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吃饭有关美食谐音的成语语

  一、形容“吃”的成语:(21条)  1、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急又猛的样子。  2、细嚼慢咽:慢慢地吃东西。引申慢慢去体味。  3、暴饮暴食:又猛又急的大量吃喝,使身体失调,对人身体不利。  4、大吃大喝:狼吞虎咽地吃。指没有节制、没有计划的吃喝;指进行大规模、高档次的吃喝活动。  5、饥不择食:形容人饿了,不管什么都吃。比喻需要急迫,顾不得选择。  6、挑肥拣瘦:形容吃东西挑剔。比喻挑挑拣拣,光挑对自己有利的。  7、囫囵吞枣:形容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儿。比喻不加分析,不加辨别,多用在学习上。  8、津津有味:津:口液、唾液;津津:形容有滋味,有趣味。形容特别有兴趣。例如:吃得津津有味;看(书)得津津有味。  9、因噎废食:噎:食物塞住喉咙。废:停止。形容因为吃饭噎住,索性连饭也不吃了。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毛病或怕出问题而索性不干。  10、食不甘味:甘味:感到味道好。吃东西都觉得没味道。形容心里有事,心神不安,吃东西也不香。  11、浅尝辄止:浅:一点;辄:就;止:停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从字义上讲,可以理解成吃东西略微尝了一下,就停止不想吃了。比喻不肯下工夫深入钻研。有时也用来形容不深入说明,点到为止。示例:做事情不能浅尝辄止,要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成功。  12、食前方丈:方丈:一丈见方。吃饭时面前一丈见方的地方摆满了食物,形容吃得阔气。  13、攻苦食淡:功:做;苦:艰苦;淡:清淡。形容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14、日食万钱:指每天吃喝花费上万钱财。形容生活极其奢侈。  15、宵衣旰食: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指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16、饭糗茹草:饭、茹:吃;糗:干粮;草:指野菜。形容吃得差。比喻生活艰苦。  17、大快朵颐:朵颐:鼓动腮颊,即大吃大嚼。形容痛痛快快的大吃一顿。  18、饮水茹檗:茹:吃;檗:俗称黄柏,味苦。指喝冷水,吃苦味的东西。比喻处境困苦,心情抑郁。也形容生活清苦。  19、布衣蔬食:蔬食:粗食。穿布衣,吃粗食。形容生活清苦。  20、粗衣粝食:粝:粗米。穿粗布衣,吃粗米饭。形容生活水平很低。也指不追求生活享受。  21、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二、带“吃”字的成语:(64句,其中有8句意同)  (一) 四字成语:(39句,其中有7句意同)  1、吃着不尽:吃的穿的,享用不尽。比喻生活富裕。  2、吃喝玩乐:指过恣意享乐的生活。  3、吃穿用度:指日常衣食费用。  4、吃香喝辣:是指吃得好,尽情享受。  5、吃里爬外:指接受这一方面的好处,却为那一方面卖力。也指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告诉对方。   6、吃里扒外:比喻受这一方好处,却暗为另一方效劳。  7、吃苦耐劳:耐:受得起,禁得起。指能经受困苦的生活,也禁得起劳累。  8、吃惊受怕: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受到惊骇。  9、吃哑巴亏:自己遭受暗算或受损吃亏,不敢声张或无法申诉,只好自认吃亏。  10、吃闭门羹:羹:流汁食品。比喻串门时,主人不在家,被拒绝进门或受其它冷遇。  11、吃大锅饭:比喻企业不论盈亏,个人不分勤懒,全由国家包干的办法。  12、吃肥丢瘦:比喻专做占便宜的事。  13、吃现成饭:比喻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14、省吃细用:省:节约。形容生活非常节俭。  15、省吃俭用:形容生活简朴,吃用节俭。亦作:“少吃俭用”  16、好吃懒做:好:喜欢、贪于。形容贪于吃喝,懒于做事。亦作:“贪吃懒做”。  17、多吃多占:凭权势或用不正当手段侵占国家或集体利益,捞取额外收入。  18、缺吃少穿:指衣食困乏。亦作:“缺吃短穿”或“短吃少穿”。  19、白吃干饭:亦作“吃干饭”。指只吃饭不干事或只会吃饭不会干事。  20、稳吃三注:四人赌博,一个人赢三个人的赌注。比喻凭空的大量收获。  21、狼吃幞头:幞头:古代男子用的一种头巾。狼衔去人的幞头,吞不下又吐不出。比喻有苦难言,强自忍耐。  22、坐吃山崩:只坐着吃,山也要空。指光是消费而不从事生产,即使有堆积如山的财富,也要耗尽。  23、寅吃卯粮: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形容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24、大吃一惊: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
