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农校招聘解放前老师名单

查看: 12090|回复: 56
高州农校搬迁进展?
马上注册,享用更多功能,轻松玩转论坛!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本帖最后由 高州大计 于
16:55 编辑
2016年动工扩建3所院校,即在茂南西城片区征地1531亩,扩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并于2017年底交付使用;在电白区安乐大道旁新征地150亩扩建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以及在西城片区征地603亩扩建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均于2020年前交付使用。
2016年动工新建1所院校,在茂名西城片区征地450亩,新建广东农林职业学院。
(86.59 KB, 下载次数: 39)
16:45 上传
(43.75 KB, 下载次数: 28)
16:45 上传
广东农林科技职业学院筹建指挥部在茂南区成立
(54.6 KB, 下载次数: 31)
16:47 上传
现在的农校呢?到时是一个校区?还是退出高州?
cyi8 发表于
现在的农校呢?到时是一个校区?还是退出高州?
高州的学校都卖光了,看什么时候连高州中学都卖了
@高州大计,宝光街道的凤凰岭森林公园和体育中心,是计划取消吗?
longnv 发表于
@高州大计,宝光街道的凤凰岭森林公园和体育中心,是计划取消吗?
凤凰岭森林公园没变,体育中心可能换位置
来一个森林公园式的楼盘
高州,你还剩下什么?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凤凰岭森林公园没变,体育中心可能换位置
体育中心变去哪里了?宝光那边好似没有什么发展呀。
高州大计 发表于
凤凰岭森林公园没变,体育中心可能换位置
我想问下茂岭区垭山村有发展吗?好想发展这边。
冼夫人文化给电白抢了,名校给茂名全要了——高州呀高州……
高州师范、高州农校这样的名校就这样凋零消失了,它们为广东培养了多少人才!真想不明白,高州的教育还剩下什么!
高州这点点家底很快都不会存在了,高州的悲剧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广东省高州农校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所属类别 :
广东省高州农校创办于1905年,至今己有110年的办学历史。农校位于粤西历史文化名城--高州市区,是广东省第一所中专学校和全国开办最早的农业中专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建校百多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5万多名高素质人才。世界著名水稻专家、中国农科院首任院长丁颖;全国著名牧草专家、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莫熙穆;著名育种专家、原湛江海洋大学副校长张建中教授;被国家人事部、农业部破格晋升为推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陈观浩等均是毕业生中的杰出代表。
创办时间 1905年
在校生 5687人
主要奖项 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
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必须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理由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我的解释框架中,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质量的学习。而合作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与“竞争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学习)则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具体地说,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这里所说的自主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所有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充分证明:只有在如下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对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看到了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可能变得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而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研究表明,如果学校强调的是合作、而非竞争,既不按智力水平分班、又不采取体罚的措施,那么这种学校就不太会发生以大欺小、打架斗殴以及违法犯罪等事件,同时也不会因为强调竞争而降低学习成绩。事实证明,要提高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有效的办法是促进他的情感和社会意识方面的发育,而不是单纯集中力量猛抓他的学习。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共同工作来实践其亲社会技能。在合作式的小组学习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接受学习将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探究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的。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这番话很好地道出了探究学习的重要价值。探究学习也有助于发展学生优秀的智慧品质,如:热爱和珍惜学习的机会,尊重事实,客观、审慎地对待批判性思维,理解、谦虚地接受自己的不足,关注好的事物等。
新学习方式下的有效教学
