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办公室工作的成语环境差的成语

形容成绩差的成语
您当前位置: &
形容成绩差的成语
发布:&|&分类:&|&
  形容成绩差的成语  1、差之千里:比喻开始失误虽小,结果损失很大的意思。  2、差强人意:差:尚,略;强:振奋。勉强使人满意。  3、害群之马: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  4、惨不忍睹:睹:看。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  5、天壤之别:壤:地。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6、一败涂地: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7、一蹶不振:蹶:栽跟头;振:振作。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8、名落孙山: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9、胸无点墨: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指人没有文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为你推荐的文章:
本文标题:本文地址:
Powered By ZBlog | 鄂ICP备号-3 |形容工作的成语_好词好句_第一语录网
当前位置: >
形容工作的成语
> :形容工作的成语是由第一语录网()为您精心收集,如果觉得好,请把这篇文章复制到您的博客或告诉您的朋友,以下是形容工作的成语的正文:
  形容工作的成语  1、发硎新试:硎:磨刀石。象新磨的刀那样锋利。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  2、汗马功劳: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3、揽辔中原:表示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负。也比喻人在负责一件工作之始,即立志要刷新这件工作,把它做好。  4、风飧水宿:飧:晚餐;宿:住宿,过夜。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5、就实论虚:实:指具体工作。就实际工作或具体事情来看政治、方向、路线、人的立场和人生观。  6、日旰忘餐:旰:天色晚。形容工作勤劳,忘了时间,忘了吃饭。  7、开足马力:比喻为一个人或一个单位尽最大的努力,拿出全部力量去工作。  8、风飧露宿:飧:晚餐;露:露水,露天;宿:住宿,过夜。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9、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师:借鉴。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10、草草收兵:马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负责任,不细致,不慎重。  11、安营扎寨:安、扎: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栅栏。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  12、齐驱并进:多方面同时前进。多形容几件事情或几项工作同时进行。  13、雏鹰展翅:雏:幼鸟。幼鹰展开翅膀飞翔。比喻青年人开始独立、工作。  14、举重若轻: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15、爬山越岭:越:过;岭:山岭。爬过高山,越过峻岭。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16、马到成功: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17、翻山越岭:翻:翻过;越:过;岭:山岭。翻越不少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18、力疾从事:力疾:带病坚持。形容克服病痛,坚持工作。  19、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20、其乐无涯: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指进行某一工作,感到乐在其中。  21、分工合作: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22、人浮于事: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23、例行公事:按照惯例办理的公事。现在多指刻板的形式主义的工作。  24、劳逸结合:逸:安乐、休息。工作与休息相结合。  25、出作入息:太阳一出来就开始工作,太阳落山就休息。指日常。  26、德才兼备: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27、救死扶伤:扶:扶助,照料。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现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8、餐风露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29、登坛拜将:比喻指任命将帅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脑人物。  30、肩负重任:担当重要工作或任务。  31、力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32、开华结果: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  33、骑驴觅驴:骑着驴去找别的驴。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34、末路之难:末路:最后的一段路程。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艰难的。比喻越到最后,工作越艰巨。也比喻保持晚节不易。  