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和浅谈邓石如隶书艺术的特点

您现在所在位置:&>&&>&
发布时间: 14:06:27&&来源:枫网综合
隶书字体特点
[ ]隶书是书法演变中的重要书体之一。隶书字体特点有哪些?
隶书是从篆书演变而来的,以改变园匀为方折的笔法,改变修长为扁平结构的带波捺的新书体。它是篆与楷之间承先启后具有重要作用的书体。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隶书字体特点:
(1)、隶书字体特点一是&方劲古拙&,隶书是从篆书简化演变而成。把篆书的圆转笔画改革为方折,所以有&篆圆隶方&的说法,而隶书是比较古老的书体,&方劲古拙&道出了隶书的概貌。
(2)、隶书字体特点二是&蚕头雁尾,笔必三折&,指的是隶书特有的横画&&波横(即带有挑脚的横画)的形状与隶书笔画的写法步骤。写波横时先用力向左&藏锋逆入&,然后转笔往右。形状就像蚕虫的头;随即笔稍为提起,使笔毫至中锋向右运笔,这是&平出&;最后写挑脚时,笔锋下按,再慢慢提起,向右上挑出,形状就像大雁的尾巴,一般是露锋收笔,亦有尚未露锋即缓缓的收住的处理。写挑横时要注意,采用&提引&的写法。这样,笔势才舒展自然。&笔必三折&是说写隶书笔画要注意落笔、行笔、收笔三个步骤,亦称&三折法&,不要横扫直抹一滑而过、&藏锋逆入,中锋行笔&是隶书用笔的基本方法。
(3)、隶书字体特点三是&雁不双飞,蚕无二色&,说的是在隶书的一个字里面,笔画的挑脚不要重复。如一个字有两笔或两笔以上的横面,只能把一笔写成波横,其佘写成平横,这就叫&雁不双飞&;而&蚕无二色&是指起笔蚕头的写法基本相同,但蚕头的形状可以有微小的变化。
(4)、由于隶书字形方扁取横势,很多笔对称展开,尤其撇、捺的组合,有明显的横势增加了生动的感觉。
【责任编辑:fw015 】
热门点击排行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67244',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关注枫网微信
手机扫一扫篆书和隶书的特点
幸福无数天
我记得,隶书,好像是比较,那个工种之类的
应该是柔中带刚
篆书,好像是飞扬洒脱
篆书,好像是飞扬洒脱
亲,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就给个好评吧。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跟我继续交流哦。
我先说明啊,我是学书法的
为您推荐:
篆书尚圆,隶书尚方
篆书竖长,隶书扁方
篆书笔画粗细如一像铁丝,隶书一波三折像雁尾
如图亲,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就给个好评吧。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跟我继续交流哦。望采纳感谢你的细致回答,我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多谢大家的帮助哦!...
感谢你的细致回答,我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多谢大家的帮助哦!
感谢你的细致回答,我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多谢大家的帮助哦!
扫描下载二维码楷书、行书和隶书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楷书、行书和隶书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09-03-05 &
书法艺术风格是书法审美的主要方面之一,对书法艺术个体风格的审美把握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从中国历代书法作品中归纳出工巧、天真、自然、方正、圆熟、丰润、瘦硬、紧结、宽博、雄浑、刚健、秀逸、古朴、潇洒、文静、清雅、端庄、沉着、爽利、老辣、醇和、险劲、犷野、怪奇、狞厉等25种典型的个体风格表现并给予简要阐释,以此作为对书法艺术个体风格审美范畴的初步探索。 [关键词]书法,风格,审美,范畴, 引 言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优秀艺术,是世界艺苑中的奇葩。书法艺术审美是人们较为普遍而又喜闻乐见的一种实践活动,它除了需要掌握最抽象的书法原理、对某一书法作品作最具体的感受之外,还应该有一个中间层次,这就是对书法艺术风格的审美把握。中国的文字书写之所以能升华为书法艺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汉字的书写达到了审美风格的境界。 书法艺术风格是书法作品所表现出的主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征,它是异常丰富、多样的,宏观上,可以将其划分为群体风格和个体风格两爱猫扑.爱生活艺术群体风格是一个集群整体地表现出来的一种风格特征,更多的是由客观因素造成的,它包括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风格、书法时代(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风格、书法地域(中国南、北地域乃至南北区域内的不同区域)风格。书法艺术个体风格,则是包括无名姓氏在内的书者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用不同书体创作出来的具体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美。 书法艺术个体风格美千姿百态,但不同之中又有种种相似性和相近性。在对中国历代书法作品就个体风格进行差异性、相似和相近性比较鉴别的基础上,本文归纳出以下25种典型表现并相应稍作阐释,以此作为对书法艺术个体风格审美范畴的初步探索。由于篇幅和印刷体例的限制,正文中所举要的书法作品的影印件在此未予附录。 正 文 1、工巧。工巧是一种精工巧饰的风格。它相涵、相当或相似于工细、工致、精巧、雕饰、华饰,与“自然”、“古朴”、“犷野”风格等相对应。工巧之作给人以直中绳、方中规、经纬合度,书写得心应手、余裕有余之感,它不是枝枝节节而为,是书者苦心经营、精工雕琢的积极成果。创作工巧之作应与书者自身的功力相当,方为“正宗”。汉隶《曹全碑》、《张景碑》和小楷特别是蝇头小楷都表现出工巧之美。 2、天真。天真是一种毫无矫揉造作之态、亦无雕虫斧凿之痕的风格。它是书者不拘于成法、不泥于世俗,心地单纯、性情率放、独表性灵、信手而为的结果。在书法的历史流程中,“尚意”的宋代是充满“天真”气息的时代,苏轼的《丰乐亭记》、《醉翁亭记》和米芾的《蜀素帖》就极尽天真之态。 3、自然。自然是一种近于天然或宛若天成的风格。它是书者在长期实践基础之上豁然贯通、于自然形象触发“顿悟”而为书的结果。中国书法史上常用“屋漏痕”、“拆壁路”、“虫蚀木”、“锥画沙”、“印印泥”比喻自然之态。在中国书法史上,真正具备自然风格的作品为数不多,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就富于自然风格,晋代王羲之的作品如《十七帖》、《兰亭序》都颇得天趣,是自然风格美的极品。 4、方正。方正是一种字形结体外满、整齐、端方、正直的风格。它给人以严正、密满、静穆和敦厚之感。《张迁碑》是汉隶方正美的代表作,具有方正风格的作品还有晋代的《王兴之夫妇墓志》和高句丽的《好太王》等。 5、圆熟。圆熟是一种书法技巧纯熟而演化形成的风格。书者因平时对古法帖名家揣摩至深,技巧已烂熟于心,信手拈出皆成法,融会后的技巧当然有质量上的保证。圆熟之作表现性强,其技巧动作丰富的特征自然高人一筹,但因圆熟周到、动作太定型化而较少微妙的变化调节能力,使自身的风格较固定而缺少跨度,生辣不够、气息强劲不足。清朝赵之谦的书作是圆熟风格的代表,在这之前具备圆熟风格的还有隋代的智永和元朝的赵孟 等的书法作品。 6、丰润。丰润是一种外不露锋芒、内藏肃穆之气,丰肌附骨,作品无论是肌肤还是气度在整体上都有一种滋润感的风格。丰润的极端是“腴”,丰腴未必肥,“丰”要能“润”,不可留下“墨猪”之态。丰润美包含内外两个方面:一是表面的丰腴,即不尚枯笔、不求扁簿,也不倾向于刷笔迅捷之势,其速度感应该是平和的、不求变幻的。二是内面的润,即不纵横奇肆、不剑拔夸张,信手悠悠拈出,是一种极自然、极和谐的笔划衔接和字形安排。