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的名词解释垄断竞争释

3、名词解释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3、名词解释题
上传于||文档简介
&&经​济​法​概​论061​-044​试​题​名​词​解​释​汇​编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自然垄断名词解释》_精选优秀范文十篇
自然垄断名词解释
自然垄断名词解释
范文一:反垄断法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 哈佛学派即产业组织学派,其研究的重点是市场势力和市场竞争的关系,特别是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运行三方面的关系,并由此提出了三种可供选择的维护市场有效竞争的方案,即S-C-P方案。2. (芝加哥学派、后芝加哥学派)3. 结构Structure,指的是市场结构,包括供应方的结构(如原材料技术)、需求方的结构(如需求价格弹性、增长率、购买方法等)可以反映市场结构的因素比如:市场集中度、产品之间的区分度、企业产品多样化的程度,市场进入障碍竞争企业数量减少,将导致市场集中,影响市场绩效(价格增高、质量降低)改变市场结构:政府干预(竞争法的实施)4. 行为Conduct,行为指市场上的企业采取的竞争性的行为,包括合谋、策略性的行为,还包括研发、广告、并购、降低成本、调整结构、开发新产品等。5. 绩效Performance,即市场绩效,是指市场机制的运行效果,即一个行业在多大程度上为消费者谋得福利,在绩效良好的市场中,企业以最有效率的方式生产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价格反映了供求的变化。6. 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产品的数量。7. 决定需求函数的因素:产品价格、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关产品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对价格的预期等8. 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9. 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10. 影响供给数量的因素:该商品的价格、生产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11. 供给函数:所有影响这种商品供给量的因素的函数。12. 均衡:经济事务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所有参与者的力量能够相互制约和抵消,各方面的经济行为者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13. 局部均衡:单个市场或者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14. 一般均衡: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的关系和均衡状态。15. 均衡价格: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即供需曲线的相交点。16. 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任何一个个体买与不买,卖与不卖,都不会对市场价格有影响,每个人都是被动的既定市场价格接受者;每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商品完全无差别(质量、规格、服务);所有资源具有完全流动性,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毫无困难的;信息是完全的。17. 经营者: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18. 垄断:一个企业作为一种商品或者服务的攻击者或者需求者,如果它没有竞争者,那就可以说,这个企业在市场上占垄断地位,或者说这个企业所处的行业是垄断性的。19. 横向垄断协议是指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的垄断协议。认定横向垄断协议的主体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竞争者处于同一经济层面;第二,处于同一竞争市场中,具有竞争关系。横向垄断协议一般被称为卡特尔,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通过协议相互约定彼此不竞争,达到市场独占的效果,进而获得垄断利润,被认为是“最原始、最直接、危害最大”的垄断行为。20. 纵向垄断协议指不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达成的垄断协议,基本特征是主体在同一产业不同经济层面、没有直接竞争关系,实践中表现为经营者与其交易相对人,存在某种交易关系。21. 协议指的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企业书面或者口头达成一致意见的意思表示,由此至少使其中一方在法律上或者事实上承担义务,从事一定的行为或者不作为。22. 决定,指企业之间松散的利益共同体可以被看作企业集团,企业间出于限制竞争的目的而订立的协议通常也被看作一个企业集团订立的决议23. 企业间的协同行为,协同行为满足两个要件:一个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企业存在一致行为;二是这些企业为了实现一致的行为而相互之间存在合作。将企业间的协同行为也包含在内,是为了禁止企业之间为逃避竞争风险而在实践中的合作。24. 相关产品市场:是由能够与某种产品发生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紧密替代品所组成的市场,主要判定的是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之内的数个商品或服务是否处于具有竞争关系的场所之内。也就是说,相关产品市场包括消费者依据产品特征、价格和用途认为可以互换和替代的所有产品或服务。界定相关产品市场的中心问题是确定判断商品或服务是否具有“同一性”和“替代性”的标准。25. 相关地域市场:是指在相关产品市场内的商品或服务所能展开竞争的空间范围,是发生产品或服务的供给和需求的区域,该区域内的竞争条件充分同质,据此可以将该区域与其他邻近区域区分开来。26. 相关时间市场:通常是指在相关产品市场内的商品或服务所能展开竞争的时间范围。27. 价格推荐,指供货商对销售商就起所供商品的转售价格做出没有约束力的推荐,特别是针对名牌产品的价格推荐。28. 独家销售,也称排他性的销售,是俩个企业之间订立的饿协议,起哄供货商向销售商承诺,处于转售某种商品的目的,它在某个市场或该市场的某个区域只向对方提供商品。29. 经营者集中,是指经营者之间通过合并、取得股份或者资产、委托经营或联营以及人事兼任等方式形成的控制与被控制状态。【《反垄断法》第二十条经营者集中是指下列情形:(一)经营者合并;(二)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三)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30. 横向并购是最主要的合并方式,指的是相同或者相似产品的经营者之间的合并,这种并购的特点是直接减少或者消灭市场上的竞争者。31. 纵向并购:同一产品但处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之间的合并,实现从原材料到半成品到销售渠道的整合,纵向合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交易成本,但是也会带来反竞争影响。32. 混合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来自于完全不同的市场,他们之间既不是竞争者也不存在买卖关系。这种合并通常是为了改善企业间的资金流通,或者通过多样化生产减少市场风险。33. 结构性救济是指可以影响市场竞争结构的救济方式,主要指剥离参与集中的经营者的部分业务、部分资产,或者要求其转让部分股权等。34. 行为性救济当剥离当事人部分业务或者部分资产是不可能的情况下,或者因为某些限制竞争问题不宜采取结构性救济的情况下,反垄断执法机关就得接受当事人提出的行为性救济。行为性救济是指集中后的经营者不得采取滥用其市场优势的行为,(包括参与集中的经营者开放其网络或者其他基础设施,许可其核心技术(包括专利、专有技术或者其他知识产权)终止排他性协议等)。35. 行政垄断,是指政府及其所属机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36. 公共执行:政府执行反垄断的活动,即反垄断行政执法机关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通过行使公权力执行反垄断法,如欧盟委员会对微软公司发动的反垄断调查,作出微软公司违反欧盟竞争法的决定。37. 私人执行是指受到限制竞争行为侵害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市场主体向法院提起反垄断诉讼。反垄断私人诉讼主要是民事诉讼,即原告指控被告有限制竞争的行为,并由此使他们受到了损害。私人诉讼分为两种,一种是follow-onactions,另一种是standaloneactions。38. Followonactions说的是在行政执法机关做出了决定的情况下,受到损害的企业、个人或消费者向法院起诉,要求损害赔偿。以政府的公共执法为前提的私人诉讼被称为“后续性私人反垄断执法”(followonactions)39. 如果没有行政机关的违法认定,原告直接起诉到法院,要求法院认定被告的违法行为,赔偿损失。这种原告主动发动的反垄断诉讼活动,被称为独立的私人反垄断执法(Standaloneactions)40. 行政模式,是因为执行反垄断法的行政机构不仅有权对案件进行调查和审理,而且有权像法官那样对案件作出裁决,包括被告不执行裁决的时候有权对其进行行政制裁。这就是说,行政机关在反垄断执法中充当了检察官和法官的双重角色。41. 司法模式:司法部(DOJ)和联邦贸易委员会(FTC)都是作为公诉人向联邦法院提起反托拉斯刑事诉讼或者民事诉讼,然后由法院对案件作出刑事或者民事的判决。在美国反托拉斯法基本采取司法模式。原文地址:
