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经典读本怎么读

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一口气读懂中华文化优缺点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坐观君(微信号:china_2049)先叨叨几句︱昨天推送了王缉思的《美国靠什么维持自己的强大?》一文,少数读者的反应比较激烈...
︱坐观君(微信号:china_2049)先叨叨几句︱昨天推送了王缉思的《美国靠什么维持自己的强大?》一文,少数读者的反应比较激烈,甚至斥坐观君为“美国货”或者“洋奴”。当然,不少读者也表现出了理性的态度。坐观君一直认为,作为一个真正成熟的大国国民,妄自尊大和妄自菲薄都是要不得的。这个世界上,小到每个人,不论贫富高矮,大到每个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中华文化也不例外。了解坐观君的读者都知道,我一直心仪中华传统文化,但我并不认为,中华文化所有方面都是好的。今天,坐观君给大家分享一篇分析中华文化优缺点的文章,值得读一读。 作者:唐加文来源:公众号“阳光雅苑” 中国在对外文化交流上有一个毛病,就是我们在讲中国文化的时候,老是把全世界都有的东西硬说成是中国的文化。 比如说老讲我们勤劳勇敢,美国人听多了都快笑死了,哪一个民族不是勤劳勇敢,就你们勤劳勇敢了?我们打仗比你们打得多,我们比你们勇敢还差不多!还有地大物博,你们地是很大,但是也有人比你们大,也有物博,你们的资源好像也是有一点问题的吧?还有,我们经常自诩说我们中华民族刚健有为,哪个民族不讲自己刚健有为?古人曾经说过的话难道就能证明是你们的真实状态吗? 当然我们也讲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话比之前的好一点,但是也很有问题,如果把这句话翻译成英文,你看看世界上任何的宗教都在宣扬类似的意思,就是自己不高兴的东西不要强迫别人去做。所以我们老是做这样无谓的宣传,外国人都觉得很烦,他们说中国人总是把普通的人都应该具有的品质,说成他们独有的优秀品质,这个太可笑了。 所以要讲中华民族的优点必须具备两个特征:一个特征是只有我们有外国人基本没有,或者说有的很少;另一个特征是这个东西是充分普及的,实行年代已经很久了。一定要符合这两个特征才能说中华文化在精神上的优点在哪里。如果不符合这两个特征的话,那叫乱讲。我们现在好多人还在乱讲,找到古代有一个人讲过一句什么话,就以为我们一直就这样的。这是错误的,我们不要以为古书里讲过的话就是我们民族的特征。不是!有的时候古人往往是看到大家做不到才这么讲的,所以不能说谁讲过就是证明我们做到了,恰恰相反。我们在街上随处可见的标语是不要随地吐痰,难道就证明了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不随地吐痰的民族吗?不对!明知做不到,所以要口号。我国中国还有一句话叫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这个口号很好,为什么出现这个口号?因为中国人老打中国人,所以才有这样的话出来吧?所以请大家思考一点:不是说古代有这样的话就能证明我们好吧? 那么,有哪几点是中华民族确实独有而且充分普及延续千年的东西呢?我们概括了一下是三个道:人格模式的君子之道、行为模式的礼仪之道和思维模式的中庸之道。 优点1:在人格模式上,我们普及了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是什么意思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人格理想:有的民族的理想是成为巨人,有的民族的理想成为先知(先知先觉的先知),有的民族的理想是成为绅士,有的民族的理想是成为骑士,有的民族的人格理想是成为武士。中华民族的人格理想是成为君子,这个和世界各大民族都不一样。英文也能翻译君子,但这个君子和我们中国民族所说的君子区别很大,那是个一般词汇我们是个专用词汇。孔子很优秀,他没有对君子做个简单定义,孔子专门寻找到了君子的对立面,对立面是什么?