阳的高度,因为最终结果跟初始原因实在不成比例。所以对于一件小事引起的巨大差异,我们得有心理准备。第三个是剧变,这也是引爆点的核心,就是这个特征才让我们意识到前面两个特征的存在,同时也是通过剧变这个特征我们才能深入洞察当代社会中变化的发生方式。比如,巴尔的摩市的新生儿携带梅毒的人在年的一年中突然增加了500%。
个别人物法则:社会流行浪潮的发展通常是由屈指可数的人驱动起来的,他们擅长于社交,精力十分旺盛,博学多才,在自己的同伴中有着强烈的影响力。这些特别的人靠着敏锐的意识,通过自己的社交、自己的活力、热情和个人魅力把一些社会信息,比如时尚趋向等,传染给大家。个别人物在生活中扮演三种不同的角色: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联系员一般结识的人很多,而且不是局限于一个领域,他们的朋友分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比如汽车行业,文学领域,慈善业等,联系员能把所有涉足的领域联系在一起;他们有着集好奇心、自信心、好交集和活力于一身的天性,能够利用微弱关系等众多优势,而且他们在不同领域、不同亚文化社会以及不同职位的人群中都有者一席之地,就像社会黏合剂四处传播信息。内行则是掌握丰富知识的人,了解内情,掌握一些不为人知的信息。他们与众不同之处其实并不在于掌握了这么多的内容,而是他们把内情散播出去的方式,比如口头,邮件,各种行为等,所以他们才是真正的信息经纪人,在社会流行潮中扮演着数据库的角色给人们提供信息。推销员就是有能力说服人们,让他们相信社会上传来的信息,他们有着很强的感染力,他们的语言、情绪、姿势动作以及对话节奏都能感染对方,使对方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模仿自己的行为,他们对客户提出的消极看法总能给予充分的、高质量的答复。他们有着独特的说服力方式,这种方式超越了语言的力量,能让对方乐意赞成他们的观点。个别人物法则指导我们,要发起社会流行潮,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这些特殊的人物。
附着力因素法则:指流行物本身应该具备的因素,它应该具备能让人过目不忘,或者至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附着力,比如《芝麻街》中大鸟的参与,梅毒引发性病的威力。这条法则告诉我们,有一些特别的方式能够使一条具有传染性的信息被人记住,只要在信息的措辞和表达上做一些简单的修改,就能在影响力上收到显著不同的效果,比如霍华德·莱文瑟为了让大学生接受注射,并没有付出成倍的努力,而是增加了一张地图和日常注射时间。附着力法则告诉我们,在适当的情况下,总存在一种简单的信息包装方法,使信息变得令人难以抗拒,我们的任务就是找到这种包装方法。
环境威力法则:指的是引发流行潮时所处的环境极端重要。注意,不是重要,也不是很重要,而是极端重要,甚至一个微小外部环境的变化,就能决定流行浪潮发生与否。而且这些变化通常是人们所忽略的因素,比如说纽约地铁上的涂鸦,组织的规模不超过150个人。如果我们只从内在特征去考虑问题,而忽略了具体情景所起的作用,我们对于人们行为的真实原因的认识就是自欺欺人,那些诱发人们不良行为的因素可以是非常简单、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中秩序混乱的信号,比如受青少年的行为,犯罪或者逃学等,不仅仅收到性格因素的影响,更大程度上要被成长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的特征所决定。
书中所提到的一些法则:
80:20法则:在所有情况下,一项工作中的大约80%都是由参与工作的20%的人完成的。80%的犯罪活动由20%的犯罪分子所为;80%的交通事故由20%的司机造成;80%的啤酒被20%的喝酒者喝掉。换句话说,就是极少数人完成了绝大多数的工作。
微弱关系:一种随意的社交关系,总是比牢固关系发挥的作用更大,比如通过朋友介绍通常找不到工作,但靠仅有一两面之交的人就能找到工作。
二排一法则:简单来说,就是儿童不相信任何一个物体能同时拥有两个名称。
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FAE):在解读别人的行为时,人们总是爱犯一种错误——高估性格因素,而低估具体情形和环境因素。我们总是倾向于从人的性情方面而不是从环境的一面寻找答案。
150法则: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它告诉我们要发起大规模的流行潮,首先要发起许多小规模的流行潮,无论是畅销书的朗诵会,还是企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发起小规模流行的团队最有效的人数不得超过150人。