范文二:自然地理名词解释自然地理名词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近似球形的形状使得平行的太阳光线照到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各不一样,太阳辐射使地表增暖程度也按同样的方向变化,从而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同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气候、植被、土壤等)的带状分布。地球大小的地理意义:地球的质量能够吸引住周围的大气,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对于保持地表的温度及其较差在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内、过滤紫外线保护生物等都有重要意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使得地球有确定的两个极点,提供了确定地理坐标的基础;决定了地球上昼夜的更替,从而地表增温和冷却不超过一定的限度,生物得以生存,其他许多过程不朝极端方向发展;使得所有在北半球的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向右偏转,南半球左偏;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产生抵抗潮汐的潮汐波;使得海水抛向赤道和低纬,海平面相对极地高纬略微上升。 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地表,其转化也主要在地表进行;固液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形成的各界面上物质相互渗透;地表具有特有的、由其自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是地球表层有序系统负墒增长的表现;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并伴随着信息的传递;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地表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并仍是其活动的基本环境。矿物: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具有形态、化学性质和力学性质等特征,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普通角闪石、普通辉石、橄榄石等。岩石:造岩矿物按照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沉积岩: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散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变质岩:固态原岩石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谓之变质作用,其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动力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使地壳发生变位与变形,具有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均速性等特点,包括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地层整合、假整合、不整合、侵入接触、沉积接触。地质构造:岩层或者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性或变位,作用力包括压、张、扭应力三类,有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水平构造:水平岩层虽经垂直运动而未生褶皱,仍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产状者。断裂: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虽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者叫做节理;破裂而又发生明显位移的则称断层。气压:从观测高度到大气上界单位面积上铅直空气柱的重量为大气压强,准标准大气压为1013.25百帕。 大气分层:按分子组成,可以分为均值层和非均值层;按大气化学和物理性质,可分为光化层和离子层;气象学中按照温度和运动情况,分为:? 对流层,空气垂直运动旺盛,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这里集中了大部分的水汽和空气,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频繁;? 平流层,气流稳定,气温随高度变化不大或微升;? 中间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而迅速降低,空气垂直运动强烈,但是空气稀薄;第 1 页 共 14 页阅读详情:
范文三:自然科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纳米:是nanometer的译名即为毫微米。它是长度的度量单位。用符号nm表示,它是十亿分之一米,相当于四个原子的大小。2、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3、超导现象:导体呈现零电阻的现象称为超导现象。4、受激辐射:当原子处于激发态E2时,如果恰好有能量 (这里E2 )E1)的光子射来,在入射光子的影响下,原子会发出一个同样的光子而跃迂到低能级E1上去,这种辐射叫做受激辐射5、核裂变: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叫核裂变。6、核聚变:把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叫核聚变。7、生态系统:8、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它包括结构上的、功能上的、能量输出上的稳定。9、材料:是指人类能用来制作有用物体的物质。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10、能源:是一种资源,能够向人们提供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都称为能源。11、激光:利用受激辐射得到加强的光叫激光。1、现代达尔文的主要论点是什么?第一,种群基因库的突变。二,自然选择的主导作用。三,隔离在物种形成的作用。2、什么是一次能源,什么是二次能源,请举例说明?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而不改变它的形态的能源。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柴草、地热、风力、太阳辐射等等都属于一次范畴。二次能源是指一次能源经人为加工成另一种形态的能源。例如:电能、热能、蒸汽、煤气、焦炭以及各种石油制品。诸如汽油、煤油、柴油、重油。3、什么是能源,简述能源的分类。能源是一种资源,能够向人们提供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都称为能源。一按能源的来源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来自地球以外的太阳能;第二类是来自地球的自身的能源;第三类是太阳和月亮的星球对大海的引潮力所产生的涨潮和落潮,所拥有的巨大潮汐能。二按能否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能源又分成可再生和不可再生两类。三根据利用能源的形态不同,又可将能源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四根据应用范围,技术成熟程度及经济与否,又将能源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两类。4、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一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自然景观;二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三人类活动影响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布;四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系统的功能。5、臭氧层遭到破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制冷剂、发泡剂、推进剂、洗净剂和膨胀剂中所含人工合成的卤碳化合物的大量排放,这些物质被称为臭氧损耗物质(ODS),在对流层中十分稳定,寿命可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该化合物随大气团运动上升到平流层后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分解出含氯的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与臭氧分子发生反应,使臭氧分子成为普通氧分子,从而导致臭氧层的破坏。6、我国环境保护的方针和政策是什么?我国于1996年提出了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认真治理城市四害(烟尘、污水、废物和噪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推广生态农业,坚持不懈的植树造林,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大力推广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积极发展环保产业;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加强环境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健全环境法制,强化环境管理;参照国际社会环境与发展精神制定我国的行动计划。阅读详情:
范文四: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第一章
地球:1.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km),是量度天体距离的单位。2.一个天文单位: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1km=1.5亿千米)。3.恒星日:取春分点为标准,则春分点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面的时间,叫做恒星日。(注:真正周期,23h56’4”,360°)4.太阳日:取太阳为标准,则地球上同一地点连续两次通过地心与日心连线所需的时间,叫做太阳日。(平均太阳日:24h,360度59分)第二章
地壳:1.地壳:是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5km。2.克拉克值:(克拉克与华盛顿依据来自世界各地的5159个岩石样品首次测定了)16km厚度内地壳中的63种化学元素的平均质量百分比级元素的丰度,所获数值后被命名为克拉克值。3.矿物: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4.岩石: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称为岩石,依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5.变质作用: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变质作用。6.构造运动: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引起的岩石圈的岩石发生变形、变位的机械作用,它反映在地表表现为地形高低变化,海洋、陆地范围的改变,岩石圈的改变及地震等。7.岩相:岩层形成环境的物质表现,是沉积物的特征及其生成环境的总和。8.不整合接触:又称角度不整合,指上下两地层产状既不一致,时代也不连续,其层有地层缺失。表明老地层沉积后曾发生褶皱与隆升,沉积一度中断而后再下沉接受新沉积。9.假整合:又称平行不整合,指两相邻地层产状平行但时代不连续。表明曾发生上升运动致使沉积作用一度中断,而后下沉堆积了上覆新地层。10.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11.褶皱: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褶皱,它能直观反映构造运动的性质和特征。12.断裂:岩石因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虽有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者叫节理,破裂又发生明显位移的叫断层。)第三章