小人,他就把君子和小人做反复的对比,我们都能够讲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坦荡荡的是君子,唧唧喳喳的总在背后说人家坏话的一定是小人。还有君子成人之美,小人则反之,不管你认识不认识,成人之美的事情,在做成人之美的事情你是君子。 小人正好相反。比如看到酒店门口看到有一对新人要结婚,我们虽然不认识我们投去祝贺的目光,这叫成人之美,君子的目光,小人的目光就不太一样了,就要使坏了,看看新娘子身材好不好——甚至于暗自琢磨一下晚上将要发生点什么事情之类,乱七八糟的阴暗心理可多了!君子还有孔子规定,比如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对自己要求高,小人对别人要求高。君子怀德,意奉献;小人怀土,欲占有。君子和而不同,很和谐,但是观点可以不一样。小人同而不和,表面上我们是一个团体,拍着肩膀,但是内心里面是不和的。孔子规定了一整套的东西,使得我们几千年中国人有一个好的传统,你宁可说我是坏人也不要说小人,小人太丢脸了。哪怕是在监狱里面,重案犯我们外面看都是坏人了,不!他们里面也有君子和小人之分。三个犯人关在一起有一个犯人专门打小报告,专门挑拨离间那就是小人了。就是中国人非常明白的一个文化遗传,就是我们的祖先希望我们成为君子。 我们现在好多家长老希望我们的孩子成功,不错。但是,中华文化告诉我们宁肯做一个失败的君子也不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小人,是中国文化告诉我们的。比如说我们看了某人许多年,然后说我们觉得你是一个君子,他就会非常自豪。这是用中国人很高的评价去评价他,这一点就说明君子学说已经普及了。对他评价高吗?不太高,但是也不低。君子不是非常高的一个评价,不是伟大的人物,不是一个杰出的什么人,都不是,就是一个君子。君子和小人没有绝对的界限,因为小人里面也有君子的情怀,我们应该把它挖掘出来。 君子有的时候也有小人情怀。什么叫小人情怀?比如我的邻居出现问题以后我有点暗暗高兴,这成了一个大问题了,如果我的邻居他们家发生问题了,我认真的检查我家里有没有同样的问题,这个不算小人情怀。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怎么就高兴了,这我知道是坏思维,是小人情怀。生活当中君子和小人很难分得清楚。什么叫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时代就是谁也不把小人放在眼里的时代。小人哪个时代都有,但是你如果把他放在时代中心了,那就坏了。 我们都知道80年代很辉煌,那时还来不及创造今天这样的物质成果,它的辉煌之处在于文革灾难刚刚结束,大家对小人特别敏感,所以80年代很少有小人,这个就令人感到非常痛快。很喜欢孟子讲的话,一看到井边小孩要掉下去了,你是不由自主的把他拉住还是先要看看这是谁家的孩子?他认为看看是谁家孩子的就是小人,不由自主的把他拉住这就是君子。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给予我们的优点当中的第一个财富,君子之道,这是中华民族人格模式上的一个遗产。 优点2:在行为模式上,我们普及了礼仪之道。 孔子想到了,我们要让大家做君子,但是当时很长的时间,人民并不识字,我们的文盲一直保持在90%以上,不识字的人在中国是最多、最多的。所以我们很难传播,很难让人看书,不识字看什么书呢?而且我们也很难听得到演讲,孔子到处去讲、他的学生到处去讲,听到的人又有多少?而且当时又没有麦克风。所以孔子清楚认识到文化的传播是很困难的,我们只能依靠在行为模式上规定一些行为规范,半强迫地让大家遵照执行,把君子之道变成礼仪之道来实行。 我们必须讲礼仪,比如孝顺爸爸:不管我们内心怎么想,我们每天必须请安,爸爸,昨天晚上您睡好没有?必须请安的。古代甚至还要鞠躬,这个是不能违抗的。然后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我们有什么规矩,老人生日的时候,小孩生日的时候有什么规矩,舅舅来了应该行什么礼,叔叔来了应该行什么礼,遇到老人应该怎么办?遇到中年人应该怎么办?男性遇到女性应该怎么办?女性遇到男性应该怎么办?我们规定了一整套的规范,这个规范凭心而论,里面有一些可能是过分了点儿,特别对于我们女性同胞,好多可能是过分了。