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和博奥生物美吉生物哪个好

第三方登录:
扫一扫,微信可以直接登录啦!!!
致力于打造生物行业内首个微信库,我们还在努力收集中…
提交微信公共帐号,可以让更多的用户以及企业找到你、关注你。
扫一扫关注我们
客服电话400-103-7886您当前的位置:
讲准字315号:二代测序在游离DNA中的应用
|浏览次数:
题目:二代测序在游离DNA中的应用
主讲:杨功达
时间:12月14日15:00
地点:生科院604
主办:生科院
主讲简介:杨功达,上海美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博士、研发总监。研究专长:二代测序在游离DNA中的应用。博士毕业于英国的阿伯丁大学,博士项目研究甲壳类动物内分泌紊乱分子机理,是全英第一批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五个项目之一。博士期间共发表论文6篇,总影响因子20分以上,被引用次数超过70次。回国后先后在华大基因和美吉生物就职,负责二代测序技术的推广和医学产品的开发。先后负责过无创产前诊断,无创亲子鉴定和循环肿瘤DNA等研发项目,在卫生部组织的室间质评中满分通过。产品开发期间申请发明专利7项,其中两项已授权。
主讲内容:二代测序在游离DNA中的应用。二代测序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经历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在推动了整个生命科学研究的同时还不断转化出了临床诊断等终端应用产品和技术,特别是在游离DNA领域,拉动了无创产前诊断和循环肿瘤DNA两大革命性技术的发展,把测序技术真正从实验室转化到了临床应用。本次讲座主要介绍了二代测序在游离DNA中的应用,以及基于游离DNA的临床产品的现状和问题。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中国DNA测序市场趋势分析及发展规划建议报告
中研智业研究院
现状分析 前景趋势 发展状况 投资分析 可行性研究报告
您当前的位置: &
& 中国DNA测序市场趋势分析及发展规划建议报告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中国DNA测序市场趋势分析及发展规划建议报告&
最小起订量:
供货总量: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1 天内发货
发布时间:
11:30:36&&有效期至:长期有效
更新时间:
中国DNA测序市场趋势分析及发展规划建议报告年
【报告编号】: 152297
【出版时间】: 2016年8月
【出版机构】: 中研智业研究院
【交付方式】: EMIL电子版或特快专递
【报告价格】:【纸质版】:6500元 【电子版】: 6800元 【纸质+电子】: 7000元
【订购电话】: 010-
【在线联系】: Q Q
【联 系 人】: 杨静--客服专员
免费售后服务一年,具体内容及订购流程欢迎咨询客服人员。
/baogao/152297.html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DNA测序产业环境透视
第一章 DNA测序概述
第一节 DNA相关概念
一、DNA的定义
二、基因组学
三、PCR技术
四、生物云计算
第二节 DNA测序简介
一、DNA测序的定义
二、DNA测序技术发展历程
三、高通量DNA测序
1、高通量DNA测序的定义
2、高通量DNA测序的优势
3、高通量DNA测序的用途
第三节 DNA测序应用
一、新药研发
二、个性化基因诊断
三、癌症诊疗
四、产前诊断
五、司法鉴定
六、食品安全
七、农牧业研究
八、环境保护
第二章 DNA测序行业市场环境及影响分析(PEST)
第一节 DNA测序行业政治法律环境(P)
一、行业管理体制分析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三、DNA测序行业标准
四、行业相关发展规划
1、DNA测序行业国家发展规划
2、DNA测序行业地方发展规划
五、政策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第二节 行业经济环境分析(E)
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1、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3、产业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二、宏观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行业社会环境分析(S)
一、DNA测序产业社会环境
1、人口环境分析
2、教育环境分析
3、中国城镇化率
4、消费者消费观念转变
二、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三、DNA测序产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行业技术环境分析(T)
一、DNA测序技术分析
二、DNA测序技术发展水平
三、年DNA测序技术发展分析
四、行业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五、技术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第三章 全球DNA测序技术与设备制造商
第一节 DNA测序技术
一、DNA测序技术总览
二、第一代DNA测序
三、第二代DNA测序
四、第一/二代DNA测序的成本削减
五、第三代DNA测序
六、DNA测序技术发展趋势
第二节 DNA测序仪制造商
一、宜曼达(Illumina)
二、生命技术(LifeTechnologies)
