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转氨酶高但病毒DNA正常150,BV-DNA定量:2.2*10的4次方严重吗

乙肝转氨酶50多,DNA2,45E+08现在该怎么严重吗?以前肝功是正常的!
14:31&&&&&&浏览8192次
病情描述:乙肝转氨酶50多。DNA2.45E+08现在该怎么严重吗?以前肝功是正常的!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你好,病毒DNA含量高于10的5次方,说明你患有乙肝大三阳。转氨酶升高可能是肝功能异常引起的,建议检查一下肝功,该病若不及时治疗,部分患者会病情加重,甚至出现肝硬化,到肝癌。像你这个情况可以考虑目前的最新技术,与传统治疗相比,并不是只局限于病毒治疗,新技术治疗,在病毒清除治疗的前提下,通过药物,提升患者自身免疫能力,增强人体自然抵抗,以及修复受损肝细胞。患者平时要注意不要与家人混用餐具。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病情分析:你本身有乙肝,而且现在肝功能异常,结合病毒量高,说明已经处于发作期,需要治疗。
指导建议:建议你尽快进行护肝治疗,同时要进行抗病毒,最好是卧床休息一段时间,现在是治疗的最佳时机。
副主任医师
没有满意答案?看看更多相关问答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转氨酶升高是肝脏出现问题吗?
转氨酶升高是肝脏出现问题吗?
有乙肝病史,最近检查转氨酶5百多,医生检查结果是心肌炎,这样会有肝炎吗?主要症状呼吸困难,没有力气,这样严重吗?
提问者采纳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11692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的情况,乙肝患者,目前转氨酶高,那需要乙肝病毒DNA检查看病毒复制情况,排除合并肝炎,心肌炎需要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查,注意休息,不熬夜,饮食清淡,对症治疗。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心衰、心肌病、心...
心肌炎也会引起转氨酶增高。可以通过症状以及心电图来辅助诊断。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
&&已帮助用户:8924
指导意见:你好,通过你的描述。转氨酶特别高。应该对,肝细胞还是有损伤的。在看心肌炎治疗的同时,应该也要护肝处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请你对回复做出评价,谢谢咨询。
问初期慢性乙型肝炎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腰椎间盘突出,股骨头坏死,腱鞘炎,韧带拉伤
&&已帮助用户:108861
病情分析: 你好,慢性乙肝,肝功没有实质损伤和B超无病理改变,没有临床症状,可向正常人一样生活,对生活没有影响,但要注意要定期复查,合理作息,少吃辛辣,保持健康乐观心态;意见建议:乙肝小三阳肝功能和病毒量正常是不需要治疗的,注意日常保健,定期复查就可以了。肝功能和病毒量不正常,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问轻度慢性乙型肝炎
专长:外阴白斑、斑秃
&&已帮助用户:220797
 二.慢性肝炎的治疗  主要包括抗病毒复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以及中医药治疗基础治疗及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因病情易反复和HBV复制指标持续阳性可按情况选用下列方法:   1.抗病毒治疗  对慢性HBV感染病毒复制指标持续阳性者抗病毒治疗是一项重要措施.目前抗病毒药物效果都不十分满意.应用后可暂时抑制HBV复制停药后这种抑制作用消失使原被抑制的指标又回复到原水平.有些药物作用较慢需较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由于抗病毒药物的疗效有限且仅当病毒复制活跃时才能显效 二.慢性肝炎的治疗  主要包括抗病毒复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以及中医药治疗基础治疗及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因病情易反复和HBV复制指标持续阳性可按情况选用下列方法:   1.抗病毒治疗  对慢性HBV感染病毒复制指标持续阳性者抗病毒治疗是一项重要措施.目前抗病毒药物效果都不十分满意.应用后可暂时抑制HBV复制停药后这种抑制作用消失使原被抑制的指标又回复到原水平.有些药物作用较慢需较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由于抗病毒药物的疗效有限且仅当病毒复制活跃时才能显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倾向于联合用药以提高疗效. 〃1)干扰素(InterferonsIFN)是目前公认的对HBV复制有一定作用的药物.
