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临床治愈后,是不是药物肾损伤的临床表现还在继续

肾损伤危险因素
来源:健康报
  陈晓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卫生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人事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栗占国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免疫中心及风湿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亚太风湿病联盟副主席,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任《Intl J Rheumatic Dis》副总编,《中华风湿病学杂志》总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刘伏友 中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常委、秘书长,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血液净化学组副组长,湖南省肾病学会主任委员。
  陈璐璐 武汉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常务委员及秘书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
  王玉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临床医学博士。主要从事慢性肾脏病进展及防治的相关研究与临床工作。对肾脏病患者高血压的评估及治疗有一定经验。   编者的话   每每提到尿酸高,懂得一些疾病常识的人就会联想到痛风。而据一篇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上的论文披露,尿酸水平的高低不仅与痛风有关,更是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那么,尿酸高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否就是肾损伤的危险信号?除了尿酸,哪些指标的异常说明发生了肾损伤?造成肾损伤的危险因素都有哪些?本版就此问题邀请心血管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的专家撰稿解答,希望读者看后能获得一些启示。
  高尿酸血症&&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陈晓平   尿酸大量沉积造成肾损伤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产物。国际上将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定义为男性血尿酸水平&420&μmol/L&(7.0&mg/dl),女性&360μmol&/L&(6.0&mg/dl)。从目前的流行病学数据来看,近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逐年升高,且南方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患病率较国内其他地区高。根据近年各地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报道,保守估计目前我国有该类患者约1.2亿,高发年龄为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但近年来年轻化趋势加剧。   影响肾功能的危险因素很多,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及超重等。近年的研究逐渐使人们认识到,尿酸高是这些疾病的危险因素,可以造成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在一个对6403名患者的研究中发现,血尿酸是肾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风险甚至高于尿蛋白量。   血尿酸升高与肾脏疾病关系密切。尿酸可大量急性沉积在肾脏组织内,导致急性肾脏功能衰竭,也可慢性沉积造成慢性肾脏损害。最近的研究证实,血尿酸每升高60&μmol/L&(1mg/dl),肾脏病风险增加71%,肾功能恶化风险增加14%。血尿酸&540&μmol/L(9mg/dl)时人群新发肾脏疾病的风险增加3倍。   高尿酸血症可致多种肾损伤   目前,高尿酸血症造成的肾损害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尿酸性肾病、尿酸性肾结石及慢性尿酸性肾病等。其中,急性尿酸性肾病是指短时间内大量尿酸结晶堆积于肾脏集合管、肾盂和输尿管所致,常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尿酸性肾结石是高尿酸血症肾损害的另一重要表现,镜下可见尿酸结晶在肾乳头和集合管内沉积,较小的结石可随尿排出,常不被患者察觉。较大的结石可梗阻尿路,引起肾绞痛、血尿及继发感染,并可出现肾盂肾炎的表现。慢性尿酸性肾病也称为痛风性肾病,该病起病隐匿,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对肾脏造成损害,导致肾功能下降。当出现临床症状时,肾功能已经明显下降。   肾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与血尿酸升高的持续时间和幅度有关。在此类患者中,慢性高尿酸血症可导致尿酸晶体沉积在远端集合管和肾间质,尤其在肾髓质和乳头区。在长期的病程中,肾脏不仅可以形成痛风石,还可伴有纤维化、肾小球硬化、动脉硬化及动脉壁增厚等。   降低血尿酸能改善肾功能   血尿酸水平升高会对肾功能造成较大影响,特别是慢性尿酸性肾病起病隐匿,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到了疾病后期,会给患者及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   目前已有一些研究发现降低血尿酸可以改善肾功能。建议体检时常规进行血尿酸检测,及早发现高尿酸血症。已有高尿酸血症者饮食应以低嘌呤食物为主,严格控制海鲜、动物内脏、浓肉汤及啤酒等的摄入。附表为日常食物100g中所含的嘌呤量。当出现高尿酸血症时,进食以Ⅰ类为主,减少Ⅱ类摄入,严重控制Ⅲ类摄入。   