唐代虞世南的《夫子庙堂碑》是丰润风格的一个典范。 7、瘦硬。瘦硬是一种与“丰润”相对应,画瘦而质硬的风格。它给人以貌清气健、骨重神寒的感受。汉隶《礼器碑》历来被奉为瘦硬美的杰品,在唐代草书中,如果说张旭书法的风格偏侧于丰肥,那么怀素的作品则偏侧于瘦硬。 8、紧结。紧结是一种字心攒集,给人以装束紧严、结构缜密之感的风格。表现出此类风格美的代表作有北朝的《张猛龙碑》、唐朝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和宋代黄庭坚的《松风阁诗》等。 9、宽博。宽博是一种与“紧结”风格相对应,表现为外满内疏特别是中宫虚疏的风格。《衡方碑》是汉隶中宽博风格的代表,在书法史上,唐朝颜真卿的楷书堪称宽博美的丰碑。 10、雄浑。雄浑是一种似丰碑巨额之大、商鼎周器之重的风格。它给人以深沉博大、一言九鼎、雄强有力、阳刚之气的感受。如秦褐汉碑、商鼎周彝和唐代颜真卿的楷书、清朝伊秉绶的古隶等,就属雄浑风格。 11、刚健。刚健是一种有“雄浑”的阳刚之气,但更加突出“键”即力感的风格。刚健之美在于发“力”,这个力不是物理之力,而是通过对比、弹性、逆势等一系列辅助手段呈现出来的,生硬的刻凿是难以为继的。甲骨文是刚健的,唐朝颜真卿的《刘中使帖》线条丰腴健劲,几如钢筋铁弓,有一发千里之势,是刚健风格的最好代表之一。 12、秀逸。秀逸是一种与“雄浑”风格形成鲜明对比的风格。它可以是娟秀、雅逸、恬静、轻松、妩媚、柔婉、清丽等,体现出成熟、理性的特征。南帖是秀逸风格的典范,晋代王羲之的书法、元朝赵孟 的行楷和宋初蔡襄的大王小行书就相当秀逸。 13、古朴。古朴是一种脱去巧饰、见出自然与真性情的风格。古朴的内容包括“质”与“拙”这两个方面,它不拘于小处的微妙处理,立足大气氛的把握,是一种宏大的审美气度,因而从古朴之美中可以引伸出磅礴大气、取象恢宏、深厚沉稳等偏于壮美的内容。古朴之风,常常给人以历史感,有时表现为大智若愚、大巧若挫或稚挫美。书法鉴赏一是在本属自然的非书法作品中发现古朴美,二是在后人刻意求古的作品中理解古朴美,如上古留下的字迹、古人游历时留下的摩崖题名和清代金石小学家们那种强调气息、不求小处变化的篆隶作品就很显出古朴的风格。 14、潇洒。潇洒是一种挥洒自如和逸笔草草、轻松而幽雅自如的风格。是具有一种偏于外表的、柔性基调的、翩翩风度的美。潇洒风格是书法技艺的熟练升华到风格层次的显现,鉴赏此类作品可以观照到书者娴熟的技艺。风雅的官员与翰林学士以及精通艺术的学者爱猫扑.爱生活风格潇洒,唐朝褚遂良的楷书、宋代米芾的行楷书、元代鲜于枢、清朝祝枝山和王文治的书法都具潇洒风格。 15、文静。文静是一种内力含蓄、形式内敛、以静取胜的风格。它是典型的满腹珠玑、锦衣绣口、饱学聪颖的士大夫格调。文静绝非完全不重书法的运动感,只是动感不以强烈的动态表现出来,是将运动感从表面的形式表露引向深层、内含不露,在呼应揖让之间以欲擒故纵的方式完成的。文静风格颇具优游之态,常常使人感觉出其不屑外显的幽雅气氛,给人以和平、宁静、幽雅、柔和的境界之美。清朝董其昌行楷书是文静风格的典型。 16、清雅。清雅是一种与“文静”风格同类,但重在韵致的提取而非偏于形式内敛的风格。“清”是秀美而不是壮美,“雅”是格调高深、不落世俗。它于搔首弄姿者不屑,故作惊人之笔亦不求,平和宁静之间尽情挥洒,一切都是从锤炼之至走向虚静之至,作品为人所感受到的是鲜明的书卷气息。隋朝智永、晋代王献之乃至王羲之的一些作品,都是当之无愧的清雅风格,元代李惆为陆柬之文赋作的两段跋文也是清雅风格的典型。 17、端庄。端庄是一种有庙堂重臣之威严、动辄有据之稳重,似“正人君子”的风格。此种书作间架结构是平凡的横平竖直而不作欹斜取巧貌,线条是沉实而过,即使有微弱的顿挫笔但不故为夸张佛达以见稳健之旨,章法则是一反错落而纵横相安,作品整体气氛上呈现出堂正之气。“端庄”不应有压抑感,它在技巧处理上是得心应手的,这需要炉火纯青的锤炼,细心鉴赏能够看到其微妙细腻的变化,体会到一种在貌不惊人的外表下潜藏着的丰富内涵。与篆书、隶书、行书和草相比楷书是最端庄的,唐朝欧阳询的传世楷书无愧于端庄风格最理想的典范。 18、沉着。沉着是一种近似于“端庄”风格,其用笔不轻浮、不薄弱、不纤巧,线条浑厚饱满、行中有留,压得住纸、留得住笔的风格。它给人以如锥画沙、力透纸背,深沉稳健、遒炼顿挫之感。唐朝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和《祭侄文》就充分表现出沉着的风范,同朝的欧阳询、柳公权用笔也富于沉着风格。 19、爽利。爽利是一种在技巧上求“显”弃“隐”、用笔干脆利落、进退分明,不屑含糊而尚清晰、不求苍老而重精警的风格。如宋朝黄庭坚用笔斩截爽利,每顿挫必有线型的抖动以作标志,折金断铁,有一种技巧上的爽利之美,其字结构也随线条而发展,最典型的即是“辐射”体,收缩中宫、张开四围,是一种纵横挥洒无不如意,似长枪大戟的爽利式结构。宋代米芾的用笔就极具爽利风格。 20、老辣。老辣是一种“人书俱老”、很有个性且不矫饰的风格。它往往表现为笔力苍劲、筋骨壮健、格调古朴、体势雄峻,大体上属于阳刚之美。“人老”绝非仅指年岁大,内含书者个性天成、风格成熟之意,“书老”即书法功力深厚且自然流露。老辣是积累工夫的产物,是一种有血有肉的功夫的艺术表现。说它是工夫的积累,是指它那非认为的个性,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刻意求之是无用的。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没有屡经沧桑的历史,有意老辣是一种矫饰。说它是艺术表现,则是指它植根于书者的审美个性。唐朝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是老辣之作,清代吴昌硕充满强劲雄武之气的大篆书作,老之沉厚深透,辣之倔强无润,近代黄宾虹和潘天寿的书法也具老辣的风格。 21、醇和。醇和是一种炉火纯青、意境深远而形式恬淡、技巧貌不惊人却千锤百炼,给 人以平和、坦然、超脱,特具回味悠长之感的风格。它平淡而绝非浅薄,并不一般地反对冲突与对比,而是在冲突前提之下的和谐,具有自身的厚度和深度,是陈酿老酒所具有的持久悠然的醇香。此类风格的作品中通常技巧动作藏而不露,结构间架平稳不欹,章法则是以整饬胜而不以错落对比胜,但整饬中却又处处见出微妙内含的变化来。如明朝祝枝山的小楷、王宠的书法是醇和风格的理想典型。 22、险劲。险劲是一种脱出平整与秩序而求变化的风格。它与“文静”风格相对应。反常求变谓之“险”,险体现于字的线条组织具有一种明显的张力,给人以显然的不稳定、紧张、收缩与扩散的感觉。此类风格的书作,笔画线条在一般情况下多呈现出三角形,有一种倾斜度,顺着三角形的尖端延伸,能感受到运动的冲击趋势在无限伸展,故而“险”必然与“劲”携手。北碑很体现险劲的风格。 23、犷野。犷野是一种与整饬背道,给人以生疏、幼稚、贫乏、笨拙之感,留下乱头粗服印象,几乎让人感到不愉快和不满足的风格。它解散成法,纵任无方,往往既不注重线条本身的圆润周到,也不考虑结体必须平衡稳定,信手刷去,无论优劣,简直是一种完全反理性的狂放追求,是书者复杂的个性的反映。书法中的犷野之风,主要体现在行草书中,唐代张旭、怀素粗放的书作,特别是杨维帧率笔狂扫的作品当属此列。 24、怪奇。怪奇是一种不同书体或不同用笔畸形交杂、融为一体,给人以常情惊诧的风格。如唐朝颜真卿的《裴将军诗》就具有怪奇风格,清朝扬州八怪的代表郑板桥擅长于写怪奇书法,他的“难得糊涂”一幅就很著名。 25、狞厉。狞厉是一种“蔑视”固有技法传统,几乎不体现既定的书写规范,线条方折生硬、圭角横生得令人吃惊,章法处理错落与穿插不显示理性思考的任何痕迹的风格。狞厉是一种气魄之美,它崇尚雄强,夸张力度,有强烈得常常让人受不了的气概,使人想起地狱和魔鬼,狞厉之美不登大雅之堂也显然易见。北魏诸刻所具备的阳刚之美,严格说来是以书法技巧被忽略、被遗忘、被破坏为特征的,如著名的《龙门二十品》就是狞厉风格的代表。 结 语 以上审美范畴相互之间有或明显或不明显的差异性与相似相近性,需要鉴赏者对照具体的作品细心加以体会、鉴别和反复揣摩,方能得到对书法艺术个体风格美较为准确的把握。 运用以上审美范畴进行书法鉴赏,还应与书法的群体风格相结合,才能较为完整、深入地进行书法艺术风格审美。 在鉴赏书法作品时,切忌采取僵死的、固定不变的、“非此即彼”的逻辑运用以上审美范畴,因为一幅作品或许同时具备若干种个体风格,而这些风格又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 书法鉴赏是一个主体性、阐释性很强的自由的过程,见仁见智是十分正常的,也是书法艺术鉴赏中积极一面的表现,因而有弹性的、有启发价值的探索与思考是使书法审美丰富化并逐步走向完美与高水平的必然。