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其实接受学习对一些学习内容来说也是必要的。过去,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教学大纲规定了过多的知识点,使得教师只能用简单的“授——受”的教学方式来进行。今天,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减少了知识点,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更多地强调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而只有自主学习才能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基于自主学习的观念,有效教学应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让学生明确通过努力而达到的目标,并且明白目标的达成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背景,帮助学生达到更复杂水平的理解;适时与挑战性的目标进行对照,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清楚的、直接的反馈;能够使学生对每个学习主题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形成对于事物的概念框架;能够迁移并发现和提出更为复杂的问题,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一言以蔽之,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这必定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理念与模式
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改革 广东省高州农校 余绍标【作者简介】余绍标,男,1969年10月出生,研究生毕业,现任广东省高州农校教育研究室副主任、高级讲师。曾被茂名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教师”称号。所谓产业,就是以效益为宗旨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科研、教育等业务的行业。近年来,我们创新理念视职业教育为产业,借鉴产业经营模式,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改革,取得了可喜成绩。通过改革,我们这所百年名校焕发出新的活力,进入了发展速度最快、学生人数最多、教学质量最优、校园环境最美、办学效益最好的崭新阶段。连续多年,办学业绩名列广东省各间农业中专的前茅,先后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和“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回顾我校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程,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在农业产业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创新理念,借鉴产业经营的模式,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改革,才能消除隐忧,摆脱困境,实现腾飞。
发展模式的改革新课程—新理念—新学法一、在发展职业教育产业的进程中面临的困境和隐忧农业产业化是我市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其特点是农业进行集约经营,以大量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为手段,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实现靠科技,运用科技靠人才。但是,农业科技人才数量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市平均每万名农业人口中仅有科技人员6.6人,所以,农业产业化最大的需求就是对人才的需求,这为加快发展教育产业开辟了广阔市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校为适应农业产业化对人才的要求,充分发挥了自我发展的积极性,走上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当时,办学规模扩大了3.5倍,人员效益提高了3倍,办学经费有所增加,办学条件有所改善,专业设置多样化、综合化,基本覆盖了一、二、三产业。但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也就是在创新理念,借鉴产业经营的模式,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改革之前,我校在办学中却面临着困境与隐忧。第一,办学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不接轨。在招生模式上,以单一化为主,未能满足农民对教育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另外,招生受到了粤西职业教育市场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冲击。在毕业生就业的服务网络上,未能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指导毕业生就业的运行机制。在后勤服务上,仍未实现社会化、商品化。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上,在某些具体方面,表现为与农业和科技的发展相脱节。第二,办学经费投入渠道的不宽畅。政府对我校的经费投入不到其办学经费总和的五分之一,因此,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学费。但是,教学仪器、设备的科技含量要不断地提升,以适应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形势。这造成了办学成本不断扩张。这种情况,导致了经济运行陷入了捉襟见肘的困局。第三,办学设施的不完善。在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验设备的更新上都未能适应学生对操作技能要求越来越高的新变化,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第四,改革因素的不活跃。极少数教职员工缺乏危机感、主人翁意识、竞争意识、效益观念、创新观念、敬业精神和进取精神。这成为阻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惰性因素,面对困境和隐忧,我们不得不探求新的出路。二、以产业经营的理念“洗脑”,革除陈旧的办学思想,创新办学观念 在我市,农业已经基本实现了产业化,农业的产业化为我校更新办学观念奠定了社会基础。