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可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考虑使用别嘌呤醇、碳酸氢钠及苯溴马隆等降低血尿酸的药物。避免应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如利尿剂(尤其是噻嗪类)、糖皮质激素、胰岛素、环孢菌素、他克莫司、尼古丁、吡嗪酰胺及烟酸等。   当患者肾功能已经出现明显下降时,可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前提下早期予以饮食治疗及药物治疗。当患者存在少尿、水肿及心衰时,应控制食盐及水的摄入。还可以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卡托普利、培哚普利及厄贝沙坦等。这些药物可以减少蛋白尿和抑制肾组织的炎症,从而延缓肾功能的减退。(何&&森整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脏受累很常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栗占国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几乎全身每个系统、每个器官都可能受累。狼疮性肾炎是SLE最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几乎所有的SLE患者在病程中均可出现肾脏受累,从无任何肾炎临床症状的亚临床型狼疮性肾炎到终末期尿毒症均可见到。尿毒症是SLE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也是造成SLE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近十余年来,狼疮性肾炎的预后有了很大改善,这主要是由于狼疮性肾炎的早期诊断、联合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以及按肾脏损伤的病理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经过强化治疗及个体化用药,绝大部分狼疮性肾炎可以完全缓解。最近,我科牵头的全国多中心强化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研究已取得可喜成果,并证明了强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性。   2003年国际肾脏病协会和肾脏病理学会制定了狼疮性肾炎的分型。狼疮性肾炎分为Ⅰ型轻微系膜性狼疮性肾炎、Ⅱ型系膜增生性狼疮性肾炎、Ⅲ型局灶性狼疮性肾炎、Ⅳ型弥漫性节段性或球性狼疮性肾炎、Ⅴ型膜性狼疮性肾炎、Ⅵ型晚期硬化性狼疮性肾炎。肾活检不仅可以为狼疮性肾炎进行病理分型,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提供活动度和慢性化程度的相关信息。   Ⅰ型及Ⅱ型狼疮性肾炎可能不需要免疫抑制剂治疗,但应监测肾功能恶化的指标并且可能需要重复肾活检。Ⅲ型及Ⅳ型狼疮性肾炎患者推荐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或霉酚酸酯),包括诱导缓解和维持治疗阶段。Ⅲ型和Ⅳ型狼疮性肾炎患者诱导缓解治疗包括静脉和/或口服糖皮质激素及静点环磷酰胺或口服霉酚酸酯。诱导缓解的疗程取决于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至少应维持3个月。若治疗后患者仍处于活动期,则疗程应延长至6个月或更长。   大量蛋白尿患者除积极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外,还可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类药物,以减少尿蛋白量并保护肾功能。诱导缓解达到部分或完全反应的患者进入维持治疗。维持治疗不但包括应用最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霉酚酸酯或硫唑嘌呤达到治疗反应,还包括对共存临床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治疗。当增生性和膜性狼疮性肾炎共同发生时,应根据增生病变的情况制订治疗方案。对于单纯膜型狼疮性肾炎,目前也建议应用激素联合细胞毒类药物,但不需要强化免疫抑制治疗。(李&&春整理)   糖尿病&&控制血糖保护肾功能   武汉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陈璐璐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可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现已成为引起尿毒症以及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很多糖尿病患者并不完全了解糖尿病对肾脏的危害性,再加上糖尿病肾脏病变在早期很难被发现,以至于大部分患者就诊过晚,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糖尿病肾病早期多无自觉症状,只有靠系统检查才能被发现。若发现时已处于临床糖尿病肾病期,肾功能已减退,即使花再大的力气,也无法使病变逆转。尿中有蛋白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提高早期诊断率,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查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及早保护好肾脏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控制血糖在6mmol/L内   2型糖尿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当出现症状而就医时,患者已经或多或少出现了并发症,这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均不利。所以,主张控制血糖达标,空腹血糖在6mmol/L内,不达标等于没有治。不稳定的血糖水平或偏高的血糖仍会对心、脑、肾、眼等人体最重要的器官造成慢性损害,尤其是可引起肾脏早期隐匿性不可逆的损害。   血压控制尽量低   糖尿病患者多伴发高血压,加重了肾脏负担,所以糖尿病肾病患者更应该注重血压的控制。降低血糖,减轻肾小球内压是保护肾小球膜的主要方式。对于高血压患者,一定要使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研究证实,当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才最低。