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列竖起来式计算。3655.7除以0.3列竖式计算38等于多少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四年级数学全册老教材.doc 25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50 &&
四年级数学全册老教材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全册教材分析
施教时间:
教学内容及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本单元是在3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和小数”的基础上,扩展对小数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并能比较小数的大小;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   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五单元“小数除法”   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计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会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第七单元“认识方程”   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字母表示数;能根据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通过游戏活动,了解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通过动手操作,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及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画以上三种图形的高;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三角形特点;通过操作,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会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2.第四单元“观察物体”   通过实际观察,使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画面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相应照片的先后顺序;观察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物体,能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形状。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游戏公平”通过游戏,使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简单的游戏规则,使游戏对双方公平。   (四)综合应用   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数图形中的学问”“激情奥运”“图形中的规律”三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内容的呈现体现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线二)删繁就简,突出数学的思想方法(三)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素材,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四)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本册教材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视创设生动有趣且富有数学意义的问题情境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积极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结合本册教材内容,提出以下几点评价建议。 (一)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二)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施教时间:
单元教材内容 图形分类
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内角和
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初步认识梯形,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欣赏与设计图案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具体的分类活动,整理图形,认识不同类别图形的特征。
通过对三角形的分类活动,认识并能识别哪些图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通过直观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通过摆一摆的实验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通过四边形的分类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欣赏图案,体会图案形成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把图形进行分类整理,并认识图形的类别特征。2.通过三角形分类活动,认识并识别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当前位置: >>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设计 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科: 年级: 姓名:数 学 三 本学期总第 1 课时 本单元第 1 课时 课题:走进果蔬会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估 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3、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果蔬博览会的现场进行参观好吗?(出示第 2 页情境图) 我们到生产厂家了解一下他们的生产情况(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 谈话:根据你们调查了解的情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交流,选出你们组 认为最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活动二: 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情况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 2、平均每天接待多少名客商? 3、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 4、一共运来几箱大枣? 谈话: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咱们先看这个问题:平 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可能回答:需要知道共有几个品种和共有多少箱苹果。 谈话:那么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看哪个小组研究的好。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 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讨论的结果和大家说一说? 活动三: 谈话:运用估算我们知道了 184÷ 的商比 20 大一些,那么,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 8 到底有多少箱呢? 小组交流 谈话:刚才这个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用 百位上的 1 除以 8 商不够 1 个百,怎么办? 谈话:哪个同学来交流? 生进行交流 谈话:最高位不够商 1,可以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用 18 个十除以 8,商是两个十, 十位上商 2。 让学生试着完成竖式(一人在黑板上做,其余的做在本子上) 活动四: 谈话: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 谈话: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该怎样算呢?你们有信心自己解决吗? 生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活动五: 巩固应用 1、做课本第三页自主练习第 1 题。 (分小组进行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又对又快) 2、做课本第 4 页自主练习第 2 题。 谈话: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该怎样计算? 板书设计:走进果蔬会――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1、估算 2、笔算(列竖式计算)本学期总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本单元第 2 课时课题:走进果蔬会练习授课日期: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估 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3、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今天我们来练 习一下。 1、读算式,并口算出得数。(视频展示) 42÷ 6 32 ÷8 63÷ 800÷ 7 2 900÷ 3 693÷ 3 100÷ 2 396÷ 3 844÷4 400÷ 2 933÷ 3谈话:693÷ 933÷ 3 3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谈话:请同学们看自主练习第 3 题,把估算的结果写在书上。 生自主练习。 谈话:谁来交流最后一组你是怎样估算的? 生交流。 3、试一试(视频展示 ) 谈话:新学期开始了,总务处的老师正忙着给我们分发卫生工具和学习用品呢,大 家快来帮着算一算吧。 (1)我们学校买来 348 把笤帚,平均分给全校 6 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多少把? (2)总务处把 434 个本子,分给我们三年级的 8 个班,平均每个班级分多少个? 谈话:请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来做,其余的同学写在本子上。 谈话:谁来交流一下,用百位上的 3 除以 6,百位上的 4 除以 8,商不够 1 个百, 怎么办? 生交流。 二、 综合练习: 1、出示自主练习的第 5 题。 谈话:快帮帮小马虎吧,请你的火眼金睛帮助他发现错在哪里? (1)学生自主判断并改正。 (2)谈话:谁来交流为什么错了?怎么改?生交流 (3)谈话:通过这几道题,你有什么体会?你认为在做除法运算时,应该注意什 么? ① 学生自己归纳 ②小组讨论交流 ③师生共同归纳整理。 谈话: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 小,再试除前两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余数一定要比除 数小。计算时一定要细心,还要注意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2、谈话:你能注意这些方面吗?那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出示自主练习第 3 题中的 后 3 列。 谈话:请同学们采用笔算的方法,做完后利用自己写在书上的估算进行检验。我们 来进行小组比赛,每组计算一列题目,看哪个组算得又对又快。 做完后全班进行交流。 3、谈话: “小马虎”一看同学们作题作得那么认真,有个表格不敢填了,想请同学 们帮帮忙呢。出示自主练习的第 6 题。 (1)学生独立做。 (2)谈话:我们一起交流一下:你是怎样判断商的位数的? (3)引导全班同学掌握判断商的位数的方法。“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商就是两位 数,其余的是三位数。” (4) 谈话:快来试试我们的新本领吧! 补充练习:谈话:他们的商各有几位数?请你快速伸手指表示。 427÷ 9318÷ 2456÷ 4613÷ 7282÷6534÷ 6三、课堂小结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本学期总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估 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3、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谈话: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有几位数?