&&&&《引爆点》是一本谈论怎样让产品发起流行潮的专门性著作。书中将产品爆发流行的现象归因为三种模式: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及环境威力法则。个别人物法则是圈层营销或者说窄众营销的理论基础。作者在书中详细地指导了我们如何去寻找目标客户中的传播员、内行与推销员——那些有着非凡人际能力的人们。附着力因素解决的是项目应该怎样传递信息的问题
&&&&1.在内心身处,我们都是渐进主义者,我们的期望值都是以时间滴滴答答的稳定消逝为基础的。
2.如果一个人周围生活着数百万人,这必定带给他生存上的压力,而防止这些人的侵犯的唯一办法就是尽量漠视周围的人群。
3.我们常常会与那些同自己共事的人或与那些与自己做事方式相似的人成为朋友。
4.个别一些人与其他所有的人相隔仅几步之遥,我们就是通过那几个个别人物与世界联系起来的。
5.实际上,我的社交圈子并不呈环形,而是金字塔形。
6.联系员是那种在简单交往中就能感觉到价值和快乐的人。
7.正如我们是依靠一些人把我们与其他人联系起来,同样地,我们也是依靠一些人把我们与信息联系在一起。既存在人际疏通专家,也存在信息传播专家。
8.内行是通过解决别人的问题来达到解决自己的问题——自己的情绪需求。
9.在社会流行潮中,内行们就是数据库。他们为大家提供信息。联系员是社会粘合剂:他们四处传播信息。但是,还有一群专门的推销员。如果人们对传来的信息并不相信,他们就有能力说服大家,而且,与其他两种人一样,这些人对于发起口头信息传播潮也至关重要。
10.一个人支持某个政治家的微小信号通常无关紧要。但是,当这种信号以特殊的而且是人们毫无防备的方式出现时,它就会突然间产生很大作用。
11.非文字性暗示与文字性暗示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我们在讲话时,微妙的周边环境可能比谈到的内容更重要。
12.观察事物时伴以简单的身体动能对我们的感受和思维产生巨大影响。
13.他们会把自己的态度归因于一些显而易见、合乎逻辑的理由。
14.我们这种互相模仿对方表情是表达支持和关心的一种方式,甚至还有更基本的作用,那就是,他是人们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
15.情绪也可以是由外向内影响的。也就是说,如果我能让你发笑,就能让你开心。如果我能让你皱眉,就能让你伤心。
16.我都把消息视为本身就会传播的东西。
17.一旦建议变得实际而且符合个人需要,它就会令人难忘。
18.如果你能控制孩子们的注意力,就能教育好他们。
19.儿童看电视是因为他们看懂了意思,而转移注意力是因为他们看不懂意思。
20.在商业广告片里最重要的形式特征不是展示某样产品,而是在销售一个理念。
21.孩童,以故事的形式来思考事物。
22.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重复并不是一件无趣的事情,不像年龄较大的孩子那样是对新奇事物的探询,而是想要理解事物和预测事物。
23.对附着力的界定在很大程度上是违反直觉的,在适当的情况下,总是存在一种简单的信息包装方法,使信息变得令人难以抗拒。
24.环境威力法则的意义在于我们对于环境的改变不只是敏感,而是极度敏感。
25.促使人们进行某种行为的不是某类人而是所处环境的某个特征。
26.那些影响生活质量犯罪,看起来不起眼,却恰好是控制暴力犯罪的引爆点。
27.环境威力法则的实质就是,对于有些环境来说情况也是如此——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决定着我们的内心状态,尽管我们对此并不完全了解。
28.对于性格,我们都会想得比较绝对。
29.在解读人的行为时,人们总爱犯一种错误:高估性格因素,而低估具体情形和环境因素。
30.一旦我们成为群体中的一员,我们都容易感受到来自身边众人的压力、社会规范和任何其他形式的影响。
31.每个人如果肩负其所在群体认同的特定职责,每个领域都尽可能少安排几个行家来负责,而不是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布置给哪个人。
32.熟知某人,了解他的知识范围,相信他在自己的专业里的能力。这是一种在组织层面上的信任和亲密关系的再创造,与家庭中完全一样。
33.《谣言心理学》中,二战老师参观山顶的例子。首先,整个事件被简化了,了解这一事件的真正含义所需要的细节都被省略掉了。其次,事件被渲染夸大了。最后,这中间发生了同化吸收的过程。整个事件通过传播者的添枝加叶变得符合逻辑了。
34.记忆中的任何图像和故事都有朝着受试者熟悉的生活倾斜的倾向,以回应他的情感和生活,这一点非常明显。