问慢性乙型肝炎,可以治愈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不孕不育 子宫肌瘤 阴道炎
&&已帮助用户:97699
病情分析: 你好,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意见建议: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只要坚持抗病毒治疗,就能有效的控制病情。
问慢性乙型肝炎该怎么治疗
专长:脊髓病变、重症肌无力
&&已帮助用户:217518
病情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主要是病毒感染引起,治疗主要是抗病毒治疗,是可以传染的。意见建议:建议先查个表面抗原定量和DNA定量,如果较高,是需要早期抗病毒处理的。
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专长:脊髓病变、重症肌无力
&&已帮助用户:217518
你好,丙肝不好治,目前没有治疗丙肝的特效药,而且丙肝容易出现精神食欲的不好意见建议:建议到医院临床治疗,同时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在此愿你健康
问慢性乙型肝炎,可以治愈吗?最近经常感觉疲劳不堪,肝...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外科相关疾病
&&已帮助用户:24661
病情分析:你好,这个乙肝的话, 那么还是需要定期复查的, 你现在不要担心, 检查B超以及肝功以及病毒的dna意见建议:建议还是去医院检查, 避免熬夜的,这个还是多休息,不要吃可疑的药物,检查肝功,转氨酶升高,吃些药物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医生在线 - 免费健康咨询
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乙肝肝炎E抗阳性,乙肝核心抗体阳性,怎么治
小三阳有可能转阴吗?怎么治疗?
我现在是患有慢性活动性肝炎,会转化为肝硬化吗?
你好.重度酒精肝都有哪些症状.求医生解答!!!
医生您好:小三阳20年,肝功正常,b超正常,一直不见好的
我是乙肝大三阳患者,早几天去检查,转氨酶有160多,有一点点的
肝炎相关标签
肝炎(学名:Hepatitis)是肝脏的炎症。肝炎的原因可能不同,最常见的是病毒造成的,此外还有自身...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专家在线免费咨询
评价成功!『转氨酶高的症状』相关搜索
(C) 列表网&琼ICP备号-12&琼公网安备08我给宝宝看病的一些经验之化验2
------------
常见化验参考值及其意义(5)
------------
  正常参考值:2.8~5.7mmol/L(110~220mg/dl)。
  临床意义:
  增高:
  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胆管阻塞、糖尿病、黏液性水肿、
高脂血症等。
  降低:
  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肝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等。
  甘油三酯(TG)
  是由甘油和脂肪酸所构成的酯。血脂是体内脂类物质转运的主要
形式,甘油三酯是血脂的主要成分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为生物细胞
提供能量。
  正常参考值:0.56~1.70mmol/L(50~150mg/d1)。
   临床意义:
   增高:
  动脉粥样硬化、肥胖症、严重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胰腺炎、迁
延性肝炎、脂肪肝、糖原累积病、高脂血症等。
  降低:
  甲状腺功能亢进、肝功能严重低下、恶病质等。
  低密度脂蛋白(LDL)
  是判断高脂血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指标,其水平增高与
冠心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控制饮食,如少吃动物内脏及油脂含量高
的食品,有助于减低血中的LDL。
  正常参考值:1.68~4.53mmol/L(64~174mg/d1)。
  临床意义:
  增高:
  心脑血管疾病(缺血性)的危险性增加,亦见于甲状腺功能减低、
肾病综合征、肝脏疾病、糖尿病等。
  降低:
  营养不良、慢性贫血、骨髓瘤、急性心肌梗塞、创伤和严重肝病
  高密度脂蛋白(HDL):
  正常参考值:
  男性0.78~1.55mmol/L(31~62mg/dl)
  女性0.85~2.00(34~80mg/d1)。
  临床意义:
  有的临床工作者认为,HDL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冠心
病的保护因子,其含量与动脉狭窄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在估计心血管
的危险因素中其临床意义比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重要。
  增高: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度降低。
  降低:
  动脉硬化的危险度增高,常见于脑血管病、冠心病、高甘油三酯
血症、糖尿病、慢性贫血、慢性肝病、吸烟者等。
  血液流变学检测
  全血黏度(BV)
  血黏度是指血液流动时临近两层平行流体层互相位移时的摩擦而
形成的阻力。全血黏度是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变形性和聚
集能力、血小板和白细胞流变特性的综合表现。
  正常参考值:
  男性3.43~5.07
  女性3.01~4.29
  临床意义
  BV测定可为临床许多疾病,特别为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