35、磨杵成针: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36、安营下寨:安、下: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栅栏。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  37、出山济世:济世:做有益于人间的事。原指隐士出来参与政事。后泛指有才能的人出来工作。  38、克尽厥职:厥:他的。能够尽到职责,做好自己的工作。  39、齐头并进:多方面同时前进。多形容几件事情或几项工作同时进行。  40、开花结果:原指经播种耕耘后有了收获。现比喻工作有进展,并取得了成果。  41、忍苦耐劳:经得起艰苦的工作和生活。  42、刻苦耐劳: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奋,经得住繁重的劳累。  43、人浮于食: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44、低三下四:形容态度卑贱低下也指工作性质卑贱低下。  45、粗株大叶:粗:粗疏,粗略。原比喻简略或概括。现比喻工作粗糙,做事不认真细致。  46、落地生根:比喻长期安家落户或切切实实、一心一意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  47、老弱残兵:原指年老没有作战能力的士兵。现多比喻因年老体弱以及其他原因而工作能力较差的人。  48、就职视事:视事:旧指办公。指官吏到职工作。  49、腼颜事敌:厚着脸皮替敌人工作,不知羞耻。  50、弓调马服:比喻办任何事情,应先做好准备工作。  51、半路修行: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52、各司其职:司:主管,经营;职:职务。每个人尽自己的职责,做好所承担的工作。  53、发愤忘餐: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54、开华结实:生出花朵,结成果实。比喻工作、学习等有进展,并取得了成果。  55、揽辔澄清:揽辔:拉住马缰;澄清:平治天下。表示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负。也比喻人在负责一件工作之始,即立志要刷新这件工作,把它做好。  56、百忙之中:指工作十分繁忙。  57、三朝元老: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  58、待价而沽:沽:卖。等有好价钱才卖。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  59、阪上走丸:阪:斜坡;丸:弹丸。象在斜坡上滚弹丸。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  60、怀材抱器:犹言德才兼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材,才能;器,器度。  61、计日程功:计:计算;程:估量,考核;功:成效。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形容进展快,有把握按时完成。  62、日理万机:理:处理,办理;万机:种种事务。形容政务繁忙,工作辛苦。  63、官僚主义: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64、开路先锋:原指古代军队中先行开路和打头阵的将领。现比喻进行某项工作的先遣人员。  65、量材录用:根据才能大小分配一定工作。同&量才录用&。  66、穷日落月:白天连着晚上。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67、驱骥捕鼠:驱使千里马去追捕老鼠。比喻任用有才能的人承担他所不能胜任的工作。  68、不务空名:务:追求。切实地工作,不追求虚名。  69、忙而不乱:在繁忙的工作中或紧急情况下,有条有理,毫不慌乱。  70、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71、牛刀小试: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  72、风餐露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73、日清月结:每天每月都结算清楚了。形容财务人员的工作认真,帐目清楚。  74、寝食俱废: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75、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76、满腔热血:满腔:充满心中。心中充满为正义而工作的热情。  77、轻装上阵:指作战时不披盔甲,比喻放下思想包袱投入工作。  78、力疾从公:力疾:带病坚持;从公:从事公务。形容克服病痛,坚持工作。  79、令骥捕鼠:驱使千里马去追捕老鼠。比喻任用有才能的人承担他所不能胜任的工作。  80、楚材晋用: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比喻本国的人才外流到别的国家工作。  81、骑牛觅牛: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同&骑驴觅驴&。  82、初出茅庐: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83、能上能下:指干部不计较职位高低,不论处于领导岗位或在基层从事实际工作,都能踏踏实实地干。实行能上能下,是对干部职务终身制的一项重要改革。  84、磨刀擦枪:形容作战前的准备工作。  85、按兵不动:按:止住。使军队暂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  86、积劳成疾:积劳:长期劳累过度;疾:病。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  87、勤俭节约:勤劳而节俭。形容工作勤劳,生活节俭。  88、日有万机:形容政务繁忙,工作辛苦。  89、弃觚投笔:觚:竹简,古人用以作书。比喻抛弃文字工作。  90、日以继夜: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91、各显神通:比喻在各自工作中显身手。  92、搭桥牵线:搭桥:架设桥梁;牵线:指从中介绍。比喻为促成某事而做中介工作。  93、不辞辛劳:辞:推辞。虽然劳累和辛苦也不推辞,形容工作勤奋努力。  94、忙中有序:充:秩序,引申为条理。