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先自主探索 谈话:谁想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小结谈话: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2、谈话:看到同学们自己都能发现规律,小蝴蝶也赶来了,看看它为我们带来了 什么有趣的知识?出示自主练习 4。 学生独立做,再交流。 二、综合练习 1、出示自主练习 7、 谈话:(1)先请同学们独立做。 (2)谁能交流一下第 7 题你是怎样想的? 2、谈话:我们一起来听数学小故事吧。3(1)班的同学一起去春游,拍了好多照 片。小明和小红自告奋勇去为大家洗照片,可是该洗多少张呢?这个问题把他们难住 了,你们能帮帮他们吗? 出示自主练习 8 谈话:你洗过照片吗?你知道底片是怎么回事吗?“每张底片上有几个人就洗几张” 是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交流。 3、谈话:同学们帮助那么人解决了难题,智慧老人非常高兴。他要带我们一起去 植树呢!出示聪明小屋。 (1)谈话:请同学们读信息,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本单元第 3 课时 课题:走进果蔬会练习 授课日期: (3)谈话:谁能和大家交流一下你解决问题的办法? (4)学生交流的方法有画图法、摆学具法等。 8、补充练习 谈话:智慧老人又带我们到了一个六边形的池塘边,要在每边种 10 棵树苗,而且 六个角都要种一棵。需要多少棵树苗?生独立解答。 三、课堂小结 谈话: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设计: 谈话: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除法,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编一道或几道三位数除 以一位数的应用题,写在“生活数学采集本”上。 本学期总第 4 课时 本单元第 4 课时 课题:采访果品加工厂(一)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稍复杂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末尾有 0 的笔算方法。 2、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估 算判断计算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习惯。 3、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到了果蔬博览会的现场进行了参观,这节课,我们一起到各 生产厂家看一看,了解一下他们的生产情况,好吗?(播放情境图) 2、进入情境,搜集信息。 谈话:观察情境图,你了解了哪些厂家的生产情况? 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描述。 3、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根据我们发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1、合作解决“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果汁”,理解十位上的 2 除以 4 不够商 1 应在 十位商 0 占位的算理,掌握算法。 (1)独立思考,探寻方法。 谈话: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果汁?怎样解决? 学生列出算式后,教师板书:428÷ 4 谈话:428÷ 怎样计算呢?先自己想想,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4 (2)班内交流,深化方法。 谈话:哪个组把你们的做法向大家展示一下? 学生交流方法并演示: ① 、用小棒摆一摆。 ② 、估算 428÷ 的商比 100 大一些。 4 ③ 、用竖式计算 (3)、交流竖式计算,弄清算理。 谈话:用十位上的 2 除以 4 不够商 1,怎么办? 学生交流,师小结:当用十位上的 2 除以 4 不够商 1 时,可以在十位上商 0 占位。 谈话:我发现同学们列的竖式有两种形式(出示下面两个竖式) 你认为哪种写法简便呢?为什么 2 除以 4 不够商 1 在十位商 0 后,0 乘以 4 得 0 可 以不写呢?你喜欢哪种写法? 2、自主解决“平均每小时生产多少千克果脯”,理解十位上 0 除以一个数应在十位商 0 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1)独立思考,探索新知。 谈话:这个问题怎样解决? 学生说出算式后,师板书:204÷ 2 谈话:204÷ 怎样算呢?同学们有信心自己解决吗? 2 (2)全班交流,深化算法。 谈话:谁愿意说说你的算法? 大部分学生会用竖式计算,在竖式计算前,引导学生先估算商,重点让学生说一说 十位上 0 除以 2 时该商几?商在什么位上? 3、反思总结,揭示课题。 谈话:观察一下,今天学到的知识有什么特点? 谈话:对,今天我们学的就是商中间有 0 的除法(板书课题)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做课本第 8 页自主练习的第 1 题。 2、做课本第 8 页自主练习的第 2 题。 先估算再笔算,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说一说为什么商的中间商 0? 四、课堂总结,反思升华。 谈话: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今天所学知识? 本学期总第 5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稍复杂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末尾有 0 的笔算方法。 2、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估 算判断计算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习惯。 本单元第 5 课时 课题:采访果品加工厂(二) 授课日期: 3、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继续看图,提出问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采访了几个果品加工厂,解决了一些问题,今天我们继续采访 (播 放情境图)。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并交流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尝试解决“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问题。 (1)学生独立列式,师板书:420÷ 3= (2)引导学生先估算商的大致范围。 (3)学生独立尝试笔算。 (4)班内交流,理清算理。 谈话:谁来展示一下你的计算过程? 学生展示: 谈话:商的末尾为什么要添上 0? 学生交流后,师小结:因为个位上的 0 除以 3 得 0,所以在个位商 0。 (5)比较竖式的两种书写形式。 谈话:我发现同学们列的竖式有两种形式(出示下面两个竖式) 哪种书写形式简便呢?你喜欢哪一种? 2、尝试解决“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白葡萄酒”问题。 (1)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注意指导困难学生。 (2)班内交流,理清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谈话:662÷ 6,个位上的 2 除以 6,不够商 1,怎么办? 学生交流看法。 (3)引导学生估算,通过估算对计算结果进行判断。 (4)引导学生验算,验证商是否正确。 三、回顾反思,总结方法。 1、回顾本信息窗所学知识,总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谈话:回顾一下,你是怎样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把你的做法说给小组同学听 听。 2、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不断补充完善。 交流后,师小结: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写商, 不够商 1,就商 0。 四、综合训练,巩固技能。 1、课本第 8 页自主练习第 3 题,先估算,再笔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2、一本书有 356 页,借阅时间是一周,平均每天至少看多少页才能按期归还? (课 本第 8 页自主练习第 4 题) (1)学生观察信息图,发现信息,独立解决。 (2)班内交流,集体订正。 练习时,学生可能进行估算,356÷ 得到平均每天大约看 50 页,也可能笔算得到 7 商是 50,这时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平均每天看 50 页能不能按期归还?为什么? 3、火眼金睛辨对错(课本第 9 页自主练习第 5 题) 本学期总第 6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景,掌握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 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去做了采访,这是小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记录下的一段画面(两 幅图分别呈现了果冻和梨糕的包装流水线),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果冻和梨糕的制 作过程,好吗?请你仔细观察,他们都带来了那些信息呢? 学生看图: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你能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有选择的记录信息)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解决第一个教学红点: (1)有 960 个果冻,2 个果冻装一包,4 包装一盒,可以装多少盒? 你想怎样做?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再全班交流:(2)教师:引导学生寻 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交流理清思路,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可以列出分布算式,也可 以列出综合算式。 先算装多少包,再算装多少盒。960÷ 2=480(包) 480÷ 4=120(盒) (3)引出连除算式后,引导学生明确每一步的意义。结合分布算式理解综合算式 的运算顺序。 960÷ 4 2÷ (4)也可先算一盒装多少个,再算可以装多少盒。 960÷(2×4) (5)教师小结 2.解决第二教学红点: 一堆梨糕有 320 片,另一堆有 520 片,4 片梨糕装一包,一共可以装多少包? 本单元第 6 课时 课题:采访果品包装车间 授课日期: 请学生列式,独立算出结果,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3.教师小结。 三、拓展应用,课外延伸。 1.自主练习 1 学生独立审题,弄清题目意思,让学生明白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做后集体订正。 2. 自主练习 2 (1)指名读题,说说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2)你想怎样做? (3)指名说说表格中的每个数字的含义后,学生独立完成表格, (4)全班集体订正 3、自主练习 3: 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请学生明确题意: 510÷ 2 5÷ 639÷ 3+48 436-360÷ 4 360÷(2×3) 380÷(132-127) (910-485)÷ 5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学生计算,集体订正 四、回顾整理,总结本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本学期总第 7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景,掌握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 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叮当猫的带领下采访了果品包装车间,学会了含有除法的四 则混合运算。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大雄在家做什么呢?(课件展示:大雄在愁眉苦 脸的做作业。) 原来,叮当猫给大雄出了三组闯关题,如果大雄都做对的话就带他坐“时光穿梭机” 和我们一起去采访果蔬会。 唉!看他愁眉苦脸的样子,让我们做做好事,一起来帮帮他好吗? 二、分层练习,合作探究 让我们一起看看叮当猫给大雄出了哪三组闯关题。 1、课件出示大雄做的第一组题: 本单元第 7 课时 课题:采访果品包装车间练习 授课日期: (1)380-360÷ 4 =20÷ 4 =5360÷(2×3) =360÷ 5 =72(2)让我们一起看看,大雄做对了吗?错在哪了? 2、课件出示第二组题:自主练习 4、5、10 题 (1)让我们一起小组合作帮助大雄过第二关,好吗? (2)小组合作,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做?注重让学生交流思想和策略,逐 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件出示第三组题:自主练习 8.11 题 (1)同学们的小组合作非常有成效,让我们接着闯第三关。 (2)第 8、11 题,主要是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题。学生先自己读题,充分了 解图意后在解决问题。 (3)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小组之间交流一下。 三、拓展延伸 叮当猫想难住大雄的题目被我们三下两下就解决了,没想到我们同学这么聪明吧。 瞧!叮当猫不服气了,又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课件出示叮当猫与自主练习*12 题) 你们有办法解决这道题吗?(机动题目,可放在课后完成。) 四、课堂小结 大雄在我们的帮助下如愿以偿的去采访果蔬会了。在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对大雄说 吗? 本学期总第 8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稍复杂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混合 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方法,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1、情境引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联欢会吗?光明小学的同学们正在准备开展联欢会呢让我 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主情境图:光明小学大门)想不想进去看看?要想进入这个大门必须要 有光明小学的通行证才行,拿出你们的通行证,通行证上有一些算式,只有做得又对又 快的同学才准进入,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本单元第 8 课时 课题:回顾整理 授课日期: 64÷ 2= 70÷ 5=320÷ 8= 306 ÷3=54÷ 9= 147÷ 7=64÷4= 400÷ 8=810÷ 9= 45÷ 3=谈话:说说怎样才能算得又对又快。 (引导学生明白要从高位算起,运用口诀才会算得又对又快) 二、合作交流 整理回顾 谈话:同学们恭喜你们,我们已经顺利的拿到了进入光明小学的通行证,看小朋友 们正在筹备联谊会的事情呢 同学们帮他们想一想,筹备联谊会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 (充 分交流) 师概括板书:准备节目 安排座位 预算经费 谈话:对呀,要开展联欢会首先要把小朋友的座位安排好了,光明小学的同学们也 正在研究这个问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课件:男生说:215 名同学参加联欢会,女生说:每张桌子围坐 8 人,需要 准备多少张桌子?)我们一起来帮帮他们? (师带领学生解决,板书:215÷ ,学生估算出得数,你是怎样估算的?) 8 谈话:同学们如果让你来安排,你认为每组安排几个人好呢? (生充分说,在说出合适的安排后,问一问学生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你能直接算 出,像你这种安排,需要准备多少张桌子?) 谈话:同学们根据我们教室的大小,我们只能摆放 30 张桌子,每张桌子做几人? (复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 能力) 谈话:同学们喜不喜欢做游戏啊?你们想做什么游戏?开展联欢会最少不了做游了, 光明小学的同学们正在准备做词语接龙的游戏(出示课件:63 名男同学和 45 名女同学一 起做游戏,每 9 人一组,可以分成多少组?) (板书解决:(63+45) 9 =12) 谈话:为什么这样列算式?(通过学生说自己列式的想法,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并明白有 括号的时候,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谈话: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运用数学知识帮光明小学的小朋友解决了座位及分组游戏 这么多的问题。光明小学的小朋友让我代表他们向你们表示感谢呢,瞧,他们又在忙些什 么呢?(课件出示书上回顾整理) 谈话:你从图中找到了哪些信息?(学生充分交流)同学们买这些东西既费时又耗力,让 我们分工合作吧。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喜欢的问题,先自己解决,再在小组中说一说,最 后总结出答案,一会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结果。 (小组汇报答案,在教师的引导下各小组要说明自己是怎样算的,例如胶卷:乘除混合 计算时要按顺序,这样在计算的基础上,还总结归纳了算理的知识)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一)基本练习 1、谈话:老师看到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这么出色,所以给同学们准备了联欢会礼物, 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一袋糖有 4 堆组成,每一堆有 62 粒,一袋糖有多少粒?) 谈话:你们来帮老师分分好吗? (学生写在答题纸上,比一比谁算得快,说一说你的想法) 2、谈话:联欢会同学们装饰校园,小红买来 8 张彩纸,剪了 328 面小旗,平均每张彩纸 可以剪多少面小旗? (二)发展练习 谈话:为了庆祝联谊会,老师从水果店运来 4 筐梨,每筐重 35 千克,如果每 5 千克装一 袋,可以装多少袋? (三)走进生活。 谈话:今天我们去光明小学参观,帮助他们筹备联谊会,而且还学到了很多知识。其 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你能找一找,算一算吗? (让学生找生活中的除法问题并解决) 三、全课总结 谈话:通过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表现得怎么 样?(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还想跟老师和同学说什么? 本学期总第 9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提出并解决有关问题,调动学生回顾整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通过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入对口算、估算、笔算、混合运算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 4、进一步巩固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播放图书馆的场景) 谈话 同学们 你们喜欢看书吗?现在老师给大家介绍就是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哇! : , 这里的书可真多呀!你到图书馆借过书吗?在图书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不 同的书进行阅读。最近学校还开展了“我做小小图书管理员”的活动,看,这些同学都在 忙什么呀? 课件出示书第 18 页情境图“小小图书管理员”。 谈话:从图中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信息一:1 个书橱能放 200 本书,总共 590 本书。 信息二:小明同学修补图书 40 本,小强同学修补的是他的 2 倍。 信息三:有 140 本书要贴标签,已经贴好了 32 本,剩下的要 2 小时贴完。 信息四:有 520 本书要捐给希望工程,5 本捆一捆,每 4 捆打一包。 本单元第 9 课时 课题:我学会了吗(一) 授课日期: 谈话: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将主要问题随机板书)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3 个书橱能放下这些书吗? (2)小强同学修补了多少本书? (3)平均每小时要贴多少本书的标签? (4)520 本书需要打多少包? 二、梳理知识,回顾整理 谈话:大家刚才提的问题都非常好,我们可以用第一单元学习的知识来解决。在解 决这些问题前,我们先来想想,在这一单元中,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看谁说得最多最 全。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板书。 谈话:这一单元我们学的知识还真不少,谁来给大家来个友情提示,在这一单元的 学习中要注意什么? (1)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谈话:你们小组通过交流认为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哪儿?请各小组派代表汇报。 (特别提醒学生注意:试商的方法、被除数末尾是 0 的除法、商中间是 0、末尾是 0 的除法、混合运算顺序等) 本学期总第 10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提出并解决有关问题,调动学生回顾整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通过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入对口算、估算、笔算、混合运算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 4、进一步巩固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决问题,培养能力 1、谈话:上一节课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先独立解答,看哪位同 学解决的问题最多? 2、小组交流、评价 谈话:在小组中说说你根据信息图中的哪些数学信息,解决了什么问题,是怎样解 决的?解决哪些问题有困难可以让组内伙伴帮帮你。 3、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本单元第 10 时 课题:我学会了吗(二) 授课日期: 谈话: “520 本书需要打多少包?”这个问题同学们是怎样解决的?能说说你的想法 吗? 可以(1)520÷ 5=104(捆)104÷ 4=26(包)(2)520÷5÷4=26(包) (3)520÷(5×4) =520÷ 20 =26(包) 谈话:小明同学修补图书 40 本,小强同学修补的是他的 2 倍小明。刚才同学们提 的问题是小强修补了多少本。老师想提一个问题:小明、小强一共修补了多少本图书? 能说说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吗? 可以(1)40×2=80(本) (2)40×2+40 =80+40 =120(本) 二、拓展延伸,巩固知识。 谈话:在整理图书的过程中,小华看到一本书可能被虫子咬了,其中有一页上的好 多数字都是小洞了,你能帮帮小华,把这页书修补好吗? 四、总结评价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你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哪些方面做得好?用你喜欢的颜色涂一涂“丰收园”中的苹果, 然后在小组中说一说,并评一评小伙伴们的表现。 谈话: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大家都有不同的收获。如果你觉得自己还有哪些方面 不够满意,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一下,扬长避短,大家共同进步,让我们的收获的苹果 越来越多。 本学期总第 11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 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 学生准备:学具盒、彩纸、剪刀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放大的体操图,各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三 角形。 教学过程: 本单元第 1 课时 课题: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授课日期: 80+40=120(本)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谈话: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课件出示) 谈话:图片欣赏完了,这些图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让学生自由说。学生可能会说这些图片很好看,图片中的动作很优美;图片的两边 是一样的等。 谈话:为什么这些图片会给你留下这么美的印象? 谈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些图片中体操动作蕴涵的美。(接着课件出 示体操示意图)如果我们从正面把这些体操动作画出下来,就成了这样一组平面图。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这些图片中蕴涵着什么样的美?”“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吗?”“我们怎样来了解它们美?”等问题。 谈话:大家提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好吗? 谈话:请小组长拿出 1 号袋,把里面的图片分给小组里的同学,自己想办法研究一 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发现的?然后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好, 开始吧!