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清:全球流动性拐点央行货币政策拐点对中国有何影响

您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5 秒后进入首页九州证券邓海清: 全球流动性拐点已到来
债市"严峻时刻"将持续1~2年
自美国大选之后,美元指数稳居100关口,人民币汇率持续承压,加之资金价格上行,近期有关 &流动性拐点&的讨论再度升温。那么&全球流动性拐点&是否已经到来?如果到来又对中国宏观经济会有怎样的影响?……记者专访了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
每经记者 朱丹丹
自美国大选之后,美元指数稳居100关口,人民币汇率持续承压,加之资金价格上行,近期有关 "流动性拐点"的讨论再度升温。
那么"全球流动性拐点"是否已经到来?如果到来又对中国宏观经济会有怎样的影响?接下来中国的货币政策会怎样?同时,在"流动性拐点"讨论升温和债券市场遭遇"黑天鹅"的背景之下,包括股市、商品、黄金等在内的大类资产会受到什么影响?趋势如何?
针对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
债市将进入"严峻时刻"
NBD:时隔不久,对于"流动性拐点"的讨论再度升温,您认为"全球流动性拐点"已经到来了吗?为什么?
邓海清:是的,"全球流动性拐点"已经到来。第一,近几个月全球通胀呈现明显的回升趋势;第二,特朗普可能的新政改变全球通胀预期;第三,货币宽松导致全球资产价格泡沫,继续宽松的潜在风险巨大;第四,美联储加息周期重启已经成为确定性事件,欧洲、日本央行由降息转为维持利率不变,中国央行货币市场利率收紧,这些事实都表明全球流动性拐点已经到来。
与此同时,个人认为2016年下半年和2017年,尤其是2017年这个流动性拐点的迹象将会越来越明确。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政策方面一个处方的变化,即2016年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选择方面。特朗普胜选、欧央行的表态以及中国的供给侧改革,都比较清晰地反映了一点:从货币转向财政。也就是我们之前提出的财政、货币政策的"攻防转换",全球市场都基本如此。其次,进入2016年,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全球性上涨,包括石油等品种,进而使全球性PMI、CPI及PPI均出现回升,可以说为未来全球央行普遍收紧货币提供了几个基本面支撑。
总的来说,结合上面两个角度来看,到2017年下半年全球加息预期会从美联储"一枝独秀"式转化为一个全球普遍的议题。
NBD:那么,"全球流动性拐点"对中国宏观经济会有怎样的影响?如何看待接下来中国的货币政策?
邓海清:影响应当不大。全球央行货币政策拐点对中国主要有两方面影响:一方面美元走强、人民币贬值,由于中国债务结构中外债规模很小,因此资本外流并未显著危害中国经济,反而能促进中国出口;另一方面中国货币市场利率收紧,中国央行短期内存贷款加息的可能性不大,影响仅限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而利率收紧更大程度是对"资产配置资产荒"的修复和对过度期限错配的打击,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过度上行、危害实体经济的可能性很小。
NBD:具体到市场而言,前一段时间全球债券市场已经&失血&,您如何看待接下来的债券市场情况?会有所好转吗?
邓海清:不认为债券市场会有趋势性好转,短期波动性好转难以预测。此轮债券市场调整是在全球通胀拐点和全球央行货币政策拐点下的长期调整,目前调整幅度很大,不排除会有短期的恢复,但因为债市驱动因素的拐点已经确立,在特朗普新政被证伪、美联储停止加息之前,债市长期恶化的趋势不会改变。
总的来说,个人觉得债券市场从2016年底开始基本上就进入到历时1~2年之久的一个&严峻时刻&,即从前两年的黄金时代转化为一个严峻时刻。
未来表现:股市>大宗商品>黄金>债券
NBD:在流动性拐点讨论升温、债券市场大跌的背景下,股市、大宗商品、黄金等大类资产会受哪些影响?
