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向培养池塘水体中的藻类培养

土池培养藻类进行青蛤工厂化育苗技术&&
】【】【】
&&&&青蛤(Celinasinensis)俗称黑蛤、牛眼蛤、蛤蜊等。在青蛤育苗过程中,青蛤幼体发育过程经过担轮幼虫、面盘幼虫、匍匐幼虫期,然后变态成稚贝而进入附着期,稚贝在育苗池池底部生活或在附着基上生活。育苗池的底部环境最为恶劣,容易造成污染而引起稚贝的大量死亡。所以贝类育苗的关键是控制好水质,使育苗池的底部清洁而干净,给青蛤稚贝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贝类育苗对水质要求特别高,育苗海水必须经过初步沉淀池,黑暗沉淀池,再经过砂滤才能进入育苗池。有条件的苗场砂滤后的海水还要经过紫外线消毒后才能进入育苗池。如果育苗场资金缺乏,育苗设施落后,缺少黑暗沉淀池和砂滤池,可以因地制宜,用漂白粉消毒,定向培养藻类,也可以满足青蛤育苗的要求。用这种方法处理后的海水,其水质标准甚至超过经过黑暗沉淀、砂滤、紫外线消毒后的海水。由于藻类是在消毒过的海水中培养,换水投饵一次完成,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藻类的密度可通过施肥进行控制。&&&&一、育苗设施&&&&1.育苗池选择&育苗池可新建,也可利用以前罗氏沼虾的育苗池。用来进行罗氏沼虾育苗的育苗池,底面积约10平方米,深1m,很适合做青蛤育苗池。在进水阀门处用两层300目筛绢过滤,藻类可顺利通过,300目以上的杂质被去除。&&&&2.藻类培养池塘的选择藻类培养池塘的容量应和育苗水体相适应。两个池塘轮换,培养藻类和提供新水,间隔期为漂白粉消毒后毒性消失的时间,约7天。若育苗水体为500立方米,每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总水体的3/4,则换水量为375立方米/天,7天换水量为2625立方米,池塘水不可能100%使用,所以可按3000立方米计算,水深为1.2m,则需要2个面积为2500平方米的池塘。&&&&3.藻类培养一般选择培养小球藻作为基础饵料生物,一方面是因为其容易培养;另一方面是其营养全面、个体小,适合青蛤幼虫摄食。若水源藻类中有害藻类或大型藻类较多,则培养藻类用水必须严格消毒,以防止杂藻感染。若水源藻类都是小型藻类,而且是适合贝类幼虫摄食的藻类,不含甲藻等有害藻类,可不经过藻类定向培养直接使用。池塘干法清塘后,施入基肥,施基肥时,不必全池底抛洒,可把全部基肥分成两等份,分别施入池塘两对角的底部,以后可通过搅动基肥来控制藻类的浓度。定向培养藻类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在育苗前20天把海水泵入池塘,水深约1.3m,用100ppm浓度的漂白粉溶液对海水进行消毒,约7天后施人腐熟的鸡粪400kg,保证藻类持久不衰,以后根据藻类密度适当施一些氮肥和磷肥。若仅使用无机肥,则藻类的高峰期很难持久,藻类的浓度控制也很困难。施肥后即可接种藻类。&&&&二、育苗方法&&&&1.亲贝来源青蛤亲贝的产卵与温度有关,在沿海一带水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所以青蛤的产卵季节由南向北逐渐推迟。江苏启东海区的青蛤约7月中旬为产卵盛期,江苏滨海海区约8月初为产卵盛期。青蛤亲贝可直接取自沿海滩涂,也可从池塘养殖的青蛤中选取。选择的标准是个体中等大小,50个/kg~70个/kg,成熟度较好,性腺充满整个贝壳空间。成熟度不好的亲贝应放入池塘暂养几天,并经常检查亲贝性腺发育情况。一旦发育成熟,应抓紧时间进行催产。&&&&2.亲贝催产青蛤催产的方法比较简单,阴干5个小时后,放入催产池中充气就可使亲贝产卵、排精。将亲贝摊开平放在敞口塑料大盆或直接放在水泥地面上,在室外阴干的效果也很好。亲贝产卵是在夜间,所以阴干的时间以晚上7∶00(此时太阳已落山)开始最好,约23∶00左右放入催产池中充气使其产卵。