工作很多或事情很急,但仍能做得很有条理。  95、孤军独战:孤:单独。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比喻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在无援的情况下从事某项工作。  96、其乐不穷: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指进行某一工作,感到乐在其中。  97、乐育人材:育:培育。喜欢培育人材。用以赞颂学校或教育工作者。  98、企者不立:企:踮脚。踮脚而立的人难以久站。比喻不踏实工作的人站不住脚。  99、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100、不务正业:务:从事。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101、简丝数米:简择丝缕,查点米粒。比喻工作琐细。  102、鹪鹩一枝:鹪鹩:小鸟名,以麻发为窝,系于树枝。鹪鹩做窝,只占用一根树枝。比喻一个安身之处或一个工作位置。  103、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104、积劳成病:积劳:长期劳累过度。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  105、粗枝大叶:绘画,画树木粗枝大叶,不用工笔。比喻工作粗糙,不认真细致。  106、黾勉从事:黾勉:努力。努力工作。  107、呕心滴血: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同&呕心沥血&。  108、呕心沥血: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109、能文能武:既有文才,又通武艺。现常指既能动笔又有实际工作能力。  110、继晷焚膏: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  111、不骄不躁: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形容人态度谦逊,工作谨慎踏实。  112、花拳绣腿: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  113、绸缪未雨:绸缪:紧密缠缚。在没有下雨前,就要修缮好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防患未然。  114、不安于位: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115、撑门拄户:撑:支持;拄:支撑。支撑门户。指独立主持或担当某一方面的工作。  116、各安本业:本业:本职工作。各自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过自己的生活。  117、敷衍塞责:敷衍:马虎,不认真,表面上应付;塞责:搪塞责任。指工作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  118、量才录用:量:估量。根据才能大小分配一定工作。  119、其乐无穷: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指进行某一工作,感到乐在其中。  120、日昃之劳:昃:太阳西斜。从早晨到午后一直顾不上吃饭。形容工作繁忙。  121、气喘汗流:因繁忙、劳累而呼吸急促,流汗很多。形容工作非常繁忙。  122、避劳就逸:就:靠近;逸:安逸。躲避繁重的工作,追求安逸享乐的生活。  123、兵马不动,粮草先行:作战时兵马还没出动,军用粮草的运输要先行一步。后泛指行动前须作好准备工作。  124、材德兼备:材:通&才&。既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又有好的思想品质。  125、骑马找马:骑着马去找别的马。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126、不辞辛苦:辞:推辞。虽然劳累和辛苦也不推辞,形容工作勤奋努力。  127、攻苦食淡:攻:做;若: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128、半路出家: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129、开花结实: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  130、冥行盲索:比喻不明情况而工作。  131、不食周粟:粟:小米,泛指粮食。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  132、不遑暇食:没有时间吃饭。形容工作紧张、辛勤。  133、鞠躬尽力,死而后已:恭敬勤谨,尽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为止。  134、另行高就:指变换工作环境,找更好的工作。  135、甘之如饴:甘:甜;饴:麦芽糖浆。感到象糖那样甜。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136、攻苦食啖: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137、绸缪桑土:绸缪:紧密缠缚;土:同&杜&,树根。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  138、僶俛从事:努力工作。  139、千斤重担:比喻重要的工作与任务。  140、独当一面: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141、毛遂自荐: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142、燃膏继晷:燃:点燃;膏:油脂,指灯油;继:接续;晷:日影,日光。点上灯烛,接续日光。形容夜以继日地工作与学习。
形容工作的成语由第一语录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频道推荐文章
频道本月排行
随机推荐文章
第一课件网()旗下网站
本篇形容工作的成语来自第一语录网,更多形容,成语相关美文请浏览第一语录网。: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形容环境差的成语成语使用八戒
  重要提醒:系统检测到您的帐号可能存在被盗风险,请尽快查看风险提示,并立即修改密码。