邓海清: 理论上,如果只考虑流动性问题,则"全球流动性拐点"对于所有资产全部利空,包括股市、大宗商品、黄金、债券,因为全球央行放水正是股市、债市上涨,2016年大宗商品、黄金上涨的主要原因,其中大宗商品、黄金上涨在2016年之前受美国鹰派货币政策导致的强势美元压制,2016年之后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不及预期,美元见顶,大宗商品、黄金上涨。
但更大的视角来看,由于流动性并非大类资产价格的唯一决定因素,因此通盘考虑未来各类资产表现的排序是:股市>大宗商品>黄金>债券。其中,股市受益于特朗普未来新政导致的"再通胀",加上风险偏好回升,股市上涨概率最高;大宗商品同样受益于"再通胀"政策,但前期各类大宗已经出现一轮暴涨,短期存在回调压力,叠加强势美元的长期利空,大宗商品长期表现第二;黄金利空因素包括流动性收紧、美元走强、避险情绪消失,但"再通胀"利好黄金,黄金表现会显著弱于上半年,但并非最差;债券是最差的资产,因为"再通胀"直接打击债市,而且"再通胀"带来的加息提速更是利空债市。
NBD:面对动荡的宏观环境,您认为投资者当如何做好大类资产配置?又该注意哪些问题?
邓海清:首先,大类资产配置按照股市>大宗商品>黄金>债券进行配置;其次,需要考虑汇率风险,短期强势美元难以阻挡,美元资产最为优质。但长期来看,若中国经济企稳得到国内外投资者的一致认同,则在人民币已大贬的情况下,人民币资产将具有显著的配置价值。
NBD:刚才您提到"人民币资产将具有显著的配置价值",但最近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您又如何看待美元或者人民币走势?
邓海清:个人坚定认为现在美元的升值是一个短期现象, 2017年美元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先升值后贬值,且是长期性贬值。长期来看,我们认为不是强美元或者弱美元政策。进入2017年,全球央行都会讨论加息预期这个问题,自然美元指数走势就没有那么强。加之特朗普可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以及美国财政赤字大扩张,怎么可能维持一个强势美元?所以现在强势美元的政策是一个伪命题。2017年尤其下半年,人民币资产成为受全球资本推崇的资产,可能会成为大概率事件。
此外,我认为人民币汇率拐点一定会发生在2017年,但还不能确定是上半年还是下半年,这主要取决于特朗普上台之后经济政策的明朗化程度。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十年里,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榜单里有新面孔,也有“常胜将军”。2016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的有:成都、杭州、南京、西安、长沙、长春、苏州...
法国前财长埃德蒙·阿尔方戴利表示,中国现在GDP保持在6.5%以上的增长率还是很有力的,正在进行的经济转型特点是进口和出口有所下降,国内经济活动增加...
每日经济新闻
吉林省出台系列举措,推动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具体内容包括:规范个人出租住房行为,引导个人委托住房租赁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养老机构、旅游机构出...
每日经济新闻
胡润研究院与海银财富联合发布《2016财富传承密码特别报告》。报告指出,全球仅2.4%超级财富创造家族“富得过三代”。未来20年,中国内地31.5万亿财富...
“调查报告同时显示,有70%的受访企业认为,明年业绩有可能保持或者超过今年的水平。并且有90%的受访企业表示,没有撤资中国的打算。这说明绝大多数德...