在催产池中的处理方法是把亲贝放入网笼中,网笼底部离池底约30cm,在网笼的下方池底放3个气石充气,相当于阴干后的冲水处理。一般情况下,催产亲贝的数量按2kg/平方米计算,催产后的卵密度约1万个/L。7天附着后进行分池,1个池分成2个池,20天~25天的时候再一次分池,仍然是1个池分成2个池。继续培养到40天时可出池进行中间培育。值得注意的是,从外地购回的亲贝,运输时间在6小时以上的,不能马上催产,应该暂养一天,第二天再催产。否则,亲贝会把大量的未成熟卵产出,影响受精卵的正常发育,使育苗失败。&&&&3.投喂投喂量要适宜,换水后池水有淡淡的绿色为好。池塘藻类培养池藻类浓度不要太大,可通过控制施肥量和搅动池塘底部基肥强度来控制。换水、投饵一次完成,这种方法使稚贝培育过程中的饵料投喂和换水变得简单,而且有利于育苗管理和控制。换水用水是经过藻类培养后熟化的,因而水质良好,给稚贝创造了一个极佳的水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4.分池浮游期幼虫在育苗池整个水体中分布均匀,7天后全部在附着水底生活,使池底显得非常拥挤,必须分池。一般情况是把面积扩大&1倍,也就是1个池分成2个池。分池操作比较简单,方法是停止充气,约1小时后,把出水口处的上方塑料管拔掉,使水自由流出,池水最后水位是15cm,这时在下水道排水口处用200目的过滤袋过滤,然后拔掉排水口处的塑料管,塑料管不要完全移开,以便控制出水速度,以免水流过大,损伤贝苗。在下水道轻轻晃动过滤袋,使污水排出,防止堵塞过滤袋。池水放干后,把过滤袋取下,把袋中的苗倒入盆中,然后把过滤袋扎到出水口处。用虹吸管或小型水泵的出水管轻轻冲洗池底,收集剩余贝苗。把整个池底冲完后,对育苗池进行消毒,冲洗后加水,把收集出来的青蛤苗一半均匀地泼人育苗池中,一半泼入另一个备好的育苗池中。所有育苗池的分苗工作都按此进行。此时的苗肉眼还看不见,操作时一定要仔细认真,第二次分池操作是在第一次分池操作后15天~20天进行。此时的贝苗已经隐约可见了。培养40天后,稚贝可出池进入中间培育环节。无论分池操作还是出池操作,都要小心认真,因为稚贝两壳极薄,任何稍重的操作,都会造成稚贝的损伤,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三、&讨论&&&&用土池培养藻类进行青蛤幼虫的培育,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室外土池培养藻类受天气的影响很大,大雨过后,会使藻类大量死亡,影响育苗生产。若能规避由天气造成的风险,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育苗方法。把藻类培养池塘做成长条型,上面覆盖塑料薄膜,使雨水不能进入池塘,土池藻类培养受天气的影响就会变小。塑料大棚和黑暗沉淀池及沙滤池相比,成本较低。&&&&许多文献报道,贝类育苗藻类投喂以几种藻类混合投喂效果比单一藻类要好,主要是几种藻类混合投喂后,营养全面,有利于贝苗的生长和发育。土池培养藻类不能接种多个种类,因为一种藻类的代谢中间产物会抑制另一种藻类的生长,竞争结果还是一种藻类占优势。而且混合培育多种藻类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也不如接种单一藻类达到所需浓度的时间短。另一方面,土池培养的藻类主要是以有机肥为主,其成分复杂,营养全面,使单一藻类以全营养方式生长,完全能够满足贝苗的发育需要。而工厂化育苗过程中,虽然以混合藻类投喂,但是这些藻类是用化学试剂培养的,其营养成分可能不足。总之,无论哪一种育苗方式都有其优、缺点,需要养殖者自己慎重把握。&
 分享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非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姓 名:手 机:邮 箱:游泳池产品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
- - 养殖池塘水质管理与控制技术养殖池塘水质管理与控制技术养殖池塘水质管理与控制技术
