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基本概念基本结构的概念

“族群”:社会群体研究的基础性概念工具&|&发布日期:&|&nbsp浏览()人次&|&&|&&]菅志翔  在人类社会演变的历史进程中,人们的群体组织形式在不断发生变化。在不同的历史场景下,以各自血缘与历史记忆为基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群体互动的作用之下,人们组成了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群体,这些群体具有不同的认同意识、不同的政治和社会功能,并伴随社会演变而变化。根据特定时期人们对这些社会群组内涵的理解和不同群体之间相互区别的需要,人们会提出不同的概念、创造出不同的术语来称呼这些群体组织,有时会借用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术语,但给予全新的定义,有时会以一个小群体的名称来称呼扩大了的群体或作为同类群体的泛称,有时也会借用“他称”或外来语来命名。总之,只要新的社会现象出现了,新的社会组织演变出来了,人们都会根据客观需要提出新的称呼。现在文献中出现的家族、部落、部族、土邦、王国、帝国、民族、民族国家、联邦国家等称呼,就是人们对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出现的不同人类群体组织形式的称谓。
  “族群”这个中文词汇仅是不久之前才被我国学术界引进来的。根据马戎教授的论述,“&族群&这个词汇,大致是20世纪60年代经港台地区的文献而传播进来的”,是对英文文献中“ethnic group”一词的中译。
  西方学者认为“ethnic group”这一社会形态已有十分悠久的历史,甚至早于“种族”,但有关“ethnic groups”的学术调查始于1950年代。需要指出的是,这一英文词汇的普遍使用是在美国这个工业化和殖民主义时期出现的近代移民国家里,用来称呼来自不同国度、具有不同语言、宗教和文化传统但混杂居住在新大陆的各个群体。对于这些群体,既不能称之为“nation”(民族),因为全体美国公民才能组成一个“American nation”(美利坚民族);也不能称之为“tribe”(部落、部族)或者“clan”(氏族),因为这些来自不同国度的零星移民之间,并没有传统部落成员之间的那种血缘联系;又不能用“race”(种族)加以区分,因为白种人移民、黄种人移民、黑种人移民内部都包含着相互差异极大的许多群体,便不能简单以“种族”区分。欧洲人用来指称旧大陆上各类群体的以上这些传统称谓,事实上都无法明确表达出这些移民群体之间在血缘、文化、传统居住地等方面的差异以及他们之间在政治、法律、社会组织等方面的相互联系。面对新大陆上出现的新的群体组合形势,美国的学者们借用原希腊语的“ethnos”的形容词形式“ethnic”,加上“group”(群),构成一个合成词“ethnic group”,来描述“在一个较大的文化和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社会群体,根据其所展示或据信展示的民族综合特征所要求或被给予的特殊地位”,即由移民构成的文化多元国家中那些具有各自血缘、文化等特征的“少数群体”。
  具有类似血缘和文化特征的群体,当然不是只在近代才出现的社会现象。在对现代的群体进行概念化和明确定义之后,再使用这一定义去追溯类似的历史现象,这在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中是经常出现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大洲的殖民地纷纷独立,世界出现了新的国家组织形式和新的政治格局,马戎教授称之为“20世纪的第二次民族主义浪潮”。一方面,各地都在参照西欧国家创建的“民族国家”形式来组建新的政治实体,原来的王国、帝国、酋长国、部落联盟、独立了的殖民地等都不同程度地逐步转变为现代形式的“民族”(nation)。这是一种认同体系、政治理念、社会组织等方面的综合的整合过程,一般称之为“民族构建”(nation building),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政治实体就是新的“民族国家”(nation-state)。另一方面,这些新老“民族国家”中都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具有不同血缘、文化、传统居住地的各个群体,它们曾经以“部落”、“氏族”甚至以半独立的“土邦”、“汗国”等形式在历史上存在过,但是在国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这些群体成为新建立的“民族国家”的组成部分。如何在新的政治框架下确切地称呼这些群体,成为一个学术上和政治上的难题。美国人对“ethnic group”概念的使用,以及这一概念的中文译法“族群”的出现,为世界其他国家和中国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一条途径。
  自20世纪中叶以来,“ethnic group”这个词汇已经流行于各大洲,这并不是偶然的。正是通过这个词汇的使用,人们回应了各国在新的政治架构下称呼原来各少数群体的客观需要。尽管“族群现象”源远流长,但是在21世纪,“ethnic group”(族群)已经是当代人类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现象之一,也成为政治家、媒体和学术界最常用的词汇之一。当然,由于各国族群关系的历史背景各不相同,族群问题的复杂程度和社会作用在各个国家也因时因地而异,因此“族群现象”的复杂性可能超出人们的想象,对于“族群”这个多面体的认识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由于对人类社会重大问题的分析几乎都会或多或少地涉及族群现象,这一概念已经是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在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也受到重视,如政治学就将之视为理解当今社会科学最重要的概念——民族主义(nationalism)的重要工具。本文首先将对“族群”的不同定义进行简略的概括,然后梳理当前学术研究中对“族群”的作用和功能的讨论。