治和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血流量减少,不利于组织灌流,造成
组织缺血,对静脉血栓形成有促进作用。
  增高:
  ①冠心病、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中风、心肌梗塞、
心力衰竭、深静脉血栓。
  ②高脂血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
  ③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
  ④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高黏滞综合征。
  ⑤休克、脱水、严重烧伤。
  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
常见化验参考值及其意义(6)
------------
  降低:
  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性贫血以及出血性疾病、部
分出血性中风、肝硬化、尿毒症等。血浆黏度(SV)正常参考值1.4~
1.8临床意义增高:大于4时,可考虑高黏滞综合征;达到6~7或以上
时,可有明显的伴随症状出现,其余临床意义同全血黏度检测。红细
胞比积测定(Ht)指一定容积全血中红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又称红细胞
比容、红细胞压积。正常参考值男性 40%~54%女性 37%~47%新生儿
48%~68%临床意义基本同红细胞计数或血红蛋白测定,常作为贫血诊
断和分类的指标。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如肺心病、矽肺、法洛四联症、高山病等,以及急性心肌梗塞、脱水
、严重烧伤等,也可见于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的正常人。降低:各种
贫血等,也见于正常孕妇。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SR)血液加抗凝剂后,
置于特制的玻璃管中,测定红细胞在一定时间内下降的距离,成为红
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正常参考值(魏氏法)成人男性 0~15mm/h
女性0~20mm/h儿童12mm/h以下临床意义血沉增快常提示疾病状态,但
没有特异性。反之,血沉正常,也不能排除疾病。增快:①风湿热、
结核病活动期、急性细菌性炎症,如肺炎、化脓性胆囊炎、乳突炎、
输卵管炎等。②组织损伤及坏死,如手术创伤、心肌梗塞、急性心肌
炎、克山病等。③各种原因所致高球蛋白血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肾炎、肝硬化、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
、恶性淋巴瘤等。④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⑤贫血
时,血沉可轻度增快。⑥生理性增快:妊娠3个月至产后1个月、年幼
小儿、60岁以上老人。减慢:一般临床意义不大。止血与凝血障碍检
测血小板计数(PLT)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数目。血小板是血
液中最小的细胞,可保护毛细血管的完整性,参与机体的凝血过程。
血小板计数是诊断出血性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的主要检测项目。正常
参考值(100~300)&109/L(10万~30万/mm3)临床意义有助于临床
上出血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急性白
血病、脾功能亢进、中毒、放射损伤、化疗等。增多:原发性血小板
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化脓性感染、缺铁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
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恶性肿瘤、感染、
缺氧、创伤、骨折等。血小板黏附试验(PAdT)血小板黏附是指血小板
黏附于异物表面,是血小板的一项重要止血功能。通过检测黏附于异
物表面的血小板数量,可反映血小板的黏附功能。正常参考值(玻璃
球法)男性34.9%±6.0%女性39.4%±5.2%临床意义降低:血小板无力
症、血管性血友病、巨大血小板综合征、骨髓增生性疾病、肝硬化、
尿毒症、红斑狼疮、异常蛋白增多及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等。增高:心
肌梗塞、脑血栓形成、血栓性静脉炎、肾小球肾炎、脑血管疾病、糖
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高脂血症及手术后等。
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血小板聚集是指血小板之间相互黏附,也是血
小板的一种重要的止血功能。正常参考值ADP(血小板聚集诱导剂)
1.0μmol时,最大聚集率为62.7±16.1%。因方法与诱导剂不同而异。
临床意义降低: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管性血友病、
骨髓增生性疾病、肝硬化、尿毒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应用抗血小板
药物(如潘生丁、阿司匹林、保泰松等)。增高:静脉血栓、心肌梗
塞、脑梗塞、糖尿病等。凝血时间(CT)指离体静脉血与体外异物表面
接触后,体内内源性凝血系统被激活,最后生成纤维蛋白而使血液凝
固的时间。正常参考值玻璃管法5~10min,塑料管法10~19min,硅管
法:15~32min。临床意义主要用于检测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凝血因子有
无缺陷。延长:①凝血因子Ⅷ、Ⅳ、Ⅺ明显减少,如甲、乙、丙型血