35.在寻求意义的过程中,受试者会压缩或填充内容,以此来获得更加完美的“格式塔”——一个更完美、更简洁、更有意义的闭合结构。
36.兰姆西斯公司所做的也正是这些。他们从革新者们那里获取文化信号,那些普通孩子们看到了但是无法领悟的信号,然后加以删节、渲染,最后把他们融入到比较浅显易懂的表达形式里。他们赋予那些信号以前所未有的独特含义,然后以鞋子的形式把新的意义包装起来。
37.当我们越做越大时,我们本该更加注重细枝末节,以保持良好的势头。
38.在西方文化中,自杀被看做是罕见、任意而为,而且深度病态的行为。
39.我从某个正在做出越轨行为的人那里,获得了模仿这种行为的许可。
40.他们不是因为吸烟才性格前卫,而是因为他们性格前卫才吸烟。
41.无论是吸烟泛滥,还是其他恶习泛滥,都是因为存在一个很小的群体,即特定的一小部分人,在其中起了推动的作用。
42.寻求一种发泄青春期反叛、冒险、冲动、对他人无动于衷和早熟的最终表达形式——吸烟。
43.传染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传播者得作用之一,而附着力从根本上说是信息本身所拥有的特性。
44.在人格和智力的塑造过程中,环境起了很大的作用,即使这个作用并不比遗传强。
45.青少年吸烟是因为他们正处在青春期,因为他们要分享情感经历,他们需要表达性的语言和青春期特有的仪式。
46.给青少年提供一条更合理的尝试路径。
47.我们所认知的范畴、真正喜爱的人数、真正了解的朋友数目毕竟是有限的。对于被用抽象方式表达出来的问题,我们束手无策,但如果它被表述成形象的社会问题,我们解决起来将毫无困难。
48.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年轻人自杀潮。他们仅是在遵循当地文化中的独特风格,对成人的所作所为充耳不闻。这种流行潮起源于与世界绝缘。他们遵循自己的内部独特的、谜一般的规则,只有在青少年自己封闭的世界里才能被理解。
49.可口可乐中毒,一半患病的孩子那天根本没有喝可乐。这是一种群体性的歇斯底里。
50.凯文凯利的“传真机效应”,网络比传真机本身更值钱。在传统经济中,价值来源于稀缺。而在网络,加入你网络的人越多,他的价值就越大。
51.对流行潮的免疫关注探讨过少。当人们被大量的信息淹没的时候,他们就对这些信息产生免疫,作为替代,他们向生活中自己尊敬的人、仰慕的人和信任的人征询意见,从他们那里获取信息。对于信息交流免疫症的治疗方法是,找到内行、联系员和推销员。
52.如何设置内行陷阱。找到产品的内行。凌志汽车的召回事件、ITT公司的个人退休金账户市场与老师。
53.在一个受控于绝缘现象和免疫现象的世界中,理解口头信息传播的这些原理的重要性也是空前的。 (收起)
&&&&我们的世界看上去很坚固,但在《纽约客》怪才格拉德威尔的眼里,只要你找到那个点,轻轻一触,这个世界就会动起来:一位满意而归的顾客能让新开张的餐馆座无虚席,一位涂鸦爱好者能在地铁掀起犯罪浪潮,一位精明小伙传递的信息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点,却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引爆点。
&&&&在看引爆点这本书,还没看完,有如下的发现:
一,引爆点三要素,即制造流行的三要素:
1 人物法则:有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联系员就是能把大家联系起来的人,内行和推销员就不多解释了。
2,附着力:即流行现象本身的附着力,流行现象是一个比较广泛的词,它可以是流行病毒,可以是电影,可以是信息,可以是鞋子,可以是任何人或者物或现象。一个现象要流行,除了人物法则的帮忙,本身一定是具有附着力的。比如艾滋病毒,能寄存在人体内。
3,环境威力:这为流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艾滋病毒只能在人体寄出。
突然想到前阵子流行的影片,《失恋33天》。我试着来用引爆点来解释下这部影片流行的原因。
首先是人物法则,我知道的不多,影片本身宣传之外,我好像记得何炅也推荐过,何炅这个人吧,他是个联系员,因为他人脉广,他也是内行,我觉得电影也属于娱乐圈,何炅对娱乐圈我想该算是内行吧,何炅是不是推销员呢?真实的本人我不知道,但他在快乐大本营这个舞台上推销确实是成功了。
其次,附着力,影片本身的内容是否好看呢?我觉得还行,对于我这个伪愤青来说还行,足以说明对那些年轻的MM来说,是很行,MM们看过之后也会推销给他人。
最后是环境威力:大家都知道,日,这个大家不陌生吧,电影失恋这连个字,和111111有非常巧妙的联系,这就是环境的威力了,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环境的威力对《失恋33天》的流行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我在那天也去看了,而且票是很难买,最多剩一两张。那天的两三天后,去看下票的信息,只有2到3人一场了。可见这部影片在11月11日那天被引爆了。