  一、“族群”概念的含义
  正因为各国族群现象的复杂性,“ethnic group(族群)”这一概念自20世纪开始被使用后,就出现了多种定义。由于各国讨论族群问题的社会背景不同,理论出发点和研究方法不同,研究的结论也不同。作为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简单的定义无法有效涵盖“族群”一词所意指的社会现象的各个侧面。概括起来,目前学术界对族群概念的定义包括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1.族群是在较大的文化和社会体系中具有自身文化特质以及体质特征的一种群体,其中最显著的特质就是这一群体的宗教、语言、其成员所具有的对共同起源的信仰以及共同的群体身份感;它的自然基础在于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所具有的社会生物属性——亲族性(nepotism),因此,族群性可能与人类社会相始终。
  2.族群是一个由其组成成员认定的范畴,通过强调特定的文化特征来限定族群的“边界”和排斥他人,它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与其他族群的互动关系中,没有“他人”,就没有“我们”;族群的认同是需要与模仿的某种结合,所以,族群是其成员有意识构建的,或者说是共享利益意识的结果,它不是“事物”而是“过程”,“在历史过程中会经常有所变动”。
  3.不同社会场景下人们的族群认同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族群具有多层次性。从初级族群(basic ethnic group)到次级族群,再到由若干彼此认同的族群组成的族群集团以及更高层次的族群集团,乃至国家和文明,人们的族群认同具有双向传递性。
  4.族群性是社会亲近和亲属制体验的最上限,以此为基础的族群意识可以用来培养社会成员的世界观、生活观和社会观。族群不仅指亚群体和少数民族,而且泛指所有被不同文化或血统所造成的、被打上烙印的社会群体。现代社会中的族群认同意识不仅早于民族(nation)共同体的出现,而且在民族(nation)、阶级等群体划分边界日益消失之后还将长期存在。
  5.族群把利益和情感联系在一起,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作为一种利益群体而根据利益来加以定义的,在追求群体利益方面比其他利益集团更加有效。在现代社会,族群关系本身极易和民主政治牵扯在一起,族群日益成为一种社会生活组织方式,因而具有了原发情感性和工具性双重特点。
    在一些学者那里,“族群”是在生物学意义上具有延续性的人类共同体,强调的是其成员之间存在的血缘联系,因此也是历史记忆、传统文化与价值的载体。作为移民国家的美国,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使用“族群”来称呼那些自认为具有共同血缘、历史记忆、文化特征(语言、宗教、习俗等)的各群体。同时,族群也是一个具有互动性的社会组织过程及其现实形态,所以,在一些人类学家眼里,它又是社会过程和社会工具。
  在当今社会和学术界,族群其实已经被普遍看成是对人们进行分群的一种工具性概念了,就好像人们使用性别、阶级等概念来对社会成员进行分群一样。基于这种理解,对有关族群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也许会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我们对族群概念的理解,拓展有关研究的视野和理论深度。同时,“族群”这样一个概念的含义,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它穿透了从个体(individual)一直到文明(civilization)的所有人类研究层次,穿透了人类社会生活中经济、政治、文化各个层面,甚至也穿透了有史以来人类生存的时间和空间。探讨这样一个概念在社会研究中的工具价值,对于理解人类社会群体现象,如我们常说的种族、国族、民族等,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二、族群是社会对文化差异的组织机制
  挪威人类学家巴斯提出了族群的社会互动模型,根据他的这个模型,我们可以把族群看做是一种社会组织机制。他认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造成了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当人口大量迁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相遇之后,也会形成组织文化差异的社会结构方式。群体互动和相互承认是各群体建立新的社会系统的基础,根据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各群体在新的社会体系中以“族群”(或亚文化群体)的方式组织起来,通过对同属政治实体的认同和保持小群体文化特征的方式,各群体既维持了各自的文化差异又使这些差异不致危及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使社会互动得以持续,维持共同社区的社会生产协作,使生活交往得以正常进行。