& && & &养鱼八字经&-水、种、饵、混、密、轮、防、管中,&水&居于首位,足见&水& 在池塘养殖中的重要性。&水&不仅是鱼虾蟹等水产经 济动物生活的载体,而且水还承载着 池塘、与其接触的大气和土壤中包涵的各种因子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及演替
过程。&养鱼先养水&已成为有经验渔民的共识。传统观点认为养殖水体要&肥&、&活&、&嫩&、&&&爽&。水体的&肥&通常是指水体中的浮游生物量高; &活&的生物学含义是指池塘中物质、
能量循环快,食物链的各个环节运转正常,整个池塘处于良性循环中;&嫩&是指水中的优良优势藻处于较佳的生长状况,细胞尚未老化;&爽&则是指水质清爽, 水色不太浓浊。我国传统的&花白鲢&养殖产量与水体的肥度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养殖鲢鳙鱼最适的食物密度在15~20mg/L
(透明度相对于20~30cm),主养池塘水体的透明度一般要求在25~30cm;
而近年全价配合饲料的普遍使用,人们发现主养吃食性鱼的池塘,水体肥度应适当控制,透明度最好能在35cm
以上,这样可有效提高吃食鱼的产量,并减少病害的发生。目前湖北许多地区都在推广&清水养鱼&。然而沿海渔民发现在台风、暴雨来临时,将虾塘的透明度控制 在10~20 cm 反而更加安全。随着养殖模式和养殖品种的不断增加或改进,&肥&、&活&、
&嫩&、&爽&也有了新的内涵,不能一概而论,应视具体情况。按照大连水产学院何志辉教授的观点,养鱼最适水质的生物指标是:1.浮游生物量在 20~100 mg/L;2.隐藻等鞭毛藻类较多,蓝藻较少;3.藻类种群处于增长期,细胞未老化;4.浮游生物以外的其他悬浮物不多。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不可能适时精确地了解水体中所发生极其复杂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变化。因此,有养殖经验的渔民,常常通过观察水体变化,同时结合水体关 键指标的检测, 来把控养殖水体的的大致特征。比如通常呈现红褐色、褐绿色、褐青色(墨绿色)、茶色、
绿色(淡绿色、翠绿色、黄绿色)的水较好,而呈兰色、浓绿色浊、灰色、黄绿、泥黄色、
发白、发黑、发臭的水则是劣水。水体的颜色与优势藻的种类、数量密切相关。如金藻、黄藻、硅藻和甲藻水华多呈褐色、褐绿或褐青色;绿藻和裸藻水华呈绿色, 而蓝藻水华则接近深绿或蓝绿。但是蓝藻、绿藻和裸藻水华并不仅仅呈现出绿色和蓝绿色,水体的颜色还受悬浮水中无机质、有机质的种类和数量的影响。
& && &针对我国池塘养殖中常常出现与&水&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结合当前实际的情况,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参考解决办法:
1&&当水体中有机物过多
水体中有机物过多是池塘养殖常面临的问题,在精养池塘中更为普遍。池塘中过多的有机物不仅会消耗水中大量的溶氧,而其自身又会成为厌氧微生物大量增殖所必 须的物质基础。在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的连绵阴雨天,水中过多的有机物常常造成水生动物缺氧应急,甚至死亡;而体质的下降,有害病菌的滋生又为病害的发生提供 了可能。
& & 水体中有机物过多时,一般的思路是首先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将水体中大量有机物沉淀下来,然后加入氧化剂底改,或者施用EM
菌、光合细菌,再植入新的藻种,加快池塘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此外,排换底层水、干塘清淤、合理的施用基肥和投喂,也能有效降低水体中有机物的库容量, 进而减少水体中的有机物。当水体有机物过多时,快速沉降水体中有机物的方法尤为关键,通常可采用如下一些解决方案:
