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高保真原型图有低中高,请问这三种标准的依据是什么

据群众举报,经缜密侦查,共查获嫌疑人数百名。
女子在郑州高速上被踹下车,哭诉一年被打二十次。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学院】,BAT实战派产品总监手把手系统带你学产品、学运营。点此查看详情
  对于刚入职互联网的朋友,或者想作一些改变的交互设计师们,多花一点时间学习Axure,制作一个高保真原型,你的同事和你的老板都会对你刮目相看。交互设计师的目标是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我们制作的高保真原型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阅读人群的浏览体验。不管你在任何地方,你都是一个有特别优点让人喜爱的交互设计师。
  楼主还记得第一次想同事们展示高保真原型的情景,同事们那两眼发光的神情还历历在目。当团队成员受够了低质量的线框图和艰涩难懂的需求文档时,你的高保真原型将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东西。
  良好的高保真原型设计也可以让你的团队成员更好的理解产品。当高保真原型出炉时,也将是整个团队能够亲身体验测试的时候,可行性测试越早越好,严重错误发现越早越好,这一切都将极大地促进功能细节保真度,降低开发沟通成本,降低产品最终上线时失败的可能。
  也许你会问“什么是高保真原型?为什么要制作高保真原型?”。
  很高兴你能带着疑问来看这篇文章。下面,请听楼主细细道来。
  什么是高保真原型呢?
  原型常被称为线框图、mockuo、demo,原型制作是在正式开始视觉设计和开发之前最具有成本效益的可用性手段之一。而高保真原型则是真实的模拟产品最终的视觉效果、交互效果和用户体验感受,在视觉、交互和用户体验上非常接近真实的产品。
  更简单的解释:高保真原型=线框图+交互逻辑+视觉+用户体验。一个好的高保真原型能够以假乱真,让用户(boss)误以为这是一个真正的产品。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高保真原型,它所产生的价值是非常巨大的。
  我们来看看一个高保真原型的栗子:
  这个高保真原型的链接:
  /(仅供参考,请勿转发)
  请原谅楼主,楼主真的没有欺骗各位,这真的是一个原型图,这是楼主所做的第一个原型。还有请原型楼主,楼主隐瞒了一个事实:楼主不仅仅是一个交互设计师,也是一个UI设计师,还是一个前端设计师;别打我,打我也不会告诉你楼主还会写代码。楼主是个特例,但是这不妨碍大家进行高保真原型设计,因为一个良好的高保真原型是多方协作的结果。
  如果看了上面的原型,想必对高保真原型也有所了解了(大神,请无视我)。
  为什么要做高保真原型呢?
  高保真原型追求的不仅仅是好看,他有更加实在的意义,他是团队成员沟通的有效工具,他也是获取前期用户反馈数据(或者市场数据)的重要手段。前期用户反馈数据对于一个产品的意义,楼主就不多赘述了。
  我们来看看一幅关于软件产品的漫画,带着问题继续。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对需求的理解都不尽相同。
  产品经理常常苦恼:为什么我说的你们(设计,开发,boss)就是不能理解呢?