但是总的说来文化如果没有礼仪的话,它就不可能成为大家的集体行为。 所以我们中国为什么老百姓家过去讲礼仪之邦呢?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我看到最早的一批传教士来的时候一些记录,觉得中国人非常讲礼仪。当时欧洲还比较野蛮,因为海盗的传统还在流传,中国特别讲礼仪。(关于中国和欧洲文明的对比,坐观君【ID:china_2049】后续还会有角度比较独特的文章分享,大家先期待一下)这个我们现在听起来心里有点心痛,因为我们现在特别不讲礼仪。所以我们现在要努力,文化人在现代能够寻找一个全民能够普及的行为规范,可以简单一点,但必须有。每个人的礼仪可以不一样,但是集体可以有一个礼仪。一个部落可以有一个部落的礼仪,一个群体可以有一个群体的礼仪。 我曾听说叶圣陶老先生,他住在北京的东四八条,老人家不管自己多么年迈,只要有人去访,他一定送到门口,送到门口以后他穿的是长衫,总是深深的作揖,这是他个人的礼仪。他永远遵照这个礼仪,要么不来,如果见到了客人,不管这个客人年纪多大,年轻人也没有问题,他一定送到门口深深作揖,然后眼睛看着人家消失在胡同转弯角上,这就叫礼仪,非常的讲究。蔡元培先生做北大校长的时候,给名教授发薪水校长亲自去发,这表示我邀请你来教课,我的礼仪。所以以在发薪水的时候,马车的声音响了,校长的马车来到了胡同门口,校长到了,这是第一个礼仪。 第二个礼仪我不能把钱直接交给你,只是问身体好吧?就在你问的时候,校长带来的工作人员和你们家里的人暗暗的已经完成了工资的支付。但是两个学者讲话的时候没有讲到钱,心里都很清楚。这是不是虚伪?不是虚伪,是礼仪,礼仪表面上好像有一点虚伪,其实绝不虚伪,所以这要讲究。比如夫妻之间一旦选定以后要一辈子彼此欣赏,而这个欣赏要表现到礼仪上来。请不要小看,如果另一半如果要出门的话,应该到机场去送,回来应该出去迎接等等。这个礼仪其实是很重要的,它是延续情感延续文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东西。大大咧咧无所谓,其实是不对的。 优点3:在思维模式上,我们普及了中庸之道。 我们不要看到“庸”字和平庸的“庸”,庸俗的“庸”是一个字,以为它就是庸俗的庸,不对。中庸之道并不是到处点头哈腰做老好人,中庸之道是什么?中庸之道的本质是反对一切极端主义,这是中华文化的优点,反对一切极端主义。极端是很吸引人,极端可以逞一时之快,但是极端是坏事。因为,两个极端之间一定有一条合适的路,有一条恰当的路,有时我们没有找到是时间不够。中庸之道就是一定要找到一条合适的路、恰当的路,而不是走极端。中国历史上也有过极端的事件,比如义和团、比如文革,但时间都不会太长,因为中国的本质是中庸之道,理由呢?因为中国是农耕文明,农民看天吃饭,我们知道四季循环,知道冷到极端的时候,春风就来了,热到极端的时候秋风就起了。所以,不可能出现真正的极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没有奇迹发生凡事都非偶然,这个是农民逻辑的思维,这个然后变成《易经》,又变成了孔子的中庸之道以后,成为了中国人的习惯思维。 在古代,综合实力上曾经一度我们老大,阿拉伯老二,伊朗老三。在这个时候,老二阿拉伯去打老三了,老三就是波斯,送信给唐朝的皇帝:说伟大的皇帝,现在阿拉伯来打我们,只有你们出兵来帮我们,否则我们就灭亡了,我们是好邻居我们是好朋友,我们交往那么深,希望你帮帮忙。唐朝的皇帝看到这个以后会做什么反映?他可不会像有些江湖义气的年轻人一样,说老朋友挨打了我们要去两肋插刀。唐朝的皇帝说:是,我们是老朋友,但是他们和阿拉伯的矛盾我们不太清楚,我们如果出兵的话,我们就遭来了阿拉伯的一大堆敌人,阿拉伯不仅在波斯给我们打仗,还可以在北方跟我们打仗,我们增加那么大的敌人,而且他是老二。那我们怎么能去承受这个消耗呢?而且,承受的理由也没有,因为老二和老三产生什么矛盾我们不知道。所以唐朝的皇帝怎么回答的呢?说:对,我们是好邻居、好朋友,你们受到人家的侵略我们非常、非常难过,但是由于山高路远,我们要出那么多的兵难度很大。所以,我们建议在波斯和唐朝的边境上(靠唐朝一边),你们的整个皇室都搬过来,我们唐朝给你大量的补助,使你们的生活水平一定不低于原来的生活质量,而且你们可以代代世袭,我们唐朝不干涉你们任何的内政。