三、454生命科学(454LifeSciences)
四、太平洋生物科学(PacificBiosciences)
第三节 DNA测序分析软件制造商
一、测序分析软件需求概述
二、Bowtie
三、TopHat
四、SpliceMap
五、Cufflinks
第二部分 DNA测序行业运行现状
第四章 我国DNA测序行业运行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DNA测序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我国DNA测序行业发展阶段
二、我国DNA测序行业发展总体概况
三、我国DNA测序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二节 年DNA测序行业发展现状
一、年我国DNA测序行业市场规模
二、年我国DNA测序行业发展分析
三、年中国DNA测序企业发展分析
第三节 年DNA测序市场情况分析
一、年中国DNA测序市场总体概况
二、年中国DNA测序产品市场发展分析
第五章 我国DNA测序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
第一节 年中国DNA测序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人员规模状况分析
三、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四、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第二节 年中国DNA测序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1、我国DNA测序行业销售利润率
2、我国DNA测序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3、我国DNA测序行业亏损面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1、我国DNA测序行业资产负债比率
2、我国DNA测序行业利息保障倍数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1、我国DNA测序行业应收帐款周转率
2、我国DNA测序行业总资产周转率
3、我国DNA测序行业流动资产周转率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1、我国DNA测序行业总资产增长率
2、我国DNA测序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
3、我国DNA测序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4、我国DNA测序行业资本保值增值率
第六章 DNA测序行业产业结构分析
第一节 DNA测序产业结构分析
一、市场细分充分程度分析
二、各细分市场领先企业排名
三、领先企业的结构分析(所有制结构)
第二节 产业价值链条的结构及整体竞争优势分析
一、产业价值链条的构成
二、产业链条的竞争优势与劣势分析
第三节 产业结构发展预测
一、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政策分析
二、产业结构调整中消费者需求的引导因素
三、中国DNA测序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市场定位
四、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分析
第三部分 DNA测序产业发展模式
第七章 全球DNA测序行业商业模式分析
第一节 DNA测序行业商业模式现状分析
一、新兴技术行业商业模式的相似性
二、DNA测序行业商业模式的特殊性
三、DNA测序行业商业模式类型分析
四、商业模式对于DNA测序行业的重要性
第二节 DNA测序行业商业模式构成分析
一、DNA测序行业价值定位分析
二、DNA测序行业价值创造分析
三、DNA测序行业价值实现分析
第三节 DNA测序行业商业模式设计方法分析
一、确定业务范围并寻求市场定位
二、分析和把握顾客需求以锁定目标客户
三、构建独特业务系统以提高模仿难度
四、发掘关键资源能力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五、构建独特的盈利模式
六、提高企业投资价值获取资本号召力
第四节 DNA测序行业商业模式创新分析
一、基于产品和服务的DNA测序行业商业模式
二、基于价值链的DNA测序行业商业模式
三、DNA测序行业商业模式转型探讨
第八章 全球DNA测序典型企业发展模式分析
第一节 创业型DNA测序企业--iCubate
一、iCubate公司简介
二、DNA测序行业的AppStore--iCubate2.0平台
三、DNA测序行业商业模式新概念--Bio2.0模式
四、创业型DNA测序企业SWOT分析--以iCubate为例
五、创业型DNA测序企业发展模式探讨
第二节 成长型DNA测序企业--美吉生物
一、美吉生物简介
二、DNA测序行业的B2B--转化医学模式
三、成长型DNA测序企业SWOT分析--以美吉生物为例
四、成长型DNA测序企业发展模式探讨
第三节 扩张型DNA测序企业--华大基因
一、华大基因简介
二、DNA测序行业的华大基因模式
三、扩张型DNA测序企业SWOT分析--以华大基因为例
四、扩张型DNA测序企业发展模式探讨
第四部分 DNA测序行业竞争格局
第九章 全球DNA测序行业重点市场调研
第一节 美国DNA测序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
一、美国DNA测序行业在全球的地位
二、美国DNA测序行业主要企业
三、美国DNA测序应用市场调研
四、美国DNA测序行业趋势预测分析
五、美国DNA测序行业投资特点与趋势
第二节 英国DNA测序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