作为我市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支柱,我校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紧跟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当时,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必须以产业经营的理念“洗脑”,革除陈旧的办学思想,树立效益观念、产品观念、科技观念、市场观念、改革观念,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一)效益观念产业是以效益为宗旨的。任何一种产业都必须把效益看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校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和隐忧,都是源于未能正视效益的地位和作用。要满足农业产业化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扩大办学规模,办学经费的投入必将倍增。经费从哪来?在短时期内,政府在财政上大幅增加投入是不现实的。当时,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学校的当务之急就是转变观念,视教育为产业,在依法经营教育产业的前提下开源节流,争创效益,实现自我发展。(二)产品观念产业是以产品为基础的。没有产品的产业仿似水中月、镜中花,产品没有市场的产业正如西斜的夕阳,因而,任何一种产业都必须把产品及其出路看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相对于生产物质资料的产业来说,我校更为重视产品及其出路,这是由产品的特殊性决定的。我校的产品是劳动力,当劳动力被推向社会之后,必须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只有这样,这种产品的价值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基于这种观点,我们形成了把产品打造成名牌产品的共识。(三)科技观念产业是以科技为根本的。任何一种产业都必须依赖于科技创新来提高生产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实现低成本扩张。我校最具优势的资源就是科技创新能力,并通过科技知识的传授而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充分发挥了这种资源上的优势,依托科研成果推进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为增强办学实力,拓展市场创设了前提条件。(四)市场观念产业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的神秘力量在于既能把一种产业推上顶峰,也能把一种产业淹没,正所谓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市场及其竞争具备了存在的必然性和客观性。在深入开展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及时转变观念,把学校定位为市场竞争主体,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五)改革观念产业是以改革为动力的。在发展教育产业的进程中,学校也应通过改革,兴利除弊,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在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形成了强烈的改革意识后,无论在管理体制上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改革中,增强了办学活力。三、借鉴产业经营的模式,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改革 我们选择职业教育发展的模式,固然要遵循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我们还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借鉴其他产业的发展模式转型的成功经验,创新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一)创新办学的模式,提高办学的效益首先,正确处理好发展职业教育与提高办学效益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的办学效益与教育产业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提高办学效益是教育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极少数人的看法中,发展教育产业是不必讲效益、不应讲效益、不能讲效益的。但是,忽视了办学效益就是等于扼杀了教育产业的生命。显然,不讲效益的看法是非常危险的,也是不合时宜的。其次,正确处理好办学效益之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教育效益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我校坚持把社会效益、教育效益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信赖,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谋求长远的经济效益奠定了不可或缺的社会基础。再次,实施提高效益的策略,推进办学模式的改革。一是实施名牌策略。以一流的师资、设备、管理支撑起名牌专业,以名牌专业支撑起名牌学校。通过名牌效应扩大办学规模,形成规模效益。二是实施市场策略。千方百计地创新市场,增创市场优势,不断提高办学效益。三是实施成本策略。积极探索以低消耗实现高效益的新途径,既在企业中寻找合作伙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入,又在加强管理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外聘教师队伍的基础上,降低教学成本。(二)创新投资及融资的模式,优化产权结构我校在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所遇到的难题都是源于经费短缺。在经费问题上,我们消除了“等、靠、要”的传统观念。除了努力拓展教育市场增加创收之外,还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拓宽投资及融资渠道,解决经费投入的难题。借鉴了国有企业的经验,推行产权制度改革,形成“国有资产为主、多种所有制资产共存一校”的产权结构。产权改革的实现形式包括:第一,在坚持以国有资产控股的前提下,通过股份制的形式吸纳学校以外的办学资金入股,成立教育产业发展基金会。在基金会内部产生学校董事会,建立校长对基金会和校董会负责的管理体制。第二,通过转让、租赁、联营的方式实行资产重组,盘活了学校原有的不重要资产、不活跃资产和弱质资产。第三,把后勤服务全面推向社会,扭转了学校办社会的被动局面,实现后勤服务的社会化。