友病。②凝血酶原或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如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症
、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减少症、严重肝病、阻塞性黄疸等。③纤溶亢进
,应用抗凝药物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晚期等。缩短:血栓性疾病、弥
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等。凝血酶原时间(PT)也是凝血系统的一个较为
敏感的筛选试验,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是否正常。正常参考值奎
克一期法为12~14s,超过正常对照3s有诊断价值;凝血酶原时间比值
(PTB)为1±0.10,相关凝血因子减少时,此比值增大。临床意义延
长:凝血酶原或V、Ⅶ、X等因子中的一种或多种不足,或者纤维蛋白
原明显减少,或者应用抗凝药物等。目前PT在临床上另外一个重要用
途是做为口服抗凝药(如华法令)的监测指标。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
,如安装人工瓣膜、血栓栓塞等,一些病人需要长期口服抗凝药,但
后者最重要的副作用是出血,为使抗凝作用最佳而不出血,需要对口
服抗凝剂进行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佳指标。缩短
:血液高凝状态,见于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血栓性静脉炎、多发
性骨髓瘤、妇女口服避孕药等。纤维蛋白原正常参考值2~4g/L(0.2
~0.4g/dl)临床意义增高:①感染及无菌性炎症:如肺炎、肺结核、
胆囊炎、肾炎、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等。②其他:放射治疗、脂
肪肾。降低:①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②重症肝病:急性黄色肝
萎缩、肝硬化。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肝胆功能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
酶(ALT)也称谷丙转氨酶(GP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的胞质中,在心
肌、骨骼肌及其他组织中的含量较低,也存在于体液如血浆(清)、
脑脊液、唾液及胆汁中。正常参考值0~40U/L临床意义人体内肝、心
、肾、肌肉等器官和组织内都含有ALT,当这些器官、组织或细胞有炎
症或受损时,ALT就大量地释放到血液中,使之明显升高。ALT的活性
以肝细胞中最高,是肝细胞受损时最敏感指标之一。增高常见于急慢
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肝癌、心肌
梗塞、心肌炎及胆囊炎、胆管炎、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胰腺疾
患、重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能亢进、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疟疾
、流行性感冒、外伤、严重烧伤、休克、药物中毒,以及早期妊娠和
剧烈运动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也称谷草转氨酶(GOT),
主要存在于心肌、肝脏、骨骼肌、肾脏、胰腺、脾、肺、红细胞等组
织细胞中,也存在于体液如血浆(清)、脑脊液、唾液及胆汁中。测
定该酶对心肌梗塞、肝病及肌营养不良有很大的临床价值。正常参考
值0~40U/L临床意义AST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高,肝脏次之。AST可作
为急性心肌梗塞的敏感指标,在发病6~12h内开始升高,24~48h达高
峰,至4~5日降至正常。AST活力升高的水平与急性心肌梗塞的范围和
损伤程度平行。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发病期、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
急慢性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胆道疾患、内分泌疾
病、急性胰腺炎、肺梗死、溶血性疾病、药物中毒、白血病。降低: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
值(AST/ALT)正常参考值1.15左右临床意义在检测肝功能的酶学实验时
,最好AST、ALT同时测定,因为两者比值对肝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
病情变化,都有一定价值。①正常人的比值大于1,平均为1.15。②急
性肝炎早期或轻型肝炎时,其比值下降至0.5左右;至恢复期,比值逐
渐上升,其恢复正常的时间较转氨酶绝对值恢复时间为迟。③阻塞性
黄疸时常小于1。④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比值常升高。⑤肝癌患者
病程愈长,比值愈高,很多患者临终前此比值超过1.5。⑥有助于鉴别
酒精性肝病和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患者AST活性常大于ALT活性,
而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AST小于ALT。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γ-GT)旧
称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或GGT)。正常参考值8~50U/L临床意义