关闭   网易博客安全提醒:系统检测到您当前密码的安全性较低,为了您的账号安全,建议您适时修改密码
关闭   在汉语的语言宝库中,摆放着一颗颗瑰丽夺目的宝石,这就是成语。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短语,它以其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特点,成为我们日常阅读和口头表达、文章写作中密不可分的好朋友。正确使用成语,是高考说明中考试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从近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看,对成语使用的正误判断题则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道“保留题目”。所以对于即将走向高考考场的广大中学生来说,全面正确地掌握成语误用的类型,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成语的使用上,有下列八点我们一定有引以为戒。   一戒望文生义:   病例1:在语文老师的帮助下,我逐渐改掉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在此句中,作者显然将“文不加点”的“点”理解成了“标点”,“写文章不加标点”确实是毛病,应该改掉。但是“文不加点”的真正含义却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这非但不是毛病,反而是非才思敏捷的写作高手不能达到的优点,为什么要改掉呢?   病例2:编辑部收到的这些稿件都是不刊之论,无法采用。   在此句中,作者显然将“不刊之论”的“刊”理解成了“刊载”。而实际上“不刊之论”这一成语意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消除;修改)。”这样的稿件任何一个编辑部都是求之不得,怎会无法采用呢?   病例3:我们隔壁的一家人与人交往十分慷慨,从不吝啬,被人们称为大方之家。   “大方之家”这一成语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出自《庄子·秋水》中“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一句,亦简称“方家”。在这里“大方”音dàfāng。而“大方”(dà·fang)意思是“对于财物不计较;不吝啬”,其不能与“之家”构成成语,作者显然是将这两个同音词混淆了。   二戒褒贬不分:   病例4:小王深受大家信赖,这次被选为学生会主席,同学们无不弹冠相庆。   “弹冠相庆”这一成语出自《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这是封建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写照,可见它是一个贬义成语。小王被选为学生会主席,学校的其他同学为其高兴庆贺,并非人人皆可当官,怎能用这一成语贬损他们呢?   病例5:我英勇的公安人员在车站守株待兔,一举将杀人后潜逃的罪犯擒获。   “守株待兔”是一个人们熟知的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五蠹》。说的是宋国有一个耕田的人,一天看见一只奔跑的兔子撞在地里的树桩子上,折断脖子死了。这意外的收获使他非常高兴,他于是便放下手中的农具,整天在树桩子旁守着,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但以后他再也没有得到,自己的愚蠢行为却成为笑料。韩非子在文中用此讽刺了那些拘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的人。后来人们常用此成语来比喻有的人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成功。很明显,这是一个贬义成语,然而它却出现在了上面例句中。作者的本意是要赞颂公安人员神机妙算、勇擒凶犯的事迹,但由于未能正确理解“守株待兔”的贬义色彩,错用在此处,反将他们比喻成了不思进取,幻想不劳而获的庸碌之辈。   此外,“守株待兔”的原意是枉费工夫,绝不会再有所收获。那么公安人员既是“守株待兔”,又怎能一举将罪犯擒获呢?这前后显然自相矛盾。   话又说回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愈来愈多的成语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内容,这也许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学术态度。   病例6:这个饭店服务质量之差是有口皆碑的,但因别无分店,只好在这里吃饭了。   “口碑”比喻群众口头上的称颂(称颂的文字有很多是刻在碑上的),“有口皆碑”这一成语比喻人人称赞,是一个褒义成语。作者批评饭店服务质量差是绝不能用这个成语的。如果是用以讽刺,也需要用引号标明出来。   三戒张冠李戴:   病例7:中国男子体操队在世界锦标赛中,技压群芳,荣获冠军。   芳,《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义项是:敬辞,用于对方或跟对方有关的事物,指人时专指女性。如“芳龄(指女子的年龄,一般用于年轻女子)”“芳名(指女子的名字,一般用于年轻女子)”“芳心(指年轻女子的心)”。可见“技压群芳”只能用以指女子的技艺超过同性其他人,不能用来称颂男子体操队。可改为“力挫群雄(雄:这里指男性)”。   病例8:真奇怪,我的语文书怎么不见了,难道会不胫而走?   “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胫:小腿)(《现代汉语词典》。),可见其使用对象是“消息、新闻、事件”等,不能用以指物品。本成语可改为“不翼而飞”(没有翅膀却能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   病例9: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见《现代汉语词典》)。可见,这一成语只能由说话或写文章的人自己说或写,第三者称别人的讲话或文章为“抛砖引玉”是不礼貌的。上面例句中作者使用这一成语的本意是要褒扬张厂长的讲话,但由于混淆了谦辞和敬辞的界限,结果欲褒实贬。   四戒轻重失当:   病例10:李老师身兼班主任、年级组长二职,又担任三个班的数学课,真是日理万机。   “日理万机”这一成语多指高级领导人政务繁忙。