  因为每个人的知识结构、理解力、想象力都不一样,不是每一个人能都有产品经理那么好的逻辑思维。如果产品经理的表达能力还不够好,那,那,那样的画面楼主不敢想象。想必很多人都深有体会。
  那如何让不同的人对与需求,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呢?使用高保真原型来说明,无疑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它能清楚的告诉你的团队成员,要做的产品是什么样子;它能清晰的体现产品的用户体验;它能准确的模拟后台数据交互效果(大部分);它能让你的团队成员都能更好的理解需求;它更加容易的被修改;它还能让目标用户直接参与测试,告诉你他们是否需要;
  高保真原型对公司不同人员的影响(优势) 对于公司
  保证产品质量,低成本高质量的高保真原型为真正产品提供了保障;工作量具体化,设计、开发、测试等环节评估工作量变得有据可依;节约时间成本,提前产品的发布的时间。因为大多会影响产品的隐患,都会在产品原型的时候被发现,在开发阶段之前被解决。可以快速通过市场检验产品设计。用低成本的高保真原型去验证你的市场,获取最早期的市场信息,它是真实产品的试金石。在开发产品之前就能获取真实反复,对于公司来说说多么多么的重要,楼主就不作过多的赘述了。加深各个团队对产品需求和具体工作的理解;
  注:创业公司的首要任务应该是确定开发什么样的产品,千万别在浪费了100W刀之后才醒悟,已经开发了一个用户不需要的产品。
  对投资人
  清楚的向投资者或商业伙伴展示你的产品,发一个PPT或者一个Email过去,远远不如一个能直接看到交互效果的高保真原型来的有效。创业者拿着厚厚的商业计划书,需要在几分钟甚至几十秒内打动投资者,是不是很难。如果辅以你的高保真原型(真实产品更好),直接演示给投资者看,是不是更生动、更能吸引投资人的关注呢。
  对管理层/BOSS
  领导知道你的想法,更好做评估和立项了向管理层清楚的表明你要做的产品长什么样子,直接拿出原型给管理层演示,管理层也能更加准确的评估你所需要的资源,直观有效的让领导评估是否可行。这比ppt讲解、word说明、邮件交流直观易懂多了,领导很快就能知道你要做的东西,并评估你的想法是否可行。
  对产品经理
  把需求具现化,也能帮助产品经理梳理业务流程,查漏补缺;做原型的过程也是自己梳理思路的过程,确保产品逻辑的合理性,技术实现的可行性和用户操作体验的流畅性。快速且低成本地获得反馈,在多种可能中对比试验,快速验证产品的可行性;制作一个阅读体验更好的文档,也是产品经理工作之一,用户体验的对象不仅仅是你的用户。试想谁会去阅读一个一两百页的需求文档;高保真原型是将产品需求视觉化的过程,对产品思路的探索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对视觉设计师
  UE、UI知道怎么设计你的产品了;使设计师更加了解产品,轻松修改或者放弃设计(下文详细介绍);避免不必要的返工,越接近真实比列的高保真原型越能帮助视觉设计师把控布局排版;高保真原型是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和视觉设计师通力合作的杰作,让设计师更加具有参与感。
  对开发人员
  开发看需求不那么费劲了,开发再也不需要被大篇幅的文字和产品经理碌慕步庹勰チ恕R桓鲇分撞豢暗牟沸枨笪牡担撬腥说呢危òú肪碜约海:玫母弑U嬖涂梢蕴岣吖浪憧⒊杀竞涂⑹奔涞木级取8弑U嬖涂梢猿晌⑼哦拥睦锻迹⑷嗽笨梢愿惫鄹咝У牧旎岵飞杓坪涂⒁螅蟠笏醵炭⑹奔洌谑】⒊杀竞凸低ǔ杀荆
  很多人看了这样的产品文档,都觉得挺好。我会告诉你这是原型的吗???
  对于测试人员
  测试也不需要那么费劲的看需求文档了。测试终于知道什么样的测试结果是正确的。带有交互说明高保真原型,可以直接指导技术进行开发,同时也可以指导测试编写测试用例,进行测试指导了。
  对种子用户
  种子用户会更早的使用你的产品,为你提供真实而又宝贵的意见。在正式推出产品前,通过制作高保证原型,邀请种子用户试用,收集用户反馈,验证你的产品是不是用户所需。用户乐于与你一起分享他们所感受到的一切(仅仅对产品的感觉)。
  对你自己(交互设计师的重要性,请听下回分解)
  是不是被动辄几十页上百页的需求文档弄迷糊了,Axure能直接一键生你需要的特定格式的需求文档,是不是很酷。
  你可以通过共享的方式和同事一起设计产品了,通过链接分享你的交互设计。如果较为复杂的产品,需要多人来协作进行产品设计,Axure也能帮到你。Axure一大重要功能就是项目共享,使得同事间可以同步工作,并保留所有工作历史,并可以随时到处历史版本的项目文档,是不是更酷。
  通过高效试用原型工具Axure,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自己的产能,证明自己的能力。每天被自己帅醒,每天都信心满满的上班去。
  高保真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可以一往直前,用的不好会伤到自己:
  他真的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设计(当你和你的团队越来越默契的时候,这个时间会越来越少)高保真原型会引导人们从视觉和体验上去思考,不利于产品功能的讨论。如果把控不好,容易引出一些不必要的讨论;
  如果你还会问“使用高保真原型真的好吗?”。
  高保真原型在交互圈子里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至今也没有一个标准的结果。其实在争论的时候,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你得会这些技能,不然你有什么话语权和会的人争论呢?