& & 方案一、可采用明矾(结晶体),以3g/m3 的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
& & 方案二、采用聚合氯化铝,用水溶解后,以3g/m&&的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
聚合氯化铝是介于三氯化铝和氢氧化铝之间的中间水解产物,该无机高分子化合物能沉淀水体中有机物,调节水质。固体产品中氧化铝含量为20~40%,液体含 量8%以上,无色或黄褐色,有腐蚀性。其降解的基本原理与明矾类似,但采用聚合氯化铝具有以下优点:①絮凝体形成快,沉淀速度高,反应沉淀时间可缩短。② 在等投加量下碱式氯化铝混凝时消耗水中硬度小于各种无机混凝剂,处理水的pH
值降低也少。③在处理水时,特别在处理高浓度水时,可不加或少加碱性助剂有及助凝剂。④脱色能力优于其他无机净水剂。在气温较高,养殖密度大的池塘采用聚 合氯化铝净水效果明显。在使用杀菌、杀虫消毒剂前,泼洒聚合氯化铝能更好地确保消毒、杀虫效果。
& & 方案三、采用沸石粉,以20g/m3 的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
沸石粉是一种吸附性的水体改良剂,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其颗粒内有许多大小均一的孔隙和孔道,能有效吸附有机物。沸石粉作用还体现在如下几方 面:①吸收水体中的氨态氮、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②有效降低池底的硫化氢毒性,调节水体的pH
值;③增加水体中的溶氧;提供常量和微量元素,促进鱼虾生长④ 吸附水体中有害物质,改良水体,减少病害。
& & 方案四、采用麦饭石,以150~300g/m3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每15 天一次。
麦饭石主要成分以氧化硅为主,同时含有多种金属氧化物,其内部有许多孔和通道,无毒。主要作用如下:①吸收和消解水体及底质中的有毒物质。有报道说麦饭石 对细菌吸附能力在6 小时内可高达96%,对有毒金属吸附力达到98%。内含物氧化铁消毒硫化氢② 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防止疾病和缺氧浮头;③
调节水体的pH 值,通常使pH 升高;④ 净化水质,排除生物体内毒素,促进酶活力。
2&&水质过肥、藻类过度繁殖
& & 水体过肥、藻类过度繁殖常常会导致水体的缓冲系统减弱,常用的控制方法如下:& && && && && && && && && && && && &
& & 方案一:采用膨润土,以75~150 g/m3 的水体终浓度,定期全池泼洒。
基本原理是利用膨润土具有极强的吸收性,入水后能迅速形成微小颗粒,水中呈悬浮和凝胶状,可吸附和粘集水中悬浮物,控制营养盐类溶出时间,从而降低池水富 营养化程度,池土耗氧量,因此可有效防止水体过肥,藻类过度繁殖,并对缓解水生动物的缺氧浮头也有一定的作用。
& & 方案二:当藻类过度繁殖时,可采用络合铜杀灭藻类。
络合铜(也称螯合铜、天使蓝)水剂,无嗅、无味,对光、热、硬水等性质稳定,较硫酸铜安全、刺激性小。能有效杀死水体中有害的藻,特别是大型矽藻和黑丝藻 等;同时可防止动物性浮游生物过度繁殖;并且杀灭真菌和纤毛虫类寄生虫。鱼池以 0.37~0.8g/m3
;虾0.6~1.2g/m3用水稀释后全池泼洒,但淡水虾慎用;当水体硬度低于50g/m3 或pH低于7.2,
池应减量使用,而且用后增氧;视水质变化3 天后可再用1 次。
3.水体中pH值变化过快过大
pH值是养殖水体的一个综合指标,它主要与水体中的C032-HC03-C02缓冲体系及Ca2+-CaC03固体缓冲系统有密切关系,并与有机酸、腐殖 质缓冲系统有一定相关性。因此,水体中的pH值会随着水的硬度和C02的增减而变动。池塘中pH值通常随着日出逐渐上升,至下午 16:30-17:30(也有在13:00)左右)达到最大值,接着开始持续下降,直至翌日日出前降至最小值,如此循环反复。池塘中pH值的日正常变化范 围为1-2,当水体中pH值过高、过低或变化幅度过大,都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