  “行动者出于互动的目的,以族群身份给自己和他人分类,他们在这种社会组织的意义上构成族群”。属于某一个群体意味着作一种特定的人,拥有这种身份便意味着用与这种身份相关联的标准进行自我判断和被他人判断,这种判断构成人们互动的基础,因为这种判断对应着相应的角色规范。如果族群成员普遍地与其他族群互动,就需要一套标准和规则,去决定成员资格和区别外人。族群通过行动者的认同和归属来分类,并不是仅仅或者必须靠占有排外性的地域来维持,也不通过定义他们自己的特征来维持内部团结,族群是通过排斥“陌生人”来维持的,因此它是人们归属和排斥的群体。群体使用各不相同的标志和记号相互区别,以此划开彼此的界限。这些标志和记号构成一套符号,代表着每一个族群所特有的一整套价值、规范、族群关系模式以及社会地位等级等等,以这些符号为标志,人们采取相应的行为模式来开展互动。这就是所谓的族群边界。正因为族群是一种社会组织机制,所以,尽管标志边界的文化特征可能会改变,成员的文化特征也可能会转换,个体成员在边界之间的流动可能会很容易,甚至群体的组织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但是,族群边界依然会存在下去。
  在现代社会中,从“族群”这个视角观察社会体系,可以看到,人们之间的互动一般在两个层面上进行着:一个层面是社会—国家的层面,建立政治实体的基础规则即宪法—公民权在这一层面上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人们之间的互动基于政治认同和公民认同;第二个层面是族群—文化集团的层面,这里“族群身份”和各族群保有的传统文化特征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国家面临重大政治危机、经济危机或战争威胁的时刻,所有成员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而当没有外患和外部压力的时候,国家内部各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的意义便显现出来,得到人们的关注,“族群”的意义就受到重视。所以,在对现代社会的研究中,“族群”一般指现代公民国家内部第二个层面社会认同的形式,人们通过对族群身份的认知和表达来确定群体之间的互动方式。在纯粹由移民组成的美国社会里,这一层面社会互动的层次轮廓表现得更为清晰,在族群层面内部各族群之间的差异也表现得特别鲜明。
  三、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族群演变的机制
  族群将个人组织为群体,在这种社会过程中,最核心的机制是认同和辨异,即人们对族群身份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定。
  一个族群,首先具有体质和文化上的客观基础。在与其他族群接触交往中,通过对各种异同程度的认识,形成不同层次的“认同”和“认异”。在族群成员们的社会活动中,在这样的客观基础上,会自然地萌发产生“群体意识”。“族群意识”的认同具有多层次性。因为“族群认同”是在与其他群体接触时才发生的问题,在人们置身于不断扩大的“群体”并与其他“群体”接触时,认同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这种经由接触而自然萌发或者经由传播而获得的族群身份意识是一种族群成员关于自己族群身份的自我定义。在通过接触而形成的群体特征的连续统中,用来作为判断标准的有体质特征、血统世系、身体表征以及在成员之间被认为是显在的判断尺度等。制度的和阶级的因素也纠缠在对具有特定情境的群体关联序列的感性判断中。在社会生活中,这些用以判断自我和他人族群身份的标准往往发生变动,会使人们对身份的判断变得模糊。需要人们作出判断的刺激越是模棱两可,人们越是倾向于围绕他们的各种观点。在这种情况下,他人的观点具有特殊影响力。这种影响力随着他人的声望变化,他人的权利和地位越高,其判断越具有确定作用,等级系统越严格,优越等级的影响越大。这便是他人定义。对于新的身份认同,他人定义往往先于自我定义。
  人们有关族群的意识和观念并不是天生遗传下来的,而是在后天环境中逐渐萌生、明晰、强化和发展的。族群意识是每一个个人认识世界、进入社会的“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根据具体环境场景和感情、利益关系的亲疏,在周围亲近的人的指导下,学习并接受把周围的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群组的观念。一种身份的确定,需要一个明确的自我认同,还需要一个相应的社会定义。任何人都必须在社会中具有一个或数个身份,而一个人的民族性特点深深植根于社会结构中,族群身份则是对这些特点的确认。安东尼&史密斯认为“民族认同”从根本上来讲是多元的,绝不是由一个因素决定的,在不同的个案中这些特征各有不同的侧重。
  族群认同可以分解为两部分:一是族群成员个体对自己族群身份的确定以及整个群体对自己族群名称和特征的确定,可以称其为族群的自我认同(self-identification);二是相邻的其他族群以及族群所在地方的各种社会力量对该族群的界定(是一种other-definition),可以称其为族群归属的社会定义(social-definition),指族群关系和政治因素对族群归属的作用。郝瑞认为,任何地方社会系统中参与界定族群的力量总是由被界定的族群本身、在地方社会系统中的其他群体和国家三部分构成。实际上,一个具体个人的族群身份的最终确定,是自我认同和社会定义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如在以WASP为主导的美国社会中,在选择族群身份时,黑白混血者很难成为白人——“只要沾上一滴黑人的血就不要想成为白人”。
