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的摩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方程式

(1)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的燃烧热分别为akJomol-1,bkJomol-1,ckJomol-1,工业上利用天燃气和二氧化碳反应制备合成气(CO、H2),其热化学反应方程为______.(2)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1.5×10-16,Ksp(Ag2CrO4)=2.0×10-12,三种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的顺序为______.
(1)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的燃烧热分别为akJomol-1,bkJomol-1,ckJomol-1,则①CO(g)+12O2(g)=CO2(g)△H=-ckJomol-1&②CH4(l)+2O2(g)=CO2(g)+2 H2O(l)△H=-akJomol-1&③H2(g)+12O2...
为您推荐:
(1)根据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的燃烧热分先书写热方程式,再利用盖斯定律来分析天燃气和二氧化碳反应制备合成气(CO、H2)的热化学方程式;(2)据对应化学式相似的AgCl和AgI来说Ksp越小Ag+浓度越小,即AgCl>AgI;假设Ag2CrO4饱和溶液中Ag+的浓度为x,则CrO42-的浓度为0.5x,由溶度积常数的表达式计算比较即可.
本题考点:
热化学方程式;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盖斯定律的应用、溶度积常数的概念和有关计算,做题时注意不同物质的化学式是否相似,如不同,可用溶度积常数计算.
扫描下载二维码分析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哪个是表示固态碳和气态氢气燃烧时的燃烧热的是(  )A. C(s)+O2(g)═CO(g)△H=-110.5&kJ/molB. C(s)+O2(g)═CO2(g)△H=-393.5&kJ/molC. 2H2(g)+O2(g)═2H2O(l)△H=-571.6&kJ/molD. H2(g)+O2(g)═H2O(g)△H=-241.8&kJ/mol
╮轉身微゛
A.C燃烧生成的稳定氧化物是CO2不是CO,所以不符合燃烧热的概念要求,故A错误;B.1molC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CO2,符合燃烧热的概念要求,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故B正确;C.燃烧热是指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方程式中为2mol,不是燃烧热,故C错误;D.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水应为液态,故D错误.故选B.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燃烧热是指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点: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燃烧热的理解,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紧扣燃烧热的概念即可解答.
扫描下载二维码[加急]急求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乙醇的燃烧热化学反应方程式都是1mol的
CH4+2O2=CO2+2H2OH2+0.5O2=H2OCO+0.5O2=CO2CH3CH2OH+3O2=2CO2+3H2O条件都是点燃或燃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1mol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为什么不是燃烧热
閁錒1792么
因为燃烧热是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另一种物质,一氧化碳是碳不完全燃烧生成的,所以不是燃烧热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没有充分燃烧,只有全部都转化成二氧化碳才行
。。。燃烧热的定义好像是一摩尔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不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才是。
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一氧化碳并不稳定,还可继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一氧..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一氧化碳还具有还原性,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点燃&.&2CO2.一氧化碳还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Cu+CO2.故答案为:2CO+O2&点燃&.&2CO2;CuO+CO&&△&&.&Cu+CO2.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一氧..”主要考查你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文字表达式,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文字表达式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设想、主观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方程式两边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1)写: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在左,生成物在右,中间用横线连接,如: H2+O2——H2O,H2O——H2+O2。 (2)配: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的原则,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在反应前后相等,然后将横线变成等号。配平后,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是最简整数比,如:2H2+O2=2H2O,2H2O= 2H2+O2。 (3)注:注明反应条件【如点燃、加热(常用“△”表示)、光照、通电等〕和生成物的状态(气体用“↑”。沉淀用“↓”。)。如:2H2+O22H2O,2H2O2H2↑+O2↑。 化学计量数:化学计量数指配平化学方程式后,化学式前面的数字。在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是最简整数比,计数量为1时,一般不写出。书学化学方程式的常见错误: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条件和气体、沉淀符号的使用:(1).“△”的使用 ①“△”是表示加热的符号,它所表示的温度一般泛指用酒精灯加热的温度。 ②如果一个反应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就用“△”,如:2KMnO4 K2MnO4+MnO2+O2↑。 ③如果一个反应需要的温度高于用酒精灯加热的温度,一般用“高温”表示;如:CaCO3CaO+ CO2↑&(2)“↑”的使用&①“↑”表示生成物是气态,只能出现在等号的右边。 ②当反应物为固体、液体,且生成的气体能从反应体系中逸出来,气体化学式后应该加“↑”。如Fe+ 2HCl==FeCl2+H2↑。 ③当反应物是溶液时,生成的气体容易溶于水而不能从反应体系中逸出来,则不用“↑”,如:H2SO4+ BaCl2==FeCl2+2HCl④只有生成物在该反应的温度下为气态,才能使用“↑”。 ⑤若反应物中有气态物质,则生成的气体不用标 “↑”。如:C+O2CO2 (3)“↓”使用 ①“↓”表示难溶性固体生成物,只能出现在等号的右边②当反应在溶液中进行,有沉淀生成时,用 “↓”,如:AgNO3+HCl==AgCl↓+HNO3③当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尽管生成物有不溶性固体,也不用标“↓”,如:2Cu+O22CuO ④反应在溶液中进行,若反应物中有难溶性物质,生成物中的难溶性物质后面也不用标“↓”。如:Fe +CuSO4==FeSO4+Cu.化学方程式中“↑”和“↓”的应用:①“↑”或“↓”是生成物状态符号,无论反应物是气体还是固体,都不能标“↑”或“↓”; ②若反应在溶液中进行且生成物中有沉淀,则使用“↓”;若不在溶液中进行,无论生成物中是否有固体或难溶物,都不使用“↓”; ③常温下,若反应物中无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提取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书写信息型化学方程式是中考热点,题目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科技等各个领域,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并考查了同学们接受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日的关键是掌握好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可按两步进行:首先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注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状态;第二步就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概念:用文字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步骤:(1)写:根据反应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2)注:注明反应条件:[点燃,加热,光照,通电等] 概述:&&&& 一氧化碳(CO)纯品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分子量28.01,密度1.250g/l,冰点为-207℃,沸点-190℃。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因此一氧化碳具有毒性。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常见于家庭居室通风差的情况下,煤炉产生的煤气或液化气管道漏气或工业生产煤气以及矿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而致中毒。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没有颜色,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1)可燃性:2CO + O22CO2 (2)还原性: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Cu + CO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2Fe + 3CO2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3Fe + 4CO2& (3)毒性:CO极易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危及生命。CO有剧毒,人在CO的体积分数达到 0.02%的空气中持续停留2—3h即出现中毒症状,因此我们使用煤、燃气热水器时要装烟囱,注意室内通风。 用途: 用作燃料,冶炼金属。 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比较
&H2、CO、C的比较
注意:(1)三种物质燃烧的现象有所不同,但不能根据火焰去鉴别CO和H2 (2)在还原CuO的实验中,必须对多余的CO进行处理
发现相似题
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一氧..”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8825025971212501420018722775028255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氧化碳燃烧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