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液质的蛋白质分子量量比实际蛋白质分子量量大45

其他账号登录:
&&&液质联用和普通液相在结构和应用方面的区别
液质与普通液相在结构和应用方面的区别;哪些是必须用液质来分析的,哪些没有必要进行液质分析。(或者液质联用能解决的问题及长处!)欢迎大家一起讨论,重在参与!
结构上,液质比液相多了质谱部分。一般为四极杆质谱,也有飞行时间质谱。
液质不能进不挥发性盐类和一些表面活性剂。不挥发性的盐会在离子源内结晶,表面活性剂会抑制其它化合物电离。
液相色谱主要是根据色谱保留时间进行进行定性分析,峰面积定量。当然还有紫外光谱特征图作为辅助手段。
而液质可以提供分子量的信息,虽然GPC也可提供分子量,但明显不如液质。串联质谱 还能得到一些结构方面的信息。总体来说,液质虽然能提供较准确的分子量,如TOF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第四位,但就定性能力来说,比GCMS差了很多。定性还是离不开标准品。
能用液相测定的物质就没必要用液质联用来测,比如说,有很强的紫外吸收的物质,或本身没有紫外吸收,但衍生化后能产生荧光的物质。
一般用液质测时,因为专属性较强,所以干扰较少,分析时间可以很短。液相是通过测物质的紫外吸收达到定性或定量的;液质是通过测质荷比丰度从而得到离子流色谱图的。
液质对同种物质或分子量相近的物质(一级质谱)或在相同条件下具有相同的母离子和子离子的物质(二级)很灵敏,所以做同一个试验时,要严格避免污染
液相的检测器不只有紫外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还有示差折光检测器,电导检测器和电化学检测器,当然,紫外检测器是用的最多的。
还有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我们这刚进了一台液质,正在学习。先不说普通液相根液质的区别,单说某一种仪器,好像也得首先得看哪个厂家出的,不同厂家的仪器会有一定的区别。其次就是型号,也就是仪器的先进程度,年代稍久远的和新出的就又不一样了。其他内部结构有少许差别,不会很大。等学习透彻了再给大家说一些更细致的东东吧。
液相现在又增加了一种新的电雾式检测器。
说实在的,咱们虽然都是搞科研的。但是我们搞科研的目的还是为了获取经济上的利益。所以我们在进行实验时,当然还是要考虑经济方面的因素。就像我们进行生物等效性的实验,能用液相作的,就不会应用液质来作。再者就是液相就是用于物质的分离定量,对流动相的要求比较高,而液质对于分离要求不高,只要稍微有点分离就行!还有就是液质的灵敏度比液相要高的多。如果要求的定量限、检测限很低,那就是应用液质毫无疑问的。
液相和液质联用实际在原理上没有区别:液相就是一种分离(靠色谱柱)分析(靠检测器)。
LC-MSD就是将质谱这种质量分析器和普通的HPLC连接起来,以改善和弥补其它检测器的不足和局限。
质谱就是液相的一种检测器小木虫 --- 500万硕博科研人员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朋友们,我有一个物质去测了液质,可是得到的分子量比我在chemdraw预测的大1
朋友们,我有一个物质去测了液质,可是得到的分子量比我在chemdraw预测的大1,我正负离子模式都测了,正离子的是270.9,负离子模式是268.9,正离子模式减一负离子模式加一,得到的是269.9也是270,可是我的预期是269,我对于分析也不太懂,我核磁也做了,但是由于分离困难,测了几次的效果都不太好,大家给点意见吧。感激不尽,做了很久了,感觉毕业压力好大
非常感谢,我经验不足。嘿嘿,太谢谢了。。
我猜测,有可能你的氮是氧,你的苯氧基接在了别的位置。当然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做过来的
我们实验室是新买的,工程师给装好的,我们用的是氩气吧好像
什么意思啊大神,看不太懂
意思觉得你合成的这玩意不对
你的合成路线呀,看是不是中间会搞成别的玩意,你这MS显示你这分子要不是没有氮就是有两个氮
研究生必备与500万研究生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
浏览器进程
打开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聊科研为什么western blot结果中,蛋白质检测分子量会与计算大小不同
杨伊凡880rWm
Western blot检测分子量的结果与理论计算值有差异是非常正常的事情Western blot检测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目的蛋白在某细胞或组织中表达情况的定性.而目的蛋白检测分子量的大小取决于目的蛋白在SDS-PAGE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目的蛋白在SDS-PAGE上检测结果是分子量偏大的,那么在Western blot转膜后也会是偏大的,这和目的蛋白的结构(糖基化修饰),电泳迁移率,缓冲液组成等等都有关系.所以只是一个相对的分子量的结果.要精确检测目的蛋白的分子量结果需要做质谱(MS)检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液质联用(LCMS)
主题:【已应助】为什么测出的分子量是实际分子量的二倍?
浏览 |回复16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wchsh18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10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发表于: 23:59:21
化合物分子量为518,液相质谱测试LC-MS:+,应该是540.8,可是测试时出现了1057.6的分子量,这是怎么回事儿?