波斯就搬过来了,并且建立了一个叫波斯都护府,就搬到了唐朝的领地里面。后来他们感到不踏实,就又搬了一个地方。 这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中庸之道解决问题的实例,这里面产生了好几个益处,一个是波斯文明被保护住了没有灭亡。第二是唐朝由于波斯的加盟、融入文明丰富了。第三是阿拉伯以为唐朝会出兵,唐朝却没有出兵,阿拉伯也成为了我们的朋友,波斯还是我们的朋友,最后他们两家也成为了朋友。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我们三家打起来的话那就是一次古代的世界大战,大战的结果人类的文明还有没有就不知道了。所以,我们不要小看唐朝的中庸之道,他没有出兵但采取一个中间的方法,效果很好,还保护了人类的文明,这就是中庸之道的伟大的地方之一。 1994年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写了一本书叫《文明的冲突》,他说21世纪世界上会有八大文明,八大文明当中的核心是三大文明,西方文明、阿拉伯文明和中华文明。他讲了没几年911事件爆发,这三大文明当中那两大打起来了,打到现在还没有结束。中华文明的态度是什么?就是你们两方面的极端主义我们都不赞成,你的极端壮大我们不赞成,你的单边主义我们也不赞成,但虽然我不赞成,反对你的极端主义,你们还是我的朋友,朋友关系可没断。我们可以谈判可以交流,你们要到我这谈判也可以,但是再谈判再握手你们的极端主义我还是不赞成。就这么一个格局,被世界上其他民族认为,一种非常好的叫弹性哲学,或者说是非常好的灰色哲学。一种灰色地带,不是不白即黑,它是一种灰色哲学。这个平心而论是中华文明活到今天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今天处于一个极端主义遍布世界的时代,所以用我们祖先的中庸之道作为我们的思维模式的话,很有益处。 综上所述,中华文化的三大优势、三个特别、三个道:君子之道,礼仪之道和中庸之道。第一个是人格模式,第二个是行为模式,第三个是思维模式。三个模式实际按照现在哲学的说话,它系统严密、逻辑清晰构成了一个体系,共同成为了中华文明独特的优势。 下面来看中华文化的缺点。 中华文化的缺点主要是也有三个缺少,第一个缺少公共意识,第二个缺少法制意识,第三个缺少创造意识。 缺点1:一般情况下,我们比较缺少公共意识。 中华文明千好万好,就是有个坏毛病,正如前面讲到的君子,真正做起来是对两个“廷”负责,上对朝廷下对家庭,两个庭的写法不一样,一个有广一个没有广,但是读音是一样的,对上对朝廷是忠,对下对家庭是孝,忠孝在古代讲追求两全。但是咱们的老祖宗万万没有想到在朝廷和家庭中间还有辽阔的公共空间啊! 中华文明对此几乎没有投入过任何研究,对此几乎没有任何人投入过深入思考,这是个大问题。中华文化对公共空间缺少研究和思考。古代的县官出门的时候,进入公共空间了吧?不,他前面一定有两块牌子,一块叫回避、一块叫肃静,公共空间没有了,又变成他的私人空间了。公共空间官员管不了的话,应该交给知识分子理应管吧?但中国的知识分子信奉一句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窗外事,窗外事就是公共空间的事他们不管的。所以,公共空间没人管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一个最大的毛病。 现在要知道世界各国对中国大陆的游客既爱又恨,爱的是我们的高消费,恨的是我们的高声喧哗,我们在他们的宾馆大堂里不但打牌而且还随地吐痰等等。有一次我在费城,美国的朋友说你看你们中国的人,Look!那么的没有教养,影响别人还理直气壮。我就说,我说我不是为他们辩护,我想告诉你这个高声喧哗的妇女(听口音似乎是河南人,我们都知道河南人很善良)很可能就收养了好几个孤儿或者一直在给希望工程捐款。我说你不能由此来判定他们的全部道德,我说我们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在公共空间活动的训练,责任在文化,我们的文化几千年没有提供这方面的资源,缺少提供这方面的资源,就公共意识太差。当然最后也归到一个整体道德叫公德,这也是违反了。