γ-GT在肝脏的活性较高,仅次于肾、胰,在肝脏内广泛分布于肝细胞
微细胆管和胆管系统。
------------
常见化验参考值及其意义(7)
------------
  当肝内外阻塞或胆汁瘀积时,肝内γ-GT合成增高,对肝胆系统的
恶性肿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增高: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胰腺癌、
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胆道感染
、胆石症及心力衰竭等。单氨氧化酶(MAO)正常参考值12~40U/L临床
意义MAO广泛存在于体内各组织中,以肝、肾、脑等组织为最多。临床
上常用来观察肝纤维化的程度,在腹腔镜观察下肝脏表面的结节形成
与MAO活性呈平行关系。80%以上的肝硬化患者,MAO增高。急性肝炎或
暴发性肝炎有肝坏死时,肝细胞线粒体被大量破坏,MAO血浓度上升。
MAO增高还见于严重脂肪肝、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慢性右心衰竭
伴有肝脏淤血时间较长者及各种胶原疾病等。总胆汁酸(TBA)正常参考
值0~10μmol/L临床意义增高:急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
胆汁淤积等肝实质性损伤。碱性磷酸酶(ALP或AKP)正常参考值成人30
~110U/L临床意义增高:①阻塞性黄疸、肝硬化、肝坏死时明显升高
,肝细胞性黄疸则升高不明显。②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时明显升高,
其他肿瘤如乳腺癌、肺癌、卵巢癌、骨肉瘤等ALP增高时,提示可能有
肝脏转移。③许多药物可使ALP增高,如巴比妥类、抗生素(红霉素、
庆大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等)。降低:甲状腺功能
减退、恶性贫血等。血氨(BA)血液中的氨主要来源于为肠道中细菌
分解尿素和将氨基酸脱氨所产生。此外,组织细胞中有多种脱氨酶,
能使氨基酸、核苷酸脱氨而生成氨。生理情况下,氨在肝脏中转变成
尿素。正常参考值18~72μmol/L临床意义主要用于反映机体对氨的代
谢情况。增高:肝昏迷、重症肝炎、休克、上消化道出血、有机磷中
毒、尿毒症、先天性高氨血症等。降低:低蛋白饮食、贫血等。胆碱
酯酶(CHE)正常参考值130~310U/L临床意义增高:脂肪肝、肾脏病变
及肥胖症等。降低: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营养不良性低蛋白
血症、重度贫血、严重消耗性疾病及有机磷农药中毒等。血清总胆红
素(TBIL或STB)胆红素是各种含血红素蛋白中血红素的分解产物。其中
约85%来源于衰老红细胞被破坏后释放的血红蛋白;其余来源于骨髓中
被破坏的幼稚红细胞及全身组织中相似蛋白质(如肌红蛋白、过氧化
物酶、细胞色素等)的转换。正常参考值3.4~17.1μmol/L(0.2~
1.0mg/d1)临床意义能正确反映黄疸的程度。增高:①肝脏疾病:急
性黄疸型肝炎、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阻塞性黄疸、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②肝外疾病: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新
生儿黄疸、胆石症、胰头癌、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等。总蛋白(TP)血
清蛋白质是血清固体成分中含量最多的一类物质,具有维持血液正常
胶体渗透压和pH、运输多种代谢物、调节被运输物质的生理作用等多
种功能。正常参考值60~80g/L(6.0~8.0/g/d1)临床意义主要反映
肝脏合成功能和肾脏病变造成蛋白质丢失的情况。增高:主要是血清
中水分减少使TP浓度相对增高,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大量出
汗等高度脱水所致血液浓缩,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慢性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钠丢失继发水分丢失,进而促使血浆出现浓
缩现象。降低:①肝功能障碍,肝脏合成蛋白质减少,以白蛋白降低
最为明显。②蛋白质丢失,如严重大面积烧伤、肾病综合征等。③各
种原因引起的水钠潴留,使血浆被稀释,或静脉输入过多的低渗溶液
等。④营养不良或消耗增加等。白蛋白(Alb)由肝脏合成,是正常人体
血清总蛋白中的主要蛋白质成分。白蛋白在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体
内代谢物质运输、营养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白蛋白半衰期约
为19天。所以肝脏病变往往要到一定时间、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血清
白蛋白的改变。正常参考值35~50g/L(3.5~5.0g/d1)临床意义增高
: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降低:降低的临床意义同总蛋白
,尤其是肝脏病变(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严重损害等)、肾脏
疾病(肾病综合征等)的白蛋白降低更为明显。球蛋白(Glb)血清球蛋
白是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包括具有防御作用且含量较多的免疫球蛋
白和补体、多种糖蛋白、金属结合蛋白、多种脂蛋白、酶类等。正常
参考值20~30g/L(2.0~3.0g/d1)临床意义血清球蛋白增高常以γ球
蛋白为主。增高:慢性肝脏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慢性感染
性疾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血吸虫病、疟疾、结核病等)、自