一、英国DNA测序行业在全球的地位
二、英国万人基因组测序项目成果
三、英国DNA测序应用市场调研
四、英国DNA测序行业趋势预测分析
第三节 法国DNA测序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
一、法国DNA测序行业在全球的地位
二、法国DNA测序行业主要企业
三、法国DNA测序应用市场调研
四、法国DNA测序行业趋势预测分析
第四节 德国DNA测序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
一、德国DNA测序行业在全球的地位
二、德国DNA测序应用市场调研
三、德国DNA测序行业趋势预测分析
第五节 瑞士DNA测序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
一、瑞士DNA测序行业在全球的地位
二、瑞士DNA测序行业主要企业
三、瑞士DNA测序应用市场调研
第六节 日本DNA测序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
一、日本DNA测序行业在全球的地位
二、日本DNA测序行业主要企业
三、日本DNA测序应用市场调研
四、日本DNA测序行业趋势预测分析
第七节 印度DNA测序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
一、印度DNA测序行业在全球的地位
二、印度DNA测序应用市场调研
三、印度DNA测序行业趋势预测分析
第八节 中国DNA测序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
一、中国DNA测序行业在全球的地位
二、中国DNA测序行业PEST分析
三、中国DNA测序产业带分布
四、中国DNA测序行业主要特点
五、中国DNA测序应用市场调研
六、中国DNA测序行业趋势预测分析
第十章 全球DNA测序行业发展与竞争状况分析
第一节 全球DNA测序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一、全球DNA测序市场规模
二、中国DNA测序市场规模
三、中国DNA测序趋势分析
第二节 全球DNA测序行业发展主要特点
第三节 全球DNA测序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四节 全球DNA测序行业波特五力分析
一、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二、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分析
三、潜在进入者分析
四、替代品的威胁分析
五、现有竞争者分析
第五节 全球DNA测序行业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分析
二、劣势(Weakness)分析
三、机会(Opportunity)分析
四、威胁(Threat)分析
第十一章 年DNA测序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形势分析
第一节 联合基因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四、企业研发应用策略
五、企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第二节 武汉生命之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四、企业研发应用策略
五、企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第三节 无锡中德美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四、企业研发应用策略
五、企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第四节 上海艾博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四、企业研发应用策略
五、企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第五节 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四、企业研发应用策略
五、企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第六节 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四、企业研发应用策略
五、企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第七节 北京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四、企业研发应用策略
五、企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第八节 杭州百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四、企业研发应用策略
五、企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第九节 天津生物芯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四、企业研发应用策略
五、企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第十节 北京斯克尔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四、企业研发应用策略
五、企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第五部分 DNA测序行业投资建议