这是一个大问题,所以这个责任如果到我们今天的每一个人身上,就如何在公共空间里面建立起我们的文化素养。 公共空间它是跨家庭跨政府还跨地域的公共空间,中国就需要有这种空间来改变人们的无公共空间的意识。这里面有一个非常糟糕的东西就是我们中国少数的知识分子,对公共空间缺少责任感。康德,德国的哲学家康德讲过一句话,什么叫优秀的知识分子?就是敢于在一切公共空间坚持理性,敢于在一切公共空间坚持理性。这一点是我们的中国有一些知识分子非常缺少的。他们一直在做一些和公共空间毫无关系的事情,常年研究几个非常古老的词汇拿出来卖弄,这其实和公共空间没有关系,公共空间也听不懂。比如说某位知识分子研究某本小说里面一个丫鬟的性爱史,并且在权威媒体上公开骄傲的宣称:“为此课题,我已经研究了近30年!”当然这种坚持的精神很可嘉,但是对于公共空间来说这个话题的意义和价值实在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公共空间那么多问题你们都不管不问拒绝研究,专门研究这些琐碎的无聊问题,有意思吗?而且,据说她还因此获得了各种职称、各种荣誉!无效慢慢变成了无聊,我看慢慢还会由无聊最后变成无耻……还有,不学无术的烟草商雇员,凭借研究如何能让人们吸食更多烟草的“成果”居然成为了中国工程院的“烟草院士”,这就是在帮助烟草公司变相推销香烟、客观上鼓励人们吸更多的烟,最终会使中国人公共空间不断受到毒害的侵袭!这样的人和事现在天天都在发生着,比比皆是。 缺点2:一般情况下,我们比较缺少法制意识。 中国文化大家最流行的文化是武侠文化,什么叫江湖,江湖就是远离法律的地方。什么叫豪杰,豪杰就是远离法律的人群,冲撞了法律在我们心目当中还是英雄。欧洲的海盗,冰岛的海盗曾经在我们的宋代,经过多少年的奋斗才由海盗而变成了法制的公民。他们一开始是为了分赃建立了方法和形式,然后慢慢的发展演变成熟,最后就在北欧建立了法律系统。这个时候中国正好是水泊梁山,我们没有经过这个转型。 所以我们的法制意识至今还是一个问题,我们的民间聚合,我们的民族主义都造成了法制意识的极端的败坏,这个我们都知道,近期因中日钓鱼岛问题非法打砸日产车辆等恶性事件在报纸上、媒体上、网站上大量都是这样,再大的不满情绪发泄出来也应当遵循法律和制度。几个月前,北京一位下岗工人廖丹成为新闻人物,为了给患尿毒症的妻子治病,他不惜伪造收费单据,四年为妻子免费透析500多次,涉嫌骗取医院17万元。媒体报道以后,公众为救妻子以身试法的廖丹所感动,纷纷解囊相助,短时间内他就收到了40余万援助善款。但是,触犯法律决定了他无法成为真正的道德模范,等待他的是刑事惩罚。 缺点3:一般情况下,我们比较缺少创造意识。 大概由于我们辉煌的历史太久,我们永远是国学、国学、国学,古代、古代、古代,往前走的力量一直很少。我们中国一直在不自觉的普及着一种莫名其妙的思维,不管是官员提拔还是科学院提拔有一个重要的标准,没有争议,他没有争议。没有争议他一定是没有太多的创造,没有争议一定是一个没有太多的创造,是一个长袖善舞的平庸的人才可能没有争议。大创造的人怎么可能没有争议?因为任何创造都是对前人的挑战,任何创造都是对原有规范的突破,他怎么可能没有争议?这是个大问题,中国的缺少创造。 “中国人很聪明”,这是大家都很喜欢听的话。在国外的很多学科领域,到处都可以见到中国学者的身影,而且也被国外同仁人夸奖得最多,有些基础专业研究甚至因为其中有华人很多外国人就放弃竞争学科带头人的努力。但是,中国人在学术上表现得浮躁,有时甚至捏造实验数据,伪造科研成果。在应用上表现得喜欢用别人成熟的东西甚至不惜去窃取,而自己却不愿辛苦努力去创造。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三,但是转化率不足10%,而真正专利能够保持10年的不到45%。许多企业虽有研发机构,但从来不去检索国内最新相关专业专利文献,一心就盯着国外成熟技术或者到国内同行那里去“弄点”现成的东西;就是偶然发现了一些适合自己的专利发明,也轻蔑地用一句:“不易实现”来搪塞,根本不去深究。 如果你读到了这里,你觉得有没有道理?坐观君觉得比较客观。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进步。自己是千好万好,别人是千不好万不好,那就是走极端。正如前文所言,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就是中庸之道,这一点在今天需要进一步发扬光大。