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等)、
恶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降低:先天性或后天性获得
性免疫缺陷等。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正常参考值1.5~2.5:1临床
意义主要反映白蛋白和球蛋白量的变化关系。比值小于1者,称A/G比
值倒置,提示慢性肝实质性损害。动态观察A/G比值,对评估病情的发
展、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若A/G比值下降,白蛋白逐渐减
少,说明病情在恶化。A/G比值持续倒置,说明预后较差。血清铁蛋白
(SF)铁蛋白是铁储存于人体的主要形式之一。正常参考值男15~200
μg/L女12~150μg/L临床意义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指标,也是恶
性肿瘤的标志物之一。增高:各型肝炎、肝硬化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急性感染、血色素沉着症、反复输血,以及白血病、淋
巴瘤等。降低:缺铁性贫血、失血等。病毒性肝炎免疫学检测甲型肝
炎病毒抗原(HAVAg)检测出甲型肝炎病毒抗原可证实甲型肝炎病毒在
体内的存在。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本项目主要用于甲型肝炎的辅
助诊断。阳性:见于甲型肝炎潜伏期和发病后几天之内。此时,血液
及粪便均有传染性。粪便为主要传染源,其甲型肝炎病毒的检出可始
于发病前1~2周,发病时达高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达高峰前
停止排泄病毒。一般50%的急性甲型肝炎病人住院后1周可于粪便中检
出甲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流行病学调查意义大于临床。特别在
幼托机构发现甲型肝炎后,收集同一人群粪便送检能及早发现潜伏期
及亚临床感染的个体从而尽早隔离,切断传染源,对控制甲型肝炎流
行有重要意义。甲型肝炎病毒及其RNA检测可用于食品检疫、追踪传染
源,如对流行区河海口水源及贝壳类食品检疫可及早确定传染源。甲
型肝炎病毒抗体(HAVAb)指甲型肝炎病毒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
,它是甲型肝炎病毒急性感染早期诊断的重要标志。分为IgM型抗体和
IgG型抗体两种。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本项目主要用于甲型肝炎的
辅助诊断。急性甲型肝炎发病后3周,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
高前2~3天,IgM型抗体升高,持续12周以上,最长可维持低滴度1年
。因而,它是甲型肝炎病毒急性感染早期诊断的重要标志。IgG型抗体
出现较IgM型抗体晚1周,可持续几年或终身。在急性甲型肝炎时,IgG
型抗体与IgM型抗体同在,其检测的意义在于流行病学调查。乙型肝炎
病毒表面抗原(HBsAg,俗称“澳抗”)指乙型肝炎病毒中的小球形颗粒
与管型颗粒,现分为八种不同亚型和两种混合亚型。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早期出现于病人
的血循环中,可持续数月、数年乃至终身,是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最常用的指标。但在所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窗口期,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可以阴性,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等血清学标志则可阳性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刺激机体产
生的中和抗体,有清除病毒、防止再感染的作用。
------------
常见化验参考值及其意义(8)
------------
  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是乙型肝炎病毒
感染后机体产生的主要的保护性抗体,说明病毒基本被清除。对病人
而言,出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表明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是乙
型肝炎痊愈的临床标志。对疫苗注射者而言,出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
抗体是免疫成功的标志。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是以隐蔽形式存
在于核心颗粒中的可溶性蛋白,分布于细胞间隙,可能与病毒复制有
关。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核
心部分,故一般认为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是病毒具有传染性的标志
。在潜伏期乃至整个病程中,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均可检出;乙型肝炎
病毒e抗体是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的相应抗体,一般认为乙型肝炎病毒e
抗原消失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出现是病情趋于好转的征象,但并不意
味着乙型肝炎病毒DNA停止复制或传染性消失。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
(HBeAb)是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保护抗体。正常