第十二章 全球DNA测序行业投资分析与投资建议
第一节 DNA测序行业投资特性分析
一、DNA测序行业投资壁垒分析
二、DNA测序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三、DNA测序企业投资价值评价
第二节 DNA测序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一、全球生物技术领域投融资现状分析
二、全球生物技术领域投融资规模分析
三、中国生物技术领域投融资规模
四、全球DNA测序行业投融资项目分析
五、DNA测序行业投融资结构分析
六、DNA测序行业投融资价值分析
第三节 DNA测序行业投资案例分析
一、生工生物:欲做生命科学研究的&好保姆&
二、华大基因:打造基因测序世界工厂
第四节 DNA测序行业投资预测与建议
一、DNA测序企业需要怎样的投资者
二、投资者需要怎样的DNA测序企业
第十三章 年DNA测序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防范
第一节 DNA测序行业投融资情况
一、行业资金渠道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三、兼并重组情况分析
四、DNA测序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第二节 年DNA测序行业投资机会
一、产业链投资机会
二、细分市场投资机会
三、重点区域投资机会
四、DNA测序行业投资机遇
第三节 年DNA测序行业投资前景及防范
一、政策风险及防范
二、技术风险及防范
三、供求风险及防范
四、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及防范
五、关联产业风险及防范
六、产品结构风险及防范
七、其他风险及防范
第四节 中国DNA测序行业投资建议
一、DNA测序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二、DNA测序行业主要投资建议
三、中国DNA测序企业融资分析
第十四章 年DNA测序行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第一节 2016年DNA测序行业面临的困境
第二节 DNA测序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一、重点DNA测序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1、重点DNA测序企业面临的困境
2、重点DNA测序企业对策探讨
二、中小DNA测序企业发展困境及策略分析
1、中小DNA测序企业面临的困境
2、中小DNA测序企业对策探讨
三、国内DNA测序企业的出路分析
第三节 中国DNA测序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中国DNA测序行业存在的问题
二、DNA测序行业发展的建议对策
1、把握国家投资的契机
2、竞争性战略联盟的实施
3、企业自身应对策略
三、市场的重点客户战略实施
1、实施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
2、合理确立重点客户
3、重点客户战略管理
4、重点客户管理功能
第四节 中国DNA测序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第十五章 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DNA测序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二节 DNA测序子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
第三节 DNA测序行业投资建议
一、行业投资策略建议
二、行业投资方向建议
三、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图表: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历史
图表:2016年2季度GDP初步核算数据
图表:年GDP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年GDP环比增长速度
图表:月份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
图表:月份全国固定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
图表: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和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图表:2016年4月制造业pmi指数(经季节调整)
图表:2016年4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经季节调整)
图表: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月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年我国人口数量
图表:年普通本专科、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招生人数
图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图表:2015年专利申请受理、授权和有效专利情况
图表:年我国DNA测序行业企业数量情况
图表:年我国DNA测序行业人员规模情况
图表:年我国DNA测序行业资产规模情况
图表:年我国DNA测序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图表:年我国DNA测序行业销售利润率情况