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得看你写谁的字  主要是人的性格决定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汉字的顺序,隶书 草书 楷书 行书。 隶书 起源于秦朝的小篆,晋朝卫恒在《四体书势》中说:“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书。隶书者,篆之捷也。” 草书 起源于汉代,梁开帝萧衍《草书状》认为,今草的产生是由于:“诸侯争长,简檄相传,望烽走驿,以篆隶之难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书,盖今草书是也。”说明了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 历史上第一次提到草书之名的是《说文解字o叙》,叙中明确指出“汉兴有草书”。从汉到唐,先后出现了章草、今草和狂草等主要形式。“章草”具有严格的条理法则,所以人们把汉代隶书笔法的草书称为“章草”,把后来带楷书笔法的草书称为“今草”。通常所说的草书就是指“今草”。东汉末年,出现了一位著名的草书书法家张芝,字伯英,他的书法精妙绝伦,人称“草圣”。唐人张怀瓘《书断》则把张芝的章草、今草列为神品。到了唐朝,又出现了一位著名的草书书法这张旭,字伯高,首创“狂草”,人称“草仙”。 楷书可作为习字的法式楷模,所以叫楷书。楷书是在汉隶基础上省改波磔、增加钩挑而成的一种书体也叫“正书”“真书”。楷书由汉隶蜕变而来,所以历史上还称它为“今隶”。至三国魏钟繇和晋王羲之,进一步规范体势,使楷书成为一种完全独立的书体。 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单间的一种书体,也是日常最常用的一种书体,因此又可以说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唐人张怀瓘说:“不真不草,是曰行书”。事实上,行书正是为了补救草书难以辨认和楷书书写太慢而产生的。参考资料: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书法艺术风格是书法审美的主要方面之一,对书法艺术个体风格的审美把握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从中国历代书法作品中归纳出工巧、天真、自然、方正、圆熟、丰润、瘦硬、紧结、宽博、雄浑、刚健、秀逸、古朴、潇洒、文静、清雅、端庄、沉着、爽利、老辣、醇和、险劲、犷野、怪奇、狞厉等25种典型的个体风格表现并给予简要阐释,以此作为对书法艺术个体风格审美范畴的初步探索。 [关键词]书法,风格,审美,范畴, 引  言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优秀艺术,是世界艺苑中的奇葩。书法艺术审美是人们较为普遍而又喜闻乐见的一种实践活动,它除了需要掌握最抽象的书法原理、对某一书法作品作最具体的感受之外,还应该有一个中间层次,这就是对书法艺术风格的审美把握。中国的文字书写之所以能升华为书法艺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汉字的书写达到了审美风格的境界。
   书法艺术风格是书法作品所表现出的主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征,它是异常丰富、多样的,宏观上,可以将其划分为群体风格和个体风格两爱猫扑.爱生活艺术群体风格是一个集群整体地表现出来的一种风格特征,更多的是由客观因素造成的,它包括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风格、书法时代(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风格、书法地域(中国南、北地域乃至南北区域内的不同区域)风格。书法艺术个体风格,则是包括无名姓氏在内的书者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用不同书体创作出来的具体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美。
   书法艺术个体风格美千姿百态,但不同之中又有种种相似性和相近性。在对中国历代书法作品就个体风格进行差异性、相似和相近性比较鉴别的基础上,本文归纳出以下25种典型表现并相应稍作阐释,以此作为对书法艺术个体风格审美范畴的初步探索。由于篇幅和印刷体例的限制,正文中所举要的书法作品的影印件在此未予附录。 正  文 1、工巧。工巧是一种精工巧饰的风格。它相涵、相当或相似于工细、工致、精巧、雕饰、华饰,与“自然”、“古朴”、“犷野”风格等相对应。工巧之作给人以直中绳、方中规、经纬合度,书写得心应手、余裕有余之感,它不是枝枝节节而为,是书者苦心经营、精工雕琢的积极成果。创作工巧之作应与书者自身的功力相当,方为“正宗”。汉隶《曹全碑》、《张景碑》和小楷特别是蝇头小楷都表现出工巧之美。 2、天真。天真是一种毫无矫揉造作之态、亦无雕虫斧凿之痕的风格。它是书者不拘于成法、不泥于世俗,心地单纯、性情率放、独表性灵、信手而为的结果。在书法的历史流程中,“尚意”的宋代是充满“天真”气息的时代,苏轼的《丰乐亭记》、《醉翁亭记》和米芾的《蜀素帖》就极尽天真之态。 3、自然。自然是一种近于天然或宛若天成的风格。它是书者在长期实践基础之上豁然贯通、于自然形象触发“顿悟”而为书的结果。中国书法史上常用“屋漏痕”、“拆壁路”、“虫蚀木”、“锥画沙”、“印印泥”比喻自然之态。在中国书法史上,真正具备自然风格的作品为数不多,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就富于自然风格,晋代王羲之的作品如《十七帖》、《兰亭序》都颇得天趣,是自然风格美的极品。 4、方正。方正是一种字形结体外满、整齐、端方、正直的风格。它给人以严正、密满、静穆和敦厚之感。《张迁碑》是汉隶方正美的代表作,具有方正风格的作品还有晋代的《王兴之夫妇墓志》和高句丽的《好太王》等。 5、圆熟。圆熟是一种书法技巧纯熟而演化形成的风格。书者因平时对古法帖名家揣摩至深,技巧已烂熟于心,信手拈出皆成法,融会后的技巧当然有质量上的保证。圆熟之作表现性强,其技巧动作丰富的特征自然高人一筹,但因圆熟周到、动作太定型化而较少微妙的变化调节能力,使自身的风格较固定而缺少跨度,生辣不够、气息强劲不足。清朝赵之谦的书作是圆熟风格的代表,在这之前具备圆熟风格的还有隋代的智永和元朝的赵孟  等的书法作品。 6、丰润。丰润是一种外不露锋芒、内藏肃穆之气,丰肌附骨,作品无论是肌肤还是气度在整体上都有一种滋润感的风格。丰润的极端是“腴”,丰腴未必肥,“丰”要能“润”,不可留下“墨猪”之态。丰润美包含内外两个方面:一是表面的丰腴,即不尚枯笔、不求扁簿,也不倾向于刷笔迅捷之势,其速度感应该是平和的、不求变幻的。二是内面的润,即不纵横奇肆、不剑拔夸张,信手悠悠拈出,是一种极自然、极和谐的笔划衔接和字形安排。唐代虞世南的《夫子庙堂碑》是丰润风格的一个典范。 7、瘦硬。瘦硬是一种与“丰润”相对应,画瘦而质硬的风格。它给人以貌清气健、骨重神寒的感受。汉隶《礼器碑》历来被奉为瘦硬美的杰品,在唐代草书中,如果说张旭书法的风格偏侧于丰肥,那么怀素的作品则偏侧于瘦硬。 8、紧结。紧结是一种字心攒集,给人以装束紧严、结构缜密之感的风格。表现出此类风格美的代表作有北朝的《张猛龙碑》、唐朝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和宋代黄庭坚的《松风阁诗》等。 9、宽博。宽博是一种与“紧结”风格相对应,表现为外满内疏特别是中宫虚疏的风格。《衡方碑》是汉隶中宽博风格的代表,在书法史上,唐朝颜真卿的楷书堪称宽博美的丰碑。 10、雄浑。雄浑是一种似丰碑巨额之大、商鼎周器之重的风格。它给人以深沉博大、一言九鼎、雄强有力、阳刚之气的感受。如秦褐汉碑、商鼎周彝和唐代颜真卿的楷书、清朝伊秉绶的古隶等,就属雄浑风格。 11、刚健。刚健是一种有“雄浑”的阳刚之气,但更加突出“键”即力感的风格。刚健之美在于发“力”,这个力不是物理之力,而是通过对比、弹性、逆势等一系列辅助手段呈现出来的,生硬的刻凿是难以为继的。甲骨文是刚健的,唐朝颜真卿的《刘中使帖》线条丰腴健劲,几如钢筋铁弓,有一发千里之势,是刚健风格的最好代表之一。 12、秀逸。秀逸是一种与“雄浑”风格形成鲜明对比的风格。它可以是娟秀、雅逸、恬静、轻松、妩媚、柔婉、清丽等,体现出成熟、理性的特征。南帖是秀逸风格的典范,晋代王羲之的书法、元朝赵孟  的行楷和宋初蔡襄的大王小行书就相当秀逸。 13、古朴。古朴是一种脱去巧饰、见出自然与真性情的风格。古朴的内容包括“质”与“拙”这两个方面,它不拘于小处的微妙处理,立足大气氛的把握,是一种宏大的审美气度,因而从古朴之美中可以引伸出磅礴大气、取象恢宏、深厚沉稳等偏于壮美的内容。古朴之风,常常给人以历史感,有时表现为大智若愚、大巧若挫或稚挫美。书法鉴赏一是在本属自然的非书法作品中发现古朴美,二是在后人刻意求古的作品中理解古朴美,如上古留下的字迹、古人游历时留下的摩崖题名和清代金石小学家们那种强调气息、不求小处变化的篆隶作品就很显出古朴的风格。