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谈话:谁想代表你们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是怎么发 现的? 谈话:同学们,刚才你们通过把这些图形对折,发现对折后图形的两边重合了,那 我们就说这些图形是对称的。(板书:重合 对称) 谈话: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图形,你判断一下,它是不是对称图形?(出示扣杯图) 谈话:真的不是吗?你能折一折,看看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演示折。 谈话: 这个图形对折后重合了,这个图形对折后也重合了,那这两种重合有什么 不一样吗? 谈话:这些对称的图形,对折后全部重合了,也就是完全重合了。(板书:完全) 谈话:现在我们把折过的对称图形打开,你又有什么新发现?老师也想折一折,哪 位同学愿意把你的对称图形借给老师用一用?注意看,老师开始折了,我这样折得到一 条折痕,这样折又得到一条折痕。这两条折痕与你们折出来的折痕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回答。 谈话: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我们就把它叫做“对称轴”。 (板书: 对称轴)一般用点划线把它画出来。注意看老师是怎么画的。请你在你刚才对折的图形 上画出它的对称轴。 谈话:同学们,这些图形通过对折,我们发现它们能完全重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 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轴) 谈话:现在你知道这些体操动作为什么这么美了吗? 再回到课的伊始,学生现在会恍然大悟,用数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这些图片,发现 对称的美,感悟对称的美。 谈话:那你能从下面的图形中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请按要求完成课本第 21 页自主练习第 1、2 题。 学生交流如何判断。 三、验证猜想,巩固练习 谈话:打开学具盒,请你在钉子板上拼一个以前学过的是轴对称图形的平面图形。 告诉大家你围的是什么图形? 学生可能围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不同的图形。 谈话:请小组长打开 2 号袋,找到你围的那个图形,动手验证一下你围的是不是轴 对称图形? (长方形 2 条对称轴,正方形 4 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平行四边形 2 种情 况,三角形 3 种情况) 谈话:谁想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围的是什么图形,它是轴对称图形吗? 谈话:在我们学过的这些平面图形中,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而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判断。请你从这些图形中选出你最喜 欢的一个图形,画出它的对称轴,并请你的同位帮你看一下,你画的对吗? 谈话:请大家打开课本 20 页自主练习,请你从第 3、4 题中,选一道题你喜欢的做 在书上。 分题订正,投影出示。 四、动手实践,创作图形 谈话:轴对称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一起来找找生活中的对称。 学生从生活中找对称。 谈话:生活中的对称实在是太多了,老师也搜集了几幅轴对称图片,我们一起来欣 赏一下吧。(课件演示) 谈话:看了这么美的轴对称图形,你是不是也想自己创作一幅? 谈话:你可以用学具盒上的钉子板围一围,用小正方体摆一摆,还可以用剪刀剪一 剪,还可以用彩笔画一画,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创作一幅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创作活动。 作品展示,学生自评、互评作品。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今天的作业就是找一找自己家里的轴对称图形 说给爸爸妈妈听。 本学期总第 12 课时 教学目标: 本单元第 2 课时 课题:热闹的民俗节----对称练习 授课日期: 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 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请你做一个动作,告诉大家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好吗? 学生做出不同的对称动作造型。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用轴对称的知识来解决几个新问题,好吗? 二、自主练习,巩固知识 谈话:想一想,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如果出现回答不完整,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把话说完整,并学会倾听别人 的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 谈话:那么,你知道这些图形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吗?请你打开课本第 22 页 看第 5 题,先仔细观察,想一想,然后再连一连。 学生展示汇报做法。学生做这道题一般不会出现错误。如果有个别学生出现错误, 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原因,再请别的同学帮助他。 谈话:对,我们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边是完全相同的,如果给你轴对称图形 的一般,你能画出它的另一半吗?请你自己完成第 6 题。 学生相互展示自己是如何画的,并互相交流画的方法。这道题学生常出现将格子数 错而导致画错图形,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看图、数格子,提醒学生画完后一定要看 一看两边是不是一样。 谈话:看来,大家对轴对称图形掌握的非常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有趣的故事。 (出 示第 23 页第 7 题)请你仔细看图,看看图中主人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老虎跳 到水里去了?你能看图编出一个合理的数学故事吗? 让学生在编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弄清楚老虎、狐狸和它们在水中的倒影之间的 关系,初步感知镜面对称。 谈话:有趣的故事讲完了,糊涂的老虎上了狐狸的当,看来,学好数学知识真的对 我们很有用处。那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大家学习的情况吧。(出示“我学会了吗?”) 谈话:请你自己在书上完成这道题。 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对“丰收园”进行评议。 三、拓展延伸,总结收获 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对称的知识来装扮一下你自己的房 间吗?请你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你是如何用对称的知识装饰自己的房间的,好吗? 本学期总第 13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整十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 能正确口算;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 数。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比较各种方法的 优点和不足,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并有成功的体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谈话:同学们,你参观过咱们的市政府办公大楼吗?(学生口答) 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参观一下好吗?不过在我们坐的车上,可留有问题哦!有信 心解决吗? 60×2 8×70 200×4 32×3 32×10 13×4 学生口答。 小结口算方法 二 、情境展示,合作探索 谈话:解决了路上的问题,我们利地来到了市政府大楼。 (一)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1、出示情境图: 问:“请仔细观察画面,你都能知道些什么?” 学生口答,找出所有的数学信息 问:“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想法一:右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 想法二:左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 想法三:新闻大厦一共有多少个房间? 想法四:市府办公大楼一共有多少个房间? 重点解决:(1)右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 (2)左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板书) (二)解决问题,探究算法 1、教学红点 1,整十数乘整十数。 谈话:“怎样求右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根据哪些信息列式?” 学生口答并列式。 本单元第 1 课时 课题:美丽的街灯(一) 授课日期: 40×20=(个)(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怎样计算呢?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探索 (3)集体交流:学生的想法可能有: 小结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大部分学生会自动选用 40×2=80 80×10=800 这种方法。 2、巩固: 30×20 10×60 90×10 指名口算,并说一说口算方法 3、教学红点 2,两位数乘整十数。 谈话:“右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我们知道了,那左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 呢?怎样列式?根据哪些信息?”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22×30= (个) (1)“估算一下,结果大约是多少?” 学生估算,并说一说怎样估算的。 (2)“那准确的结果是多少呢?想一想,算一算。” 学生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小结每一种方法的特点,重点强调类推法。 4、口算 11×40 30×32 13×20 指名口算,并说一说口算方法 三、自主练习,巩固知识 1、自主练习 1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图意,然后再自主解答。 集体交流时,先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再解答。 2、题组练习: 30×2 30×20 13×2 13×20 ☆ 10×50 11×30 30×20 4、自主练习 3 列式解答。 四、全课小结 15×6 20×20 20×23 82×3 82×303、自主练习 2(设计如下形式) 本学期总第 14 课时 教学目标:本单元第 2 课时课题:美丽的街灯(二) 授课日期: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整十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 能正确口算;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 数。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比较各种方法的 优点和不足,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并有成功的体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观看了市府门前美丽的街景,提出了许多的问题,并且还估算了这条 街上灯的数量。这节课我们继续去解决一些问题,不仅要估一估,更要认真地去算一算。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第 3 个红点,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这条街上一共有多少盏灯? 谈话引导: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 (学生观看情境图,回顾其中所需的信息,并口答出算式。) 2、估算:结果是多少? 3、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 23×12=?注意帮助有困 难的学生。) (2)小组交流、整理。 (3)以小组为单位,全班汇报,再汇总不同算法。 也有的学生可能会用竖式计算。 重点引导笔算的方法。 谈话引导:刚才大家利用自己的方法算出了 23×12 的准确结果,但大家用的方法 仍然是口算。你能不能利用以前所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来研究一下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呢? (1)提问:我们再来看看 23×12 这个乘法的竖式。