少一点儿戾气,多一点平和。当然,我们是礼仪之邦,讲求礼尚往来,引申开来,那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先君子后小人。当今国际社会仍然是现实主义主导的天下,中国在这个丛林中生活,并试图创造出一番历史新天地,这两点都是必不可少的。你认为呢? 为价值付费,给坐观加油。想给坐观君打赏,就长按下面二维码,随心随意。关注坐观君,请长按下面二维码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china_2049
在这里,读懂中国、世界及它们的关系.不追求原创,只是信息爆炸时代的一个&淘金客&.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其它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虚拟毕飞宇这个冬天特别冷。祖父神情淡然,但手指头在动,是欲言又止的那种动,祖父的大限不远了,他要对我交代什么了。父亲看在眼里,退了出去。望着父亲的背影,祖父很轻地咳了两声。我了解我的祖父,祖父的咳嗽大部分不是生理性的,是他想说些什么,却不知道怎么说。作为物理老师的儿子,父亲最有机会上大学;但是,祖父把时问全部给了学生,父亲在另外一所中学读书,父亲没有考上,祖父的57个学生考了31个,在当年,这是&放卫星&般的天文数字。九月,省报的记者把祖父的故事写成一篇长文:《春蚕到死丝方尽》。黑体的通栏标题很吓人的,还配了祖父的一张标准像。祖父在享尽殊荣的同时冷静下来了,突然就有了愧疚。他建议他的儿子去补习。可祖父忽略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春蚕》是一只无坚不摧的拳头,把父亲的自信给砸烂了,父亲拒绝了&春蚕&的建议:&忙你的去吧。&父亲不是省油的灯,他模仿祖父的笔迹给教育局长写了一封信,要求他给自己的儿子安排一份工作,口吻酷似祖父。那些年,这样的事求之不得呢。局长爽快地让父亲进了县教育局。一月后,祖父急匆匆地来到了父亲的办公室,他瘦小的身体暴发出了雷霆般的震怒:上补习班去!局长打圆场了:&教育局挺好的&&&祖父指着局长的鼻尖:庸俗!鼠目寸光!一年之后,祖父做了校长,而教育局长有机会出任副县长了。在组织部人员面前,祖父重复了那六个宇,教育局长功亏一篑,他的委屈和忿懑落在了父亲头上。父亲是祖父的一块肿瘤,硬硬的,始终长在祖父的体内。祖父很少喝醉,但是,只要喝醉了,他都要来一次规定动作:跪在马桶前沿,对着马桶一口一个&对不起&,呕吐出来的&对不起&毁掉了这一对父子,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他们也说话,却不看对方的眼睛。但醉后的祖父说得最多的却是一届又一届的高材生,祖父记得清清楚楚,涉及面极广,诸如名牌大学、国家机关、公司名称、荣誉机构,院士、教授、研究员、副省长、副县长,办公室主任、董事长。也有记不住的时候,他在记忆阻塞之前往往要做一次深呼吸,随后,一声长叹。这一声长叹比马桶的下水道还要深不可测。祖父的癖好,往好处说,爱才;往坏处说,他眼里其实没有人,只有高智商,他酷爱高智商。一旦遇上,不管你是谁,他的血管就陡增激情,奔涌起宗教般的颠狂和牺牲精神,沉着,持久。&爷爷做了三十五年的教师,三十二年的班主任,九年零十个月的教导主任,六年零八个月的副校长,两年半的校长&&&祖父对自己还算得意。父亲退出去了,我打破沉默:&嗨,不就是爸爸那点事嘛&&&祖父说:&这事吧,我有责任。我呢,痛苦了好久。你爸退休那天,我就释怀了&&&我很意外&&他的眼神里不是释怀。&&&你说&&你说我能得到多少个花圈呢?&祖父凄然地望着我。似乎鼓足了勇气。这算什么事呢。&当年荣校长l82个。我数过两遍。&祖父十分凄凉地憋了半天,轻声却又清晰地说。荣校长的职务是祖父接替的,&182&也成了祖父岁岁年年的梦文章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你想要多少个就有多少个!&我想让说话轻松一点,特地挑选了嘻哈的语气。&不能做假。&语气剥板,严厉,中学教师特有,&不能做假!&祖父赋闲多年了,他又不像荣校长在岗位上轰轰烈烈地倒下去的;再说了,这年头早就不是1982年了;再再说了,这是什么时候?