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血压还应该控制得更低一些,应小于130/85mmHg。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血压应该控制在&125~130/75~80mmHg以下,这样才能延缓肾功能损害的发展。高血压可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和恶化,抗高血压治疗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能减少尿蛋白和延缓肾功能的下降。   及早应用胰岛素可保护肾脏   糖尿病患者早期干预治疗效果明显。有学者应用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和维生素C、六味地黄丸等,对没有出现糖尿病肾病和已经出现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进行干预治疗,都收到了良好效果。血压不在理想水平的患者及时采用降压治疗,一方面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另一方面能减少已有蛋白尿患者尿蛋白的漏出,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尽量减少降糖药对肾脏的损害,及早应用胰岛素也可以保护肾脏。   蛋白摄入量不宜多   人们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观察到,高蛋白饮食可增加肾小球的血流量和压力,加重高血糖所引起的肾血流动力学改变。没有尿蛋白的病人要求每天的蛋白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不超过0.8克,对于有尿蛋白出现的病人要求每天每公斤体重不超过0.6克。应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在保证胰岛素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以保证有足够的热量,避免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增加肾脏排泄负担。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避免使用对肾脏有害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及某些中药制剂。(涂晓晨&&廖云飞整理)   高血压&&定期监测尿蛋白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王&&玉   肾脏是调控血压的重要器官。一方面,肾脏可通过调节体内的水钠含量来调节机体的血容量,也就是在血管内流动的液体量;另一方面,肾脏还可以产生一些血管活性物质,通过调节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来影响血管壁的张力。   原发性高血压可使肾脏受损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无明确继发原因引起的血压升高。除了我们熟知的心脏和脑血管损伤外,肾脏也是原发高血压最常损害的靶器官之一。高血压性肾损害就是指由原发性高血压所导致的肾脏小动脉或肾实质损害。   未能有效控制血压的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40%可出现蛋白尿。大部分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30~150mg/天),少数表现为非肾病范围的蛋白尿,除非伴有急剧进展的高血压,很少有肾病范围的蛋白尿。   高血压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提示肾小球毛细血管选择通透性受损,是肾小球高滤过的一个临床标志物;同时代表全身内皮系统功能受损,也是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预后不良的标志之一。因此高血压患者除了关注自己的血压水平外,还应每年检测一次微量白蛋白尿,以早期发现肾损伤。   肾性高血压反过来加重肾病   肾脏病患者由于罹患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脏实质病变,使肾脏对血压的调控失常,也易出现高血压,此时又称肾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一直被认为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常于发现肾脏病后或同时发现。   患者的尿检变化常较明显,可有血尿和中到大量蛋白尿,以及与原发病相应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证据等。也有部分肾小球疾病患者虽尿检改变较轻,但合并有血压升高。当高度怀疑有其他肾小球疾病继发的高血压及导致的肾损害,而与原发高血压肾损害临床难以鉴别时,可行肾穿刺活检。   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损害与其他肾脏实质病变在肾脏病理改变上表现不同,可以帮助作出正确诊断。需指出的是,肾脏病患者一旦合并高血压,高血压又会反过来进一步加重这些患者的肾脏损害,并且是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重要风险之一。   无论是原发高血压患者,还是肾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均应重视血压的控制达标,避免进一步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损伤。在药物治疗上,现在临床常用的五大类降压药物均可应用,但应在医生的评估指导下进行个体化选择。   每位患者的病情不尽相同,因此在药物的选择上会有不同侧重。如肾性高血压患者尿蛋白较多时,可能更常选择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   随血压升高程度不同,每位患者需要服用的药物剂量和种类也不同,可能需要联合两种或多种药物进行治疗。   有些患者对某些降压药物不能耐受,虽然血压可获下降,但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有些患者使用利尿剂后出现血钾降低,有些患者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后出现严重的血管神经性水肿和咳嗽等。   