  25、帮虎吃食: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亦作:“帮狗吃食”。  26、争风吃醋:争:嬜,争夺;风:风韵,多指女子。指因男女关系而妒忌、争吵。亦作:“争锋吃醋”和“吃醋争风”。  27、靠天吃饭:指依赖自然条件来过日子。  28、撩蜂吃螫:比喻惹犯恶人,自取祸殃。  29、拈酸吃醋:产生嫉妒情绪。多指在男女关系上。  31、自讨苦吃:讨:招惹。自己找苦吃。  32、软硬不吃:指与对方谈判或处理问题时态度很强硬,什么方法均不能使其改变态度。  (二) 五字成语:(7句)  33、吃硬不吃软:硬:强硬。指好言好语不听从,态度一强硬,反使屈从了。形容人的外强中干,欺软怕硬。  34、吃软不吃硬:硬:强硬。指对态度强硬者,绝不屈从,听信好言好语。形容个性顽强,不怕强硬。   35、吃粮不管事:指只拿钱不做事。比喻工作不负责。   36、吃力不讨好:讨:求得。指费了好大力气,也得不到赞许。形容事情难度大。   37、不吃烟火食:道教以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
  38、哑巴吃黄连:哑巴吃了黄连,嘴里说不出来。比喻有苦难言。  39、中看不中吃:比喻外表好看,其实不中用。  (三) 六字成语:(3句)  40、吃一堑,长一智:指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  41、吃不了兜着走:比喻受不了或担当不起。  42、吃人不吐骨头:比喻又残暴,又贪婪。  (四) 七字成语:(6句,其中有1句意同)  43、好汉不吃眼前亏:指聪明人能识时务,暂时躲开不利的处境,免得吃亏受辱。  44、好马不吃回头草:比喻有作为的人不走回头路。  45、兔子不吃窝边草:表层意思是兔子不吃自己窝旁的草,有自我保护在里边,还有“早晚是自己的”一种坦然。但是,人们引用这句话,是取它“与邻为善”的引伸意。告戒人们,别在家门口上做不应该做的坏事。也比喻坏人不在当地干坏事。  46、敬酒不吃吃罚酒:是不识好歹、不识抬举 不识时务的意思,比喻对某些必须做的事不肯主动去做,结果却被迫去做。  47、张公吃酒李公醉: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亦作:“张公吃酒李公颠”。  48、半夜敲门不吃惊:比喻没有做过什么亏心的事,心里很踏实。  (五) 八字成语:(5句)  49、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比喻贪心不足。  50、坐吃山空,立地吃陷:只坐着吃,山也要空;连地也会弄得塌陷。指光是消费而不从事生产,即使有堆积如山的财富,也要耗尽。  51、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比喻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条件,就依靠什么条件生活。   52、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就是看情况办事,情况不同,处理方法也不一样。比如吃饭,菜多时可以放量吃,菜少时就少吃点;又如做衣服,胖的做宽些,瘦的做窄些。  53、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谋取不可能到手的东西。  (六) 九字成语:(1句)  54、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  (七) 十字成语:(2句)  54、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方:始;人上人:指才能出众的人。吃得千辛万苦,才能获取功名富贵,成为别人敬重的人。  55、死了张屠夫,不吃混毛猪:比喻少了某人或某种条件,照样能办好事情。  (八) 十二字成语:(1句)  56、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比喻吃东西狼吞虎咽,来不及细尝。也比喻看书做事贪多务得,实则无所收获。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无懈可击、
围魏救赵、
老骥伏枥、
对酒当歌、
月明星稀、
先见之明、
大惊失色、
壮心不已、
心怀叵测、
老牛舐犊、
心如铁石、
望风而逃、
傅粉何郎、
结婚了还是要有自己的经济收入,这样在婚姻里才能说得起话,现在没结婚更可以以事业为重,多赚点钱对自己好一些,这样将来结婚了才能给家人更好的生活条件。
沁人心脾 芳香四溢 香飘十里
色香味俱全
悬梁刺骨 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 闻鸡起舞 废寝忘食 十载寒窗
牛角挂书 韦编三绝 手不释卷 夙兴夜寐 焚膏继晷 孜孜不倦
锲而不舍 勤奋好学
大家还关注与吃饭有关的成语,还要写一个句子写几个与吃饭有关的成语4个以上哦!