  这个问题只有自己实践才能获得正确的答案,每个公司的状态可能有不同的结果。对于没有试过高保真原型的人来说,高保真原型有种种的不好。
  但楼主想说“原型,大家说好,才叫好!谁用谁知道”!
  高保真原型在什么时候,什么场景,由什么人制作?
  接下来我们说说在什么时间什么场景由谁来制作,这里为什么要放在一起介绍呢?
  因为这是天时(什么时间)地利(什么场景)人和(什么人),3者是统一存在的。如果时间不容许(其实花不了多少时间),或场景不对,或人员缺乏,3者缺一个条件,都不应该制作高保真原型。
  我们制作高保真原型的目的就是为了便于沟通,快速验证市场,只要你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使用线框图也可以。
  也许有人会说“制作高保真原型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值得”,这只是对于能力有限的人来说的。楼主觉得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缺时间
  当然高保真原型并不意味着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为高保真原型是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师、UI设计师共同合作的结果,合作得当,短时间也可以创作精美的高保真原型。
  项目比较紧急,连画线框图的时间都不给你,高保真原型你就别想了;制作高保真原型需要的时间确实要比线框图多一些时间,如果你的产品需要争分夺秒,制作线框图就可以了。
  项目时间充裕时,简单说两句就能说明的功能,就别给自己添堵,设计高保真原型了;反之,对于复杂的功能,你想通过你的三寸不烂之舌,来向你的团队成员说明,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这样成员真的能听懂吗!你多做一点,开发团队和测试团队就会轻松很多。
  当你的团队没有交互设计师,没有UI设计师,或者有但没高保真原型设计经验的时候,制作高保真原型会让你们疲惫不堪。
  相信很多UI设计师会跳出来说:“交互设计的这么详细,UI设计师就没法发挥了“。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楼主想说的是这个交互原型是交互、PM和UI共同合作的结果。
  高保真原型的最低标配是PM、UE、UI,3方合作,其乐无穷,也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详细合作细节,楼主会在下一篇文章介绍
  天时地利人和,3者缺一不可。
  注:楼主是软件专业出身的,是一个数理化好的文科生,还是一个做UI设计的交互设计师。对于高保真原型,可以独立完成。但一个优秀的高保真原型需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UI设计师共同协作完成。楼主凑巧都会那么一点点。
  注意事项:告诉测试者:这只是产品原型,是产品创意,不是正式的产品;保持平和情绪,不要陷入吹毛求疵的状态;Axure绘制的原型比纸面原型更好,纸质原型和高保真原型各有用处;原型并不是规格说明,需要说明的地方,还需要专业的说明文档;原型中不可能包括所有答案,一个高保真原型解决不了所以的问题;高保真原型的制作需要管理层的支持和保护;
  写在后面的话
  采用高保真原型是全体团队成员了解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的最有效的途径。制作一个高保真原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已经存在的问题。在探索交互设计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任重而道远。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额唯一标准。是骡子是马,一定要拉出啦溜溜。许多的想法,需要我们实践去证实。
  参考资料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
  本文由 @顺气自然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赞 收藏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产品经理学习交流分享平台。
5510文章数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手机号/邮箱:?
使用第三方登录:?
还可以输入 300 字符
请输入举报理由
选择收藏分类:
默认收藏夹
添加收藏分类:
原创/自译教程:草图原型、低保真、高保真三大原型的设计技巧(原创文章)
系统分类:
文章版权:
原创,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
联系,谢谢配合!