你能说说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进 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每一步竖式表示的意义。 (3)设问:是不是每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呢?计算时你认为应该注 意些什么?(体会竖式计算的优点:简便,正确;注意数位对齐。) (二)教学第 25 页第 1 个绿点。 此题以巩固练习的形式,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认知反馈。 (三)教学教学第 25 页第 1 个绿点,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1、先让学生用自己的 算出积。 2、在交流中比较算法,体会 24×20 的积只要在 24×2 的积的末尾添上一个 0,并 把这种思考写成比较简便的竖式。 3、指出:竖式标的一条虚线指出乘的方法和操作的程序:先写虚线左边的 24×2 得 48,再写虚线右边的一个“0”,积是 480。 三、巩固练习。 1、选择自主练习中的笔算题目,巩固笔算方法。 2、解决实际问题 3、估算: 四、课堂小结。 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言自己的收获,交流自己的想法。) 本学期总第 15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方法,并能正 确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 简单的乘除混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 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 问题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 样性。 3、在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成功的体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巧设铺垫、温习算法 1、谈话: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做一下热身运动好么? 课件出示题卡: (1) 10×40 (2) 21×24 12×40 12×23 20×50 40×22 本单元第 3 课时 课题:漂亮的街心花坛(一) 授课日期:20×2311×507×8030×20你能说说当乘到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时,它与第一个因数乘得的积怎样写? (这是竖式计算,应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想带领大家一起去看看漂亮的街心花坛,城市美容师把街心花坛装扮得 非常美丽(多媒体出示街心花坛图)。请仔细观察画面,你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信息可能有: “保护环境”花坛每排 27 盆花,共 23 排;“美化家园”花坛 每排 22 盆花,共 28 排;“街心喷泉”每行 43 个喷头,共 32 行;街道工人买了 15 箱新 型灯泡,每箱 12 个;……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从中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真了不起!根据这些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和你组里的伙伴们交流一下。(学生小组交流) 谁愿意把你提的数学问题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可能提出的这样的问题: “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多少盆花? “美化家园”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街心喷泉里一共安了多少个喷头? 一共买来多少个新型灯泡? 这些灯泡可以装饰多少根灯柱? “保护环境”花坛比“美化家园”花坛多用多少花盆?…… 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解决前三个问题,其他问题放在问题口袋里以后再解决。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1、“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多少盆花? 列式:27×23= (盆) 如何计算?学生思考、交流。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1)、估算 (2)、列竖式算 (3)、用计数器拨 当出现竖式计算时,可让学生板书自己的计算过程 学生观察、比较竖式的写法,说出算理及算法,下一步怎样算呢? (在学生汇报时,引导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并与已有知识相比较,明确在此题中不 要忘记进位的数字。) 同学们计算得真棒!这个问题,你们试试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乘看。有什么 发现? 学生自己尝试,列出竖式,计算,交流。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相乘来进行验算。平时要养 成计算后验算的习惯。 强调让学生注意两点: ①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②乘完后,不要忘了加上进位数。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板书课 题)。 2、练习反馈 “街心喷泉里一共按了多少个喷头?” 学生独立解答,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二)探究估算的策略 1、“美化家园”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只要知道大约用了多少花盆,不需要准确的结果,所以估算就可以了。 22×28≈ 算的。 学生交流“22≈20 20×28=560”, 也可以是“28≈30 22×30=660”, 还可以是“22≈20 28≈30 20×30=600” 2、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 22×28= 3、将估算的结果与刚才竖式计算的结果相比较,看哪一种估算方法结果更接近准 确数? 小结:把两个乘数分别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会更接近准确数。 四、尝试应用,拓展深化 1、先估一估、算一算 34×28= 2、改错: 1 4 ×2 5 3 4 ×2 3 4、有 19 条龙舟参加比赛,每条乘做 13 人, (1)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先估计,再计算。 (2)给每位队员买一盒礼品棕,160 元够吗? 五、回顾总结,汇报收获 本学期总第 16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方法,并能正 确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 简单的乘除混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 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 问题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 样性。 3、在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成功的体验。 本单元第 4 课时 课题:漂亮的街心花坛(二) 授课日期: 46×13= 15×67= 23×46= (对进位问题加以强调) (盆) 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观看了城市街心花坛的美景,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想一想,我们 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二、探究新知 解决第三个红点问题:“还剩 30 根这样的灯柱没安装,这些灯泡够吗”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理解图意,明确要解决“装 30 根这样的灯柱,够吗?” 2、引导学生找出所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条件。 3、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学生可能用分步,也可能用综合算式。算式如下: ① 30×6= 180(个) 15×12=180(个) ③ 15×12÷ 6 = 180÷ 6 = 30 4、小组交流。明确解题思路,理清算理。 5、全班汇报。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算法。 6、教师小结。这一问题,可以用一共买了多少个灯泡与装 30 根灯柱需要的 灯泡数进行比较;也可以算一共买的灯泡数能装多少根灯柱与 30 根灯柱比较。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 3 先指名读题明确题目要求,再问“要批发 25 件 1000 元够吗?”小组交流讨论后再让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时让学生说计算过程及解题思路。 2、自主练习 4 3、第 7 题呈现的是汽车运载苹果的情境,是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画面,理解题意,然后再独立地分析解决,在组织学生交流 时,注意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解决问题的。该题可以先求出两辆车一共运了多少千克,再 求平均一辆车运多少千克;也可以先求平均每辆车运多少箱,再求运了多少千克。 4、第 8 题呈现的是学校运动会入场彩排的情境。 以统计表的形式呈现了花束队、鼓号队和彩旗队的列数及每列的人数。练习时,让 学生先说说本校运动会上入场或平日做操站队等情况,再出示该画面,引导学生分析题 意,明确解决问题的策略,即要想知道调整后每列的人数或排成的列数,先要知道一共 有多少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解答,最后进行交流,重点说说解题的思路。 5、“聪明小屋”是一道排列组合题,可让学生先用列举法把所有情况列举出来,再引 导学生发现规律,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培养思维的有序性。该题共有 8 种情况:飞 ② 15×12=180(个) 180÷6=30 (根) 机―汽车―飞机;飞机―汽车―火车;飞机―火车―飞机;飞机―火车―火车;轮船― 汽车―飞机;轮船―汽车―火车;轮船―火车―飞机;轮船―火车―火车。 四、课堂总结 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本学期总第 17 课时本单元第 5 课时 课题:壮丽的观光塔(一)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掌握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掌握用乘除混合运算 来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新知识的活动,获 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去看了漂亮的街心花坛。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壮丽的 观光塔,好吗? 二、合作探究 获取新知 1.观察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 谈话:“请你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 回答,板书出问题:今天最多有多少人上塔观光?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今天最多有多少人上塔观光?”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1)请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28×39= (2)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决。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说给同学听,进一步进行研究。 3.小组汇报,共享成果。学生汇报时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1)估计观光塔大约有多少人? 39≈40,28×40=1120(人) 28×39≈1120(人) 28≈30,30×39=1170(人) 28×39≈1170(人) 39≈40,28≈30,30×40=1200(人) 28×39≈1200(人)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估算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你可以选 择你喜欢的方法进行估算。 (2)口算:28×40=1120(人) (3)用竖式计算: 28× 39 2(人) 教师引导学生在汇报时,说清每一步的算理。 教师请学生板演竖式,并讲解每一步的结果是如何计算的。学生汇报后,教师及时 给予学生表扬,并请另一名学生来说一说。在此基础上,教师重点强调 9×28 的积要特 别注意连续进位。 三、自主练习 巩固提高 1.