图表:年我国DNA测序行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情况
图表:年我国DNA测序行业亏损面情况
图表:年我国DNA测序行业资产负债比率情况
图表:年我国DNA测序行业利息保障倍数情况
图表:年我国DNA测序行业应收帐款周转率情况
图表:年我国DNA测序行业总资产周转率情况
图表:年我国DNA测序行业流动资产周转率情况
图表:年我国DNA测序行业总资产增长率情况
图表:年我国DNA测序行业利润总额增长率情况
图表:年我国DNA测序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情况
图表:年我国DNA测序行业资本保值增值率情况
图表:DNA测序产业市场细分领域
图表:国内主要第三方基因测序机构覆盖的基因检测相关服务
图表:DNA测序未来市场容量
图表:2015年我国DNA测序行业领先企业的结构分析(所有制结构)
图表:基因测序的商业模式
图表: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
图表:全球基因测序各应用市场占比
图表:我国企业或机构基因测序竞争情况
图表:基因测序主要的应用领域
图表:2015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一级行业投资案例数分布
图表:2015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一级市场投资金额分布
图表:2015年中国并购市场行业分布(按被并购方)
图表:中国IlluminaHiSeqXTen地域及公司分布
图表:全球各企业DNA测序融资状况分析
图表:年全球基因测序信息学市场规模
图表:2016年上半年华大基因Top5客户
图表:基因测序下游主要应用机构占比
图表:2016年全球主要基因测序设备公司设备销售占比
图表:2016年国产设备发展状况
图表:年DNA测序行业投资规模分析本产品网址:/b2b/zyzyyjy/sell/itemid-.html战略周记:IVD行业之分子诊断产业链分析
查看: 604|
评论: |来源: 新沃金融
摘要: 本次我们将对分子诊断产业链进行展开分析。分子诊断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
上游是原料供应商,包括诊断酶、引物、反转酶、探针等生物制品,高纯度氯化钠、无水乙醇等精细化学品,以及提取介质材料;
中游是分子诊断 ...
本次我们将对分子诊断产业链进行展开分析。分子诊断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上游是原料供应商,包括诊断酶、引物、反转酶、探针等生物制品,高纯度氯化钠、无水乙醇等精细化学品,以及提取介质材料;中游是分子诊断试剂和仪器制造商,包括罗氏、赛默飞、达安基因、科华生物、之江生物、湖南圣湘等;下游是使用仪器或试剂的用户,包括医院、 第三方医学实验室、血站、体检中心等。从上图可见,国内企业主要集中在中游仪器、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环节。下面我依次分析上中下游各产业链的竞争格局。1上游:原材料能提供分子诊断试剂上游原材料的厂商少,主要是由国外几个巨头企业,如罗氏诊断、Meridian life science、Solulink、Surmodics等,因技术难度高,国内企业基本没有原料的技术,只能做代理(上海起发,上海拜力生物等),我们认为原料领域国内企业短期难有突破,定价权被外资品牌牢牢把控。而在研发方面,国内分子诊断原材料研发基本空白。从主要的以分子诊断为主业的公司供应商分析,之江生物、致善生物、益善生物采购的分子诊断原材料/产品均来自于国外品牌,且采购占比均达 20%以上。小结:诊断技术被国外巨头垄断,国内做不出来,对于上游的原料价格没有定价权。2中游:试剂和仪器分子诊断中游主要是分子诊断试剂和仪器两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国内试剂发展较为迅速,2012 年市场占有率达 72%,而国产仪器占比相对较小,2012 年占比为 45%;在仪器和试剂的营收占比方面,各企业有所不同,2015 年达安基因试剂收入占比为 43%,而致善、之江和百傲分别达到 76%、95.6%和 96%。2.1 从试剂来看:从卫计委公布的《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目录》中,分子诊断项目从 2007 年28 项增加至 2013 年的 145项。2013 年分子诊断项目中,感染性疾病为 89 项,占比最大,其次依次为遗传相关检测 25 项,肿瘤检测17 项,用药指导 10 项;与生化和免疫诊断项目相比,2009 年至 2012 年,生化诊断项目仅增加了 4 项,免疫诊断项目增加了 14 项,分子诊断项目增加了 18 项。随着第三代测序、基因芯片等新技术应用,临床分子诊断项目的数量有望继续增多,增速有望加快,从而带来检测试剂销售的持续增长。分子诊断试剂基本已经国产化。分子诊断分为核酸提取核酸检测。整体从数量来看,HBV(乙肝病毒)、HCV(丙肝病毒)、HIV(艾滋病毒)等常见病毒的核酸检测试剂国内生产厂家数均远大于国外厂家。如 HBV 核酸检测试剂国内和国外厂家数分别为 9 家和 2 家,HCV 核酸检测试剂国内和国外厂家数分别为 16 家和 2 家。分拆来看:核酸提取试剂已国产化在核酸提取试剂方面,CFDA一共批准了 12 家公司 15 种核酸提取试剂盒申请,其中仅生物梅里埃一家国外企业,其NucliSENS easyMAG提取试剂盒与对应的核酸提取仪配合使用,核酸提取试剂已国产化。核酸检测试剂按疾病种类分化,国内企业为主在核酸检测试剂盒方面,目前主要应用在传染病(甲型、乙型、丙型肝炎、季节性流感病毒等)、性病(沙眼衣原体、淋球菌等)、优生优育(人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等)、肿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EB 病毒等)、遗传病(α-地中海贫血,21-三体和性染色体多倍体等)等领域。