深圳 / 产品设计师24天前发布
997的工作节奏(朝九晚九一周七天工作制度的俗称)是无法满足一名称职的交互设计师对产品品质的追求。而设计流程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的在短时间内完成交互、体验方面的工作。这样的流程通常用“精益”来定义,于是在设计中,可以称为“精益设计“
在互联网公司做初创产品的交互设计,通常会要求在一两月就要出一个版本。如果是垂直型产品还相对应付的过来,但若是遇到平台型产品,那997的工作节奏(朝九晚九一周七天工作制度的俗称)估计也是无法满足一名称职的交互设计师对产品品质的追求了。有幸的是,一些优良的设计流程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的在短时间内完成交互、体验方面的工作。这样的流程通常用“精益”来定义,于是在设计中,可以称为“精益设计”。
精益设计的起源
&&&&&&&许多历史悠久的行业拥有着优秀的管理模式,特别是制造业,现代管理理论大多数都是从那里发展出来的。精益生产理论起源于日本丰田生产系统的,这是一个针对实体产品制造的崭新思维方式。而现在,许多互联网企业把精益生产的想法加以小小的变化和改动,运用到设计工作中,这样整个理论框架就开始在设计行业有了全新的意义。
&&·过去的创新模式
&&&&&&&&这里借用了谷歌创始人Eric与Jonathan在《how&Google&wors》的简介中对传统创新模式的描述。指出了在过去创新的成本是十分昂贵的。而现在互联网产品越来越聚焦于用户,除了极少数人能做出用户想要的产品,更多的产品是通过试错试出来的,只有试过了,你才真正知道用户想不想要。正如微信之父张小龙在讲述微信背后的产品观时说到的:“产品是演化出来的,而非规划出来的”。现在许多软件的出现,为产品在交互层面进行快速“演化”提供了更好的方式。
&&·快速设计的三大流程
&&&&&&&&快速设计的三大流程通常为手绘的低保真原型,axure、proto等工具绘制的layout,加上最终视觉完善度较高的高保真原型。
上图中不同精细度的三种原型都对设计流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简单的手绘草图原型:通常可以让专业的人士很快验证产品的逻&辑是否有问题,流程是否顺畅。
&&&&&&2.axure绘制的低保真原型:可以验证页面布局是否合理,按钮的位置是否顺手。还可以给对互&联网产品比较熟悉但没有用过该产品的人进行可用性测试。
&&&&&&3.视觉还原的高保真原型&&:视觉原型已经是产品最终将呈现出来的形态,可以用于针对目标人群的可用测试。也可以验证产品的功能是否满足了目标用户的需求。
以上三种原型能在开发人员动工之前完成对产品的逻辑、流程、信息构架、按钮布局与核心功能进行了验证,能在产品开发之前就进行多次修改与调整。尽可能的保证产品在设计上的合理性,避免在开发过程中或产品开发完成后才发现设计上有缺陷,造成了很多时间成本和开发成本的浪费。
草图原型的设计技巧:
草图原型主要目的是为了验证设计的流程。在过程中可以贴上一些目标场景在原型下方,这样能营造一个比较贴近真实情况的思考氛围,将大家都引导到用户的角度来思考。还可能从场景中发现一些之前没有想到的细节问题,同时可以避免产品人员以及设计师在设计过程凭空为用户臆想出来许多不切实际的需求。
低保真原型设计技巧:
低保真原型主要由交互人员输出。在按钮的布局、整体页面的信息构架方面已经比较精细了,可以用ae制作一些复杂的动效与开发人员沟通。在方案评审时和产品人员讨论是否有功能缺失、与开发人员讨论交互效果实现的成本是否过高。通常一些特殊状态与错误提示都是标示在低保真原型设计稿中。
高保真原型设计技巧:
高保真原型是与最终装到手机上的效果相同的原型,通常我们也叫做视觉稿。高保真原型只是没有经开发人员实现的图片,而现在我们有了许多工具可以为高保真原型添加页面跳转效果与一些简单的交互效果。在这里大概给大家推荐几个:国外用的比较多的是,国内用的比较多的是墨刀。
谢谢读到这里 ,时间有限,先介绍这么些方法,以后有时间将会继续更新。
深圳 / 产品设计师24天前发布
同时推荐此文章
还可以输入2000 个字符
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
联系,谢谢配合!高保真原型制作与规范
高保真原型制作与规范
  太多了!终于签下合同--&得到了“正式”的客户提供的“需求书”的几片纸--&凭借自己的理解立即投入开发--&“木已成舟”,生米终于熬成粥--&用户拒绝接受?--&艰难地修改,反复修改,开发人员厌倦了,而用户对系统用之无味,弃之可惜,遂成鸡肋。--&由此后期收款遥遥无期,软件公司不再和用户保持沟通--&互相埋怨,扯皮由此而生。或者,一个项目拆成为多期,从而收取一部分款项,而很多的开发都作废。这样的案例真是何其多也!