产权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明晰产权,分清责任,同享利益,共担风险,完善管理,强化学校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的地位。产权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维护学校稳定的前提下,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多渠道吸纳各种所有制的资产注入到学校的投资机制上,增强学校的办学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的跳跃式发展。(三)创新招生与就业指导的模式,拓展职业教育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市场是客观存在的。教育市场包括招生市场和毕业生就业市场。招生市场和毕业生就业市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培育招生市场和毕业生就业市场都是非常重要的。我校培育招生市场的方法和途径包括:第一,畅通就业渠道,解决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积极影响招生市场。第二,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树立良好社会形象,解除家长对学生教育的后顾之忧。第三,按照合理的标准收费,减轻学生及其家长的负担。第四,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的办学机制,搞活招生市场。第五,借助各种手段,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校知名度,拓展招生市场。我校培育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方法和途径包括:第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毕业生素质,使毕业生适应农业产业化和人才劳务市场的需要,为毕业生就业奠定基础。第二,经常了解社会各方面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人才交流供需见面会,象企业推销产品一样,推荐毕业生就业。第三,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择业指导,引导毕业生形成科学的就业观念。第四,积极推广“订单”教育和定向培训,拓宽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渠道,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优化教学内容,把学生培养成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就业人才。(四)创新教学的模式,优化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的质量首先,根据农业产业化的客观要求,以加快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目标,改革了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是由学科型理论教育转移到以培养岗位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主的职业技术教育的轨道上来。其次,以“四个瞄准”为着眼点优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农业产业化要求。一是瞄准高新技术,二是瞄准出口创汇农业,三是瞄准现代化大农业,四是瞄准实用技术和致富技术。再次,建立和完善了学分制,根据“应知、应会、应熟”的标准将各专业的各门课程区分为选读课、选修课和必修课,引导学生熟练掌握重要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学习效率、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五)创新人事管理的模式,实行新型的全员聘任制师资是学校实现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最为宝贵的资源。我校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以思想建设上,引导教师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到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同时还引导教师安心教育,发扬“云飞月走天不动,浪打船摇不变心”的敬岗爱业精神。在体制改革上,建立和完善全员劳动合同聘任制,在学校与教师之间形成了新型的聘任与被聘任的关系,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退”的用人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素质提高上,以“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突破口,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培育出一支师德高尚、知识渊博、技能过硬的师资队伍。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
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课堂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是教师经常遇到而又非常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损害师生关系和破坏课堂气氛,影响教学效率。课堂问题行为的恰当处理,取决于教师对于管理策略的有效运用。一、运用先行控制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 学生的问题行为,有些是出于无知,有些是出于敌意,有的则是出于初始时的不慎。事实上,一些课堂问题行为是在课前就注定了的,而不是因为课堂活动过程中的运作所致。因此,最好的管理,就是采取先行控制,在问题行为产生之前,采取条件优先,实施预防性管理,避免或减少问题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它主要关注于明确的行为标准、建设性的课堂环境、良好的教学策划、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1,确立学生的行为标准。明确学生常规的行为标准,是一种有效的先行控制方法,因为这样可以事先确立起对学生在课堂中的期望行为,让每一个学生都明了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行为是不好的,哪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哪些行为是不能被接受的。