大气圈与气候系统:1.1个大气压:气象学把温度为0°C、纬度为45°的海平面气压作为标准大气压,称为一个大气压,相当于1013.25hpa.2.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D=1.496×108km)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用S0表示)3.大气逆辐射:大气获得热能后依据本身温度向外辐射,其中一部分向下投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 。4.温室效应(花房效应):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热量略少于以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因而地面得以保持一定的温暖程度。这种保温作用,通常称为“花房效应”或“温室效应”。5,露点:湿空气等压降温达到饱和的温度就是露点温度T,简称露点。6.冰晶效应:当水滴和冰晶共存时,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由于冰面饱和水汽压小于水面饱和水汽压,水滴将不断蒸发而变小,而冰晶则不断凝华增大,这种过程称为冰晶效应。7.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8.降水变率: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表征降水变化程度。(CV=距平数/平均数×100%)距平数:当年降水量的平均值;平均数:某地多年平均降水量。9.湿润系数(K):某地降水量(P)与蒸发量(E)的对比关系。 K=P/E:?降水>蒸发——湿润;?降水10.水平气压梯度力:通常把存在水平气压梯度时单位质量空气所受的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G.G=-(1/ρ)*(δP/δN)(ρ为空气密度,δP/δN是水平气压梯度,“-”表明方向从高压指向低压)11.自由大气:摩擦力大小在大气不同高度是不同的。以近地面层(地面至30-50m)为最大,高度越高作用越弱,到1-2km以上影响可忽略不计。此层以上称为自由大气。12.摩擦层:(前面同“11”)此高度以下气层称为摩擦层。(或行星边界层)13.地转风:即指自由大气中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14.梯度风:自由大气中的空气做曲线运动时,作用于空气的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达到平衡时的风。15.热成风:由水平温度梯度引起的上下层风的向量差,称为热成风,用VT表示.第四章
海洋和陆地水1.潮汐:由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引起的海面周期性升降现象。2.月球引潮力:月球引力和地球离心力是两种对立的力,两者结合起来产生的合力(矢量和),就是月球使海水发生潮汐现象的力量。3.洋流:海水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水平运动。4.水系:河流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并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这就是水系。5.流域:任何河流或水系分水线内的范围。(分水线:由两个相邻集水区间的最高点连接成的不规则曲线即为两条河流或两个水系的~)6.河流比降:单位河长的落差。7.河网密度:河流中干支流总长度同流域面积之比,称为河网密度D(km/km2).其计算公式为D=ΣL/F(是地表径流丰富与否的标志之一)8.径流变率K:任何时段内的径流值M1、Q1、或y1等与同时间段多年平均值M0、Q0或y0之比,称为径流变率。9.径流系数α:一定时期的径流深度y与同期降水量x之比,称为径流系数。10.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这个自由表面就是潜水面)11.承压水: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12.雪线:在山区,气候变化不很显著的若干年内,每年最热月积雪区的下限大致在同一海拔高度,在此高度以上为多年积雪区,以下的为季节性积雪区,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的界限叫雪线。13.成冰作用:积雪转化为粒雪,再经变质作用形成冰川冰的过程。第五章
地貌1.地貌:指地球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相互作用塑造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2.风化作用: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的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称为风化过程或风化作用。3.弯曲河床的横向环流:弯曲河道中,水流从水面由凹岸流向凸岸的汇聚水流和从河底由凸岸流向凹岸的分散水流构成一个个连续的螺旋形向前移动的水流。4.截弯取直:河漫滩或冲击平原上,河流凹岸的侵蚀与凸岸的沉积持续进行,可形成自由摆动的河曲,河曲两相邻凹岸间的曲流颈因河流侧蚀而变窄,最终可被洪水冲决,这就是河流的截弯取直,被截去的河流称为牛轭湖。5.牛轭湖:随着河床的摆动,“U”型谷内蛇曲河床相邻两个河弯的距离不断靠近。当洪水期,河水冲溃两个河弯之间的河岸,从上一个河弯直接流入相邻的下一个河弯,这种现象称为河流的截弯取直。被遗弃的弯曲河道的两个河口被泥沙堵塞,演变成象牛轭状湖泊,称为牛轭湖。6.离堆山:7.三角洲:8.河流阶地:9.岩溶作用:10.冰川作用:11.冻融作用:12.风沙作用:13.雅丹地貌:14.黄土:15.黄土地貌:16.海岸地貌:阅读详情:
范文五:诊断学名词解释1、胸骨角(Louis角):计数肋骨和肋间隙的标志,与第二肋软骨相连,标志支气管分叉,心房上缘上、下纵隔交界,相当于第5胸椎水平2、桶状胸:为胸廓前后径增加,有时与左右径几乎相等,甚至或超过左右径,故呈圆筒状。肋骨的斜度变小,其与脊柱的夹角常大于45°。肋间隙增宽且饱满。福上交增大,且呼吸时改变不明显。3、语音震颤:为被检查者发出语音时,声波起源于喉部,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所引起共鸣的振动,可由检查者的手触及,故又称触觉震颤。4、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又称管状呼吸音。5、啰音:呼吸音以外附加音6、湿啰音: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故有称水泡音。7、干啰音: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出湍流所产生的声音。8、“三凹征”:表现为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此时亦可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10、Cheyne-Stokess呼吸:(潮式呼吸)是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11、Biots呼吸:(间停呼吸)变现为有规律呼吸几次后,忽然停止一断时间,又开始呼吸,即周而复始的间停呼吸。12.镜下脓尿:13. 蛋白尿: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验超过150mg/24h尿时,称蛋白尿。14. 镜下血尿:平均尿RBC>3个/HP
。15. 乳糜尿:尿中混有淋巴液而呈稀牛奶状,多见于丝虫病、腹内结核、肿瘤等。16. 管型:蛋白质、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聚体。17. 肾小管性蛋白尿:炎症或中毒等因素引起近曲小管对低分子量蛋白质的重吸收减弱所致,常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重金属中毒、药物及肾移植手术后。18. 肾性糖尿:血糖浓度正常,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降低引起的糖尿;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等。19. 肾小球性蛋白尿: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及电荷屏障受损,血浆蛋白大量滤入原尿,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20.麻疹粘膜斑:在相当于第二磨牙的颊粘膜处出现帽针头大小白色斑点21.牙龈铅线:牙龈的游离缘出现蓝灰色电线称为铅线。22.草莓舌:舌乳头肿胀,发红类似草莓,见于猩红热长期发热23. 颈静脉怒张: 半卧位(30~45°)时静脉充盈水平超过锁骨上缘至下颌角下2/3。24.鼻翼扇动:吸气时鼻孔张大,呼气时鼻孔时鼻孔回缩,见于伴有呼吸困难的高热性疾病、支气管哮喘和心源性哮喘发作时。25.窦性P波:Ⅰ、Ⅱ、avF, 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
余导联直立、倒置、或双相。26.病理性Q波:宽度 > 0.04 s,深度 >
R27.逆行P波:II、III、aVF 倒置,aVR直立28.低电压:6个肢体导联的QRS波群振幅都小于0.5mV,6个胸导联的QRS波群振幅都小于0.8mV29.文氏现象:P波规整,P-R逐渐延长,直到脱漏一个QRS,周而复始。又称文氏现象(Wenckebach phenomenon )30.心律失常:心脏激动的起源或/和传导异常。31.冠状T波:心电图对称性倒置的T波改变32.期前收缩: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的激动,又称过早搏动。33.代偿间歇:指异位搏动后出现的一个比正常心动周期长的间歇。有完全、不完全性。34.心尖搏动:主要由于心室收缩时心脏摆动,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相应部位而形成。35.器质性杂音:产生杂音的部位有器质性损害,舒张期及连续性杂音绝大多数为器质性杂音。36.心尖区抬举性搏动:心尖区徐缓、有力的搏动,可使手指尖端抬起且持续至第二心音开始,心尖搏动范围也增大----左室肥厚的体征。37.震颤:为触诊时手掌感到的一种细小震动感,与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又称猫喘。38.心音分裂:二尖瓣与三尖瓣(主动脉瓣与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形成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分裂。39.心脏杂音: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在心脏收缩或舒张过程中出现的具有频率不同、强度不同、持续时间较长的夹杂声音40.奔马律:由出现在S2之后的病理性S3或S4与原有的S1、S2组成的节律,在心率>100次/min时,极似马奔跑时的蹄声故称奔马律。41.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下限按病因分为RBC生成障碍、过度破坏和丢失3大类42.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外周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Nst、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急性溶血反应等。