患者应注意记录血压水平和服药后的反应,并按照要求进行相关的化验检查,以便在就诊时帮助医生更好判断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相应调整。   专家提示   怎样找寻肾病的蛛丝马迹   中南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刘伏友   肾脏病早期缺乏症状,常常不易被患者发现,仅表现为经常疲劳、乏力、食欲不佳等。其实,这些症状的出现常预示着肾脏疾病。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引起高度重视,尽快去医院做相关检查。早期识别慢性肾脏病的危险信号,早期诊治,是降低慢性肾脏病发生的重要环节。   蛋白尿:尿常规检查是用于筛查慢性肾脏病的最有价值的方法之一,蛋白尿和血尿都是通过尿检确定。正常人尿蛋白<40mg/24h尿,成人上限是&150mg/24h。当尿中蛋白质增加,24小时超过150mg,尿常规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时,称蛋白尿。我们通常所说的蛋白尿是指与肾脏疾病有关的病理性蛋白尿,常见于各类原发性和继发性的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间质性肾炎以及多发性骨髓瘤等。   血尿:正常人尿离心沉淀镜检红细胞0~2个/高倍镜视野。若发现红细胞达3个以上/高倍镜视野,就称之为血尿,常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膀胱炎、肾结石、肾盂肾炎。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进一步鉴别血尿的来源,要在相差显微镜下对红细胞形态进行分类。一般来说,1000ml尿液中有1ml血液时,尿呈洗肉水样,为肉眼血尿。因此平时要多留意尿的颜色,有利于早期发现肉眼血尿。   水肿:当出现眼睑、颜面、下肢(尤其是踝关节)水肿,尿中出现大量泡沫、尿色异常,排尿疼痛或困难,夜间排尿次数增多时,要特别警惕是否患上了肾脏疾病。众所周知,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肾脏疾病所致,如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等均可导致水肿。尿中出现大量泡沫,是尿中蛋白质排泄增加的结果。排尿疼痛或困难常提示泌尿系炎症或前列腺疾患。夜间排尿次数增多常提示肾小管功能障碍。   贫血:慢性肾脏病患者常可出现贫血,并且贫血常提示肾脏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肾脏疾病患者出现肾功能下降时,常可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因此,出现此类症状要高度警惕,及时检查肾功能。   血尿素氮和血肌酐:血尿素氮主要由肾小球滤过随尿排出。当肾功能受损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尿素氮值增加。正常参考值为成人3.2~7.5mmol/L;婴儿、儿童1.8~6.5mmol/L。血尿素氮在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影响因素较多,不能仅仅通过血中血尿素氮浓度判断患者的肾功能。血肌酐正常参考值为男性53~106umol/L,女性44~97umol/L,60岁以上老年人的血清肌酐为44~70umol/L。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都可导致血肌酐的升高,比血尿素氮能更敏感地反映肾功能受损的情况。内生肌酐清除率是判断肾小球损害的较为敏感的指标,正常值为90&±&10ml/min。   检验尿液、血液等,就可以显示大部分肾脏问题的早期迹象。尤其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有肾脏病家族史的人群更应高度警惕。   另外,肥胖、高血脂、高尿酸、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人群亦应定期检测尿液和肾功能等相应指标。对无症状患者,一般需每年筛查一次尿常规、肾功能等。如果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最好每3个月定期检查尿常规、肾功能等。(颜秋雨整理)&&肾功能不全&
&怎样确诊肾功能不全
怎样确诊肾功能不全
发病时间:不清楚
肌酐208.尿素氮10.12,尿蛋白2+,双肾损伤,伴有高血压,面色黄,乏力,医生诊断为肾功能不全,今年下半年身体不好,最近做检查说是肾功能不全,当地医生建议住院治疗,以前有4年多是慢性肾炎。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医生回答(3)
擅长:能熟练运用多种中医疗法对原发肾脏病和继发性肾脏病进行诊断治疗,特别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及肾衰竭疾病的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大多数患者经莫教授治疗后血肌酐均可迅速下降,从而使患者得到满意的疗效。莫教授结合多年经验创立活血益肾系列方剂在临床运用后,取得了良好疗效。
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损害通常称为良性肾硬化
擅长:全科
肌酐208,处于肾功能不全的第二期,即肾功能失代偿期。肾脏严重损伤,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部分肾小球功能丧失。尿蛋白是因为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导致蛋白的漏出,蛋白持续漏出会加重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伤。肾脏损伤会导致高血压,同时高血压可加重肾损伤。之前有四年肾炎病史,考虑是治疗不当,导致病情进展到肾功能不全。尿毒清是肠道排毒药,可以降低肌酐,仅是对症治疗。您的情况可以采用中西结合系统疗法,一方面对症治疗,降压,控制蛋白的漏出,降低血肌酐,另一方面祛除病因,保护残存的肾功能,调整人体免疫调节脏腑和阴阳的平衡,改善肾脏循环,清除免疫复合物,修复受损的肾脏固有细胞。
擅长:全科
根据最新的肾脏纤维化病理分期,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处于炎症反应期,肾脏损伤较轻,仅有轻度蛋白尿、血尿及浮肿症状,此期专家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观察,通过规范治疗可以得到症状上的完全消除。一般来说是肾脏纤维化的临床可逆期,只要阻止肾脏功能继续恶化,及时修复肾脏功能,临床治愈并让患者实现良性带病生存是完全可以的。此时对于肾功能不全来说治疗的重点是从源头上进行阻断,纠正血管痉挛,保证血液循环的通畅;此外对各种致病的炎性介质、致肾毒性因子进行灭活,促进固有细胞在表型转化后向健康组织逆转。