3.1、pH值过低处理措施
pH值过低、下降幅度过大通常是水质变坏、水体中溶解氧降低、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增加的综合体现。pH值过低或下降过快都会降低和削弱水产动物血液的载氧能 力,造成其生理缺氧和应急;亦会降低水体中磷酸盐的溶解度,进而导致浮游植物的繁殖减弱,有机物分解速率降低;而且在酸性的水体中鱼类更容易感染寄生虫 病。
& & 遇到上述情况可参考采用如下措施:
& & ①可以将池中老水排掉,注入新水,反复2-3次,以调节水体中的pH值;
& & ②每半个月泼洒生石灰水(如淡养对虾池pH值低于7.8,每亩用量5-15kg), 既可以调节水体酸碱度,又可以防治病害发生;
& & ③对于pH值下降过快或过低的水体,也可用NaOH(
)或小苏打进行调节,采用1%NaOH溶液,一定要进行稀释(比如稀1000倍),少量多次均匀泼洒,并及时测定水体的pH值,以确定效果;
& & ④加速培植浮游植物,形成新的藻相,对于形成的蓝绿藻要及时控制,必要时追施无机肥料,促使优良藻类繁殖茂盛;
& & ⑤充分增氧,控制还原型物质的生成。
3.2、pH值过高的处理措施
pH值过高或上升过快会造成水体中氨氮转化为分子氨,毒性成倍增加(尤其pH达到10以上时);pH值过高能腐蚀鱼虾蟹的鳃部组织,使粘液凝固,严重时体 粘液成丝状;而且pH高的水体中易形成蓝绿藻水华;pH值过高的水体同样也会形成难溶的磷酸三钙,从而导致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循环减缓。
对于水体中pH值过高(如淡养对虾池高于8.5时),可采用如下措施:
& & ①用滑石粉(主要成分硅酸镁)调节,用量为每亩1-2kg。通常滑石粉以1.5-2.5g/m3全池泼洒,可使水体pH降低0.5-1;
& & ②每亩用0.5-1kg明矾,全池泼洒;
& & ③对pH过高或升幅太快的水体也可用稀盐酸或醋酸泼洒,少量多次泼洒后,并及时测定水体的pH值
& & ④多施有机肥,以肥调碱。
& & 此外,在一些盐碱地进行水产养殖,盐碱地区通常pH值偏高,通常的参考措施有:
& & A.尽量不使用高pH值和较高碱度的水源,如有条件可采用换水的办法,防止池水的pH值过高;
& & B.盐碱底质土壤的鱼池,不宜施用生石灰进行清塘和消毒,防止pH值上升;
& & C.渔池中要除去大型藻类如眼子菜、聚草和轮藻等。减少光合作用,避免pH值大幅度增高;
& & D.控制浮游植物的过度繁殖,可用0.5-0.7ppm双硫合剂进行全池泼洒或在下风口杀灭过多的藻类;
& & E.不宜以鲢鳙作为主养鱼,应以鲫、鲤、草鱼、鲂鱼、罗非鱼等为主;
& & F.紧急解救措施可适量泼洒醋酸或盐酸,以中和pH值,防止碱中毒与氨中毒。
4.水体中溶氧不足
溶氧是水体中最主要的理化指标,养殖池塘中溶氧量通常要求在5-8mg/L之间,至少不低于4mg/L;当溶氧低于3mg/L时,鱼虾会烦躁不适、轻度缺 氧、呼吸加快、摄食量降低,从而影响生长。溶氧更低时就可能造成水产动物的死亡。水体中溶氧量取决于增氧与耗氧因素的消长作用。池塘中溶氧主要来源于浮游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照、温度等影响较大);空气溶解(与风浪,水体的水平和垂直移动有关);增氧机或增氧剂的使用;换新水所携带氧气等几个方面。而水体 中溶氧的消耗则包括水生生物及细菌等微生物的呼吸代谢耗氧,池水、底质中有机物等还原性物质的分解等几个方面。
& & 当池塘溶氧不足时可采用的主要应急措施有:
& & ①增氧机的合理使用;
& & ②合理的换水;
& & ③减少池塘中有机物、微生物等好氧量(方法同前);
& & ④合理地使用增氧剂;
& & ⑤逐渐培育出所需适用的新藻相。
& & 现仅就目前主要的增氧剂作简要的说明:
& & A.过硼酸钠
:白色细小结晶粉末,属于温和性氧化剂,能缓慢释放氧,当水温高于40℃,氧气逃逸加快,可增加水体中的溶氧。使用过硼酸钠后可增加水体的碱性,提高池塘水体的pH。使用时用水溶解后,以1g/m3的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但应注意不能与酸类物质混存。
& & B.过氧化钙
:白色结晶粉末,与水反应后能产生大量的氧气,可增加水体中 的溶氧,提高水体的碱性,提高pH值,并可絮凝有机物及胶粒,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去除二氧化碳和硫化氢,防止厌氧菌的繁殖,且杀死致病细菌,起到澄清水体 的作用,改良水质。使用时用水溶解后,以1g/m3的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但对于缺氧池塘可参考下表使用量。
& & C.过碳酸钠(Na2C03&3H202)
: 白色、自由流动颗粒结晶粉末。水溶液呈碱性:活性氧含量14%,具有氧化性。过碳酸钠干粉的活性氧含量相当于30%浓度的双氧水。使用过碳酸钠后池塘溶液 的pH值呈碱性,生成活性氧,从而发挥了其杀菌、漂白去污的功能。预防缺氧以0.075-0.15g/m3的水体终浓度全池泼洒;缺氧急救时使用量可加 倍,以0.15-0.22g/m3的水体泼洒。此外,0.02%过碳酸钠溶液还可进行活鱼运输,每5-6h加药1次。
5.水体中氨氮偏高
正常养殖水体中氨氮一般不超过0.2mg/L为宜,过高就会影响水产动物的摄食,造成其中毒,甚至死亡。池塘中氨氮过高通常是由于养殖中投饵量过大;或者 直接用饼粕、冰鲜喂养,过剩残饲料变成了昂贵的肥料;此外鱼、虾大量排泄物的累积,过高的放养密度和过度施肥都是造成水体中氨氮浓度偏高的重要原因。
& & 防治养殖过程中氨氮偏高的主要措施有:
& & ①在养殖初期严格清塘、清淤,减少池塘中氮的库容量;
& & ②养殖初期肥水的时候注意有机肥的使用量;
& & ③根据水体的实际承受能力,制定合理放养密度;
& & ④选择消化率高的饵料,科学投喂:
& & ⑤经常开动增氧机;
& & ⑥养殖中后期使用沸石粉(15-20g/m3)或活性炭(2-3g/m3)改善底质,吸附氨氮,降解有机物;
& & ⑦定期检测水中氨的指标,如果氨氮超标,早预防,早处理;
& & ⑧及时清理养殖水域底层的污垢及水产养殖动物排泄的粪便等措施。
此外,随着生态养殖技术的日益成熟,正确合理地使用光合细菌、微生物活菌制剂,能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去除水体中的硫化氢和亚硝酸盐,改善池塘底泥、底 质,稳定水体中的pH值,加快水体中的能量和物质循环;合理地使用活菌制剂可净化水质,促进生长,防止疾病,提高水产动物的成活率。目前使用活菌制剂已成 为控制水体中氨氮的最主要措施之一。有人在河蟹池使用微生物活菌制剂,结果15天后使用EM菌池塘NH4+含量为0.12mg/L,而未施的池塘为 1.47mg/L,且施用微生物活菌制剂池塘NH4+离子变化幅度较N02-、P043等含量明显降低,pH也明显提高。但在使用活菌制剂时,应当注意不 同菌类的适应条件和使用方法,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泼洒活菌制剂前后3-7天忌施消毒剂,也不能与消毒剂、抗生素等同时使用。光合细菌在日出时使 用,效果显著;在使用硝化细菌时,不能像芽孢杆菌一样用红糖、池水活化;硝化细菌繁殖速度慢,使用时最好与其他活菌制剂错开使用,使用后泼洒沸石粉,效果 会更加显著;使用硝化细菌后,3-4天内尽量不排水等。
6.水体中亚硝酸盐偏高
正常养殖水体N02-一般不超过0.1mg/L为宜,当N02-积累到0.1mg/L后,就会造成鱼体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血液载氧能力逐 渐减低,长期应急就会造成水产动物的慢性中毒,患所谓的&黄血病&,水体中N02-过高就会导致水产动物摄食量降低、鳃组织出现病变、呼吸困难、躁动不安 或反应迟钝,严重时则发生暴发性死亡,养虾过程中的&偷死&常常也是由于N02-过高造成的。不过需要说明的是,N02-的毒性受pH、温度的影响小,但 随着水的硬度和盐度的升高而降低。