43.Auer小体: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紫红色细杆状物质,长约1~6?m,1 条或数条不定。只出现在白血病细胞(急粒、急单)中,故见到棒状小体即可确诊为白血病。44.核右移:周围血中N分叶5叶以上者超过3%常伴有WBC减低。巨幼贫、造血功能衰退、抗代谢药物治疗疾病进行期突然核右移,表示预后不良45.红细胞沉降率:离体抗凝血静置后,红细胞在单位时间内沉降的速度。46.盗汗:夜间睡后出汗称为盗汗,多见于结核病。47.急性病容:面色潮红,兴奋不安,鼻翼扇动,口唇疱疹,表情痛苦。多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肺炎球菌肺炎、疟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48.被动体位:患者不能自己调整或变换身体的位置。见于极度衰竭或意识变化者。49.Virchow淋巴结:胃癌多向左侧锁骨上窝淋巴结群转移,因此处系胸导管进颈静脉的入口,这种肿大的淋巴结称为Virchow淋巴结,常为胃癌、食管癌转移的标志。50.端坐呼吸:强迫坐位亦称端坐呼吸,患者坐于床沿上,以两手置于膝盖或扶持床边。该体位便于辅助呼吸参与呼吸运动,加大膈肌活动度,增加肺通气量,并减少回心血量和减轻心脏负担。见于心、肺功能不全者。51.强迫体位:患者为减轻痛苦,被迫采取某种特殊的体位。52.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称为蜘蛛痣。53.肝掌: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加压后褪色,称为肝掌,发生机制与蜘蛛痣相同。54.发绀:发绀是皮肤呈青紫色,常出现于口唇、耳廓、面颊及肢端。见于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或异常血红蛋白血症。55. 蛙腹:平卧时腹壁松弛,液体下沉于腹腔两侧,致侧腹部明显彭出扁而宽,称为蛙腹。56.舟状腹:患者仰卧时前腹壁明显凹陷,见于消瘦和脱水者。严重时前腹壁凹陷几乎贴近脊柱,肋弓、髂嵴和耻骨联合显露,使腹外形如舟状,称舟状腹。57.胃型或肠型:胃肠道梗阻时梗阻近端的胃或肠段饱满而隆起,显出各自的轮廓.伴有该部位蠕动波的增强58.揉面感:结核性炎症或其他慢性病变由于发展较慢,对腹膜刺激缓和,且有腹膜增厚和肠管、肠系膜的粘连,故形成腹壁柔韧而具抵抗力,不易压陷,称揉面感或柔韧感。59.反跳痛:手指压迫腹痛部位稍停片刻,压痛感觉趋于稳定,迅速抬手,患者感剧痛,伴痛苦表情或呻吟60.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右心衰时,引起肝淤血肿大和颈静脉怒张,此时压迫肝脏颈静脉怒张更加明显61.Murphy征阳性: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有胸下部,以拇指指腹沟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然后嘱患者缓慢深呼吸,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大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至吸气终止,称murpy征阳性。简而言之:( 胆囊触痛致吸气中止)62.移动性浊音: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阅读详情:
范文六:诊断名词解释1脑膜剌激征:脑膜剌激征为脑膜受激惹的表现见于各种脑膜炎症、脑脊液压力增高等。9.奇脉:心脏压塞或心包缩窄时,吸气时脉搏减弱,甚至不能扪及,又称“吸停脉”11.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有如潮水冲涌.7.主诉:为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8.症状是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如瘙痒、疼痛、恶心、眩晕等17.单源性期前收缩:18.奔马律:系在S2之后出现的响亮额外音(病理性S3或S4),当心率增快时与S1、S2组成类似马奔跑的蹄声。16.核左移:核左移周围血液中出现不分叶核的百分率增高时,称为核左移。30.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Murphy
sign:又称胆囊触痛征,医生左手掌放在病人的右肋缘部,将拇指放在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首先以拇指中度压力按压腹壁,然后让病人深吸气,此时膈肌下降,使肿大的胆囊碰到触诊的拇指,病人因疼痛而突然屏气,称为Murphy
sign阳性。语音震颤:发自声门的语音产生声波振动,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至胸壁,可用手感知。稽留热(continued
fever):恒定的维持在39-400C以上的高水平,达数日或数周。24小时T波动范围不超过10C。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肺下界移动度:在平静呼吸时,于肩胛角线上由清音至浊音叩出肺下界,扳指在原位不动,用笔在该处做标记,被检查者深吸气后屏住呼吸,迅速向下叩诊,由清音变为浊音处做标记,待被检者恢复平静呼吸后,以同样的方法做,正常值为6-8.若小于4cm,即表示移动度减弱。固定分裂:指第二心音分裂和程度几乎不受呼气吸气的影响,保持相对的固定见于房室隔缺损。肝掌: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发红,加压后退色。34.胸膜摩镲音:当胸膜由于炎症、纤维素渗出而变得粗糙时,随着呼吸两层胸膜相互摩擦发出的声音,通过听诊器听到,即胸膜摩擦音.8.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犹如潮涨潮落,故名水冲脉。检查时紧握患者手腕掌面,将其前臂高举超过头部,可明显感知犹如水冲的脉搏,系脉压差大所致,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和严重贫血。3.开瓣音:出现于S2之后约0.07S,在心尖部听诊最响,音调高而响亮、清脆、持续时间短,呈拍击样。4稽留热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5.间歇热: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9.移动性浊音当腹腔内有中等以上腹水时让病人取仰卧位,腹部两侧因腹水沉积而叩诊呈浊音,腹中部因肠管漂浮在液面上叩诊呈鼓音;让病人侧卧位时,因腹水积于下部,肠管上浮,故下部叩诊呈浊音,上侧腹部转为鼓音。此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移动性浊音。10.呼吸困难: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12.晕厥:13.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吸气时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吸气时间延长,常见于气管阻塞,如气管异物等31.震颤(thrill)是指用手触诊时感觉到的一种细小振动,此振动与猫在安逸时产生的呼吸震颤相似,故又称猫喘,是器质性心血管病的特征性体征之一32.抬举性搏动:当左室肥大时、用手指触诊,被强有力的心尖搏动抬起并停留片刻,这种搏动范围增大的徐缓有力的外向运动,称为抬举性搏动,这是左室肥大的可靠体征。1.负性心尖搏动 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称负性心尖搏动,见于粘连性心包炎或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重度右室肥大心脏顺钟向转位,使左心室向后移位,也可引起负性心尖搏动。33.心尖搏动(apical impulse)心脏收缩初始的等容收缩期间,心脏发生逆钟向旋转,心尖冲击心前区左下方胸壁,使局部向外搏动,称为心尖搏动。40.心脏杂音:是指除心音和额外心音之外出现的具有不同频率、不同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夹杂声音42.心包摩擦音:是指壁层和脏层心包由于炎症或其他原因发生纤维蛋白沉着,两层心包表面变得粗糙,随心脏搏动互相摩擦而产生的声音43.反跳痛:如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迅速将手抬起,腹痛加重,称反跳痛44体征(sign):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心脏杂音等。45畏寒---皮肤散热减少刺激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并传至中枢46寒战---中枢发出的冲动再经运动神经传至运动终板,引起骨骼肌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1.板状腹:急性腹膜炎时产生全腹性腹肌紧张,以至腹壁紧张,触诊如木板,故称板状腹。2.揉面感:慢性弥漫性结核性腹膜炎时,使腹壁肌紧张增高。触诊有轻度抵抗感,如揉面团一样,故称揉面感。3.Murphy
sign:又称胆囊触痛征,医生左手掌放在病人的右肋缘部,将拇指放在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首先以拇指中度压力按压腹壁,然后让病人深吸气,此时膈肌下降,使肿大的胆囊碰到触诊的拇指,病人因疼痛而突然屏气,称为Murphysign阳性。4.胃泡鼓音区:叩诊时病人采取仰卧或侧卧位。胃泡鼓音区位于左胸下方,上界为膈及肺下缘,下界为肋弓,左界为脾脏,右界为肝左缘,呈半圆形鼓音区,称为胃泡鼓音区6.肠鸣音:当肠蠕动时,肠内气体积液随之流动,产生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音称肠鸣音7.振水音:让病人采取卧位,将听诊器体件放在上腹部,医生用稍弯曲的手指在病人上腹部国连续迅速的冲击动作,如听到胃内气体与液体相撞击而产生的声音,称之振水音。8.courvoisier
sign:由于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导致胆道阻塞、黄疸进行性加深,胆囊也显著肿大,但无压痛,称为courvoisier
sign 阳性。9.腹膜刺激征:腹膜炎时患者有腹肌紧张、压痛与反跳痛,称腹膜刺激征,也称腹膜炎三联征。4.Austin-Flint杂音。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由于舒张期血流由主动脉反流入左心室,将二尖瓣前叶冲起,造成相对性二尖瓣狭窄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称为Austin-Flint杂音。5.Graham-Steell杂音二尖瓣狭窄患者肺动脉压增高、肺动脉扩张引起肺动脉瓣相对性关闭不全时,肺动脉瓣听诊区出现柔和的吹风样舒张期反流性杂音,称为Graham-Steell杂6.心音分裂:左、右两侧心室活动较正常不同步的时距明显加大,组成第一、二心音的两个主要成分间的时距延长,则听诊时出现一个心音分裂成两个心音的现象,称为心音分裂。7.奔马律:系在第二心音之后出现的响亮额外心音,当心率快时与原有的第一、第二心音共同组成的韵律,犹如马奔驰时的蹄声,故称为奔马律。7,称为Oliver征.主动脉弓动脉瘤时,因心脏收缩瘤体膨大并向后下方挤压气管,而触及随心脏搏动的气管向下曳动,称为Oliver征。。阅读详情:
范文七:名词解释诊断学名词解释诊断学1、 恶病质:体躯极度消瘦。全身营养及内脏器官出于衰竭状态,预后大多不良。2、 共济失调:各个肌肉收缩力正常,而在运动时肌群动作互不协调所导致动物体位和各种运动的异常表现。3、 皮下水肿:皮下水肿的部分,皮肤表面紧张,指压留痕,呈现捏粉样感觉。4、 皮下气肿:气体积存于结缔组织内,触压患部产生捻发音。5、 发热的综合症候:可见患畜精神沉郁、皮温分布不均、末梢有冷感、呼吸脉搏增加,消化紊乱,食欲减损,尿量减少,尿中出现蛋白质,甚至可出现各种管型和白细胞增多等。6、 过清音:叩诊音的音调高于清音而低于鼓音7、 心音:指由心肌收缩、心脏瓣膜关闭和血液撞击心室壁、大动脉壁等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8、 心搏动:心室收缩,撞击左侧心区的胸壁而引起的震动。9、 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是类似于喉及气管的呼吸音,较粗厉的“赫”,正常动物肺区不应听到。10、 窦性心动过速:大动物心跳60次以上,小动物心跳120次以上可称为心动过速,心跳快但节律整齐,兴奋来自于窦房结。11、 里急后重:动物频频摆出排粪姿势,并且强力怒责,但每次只能排出少量的带有粘液的粪便。见于直肠炎,阴道炎。12、 体位平衡失调:动物站立时体驱偏斜,四肢叉开,关节屈曲,力图保持体态平衡,见于小脑或前庭疾患。13、 运动失调:动物运动的步幅、强度及方向发生异常。临床表现为提取摇摆、步态不稳、举止笨拙,四肢运步过度抬高,肢体落地用力,似涉水动作。见于脊髓神经疾患,小脑疾病,前庭疾病。14、 直接胆红素:又称肝性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指经过肝脏处理后,并且与血液中葡萄糖醛酸结合,所生成的一种水溶性物质,遇偶氮试剂可产生红色或紫红色的偶氮胆红素15、 间接胆红素:又称血性胆红素、游离胆红素,指在血液中与血浆中白蛋白结合而被转运,未经肝脏处理并且表面富有类脂质或球蛋白的非水溶性物质,它不与偶氮试剂发生反应,要先加入助溶剂处理后,才产生颜色反应16、 轻度感染:“白总”轻度增多+嗜中性杆状粒细胞增多+出现嗜酸性粒细胞17、 尿管型:是一种炎性渗出物,有肾小球滤出的蛋白质在肾小管变性凝固或蛋白质与其它细胞成分相互而成的管状物18、 黄疸:是因胆色素代谢障碍,血浆中胆红素含量增高而使血浆、皮肤、可视黏膜等出现黄染的一种病理现象。19、 严重感染:“白总”高度增多+嗜中性杆状粒细胞显著增多+嗜酸性粒细胞绝迹20、 人工诱咳:用手捏住动物气管起始处的第一二软骨环正常动物只表现吞咽唾沫的动作,而咳嗽患病动物会产生连续不断的咳嗽。21、 综合症候群:某些症状常依固定的关系而联系在一起,并同时或在同一病程中先后显现,称为综合症候群。22、 呼吸类型:动物呼吸时,胸壁和腹壁的运动,大多数动物正常状况为胸腹式呼吸,胸壁和腹壁的欺负强度基本相等,但后者稍强于前者。23、 发绀:即可视粘膜呈蓝紫色,是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或形成大量变性血红蛋白的结果。24、 呼吸运动:动物呼吸时,鼻翼、胸壁及腹壁同时有节奏的协调动作25、 肠痉挛:呈现间歇性腹痛,听诊时肠音增强,连绵不断,排出稀软便,口腔湿润,耳鼻发凉,体温、脉搏、呼吸变化不大。26、 肠臌气:又分为原发性肠鼓气和继发性肠鼓气。原发性肠鼓气:腹疼剧烈,腹围膨大,动物呼吸困难,结膜潮红,腹围膨大与腹痛时间基本一致。继发性肠鼓气:腹痛剧烈,腹围膨大,动物呼吸困难,结膜潮红,腹痛数小时后腹围逐渐膨大。27、 反刍:反刍动物采食后,可出现周期性的将食物通过呃逆现象把食物重新排入口腔,并且重新进行咀嚼、吞咽的现象。28、 嗳气:是反刍兽的一种生理现象,由瘤胃内容物产生的气体(H2,CO2,CH4等),压迫瘤胃背囊使液面向下推移,反射性的使瘤胃胃壁发生收缩,与此同时网胃胃壁迟缓,瘤胃中的液面下降,而使气体超过食管沟及贲门括约肌松弛,气体即由食管沟排除。-29、 代偿性碱/酸中毒:机体的缓冲体系、呼吸及肾脏在酸碱失衡不很严重的请款下通过调节作用,使[HCO3]与[H2CO3]比值仍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血液PH也不会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30、 渗出液:因局部组织受到损伤、发炎所造成的积液。31、 漏出液:因机械作用所引起的液体积聚。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概念:系统地研究检查病畜、分析症状和认识疾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科,称为兽医临床诊断学。其研究的对象是各种家畜、家禽,也包括动物园动物及野生动物。)症状的概念
动物有机体在病理情况下,由于组织器官的结构、机能发生变化,所反映在临床上的一系列异常表现,称为症状。在人医临床上,常把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变化称为症状;而把病理性的机能紊乱称为症候。\诊断的概念
通过询问、检查、调查,对动物的疾病作出概括性判断,即为诊断。1.稽留热:体温升高到一定高度,可持续数天,而且每天的温差变动范围较小,一般不超过1℃。2.预后良好:是指估计不仅能被完全治愈,而且保持原有的生产能力和经济价值。3.胸式呼吸:呼吸时胸壁的起伏动作特别明显,而腹壁的运动极弱。4.干罗音:由于支气管粘膜炎症(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堵塞及粘液腺肿大等)、支气管痉挛及支气管受压迫(如肿瘤压迫),导致支气管管腔狭窄,当气流通过狭窄部时产生一种狭窄音5.强迫运动:是指由于大脑,中脑和小脑的病变引起的不受意识支配和外界环境影响,而出现的强制发生的有规律的运动。6.共济失调:在运动时肌群动作相互不协调所导致动物体位和各种运动的异常表现,称为共济失调7.心杂音:心脏杂音是与心脏活动相联系,在心音以外的附加声音8.陈—施二氏呼吸:呼吸开始逐渐加强、加深、加快直达高峰,然后又逐渐变弱、变浅、变慢,最后呼吸中断,又以上述方式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出现波浪式的呼吸节律,9.里急后重:病畜不断作排粪姿势并强度努责,呻吟(马,牛),呜叫(犬,猪),而仅排出少量粪便或粘液,10.尿淋漓:是指排尿不畅,尿液呈点滴状或细流状排出。名词解释32、 恶病质:体躯极度消瘦。全身营养及内脏器官出于衰竭状态,预后大多不良。33、 共济失调:各个肌肉收缩力正常,而在运动时肌群动作互不协调所导致动物体位和各种运动的异常表现。34、 皮下水肿:皮下水肿的部分,皮肤表面紧张,指压留痕,呈现捏粉样感觉。35、 皮下气肿:气体积存于结缔组织内,触压患部产生捻发音。36、 发热的综合症候:可见患畜精神沉郁、皮温分布不均、末梢有冷感、呼吸脉搏增加,消化紊乱,食欲减损,尿量减少,尿中出现蛋白质,甚至可出现各种管型和白细胞增多等。37、 过清音:叩诊音的音调高于清音而低于鼓音38、 心音:指由心肌收缩、心脏瓣膜关闭和血液撞击心室壁、大动脉壁等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39、 心搏动:心室收缩,撞击左侧心区的胸壁而引起的震动。40、 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是类似于喉及气管的呼吸音,较粗厉的“赫”,正常动物肺区不应听到。41、 窦性心动过速:大动物心跳60次以上,小动物心跳120次以上可称为心动过速,心跳快但节律整齐,兴奋来自于窦房结。42、 里急后重:动物频频摆出排粪姿势,并且强力怒责,但每次只能排出少量的带有粘液的粪便。见于直肠炎,阴道炎。43、 体位平衡失调:动物站立时体驱偏斜,四肢叉开,关节屈曲,力图保持体态平衡,见于小脑或前庭疾患。44、 运动失调:动物运动的步幅、强度及方向发生异常。临床表现为提取摇摆、步态不稳、举止笨拙,四肢运步过度抬高,肢体落地用力,似涉水动作。见于脊髓神经疾患,小脑疾病,前庭疾病。45、 直接胆红素:又称肝性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指经过肝脏处理后,并且与血液中葡萄糖醛酸结合,所生成的一种水溶性物质,遇偶氮试剂可产生红色或紫红色的偶氮胆红素46、 间接胆红素:又称血性胆红素、游离胆红素,指在血液中与血浆中白蛋白结合而被转运,未经肝脏处理并且表面富有类脂质或球蛋白的非水溶性物质,它不与偶氮试剂发生反应,要先加入助溶剂处理后,才产生颜色反应47、 轻度感染:“白总”轻度增多+嗜中性杆状粒细胞增多+出现嗜酸性粒细胞48、 尿管型:是一种炎性渗出物,有肾小球滤出的蛋白质在肾小管变性凝固或蛋白质与其它细胞成分相互而成的管状物49、 黄疸:是因胆色素代谢障碍,血浆中胆红素含量增高而使血浆、皮肤、可视黏膜等出现黄染的一种病理现象。50、 严重感染:“白总”高度增多+嗜中性杆状粒细胞显著增多+嗜酸性粒细胞绝迹51、 人工诱咳:用手捏住动物气管起始处的第一二软骨环正常动物只表现吞咽唾沫的动作,而咳嗽患病动物会产生连续不断的咳嗽。52、 综合症候群:某些症状常依固定的关系而联系在一起,并同时或在同一病程中先后显现,称为综合症候群。53、 呼吸类型:动物呼吸时,胸壁和腹壁的运动,大多数动物正常状况为胸腹式呼吸,胸壁和腹壁的欺负强度基本相等,但后者稍强于前者。54、 发绀:即可视粘膜呈蓝紫色,是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或形成大量变性血红蛋白的结果。55、 呼吸运动:动物呼吸时,鼻翼、胸壁及腹壁同时有节奏的协调动作56、 肠痉挛:呈现间歇性腹痛,听诊时肠音增强,连绵不断,排出稀软便,口腔湿润,耳鼻发凉,体温、脉搏、呼吸变化不大。57、 肠臌气:又分为原发性肠鼓气和继发性肠鼓气。原发性肠鼓气:腹疼剧烈,腹围膨大,动物呼吸困难,结膜潮红,腹围膨大与腹痛时间基本一致。继发性肠鼓气:腹痛剧烈,腹围膨大,动物呼吸困难,结膜潮红,腹痛数小时后腹围逐渐膨大。58、 反刍:反刍动物采食后,可出现周期性的将食物通过呃逆现象把食物重新排入口腔,并且重新进行咀嚼、吞咽的现象。59、 嗳气:是反刍兽的一种生理现象,由瘤胃内容物产生的气体(H2,CO2,CH4等),压迫瘤胃背囊使液面向下推移,反射性的使瘤胃胃壁发生收缩,与此同时网胃胃壁迟缓,瘤胃中的液面下降,而使气体超过食管沟及贲门括约肌松弛,气体即由食管沟排除。-60、 代偿性碱/酸中毒:机体的缓冲体系、呼吸及肾脏在酸碱失衡不很严重的请款下通过调节作用,使[HCO3]与[H2CO3]比值仍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血液PH也不会发生显著变化的情况。61、 渗出液:因局部组织受到损伤、发炎所造成的积液。(一) 诊断学:系统地研究疾病诊断方法和理论的学科。(二) 临床诊断学:从临床实践的角度,系统地研究疾病诊断方法和理论的学科。(三) 兽医临床诊断学:以各畜禽和经济动物为研究对象,从临床实践的角度,系统的研究疾病诊断方法和理论的学科。(四) 诊断:把流程上查寻、搜集所得的诊状、资料,经过综合加工,整理对疾病本质作出判断,并冠以一个病名。.疾病(一)概念:致病因素于机体相互作用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水肿是指机体组织间隙积聚了过多的液体,积于皮下组织者称为皮下水肿或浮肿;积于体腔者称为积水;外观表现不明显者称为隐性水肿,反之为显性水肿。脱水一、概念:指机体摄水过少或失水过多,导致循环血量减少和组织失水的综合病理过程。根据丢失水钠的比例,分为高渗性脱水、低渗脱水和等渗脱水。休克一、概念:各种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微循环障碍,重要器官血液灌流不足,细胞功能代谢障碍,搬发全身性危重的病理过程。昏迷一、概念:指脑功能受到高度的抑制,表现为较长时间的意志丧失,对周围的事物或各种刺激均无反应,较轻微沉郁,稍重为嗜睡,严重为昏迷瘫痪也称麻痹,指动物随意运动减弱或消失,肌肉与脑之间的传导中断,或运动中枢障碍,或本身肌肉受损发绀一、概念:皮肤和可视粘膜呈蓝紫色或青紫色的现象。呼吸困难一、概念:动物呼吸道在异常情况下从鼻腔排除大量混有脱落上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分泌物。咳嗽是一种强烈的呼吸运动,为机体的反射性保护动作,由于病灶、分泌物及外来刺激引起咳嗽中枢兴奋所致。呕吐一、概念:
动物将胃肠内容物或部分小肠内容物不自主的经口或鼻排出体外的病理现象。腹泻一、概念:排粪次数增多,粪质稀薄,带有粘液、脓血、脱落的粘膜或未消化的饲料的病理现象。 腹痛一、概念:又称急腹症,指动物腹腔和盆腔各组织器官内感受器对疼痛刺激发生反应所表现的综合症状。 便血一、概念消化道出血,血液混在粪便中排出,颜色呈鲜红、暗黑、黑红或柏油状的现象,少量出血不造成粪便颜色的改变,肉眼看不到血液,需用化学方法检查才能确定的便血称为潜血。红色尿一、概念:
指尿液的颜色呈红色的一种病理现贫血一、概念:指外周血液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压积于正常水平。黄疸一、概念:由于血清胆红素含量升高所致皮肤、粘膜发黄的一种临床症状。人工诱咳:检查者一手的拇指放于喉头与第一二气管轮之间,其余手指放于对侧,轻加涅压,并向上方提举,即可引起咳嗽,如果不咳再进行二至三次。一、实验诊断
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技术和方法对多为血液、体液、排出物及组织细胞等进行检验,以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或病因等的客观资料。二、实验诊断学:通过实验室检验结果解释疾病的规律以及诊断和防止疾病最基本的离乱和方法的一门学科阅读详情:
范文八:诊断学名词解释抽 搐 与 惊 厥1.抽搐2.惊厥1. 抽搐是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的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或强直。2.惊厥是指肌群收缩表现为强直性或阵挛性。惊厥的抽搐一般为全身性对称性,伴有或不伴有意识丧失。发 热1.发热(fever)2.稽留热(continued fever)3.弛张型(remittent fever)或败血症热型4.间歇热型(intermittent fever)5.波状型(undulant fever)6.回归热(recurrent fever)7.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1.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2.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3.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4.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5.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6.指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7.指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呼 吸 困 难1.呼吸困难2.心源性哮喘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4. 三凹征5.Kussmaul呼吸1.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煽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2.重度呼吸困难。呼吸有哮鸣声,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底部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增快,有奔马律。此种呼吸困难称“心源性哮喘”。3.表现为夜间睡眠中突感胸闷气短、被迫坐起,惊恐不安。轻者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逐渐减轻、消失;重者可见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大汗、有哮鸣音,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底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加快,可有奔马律。4.为严重的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胸骨上凹、锁骨上凹和肋间隙凹陷,此时亦可不伴有干咳及高调希奇性喉鸣。主要是由于呼吸肌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加所致。常见于喉部、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与阻塞。5.表现为深长而规则的呼吸,可伴有鼾音,常见于尿毒症,糖尿病酮症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黄 疸1.黄疸2.隐性黄疸3.胆红素的肠肝循环4.旁路胆红素5.Girlbert综合征6.核黄疸1.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2.隐性黄疸:是指血清胆红素在17.1-34.2umol/L之间,临床上不易觉察胆红素升高所致的症状与体征。3.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小部分尿胆元在肠内被吸收,经肝门静脉回到肝内,其中的大部分再转变为结合胆红素。又随胆汁排入肠内,形成“胆红素的肠肝循环”。4.旁路胆红素:正常人约有15-20%的胆红素并非来自衰老的红细胞,而是来源于骨髓幼稚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和肝内含有亚铁血红素的蛋白质,这些胆红素称为旁路胆红素。5.Gilbert综合征:是指由于胆细胞摄取非结合胆红素(UCB)功能障碍及微粒体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致血中UCB增高而出现黄疸。6.核黄疸:系由于肝细胞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致UCB不能形成CB导致血中UCB增多,而出现黄疸,血中UCB甚高,多见于新生儿预后极差。咳 嗽 与 咳 痰、咯 血1.咯血2.咳痰1.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经咳嗽从口腔排体外。2.咳痰是通过咳嗽动作,将呼吸道内病理性分泌物排出口腔外的病态现象。呕 血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皮 肤 黏 膜 出 血皮肤黏膜出血(mucocutaneous hemorrhage)因机体止血或凝血功能障碍所引起,通常以全身性或局限性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难以止血为临床特征。一 般 检 查1. 正力体型
2.无力体型
3.超力体型
4.生命体征
6.急性面容7.慢性面容
8.二尖瓣面容
9.满月面容
10.甲亢面容
11.伤寒面容
12.自动体位
13.强迫体位
14.被动体位
15.辗转体位
16.蹒跚步态
17.醉酒步态
18.慌张步态
19.跨阈步态
27.水肿2. 1. 正力体型是指身体各部分匀称适中,一般正常人多为此型。2.无力体型是指体高肌瘦,颈细长,肩窄下垂,胸廓扁平,腹上角小于90°。3.超力体型指体型粗壮,颈短粗,面红,肩宽平,胸围增大,腹上角大于90°。4.生命体征是评价生命活动质量的重要征象,包括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是体格检查必检的项目之一。5.是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即对环境的知觉状态。6.表现为面色潮红、兴奋不安,表情痛苦,有时伴有鼻翼煽动,口唇疱疹等。7.面色灰暗或苍白,面容憔悴,双目无神,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8.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紫绀。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9.面如满月,皮肤发红,常有痤疮,女性可有小须。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10.眼裂增大,眼球突出,瞬目减少,兴奋不安,烦躁易怒或惊愕表情,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1.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呈无欲状,常见于伤寒。12.身体活动自如,不受限制,见于正常人或患一般疾病或疾病早期。13.为了减轻疾病的痛苦,病人常被迫采取的体位。14.病人不能自己调整或变换身体的位置,见于瘫痪、极度衰弱或意识丧失的病人。15.病人腹痛时,辗转反侧,坐卧不安。16.身体左右摇摆,见于佝偻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或双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7.行路时驱干重心不稳,步态紊乱似醉酒状,见于酒精中毒、巴比妥中毒或小脑疾患。18.由于肌张力增高,起步后小步急速趋行,身体前倾,有难以止步之势。见于震颤性麻痹。19.由于踝部肌腱、肌肉驰缓,患足下垂,行走时必须抬高下肢才能起步。见于腓总神经麻痹。20.局部的皮肤发红,一般不隆起皮面。21.为局限性、实质性、隆起的皮肤损害,表面可扁平、尖顶或有凹陷。22.斑丘疹是在丘疹周围有发红的底盘称为斑丘疹。23.皮肤与粘膜下出血直径不超过2mm为出血点。24.瘀斑为皮肤与粘膜下出血直径超过5mm。25.皮肤与粘膜下出血直径在3mm~5mm之间为紫癜。26.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27.过多的液体潴留在组织间隙中而出现肿胀时称为水肿。基 本 检 查 方 法3. 1.检体诊断
2.体格检查
5.浅部触诊法
6.深部触诊法
7.双手触诊法
8.深压触诊法
9.冲击触诊法
17.板状腹4. 1.检体诊断是医生对被检者进行全面、系统、规范的体格检查后,对病人疾病提出的初步诊断。2.体格检查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传统的工具检查被检者身体状况的一组最基本的方法,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3.视诊是医生运用视觉来观察被检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4.触诊是医生通过手的感觉,来判断所触及的内脏器官及躯体部分的物理特征的一种诊断方法。5.将手轻轻放在被检查的部位上,运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弹力,柔和地进行滑动触摸,注意被检查部位有无压痛、抵抗感、搏动、肿块或其他变化。6.用并拢的二、三、四指指端或两手重叠由浅入深,逐渐加压,触摸深部脏器或病变,可以更精确地确定深部病变的部位和性质。7.右手置于被检查部位,左手置于被检查脏器或肿块的背部,左手将被检查部位的脏器、肿块推向右手方向,此时的脏器或肿块被固定且更接近体表利于右手触诊。8.用一或二个手指指端在腹壁上垂直地逐渐用力按压,用以探测腹腔深在病变的部位或确定腹腔压痛点。9.以三或四个并拢的手指指短与福避取70°~90°角,置放于腹壁上相应的部位,进行快而有力的连续冲击。10.使用手指、手掌、空拳、或叩诊锤按一定的方法叩击身体某部表面,使之震动,产生音响,然后根据震动和音响的特点来判断脏器的状态及病变情况,或根据是否出现疼痛来判断有无病变或病变程度的一种诊断方法。11.是一种音调较低、音响较强、震动持续时间较长的声音,是正常肺部的叩诊音。12.是一种音调较清音低,音响较清音强,介于清音和鼓音之间的声音。13.是一种和谐的低音,类似击鼓音;与清音相比音响更强、震动持续时间也较长,在叩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脏器时出现。14.是一种音调较高、音响较弱、震动持续时间较短的声音。15.是一种音调较浊音更高、音响较弱、震动持续时间更短的声音。16.长期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如肿瘤、结核病或甲亢等,可表现明显消瘦的外观,严重者称恶病质。17.全腹膜炎时腹肌高度紧张、腹肌痉挛强直,称板状腹。阅读详情:
范文九:分子诊断名词解释分子诊断学:是临床检验诊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来研究机体外源性和内源性生物大分子和大分子体系的存在、结构或表达调控的改变,从而为疾病的预测、预防和转归提供分子生物水平信息。开放阅读框ORF:始于密码子并终于终止密码子的一串密码子组成的核苷酸序列。密码子偏爱codon bias:在不同物种的基因中经常为某种氨基酸编码的只是其中的某一特定的密码子,这种现象叫做密码子偏爱。基因组学genomics:对所有基因进行基因组作图(包括遗传图谱、物理图谱、转录图谱),核苷酸序列分析,基因定位和基因功能的一门科学。C值矛盾:生物的进化程度与基因组大小之间不完全成比例的现象。基因组:细胞或非细胞生物体的一套完整的单倍体遗传物质的总和称为基
因组(genome)基因(gene):是基因组中一个功能性遗传单位,是贮存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序列信息及表达这些信息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质粒: 独立于细菌细胞染色体以外,能自主复制的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分子,称为质粒(plasmid)转化transformation:指受体菌直接吸收来自周围环境游离的DNA片段,通过同源组将其整合到自身的基因组中,从而获得供体菌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转导transduction:以噬菌体为媒介把细菌的基因从一个细菌细胞转移到了另一个细菌细胞的过程。分普遍性传导和局限性转导。转座transposition:由插入序列和转座子介导的基因移位或重排成为转座。外显子与内含子:断裂基因的内部非编码序列成为内含子intron,编码序列成为外显子exom 单拷贝基因:基因组中仅出现一次的基因称单拷贝基因,多为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微卫星DNA:存在于常染色体由2~6个核苷酸的重复序列组成,又称为简单串联重复序列STR。以(CA)n、(GT)n、(CAG)n较常见,重复次数多为15~60次,总长度一般在400bp以下。假基因pseudogene:基因家族中一类与具正常功能的基因序列相似,但无转录功能或转录产物无功能的基因称为假基因。断裂基因:细胞内结构基因并非完全有编码序列组成。而是在编码序列中插入非编码序列,这类基因被称为断裂基因。端粒酶telomere:一种由蛋白质和RNA两部分组成的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可合成端粒重复序列而延长端粒的特殊转录基因。遗传图(genetic map):又称连锁图(linkage map),是以具有遗传多态性的遗传标记作为“位标”,遗传学距离为“图距”的基因组图。物理图(physical map):是以一段已知核苷酸序列的DNA片段为“位标”,以DNA实际长度(Mb或kb)作为图距的基因组图,用于确定遗传标志之间的物理距离。单核苷酸多态性STR:因单个碱基的变异(主要是置换,也有缺失和插入)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在特定核苷酸位置上存在两种不同的碱基,其中最少一种在群体中的频率不少于1%基因组家族gene family:一组功能相似且核苷酸序列具有同源性的基因,可能由某一共同祖先基因经重复和突变长生,这一组基因就称为基因家族重叠基因 overlapping:许多病毒基因组的一段DNA序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ORF,可以编码两种甚至三种以上的多肽链,成为重叠基因分段基因组 segmented genome 病毒基因组由数条不同的核酸分子组成。分段基因组多见于正链RNA病毒、负链RNA病毒与双链RNA病毒朊病毒(prion)是一种不同于病毒、类病毒、 细菌、霉菌、寄生虫的传染性病原体。不含有核酸,单纯由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组ptoteome 特定细胞、组织乃至机体作为一个生命单元中所有蛋白质的集合,即生命中携带的基因信息在某一时段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蛋白质组学 proteomics 指对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所表达的群体蛋白质研究的一门学问。主要在蛋白质水平上探索蛋白质的表达模式、作用模式、功能机制、调节机制以及蛋白质群体内的相互作用。是在生物体或其细胞的整体蛋白质水平上进行,并从一个集体或一个细胞的蛋白质整体活动来揭示生命的规律。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是一种在体外(试管、切片…)扩增核酸的技术。该技术模拟体内天然DNA的复制过程。在模板、引物、4种dNTP和赖热DNA聚合酶存在时,特异扩增位于两段已知序列之间的DNA区段。每一循环包括高温变性、低温退火、中温延伸三步反应。每一循环的产物作为下一个循环的模板,如此循环30次,介于两个引物之间的新生DNA片段理论上达到230拷贝(约为109个分子)。退火温度(aneal tempreture)通常应低于引物Tm-5℃左右,它决定PCR的特异性。延伸温度(extention tempreture)
一般为72℃,该温度Taq DNA聚合酶具有较高的酶促活性。引物的设计原则Discipline of primer design①PCR的2条引物,分别设在被扩增目标片段的两端,并分别与模板正负链序列互补。
PCR扩增片段长度等于包括2条引物在内的双链DNA片段的碱基数;②引物长度一般以18~25个核苷酸为宜。过长易产生链内互补,形成发夹结构;会提高退火温度,并使延伸温度超过Taq DNA聚合酶的最适温度74℃而影响产物生成;引物过短则会降低扩增的特异性;③2条引物之间(尤其在3′端)的序列不可有互补,以免形成引物二聚体;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根据突变序列是否位于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内而设计的对PCR产物作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的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了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累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某个荧光基团的发射谱与另一荧光基团的吸收光谱发生重叠,且两个基团距离足够近时,能量可以从短波长(高能量)的荧光基团传递到长波长(低能量)的荧光基团,这个过程称为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Ct 值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到达设定的域值时所经历的循环数被称为 Ct 值(cycle
threshold报告基因(Reporter),单独存在时可以发光淬灭基因(Quencher),其存在时可抑制信号基因的功能,不产生发光现象连接酶链反应(ligase chain reaction, LCR) 一种探针扩增技术,是依赖靶核苷酸序列的寡核苷酸探针的连接技术。应用4种寡核苷酸探针(即两对互补的引物),在体外结合到靶序列上以后,用耐热DNA连接酶将它们连接起来。两条探针被连接上以后又可以作为新的模板。目前已用于检测沙眼衣原体、淋球菌、人乳头瘤病毒及HIV的定量研究。1.DNA重组(DNA recombination):不同来源的DNA分子,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而重新组合成新的DNA分子的过程。2.重组DNA:在体外用限制性内切酶,将不同来源的DNA分子进行特异地切割,获得的目的基因或DNA片段与载体重新连接,从而组成一个新的DNA分子3.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RE):一类核酸水解酶,能识别和切割双链DNA分子中的特定核苷酸序列, 识别序列一般具双重对称性(回文结构)4. 载体(Vector):携带靶DNA(目的DNA)片段进入宿主细胞进行扩增和表达的运载工具。5.质粒:细菌染色体以外具有自主复制能力的小型双链环状DNA分子。6.转化作用 (transformation):将重组的DNA分子引入细菌(原核细胞),使其在细菌体内扩增及表达的过程。7.转染作用 (transfection): 将噬菌体、病毒或以它们为载体构建的DNA重组体导入真核细胞的过程。8.转导(transduction):若重组噬菌体DNA被包装到噬菌体头部成为有感染力的噬菌体颗粒,再以此噬菌体为运载体,将头部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中的过程。9. 酶单位:在适当反应条件下,1h内完全酶解1μg特定DNA底物所需酶量,定义为1个活性单位10. 基因克隆:重组的DNA分子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进入相应的宿主细胞,在宿主细胞中进行无性增殖,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或DNA片段的过程。基因芯片
将大量生物分子探针(DNA、蛋白质)固定于支持物上后与带荧光标记的DNA样品分子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探针分子的杂交信号强度进而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列信息。蛋白质芯片
protein chip
是用于蛋白质功能研究及相互作用分析的生物芯片,采用原位合成、机械点样或共价结合的等方法将多肽、蛋白、酶、抗原、抗体固定于固相介质上形成的生物分子点阵。DNA微阵列
DNA micro-array
同基因芯片确证性测序 confirmatory sequencing是指对已知的核酸序列进行鉴定和证实。双脱氧链末端合成终止法 chain termination method利用DNA聚合酶,以待测单链DNA为模板,以dNTP为底物,设立四种相互独立的测序反应体系,在每个反应体系中加入不同的双脱氧核苷三磷酸作为链延伸终止剂.在测序引物引导下,按照碱基配对原则,每个反应体系中合成一系列长短不一的引物延伸链,通过高分辨率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放射自显影检测后,从凝胶底部到顶部按5′→3′方向读出新合成链序列,由此推知待测模板链的序列。鸟枪法 shotgun strategy 是利用超声处理、核酸酶Ⅰ切割或限制性酶切割,将长链DNA随机断裂成适于测序的片段,把这些DNA片段装入适当载体,建立亚克隆文库,含有子片段的亚克隆扩增后分别进行DNA序列测定,然后将序列重叠排列,确定待测DNA的完整序列。
circulating DNA 是一种无细胞状态的细胞外DNA (extra cellular DNA) ,由长度不等的单链或双链DNA及其混合物组成,主要以DNA-蛋白质混合物形式存在,但也存在部分游离DNA。癌基因 oncogene是一类能引起细胞恶性转化的基因,最初发现于逆转录病毒基因组中。
原癌基因 proto-oncogene
与病毒癌基因相似的DNA序列。肿瘤微小残留病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肿瘤细胞以单个肿瘤细胞或肉眼不可见的细胞集落的形式存于人体组织中,患者体内存在的这种瘤变称肿瘤微小残留病。亲权鉴定
parental testing