   14、潇洒。潇洒是一种挥洒自如和逸笔草草、轻松而幽雅自如的风格。是具有一种偏于外表的、柔性基调的、翩翩风度的美。潇洒风格是书法技艺的熟练升华到风格层次的显现,鉴赏此类作品可以观照到书者娴熟的技艺。风雅的官员与翰林学士以及精通艺术的学者爱猫扑.爱生活风格潇洒,唐朝褚遂良的楷书、宋代米芾的行楷书、元代鲜于枢、清朝祝枝山和王文治的书法都具潇洒风格。 15、文静。文静是一种内力含蓄、形式内敛、以静取胜的风格。它是典型的满腹珠玑、锦衣绣口、饱学聪颖的士大夫格调。文静绝非完全不重书法的运动感,只是动感不以强烈的动态表现出来,是将运动感从表面的形式表露引向深层、内含不露,在呼应揖让之间以欲擒故纵的方式完成的。文静风格颇具优游之态,常常使人感觉出其不屑外显的幽雅气氛,给人以和平、宁静、幽雅、柔和的境界之美。清朝董其昌行楷书是文静风格的典型。 16、清雅。清雅是一种与“文静”风格同类,但重在韵致的提取而非偏于形式内敛的风格。“清”是秀美而不是壮美,“雅”是格调高深、不落世俗。它于搔首弄姿者不屑,故作惊人之笔亦不求,平和宁静之间尽情挥洒,一切都是从锤炼之至走向虚静之至,作品为人所感受到的是鲜明的书卷气息。隋朝智永、晋代王献之乃至王羲之的一些作品,都是当之无愧的清雅风格,元代李惆为陆柬之文赋作的两段跋文也是清雅风格的典型。 17、端庄。端庄是一种有庙堂重臣之威严、动辄有据之稳重,似“正人君子”的风格。此种书作间架结构是平凡的横平竖直而不作欹斜取巧貌,线条是沉实而过,即使有微弱的顿挫笔但不故为夸张佛达以见稳健之旨,章法则是一反错落而纵横相安,作品整体气氛上呈现出堂正之气。“端庄”不应有压抑感,它在技巧处理上是得心应手的,这需要炉火纯青的锤炼,细心鉴赏能够看到其微妙细腻的变化,体会到一种在貌不惊人的外表下潜藏着的丰富内涵。与篆书、隶书、行书和草相比楷书是最端庄的,唐朝欧阳询的传世楷书无愧于端庄风格最理想的典范。 18、沉着。沉着是一种近似于“端庄”风格,其用笔不轻浮、不薄弱、不纤巧,线条浑厚饱满、行中有留,压得住纸、留得住笔的风格。它给人以如锥画沙、力透纸背,深沉稳健、遒炼顿挫之感。唐朝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和《祭侄文》就充分表现出沉着的风范,同朝的欧阳询、柳公权用笔也富于沉着风格。 19、爽利。爽利是一种在技巧上求“显”弃“隐”、用笔干脆利落、进退分明,不屑含糊而尚清晰、不求苍老而重精警的风格。如宋朝黄庭坚用笔斩截爽利,每顿挫必有线型的抖动以作标志,折金断铁,有一种技巧上的爽利之美,其字结构也随线条而发展,最典型的即是“辐射”体,收缩中宫、张开四围,是一种纵横挥洒无不如意,似长枪大戟的爽利式结构。宋代米芾的用笔就极具爽利风格。
   20、老辣。老辣是一种“人书俱老”、很有个性且不矫饰的风格。它往往表现为笔力苍劲、筋骨壮健、格调古朴、体势雄峻,大体上属于阳刚之美。“人老”绝非仅指年岁大,内含书者个性天成、风格成熟之意,“书老”即书法功力深厚且自然流露。老辣是积累工夫的产物,是一种有血有肉的功夫的艺术表现。说它是工夫的积累,是指它那非认为的个性,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刻意求之是无用的。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没有屡经沧桑的历史,有意老辣是一种矫饰。说它是艺术表现,则是指它植根于书者的审美个性。唐朝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是老辣之作,清代吴昌硕充满强劲雄武之气的大篆书作,老之沉厚深透,辣之倔强无润,近代黄宾虹和潘天寿的书法也具老辣的风格。 21、醇和。醇和是一种炉火纯青、意境深远而形式恬淡、技巧貌不惊人却千锤百炼,给 人以平和、坦然、超脱,特具回味悠长之感的风格。它平淡而绝非浅薄,并不一般地反对冲突与对比,而是在冲突前提之下的和谐,具有自身的厚度和深度,是陈酿老酒所具有的持久悠然的醇香。此类风格的作品中通常技巧动作藏而不露,结构间架平稳不欹,章法则是以整饬胜而不以错落对比胜,但整饬中却又处处见出微妙内含的变化来。如明朝祝枝山的小楷、王宠的书法是醇和风格的理想典型。
   22、险劲。险劲是一种脱出平整与秩序而求变化的风格。它与“文静”风格相对应。反常求变谓之“险”,险体现于字的线条组织具有一种明显的张力,给人以显然的不稳定、紧张、收缩与扩散的感觉。此类风格的书作,笔画线条在一般情况下多呈现出三角形,有一种倾斜度,顺着三角形的尖端延伸,能感受到运动的冲击趋势在无限伸展,故而“险”必然与“劲”携手。北碑很体现险劲的风格。 23、犷野。犷野是一种与整饬背道,给人以生疏、幼稚、贫乏、笨拙之感,留下乱头粗服印象,几乎让人感到不愉快和不满足的风格。它解散成法,纵任无方,往往既不注重线条本身的圆润周到,也不考虑结体必须平衡稳定,信手刷去,无论优劣,简直是一种完全反理性的狂放追求,是书者复杂的个性的反映。书法中的犷野之风,主要体现在行草书中,唐代张旭、怀素粗放的书作,特别是杨维帧率笔狂扫的作品当属此列。 24、怪奇。怪奇是一种不同书体或不同用笔畸形交杂、融为一体,给人以常情惊诧的风格。如唐朝颜真卿的《裴将军诗》就具有怪奇风格,清朝扬州八怪的代表郑板桥擅长于写怪奇书法,他的“难得糊涂”一幅就很著名。 25、狞厉。狞厉是一种“蔑视”固有技法传统,几乎不体现既定的书写规范,线条方折生硬、圭角横生得令人吃惊,章法处理错落与穿插不显示理性思考的任何痕迹的风格。狞厉是一种气魄之美,它崇尚雄强,夸张力度,有强烈得常常让人受不了的气概,使人想起地狱和魔鬼,狞厉之美不登大雅之堂也显然易见。北魏诸刻所具备的阳刚之美,严格说来是以书法技巧被忽略、被遗忘、被破坏为特征的,如著名的《龙门二十品》就是狞厉风格的代表。
    结 语
 以上审美范畴相互之间有或明显或不明显的差异性与相似相近性,需要鉴赏者对照具体的作品细心加以体会、鉴别和反复揣摩,方能得到对书法艺术个体风格美较为准确的把握。 运用以上审美范畴进行书法鉴赏,还应与书法的群体风格相结合,才能较为完整、深入地进行书法艺术风格审美。 在鉴赏书法作品时,切忌采取僵死的、固定不变的、“非此即彼”的逻辑运用以上审美范畴,因为一幅作品或许同时具备若干种个体风格,而这些风格又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 书法鉴赏是一个主体性、阐释性很强的自由的过程,见仁见智是十分正常的,也是书法艺术鉴赏中积极一面的表现,因而有弹性的、有启发价值的探索与思考是使书法审美丰富化并逐步走向完美与高水平的必然。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得看你写谁的字  主要是人的性格决定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书法艺术风格是书法审美的主要方面之一,对书法艺术个体风格的审美把握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从中国历代书法作品中归纳出工巧、天真、自然、方正、圆熟、丰润、瘦硬、紧结、宽博、雄浑、刚健、秀逸、古朴、潇洒、文静、清雅、端庄、沉着、爽利、老辣、醇和、险劲、犷野、怪奇、狞厉等25种典型的个体风格表现并给予简要阐释,以此作为对书法艺术个体风格审美范畴的初步探索。 [关键词]书法,风格,审美,范畴, 引 言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优秀艺术,是世界艺苑中的奇葩。书法艺术审美是人们较为普遍而又喜闻乐见的一种实践活动,它除了需要掌握最抽象的书法原理、对某一书法作品作最具体的感受之外,还应该有一个中间层次,这就是对书法艺术风格的审美把握。中国的文字书写之所以能升华为书法艺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汉字的书写达到了审美风格的境界。 书法艺术风格是书法作品所表现出的主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征,它是异常丰富、多样的,宏观上,可以将其划分为群体风格和个体风格两爱猫扑.