从生产厂家分析,甲型、乙型、丙型流感等常见疾病的核酸检测试剂盒已经比较成熟,竞争厂家较多,几乎全部为国产品牌,如丙型肝炎病毒检测试剂盒国内厂家 16 家,国外只有 2 家;像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检测试剂盒,CFDA 批准的生产商只有 2 家,分别为国内企业之江生物和外企泰普生物。&&核酸检测试剂盒以国内企业为主(家)2.2 仪器:分子诊断仪器主要包括:核酸提取仪、PCR&&扩增仪、核酸分子杂交仪、基因芯片仪和基因测序仪等。 在技术相对容易攻破的中端仪器领域,如核酸提取仪、PCR 增仪、核酸分子杂交仪、基因芯片仪国产化已经成型,国产产品占据了主要市场,而基因测序仪国产化刚起步,但也有 7 款国产基因测序仪器获得 CFDA 批准上市。核酸提取仪国产优于外资品牌核酸提取仪方面,目前 CFDA 批准的国内和国外厂家分别为 14 和 6 家,国内仪器相比于国外,在通量,处理时间方面,国产仪器普遍优于国外仪器,说明国内厂家在核酸提取仪已经走在前列,而在价格方面,国产仪器较国外品牌更为实惠,显示出国内厂家的成本控制能力更强。PCR 扩增仪国产品牌正迎头赶上PCR 扩增仪方面,目前 CFDA 一共批准了 11 家国内厂商仪器(7 家定量仪器 4 家定性仪器)和 4 家国外厂商的 PCR 扩增仪器(定量),相比于国外品牌,国内厂商仪器普遍价格更低,性能也能达到外资品牌的水平,显示出 PCR 扩增仪器国内厂家已经迎头赶上。核酸分子杂交仪和基因芯片仪全部国产化CFDA 共批准了 5 家核酸分子杂交仪厂商,全部为国内品牌,仪器价格普遍在 8000 - 12000 元之间。基因测序仪国产化刚起步,值得期待从国际来看:全球基因测序仪主要由 Illumina、Life Tech(2013 年被赛默飞收购)和罗氏垄断。其中,Illumina 凭借其超高通量和相对较长读长的优势,2013 年基因测序市场 Illumina 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为 71%;赛默飞世尔(原 Life Technologies)以 16%的市场占有率居第二;罗氏排名第三,市场占有率为 10%。从国内来看:国产化方面,2014 年 7 月 2 日,CFDA 公告称“第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批准上市”,华大基因 BGISEQ-1000 和 BGISEQ-100 基因测序仪首被批准,基因测序设备国产化的大门被打开。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批准的国产基因测序仪共有&&7&&款,分别是华大基因的&&BGISEQ-100&&和&&BGISEQ-1000、贝瑞和康的NextSeq CN500、华因康的 HYK-PSTAR-IIA、达安基因的 DA8600、博奥生物的 BioelectronSeq4000 和紫鑫药业的 BIGIS。主要的基因测序仪厂商2.3 中游产品销售模式分化,中低端仪器与试剂捆绑销售分子诊断试剂和仪器的主要销售对象为医院和第三方独立实验室,销售模式类似于生化免疫试剂的销售,主要是“代销为主,直销为辅”。对于中低端试剂和仪器,销售多采用“试剂+仪器”捆绑销售的模式,厂商通过直接向医院投放仪器,与医院签订试剂使用协议,厂商通过试剂销售来获得利润,对医院来说成本较低,对厂商来说粘性较强,虽然前期投入大,但后期可以获得持续的现金流。对于高端的仪器销售,因为厂商的稀缺性,厂商对终端的话语权较强,拿测序仪来说,目前销售的二代测序仪厂商主要是Illumina、Life(被赛默飞收购)、罗氏等,厂商在 5 家以内,试剂也与仪器对应,销售体系很封闭,厂家利润高,医院/第三方实验室没有多余选择,不得不接受高价格;不过随着国产厂商,如华大、紫鑫、达安等积极向测序仪领域进军,未来国产测序仪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医院将会有更多选择。销售代理为主,“试剂+仪器”捆绑销售增强医院粘性小结:国内厂商正迎头赶上,中端仪器寻求突破。3下游:服务根据Researchandmarkets的报告,2014 年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ICL)规模占医学诊断市场 3%,远落后于澳洲 80%,日本 67%,欧洲 50%和北美 38%的水平,2014 年美国ICL规模达到 210 亿美元,而中国只有 47 亿元;按照保守、中性和乐观的预测方法,若 2020 年ICL规模占医学诊断市场分别提升到 5%,7% 和 9%,考虑现有医学诊断市场规模的增长(按照中国卫生总费用
年CAGR=16%的增长率),2014 年医学诊断的市场规模为 47/3%=1570 亿元,2020 年医学诊断市场规模达到 3800 亿,ICL规模也将分别达到 190 亿、266 亿和 342 亿元的水平,按照中性预测,年复合增长率达 33.5%。3.1 独立诊断实验室对独立诊断实验室进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分析如下:在竞争者端:4 大独立诊断实验室(金域、迪安、艾迪康和达安)市场占有率超过 65%,综合流通服务商包括润达医疗、赛力斯等;在上游端:原材料基本被外资占领,试剂基本国产化,仪器层级分化,高端仪器进口中低端仪器国产化;在下游端:医改背景下,医院对价格敏感,因此连锁化能统一定价、降低成本,优势明显;在替代者端:医疗卫生机构检验科本身是诊断实验室,医院更愿意将“三高一新”(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以及新项目)的检验外包;在潜在进入者端:因涉及生命安全壁垒较高,美康生物等还在继续新设独立实验室,但短期无法撼动 4 大巨头的地位,而在专业分子诊断领域竞争刚刚开始。