15:49:34 Last edit by hujiangtao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10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看样子是发生了联合【M+M+NA】+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sssshine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10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质谱里的518[M+H],540[M+Na],1058可能是2M+Na,不知道你是不是高分辨质谱,我给你计算了一下准确的分子量认为质量数可能有些不准确,是不是有需要进行谐调。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wchsh18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10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谢谢二位的指点。请问“质量数可能有些不准确,是不是有需要进行谐调”,能不能说得详细一些?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ie4680180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div class="loading jietielv_1732346 jietielvname_ie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从来没见过啊,问问工程师。在反馈给我们啊
peterhello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peterhello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10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原文由 wchsh18(wchsh18) 发表:谢谢二位的指点。请问“质量数可能有些不准确,是不是有需要进行谐调”,能不能说得详细一些?质量数没问题的, 低分辨质谱小数点后面的值不准确的518是M+H, 540是M+Na, 1057是2M+Na峰,ESI中这种情况很常见
zhixiongxiang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zhixiongxiang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10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离子化过程中Dimmer形成的原因(一) 有些化合物在离子化过程中非常容易形成二聚体,这些化合物可能在溶液中就容易形成二聚体。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在离子化过程中有些二聚体的形成是由分子性质决定的。包括同类分子间的二聚体,如论文-J. Am. Soc. Mass Spectr. ): 。也可以是不同种类分子间的二聚体,这方面可以参考赵玉芬老师一个学生发表的论文-Acta Phys. Chim. Sin. 2005, 21 (09): 。(二)在相同的离子源条件下,易形成二聚体的化合物可以通过改变溶剂的方式抑制,如有些在甲醇水溶液中易形成二聚体的化合物可以通过使用THF抑制离子化过程中形成的二聚体,呵呵,会影响HPLC中目标峰的保留时间。(三) 离子化条件,去溶剂化效果会影响Dimmer的形成,因此,毛细管温度、喷雾电压和真空度都会有影响。提高毛细管的温度(我的仪器是LCQ离子阱质谱)可加速Dimmer裂分,降低Dimmer的比例,这点我赞同二楼的观点。另外,仪器的真空度不好更改,但是增加ESI的喷雾电压会加速离子化过程,提高液滴的裂分速率,也可以抑制dimmer的形成。(四)使用源后裂解,在质谱参数中设置source fragmentation可以很好地降低dimmer的比例。希望以上几点对您有所帮助哈!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wchsh18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10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原文由 zhixiongxiang(zhixiongxiang) 发表:离子化过程中Dimmer形成的原因(一) 有些化合物在离子化过程中非常容易形成二聚体,这些化合物可能在溶液中就容易形成二聚体。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在离子化过程中有些二聚体的形成是由分子性质决定的。包括同类分子间的二聚体,如论文-J. Am. Soc. Mass Spectr. ): 。也可以是不同种类分子间的二聚体,这方面可以参考赵玉芬老师一个学生发表的论文-Acta Phys. Chim. Sin. 2005, 21 (09): 。(二)在相同的离子源条件下,易形成二聚体的化合物可以通过改变溶剂的方式抑制,如有些在甲醇水溶液中易形成二聚体的化合物可以通过使用THF抑制离子化过程中形成的二聚体,呵呵,会影响HPLC中目标峰的保留时间。(三) 离子化条件,去溶剂化效果会影响Dimmer的形成,因此,毛细管温度、喷雾电压和真空度都会有影响。提高毛细管的温度(我的仪器是LCQ离子阱质谱)可加速Dimmer裂分,降低Dimmer的比例,这点我赞同二楼的观点。另外,仪器的真空度不好更改,但是增加ESI的喷雾电压会加速离子化过程,提高液滴的裂分速率,也可以抑制dimmer的形成。(四)使用源后裂解,在质谱参数中设置source fragmentation可以很好地降低dimmer的比例。希望以上几点对您有所帮助哈!这么说是在测试的过程中发生了二聚?那么这个图可以在发文章的时候作为支撑吗?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wchsh18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10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这么说是在测试的过程中发生了二聚?那么这个图可以在发文章的时候作为支撑吗?
zhixiongxiang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zhixiongxiang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100%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原文由 wchsh18(wchsh18) 发表:这么说是在测试的过程中发生了二聚?那么这个图可以在发文章的时候作为支撑吗?我觉得你最好做下标准曲线,看能否成线形再确定。& & & & & & & & & & & &
happy爱米粒
<p class="orgred oe jinghua_
<p class="orgred oe tiezi_
<p class="orgred oe huitie_
ID:xgy2005
行业:石油行业―校长油行业―校长油行..
积分:<span class="gray0 userintegral_升级还需100积分
声望:<span class="gray0 userrenown_升级还需100声望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时间:<span class="gray0 userlastl_00-00-00
结帖率:<div class="loading jietielv_1855403 jietielvname_xgy%
关注: |粉丝:
新手级:&新兵
听说过聚合物的存在,可从没遇到过,如果可能还是想办法抑制二聚体的出现,感觉控制不好容易影响重现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分子量和摩尔质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