大家都忙着过年呢。#from 阅读答案 虚拟 毕飞宇 这个冬天特别冷来自 end#我的祖父,我们县里最著名的物理老师兼中学校长,他死在了小年二十六。这一天特别特别地冷。祖父曾为解寂寞,开了微博,我在上边发了讣告。微博长久寂寞。我取出钱包,来到了花圈出租处,要来纸,笔,墨。我努力回忆祖父大醉的那些夜晚说出的那些名字职务单位,我不可能记得住,但意思无非是这样的&&剑桥大学东方语言学中心副主任 罗绍林 遥寄哀思斯坦福大学高能研究所研究员 茅开民 遥寄哀思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储阳 遥寄哀思&&一口气写了两个多小时,并不悲伤。事后我没有数,我不想知道具体数据。世界就在这里了,我亲爱的祖父,你桃李满天下,&&这从来就不是一件虚拟的事。父亲没有给祖父送花圈,只是亲笔书写了一幅挽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千。父亲一直站在遗体旁,却没有瞻仰祖父的遗容,一秒也没有。他紧抿双唇,头有些昂,目光在扫视他手书的挽联,最终落在下联上。他没有泪,但是,毕竟上了岁数,有了水光,很亮,像洞穿。(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在小说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也是故事的参与者,在祖父与父亲间充当二人情感的润滑剂。B.教育局长因祖父是名人而为父亲安排工作,后又因未能如愿升官而迁怒于父亲,这说明他是一个公报私仇的无耻小人。C.祖父临终前,他的种种表现让&我很意外&,按常理,祖父应在这时对我父亲致歉,但祖父却没有,这说明祖孙隔膜也很大。D.本文叙述手法巧妙,倒叙的运用让父亲的故事自然插入,使文章前后呼应、浑然一体,颇似《祝福》中对祥林嫂故事的处理。E.小说标题意蕴丰富,表面上是指&我&为祖父的葬礼虚拟送花圈的人名,实际上是表明祖父一生的功绩是真实存在的。(2)小说中祖父的儿子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3)文中写醉后的祖父说得最多的是一届又一届的高材生,这个情节有何作用?(6分)(4)祖父为什么对&能得到多少个花圈&特别在意?为什么他实际得到的花圈很少?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8分)答案(1)A E(B.&无耻小人&太过; C.&我很意外&,是因为祖父口头说&释怀&但眼神里&不是释怀&,&种种表现&不对,同时&这说明祖孙隔膜也很大&不妥; D.本文应是插叙,与《祝福》不同)(5分。E 3分,A 2分,B 1分)(2)①自卑:未得到足够关爱,落榜; ②不自信而又胆大妄为:失去复读的自信,以祖父的名义让教育局长安排工作; ③不宽容:走不出心理阴影,祖父死后也没有瞻仰遗容。 (6分。每点2分)(3)内容上:①突出了祖父一心为学生,一生都以学生为骄傲的形象; ②对比,以祖父对学生的关注与学生对祖父的冷漠作对比,突出祖父死后的凄凉; ③交代祖父与父亲之间产生隔膜的原因:祖父因爱高材生而忽略父亲 结构上:④为后文&我&为祖父虚拟送花圈的人名埋下伏笔。(6分。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满分)(4)第一问:①&花圈&代表对死者生前的肯定,祖父&对自己还算得意&; ②祖父荣誉感特别强,前半生&享尽殊荣&,担心死后不能像荣校长那样得到认可。 第二问:③祖父重智育轻德育,导致学生虽然成才却不懂感恩,他&眼里其实没有人,只有高智商&; ④社会对老一辈无私奉献的遗忘,&这年头早就不是1982年了&,时过境迁,人们观念变化。(8分。每点2分)小编推荐阅读答案: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看完本文,记得打分哦:很好下载Doc格式文档马上分享给朋友:?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相关阅读答案:
48小时热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