一般而论,确立学生的行为标准时,应考虑几个方面的问题:(1)所确立的行为要求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2)行为要求是否影响课堂秩序和学生的学习。(3)行为要求是否体现了对课堂成员的尊重。(4)行为要求是否具有切实可行性。(5)行为要求是否具有改变或修正的可能性。课堂行为标准确立起来之后,还要及时加以巩固,必要时还要予以修正。2,促成学生的成功经验,降低挫折水平。学生的成功经验,通常会激发他们的愉悦情绪,降低挫折水平,从而避免或减轻问题行为。学生因失败而导致的挫折感往往是有些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因此,教师要确保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适当的成功率,尤其是将课堂活动规划在既不太容易也不太难的适度范围。因为太容易就会导致厌倦,太难就会导致挫折,它们都会增加问题行为产生的可能性。教师对学生学习材料和学习活动的适度选择,有助于学生的成功体验,有利于学生形成成功感受,进而减少问题行为产生的可能性。3,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课堂行为与课堂环境直接相关,有效的课堂行为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良好的课堂环境基础之上,因为良好的课堂环境不仅可以减少产生问题行为的可能性,而且可以消解许多潜在的问题行为。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首先要保持课堂的整洁、秩序和优雅,增强课堂成员的秩序感、责任感。一个杂乱无章和死气沉沉的课堂环境本身就为问题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其次,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调整学生的座次。必须打破按高矮次序或学习成绩排位的简单方式,而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生理特点、个性特长、学习习惯、行为特征、同伴关系等多种因素,做到优劣搭配、合理组织,达到以长补短、以优补劣、互相促进。第三,要把握课堂的情绪环境。即搞好教学策划,在课堂活动之前确定好目标、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采用悬念和讨论的方法,不断变换刺激角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合理安排课堂活动的内容和节奏,控制学生的疲劳度。此外,还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打破认为师生间仅仅是上下级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的狭隘认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充满爱心,尤其要关心“差生”或“后进生”,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二、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行为控制策略包括强化良好行为和终止已有问题行为两个方面。1、鼓励和强化良好行为,以良好行为控制问题行为。教师通常采用社会强化、活动强化和榜样强化等方式。(1)社会强化, 也就是利用面部表情、身体接触、语言文字等来鼓励所期望的行为。如向学生微笑、亲切地轻拍学生的头或背、对学生夸赞他能干或告诉学生你很欣赏他的活动等。运用社会强化必须遵循四个原则,即针对目标行为、指向已完成的行为、强调学生的努力、不断变化形式。(2)活动强化,也就是当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具体的期望行为时,允许学生参与其最喜爱的活动,或提供较好的机会和条件,例如允许参加俱乐部活动、提供设备的优先选择权和使用权、提供课堂活动或体育运动中的领导角色等。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对学生良好行为的具体鼓励方式,并由此强化学生这方面的行为。教师在采用活动强化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活动动机、兴趣、特长和实际活动能力等多种因素。(3)榜样强化。只要给学生提供某种具体的行为范例,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并朝着这样的行为而努力。这就是所谓的榜样强化。榜样通常会导致学生两个方面的反应,一是模仿,二是无意学习。模仿是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行为,逐步形成自己的行为。无意学习是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中观察榜样行为,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榜样的信念、态度、价值及人格等方面的结论。无论是模仿还是无意学习,都体现出榜样对于良好行为的强化作用,而这一强化又具有弱化或终止问题行为的作用。2,选择有效方法,及时终止问题行为。通常采用的影响方法包括:(1)信号暗示。对发生问题行为的学生提供信号,例如突然停顿、走近学生、用眼神暗示等,用以提醒、警告学生,进而终止刚刚发生的问题行为。(2)使用幽默。当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意力下降,从而产生问题行为时,教师可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来调节气氛和提示学生,以防止问题行为的出现和制止或纠正已有的问题行为。(3)创设情境。有些学生在课堂中容易走神,这时可适当创设一些活动情境,让学生参与一些活动,或让他们做一些相关的别的事情,像小竞赛、小表演、小制作等,以避免问题行为乘虚而入。(4)有意忽视。某些学生的问题行为隐含着想赢得他人注意的愿望,如果教师直接干预,可能正好迎合了他的目的。因此,教师有意忽视,学生会自觉没趣而改变其行为。(5)提问学生。临时对发生问题行为的学生提出问题让他回答,以示提醒,并转换他的注意,使其自觉纠正。(6)转移注意。 对于那些自尊心比较强的学生产生问题行为时,如果当面直接制止,可能会出现相反的效果或后遗症,这时可运用比喻,声东击西加以暗示,使之转移注意,从而停止其问题行为。(7)移除媒介。有时学生在课堂中做不相干的事,例如读漫画书、玩电子游戏等,教师可采取将这些东西拿走,清除媒介物,从而制止这种行为。(8)正面批评。 如果很多方法对制止学生的问题行为都不奏效,那就要正面严肃批评,指出其缺点,制止其行为。当然,正面批评要建立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基础上。(9 )劝离课堂。