向医生提问
(高血压病,风眩)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高血压病一般指的是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的90%以上。高血压病的原因目前还不是很明确,每个个体的原因和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个体差异性较大。
多发人群:中老年人,平时钠盐的摄入量过多的人,父母患有高血压者,摄入动物脂肪较多者,长期饮酒者
典型症状:&&&&&&&&&&
临床检查:&&&&&&&&&&&&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5000元
高血压速降丸
参考价格:¥43.35
缬沙坦胶囊
参考价格:¥145.31
珍菊降压片
参考价格:¥11.68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参考价格:¥69.47
吲达帕胺片
参考价格:¥14.74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肾脏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排泄代谢产物及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分泌多种活性物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以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是由免疫介导的、炎症介质(如补体、细胞因子、活性氧等)参与的,最后导致肾固有组织发生炎性改变,引起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的一组肾脏疾病,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在慢性过程中也有非免疫、非炎症机制参与。1.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其特点为急性起病,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并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多见于链球菌感染,而其他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亦可引起。2.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最终发展为慢性竭的一组肾小球病。由于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3.急性间质性肾炎又称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一组以肾间质及肾小管变性为主病理表现的急性肾脏病,肾小球、肾血管一般不受累或受累相对较轻。临床表现为急性肾损伤。常见原因有药物过敏、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及病因不明等。4.慢性间质性是一组以小管萎缩、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为基本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肾间质损害的机制可涉及遗传性、免疫相关性、感染性、血液系统疾病、中毒、代谢紊乱、尿流机械梗阻及肾移植排异等多方面因素。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肾小管功能损害及进展性慢性竭。5.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简称乙肝相关性肾炎,是由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人体后、导致的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可表现为无症状性尿检异常,也可表现为肾病范围的蛋白尿,可伴不同程度的血尿。肾脏损害病理类型多样,儿童以膜性肾病常见,成人则可表现为膜增殖性肾炎或膜性肾病。6.特发性急性肾是指临床表现为可逆性非型急性肾损伤、病因不明的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肾脏病理表现为间质水肿和单个核细胞浸润,但临床难以确定特异病因者。大多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部分患者经密切监测及动态观察最终可明确病因。如与慢性活动性肝炎、溃疡性结肠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有关。TINU综合征是其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病程中出现,可于肾脏损害之前(数周),同时或于肾脏损害后(数周至数月)急性发作。常见于儿童、青少年或成年女性。
本文延伸阅读
治疗肾炎费用要多少呢,治病花钱是让很多患者很担忧的事情,因为治病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国家一直在改这项政策,但是每一个家庭条件都是不尽相同的,...
男性肾炎,是指男性患者肾脏出现炎症,破坏了人体的平衡,导致患者的身体一再衰竭的一种内脏科疾病,那肾炎的早期症状是什么?其实肾炎是一种非常常见...
肾炎中期的患者应该给予饮食和运动的护理,在饮食上最重要的就是患者的蛋白质护理,再者我们在看护肾炎中期的患者还应该注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为此我...
现在在我们的身边,患有肾炎的朋友并不少见,这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了。那么,急性肾炎的治疗该怎么进行呢?我们需要有一定的认识,才能及时的...
相信大家很多人都知道肾炎这一疾病,并且由于这种疾...
北京协和医院
东院: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西院: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
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56号过敏性紫癜和尿毒症的关系,伤害患者的总是自己!
过敏性紫癜和尿毒症的关系,伤害患者的总是自己!