要想制造流行,就必须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关键的方面,从得人法则来看,联系员,内行,推销员应当充当口头信息的发起者,把资源集中在这三类人身上,其它人则无关紧要。看起来是取巧,但确实事半功倍。
《引爆点》也叫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世界,你知道一张纸叠50次的厚度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吗?你知道150人是有效沟通的最大容量吗?(150人之内你能更好的了解你的同事,而不是仅仅描述你的同事为“好人”之类的泛词,你会知道同事的特长,什么事谁最合适,超过150人就要开分厂,这就是150原则)
&&&&《引爆点》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是难得一位怪才。看过《异类》,现在又看《引爆点》才发现是同一个作者。别人写的书观点很多,基本一章一个观点,看完后也吸收不了什么。而马尔科姆的这本书,都只围绕一个观点,那就是引爆流行的点,这个点由三个因素构成,分别是: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环境威力法则。让我惊叹的是就这样三个因素写了整整一本书,引出很多实例证明,立场还很中立。看完后不得不折服,我想反复看几次,吃透这本书,你将有可能在市场上引导爆发式的流行。同时也推荐作者写的《异类》,看完后会让你明白什么是现实,什么是梦幻。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这个牙买加血统的美国人,不仅人长的挺怪,写的书也会让你觉得思维和洞察力异于常人。但当你每次读后总会给你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解读人类的行为,并会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感觉,然后你会折服。这本书讲的就是如何制造流行。世界上每一天都会流行很多东西:观念、思想、商品、文化。每个人都参与流行,有想法的人更愿意制造流行。《引爆点》主要是写给那些想制造流行的人群。一直以来,所有的人做事都会认为只要努力而又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特别是中国人有一句俗语叫“酒香不怕巷子深”,以为好东西必将流行。但你仔细观察那深巷子里的“酒”,它们必定是制造了流行,否则,绝无可能流行。格拉德威尔告诉你:人们总觉得自己会被内心支配,自己的性格,行事方式已被基因和性别永远固定下来了,但事实上这些是可以改变的。制造流行者一定要坚信:制造变化是可能的。如果想制造流行你必须集中有限的力量,全力以赴,找到一种花费最小、方便、灵活的方法,这就是“引爆点”。格拉德威尔还告诉你如果想制造流行还要选对“联系人”、“内行”和“推销员”,这三种人是你制造流行的关键,没有这些人去点火,就引爆不了流行。《引爆点》中最经典的一句话是:“看看周围的世界吧,它看上去似乎雷打不动、无法改变,但只要你找准位置,轻轻一触,它就可能倾斜。”
&&&&整本书更让我觉得像是一篇心理学的PHD的论文,不过对于如何引爆一个流行的观点,还是值得借鉴和引人思考的。作者认为能够成为一个引爆点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法则:个别人物法则(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附着力因素法则,环境威力法则(150,一个神奇的数字)。 不过整本书是基于美国文化背景下的,我对《芝麻街》《蓝狗线索》不是很熟悉,影响了对本书的理解。但是总体来说,这是一本集合了社会学,心理学,关注于用户体验的一本书。值得推荐。
&&&&要发起一件事物的流行就要把精力集中在引爆点上,就是个别人物-关键人物(找到他,或者自己成为关键人物,或者把自己的员工培养成这样的关键人物——内行,联络员,推销员);强附着力的信息(找到这种信息或者制造这种信息);以及环境威力原则(借助一个强有力的平台或者团队把自己的理念传播出去)。
&&&&被《福布斯》评为最有影响力的20本商业图书之一,连续10个月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
我们的世界看起来雷打不动,但只要你找对了一个点,它就可能引爆。
&&&&附着力法则