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出现说明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
e抗原有一定免疫清除能力。临床上部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合
并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阳性病人的生化指标趋于正常,但血清乙型肝炎
病毒DNA可为阳性。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可单独存在或与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体、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合并存在,仅表明既往感染过乙型
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仅存在于乙型肝炎病毒靶细
胞内,在血清中不出现。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是乙型肝炎病毒核心
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原,包括IgA、IgG及IgM型。正常参考值
阴性临床意义①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lgM在感染早期出现,对乙型肝
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暴发性肝炎有确诊意义。
对急性乙型肝炎的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也有价值。②乙型肝炎病毒核
心抗体lgG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的常规检测项目,其阳性表示机体曾
有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测定必须与其他各抗
原—抗体系统协同分析,才能得出其确切的临床意义。乙型肝炎病毒
DNA(HBVDNA)是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成分。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DNA是直接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状态及传染性的最佳指
标。由于检测方法灵敏,因此许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乙型肝炎
病毒e抗原阴性的病人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可为阳性。乙型肝炎病毒e
抗体阳性病人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持续阳性,常提示肝损害严重。
例如,50%以上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阳性的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平均
经过4.5年即发展为肝硬化,常与乙型肝炎病毒DNA持续阳性有关。另
外,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可用于观察免疫受损病人的乙型肝炎病毒感
染的情况。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指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机体后产生
的特异性抗体,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标志之一。正常参考值
阴性临床意义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存在证明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目前
尚无证据说明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是保护性抗体。有人检测丙型肝炎病
毒抗体IgM,在急性局限型丙型肝炎病人血清中消失,但在慢性丙型肝
炎病毒感染,甚至丙型肝炎病毒型肝硬化及肝癌病人中,此型抗体可
持续存在,故测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IgM仅可作为预示疾病慢性化进程
及指导抗病毒治疗的标志。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是丙型肝炎病
毒的核酸成分。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为丙型
肝炎早期诊断的最有效方法。在急性丙型肝炎时,血清丙型肝炎病毒
RNA可以从阳性转为阴性,而多数慢性感染者,其RNA可持续阳性。临
床丙型肝炎病毒RNA检测偶有与丙型肝炎病毒不平行的情况,可能与丙
型肝炎病毒复制与释放的连续过程有关。肾功能检测酚红排泌试验
(PSP)酚红亦称酚磺酞(简称PSP),是一种对人体无害的酸碱指示剂
。注射到人体后,除小部分滞留于肝脏和经肾小球滤过外,大部分从
近曲小管分泌排出,经肾循环时约60%从肾脏被清除,故其试验结果
主要反映肾血流量,其次反映肾小管功能。正常参考值成人注射后
15min内PSP排泄量为28%~51%,平均35%;2h排泄总量为63%~84%,平
均70%儿童注射后15min内PSP排泄量为25%~45%;2h排泄总量为50%~
75%老年人PSP排泄量偏低临床意义以15minPSP排泄量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肝功能转氨酶高但病毒DNA正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