& & 在养殖的中后期,池塘中亚硝酸盐偏高是极其普遍的现象,这与养殖中后期投喂量增加、生物及氮的库存量增加,而硝化细菌自身繁殖相对较慢且生长易受到其他菌群的抑制有关。针对亚硝酸盐过高,通常采用的防治措施有:
& & ①开动增氧机或全池泼洒化学增氧剂,以促进N02-向N03-的转化;
& & ②使用氨离子螯合剂、活性炭、吸附剂、腐植酸聚合物等配合成的水质吸附剂如亚硝酸盐降解剂,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吸附或降解亚硝酸盐;
& & ③使用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光合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制剂,利用活菌制剂加快N02-分解、转化;
& & ④偏瘦水体增施磷肥,以磷酸二氢钙为最佳,促使浮游植物对氮的吸收,偏肥水体用沸石粉或明矾+食盐全池泼洒;
& & ⑤及时排换水,尤其是底层水和污水,及时清理池塘中的污物;
& & ⑥消毒杀灭厌氧菌后,并用沸石粉进行吸附;
& & ⑦同样浓度的亚硝酸盐在海水中的毒性远远小于淡水,因此,适当提高水体的盐度可一定程度降低亚硝酸盐的毒性。
7.水体中硫化氢偏高
& & 硫化氢对鱼类具有较强毒性,在养殖水体中的浓度应严格控制在0.1mg/L以下。水体中硫化氢的来源主要是饲料残饵、水生生物的尸体和淤泥等在溶氧缺乏时厌氧微生物分解而产生的。当水体中硫化氢含量偏高时,主要的防治措施有:
& & ①冲洗池底污泥,暴晒、铲除池底硫化物较多的黑泥或污泥,改良底质;
& & ②通过增氧措施使池水保持较高的溶解氧水平,避免硫化氢的产生和积累;
& & ③合理放苗,合理投喂饲料;
& & ④适当换底层水,减少硫化氢的生成和积累;
& & ⑤按20mg/L的浓度施生石灰,全池泼洒;
& & ⑥对硫化氢含量较高的水体,可每亩用300-500m1双氧水,加少量铁屑或含铁的矿渣或沸石粉等水质底质改良剂,吸附或者沉淀H2S(铁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铁沉淀);
& & ⑦池塘中施硝化菌、硫磺菌和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使硫化氢转化。
8.水体水色发白
池塘水体水色发白在养殖前期通常是由于浮游动物过多或者浮游植物突然大批死亡,单细胞藻类不能正常生长所致;而在养殖后期因为天气突变、溶氧缺乏、毒素增 加、代谢障碍、摄食投喂、消毒治病不当等也可造成单细胞藻类非正常大量死亡,进而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或浮游动物繁殖过剩所致。
& & 水色发白主要的防治措施如下:
& & ①首先要多开增氧机,然后排掉部分底层水并引进部分新水;
& & ②采用驱氨净水剂,增氧剂,光合细菌;
& & ③引进新藻种,并适当肥水;
& & ④发白水体如果氨氮或亚硝酸盐的含量过高,应该先使用驱氨净水剂如沸石粉、氯化铝,同时控制或停止投喂饲料,待大部分的浮游动物被摄食或死亡后,再引进部分新水,并进行肥水;
& & ⑤对于轮虫等引起的水体发白,可先不间断增氧,次日清晨沿池塘四周泼洒杀虫剂并于上午增施磷肥。
& & ⑥泼洒维生素C等,减轻鱼类的应激。
9.水体水色偏瘦
& & 水体只有保持一定的肥度,才能维持水体中良好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对于偏瘦的养殖水体,常采取的措施是施肥,但应该注意施肥的方法:
& & ①在池塘养殖中,往往采用施足有机肥,追施无机肥的方法,在春季多施氮肥,夏季多施磷肥,以磷促氮,这样既满足浮游植物对氮磷吸收比例,又不使氨氮过分富积;