有时学生之间发生对抗性冲突,引起怒气冲天的状态,教师可以将他们劝离课堂,避开怒气情境,使其情绪缓和,再作决断。(10)利用惩罚。对于有些较严重而又难以制止的问题行为,可适当利用一些惩罚措施,运用得当,也可起到制止问题行为的作用。但惩罚运用不当,不但不能制止问题行为,反而造成逆反或对抗性行为,因此,必须慎用,不到迫不得已最好不用。三、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 1,掌握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内容。课堂问题行为矫正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正确认识问题行为是行为有效矫正的前提条件,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矫正。因此,教师首先要明确问题行为对于课堂秩序和教学活动的消极影响,但同时又不要过分夸大问题行为的严重性,不宜把有问题行为的学生等同于差生或品行败坏的学生。实际上,课堂问题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优秀学生也仍然会产生问题行为。其次,教师要认识到学生问题行为的矫正,从根本上要由学生本人来进行。如果学生本人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问题行为,他们不仅看不到矫正的价值与意义,不密切配合,而且还会对矫正产生新的对抗性问题行为。因此,要启发学生本人的正确认识。(2 )改正是课堂问题行为的关键,而且改正问题行为比认识问题行为困难得多。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进行观察与了解,判明问题行为的性质、轻重和后果;其次要运用多种知识,分析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或背景,形成对问题行为的正确态度;然后要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纠正。此外,由于从根本上改正问题行为并非一时之功,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且问题行为还会出现反复。因此,教师还要有相当的耐心。(3 )改正学生的问题行为仅仅是从消极方面着眼的,实际上这只是行为矫正的一部分。理想的矫正不但要改正学生的问题行为,而且要塑造和发展学生新的、良好的行为模式。这不仅是矫正学生问题行为的理想目标,而且也是巩固矫正的效果,使学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完整的行为矫正包括认识、改正和塑造三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只有在认识并改正课堂问题行为的同时,使学生学会和形成良好的行为模式时,完整的行为矫正才宣告完成。2,遵循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原则。课堂问题行为矫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在整个过程中应遵循特定的原则。(1)奖励多于惩罚的原则。奖励和惩罚是矫正学生问题行为最常用的方法,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往往首先想到利用惩罚手段,把惩罚作为最易使用的优选方法,这是不正确的。实践证明,奖励的矫正作用远远大于惩罚,多奖少惩对于矫正课堂问题行为能起到更有效的作用。动辄惩罚反而会对错误行为起强化作用,无意中助长了问题行为,而且还会导致学生为逃避惩罚而产生新的问题行为。而且过度惩罚,会使学生变得粗暴和具有破坏性,产生对抗性严重的问题行为。因此,在矫正过程中应以奖励为主。(2)坚持一致性原则。课堂行为问题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因此,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就不能仅仅只考虑课堂内部因素,还要同家庭因素、大众媒体因素等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协调有关人员,按统一目标行动,保持一致性,以避免各自为战、互相抵消矫正效果的不利倾向。(3 )与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原则。课堂问题行为的根本矫正不仅在于改变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形成新的行为模式,而且要把良好的行为模式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与行动。这就要求在矫正过程中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以调整学生的自我意识,排除自我潜能发挥的心理障碍,以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从而真正转变问题行为。尤其是比较复杂的问题行为,更需要进行心理辅导。把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结合起来,无疑会收到更好的效果。3,应用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有效步骤。(1)觉察课堂中的问题行为和潜在的问题行为是矫正的第一步,如果教师根本未能察知问题行为,就没有矫正的必要。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与分析,敏锐地发现问题行为。(2)发现了问题行为,就要立即运用有效的方法,如访问、谈话、测验等深入了解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准确了解这些原因是合理矫正的基础。通过了解,判明问题行为的性质及严重程度。(3 )在诊断的基础上制定矫正目标,并确立为达到这一目标所要采取的有效的矫正措施和方法。(4)目标和方法确定之后,就要改正问题行为。由于学生的行为是各种强化物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在改正的过程中既要排除强化问题行为的刺激,又要选择适当的新的强化物和强化方式,给予积极强化。(5)对问题行为改正的成效应及时加以评定,如发现效果不良,应进行检查,看觉察有无缺失、诊断是否正确、目标是否合理、改正过程是否得当,直到完全消解问题行为为止。(6 )消除了问题行为,还要进行追踪,进行新的强化,塑造和发展良好的行为,直至良好行为的表现趋于稳定为止。