爱生活艺术群体风格是一个集群整体地表现出来的一种风格特征,更多的是由客观因素造成的,它包括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风格、书法时代(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风格、书法地域(中国南、北地域乃至南北区域内的不同区域)风格。书法艺术个体风格,则是包括无名姓氏在内的书者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用不同书体创作出来的具体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美。 书法艺术个体风格美千姿百态,但不同之中又有种种相似性和相近性。在对中国历代书法作品就个体风格进行差异性、相似和相近性比较鉴别的基础上,本文归纳出以下25种典型表现并相应稍作阐释,以此作为对书法艺术个体风格审美范畴的初步探索。由于篇幅和印刷体例的限制,正文中所举要的书法作品的影印件在此未予附录。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书法艺术风格是书法审美的主要方面之一,对书法艺术个体风格的审美把握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从中国历代书法作品中归纳出工巧、天真、自然、方正、圆熟、丰润、瘦硬、紧结、宽博、雄浑、刚健、秀逸、古朴、潇洒、文静、清雅、端庄、沉着、爽利、老辣、醇和、险劲、犷野、怪奇、狞厉等25种典型的个体风格表现并给予简要阐释,以此作为对书法艺术个体风格审美范畴的初步探索。 [关键词]书法,风格,审美,范畴, 引 言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优秀艺术,是世界艺苑中的奇葩。书法艺术审美是人们较为普遍而又喜闻乐见的一种实践活动,它除了需要掌握最抽象的书法原理、对某一书法作品作最具体的感受之外,还应该有一个中间层次,这就是对书法艺术风格的审美把握。中国的文字书写之所以能升华为书法艺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汉字的书写达到了审美风格的境界。 书法艺术风格是书法作品所表现出的主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征,它是异常丰富、多样的,宏观上,可以将其划分为群体风格和个体风格两爱猫扑.爱生活艺术群体风格是一个集群整体地表现出来的一种风格特征,更多的是由客观因素造成的,它包括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风格、书法时代(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风格、书法地域(中国南、北地域乃至南北区域内的不同区域)风格。书法艺术个体风格,则是包括无名姓氏在内的书者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用不同书体创作出来的具体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美。 书法艺术个体风格美千姿百态,但不同之中又有种种相似性和相近性。在对中国历代书法作品就个体风格进行差异性、相似和相近性比较鉴别的基础上,本文归纳出以下25种典型表现并相应稍作阐释,以此作为对书法艺术个体风格审美范畴的初步探索。由于篇幅和印刷体例的限制,正文中所举要的书法作品的影印件在此未予附录。 正 文 1、工巧。工巧是一种精工巧饰的风格。它相涵、相当或相似于工细、工致、精巧、雕饰、华饰,与“自然”、“古朴”、“犷野”风格等相对应。工巧之作给人以直中绳、方中规、经纬合度,书写得心应手、余裕有余之感,它不是枝枝节节而为,是书者苦心经营、精工雕琢的积极成果。创作工巧之作应与书者自身的功力相当,方为“正宗”。汉隶《曹全碑》、《张景碑》和小楷特别是蝇头小楷都表现出工巧之美。 2、天真。天真是一种毫无矫揉造作之态、亦无雕虫斧凿之痕的风格。它是书者不拘于成法、不泥于世俗,心地单纯、性情率放、独表性灵、信手而为的结果。在书法的历史流程中,“尚意”的宋代是充满“天真”气息的时代,苏轼的《丰乐亭记》、《醉翁亭记》和米芾的《蜀素帖》就极尽天真之态。 3、自然。自然是一种近于天然或宛若天成的风格。它是书者在长期实践基础之上豁然贯通、于自然形象触发“顿悟”而为书的结果。中国书法史上常用“屋漏痕”、“拆壁路”、“虫蚀木”、“锥画沙”、“印印泥”比喻自然之态。在中国书法史上,真正具备自然风格的作品为数不多,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就富于自然风格,晋代王羲之的作品如《十七帖》、《兰亭序》都颇得天趣,是自然风格美的极品。 4、方正。方正是一种字形结体外满、整齐、端方、正直的风格。它给人以严正、密满、静穆和敦厚之感。《张迁碑》是汉隶方正美的代表作,具有方正风格的作品还有晋代的《王兴之夫妇墓志》和高句丽的《好太王》等。 5、圆熟。圆熟是一种书法技巧纯熟而演化形成的风格。书者因平时对古法帖名家揣摩至深,技巧已烂熟于心,信手拈出皆成法,融会后的技巧当然有质量上的保证。圆熟之作表现性强,其技巧动作丰富的特征自然高人一筹,但因圆熟周到、动作太定型化而较少微妙的变化调节能力,使自身的风格较固定而缺少跨度,生辣不够、气息强劲不足。清朝赵之谦的书作是圆熟风格的代表,在这之前具备圆熟风格的还有隋代的智永和元朝的赵孟 等的书法作品。 6、丰润。丰润是一种外不露锋芒、内藏肃穆之气,丰肌附骨,作品无论是肌肤还是气度在整体上都有一种滋润感的风格。丰润的极端是“腴”,丰腴未必肥,“丰”要能“润”,不可留下“墨猪”之态。丰润美包含内外两个方面:一是表面的丰腴,即不尚枯笔、不求扁簿,也不倾向于刷笔迅捷之势,其速度感应该是平和的、不求变幻的。二是内面的润,即不纵横奇肆、不剑拔夸张,信手悠悠拈出,是一种极自然、极和谐的笔划衔接和字形安排。唐代虞世南的《夫子庙堂碑》是丰润风格的一个典范。 7、瘦硬。瘦硬是一种与“丰润”相对应,画瘦而质硬的风格。它给人以貌清气健、骨重神寒的感受。汉隶《礼器碑》历来被奉为瘦硬美的杰品,在唐代草书中,如果说张旭书法的风格偏侧于丰肥,那么怀素的作品则偏侧于瘦硬。 8、紧结。紧结是一种字心攒集,给人以装束紧严、结构缜密之感的风格。表现出此类风格美的代表作有北朝的《张猛龙碑》、唐朝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和宋代黄庭坚的《松风阁诗》等。 9、宽博。宽博是一种与“紧结”风格相对应,表现为外满内疏特别是中宫虚疏的风格。《衡方碑》是汉隶中宽博风格的代表,在书法史上,唐朝颜真卿的楷书堪称宽博美的丰碑。 10、雄浑。雄浑是一种似丰碑巨额之大、商鼎周器之重的风格。它给人以深沉博大、一言九鼎、雄强有力、阳刚之气的感受。如秦褐汉碑、商鼎周彝和唐代颜真卿的楷书、清朝伊秉绶的古隶等,就属雄浑风格。 11、刚健。刚健是一种有“雄浑”的阳刚之气,但更加突出“键”即力感的风格。刚健之美在于发“力”,这个力不是物理之力,而是通过对比、弹性、逆势等一系列辅助手段呈现出来的,生硬的刻凿是难以为继的。甲骨文是刚健的,唐朝颜真卿的《刘中使帖》线条丰腴健劲,几如钢筋铁弓,有一发千里之势,是刚健风格的最好代表之一。 12、秀逸。秀逸是一种与“雄浑”风格形成鲜明对比的风格。它可以是娟秀、雅逸、恬静、轻松、妩媚、柔婉、清丽等,体现出成熟、理性的特征。南帖是秀逸风格的典范,晋代王羲之的书法、元朝赵孟 的行楷和宋初蔡襄的大王小行书就相当秀逸。 13、古朴。古朴是一种脱去巧饰、见出自然与真性情的风格。古朴的内容包括“质”与“拙”这两个方面,它不拘于小处的微妙处理,立足大气氛的把握,是一种宏大的审美气度,因而从古朴之美中可以引伸出磅礴大气、取象恢宏、深厚沉稳等偏于壮美的内容。古朴之风,常常给人以历史感,有时表现为大智若愚、大巧若挫或稚挫美。书法鉴赏一是在本属自然的非书法作品中发现古朴美,二是在后人刻意求古的作品中理解古朴美,如上古留下的字迹、古人游历时留下的摩崖题名和清代金石小学家们那种强调气息、不求小处变化的篆隶作品就很显出古朴的风格。 14、潇洒。潇洒是一种挥洒自如和逸笔草草、轻松而幽雅自如的风格。是具有一种偏于外表的、柔性基调的、翩翩风度的美。潇洒风格是书法技艺的熟练升华到风格层次的显现,鉴赏此类作品可以观照到书者娴熟的技艺。风雅的官员与翰林学士以及精通艺术的学者爱猫扑.爱生活风格潇洒,唐朝褚遂良的楷书、宋代米芾的行楷书、元代鲜于枢、清朝祝枝山和王文治的书法都具潇洒风格。 15、文静。文静是一种内力含蓄、形式内敛、以静取胜的风格。它是典型的满腹珠玑、锦衣绣口、饱学聪颖的士大夫格调。文静绝非完全不重书法的运动感,只是动感不以强烈的动态表现出来,是将运动感从表面的形式表露引向深层、内含不露,在呼应揖让之间以欲擒故纵的方式完成的。