  究其主要原因,与其说是没有搞定关键客户,或者项目管理不当,不如说是没有帮助客户解决其问题,对客户真正的需求研究不够。实际上,原型方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确保项目成功的最佳途径。我在写此文的同时,也试图寻找资料,不知道是本就没有,还是自己所不幸而未找到。看来原型并没有明确的标准,而目前不同软件公司的理解和做法各不相同也就不奇怪了。但从软件过程的角度来考察,原型法仍有着通用的优化的做法。本文试图从作者的实践经验出发,对原型方法进行思考与探讨。
  另外,本文是发散型的,在研究原型的同时,也讨论了原型相关的内容。原型本质上有些象是抛砖引玉,而本文也旨在抛砖引玉,但无意于一概地论定什么。
  2 什么是原型
原型的定义
  原型(prototype)即把系统主要功能和接口通过快速开发制作为“软件样机”,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给用户,及时征求用户意见,从而明确无误地确定用户需求。同时,原型也可用于征求内部意见,作为分析和设计的接口之一,可方便于沟通。
  2.2 原型的主要价值
  原型法主要价值是可视化,强化沟通,降低风险,节省后期变更成本,提高项目成功率。一般来说,采用原型法后可以改进需求质量;虽然投入了较多先期的时间,但可以显著减少后期变更的时间;原型投入的人力成本代价并不大,但可以节省后期成本;对于较大型的软件来说,原型系统可以成为开发团队的蓝图;另外,原型通过充分和客户交流,还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
  2.3 基本要求
  对原型的基本要求包括:
  * 体现主要的功能;
  * 提供基本的界面风格;
  * 展示比较模糊的部分,以便于确认或进一步明确,防患于未然。
  * 原型最好是可运行的,至少在各主要功能模块之间能够建立相互连接。
  2.4 处理方法
  原型的处理方法基本上有2种不同类型,即抛弃型和演化型(不同的软件工程书籍称发不同,实质意义则类似)。可以抛弃原型,在取得的明确需求基础上重新开始设计与开发;也可在原型的基础上继续开发。一般小项目不采用抛弃型原型,否则成本和代价似乎会偏高。
  2.5 表达工具
  原型的表达工具可以有很多,如果是演化型的原型,当然优先选用软件本身的开发工具。否则还可以应用各种快速显示的工具,例如,HTML,Powerpoint等等,只要能够充分而形象地表达就可以了。
  根据笔者的经验,在原型系统中,可以采用一些与常规不同的做法,例如,可以在界面上比较显著的地方写明当前模块或界面的主要目的,由哪些角色操作,能解决其什么问题。这么做可以使得用户或开发团队成员一开始就有非常清楚的概念;又如,对于决策分析,你可以直接把一些分析结果画成图,并且配上一些文字说明,这样可以避免输入大量初始数据,等等。
  3 原型在软件过程的地位
  软件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用户的需求,提供用户日常使用,解决用户工作中有所不便的问题,提高其工作效率,改进质量,加强管理控制,最终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其效益。因此软件开发本质上就是需求的处理和实现,而软件原型对需求确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原型方法包括2个基本过程,即原型制作和原型评价。
  如果从需求角度看软件过程,我们不妨可以把软件过程这样划分:
  3.1 需求收集和分析
  搜集需求得到需求说明书,了解软件要做什么,做成什么样,解决用户什么问题。这时候软件公司以书面文档方式提出,例如需求问询表等。
  3.2 提供原型并进行评价
  制定原型开发计划,根据用户需求及不确定的高风险部分进行原型开发,在内部进行原型评价,请客户进行原型评价,以保证确实反映了用户的真正想法。
  3.3 实现需求
  当前的软件开发过程常常采用迭代方式进行开发,逐步求精,以降低风险和成本。对迭代的次数,每次迭代的里程碑,要实现的目标,及可提交的成果必须有可验证的清晰的计划。项目管理是一种艺术,迭代规划及里程碑定义都是一种挑战、一种艺术,但项目管理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3.4 需求变更