自主练习第 1 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订正。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本节课的笔 算乘法与前面的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重点说出不同的是本节课的笔算乘法要连续进 位,前面的没有连续进位。 2.自主练习第 2 题(出示课件)。 谈话:同学们看,从北京到青岛的火车开过来了,那么这列火车可乘坐多少人?让 学生自己解决。 3.自主练习第 4 题:是信鸽送信的画面。既可以计算又可以估算,培养学生灵活选 择算法的能力。 4.自主练习第 5 题:火眼金睛辩对错。让学生说出错题的原因,并改正错误,进一 步加深对算法和算理的理解。 四、评价总结 畅谈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去了观光塔游玩观光,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把你的收获和同学 们一起分享吗? 本学期总第 18 课时 本单元第 6 课时 课题:壮丽的观光塔(二)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掌握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掌握用乘除混合运算 来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新知识的活动,获 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谈话:上节课,我们领略了观光塔的美丽景色,解决了很多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 继续来研究,好吗? 二、引导探究 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观光塔情境图。 我们看 6 个小朋友在排队干什么?(买票)。还有哪些有关买票的信息?我们要帮 小朋友们解决什么问题呢? 板书:买 6 张票需要多少钱? 谈话:同学们能不能把图中的信息和问题进行整理,试试看!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张 数 价 钱 2张 6张 30元 ?元 元 张2 张 30 元6 ?对于学生的整理情况,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2.通过交流探索,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谈话:根据你的整理,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呢? 小组讨论,看谁想的方法最多。 全班汇报,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①30÷ 2=15(元) ②30÷ 2×6 =15×6 =90(元)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要求6张票需要多少钱,应该先求出一张票多少钱。 ③6÷ 2=3 =30×3 =90(元)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第一步求的是“6张票里面有几个2张?”,第二步求的 是“买6张票需要多少钱?”。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②和④两个综合算式,让学生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后,教师再加 以强调。 三、巩固深化 应用拓展 1.自主练习第 6 题,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理解每种方法的算理,并让学生 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2.自主练习第 7 题。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先说出三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再填表计 算。 3.自主练习第 8 题。让学生练习不同类型的混合运算,明确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并 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四、评价总结 升华情感 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和大家来交流一下,好吗? 本学期总第 19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本单元第 7 课时 课题:多彩的街道夜景 授课日期: 30×3=90(元) ④30×(6÷ 2) 15×6=90(元) 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初步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探索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成功的体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观察情境图 你到过什么地方游玩?看到了什么?能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吗? 课件演示情境图――多彩的街道夜景,引导学生观察。 师: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2.提出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 谈话:根据我们发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教师板书: 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可能有: 29 个广告灯一天租金多少钱? 一共有多少个灯泡? 每棵树用多少米彩灯线? 用 400 米彩灯线装饰剩下的 25 棵树,够吗? 有多少人去参观?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信息窗提出更多问题,将所有问题板书或装入问题口袋。 二、探究新知 1.板书问题 师:这节课先来解决“29 个广告灯一天需多少租金?”好吗? 2.比较异同 师:大家先独立思考,观察要解决的问题与前面有什么异同?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交流算法 师:两位数乘两位数应该注意什么呢? 对齐数位,从个位乘起,再乘十位,…… 师:我们再来练习一道,教师板书:29×45=1305 4.总结概括 引导学生说计算方法,并通过交流,巩固算法。最后教师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 计算法则,先用两位数乘乘数的个位,再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十位,注意对位。 5.揭示课题 导入新课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板书课题)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 37 页 3 题,先让学生读题,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独立解决。 37 页 5 题,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算法。 2.补充练习 (1)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的乘积是多少? (2)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几位数? 四、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想对同学们说点什么? 本学期总第 20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初步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 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探索过程中,感受乘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有成功的体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我们通过参观多彩的夜景,学到了不少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知识,大开 了眼界。这节课老师要看看你会不会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呢? 二、联系实际,巩固深化. 1、课件.一大型停车场.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2)、引导学生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根据提出的问题逐个列式计算,并说明列式根据. 2、课件某汽车销售公司近几年的销售情况统计图. (1)、仔细观察统计图,观察统计图的变化情况。 (2)、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列出算式并独立解答. 3、课件走进音乐厅.(39 页第 11 题) (1)、学生提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2)、集体解决同学提出的问题. 三、趣味练习 笔算下面各题,然后想一想,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12× 11 23× 11 36× 11 45× 11 的 本单元第 8 课时 课题:多彩的街道夜景练习 授课日期: 应用新知 应用上面的规律,你能很快算出下面各题吗? 13 ×11 24× 11 38 ×11 49 ×11 四、全课总结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本学期总第 21 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图中所展示的数学信息,在解决相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梳理本单 元所学知识。 2、通过巩固、梳理本单元知识所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深化基础知识,提 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去过大草原吗?愿意去吗?(课件出示情境图)看,在广阔无垠的草 原上,有着成群的马和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中你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指名 学生说)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这群马每天吃多少草? (2)有多少只羊? (3)这群羊每年可产羊毛多少千克? 教师有选择的把有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二、合作交流,梳理知识 1、回忆知识。 谈话: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第三单元中学习的乘法的知识来解决。回想 一下,在这一单元中,你都学了哪些知识?请在小组中交流一下,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 最会整理所学的知识,可对照课本来梳理回顾。 2、梳理知识。 小组合作交流,梳理知识点(给足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总结) 3、全班交流,构建知识网络。 在全班展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两位数 乘两位数的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解决问题及四则混合运算。 三、独立探索 巩固知识 1、谈话:同学们学会了这么多的本领,你能充分利用好你的本领当一名合格的 小裁判吗?解决黑板上的问题。 本单元第 9 课时 课题:我学会了吗? 授课日期: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 3、学生进行交流,评选合格的小裁判。(在学生进行交流时,都要说明自己的想 法,是怎样想的?利用到了哪些有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 四、拓展延伸、解决问题。 1、看谁算的对。千万别马虎呀! 30×3= 120×3= 80×4= 600×8= 402×2= 110×9= 20×5= 6×100= 3× 40= 9×200= 2×30= 3×100= 3×300= 30×5= 200×1= 2、估一估,连一连 30×67 42×15 49×23 接近 800 比 1000 大 3、列竖式计算 37×32= 32×2= 4、脱式计算 16×7×8 5、找一找 谈话: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利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来解决?自己先想 一想,再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全班评讲) 五、评价总结 谈话: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这节课的学习中表现得怎么样?你认为自己哪一方面 做得好?用你喜欢的颜色涂一涂“丰收园”篮子中的苹果,然后在小组内评一评,其他同 学的表现。 