应用医学生物学和遗传学,对人类遗传标记进行监测分析,来判断父母与子女是否存在亲生关系的鉴定。父权指数 paternity index 判断亲子关系所需的两个概率的似然比,即具有假设父亲遗传表型的男子是孩子的生父的概率(X)与随机男子是孩子的生父的概率(Y)的比值。个人识别能力 discrimination power从同一群体中随机抽取两名个体的遗传标记表型不同的概率。分子诊断
molecular diagnosis以DNA和RNA为主要诊断材料,通过检测基因的结构或表达功能的异常,对人体状态和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和过程。1.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单链的核酸分子在合适的温度和离子条件下,通过碱基互补与其具有同源序列的核酸形成双链杂交体的一类技术。2.核酸探针(probes):指能与待测靶核酸序列互补杂交的已知序列的核酸片段。它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并且通常带有某种适当的标记以便检测。3.融解温度(Tm):在温度升高引起的DNA变性过程中,DNA的变性会在一个很狭窄的温度范围内发生,这一温度范围的中点即DNA变性50%时的温度。4.Southern 印迹技术(Southern blotting):是将电泳分离的待测DNA片段固定在固相载体上(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膜),与标记的核酸探针进行杂交,在与探针有同源序列的位置上显示杂交信号的一种方法。5.遗传疾病的分子诊断:是指通过分析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对人体健康状态和疾病做出或辅助诊断的方法。阅读详情:
范文十:诊断学名词解释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的主要原因以及患病到就诊的时间。发热;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煽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心源性哮喘:重度呼吸困难。呼吸有哮鸣声,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底部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增快,有奔马律。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中心性发绀。是指由于心、肺疾病导致SaO2降低引起的发绀。周围性发绀。是指由于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的发绀。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便血柏油便: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亚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粪便呈黑色,更由于附有粘液而发亮,类似柏油隐血便:少量的消化道出血,每日5ml以下,无肉眼可见的粪便颜色改变,须用隐血试验才能确定者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咯血: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经咳嗽从口腔排体外恶病质:长期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如肿瘤、结核病或甲亢等,可表现明显消瘦的外观,严重者称恶病质。板状腹:全腹膜炎时腹肌高度紧张、腹肌痉挛强直,称板状腹。被动体位:被动体位是指患者不能自己调整或变换身体的位置。见于极度衰竭或意识丧失者。 蜘蛛痣是指皮肤小动脉未端分支性扩张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而称为蜘蛛痣。出现于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是由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所致和。水肿是指皮下组织的细胞及组织间隙内液体积聚过多所致皮下组织肿胀。由于引起原因不同,分为凹陷性水肿和非凹陷性水肿。锁骨中线:为通过锁骨的肩峰端与胸骨端两者中点的垂直线。即通过锁骨中点向下的垂直线。肋脊角:为第12肋骨与脊柱构成的夹角,其前为肾脏和输尿管所在的区域。牵涉痛:来自内脏的痛觉冲动直接激发脊髓体表感觉神经元,引起相应体表区域的痛感皮下气肿:胸部皮下组织有气体积存时谓之为皮下气肿。鸡胸: 胸廓的前后径略长于左右径,其上下距离较短,胸骨下端常前突,胸廓前侧壁肋骨凹陷,称之为鸡胸。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向内凹陷Kussmaul呼吸: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深而慢的呼吸,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等胸膜摩擦感:指当急性胸膜炎时,因纤维蛋白沉着于两层胸膜,使其表面变为粗糙,呼吸时脏层和壁层胸膜相互摩擦,可由检查者的手感觉到,称为胸膜摩擦感。管样呼吸音:如在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则为异常的支气管呼吸音 语音震颤:为被检查者发出语音时,声波起源于喉部,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所引起共鸣的振动,可由检查者的手触及,又称为触觉语颤。 负性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称负性心尖搏动,见于粘连性心包炎或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重度右室肥大心脏顺钟向转位,使左心室向后移位,也可引起负性心尖搏动。 震颤:震颤是触诊时手掌感到的一种细小的震动感,与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又称猫喘。为心血管器质性病变的体征。心包摩擦感:在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4肋间为主,于收缩期与舒张期可触及双相的粗糙摩擦感。收缩期、前倾体位或呼气末更为明显。是由于急性心包炎时心包纤维素渗出致表面粗糙,心脏收缩时脏层与壁层心包摩擦产生的振动传至胸壁所致。 心音分裂:左、右两侧心室活动较正常不同步的时距明显加大,组成第一、二心音的两个主要成分间的时距延长,则听诊时出现一个心音分裂成两个心音的现象,称为心音分裂。奔马律:系在第二心音之后出现的响亮额外心音,胃型或肠型:胃肠道发生梗阻时,梗阻近端的胃或肠段饱满而隆起,可显出各自的轮廓。揉面感:结核性,癌性腹膜炎炎症发展缓慢,对腹膜刺激缓渐,且有腹膜增厚和肠管、肠系膜的粘连,故形成腹壁柔韧而具有抵抗力,不易压陷。 反跳痛:当医师用收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可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觉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当心率快时与原有的第一、第二心音共同组成的韵律,犹如马奔驰时的蹄声,故称为奔马律。 大炮音: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心房与心室的搏动互不相关,各自保持自己的节律,当心房心室同时收缩时可产生极响亮的第一心音,称为大炮音。 洪脉:脉搏增强且振幅大,称洪脉。是由于心搏量大、脉压宽和外周阻力低所致,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犹如潮涨潮落,故名水冲脉。 交替脉:节律规则而强弱交替的脉搏,为左心衰竭的重要体征之一,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塞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奇脉:心脏压塞或心包缩窄时、吸气时脉搏减弱,甚至不能扪及,又称“吸停脉”。枪击音:听诊器鼓型胸件轻放股动脉表面时,可闻及与心跳一致短促如射枪的声音,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严重贫血。Duroziez双重导音:以听诊器鼓型胸件稍加压力于股动脉可闻及收缩期与舒张期双期吹风样杂音,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脉压增大的疾病。 毛细血管搏动征:用手指轻压病人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病人口唇粘膜,可使局部发白,当心脏收缩时则局部又发红。随心动周期局部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改变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见于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等。蛙腹:当腹腔内有大量积液时,平卧位腹壁松施,液体下沉于腹腔两侧,致腹部呈扁而宽状。 舟状腹:患者仰卧时前腹壁水平明显低下,严重时前腹壁凹陷几乎贴近脊柱,肋弓、趾骨联合显露,腹外形如舟状,见于消瘦和脱水者。手抬起,如此时患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并常伴有痛苦表情或呻吟。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当右心衰竭引起肝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肝可使颈静脉怒张更明显。 Murphy征阳性:胆囊疾患时,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肋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嘱患者缓慢深吸气,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终止称为Murphy征阳性。移动性浊音:腹腔内有较多的液体时,因重力关系,液体多潴积于腹腔的低处,通过改变体位,使液体流动,这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 尺压试验:患者仰卧,用一硬尺横置于腹壁上,检查者两手将尺下压。以鉴别卵巢囊肿和腹水,如为卵巢囊肿,则腹主动脉的搏动可经囊肿传到硬尺,使尺发生节奏性跳动;如为腹水,则硬尺无此种跳动。肠鸣音: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而流动,产生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声自发性气胸: 因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结核或肺表面胸膜下肺大泡,导致肺膜脏层破裂,使肺和支气管内气体进入胸膜腔而形成气胸,谓之自发性气胸。Q-T间期:从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点,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的全过程所需的时间,Q-T间期长短与心率的快慢密切相关。病理性Q波:Q波的宽度≥0.04s,深度超过同导联R波的1/4,称为病理性Q波,可见于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等。阅读详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名词解释无差异曲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