因此,国内独立诊断实验室目前已基本形成“4+X”格局,短期来说 4 大 ICL 地位难以撼动,新的机会 产生于分子诊断等高端检测领域。独立诊断实验室的波特五力分析我国独立实验室发展落后于国外,年复合增长率超 30%。独立医学实验室(ICL)可集中标本检测,降低成本,提高诊断效率和质量,降低诊断的错误发生率,是医学诊断服务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对标国外:相比美国,我国独立实验室(ICL)发展较晚,市场规模小,占医学诊断市场比例低,其中检测项目以普检为主,高端检测比例低。在检测项目上,国内只有 1500 项左右,也低于美国 4000 项,发展空间大。在监管模式上,美国CLIA(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模式极大地促进了ICL的发展。在美国,只要有 CLIA执照的实验室,其研发的产品和技术服务就可以合法进入临床,合理收费。由于CLIA认证的是实验室,所以并不需要对每个新服务或产品作出审批申请,同时FDA可以选择FDA认为真正好的诊断方法做进一步认证,并以FDA的名义发布认证,以加速FDA认为好的诊断方法在市场上的应用。政策给了第三方实验室极大的自由空间,得到了患者、医院、第三方临检中心、保险公司的广泛认可,CLIA实验室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美国有 25 万个CLIA实验室。中美第三方诊断实验室对比市场被前 4 大企业主导,连锁综合独立诊断实验室优势凸显目前国内 ICL 市场形成了广州金域、迪安诊断、艾迪康和高新达安四大综合诊断实验室巨头主导市场的格局,2014 年 CR4(前四份额集中度)超过 65%,市场份额最大的广州金域占比为 30%(广州金域和杭州艾迪康因为财务数据未公开,因此使用的是 2012 年的数据,按照实际扩张速度,两家巨头 2014 年营收将远超 2012 年的水平,因此 CR4 必定超过 65%,广州金域市场份额也超过 30%)。国内分子诊断相关独立实验室形成了金域、达安、迪安诊断和艾迪康 4 大连锁综合诊断实验室和各单体专业实验室并存的格局。单体专业实验室包括广州银华医学、华大医学、凡迪生物、安诺优达、贝瑞和康等,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北京、江浙等东部沿海地区。因为检验标本的保存有着严格的温度(4-8 度)和时间限制,而且受制于保存条件和物流水平,医学独立实验室的服务半径相对较小(400 公里左右)。因此,与单体专业诊断实验室相比,4 大连锁综合诊断实验室在资金实力、网络布局、品牌、试剂仪器产品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分子诊断领域更具竞争力。对独立诊断实验室而言,连锁化是降低检测成本的最好方法,其在 2 个方面可降低成本,一是诊断仪器试剂集中采购带来成本节约(30%以上);二是检验规模效应,大量样本集中检验减少了单次检验的仪器、试剂、实验室人员成本等固定成本(降低 40-60%)。从迪安诊断连锁化扩张分析,在新开设 ICL 需要大量资金(新设一个体检中心需投入
万)投入的情况下, 和 2013 年迪安分别新增了 3、3 和 2 家连锁实验室,却带动诊断服务毛利率分别同比提升了 8.8、2.3 和 1.9 个百分点,2014 年在新增 5家独立实验室成本大量增加(增加了1.1亿元成本)的情况下,同时因为诊断实验室毛利率存在天花板(2014 年 Quest 和 Labcorp 毛利率分别只有 37.6%和 36.7%),迪安服务板块毛利率仍能保持 2013 年的水平,可见连锁化、规模化的扩张能带动毛利率的提升。特检项目利润率高,占比有望提升从检测项目分类,生化免疫检测属于普检,而病理和 PCR 诊断属于特检。目前我国医学独立实验室主要提供的是常规检测,以 PCR、病例检测为代表的特殊检测项目不多,而美国医学独立实验室以特殊检测项目为利润重点。迪安诊断 2012 年特检比例为&&5.5%,而&&2014 年美国Labcorp 和 Quest 公司特检比例已经分别达到 33%和 34%,国内企业特检比例远远低于美国,空间巨大。从产能和毛利润分析,特检项目毛利率高。普通检测盈利能力一般,但市场需求较大,可以形成盈利基础,如杭州迪安 2010 年生化检测项目产能达 233 万个,而PCR检测项目(特殊检验)只有 21 万个,相差 10 倍;而特殊检测毛利率较高,是ICL之间争夺利润的重点竞争市场,2011 年迪安诊断各种检验的毛利率分别为:生化 32.71%,免疫 39.41%,病理 54.41%,PCR 55.77%,综合 55.96%,PCR诊断项目毛利率远高于生化免疫。从检测单价分析,特检的单价显著高于普检。从迪安诊断检验服务单价分析,PCR、病理检验单价远高于免疫生化,因此
年杭州迪安(迪安诊断最先设立的规模最大的实验室)PCR、病理检验产能呈明显增长趋势,PCR 检验产能从 2008 年 12.9 万个增长至 2010 年 20.9 万个,因此企业有足够动力提供特检服务。从医院的角度分析,医保控费环境下,医院有动力将特检项目包给独立实验室。首先,从医疗机构检验试剂的采购情况分析,2013 年国内医院检验试剂采购总额约 45 亿美元,化学发光与酶联免疫试剂占比最高,分别占试剂使用量的 23%和 20%,血液监测占比 19%,常规生化 18%,分子诊断 4%,医院特检样本量相对较少;其次,医院自建和运营特检科室经济压力大,尤其是三级以下医院,在取消药品加成和医保控费背景下,医院更有动力将前期成本高昂、单个样本利润低(样本量少)的特殊检验外包给独立第三方,而 ICL 正好可以发挥其规模化、连锁化的优势两条腿走路,第一,可以与三甲型大型医院“补缺式”合作,承包/共建实验室来接受其特检业务;第二,可以与中小医院“承包式”合作,承包其特检业务。从 Labcorp 发展历程看,独立实验室发展趋势是特检项目。 年 LabCorp 公司并购标的主要分布在病理诊断(US labs、PA labs )、基因检测(Bode、Lipo、Genzyme、Path、Esoterix)等,涉及金额数亿美元,公司布局方向为特检业务为主导的公司。