有些话让我们“左耳进右耳出”,但是另一些却让我们听过了再也忘不掉。附着力法则所说的就是当被传播的信息是容易被注意、记忆的,则容易形成流行。环境威力法则
流行的趋势需要一个发展的温床,当一个环境形成的时候,个人的因素就不重要了。实验证明,在一个非作弊不可的环境中,不论是哪种家庭出身的学生都会作弊。
综合以上,只要一件物品或一个观念拥有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形成一个风潮,而掌握到了这个趋势,就可以让一个趋势引爆起来。 
&&&&作者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告诉我们如何制造流行,适合所有的老板和销售去看看。我是一个相对内向的人,成为联系员和推销员是要付出太多不成正比的努力的,所以要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内行,服务更多的人。服务的人越多,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你就越有钱。附着力因素这章很适合做广告策划的人去看,通过实例,应该会有所启发。环境威力法则这章适合所有人去看,我是做教育的,很希望孩子家长去看看,对孩子的未来会帮助很大。前2天又买了2本书,因为又一本和预期不一样,办理了退款,本没报什么希望,结果今天早上真来人退款了,很是感动,在易迅网和淘宝都买过想退款的东西,因为手续太麻烦结果都没退。还是当当给力啊。最适合宅男宅女购物了。我以后所有的纸质书都会在当当买,稍微贵几块也没关系。其他电子类产品也会向当当过度,希望当当越办越好
&&&&n-21的巨人米奇萨拉推荐,他在他的cep中提到了这本书,我就买下了。能给巨人带来启发,就一定能够给我这个侏儒以启发。书中将产品爆发流行的现象归因为三种模式: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及环境威力法则。
&&&&越看这本书越觉得神奇,越仰视作者窥视社会的能力,凭借种种严谨的案例推论出了这本书的主干线——三法则:个别人物、附着力、环境威力。看完了这本书,发现生活中处处潜藏着引爆点,要看发起人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抓住事物的本质及当下社会人的心理将事件引爆。
这本书对所有人都受用,无论你深处什么行业,什么社会地位,只要你生活在人群中,都会或多或少的有所受益。
&&&&引爆点的3条原则:1.内行,销售员(人物因素)2.强的信息的附着力3.环境因素
恩,仔细想想,觉得浑身都是力量。理论依据找到了。
&&&&我们的世界看起来雷打不动,但只要你找对了一个点,他就可能被引爆。如何制造流行,书中有答案,回头吧读后感发上来,与大家共勉。
&&&&引爆点--如何制造流行。我们的世界看起来雷打不动,但只要你找对了一个点,它就可能被引爆
&&&&书中结合了许多实例,阐述了很多“诡异”的非常流行的事情,究其原因,归结为简单的3点因素:个别人物、附着力、环境威力。分析流行不是目的,制造流行才是王道。不断学习ing...
&&&&什么是流行?看了《引爆点》才明白这个词,格拉德威尔描述的虽然是一个简单的观念,却能让我们理解流行出现的最佳思维方式,我非常喜欢此书,推荐给大家都来读读。
&&&&首先买这本书的主要原因是看了作者的另一本书《异类》。另外的一个原因是这本书中的引爆点解释的很简单易懂。刚开始看时候看到这本书的另外一个名字的版本《引爆流行》,同样是中信出的,价格要便宜点,但是因为喜欢这个封面,喜欢这套大众新知的包装,还是选择了这个版本,收藏当然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了。
&&&&和关键时刻这本书有点异曲同工之妙,但去各有千秋,这是如何利用引爆点制造一种流行,而关键时刻是如何利用关键点把握时机,完美产品和服务
&&&&营销就是采用合理的方式,将自家的产品和服务高效推荐到客户面前,吸引对方注意的过程。刚开始作营销时,不大明白市场的世故行情,从粗浅的作法和认识上,孜孜实践。逐渐的,会觉得市场迷乱的表象里一定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规律可循。《引爆流行》里揭示出来的规律,大概要算市场规律里最刻深的一类:用最简洁的措施,最低的成本,最省的人力,引起市场整体的暴发启动。      Malcolm鼓励看书的人,将在这里看到的三个原则应用到实践里,尝试获得现实的成果。这个过程很有趣,当你发现自己征服了市场,那感觉一定会非常的美妙。
&&&&《引爆点,如何制造流行》一书很有启发意义
&&&&引爆点:如何制造流行 买了很多了
&&&&内容挺不错的一本,引爆点,制造大流行
&&&&引爆点:如何制造流行 商界秘密
&&&&引爆点:如何制造流行
&&&&如书名所示,是制造流行的引爆点!