文静风格颇具优游之态,常常使人感觉出其不屑外显的幽雅气氛,给人以和平、宁静、幽雅、柔和的境界之美。清朝董其昌行楷书是文静风格的典型。 16、清雅。清雅是一种与“文静”风格同类,但重在韵致的提取而非偏于形式内敛的风格。“清”是秀美而不是壮美,“雅”是格调高深、不落世俗。它于搔首弄姿者不屑,故作惊人之笔亦不求,平和宁静之间尽情挥洒,一切都是从锤炼之至走向虚静之至,作品为人所感受到的是鲜明的书卷气息。隋朝智永、晋代王献之乃至王羲之的一些作品,都是当之无愧的清雅风格,元代李惆为陆柬之文赋作的两段跋文也是清雅风格的典型。 17、端庄。端庄是一种有庙堂重臣之威严、动辄有据之稳重,似“正人君子”的风格。此种书作间架结构是平凡的横平竖直而不作欹斜取巧貌,线条是沉实而过,即使有微弱的顿挫笔但不故为夸张佛达以见稳健之旨,章法则是一反错落而纵横相安,作品整体气氛上呈现出堂正之气。“端庄”不应有压抑感,它在技巧处理上是得心应手的,这需要炉火纯青的锤炼,细心鉴赏能够看到其微妙细腻的变化,体会到一种在貌不惊人的外表下潜藏着的丰富内涵。与篆书、隶书、行书和草相比楷书是最端庄的,唐朝欧阳询的传世楷书无愧于端庄风格最理想的典范。 18、沉着。沉着是一种近似于“端庄”风格,其用笔不轻浮、不薄弱、不纤巧,线条浑厚饱满、行中有留,压得住纸、留得住笔的风格。它给人以如锥画沙、力透纸背,深沉稳健、遒炼顿挫之感。唐朝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和《祭侄文》就充分表现出沉着的风范,同朝的欧阳询、柳公权用笔也富于沉着风格。 19、爽利。爽利是一种在技巧上求“显”弃“隐”、用笔干脆利落、进退分明,不屑含糊而尚清晰、不求苍老而重精警的风格。如宋朝黄庭坚用笔斩截爽利,每顿挫必有线型的抖动以作标志,折金断铁,有一种技巧上的爽利之美,其字结构也随线条而发展,最典型的即是“辐射”体,收缩中宫、张开四围,是一种纵横挥洒无不如意,似长枪大戟的爽利式结构。宋代米芾的用笔就极具爽利风格。 20、老辣。老辣是一种“人书俱老”、很有个性且不矫饰的风格。它往往表现为笔力苍劲、筋骨壮健、格调古朴、体势雄峻,大体上属于阳刚之美。“人老”绝非仅指年岁大,内含书者个性天成、风格成熟之意,“书老”即书法功力深厚且自然流露。老辣是积累工夫的产物,是一种有血有肉的功夫的艺术表现。说它是工夫的积累,是指它那非认为的个性,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刻意求之是无用的。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没有屡经沧桑的历史,有意老辣是一种矫饰。说它是艺术表现,则是指它植根于书者的审美个性。唐朝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是老辣之作,清代吴昌硕充满强劲雄武之气的大篆书作,老之沉厚深透,辣之倔强无润,近代黄宾虹和潘天寿的书法也具老辣的风格。 21、醇和。醇和是一种炉火纯青、意境深远而形式恬淡、技巧貌不惊人却千锤百炼,给 人以平和、坦然、超脱,特具回味悠长之感的风格。它平淡而绝非浅薄,并不一般地反对冲突与对比,而是在冲突前提之下的和谐,具有自身的厚度和深度,是陈酿老酒所具有的持久悠然的醇香。此类风格的作品中通常技巧动作藏而不露,结构间架平稳不欹,章法则是以整饬胜而不以错落对比胜,但整饬中却又处处见出微妙内含的变化来。如明朝祝枝山的小楷、王宠的书法是醇和风格的理想典型。 22、险劲。险劲是一种脱出平整与秩序而求变化的风格。它与“文静”风格相对应。反常求变谓之“险”,险体现于字的线条组织具有一种明显的张力,给人以显然的不稳定、紧张、收缩与扩散的感觉。此类风格的书作,笔画线条在一般情况下多呈现出三角形,有一种倾斜度,顺着三角形的尖端延伸,能感受到运动的冲击趋势在无限伸展,故而“险”必然与“劲”携手。北碑很体现险劲的风格。 23、犷野。犷野是一种与整饬背道,给人以生疏、幼稚、贫乏、笨拙之感,留下乱头粗服印象,几乎让人感到不愉快和不满足的风格。它解散成法,纵任无方,往往既不注重线条本身的圆润周到,也不考虑结体必须平衡稳定,信手刷去,无论优劣,简直是一种完全反理性的狂放追求,是书者复杂的个性的反映。书法中的犷野之风,主要体现在行草书中,唐代张旭、怀素粗放的书作,特别是杨维帧率笔狂扫的作品当属此列。 24、怪奇。怪奇是一种不同书体或不同用笔畸形交杂、融为一体,给人以常情惊诧的风格。如唐朝颜真卿的《裴将军诗》就具有怪奇风格,清朝扬州八怪的代表郑板桥擅长于写怪奇书法,他的“难得糊涂”一幅就很著名。 25、狞厉。狞厉是一种“蔑视”固有技法传统,几乎不体现既定的书写规范,线条方折生硬、圭角横生得令人吃惊,章法处理错落与穿插不显示理性思考的任何痕迹的风格。狞厉是一种气魄之美,它崇尚雄强,夸张力度,有强烈得常常让人受不了的气概,使人想起地狱和魔鬼,狞厉之美不登大雅之堂也显然易见。北魏诸刻所具备的阳刚之美,严格说来是以书法技巧被忽略、被遗忘、被破坏为特征的,如著名的《龙门二十品》就是狞厉风格的代表。 结 语 以上审美范畴相互之间有或明显或不明显的差异性与相似相近性,需要鉴赏者对照具体的作品细心加以体会、鉴别和反复揣摩,方能得到对书法艺术个体风格美较为准确的把握。 运用以上审美范畴进行书法鉴赏,还应与书法的群体风格相结合,才能较为完整、深入地进行书法艺术风格审美。 在鉴赏书法作品时,切忌采取僵死的、固定不变的、“非此即彼”的逻辑运用以上审美范畴,因为一幅作品或许同时具备若干种个体风格,而这些风格又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 书法鉴赏是一个主体性、阐释性很强的自由的过程,见仁见智是十分正常的,也是书法艺术鉴赏中积极一面的表现,因而有弹性的、有启发价值的探索与思考是使书法审美丰富化并逐步走向完美与高水平的必然。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书法艺术风格是书法审美的主要方面之一,对书法艺术个体风格的审美把握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从中国历代书法作品中归纳出工巧、天真、自然、方正、圆熟、丰润、瘦硬、紧结、宽博、雄浑、刚健、秀逸、古朴、潇洒、文静、清雅、端庄、沉着、爽利、老辣、醇和、险劲、犷野、怪奇、狞厉等25种典型的个体风格表现并给予简要阐释,以此作为对书法艺术个体风格审美范畴的初步探索。 [关键词]书法,风格,审美,范畴, 引 言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优秀艺术,是世界艺苑中的奇葩。书法艺术审美是人们较为普遍而又喜闻乐见的一种实践活动,它除了需要掌握最抽象的书法原理、对某一书法作品作最具体的感受之外,还应该有一个中间层次,这就是对书法艺术风格的审美把握。中国的文字书写之所以能升华为书法艺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汉字的书写达到了审美风格的境界。 书法艺术风格是书法作品所表现出的主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征,它是异常丰富、多样的,宏观上,可以将其划分为群体风格和个体风格两爱猫扑.爱生活艺术群体风格是一个集群整体地表现出来的一种风格特征,更多的是由客观因素造成的,它包括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风格、书法时代(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风格、书法地域(中国南、北地域乃至南北区域内的不同区域)风格。书法艺术个体风格,则是包括无名姓氏在内的书者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用不同书体创作出来的具体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美。 书法艺术个体风格美千姿百态,但不同之中又有种种相似性和相近性。在对中国历代书法作品就个体风格进行差异性、相似和相近性比较鉴别的基础上,本文归纳出以下25种典型表现并相应稍作阐释,以此作为对书法艺术个体风格审美范畴的初步探索。由于篇幅和印刷体例的限制,正文中所举要的书法作品的影印件在此未予附录。 正 文 1、工巧。工巧是一种精工巧饰的风格。它相涵、相当或相似于工细、工致、精巧、雕饰、华饰,与“自然”、“古朴”、“犷野”风格等相对应。工巧之作给人以直中绳、方中规、经纬合度,书写得心应手、余裕有余之感,它不是枝枝节节而为,是书者苦心经营、精工雕琢的积极成果。