(见《现代汉语词典》)一个身兼班主任、年级组长二职的数学老师虽然工作很劳累,但用“日理万机”来描述,未免轻重失当。   病例11:辽沈战役中,我军打得敌人头破血流,狼狈溃逃。   “头破血流”一般指在斗殴中被打的惨状。上面例句用以描述举世闻名的“辽沈战役”中敌人失败的情形,明显力度不够。可改为“丢盔卸甲”。   病例12:几名因抢劫杀人而被捕的罪犯今天伏法,人们认为他们真是自作自受。   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结果。(见《现代汉语词典》)上面例句中作者用以表述人们对罪犯判处死刑一事的看法,很明显感情程度过轻。可改为“死有余辜”或“罪有应得”。   五戒自相矛盾:   病例13:二中女子排球队在比赛中,连连失利,最后功亏一篑,只获得第八名。   成语“功亏一篑”见伪古文《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堆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后来人们用以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儿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含惋惜意)。上面例句中既然说“二中女子排球队在比赛中”“ 连连失利”, “只获得第八名”,那么就不能说是“功亏一篑”(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最后在决赛中惜败获得亚军才是“功亏一篑”)。   病例14:众志成城,因人成事,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新中国。   “因人成事”这一成语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曰:‘公等录录,此所谓因人成事者也。’”,意思是:依赖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此成语用在句中,明显与后面的“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新中国”相矛盾。   病例15: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   “萍水相逢”这一成语出自《滕王阁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意思是:像水里浮萍,随水漂泊,聚散无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此成语用在句中,明显与前面的“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相矛盾   六戒画蛇添足:   病例16:张成同志在狱中虽然全身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遍体鳞伤”意为满身都是伤痕,形容伤势重。“遍体”与前面的“全身”意思重复。   病例17: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难言之隐” 意为难于说出口的藏在内心深处的事情。“隐”与后面的“苦衷”意思重复。   病例18: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生灵涂炭” 意为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生灵”与前面的“人民”意思重复。   七戒胡乱模仿:   病例19:这个工程如果出了问题,我拿你是问。   很明显,“拿你是问”是作者模仿成语“唯你是问”而造的一个短语,但是他并没有理解“唯你是问”中的“是”是一个文言助词,只起提前宾语“你”的作用,并无实义。“唯你是问”即“只问你”。 照此看来,作者仿照的“唯你是问”只能翻译成“拿问你”,这从语法上无论无何是讲不通的。   病例20:今天镇上恰逢集日,只见人流涌动,摊前若市。   很明显,“摊前若市”是模仿成语“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见《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而造的一个短语,但是“门庭”与“市”是不同类的地方,可以相似。而“摊前”即是“市”的一部分,又谈何“若(像)”不“若(像)”呢?   病例21:有的人事前信誓旦旦,拍胸脯打保票,但一出了问题就躲之夭夭。   很明显,“躲之夭夭”是模仿成语“逃之夭夭” 而造的一个短语。成语“逃之夭夭” 是逃跑的诙谐说法,出自《诗经·周南·桃夭》一诗中“桃之夭夭(意思是桃树长得枝叶茂盛)”一句,后以“桃”谐音为“逃”。而作者仿照的“躲之夭夭”中“之夭夭”既无来历,又无意义,可谓东施效颦、弄巧成拙了。
  八戒使用超前:   病例22:刘备道:“孔明先生此番话,真是入木三分,备受益非浅。”   成语“入木三分”见唐代韦续《墨薮·王逸少笔势传》:“晋成帝时,祀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羲之笔入三分”。后也借喻见解、议论的深刻。王羲之是晋朝人,早在汉末三国时的刘备断不会未卜先知,说出这个成语来。   病例23:庞涓笑道:“齐兵被我追得仓皇而逃,简直是‘草木皆兵’了!”   成语“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谢安传》。说的是东晋时,前秦国君苻坚的军队在肥水被晋军打得打败,逃跑时看见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东晋的士兵。后来人们用以形容人在非常恐慌的时候,为对方的声势所吓倒而疑神疑鬼产生错觉。庞涓是战国时统兵的将领,绝不会预知近千年后会出现“草木皆兵”的故事,当然也不会说出这个成语。   病例24:齐宣王对孟子说:“当今七雄逐鹿中原,子言仁义,岂非望梅止渴乎?   成语“望梅止渴”是人们熟知的一个典故,出自《世说新语·假谲》,说的是三国时曹操为了解行军的士兵之渴,骗他们说前面有大梅林,结了许多果,可以解渴。士兵听后,都流出了口水,也就不渴了。后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战国时的齐宣王,口才再好,指责孟子时,也不会用到这个成语。
        
历史上的今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容办公室工作的成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