&&&&其实全书所讲的一个核心就是
不管是面对任何问题,总存在一个最核心的根本或原因,那就叫引爆点。
适当地使用这个点,做任何事情都可以事半功倍。
对于销售人员,在营销过程中,找准这个点而达到四两博千斤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此书特别适合销售人员看。
应该说是销售人员必看的五本书之一。
&&&&这本书,刚买不久,还没有看完,听别说很好,就买了,&我们的世界看起来雷打不动,但只要你找对了一个点,它就可能被引爆&
&&&&个人感觉本书需要辩证去阅读,有些对个人力量的过于强调,其实未必是正确的,但是我其实个人是完全被作者的才华所折服了,他的《异类》《眨眼之间》《引爆点》都是非常棒的书,需要多读几遍的书,其中的很多案例让人印象深刻,而且很有说服力。
&&&&因为是做运营,不知道怎么才能有更好的点击和活跃……正赶**当双12,确实比**便宜,就赶紧买上了!说实话,作者的三个理论都没有听说过……囧~好吧,但是看过觉得有些知识不看确实不知道,就像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环境威力法则,可以说这些观点都很新颖,看过有种幡然大悟的感觉,哈哈有点夸张,但是确实很好~当然作为没有达到小康的我来说,主要是价格因素占很大比重,当当多做活动吧~我在天猫你们的店也买过有客服蛮好的~
&&&&一件件网络热事占据我们的眼球,网络推手、水军,成为引爆流行话题的主力军。不想随波逐流,想过滤没有营养价值的炒作,得到自己真正想知道的信息,就要从根本处剖析引爆流行的“推手”过程,这是我买这本书的目的,事实证明,它也真的做到了这一点。是本不错的书~
&&&&这本书让我想起了大学时代读过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些微小的末节也许就是引爆炸药的导火索;一些不起眼的颗粒也许会煽起猛烈的流行浪潮。多观察,多思考,从小处入手,成功就在前面向你招手!
&&&&引爆点果然是够经典,现在正在看,感觉以前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事情都能用书里的三法则来解释。不错,学习了!
&&&&喜欢里面的一段。
流行之所以引爆,需要三种人:联络员,内行,推销员。缺一不可。
&&&&看了这本书终于理解了一些以前想不明白的事情,知道很多事情的爆发都不是凭空的,都是有原因有其因的,一个事情的爆发都有他必然的内在联系,没有任何事情是可以平白无故的产生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别人是如何引爆这些点的,我们要从以前的无意识的感觉到有意识的创造,希望可以在今后的生活中受益!
&&&&引爆流行的三要素:人、流行对象、环境,对营销有帮助
&&&&我们的世界看似坚固,但只要一个点就能引爆
&&&&引爆点一书,来自老罗推荐,适用于各行各业的营销策划,有启迪效果
&&&&看过作者的另一本书《异类》,受益匪浅,所以立即买来他的这本著作《引爆点》,内容果然没有让人失望,深刻的洞察力,独到的见解,不容错过的好书。
&&&&对市场传媒公关等行业启发特别大,不过这年头制造引爆点谁都得会。
&&&&看完引爆点,才发现老罗的推荐没有错,不一样的营销手段
&&&&非常新颖,颇有见解对流行的要数, 人的法则,环境的法则,附着力的法则,我们现实生活中每个流行都能印证
&&&&只要你找对了一个点,它就可能被引爆!!
&&&&引爆点的高传播性就是我会把这本书推荐给其他人,并且说是在当当上买的
&&&&还记得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给你一个支点,你就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引爆点就是这样一本书,引导你找到合适的点解决问题。
&&&&现在的创新其实也是为了想引爆潮流,但是无奈现在人们都意识到这点,这种无意识的引爆几乎不可现~
&&&&人、环境和附着力造成事物引爆的关键!
&&&&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木棒,我能撬动整个地球。找到合适的点,用恰到好处的手段,你能引爆整个世界。
&&&&引爆点,处处是爆点,非常好看,老罗推荐的一本书,很值得购买
&&&&《引爆点》和《异类》一定要读一读
&&&&做商业的引爆点,可以通过各种想法实现
&&&&引爆点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这次重新阅读,收获更大
&&&&引爆点,书的质量好,内容值得一读.
&&&&如何引爆关注,借一个点来引爆吧,这本书对引爆点的探索,为公司品牌推广提供一些思路。品牌广告部门读读!