狼吞虎咽,他狼吞虎咽的吃着心爱的美餐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饮食的成语
查询形容人多的成语 输入人多 页面提示:已经搜索到人多的成语 点击下面的链接就能查看形容人多的成语的详细内容
第一个字发音为da 第三个字发音为yi的成语 在第一个框和第三个框分别输入da yi 可用于
按首字母查询
形容饮食的成语
关于饮食的成语
共收录描写饮食的成语49条
指从事饮食方面尽力节俭。
出处:陈登科《活人塘》三:“咱薛家祖上是锅碗一担挑到新河集的,落了户,靠两只手苦,可怜,熬肠刮肚的买了这几亩田。”
指宫室简陋,饮食菲薄。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
出处:语出《论语?泰伯》:“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一杯水,一粒粟。指极少量的饮食。
出处:宋?洪迈《夷坚丙志?张拱遇仙》:“虽逾旬涉月,杯水粒粟无所须。喜饮酒,好作诗,行年六十,而颜色如壮者。”
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出处: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同“病从口入”。
出处:《云笈七签》卷三五:“病由口入,节宣方也;生劳败静,养道性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同“不服水土”。
不思饮食。形容心事重重。
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害的我不茶不饭,只是思想着你。”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不习水土,必生疾病。”《宋书?索虏传》:“道理来远,或不服水土,药自可疗。”
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出处:《南史?王融传》:“宋弁曰:‘当是不习地土。’”
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不能适应某个地方的气侯、饮食等。
出处:《通俗编?地理引南史?王融传》:“上以魏所送马不称,使融问之,宋弁答曰:当是不水土。”
齑:腌菜。早餐用腌菜下饭,晚饭蘸盐进餐。形容饮食简单,生活清苦。
出处:唐?韩愈《送穷文》:“太学四年,朝齑暮盐,惟我保汝,人皆汝嫌。”
炊:烧火做饭;馔:饮食,吃。形容丰盛的菜肴。
出处:唐?骆宾王《帝京篇》:“平台戚里带崇墉,炊金馔玉待鸣钟。”
粗:粗糙、简单;淡饭:指饭菜简单。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
出处:宋?黄庭坚《四休导士诗序》:“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粗:粗糙、简单;淡饭:指饭菜简单。形容饮食简单,生活简朴。
出处:宋?黄庭坚《四休导士诗序》:“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箪:盛饭竹器。一箪食,一壶酒。指少量饮食。
出处:明?李东阳《中书舍人徐君寿六十序》:“今以箪食壶酒与人则终身不忘,惟天德帝力广大莫测,故有终身囿之而不知者。”
吃糙米和蔬菜。形容饮食粗劣。粝,糙米。
出处:明?刘基《郁离子?枸橼》:“乃欲使之饭粝茹蔬,被短褐,步走以供使令。”
藜:野菜。泛指饮食粗劣。
出处:隋?王通《中说?王道》:“越公以《食经》遗子,子不受,曰:‘羹藜含糗,无所用也。’”
藜,野菜;i,食也。泛指饮食粗劣。亦作“羹藜含糗”。
出处:《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羹藜i糗者,不足与论太牢之滋味。”
泛指饮食。同“黄汤辣水”。
泛指饮食。
家庭中的日常饮食。多用以喻极为平常的事情。
出处:宋?朱熹《答高应朝书》:“若一向只如此说,而不孝以日用平常意思,涵养玩索功夫,即恐学者将此家常茶饭,做个怪异特底事看了。”
把酒肉当作水浆、豆叶一样。形容饮食的奢侈。
出处:《汉书?鲍宣传》:“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
把酒肉当作水浆、豆叶一样。形容饮食的奢侈。同“浆酒霍肉”。