& & ②在追肥时应把无机肥充分化开,选择晴天上午均匀泼洒,切忌泼洒后立即开启增氧机,以便营养成分被浮游植物充分吸收。
& & ③如果检测水中氨氮偏高,而水又很瘦,可采取多次晴天上午用铁链、棕绳等拉、搅底泥,同时开启增氧机,这样使富积底泥的营养成分释放出来,既降低氨氮又肥了水。
10.水体水色呈红色
水体呈现红色通常是由硅甲藻或金藻成为优势种群而引起,但也可能是原生动物或赤潮生物引起的。前者通常无大碍,而一旦天气突变,藻类大量死亡并产生大量毒 素,造成水质突变恶化,甚至造成水产动物中毒死亡。因此,池水一旦变红,必须及时改良。主要处理措施是在天气晴好时,先用季胺盐碘等消毒泼洒,第二天再用 双氧氯、强氯精()等泼一遍,适当换水3天后再视情况追肥一次。如果是原生动物引起的,也需用敌百虫等及时杀灭,并及时培育新藻种。
11.水体水色呈黑色、发臭
水体发黑、发臭表明池中较多有机质(如残饵、动植物尸体、排泄物、池底腐殖物等)未得到及时转化,沉入池底后进行腐败分解,不仅消耗大量溶氧,并产生大量 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致使池塘底泥发黑、发臭,危害水生动物健康,造成动物机体免疫力下降,易被病原微生物侵袭,甚至泛塘。
一旦发现水体出现底泥发黑、水发臭,应快速沉降水体有机物(方法同前),更换底层水,同时采用二氧化氯等强氧化剂氧化或杀灭过多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并充分 增氧,2-3天后用改水剂、底质改良剂及活菌制剂加速池底有机质或腐殖质的转化。最为关键的是要及时通过引入新水新藻,并加施磷肥,及早培育出新的优势藻 类。
12.水色呈黑褐、红棕、浓黄色水
养殖水色呈黑褐、红棕、浓黄色主要是因微囊藻、甲藻、三毛金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所致。黄色水尤其在pH值下降时易产生;而黑褐色水体多与投喂劣质饲料、 残饵过多、水质和底质老化有关。因为许多鞭毛藻能分泌毒素,使水产动物神经受到麻痹,甚至中毒、死亡。可考虑采用如下防治措施:
& & ①人工打捞藻类;
& & ②晴天上午于下风口多次泼洒硫酸铜、硫酸铁合剂杀灭藻类;
& & ③有条件养殖户可通过换水,利用潜水泵将集中于下风口的藻类排除,加注相临鱼池水质较好的水;
& & ④施肥,微囊藻、甲藻为优势种的水体多施磷肥少施氮肥,而三毛金藻为优势种水体施硫酸铵为最好;
& & ⑤经常开增氧机,通过暴气散发有毒气体。亦可采用具有增氧漂白作用的增氧剂。
13.水体蓝绿藻水华
高温季节,随着投饵量的不断增多,残饵、粪便、鱼类自身代谢产物的不断进入使得池塘封闭水体富营养化。尤其在强碱性和高氮低磷的养殖水体,更容易出现蓝绿 藻类水华。形成蓝绿藻水华的水体表面往往形成一层绿色的油膜,以云斑状、带状在水面上漂浮,并有难闻的臭味。养殖户称之为&老绿水&。在生长良好的池塘中 浮游植物量一般应在100mg/L以内,100mg/L大致是鞭毛藻池水&肥水&和&老水&的分界线。而蓝藻塘的&肥水&,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往往超过 200mg/L。
& & 一旦水体出现蓝绿藻水华,可采用如下处理措施:
& & ①加大换水量,最好将表层的肥水换掉;
& & ②在晴天中午机械增氧;
& & ③控制投饲施肥。减少投饲量,尽量不投散料、粉料,避免饱食排泄和饲料散失而肥水;
& & ④不或少施氮肥适当施用磷肥,加速喜磷的硅藻类优势种群形成,抑制蓝绿藻的繁殖;
& & ⑤使用螯合铜浓度O.6-1.Og/m3,以改进传统使用硫酸铜杀藻的办法;使用O.7ppm双硫合剂在晴天上午于下风口泼洒,以防因浮游植物缺氧死亡而坏水;
& & ⑥生态防治。放养适量的罗非鱼或花白鲢,摄食利用蓝绿藻;移植水生植物如水葫芦等减少水体肥度:
& & ⑦在高温季节抑制蓝绿藻不可用生石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定向培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