&&&&引爆点,职业经理人必备书之一。
&&&&引爆点看了些,不错。很受启发
&&&&很喜欢这本书,启发思维,系统介绍引爆点满足的3个条件。
&&&&细节决定成败,引爆点往往就在观察的细致程度。
&&&&很久之前就听过引爆点了,在黑天鹅还有思考快与慢的书里都有听过,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书,马尔科姆被称为鬼才是有道理的
&&&&引爆点适合思维活跃的年轻人阅读。挺好的
&&&&引爆流行 绝对的好书
&&&&思路比较新颖,通过各种按理比较透彻的分析的流行是如何被引爆的。
&&&&正在看引爆点,内容还不错。值得看。
&&&&“引爆点”很准确的词,剖析的非常深刻。
&&&&总结了很多引爆点的关键
&&&&无论你想制造流行还是消解流行,无论你想追逐流行还是远离流行,这本书都能给你意想不到的启发
&&&&这本书让你从新思考,很多我们以为是那样的东西,其实受很多因素影响着。不要忽视人们的心理行为,更加不要忽视了一些重要人物的作用。流行,对很多生意人来说这是营销的一个要点。值得认真看看的书,也许你会有所启发。
&&&&这本书解释了流行现象的本质,个人、附着力和环境法则,以及创新扩散理论,让一些模糊的思路变得清晰,值得一读。
&&&&我本人是做网站开发的,想推广自己的网站,苦于没有好的推广方法。无意间在网上发现了这本书,于是读了这本书,希望能从这本书中得到一些启发。读完了以后真有一种茅塞顿开之觉,要让一个事物流行起来必须得备齐书中的三个条件,推荐它,做销售的朋友或者做推广类工作的朋友很值得一读。
&&&&掀起一个流行潮,发起人在其中扮演中继转换员的角色,即做革新者和其他人的中间人。如果这项任务完成得好,他们就可以修改、渲染和吸纳年轻人文化中的前卫思想,使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他们就可以同时扮演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的角色
&&&&书比较不错,告诉你该怎样制造流行。虽然内容不多,差不多一个晚上可以读完,但的确可以启发一些市场营销方面的思路
&&&&看了大概一个月 这书非常有看头 虽然有时候会因为西方的生活与中国的不太相符合 但是生动的例子还是能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在细节中发现关键点 就像找到那根导火索 引爆 绚烂 你的生活。
&&&&其实流行三法则,个别人物法则最重要,个人觉得
&&&&6步分离法则并不是任何人之间需要6个人就能相互认识,而是指那些交际圈非常广的人与其他任何人的间隔不会太远。
在1974年,基本56%的人是通过人脉找工作的,其中通过什么样的人才最容易获得成功也出乎我的意料。口头信息传播要想获得成功并不是普通人之间的口口相传
这本书挺适合搞营销的人看看,也适合漫无目的搜罗好书的人。
推荐
&&&&关于本书中的流行三法则,作者也举例进行了论证,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自己在里面看到了自己生活中出现的情景,很受触动,也受益匪浅。
&&&&第一:对世界流行趋势的分析很深(至少我可以通过此书了解到很多);第二:书的那个包装真的是要特赞一下!无论是外包装还是印刷、纸质,完美!第三:我有向同事推荐此书!(我一般不轻易推荐书给同事)
&&&&这本书是营销策划人必读本,很不错的一本书,教你如何制造吸引点,值得推荐。
&&&&这是一本改变世界的书,一个不易察觉的点,竟然可以有如此之大的威力
&&&&我是在《中国广告》杂志2011戛纳国际创意节专题上,开始注意格拉德威尔的。因为有很多广告业的精英都读过他的书,所以,我也想跟着精英的思路,追寻脚步,学习并超越。
当我收到这本书,开始阅读的时候,我深深的被作者直白的讲述所吸引。那不是一种教学,更不是一种理论的阐述,而是通过作者自身的理解和事实,用最简单和直接的言语发表自己的观点。很能够让人理解和接受,同时对于我的工作,也能有很多启示性的帮助。尤其是作者的原则是根据调查所得结论来论证,强烈而有力。
越来越欣赏老外的这种直接、简单、执着。希望国内的学者们可以学习之,将中华文化也一样发扬光大,而且更加根据实际,更加的真实。
&&&&引爆点着本书外观和印刷页面质量还是满不错的。 书和文字的大小我很喜欢, 读起来也不会费劲
&&&&书过年的时候看了一点,买这本书是因为做股票的老师推荐的,看的很多书里这本书他认为也很不错,就购买了,虽然看了一点,不过估计自己应该会喜欢里面的内容。贴合实际,关于流行的趋势,每个人其实心里或多或少的都想了解~
&&&&附着力法则,很多地方都适用
&&&&被引爆的是思维
思维模式很重要
&&&&这本书教你引爆潮流,这也是本引爆潮流的书!!