  需求变更是正常的,也是难免的,应允许用户和开发团队自身对需求进行变更。变更处理的关键在于跟踪和控制,如何使产生的影响应得到控制,这属于配置管理的内容,也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原型在软件过程中的定位如下图所示:
16:19:18 上传
图1 软件原型的定位
  实际上我们可以把原型看得更为广义一些。任何用户或者内部演示的材料,都可以看作为原型。例如,如果你的产品是某种通用的或者行业解决方案,虽然你其实还没有产品,但先做出一个原型,再加一个漂亮的**,就可以在市场上进行预销售了。
对于抛弃型和演化型原型来说,也不是绝对的。演化型原型中必然会不断抛弃一些内容,而抛弃型原型,尽管在完成历史使命后不再使用,但很多思想以及部分设计还是可以继承的。
  4 原型方法的一般过程
  基于原型方法在整个需求过程中的地位,我们需要把原型法和需求处理放在一起进行讨论。采用原型法的一般过程如下图所示:
16:20:46 上传
图2:原型法的处理过程
  在上图中已经清楚地描述了原型的处理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原型不仅用于给用户或者最终用户进行评议,同时完全可以在公司内部组织评议,看看我们周围吧,多数程序员对技术的兴趣远远高于对需求的兴趣,因此其对系统的理解并不会比市场人员或者项目经理理解的深多少。这里的公司内部人员角色可以包括很多,系统分析员/程序员自身、项目经理、部门经理、用户代表、领域专家、测试人员等等,不同的角色往往会在其不同立场对系统提出中肯的意见来。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界面设计的引入。我们认为将界面风格在原型阶段即进行基本确定是一种优化的做法,因为软件前期对界面的确定可以避免后期开发时对界面进行统一调整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成本花费,良好的界面也可以使客户增加对系统的好感,当然,但愿用户不要只是欣赏界面而忽略了他们对系统功能的思考。要知道,如果仅仅是让用户看到美观的界面,那么整个原型几乎是白做了。
  5 使用原型方法的相关问题探讨
为什么要采用原型法?
  原型对一个项目取得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实际上软件公司很难保证其制作的软件正好就是用户所需要的,用户也很难一次性把其真实的要求完全提交,开始阶段提出的往往只是对系统的期望,和比较模糊的设想而已。而原型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靶子,看着原型系统,用户往往就能进一步提出他们的真正想法。显然软件公司明确用户需求的最佳方式就是为用户提供原型并由用户进行评价。
  也许,跳过原型可以节省时间和前期成本,但你应该注意到,跳过原型的话,后期变更的成本会明显增加。
为什么在需求说明书之外需要原型?
  1)眼见为实,文字具有歧义性,不同的人理解都不相同;
  2)最终用户往往在看到一套可运行的系统的基础上,才可能提出其真实的意见,如果到最终提交时才看到这样的系统就为时太晚。这也是以前无数软件开发留下的教训;
  3)便于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便于进一步展开,并取得用户的细节需求;
  5)体现原型的其它功能:便于公司内部如经理、市场部等对软件提出意见,便于开发人员对整个产品达成统一认识,等等。对内部人员来说,同样地,一套形象的原型也远胜过一堆专业术语文字;也就是说,原型对软件公司内部也十分重要。这些评价工作无形之中改进了项目质量。
  5.3 原型方法有什么风险?
  任何方法都是有利有弊,在我们可以探讨一下原型方法可能存在的风险。以下是一般软件公司所担心的风险:需要付出前期进度和人力成本;由于程序员对问题的不了解而效率低下,受客户牵制而在原型上反复修改;因为仓促设计而做不利于进一步在其基础上继续开发;由于过早展示原型给客户,使得客户可能提高其期望值,并提出更多离谱的要求,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原型方法的主要价值之一就是尽早揭示软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关于用户需求一致性方面的风险。
原型方法和其它方法或过程的关系如何,是否一致?