比喻饮食得到了满足。
出处:元?杨显之《酷寒亭》:“我如今且不打你,等我吃得酒醉饭饱了,慢慢的打你。”
口腹:指饮食;累:连累。指因为饮食而受到牵累。
出处:汉?班固《东观汉记?闵贡》:“仲叔怪而问之,知,乃叹曰:‘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邪?’遂去,客沛。”
极言酒肉饮食之丰。
出处: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原举泰山以为肉,倾东海以为酒。”
觞,古代盛酒器;豆,古代盛食器。泛指饮食。
中馈:古时指妇女在家中主持饮食等事,引伸指妻室;虚:空。指没有妻子。
出处:《周易?家人》:“无攸遂,在中馈。”
吃饭不用两道菜肴。谓饮食节俭。
出处:《左传?哀公元年》:“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镂,宫室不观,舟车不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食不二味,坐不重席。”
吃饭不用两道肉食。指饮食节俭。
吃饭不用两道菜肴。指饮食节俭。同“食不二味”。
吃饭不用两道菜肴。指饮食节俭。同“食不二味”。
饮食不求甘美。形容生活节俭。
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忧心忡忡,不思饮食。
出处: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霁云(南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
吃饭不用两道肉食。指饮食节俭。同“食不兼肉”。
每天饮食要花费上万的钱。形容饮食极奢侈。
出处:《晋书?何曾传》:“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菽水:豆和水,指普通饮食;承欢:侍奉父母使其欢喜。指奉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出处:《礼记?檀弓下》:“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不习水土,必生疾病。”《宋书?索虏传》:“道理来远,或不服水土,药自可疗。”
晋武帝时,何曾生活豪奢,食日费万钱,犹云无下箸处。后用以形容富人饮食奢侈无度。
以橡实作饭,芜菁为羹。泛指饮食粗劣。
出处:《梁书?安成王秀传》:“或橡饭菁羹,惟日不足;或葭墙艾席,乐在其中。”
以橡实为饭,豆叶为羹。泛指饮食粗劣。
出处:明?方孝孺《味菜轩记》:“贵而八珍九鼎之筵,贱而橡茹藿f之室,莫不有待于味。”
饮食只有清水和瓠干。比喻生活清苦。
出处:晋?程晓《赠傅休奕》诗:“厥客伊何?许由巢父。厥醴伊何?玄酒瓠脯。”
饮:喝水;啄:鸟类吃食。原指鸟类要吃就吃,想喝就喝,生活自由自在。后也指人的饮食。
出处:《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泛指人的本性。
出处:《礼记?礼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指人的日常生活。
:旧棉花,乱麻。褐:粗布衣服。瓢:饮水用具。箪:盛饭的竹器。身上穿粗布衣服。饮食用的是瓢、箪。形容生活非常清苦。
中馈:古时指妇女在家中主持饮食等事,引申指妻室;乏:缺少。指没有妻子。
出处:《周易?家人》:“无攸遂,在中馈。”
炊:烧火做饭;馔:饮食,吃。形容丰盛的菜肴。
出处:唐?骆宾王《帝京篇》:“平台戚里带崇墉,炊金馔玉待鸣钟。”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
推荐名人名言
成语分类:
新学网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新东方新概念英语网络课程
词汇节目推荐
在线背单词
可可英语官方微信(微信号:ikekenet)
每天向大家推送短小精悍的英语学习资料.
添加方式1.扫描上方可可官方微信二维码。
添加方式2.搜索微信号ikekenet添加即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关美食的成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