创作工巧之作应与书者自身的功力相当,方为“正宗”。汉隶《曹全碑》、《张景碑》和小楷特别是蝇头小楷都表现出工巧之美。 2、天真。天真是一种毫无矫揉造作之态、亦无雕虫斧凿之痕的风格。它是书者不拘于成法、不泥于世俗,心地单纯、性情率放、独表性灵、信手而为的结果。在书法的历史流程中,“尚意”的宋代是充满“天真”气息的时代,苏轼的《丰乐亭记》、《醉翁亭记》和米芾的《蜀素帖》就极尽天真之态。 3、自然。自然是一种近于天然或宛若天成的风格。它是书者在长期实践基础之上豁然贯通、于自然形象触发“顿悟”而为书的结果。中国书法史上常用“屋漏痕”、“拆壁路”、“虫蚀木”、“锥画沙”、“印印泥”比喻自然之态。在中国书法史上,真正具备自然风格的作品为数不多,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就富于自然风格,晋代王羲之的作品如《十七帖》、《兰亭序》都颇得天趣,是自然风格美的极品。 4、方正。方正是一种字形结体外满、整齐、端方、正直的风格。它给人以严正、密满、静穆和敦厚之感。《张迁碑》是汉隶方正美的代表作,具有方正风格的作品还有晋代的《王兴之夫妇墓志》和高句丽的《好太王》等。 5、圆熟。圆熟是一种书法技巧纯熟而演化形成的风格。书者因平时对古法帖名家揣摩至深,技巧已烂熟于心,信手拈出皆成法,融会后的技巧当然有质量上的保证。圆熟之作表现性强,其技巧动作丰富的特征自然高人一筹,但因圆熟周到、动作太定型化而较少微妙的变化调节能力,使自身的风格较固定而缺少跨度,生辣不够、气息强劲不足。清朝赵之谦的书作是圆熟风格的代表,在这之前具备圆熟风格的还有隋代的智永和元朝的赵孟 等的书法作品。 6、丰润。丰润是一种外不露锋芒、内藏肃穆之气,丰肌附骨,作品无论是肌肤还是气度在整体上都有一种滋润感的风格。丰润的极端是“腴”,丰腴未必肥,“丰”要能“润”,不可留下“墨猪”之态。丰润美包含内外两个方面:一是表面的丰腴,即不尚枯笔、不求扁簿,也不倾向于刷笔迅捷之势,其速度感应该是平和的、不求变幻的。二是内面的润,即不纵横奇肆、不剑拔夸张,信手悠悠拈出,是一种极自然、极和谐的笔划衔接和字形安排。唐代虞世南的《夫子庙堂碑》是丰润风格的一个典范。 7、瘦硬。瘦硬是一种与“丰润”相对应,画瘦而质硬的风格。它给人以貌清气健、骨重神寒的感受。汉隶《礼器碑》历来被奉为瘦硬美的杰品,在唐代草书中,如果说张旭书法的风格偏侧于丰肥,那么怀素的作品则偏侧于瘦硬。 8、紧结。紧结是一种字心攒集,给人以装束紧严、结构缜密之感的风格。表现出此类风格美的代表作有北朝的《张猛龙碑》、唐朝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和宋代黄庭坚的《松风阁诗》等。 9、宽博。宽博是一种与“紧结”风格相对应,表现为外满内疏特别是中宫虚疏的风格。《衡方碑》是汉隶中宽博风格的代表,在书法史上,唐朝颜真卿的楷书堪称宽博美的丰碑。 10、雄浑。雄浑是一种似丰碑巨额之大、商鼎周器之重的风格。它给人以深沉博大、一言九鼎、雄强有力、阳刚之气的感受。如秦褐汉碑、商鼎周彝和唐代颜真卿的楷书、清朝伊秉绶的古隶等,就属雄浑风格。 11、刚健。刚健是一种有“雄浑”的阳刚之气,但更加突出“键”即力感的风格。刚健之美在于发“力”,这个力不是物理之力,而是通过对比、弹性、逆势等一系列辅助手段呈现出来的,生硬的刻凿是难以为继的。甲骨文是刚健的,唐朝颜真卿的《刘中使帖》线条丰腴健劲,几如钢筋铁弓,有一发千里之势,是刚健风格的最好代表之一。 12、秀逸。秀逸是一种与“雄浑”风格形成鲜明对比的风格。它可以是娟秀、雅逸、恬静、轻松、妩媚、柔婉、清丽等,体现出成熟、理性的特征。南帖是秀逸风格的典范,晋代王羲之的书法、元朝赵孟 的行楷和宋初蔡襄的大王小行书就相当秀逸。 13、古朴。古朴是一种脱去巧饰、见出自然与真性情的风格。古朴的内容包括“质”与“拙”这两个方面,它不拘于小处的微妙处理,立足大气氛的把握,是一种宏大的审美气度,因而从古朴之美中可以引伸出磅礴大气、取象恢宏、深厚沉稳等偏于壮美的内容。古朴之风,常常给人以历史感,有时表现为大智若愚、大巧若挫或稚挫美。书法鉴赏一是在本属自然的非书法作品中发现古朴美,二是在后人刻意求古的作品中理解古朴美,如上古留下的字迹、古人游历时留下的摩崖题名和清代金石小学家们那种强调气息、不求小处变化的篆隶作品就很显出古朴的风格。 14、潇洒。潇洒是一种挥洒自如和逸笔草草、轻松而幽雅自如的风格。是具有一种偏于外表的、柔性基调的、翩翩风度的美。潇洒风格是书法技艺的熟练升华到风格层次的显现,鉴赏此类作品可以观照到书者娴熟的技艺。风雅的官员与翰林学士以及精通艺术的学者爱猫扑.爱生活风格潇洒,唐朝褚遂良的楷书、宋代米芾的行楷书、元代鲜于枢、清朝祝枝山和王文治的书法都具潇洒风格。 15、文静。文静是一种内力含蓄、形式内敛、以静取胜的风格。它是典型的满腹珠玑、锦衣绣口、饱学聪颖的士大夫格调。文静绝非完全不重书法的运动感,只是动感不以强烈的动态表现出来,是将运动感从表面的形式表露引向深层、内含不露,在呼应揖让之间以欲擒故纵的方式完成的。文静风格颇具优游之态,常常使人感觉出其不屑外显的幽雅气氛,给人以和平、宁静、幽雅、柔和的境界之美。清朝董其昌行楷书是文静风格的典型。 16、清雅。清雅是一种与“文静”风格同类,但重在韵致的提取而非偏于形式内敛的风格。“清”是秀美而不是壮美,“雅”是格调高深、不落世俗。它于搔首弄姿者不屑,故作惊人之笔亦不求,平和宁静之间尽情挥洒,一切都是从锤炼之至走向虚静之至,作品为人所感受到的是鲜明的书卷气息。隋朝智永、晋代王献之乃至王羲之的一些作品,都是当之无愧的清雅风格,元代李惆为陆柬之文赋作的两段跋文也是清雅风格的典型。 17、端庄。端庄是一种有庙堂重臣之威严、动辄有据之稳重,似“正人君子”的风格。此种书作间架结构是平凡的横平竖直而不作欹斜取巧貌,线条是沉实而过,即使有微弱的顿挫笔但不故为夸张佛达以见稳健之旨,章法则是一反错落而纵横相安,作品整体气氛上呈现出堂正之气。“端庄”不应有压抑感,它在技巧处理上是得心应手的,这需要炉火纯青的锤炼,细心鉴赏能够看到其微妙细腻的变化,体会到一种在貌不惊人的外表下潜藏着的丰富内涵。与篆书、隶书、行书和草相比楷书是最端庄的,唐朝欧阳询的传世楷书无愧于端庄风格最理想的典范。 18、沉着。沉着是一种近似于“端庄”风格,其用笔不轻浮、不薄弱、不纤巧,线条浑厚饱满、行中有留,压得住纸、留得住笔的风格。它给人以如锥画沙、力透纸背,深沉稳健、遒炼顿挫之感。唐朝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和《祭侄文》就充分表现出沉着的风范,同朝的欧阳询、柳公权用笔也富于沉着风格。 19、爽利。爽利是一种在技巧上求“显”弃“隐”、用笔干脆利落、进退分明,不屑含糊而尚清晰、不求苍老而重精警的风格。如宋朝黄庭坚用笔斩截爽利,每顿挫必有线型的抖动以作标志,折金断铁,有一种技巧上的爽利之美,其字结构也随线条而发展,最典型的即是“辐射”体,收缩中宫、张开四围,是一种纵横挥洒无不如意,似长枪大戟的爽利式结构。宋代米芾的用笔就极具爽利风格。 20、老辣。老辣是一种“人书俱老”、很有个性且不矫饰的风格。它往往表现为笔力苍劲、筋骨壮健、格调古朴、体势雄峻,大体上属于阳刚之美。“人老”绝非仅指年岁大,内含书者个性天成、风格成熟之意,“书老”即书法功力深厚且自然流露。老辣是积累工夫的产物,是一种有血有肉的功夫的艺术表现。说它是工夫的积累,是指它那非认为的个性,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刻意求之是无用的。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没有屡经沧桑的历史,有意老辣是一种矫饰。说它是艺术表现,则是指它植根于书者的审美个性。唐朝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是老辣之作,清代吴昌硕充满强劲雄武之气的大篆书作,老之沉厚深透,辣之倔强无润,近代黄宾虹和潘天寿的书法也具老辣的风格。 21、醇和。醇和是一种炉火纯青、意境深远而形式恬淡、技巧貌不惊人却千锤百炼,给 人以平和、坦然、超脱,特具回味悠长之感的风格。它平淡而绝非浅薄,并不一般地反对冲突与对比,而是在冲突前提之下的和谐,具有自身的厚度和深度,是陈酿老酒所具有的持久悠然的醇香。此类风格的作品中通常技巧动作藏而不露,结构间架平稳不欹,章法则是以整饬胜而不以错落对比胜,但整饬中却又处处见出微妙内含的变化来。如明朝祝枝山的小楷、王宠的书法是醇和风格的理想典型。 22、险劲。险劲是一种脱出平整与秩序而求变化的风格。它与“文静”风格相对应。反常求变谓之“险”,险体现于字的线条组织具有一种明显的张力,给人以显然的不稳定、紧张、收缩与扩散的感觉。此类风格的书作,笔画线条在一般情况下多呈现出三角形,有一种倾斜度,顺着三角形的尖端延伸,能感受到运动的冲击趋势在无限伸展,故而“险”必然与“劲”携手。