&&&&美国最畅销的读物,流行怎么长生的。。怎么制造流行,时尚界人士必备用书。
&&&&我们在忙碌和操心的事情,恰恰不是控制事件的关键。一些看似不经意的涂鸦却掀起了犯罪浪潮。从这部书中,最受益匪浅的是环境的突破性影响力。
&&&&作为老罗的粉丝,我可以很坚定的说,我是理智的!
其实,作为中国企业家,有老罗品行的,可以说是不少的!
但是如老罗一样,敢抨击,敢说话,敢骂人的,不多!
中国因为受到儒家思想的捆绑教育,潜意识里已经有了懦弱的思维。
呗老罗感染,可以说因为以下几点:
1,煽动力。虽然每个企业家,都有自己的人格魅力,有自己的气场,但是,能像老罗一样洒脱的到不多。要的不止是名气,不止是精神,更加可贵的是诚实,毫不修饰的诚实。
2,理想主义。对年轻人而言,理想主义,不一定是好事。理想主义是凌驾在些许的成功之上的,毫无根基,和谈理想?但年轻人对于理想主义的诉求确实迫切的,真挚的,老罗身上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想拍电影就去拍电影,这不是谁都做得来的!&别拿陈光标说事啊!&
3,小心眼。人们的意识里,胸襟宽广才是正路,小心眼是被鄙视排斥的,虽然大家都是小心眼,但却要变现的很博大!累么?累!累为什么不说?装!老罗不装,有什么讲什么,这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很!
4,责任感。因为有名了,因为是老师了,因为拍电影了,因为成为出版界的重磅推荐了,没有浮躁,而是还是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威大家荐书,这是不是该让某些大家学习下了?比如李老师,比如……(大家懂的)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流行法则~
&&&&《本能》很有意思,他是一本把达尔文理论运用在生活中的一本书。首先他让我们了解动物本性,特别是让我们闯祸,使我们陷入苦恼的欲望;接着是利用这些知识,屈服我们的原始本能。作者解释了一些现象。如为什么我们很多人存不住钱,为什么我们趋于肥胖却无法控制食量,为什么很多人嗜好酒精咖啡因,人为什么有外遇。我们该如何面对本能欲望,作者给了一些建议。比如,最好的存钱的办法是使用现金,并少带现金,尽量选择取款麻烦的银行。成功减肥的方法不是严格节食,而是控制饮食习惯。减少不忠的可能性在于,我们应该让异性朋友和配偶一起参加活动,而且自有分享社交信息。我们应该享受我们的动物本能,甚至可以陶醉其中,但是必须防止被这些本能来控制我们自身。要过上心满意足的生活,关键在于找到一条中庸之路,有自由自在的快乐,也要有钢铁般的意志,还能机智地控制我们自己以及周围的环境。孙子说:“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意思是善于打仗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在和本能的抗争中,我们必须学会提前采取控制自我冲动的措施。(转自毛捷的博客)
&&&&喜欢!另辟蹊径,如何引爆。我们自己也是商品,如何引爆自己,那么久成功了。
&&&&哥看书无数,很欣赏的作者就那么几个,你明白的,自然包括本书作者-格拉德威尔。格拉德威尔从日常的事件出发,却总是得到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给人以莫大的启发。论据百搭合理,论证连环有力,结论每每触发感想,这就是威尔的风格。本书非常值得一看。另外一本“异类”同样棒。
&&&&通过一个个案例分析,作者抛出了他对如何制造流行的理解。
&&&&书的质量很好~内容还在看~冲着老罗的推荐看的~就是快递公司的速度慢了点~当当的东西还是不错的
&&&&朋友介绍的,后来发现是老罗介绍给他的。
能够更好的认识世界的一部分:流行潮
&&&&看了这本书之后,才发现原来流行是这样制造的,本书对我的冲击和震撼是比较大的,目前只是粗略的看了一边,还没有来的及细细的去品味,改明儿得在认认真真的重读这本书的,值得购买
&&&&商机-----制造流行--------制造财富
&&&&书的内容看了以后还是觉得值回票价,,虽然都是经济学的道理,但是作者的思路和观察的视点,和大部分的经济学的书还是有区别的。
翻译本身来说,可能是由于英语的名词性结构太多而中文又喜欢使用动词来表达的原因,所以显得生硬了点,基本可以和相应的英语单词对上号。
还好我经济学没学过就开始看这本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 201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拟剧理论的倡导者是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