享受教育馨香学做幸福老师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又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根号,一叠叠作业本为他的青春无数次开平方。当国门打开,商业大潮势不可挡地涌进来时,教师的苦乐年华早以失去了光彩。教师工作的烦琐、枯燥,教师生活的单调、清贫,再加上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使许多人望而却步。我们曾经感慨地说过:老师,想说爱你不容易!然而,当我在迷茫中读完了袁卫星老师的教育随笔《细数阳光》之后,我仿佛找到了一把打开心门的钥匙,原来,老师也可以这样当。我情不自禁地细数着自己教育生涯中的缕缕阳光,才惊讶于自己的发现。学生们曾经给我们带来过无穷的欢乐,逢年过节时那一张张饱含深情的卡片,只有老师才有。在教育生涯中,是学生们促使我们不断地进步,感悟生活的真谛。学生们天真烂漫的笑容,纯洁闪亮的心灵时时感染着我们,才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温馨。原来,我们其实是被幸福包围着而浑然不知,其实我们在教育别人的同时也在享受着教育的馨香,只不过是久入兰室而不只其味罢了。幸福不是任何物质形态,幸福是一种心境,一种感觉。并非每一位老师都能享受到教育带来的浓郁馨香,也并非所有的老师都能体会到教学生活中的幸福。只有把教育当作幸福体验的人,才能发现教育生活中的美。一、 保持一种宁静自然的心境。 宁静、自然是一种境界,是人生的感悟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保持一种宁静、自然的心态,在这个被金钱、地位、名誉、享乐等充斥着的浮躁社会中,对于老师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宁静自然、健康向上的心境,直接影响着老师教育的成败,学生人格的塑造。记得有一次,刚上完语文课,领导就通知全体老师去开会。等我会议结束后回到教室时,发现讲台上乱七八糟地摊放着一本本没来得及批改的作业,不由得,一股无名之火立即涌上心头。我高声地问道:“是谁把讲台弄得这样乱?居然没有人来整理一下,你们好像有点太过分了吧!”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这时,我听到班级里的“百灵鸟”莹莹笑咪咪地半真半假地对我说:“老师,我看不是讲台太乱,而是你的心态有点乱。”我顿时哑口无言。在我惊讶于她敏锐的洞察力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心态确实有点乱。刚开完会,领导布置的工作千头万绪,再加上讲台上那一大堆没批完的作业,心情可想而知。为什么自己偏偏没有意识到而学生却注意到了呢?这时,我已明白,我缺少的不只是一点点,而是缺少一种深厚的精神底蕴,缺少一种自我调节,自我适应的心理能力。可喜的是我已经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二、 拥有一颗灵动的“慧心” 一个具有完美人格的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探索精神,以及勇于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具有开拓进取意识和创新求异能力的品质。曾记得我们的老校长说过这样一句话:有的人教了一辈子的书,最后还没弄懂应该怎么教书;有的人只做了几个月的老师,就已经深深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教了不足一年,她教的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就能背诵诗文百余篇,甚至两分钟内便可以赋诗一首。这位老师名叫苏静,年仅23岁。现任教于青岛嘉峪关学校。她在激发学生潜能方面,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在学生诗一般的眼神中,苏老师才能真正享受到教育带给她的缕缕馨香。谁又能说她不是一位幸福的老师呢?苏老师正是具备了一种可贵的探索创新、敢于突破、敢为人先的精神,她拥有着一颗充满激情和智慧的灵动的“慧心”。她的成功时刻昭示人们:奋斗是人类生存最幸福的一种状态。三、 充满诗意地过好每一天 一位诗人曾说过这样的话:世界上许多事情可以等待,惟有孩子们的事情不能等待,因为孩子的名字叫“今天”。作为老师,在面向学生“彼岸”的同时,首先应该给学生一个快乐的“此岸”。因为有快乐的今天,才会有辉煌的明天。努力让每天的课堂充满诗意,在课堂上让师生感受到生命的绽放、智慧的闪光,以及思想的碰撞、思维的激荡。努力让每天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充满诗意,让学生在诗意的对话和交流中立志、成长,成为自立的个体,成为家庭的支柱和社会的栋梁。努力让师生们每天的校园生活充满诗意,在诗一般的生活中享受生命,感悟人生。这样,你微笑着走在生命的每一天,你不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老师吗?四、 做一个懂得反省又善于学习的老师 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最有价值的本钱。我觉得学会思考也是老师工作中的“关键词”。一个成功的老师,往往首先学会的是对教育现象的思考、对教育行为的反省。事前而思,行而有序;事中而思,行而不迷;事后而思,行而有得。思广则能活,思活则深,思深则能透,思透则能明。课前我们必须对教材和学生进行思考,课后更应学会及时反思,成败得失不要太在意,分析原因却及为关键。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要时时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方法效果。在反省中你会变得聪明而又深刻,你的生活也会变得丰富而又耐人寻味,这时你自然就体会到了教育中的温馨和幸福。梁启超说,纯粹的教书只能体味到一种人生趣味,单纯地做学问也只能领会到另一种乐趣,既教书又坚持做学问的人,却能拥有两种甚至更多的趣味。教育家陈鹤琴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一个善于学习的老师不仅爱读书,而且能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汲取信息,使自己的知识在教学中更充实,使自己的智慧在交流中更增长。教学相长,在工作中我们付出了一点,得到的往往更多,这就是一个老师最大的成就和幸福。人的一生,本就是一个追求诗意的过程。正如袁卫星老师所说,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但它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爱你的工作,欣赏你的工作吧,从工作中去领略、也去创造那份美好的诗意。这样,你会快乐,你的学生也会在求知中快乐。地址:广东省高州市潘州东路138号 邮政编码:525200网址:/ 联系电话:0
{{each(i, video) list}}
{{if list.length > 8}}
查看全部 ${list.length} 期节目
{{if _first}}
内容来源于
百科兴趣圈
{{if list && list.length}}
360百科致力于成为最为用户所信赖的专业性百科网站。人人可编辑,让求知更简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州农校招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