北碑很体现险劲的风格。 23、犷野。犷野是一种与整饬背道,给人以生疏、幼稚、贫乏、笨拙之感,留下乱头粗服印象,几乎让人感到不愉快和不满足的风格。它解散成法,纵任无方,往往既不注重线条本身的圆润周到,也不考虑结体必须平衡稳定,信手刷去,无论优劣,简直是一种完全反理性的狂放追求,是书者复杂的个性的反映。书法中的犷野之风,主要体现在行草书中,唐代张旭、怀素粗放的书作,特别是杨维帧率笔狂扫的作品当属此列。 24、怪奇。怪奇是一种不同书体或不同用笔畸形交杂、融为一体,给人以常情惊诧的风格。如唐朝颜真卿的《裴将军诗》就具有怪奇风格,清朝扬州八怪的代表郑板桥擅长于写怪奇书法,他的“难得糊涂”一幅就很著名。 25、狞厉。狞厉是一种“蔑视”固有技法传统,几乎不体现既定的书写规范,线条方折生硬、圭角横生得令人吃惊,章法处理错落与穿插不显示理性思考的任何痕迹的风格。狞厉是一种气魄之美,它崇尚雄强,夸张力度,有强烈得常常让人受不了的气概,使人想起地狱和魔鬼,狞厉之美不登大雅之堂也显然易见。北魏诸刻所具备的阳刚之美,严格说来是以书法技巧被忽略、被遗忘、被破坏为特征的,如著名的《龙门二十品》就是狞厉风格的代表。 结 语 以上审美范畴相互之间有或明显或不明显的差异性与相似相近性,需要鉴赏者对照具体的作品细心加以体会、鉴别和反复揣摩,方能得到对书法艺术个体风格美较为准确的把握。 运用以上审美范畴进行书法鉴赏,还应与书法的群体风格相结合,才能较为完整、深入地进行书法艺术风格审美。 在鉴赏书法作品时,切忌采取僵死的、固定不变的、“非此即彼”的逻辑运用以上审美范畴,因为一幅作品或许同时具备若干种个体风格,而这些风格又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 书法鉴赏是一个主体性、阐释性很强的自由的过程,见仁见智是十分正常的,也是书法艺术鉴赏中积极一面的表现,因而有弹性的、有启发价值的探索与思考是使书法审美丰富化并逐步走向完美与高水平的必然。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楷书正,难于飘逸,行书便于使用,但不可用于重大的严肃场合,隶书行为虎头蚕尾,适合于展览,广告专用。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中国书法的艺术特征  书法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一朵奇葩,在世界各国文字书写中,没有任何其他文字的书写,像汉字的书写一样,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并且源远流长,在当代不仅没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电脑的普及、手写量的减少而导致魅力消减,相反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当代中国参与者最多、受众最广泛的艺术形式之一。  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说:“如果说能够表现个性,这就是最高的美术,那么各种美术,以写字为最高。”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代替了它而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林语堂认为:“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中国人民就是通过书法才学会线条和形体的基本概念的。因此,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中国书法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实在是十分独特的。”当代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先生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与宗白华齐名的美学家、美术史家邓以蛰先生也认为“吾国书法不独为美术之一种,而且为纯美术,为艺术之最高境”。这些观点容或有溢美之处,但是也充分说明,前贤对于中国书法曾经赋予过多么崇高的地位!这些学者对中国文化乃至西方文化艺术的了解,都是极其深厚的,他们这么说,不会没有缘故,总有他们的理由。简单概括,也许可以这样认为——至少他们相信,中国书法在整个中国文化艺术系统中的重要性是值得特别关注的。  作为中国人,学习掌握一点这门古老而仍然生机勃发的艺术的基本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和丰富自己的艺术审美修养,更意味着增加了了解和学习本国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  中国的书法艺术,表面看来非常普通,不过是拿毛笔蘸墨汁在宣纸(当然有时也用其他的书写载体)上书写汉字而已,似乎人人都会,没有任何神秘和独特之处。但事实恰恰相反,看起来形式如此简单的艺术,却一点也不比那些在形式上显得复杂得多的艺术容易掌握、容易明白。  何以如此?  原因在于,在她表面的简单中,蕴含着无限的丰富。  一、以简驭繁  书法艺术的形式,最为简单不过——只有汉字、只有黑白的组合,至多加上纸色和装裱形式的变化以及红色印章的搭配。但是,这最简单的形式中,却包含着无限变化、无限丰富的形态。  首先,字体的复杂性。汉字的历史形态本身是丰富多样的。从最初的甲骨文、到商周的金文、到秦汉的篆书隶书草书、汉代以后的行书楷书,还有处于这些形态之间的各种过渡样式,各种历史形态和过渡样式之间,又是既有区别更有联系的,彼此之间进行沟通的可能性极大。可谓林林总总,自身构成了复杂多变的系统。书法以汉字为艺术创作的材料,先天就具备了优越的基础,具备表现形态的丰富性。这一点,由汉字衍生的日文、韩文和线性的西方文字是望尘莫及的。  其次,结构的可塑性。汉字作为记录工具,每个字都有其构形上的基本要求,以保证字义识读的准确性。但是,这个要求并不是僵化的。只要保持其点划和结构的相互位置关系基本稳定,其正斜、长短、方圆等等,在处理时都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具体到每一个书写者的笔下,汉字的形体总是千变万化而非千人一面的,即使是清代馆阁体也不例外。  其三,点划的多样性。每种汉字字体,都有相应的点划形态上的基本规范。但这同结构一样,并不是僵化的。在书写过程中,其具体形态具备极大的可塑性。而汉字书法的书写工具——毛笔,在塑造点划形态上具有优越的性能。两相结合,使得汉字书法艺术的基本形式元素——点划的形象,具有了无限的丰富性。  最后,篇章的综合性。由单字、单词组织起来的汉字篇章,同其他文字的篇章一样,总是在符合语法的前提下,具有无限组合的可能。而汉字的结构与点划本身是多变的、复杂的,组合成篇以后,彼此所形成的各种关系,较之一般文字的篇章关系更加复杂。  此外,作为一幅完整作品组成部分的印章和装裱艺术的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  可见,在这最为简单的形式中,却存在着多么复杂的形式关系问题!中国书法正是由此出发,以中国文化为基础,提炼出了一系列的关于形式处理问题的概念,形成一套关于形式美的观念体系,并辐射到其他艺术形式上。林语堂说:“中国字尽管在理论上是方方正正的,实际上却是由最为奇特的笔画构成的,这就使得书法家不得不去设法解决那些千变万化的结构问题。于是通过书法,中国的学者训练了自己对各种美质的欣赏力,如线条上的刚劲、流畅、蕴蓄、精微、迅捷、优雅、雄壮、粗犷、谨严或洒脱,形式上的和谐、匀称、对比、平衡、长短、紧密,有时甚至是懒懒散散或参差不齐的美。”他甚至认为,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书法艺术给美学欣赏提供了一整套术语”,“可以把这些术语所代表的观念看作中华民族美学观念的基础”,这些观念(以及形式和结构的原则),还影响到了 “中国绘画的线条和构思”、“中国建筑的形式和结构”,“正是(书法所探索出来的)这些韵律、形态、范围等基本概念给予了中国艺术的各种门类,比如诗歌、绘画、建筑瓷器和房屋修饰,以基本的精神体系”。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篆书和隶书字体的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