小结:增长率超30%,特检比例有望提高。下游服务看独立第三方实验室检验。3.2 血液筛查核酸检测血筛核酸检测高效灵敏,替代酶联免疫法成趋势血筛核酸检测(NAT)因可以大大缩短“窗口期”并提高检测灵敏度,在全球主要发达国家普遍推广。推广NAT之前,血站使用的血筛试剂是酶联免疫法试剂,由于NAT法可以大大缩短“窗口期”(人体感染病毒初期,病毒在血液中已经存在但无法被检出的时间段,窗口期期间病毒经输血可传播疾病,目前无法根治),降低输血传播疾病风险。如HBV(乙肝病毒)的检测,单人份核酸检测和混样核酸检测窗口期分别缩短了 29%和 22%;且检测灵敏度大幅提高,PCR检测可达 10-12级别(ELISA灵敏度为 10-9级别),相当于提高了 103倍。政策支持血液筛查核酸检测技术的意志坚定,国产品牌值得期待2012 年,国务院《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便要求积极推进血液筛查核酸检测(NAT)技术推广工作,到“十二五”末基本覆盖全国,2013 年 5 月卫计委发布了关于印发全面推进血站核酸检测工作实施方案( 年)的通知(方案),提出了NAT推广的具体时间表,强调 2015 年实现基本覆盖全国。2015 年 2 月,卫计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血站核酸检测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推进血站 NAT工作,确保 2015 年血站核酸检测覆盖全国,在集中招标采购方面,优先选择国产核酸检测系统及试剂,政策支持血液筛查核酸检测的意志坚定,国产品牌值得期待。根据 2013 年 5 月的时间表,2015 年,血站 NAT 技术覆盖率,东部地区应达到 80%以上,省会城市应达到 90%以上,其中北京和上海应达到 100%;中部地区应当达到 70%以上;西部地区应达到 60%以上,省会城市应达到 70%以上。而到 2013 年 7 月,北京地区已经 100%实现了 NAT 覆盖,比计划提前 2 年。而从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血筛核酸检测推广情况分析,主要发达国家美、德、英、法、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南非、泰国、拉脱维亚等早于 2010 年前已使用了 NAT 技术检测临床用血,我国明显滞后,而随着政策的不断推进和国内厂商在核酸检测领域技术的不断进步,NAT 技术提速推广将是大概率事件。随着技术和产品的不断提升,国产核酸检测试剂盒的稳定性和灵敏度等得到了有效提升,发表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和《社区医学杂志》等刊物的文章表明,国产核酸检测试剂能有效保证用血安全。市场空间达十亿级,科华、达安有望最先受益血液分为血站和血浆站两个系统,血站是卫计委下属事业单位,采集全血,而血浆站是市场化运作,有偿采集血浆,再分离成蛋白质制作成血液制品。2014 年我国采浆量约为 5200 吨,按照每人份(200ml)检测成本 40 元推算,2014 年血液筛查核酸检测市场规模为 8 亿,2016 年有望达到 11 亿元。由于我国总人口数量较为庞大,2014&&年千人口单采血浆量仅为&&3.7L/100&&人,距离基本保障水平(10L/1000 人)仍有 63%的巨大缺口,而 2014 年美国千人口单采血浆量为 83.9L/1000 人,因此采血浆量存在巨大的空间,从而带动核酸血筛市场。目前 CFDA 批准的 HBV/HCV/HIV 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情况,公司包括达安基因、科华生物、上海复星长征(复星医药子公司)、东北制药、艾康生物、珠海丽珠(丽珠医药子公司)、上海浩源等试剂生产企业,因为血站每年的试剂使用量大,对产品的质量要求高,达安、科华从技术、研发、产品线等方面都领先于其他企业,因此有望最先享受血站血液筛查 NAT 推广带来的利好,且 2015 年 10 月某些地区的招标结果也正说明了这点。其中科华生物 2013 年市场占有率已达 25%,凭借其从酶免血筛时期便建立的与血站的良好合作关系,我们认为未来其市场份额能继续保持。而达安凭借其丰富的产品线和较强的研发技术实力,也将逐步分割血筛 NAT 市场。2015 年 9 月以来,相继有国产血液筛查核酸检测试剂/检测系统中标各省市中心血站的招标,包括科华生物、达安基因、苏州华益美生物等试剂/仪器生产公司,响应卫计委和财政部《关于做好血站核酸检测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同时在国产试剂安全性保证的情况下,血站采购向国内厂商倾斜已成必然趋势,未来相关拥有 NAT 检测产品的企业将逐步享受血筛筛查核酸检测带来的利好。来源:新沃金融
1、小桔灯网不对上述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做出保证。
2、转载请注明来源与作者。
上一篇:下一篇:
今年国际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切除双侧乳腺的新闻,在
目前,我国试管婴儿技术的成功率平均仅为50%多,最大瓶颈
在过去的十年间,人们亲眼见证了转化癌症医学的飞速发展。
12-2512-2512-2512-2412-2412-2412-2412-2412-2212-22
1362313275958994477581697563376267
企业招聘版块近期开展优惠活动,详情咨询QQ。
网站定期开展行业相关话题互动交流活动!对认真参与讨论的桔友将有金桔奖励!欢迎参与。
长期活动,投票后可见结果!看看咱们这个行业个人的前景如何。请热爱行业的桔友们积极参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大基因借壳莱茵生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