每日经济新闻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Copyright (C) 2016 每日经济新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北京: 010-, 上海: 021-, 广州: 020-, 深圳: 9, 成都: 028-您可以输入30字
您所在的位置:
央行报告罕见七提泡沫 剧透货币政策重心变化
  11月8日,央行发布《2016年第3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罕见7次提及“泡沫”一词,并首次用“稳增长与防泡沫之间的平衡”这一提法。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这验证货币政策重心发生变化,其中,“泡沫”主要担忧房地产泡沫,但金融系统风险则不限于房地产市场。
  报告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改为“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强调货币政策基调没有变化。邓海清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代表“不变的货币政策”,只有随着经济金融形势变化而变化的货币政策才是真正的“稳健”,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突出了货币政策的诸多变化之处。 他认为,“稳增长”权重下降,“防风险”权重上升。
  事实上,10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货币政策”部分只字未提“稳增长”的内容,同时首次在“货币政策”部分强调了“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报告还首次强调“期限错配”问题,对9月份资金面紧张和开展14天、28天逆回购进行了解释,首次提出“短期内交易量迅速膨胀和交易期限超短期化蕴含的风险值得重视”。邓海清认为,市场资金紧张是央行有意为之、“流动性拐点”到来、期限错配成本上升已得到验证。
  总之,邓海清认为,央行已做出四点改变:一是货币政策“稳增长”权重下降,“防风险”权重上升;二是“降准降息”周期基本结束;三是适度增加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流动性拐点到来;四是将委外及表外理财纳入宏观审慎政策范围。
  对于债券市场而言,邓海清称,目前所有因素均利空债市,央行更是明确表态需重视“期限错配”的风险,而“期限错配”正是债券收益率下行的关键所在。他继续强调债市“防风险”,坚定看空中国债券市场。
  此外,央行还正面回应“弃房保汇”、“弃汇保房”争议。从2016年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但同时房价过快上涨,因此引发了“弃房保汇”、“弃汇保房”的争议。在本季度的报告中,央行在“专栏3 经济运行、货币政策与结构调整”中明确提到,两者均不可取。前者会导致“危机式的被动去杠杆”、后者会导致“加剧结构扭曲和债务积累,导致调整的时间更长、代价更大”。
  “关于汇率和房价的争议,实质上是一个伪命题,其前提是假定了房地产和汇率均存在泡沫,但这一前提并不存在。”邓海清表示,真正要做的是防范房地产泡沫,避免货币政策过紧或过松,与经济金融形势相匹配,坚持真正的“稳健的货币政策”。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国研网-金融版
30天内自动登录
中国人民银行
美国联邦储备局
欧洲中央银行
日本中央银行
英国中央银行
其它中央银行
聚焦全球央行的“负利率大战”
“入篮”开启人民币国际化新征程
聚焦人民币纳入SDR之争(2015/08)
关注央行年内二度降息(2015/05)
央行再次降准 货币政策转向?(2015/04)
聚焦“欧版QE”(2015/01)
央行降息为哪般?(2014/11)
聚焦央行放宽房贷标准(2014/10)
美联储何时加息?(2014/09)
关注央行5000亿SLF(2014/09)
2014年下半年货币政策将走向何方?(2014/08)
聚焦欧元区迈入存款负利率时代(2014/06)
关注两次定向降准(2014/06)
美联储正式退出QE(2013/12)
下一届美联储主席之争(2013/08)
金融市场化改革关键一步--放开贷款利率管制(2013/07)
关注银行间资金面告急 央行货币政策走向如何(2013/06)
日本央行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及未来政策走向
日本央行开启“无限量”宽松(2013/01)
央行启用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2013/01)
政治绑架下的日本央行货币政策(2012/11)
四季度货币政策走势展望(2012/11)
美联储会不会推QE3?(2012/08)
聚焦央行年内2次降息及影响(2012/07)
聚焦逆回购常态化和降准预期(2012/06)
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2012/06)
央行降息及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2012/06)
利率市场化融冰(2012/03)
解析2012年存款准备金率首次下调(2012/02)
关注近期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2011/12)
聚焦四季度货币政策走向(2011/10)
解析美联储“扭转操作”(2011/09)
关注美联储近期是否推出QE3(2011/08)
解析近期人民币加速升值(2011/08)
近期货币政策会否继续紧缩(2011/06)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解读(2011/05)
欧美货币政策前瞻(2011/04)
日本地震或迫使多国央行延缓加息(2011/03)
全球主要央行利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前页1/215&跳转到&
央行报告精选
人民币外汇牌价
币种买入卖出美元604.02606.44欧元819.32825.08英镑986.69993.63日元05.7805.82加元568.01572.00澳元540.69544.49瑞士法郎665.83670.51中国工商银行发布
Copyright &
DR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研网
&&中关村信用促进会会员证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球流动性拐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