谈一谈这节课你的收获,还想说点儿什么? 本学期总第 22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和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课件出示新房: 师:老师买了新房了,想去看看吗?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得更全面一些,请看房屋的平面 图,仔细观察,动脑思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我们所说的“大”指的是什么? 活动二: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 本单元第 1 课时 课题:看新房 授课日期: 末尾有 0 12×53= (24+56)×62400×4= 60×6= 800×2= 42×2= 0×480= 94×87 个位数字是 221×44=11×29=56×72= 56-8×6 5、576+57×8 师:大家都知道什么是面积 ,那么教室和桌面相比,谁的面积大?你是怎样知道的? 师:大家有不同意见了,而且也不敢肯定了。这么说只靠我们的眼睛观察不能比较出它 们的大小了。我们得想个办法。生:把它们重叠在一起,把多的地方剪下来,再比一比。 你们对他的想法有没有意见和建议? 房间的面积就是指房间的地面的面积,能不能真的又剪又拼? 学生自主探究: 师:一会儿 9 个,一会儿 36 个,为什么同样的房间测出的结果不一样? 为了人们交流的方便,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面积大小,要用统一大小的正方形的面积作 单位。今天呀,咱们就来认识面积单位。 活动四:认识 1 平方厘米 1、打开学具找出边长是 1 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 1 平方厘米。可以用 cm2 来表 示,用手摸一下,感受 1 平方厘米的大小 。 2、从生活中找一找什么东西的大小是 1 平方厘米 如:一个小钮扣的大小、一个指甲盖的大小、一颗门牙的大小,键盘 3、有没有比 1 平方厘米这个单位更大的面积单位呢? 认识 1 平方分米 1、边长是 1 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单位就是 1 平方分米。可以用 dm2 来表示,用手 来表示一下,感受 1 平方分米的大小。 2、从生活中找一找什么东西的大小是 1 平方分米 如:面颊的大小 ,一个手掌心的大小 ,粉笔盒的大小,课程表的大小 课堂练习: 1、一个小板凳面的面积大约是 6 ( 2、一个灯开关的面积大约是 80( 本学期总第 23 课时 教学目标: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5、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和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6、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过程: 1、第一题:你能按每块草坪的面积大小排一下顺序吗? 让学生直观的观察面积的大小 。 2、第二题:是数方格面积比较面积大小的题目。 练习时,可先让学生说说怎样看图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明确只要分数出每 个图形包含的小方格数就可以了。交流时,说学生说说是怎样数的。告诉学生不 满一格的,按半格数。 3、第三题:下面的 4 个字母分别用了多少平方厘米的彩板? 本单元第 2 课时 ) ) 课题:看新房练习 授课日期: H9个E10 个L5 个P9个4、第四题:是摆图形的练习。 目的是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为后面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积累感性经验。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用手中的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学具摆平面 图形,既可以自己摆,也可以同桌合作,并说说摆成有图形面积的有大。 5、第五题:是选择合适面积单位的填空题。 练习时, 要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 估计题中所提供的物体表面的面积, 根据面积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单位 。老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估一估其他 物体表面的面积。 6、第六题: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题。 树叶的形状是不规则的, 可先让学生估一估, 再数一数, 然后说说是怎样数的。 有的学生可能用填补的方法, 有的学生可能用借鉴对称的原理只数其中的一半??在 交流中, 让学生体会解决具体问题的不同策略。 该题树叶的面积大约是 40 平方厘米, 只要以接近这个数就可能了。 此外, 老师还可以找一些不规则的物体的面让学生进行 估测。 7、 第七题是个实践性的题目。 教材提供的只是一种实践活动方式。 练习时, 可以让学生自主的选择教室里或教室 外的物体,对其面积用适当面积单位进行估测。通过交流,体会估测的方法,不断 提高自己的估测能力。 8、 “聪明小屋” :是一道数图形的思考题。 练习时,可先让学生尝试去数,再交流数的方法,初步学会既不遗漏也不重复 数图形的方法。该题的答案按题目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答案分别是 6 条线段、 10 个长方形,18 个长方形,14 个正方形。 本学期总第 24 课时 教学目标: 1、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估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 面积。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表面和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 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3、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对数学 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1、填空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 )、( )。 本单元第 3 课时 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授课日期: (2)边长是 1( 边长是 1()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厘米。 )。边长是 1 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米。2、今天我们继续在豆豆的新家参观,装修一新的房子真漂亮,可是,豆豆却一直 有个问题:这个新房子每个房间到底有多大呢?你们能不能帮助豆豆来解决这个问题 呢? 二、操作感悟、探究新知 1、这是新房子的平面图纸,你从图纸上都发现了什么?能不能提出与数学相关的 问题呢? 学生可能会提出:厨房的面积有多少?客厅的面积有多大?挂毯的面积是多少?他 们家整个有多大?房间都是什么形状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2、我们先来解决“厨房的面积有多大?”你想怎样做? 引导学生体会:不可能直接用 1 平方米的纸片去测量,这不现实。 重点指导学生拼摆(利用学具盒中的平面图):你可以用什么样的纸片来拼摆?每 排摆几个正方形?可以摆几排? 请学生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是怎样拼摆的,面积是多少呢?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 了什么?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发现,初步感知长方形的面积就是长乘宽。 3、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中都具有这样的规律吗?引导学生再借助纸片摆一摆,两 个卧室的面积各是多少? 学生通过拼摆,更加加深了长方形的面积和它的长和宽有关系的认识。 4、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觉得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系?所有的长方形都 是这样的吗?教师利用课件演示长 10 厘米宽 6 厘米的长方形拼摆的过程。符合刚才我 们发现的规律吗?现在谁来说一说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总结出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学生自主练习:计算客厅的面积 5、引导学生解决“餐厅的面积是多少?” 观察餐厅是什么形状的?你能不能像刚才一样,自己试着计算出这个餐厅的面积 呢?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合作,总结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自主练习 1 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引导学生计算后标明单位名称。 2、自主练习 2 请学生估一估每个图片的面积。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各种标牌,进行估测并记录 下来。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本学期总第 25 课时 本单元第 4 课时 教学目标: 1、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估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 面积。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表面和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 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3、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对数学 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填空: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本故事书封面面积约是 4( 一张 IC 卡的面积是 46( 学校操场面积约是 450( 文具盒盖的面积约是 200( 了 4 排,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可以摆( )。 )。 )。 )。 )平方厘米。 )个, )平方米。 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练习 授课日期:2、(1)一张长方形纸片,用面积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摆,每排摆 6 个,正好摆 (2)一间正方形餐厅边长 8 米,如果用 1 平方米的正方形去摆,每排摆( )排,餐厅的面积是( ) ) (3)长方形面积=( 正方形面积=( 二、自主探究 1、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在豆豆家的客厅墙上有一个挂毯,你们知道这个挂毯的面 积是多少吗?动笔算一算。 对学生计算时出现的几种不同的情况分别进行板书: 10×10=100(平方分米) 10 分米=1 米 1×1=1(平方米) 100×100=10000(平方厘米) 10 分米=100 厘米2、同学们出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最后的结果为什么不相等呢?这些面积单位之 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呢?小组讨论。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重点让学生说明为什么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三、联系实际,巩固深化 1、自主练习 5 学生独立进行单位的换算,在交流中进一步明确单位间换算的方法。 2、自主练习 7。学生弄懂题意,然后自主解决问题。 3、拓展练习 (1)下面的长方形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 1 平方厘米,每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 少?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 学校用 50 块边长 4 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好了一个水池的底面。这个水池底面 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 (3)一张长方形纸片,长 8 厘米、宽 6 厘米。从这个 长方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正 方形,剩下的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怎样剪才能使正方形面积最大?剩下的是一个什么图形?) 4、自主练习 此题的设计,既可巩固前面学习的面积计算的知识,又可渗透面积和长方形的长、 宽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独立设计。