  生命周期法中并不包括原型,或者说没有明确提供原型的概念和定义。原型可以认为是需求分析中的一个子部分。另外,应该说原型方法是对生命周期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RUP中是最优化的统一软件过程,但RUP中似乎没有提到原型,RUP的核心过程是在迭代中精化。我个人的见解是,原型非常类似于第一次迭代的过程和结果。实际上,如果把原型看作为第一轮交付的成果,那么原型的很多不利之处,诸如花费前期成本等等,这些担心都将变得不复存在。
  XP方法对原型非常推崇,这是因为XP方法非常强调需求的重要性,甚至要求客户参与开发过程。但原型方法和XP也有区别。XP是分批交付,先做一个几个功能点的版本,完成后再每个开发周期往上面加其它功能点,而原型法一般要求做出比较完整,能覆盖主要功能点的粗略的版本。XP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一而举。
如何避免项目团队做原型的时候出现部分人员闲置?
  在项目管理中,对人力资源的调配应和项目进展相匹配。实际上在用户接触到原型制作的同时,可以进行项目计划、架构设计、技术培训以及技术难点攻关等等。
  如果从广义上理解原型的话,架构设计者甚至可以设计出一种用户开发团队使用的所谓框架原型,包含了主要的设计成分、模板和示例。
  比较理想的结果是,当原型完成后,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和界面风格设计都趋于完成,从这一点可以看到,原型方法可以作为快速软件开发的重要手段。
如果避免项目在原型上停滞不前?
  应使用有经验的开发人员,避免因为程序员不熟悉业务而延误进度;不要在界面设计上犹豫不决而占据时间;如果用户对原型提出了很多意见,其中部分比较明确的意见可以在开发过程中进行实现;和客户的交流应该简洁明了,而不是似是而非;另外,原型方法在项目过程中占据的时间应该在项目计划中保留出来,而不仅仅是隐含在需求调研与分析的一个部分。
  5.7 如何避免用户看了原型后漫无边际地提要求?
  首先,应该充分尊重客户,想想其它行业的服务质量吧。有没有听说过这样的说法,项目管理也是客户满意度的管理;软件是一种对客户的关怀,等等。确实,客户提出的思路可能和你已经形成的思路不同,一下子打乱了你的思路,也许项目经理并不介意,但这确是让设计者特别心烦的事情。如果确有把握,或者你可以不做到原型中去。有时候,即使原型很完美,用户也会额外地提出一些意见,这也是人之常情。但不管怎样,你不能认为用户根本不懂软件,让他们到时用就行了,抱这样想法的多半会付出代价。其次应该进行坦诚协商,多数用户其实都是通情达理的。如果你在签订合同时答应满足任何要求,而此时又无法忍受用户的要求,那么孰是孰非应是题外之意了。一般来说,比较合理的做法可以通过增加费用、延长进度或者把需求实现分阶段来提交,以保持工作的延续性。对有些软件,尤其是信息管理系统来说,客户的实施时间其实并不是主要的,客户最需要的不是及时,而是合用。
  其实,客户有着很多种类型,确实,个别客户会参考同类产品来提要求,极个别用户并不真正懂得计算机技术而对技术路线、技术手段等提出其意见,等等。但我们为什么还可以反过来想一下,如果是等到软件全部提交的时候,这部分用户仍有会提出同样的意见。提早暴露并解决分歧,对双方睹是有利的。如果软件公司明知可能存在矛盾,仍然先做好,然后等到用户提出反对后,再提出补充收费,如果喜欢,也无话可说。总之,原型应本着对软件需求的基本理解来做,这样才能预防不一致性的发生。尤其应该针对不清楚的地方制作原型,从而尽量暴露问题,引发用户的联想,不能回避问题,掩盖问题(以免用户提出太多的想法),很多问题虽然一时掩盖了,但最终还是要发生的。
如何避免在原型基础上继续开发时的可维护性降低?
  问题是这样的,制作原型时常希望快速提供原型,往往不及对软件结构或者数据库进行细致设计。所以在此基础上继续设计和开发的话,有必要在开发前先进行调整。同时,在设计原型前就有必要确定,该原型是要抛弃的,还是要演化要继承的。对于要演化的原型,其设计不能过于粗略,显然这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开发成本。
  6 小结
  原型方法是可视化的方法,已成为快速软件开发常用的手段。软件公司或部门一旦得到了原型方法的回报,就会坚持使用。原型不是绝对必要,但非常有意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xure高保真原型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