六十年关爱
上海紫癜疾病研究院的李玉医生指出过敏性紫癜是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病理基础为广泛的毛细血管炎,以皮肤紫癜、消化道粘膜出血、关节肿胀疼痛和肾炎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还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部分病人再次接触过敏原可反复发作。肾脏受累的程度及转归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过敏性紫癜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儿童及青少年为多见,尤以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发病者多,一岁以内婴儿少见,男性多于女性。过敏性紫癜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机体对某些过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而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增高,导致皮下组织、粘膜及内脏器官出血及水肿。过敏原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但对每一具体病例寻找其确切病因,往往有一定的难度。通常认为可能与多种诱发因素有关,但直接致病因素常难肯定。过敏性紫癜治疗不当或迁延不愈很容易会引起肾损伤的问题,发展为紫癜性肾炎久治不愈会病情迁延,发展到肾功能不全阶段,直至尿毒症。如若病人出现蛋白和潜血加号。需要及时控制,长期蛋白和潜血的漏出也会加重肾小球损伤。关于肾损伤的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肾损伤的时间。大约85%以上的肾损伤出现在过敏性紫癜发病的四周之内;95%以上的肾损伤发生在过敏性紫癜发病的6个月之内;极少数的肾损伤可以出现在发病的6个月之后。值得提别提出的是:很多过敏性紫癜的孩子在发病初并没有肾损伤的表现,尿检异常的高峰期是在发病的2~4周。2、肾损伤的几率。大家都知道,过敏性紫癜容易影响到肾脏,也很害怕孩子出现紫癜性肾炎。那么,有多大的可能性影响到肾脏呢?这与检测肾损伤的手段和方法有直接的关系。文献报道,做一般的尿常规检查,肾损伤的发生率为20~60%之间;过敏性紫癜常规检测24小时尿蛋白和尿沉渣,发现肾损伤的机会更大一些,也就是说能够早一点发现一些轻微的肾损伤;有人也曾对没有尿常规异常的11例过敏性紫癜的患儿做了肾组织活检,发现均有肾小球的组织学改变。从理论上讲,过敏性紫癜是全身的小血管炎,而每个肾脏都是有100万个肾小球构成,肾小球也就是很多的小血管团,因此过敏性紫癜也就很容易累计肾脏。3、肾损伤的严重程度。从临床上来说,紫癜性肾炎可以分为几种程度:单纯性血尿;单纯性蛋白尿;血尿伴有蛋白尿;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这些类型都有其诊断标准和相应的治疗措施。4、肾损伤的随访。一般来说,如果过敏性紫癜的患儿,在病程中没有发现尿检异常,则需要观察至少3个月,最好6个月,定期检查尿常规。如果已经损伤到了肾脏,则建议随访3~5年。在随访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要引起患者及其家长的注意,比如在患儿出现严重感染的时候,一定要更加严密的观测尿液异常。紫癜性肾炎病人如何提高免疫力?由于长期使用激素,紫癜性肾炎的患儿体抗力都比较低下,因此就容易感染。为了避免感染,一定要彻底清除感染灶,但是更重要的措施就是要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提高孩子免疫力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个是被动提高免疫力,比如使用丙种球蛋白、胸腺肽、输血浆等,这种方法立竿见影,效果确切,但是由于这是一种外来的免疫力,维持时间短,容易使孩子“拄拐棍”,适用于孩子合并重症感染的时候短期对患儿“给予帮助”;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主动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比如适当锻炼、疫苗接种、合理营养等,除此之外,也有一些药物可以促进孩子自身产生免疫力。一般主张在紫癜性肾炎恢复期,可以间断口服一些能主动提高孩子免疫力的药物,起到预防感染、避免肾炎复发的效果。5、急性期。在急性期,患儿的肾脏正处于免疫损伤中,积极治疗会在很大程度上阻断免疫损伤,促进疾病恢复,改善预后。6、平时血尿较轻,但是每每遇到感染时,比如感冒、发烧、腹泻等,镜下血尿就会加重,甚至出现肉眼血尿、蛋白尿;这种情况也要积极采取措施。否则,时间长了,就可能导致肾功能减退。紫癜性肾炎的预后如何?紫癜性肾炎经过针对性的治疗,绝大多数紫癜性肾炎的预后都较好。最好的结局是蛋白尿、血尿完全消失。如果经过积极治疗,遗留下来一点点镜下血尿,或者潜血一个加号,在遇到感染的时候,血尿也没有明显的变化,也是一个不错的转归;这种情况也可以停药观察。少数患儿血尿总是波动,可以持续数年。极少数患儿可以出现肾功能减退、尿毒症。急性期积极系统治疗,可大大改善患儿的预后。恢复期调节免疫力、介入中医,积极预防感染,也是促进患儿康复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六十年关爱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分享生活中的热点故事,关爱身体的细节变化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急性肾损伤临床分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