引导学生体会思考问 题的全面性。在填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其中的规律:当长方形的面积不变,它的长越大 宽就越小,反之亦然。 本学期总第 26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验 1 公顷、1 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建立 1 公顷、1 平方千米的表象;知道 1 公顷=10000 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 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 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上节课,我们知道小明搬了新家。今天,小明高兴的邀请小朋友们到他的新家参观。 点击课件:出示情境图 2、看,他们现在来到了哪儿? 3、观察画面,你发现什么?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这个小区有多大?绿化面积有多大?公顷是什么单 位?1 公顷有多大?…… 本单元第 5 课时 课题:土地面积单位 授课日期: 4、带着这么多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公顷的世界。 二、认识公顷、感受大小 ⑴、体育课上 100 米大家都跑过吗?你能想象 100 米有多长吗? ⑵、 如果用 4 条 100 米的跑道围成一个正方形,你能计算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吗?学 生计算,得出:100×100=10000 平方米 ⑶、小结:在数学中,我们把边长 100 米的正方形的面积规定为 1 公顷,通过计算 我们又知道,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就是 10000 平方米,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 1 公顷=10000 平方米 那么,你能体会这样 1 公顷的大小吗? 学生思考、想象:1 公顷的大小。 课前,我们分组请 28 个同学手拉手围成了一个正方形,这样围城的正方形的面积 大约是 100 平方米。 [点击课件:出示照片] ⑵ 大家都围过像照片上这样的正方形,你能体会这 100 平方米的大小吗? 学生感知 100 平方米的大小。 ⑶ 要有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才能拼成 10000 平方米呢? 学生尝试计算,小组合作、讨论后,得出:100 个 ⑷ 100 个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 10000 平方米,也就是 1 公顷,现在你能想 象出 1 公顷的大小吗? 3、生活中感受 1 公顷 如果大家还不能体会 1 公顷的大小,那么让我们走进生活中,去找一找 1 公 再来体会 1 公顷的大小。 ⑵ [点击课件:出示学校的照片 ①问:你看出这是哪了吗? 学生齐声回答。 ②这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地方――我们的学校。你知道学校的 占地面积是多少吗? 学生尝试估测,小组合作、讨论后得出估测的面积。 ③[点击课件,出示:学校占地面积 11838 平方米,约 1 公顷] 如果把学校整个框起来,这样的面积就大约是 1 公顷了。请大家想象一下,你现在 就在这个 1 公顷中,你能感受到这 1 公顷的大小吗? ④在生活中,你还能找出什么地方的面积大约是 1 公顷吗?课前老师准备了一些资 料,看,他们的面积也是公顷做单位的。 [点击课件:出示图片] 欣赏感知 公顷这个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一起来欣赏吧。 顷, 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总面积约 47900 公顷。 北京中华世纪坛占地面积大约 4.5 公顷 台湾日月潭占地面积大约 827 公顷 2004 年我国森林面积约 1.75 亿公顷 学生读一读、说一说。 我们体会了 1 公顷的大小,也就是 10000 平方米的大小,那么我们以后就要记住 1 公顷=10000 平方米,10000 平方米=1 公顷。 4、认识平方千米 ⑴我们认识了 1 公顷有多大,还有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吗? [点击课件,打开图片] 学生观察,思考。 ⑵小结 边长是 1000 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1 平方千米 1 平方千米可以写成 1km2 : , 。 1 平方千米=100 公顷 三、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导语:不知不觉,大家把所带的问题都解决了,不但认识了 1 公顷有多大,还认识 了平方千米,让我们一起来用这些知识,帮小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小明的妈妈给小明出了这样的几道题,你能帮他填一填吗? 2 公顷=( 公顷=( )平方米 50000 平方米=( )公顷 3 平方千米=( ) 公顷 90000 )平方千米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2、小明家附近有一个足球场,长 110 米,宽 75 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 个足球场的面积有 1 公顷吗?学生计算,演示过程校对 3、小明寒假去北京旅游了,给我们带来了三条数学信息,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1)素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总面积大 3500000 平方米,合( )公顷; (2) 敦煌莫高窟被誉为“艺术瑰宝”,石窟里的壁画为世人惊叹,其总面积约 5 公顷, 约合( )平方米。 (3)故宫博物院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和文物宝库。建 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 720000 平方米,合( )公顷。fr 学生回答,并说说怎么想的 总结:这些都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可惜都被毁坏了。 让我们记住历史,更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 4、前几天,妈妈带小明去了一个果园,这个果园长 400 米,宽 200 米。 (1) (2) 这个果园的面积是多少? 平均每公顷栽 600 棵果树,一共栽了多少棵果树?[四、课后拓展、巩固应用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 小结:我们认识了几个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课后,请你调查一下,你所 居住的地方占地面积以及位桥镇的占地面积,好吗? 本学期总第 27 课时 教学目标:本单元第 6 课时课题:土地面积单位练习授课日期:1、在实际情境中,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验 1 公顷、1 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建立 1 公顷、1 平方千米的表象;知道 1 公顷=10000 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 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 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几个面积单位,你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 2、我们认识了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公顷有了 哪些认识?对平方千米有哪些认识? 学生各抒己见。 二、综合练习,巩固应用 1、基础练习: 填一填 (1)边长是( (3)3 公顷=( 60000 平方米=( 5 平方千米=( 8000 公顷=( (4)小结: 重点围绕单位换算的错例展开,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地方。 算一算 首都北京的面积是 16800 平方千米。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是当今世界名 城中最大的广场,面积达 44 公顷,合 宏大,占地面积 720000 平方米,合 2、走进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1) 下面是某生活小区规划图。算一算,A、B 两个小区的占地面积各是多少公顷? 学生独立练习,反馈,评析,针对错例,展开讨论 平方米。 公顷。 故宫博物院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和文物宝库。建筑规模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学生全班交流,并说说换算的方法。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公顷。 )。 )平方米 )公顷 )公顷 (2)边长 1000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平方千米 (2)、①这个林场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平均每公顷栽树 500 棵,这个林场一共能栽树多少棵? 学生独立练习,反馈,评析。 (3)体育场长 250 米,宽 120 米。 ①体育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②体育场的周长是多少? 学生独立练习,反馈,评析。 (4)一块麦地长 200 米,宽 150 米。 ①这块麦地有多大? ②平均每公顷收小麦 5 吨,这块麦地一共收小麦多少吨? 学生独立练习,反馈,评析。 (5)如果每平方米种 1 棵树,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学生独立练习,反馈,评析。 3、发展练习: 小明看到广告后,在小区里走了一圈,发现该小区共新建了住宅楼 75 幢。小明估 计了一下,每幢楼长约 80 米,宽约 10 米。请你帮小明算一算,房屋开发商的广告是否 真实? ⑴ 学生独立练习。 ⑵ 反馈、评析。 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小组讨论,得出:这个小区的绿化面积明显不足 5 公顷,离绿色花园小区还有 一段距离,还得改进啊! 三、课堂小结,提升认识 1、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在哪些方面有所进步? 2、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本学期总第 28 课时 教学目的: 这幅情境图设置的是花卉基地平面图。图中提供了大小形状不同的五个花园和小路。 目的是通过活动让学生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看图讲故事,导入新课 百花飘香的季节到了,老师要带领同学们要到一个花卉基地去参观。你们愿意去 吗?现在就出发。 二、学习新课。 1、在参观花卉基之前,我们先通过它的平面图来了解一下这个花卉基地的布局,看看 本单元第 7 课时 课题:我学会了吗? 授课日期: 它给我们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答:图上有百合园、玫瑰园、菊花园??还有边的长度。 师总结:我们利用这些数学信息可以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答:可以求花园的面积。 师:下面我们先求百合园的面积。 (1)25×25=625(平方米)答:百合园的面积是 625 平方米。 (2)郁金香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0-15=35(平方米) 35×25=875(平方米)答:郁金香园的面积是 825 平方米。 (3)平均每平方米栽 9 棵菊花,菊花园内一共能种植多少棵菊花? ??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牡丹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玫瑰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康乃馨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学生说完后让每人选 3 个问题做在练习本上,老师批改订正。 三、参观完了花卉基地,你有哪些收获? 本学期总第 29 课时 教学目标: 1、采用辩论会的形式,促使学生应用学过的统计及相关知识,学会搜集信息、整理信 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高。 2、抓住“双休日”这个空间与舞台,让学生初步经历调查、分析和决策的过程,体会研究 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发现、分析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生活中的现象, 体会数学与自然,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生应用 数学的信心,初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提高 学习数学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78除以24列竖式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