  由于族群既是一种将个人组织为群体的机制,又是族群之间关系的结构机制,显然,族群归属包含个体和群体两个层次。在个人层次上,认同通常具有多重性,并且是情境性的,但也不排斥其在群体成员中的普遍性。在集体的层次上,发挥作用的并不是个体的选择和感觉,而是集体联结的本质。集体认同的基本原则——共享的记忆、神话、价值和象征符号——这是任何一种能够生存几代的文化群体必然具有的。集体文化认同的建立有两种相反的模式:第一种把认同视作社会制造出来的人工产品,积极的干预和计划可以使其形成并定型;第二种是把文化认同视为一代又一代人共享记忆和经验的沉淀。实际上族群团结往往纯粹是个体或群体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的结果,特别是与其他重要的个体或群体相关联时更是如此。所以,个体意义上的自我认同可能反映的是传统的族群规范与当下社会现实条件的互动方式,而集体认同则有可能是一种长时期的结构力量的结果。
  族群认同在个体间具有更多的变动性,语言的转变、宗教信仰的变化以及族际通婚等都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个体的族群认同。与之相比,群体的族群意识较为稳定。即便如此,“族群认同的文化内容及其含义是根据每一个人的理解和态度随着文化、时代、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它们从来不是静止固定的。要在这样的认同中寻找“本质”是徒劳的,因为他们总是在变动,往往可以根据需要做出调整,&&而不变的是他们的社会边界”。族群关系结构中的个体具有流动性,人们可能会以趋利避害的方式选择自己的族群认同,这样,处于族群关系结构的不同位置的族群的人口规模就会受到影响,地位有利的族群可能吸引更多的成员。族群的总体特征可能也会发生变化,用作标志的符号可能会更换,含义可能会重新诠释,群体称谓可能会改变,甚至群体关系格局也会发生变化。但是,只要群体之间关联的本质没有改变,族群的社会边界就有可能保持稳定。族群身份的确定,不仅取决于人们的自我身份意识,而且甚至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对其身份的定义。正是由这种机制决定的人们族群归属的改变,导致了族群的变迁。
  四、现代社会的族群与民族
  实际上,一个“民族”,其社会主体一定是族群——或是单一的或是多个的,“民族”现象自然也就难以脱离族群性对它的规定性。如果要认清民族现象,就不得不去研究更基础的族群现象,因为族群认同是民族现象的基础。
  族群现象是人类社群分化的一种基本现象,虽然在普世主义宗教统治下的中世纪欧洲被人们对宗教教义的普遍认同所掩盖,在中国自秦统一以来的数千年王朝统治之下演变为一种以宗族为基本组织单位的地方认同,但在民族主义与自由民主政治合流主宰了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科技和技术交流打破了空间阻隔和文化壁垒的现代世界,它获得了媚惑人心的独特魔力。以之为基础的民族和民族主义政治运动塑造了当代国家建构的基本原则并主导了利益关系格局。
  然而,族群现象中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混杂,其作用甚至超过了客观因素,以客观标准定义和研究族群现象,遇到例外的数量常常会远远超出所能列举的例证。现代主义的民族理论认为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不可能具有客观标准。集体认同和个人认同这两项主观标准可以跳出“先验”客观标准的局限,并以不同的方式将地域观念纳入“民族”的定义里,对地域的认同可将不同的语系,或者其他不同的客观标准,都纳入同一民族的疆界之内,“民族”是源自主观意识的隶属感,并不受特定的“客观标准”所局限。
  关于现代社会中族群与民族的关系,安东尼&史密斯认为,理解民族和民族主义作为现代世界普遍现象的关键,主要在于历史文化和族裔纽带的既有框架和持久遗产,而不在于全球性相互依存的影响。民族主义力量中的一个基本的因素,是它能够根据不同群体的感觉和需要做出相应调整。前现代族群联系及情绪的持续意义和力量为民族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族群的持续力量表现在文化联系和认同上,这些文化联系和认同存在于地方性与区域性共同体中,也就是说存在于低级社会阶层中,例如农民、部族成员、手艺人、劳工,他们通常构成地方民族主义大众动员的社会基础,这是一种族群的民族主义。族群民族主义是相对独立于现代化进程的。而在现代社会中,民族和民族主义可以看做是连接国家和市民社会的手段,这样便形成了公民的民族主义。这种群体,既是“法律—政治”共同体,也是历史文化共同体,通过普遍使用的意识形态——民族主义——得到合法性。现代民族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只有当族群、族群所拥有的单一文化、这个族群的国家疆域三者重合时,才可以把这个国家称为“民族国家”,这种国家为数不多,大多数现代国家是多元的,由多个族群组成,充其量只能称为“民族的国家”。因此,现代民族必须同时既是公民的,又是族群的,因而是多元的。在这个概念中,构成国家的各个族群被视为人们情感寄托与归属的场所。通过国家体制,他们在社会文化生活中被赋予了广泛的权力,并受到鼓励保存他们的文化遗产,但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民族认同,是通过民族国家及其法律、公共文化和它的创建神话表达出来的。在全球化的世界中,民族和民族主义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力量,人们只有把握它们的族群—历史(ethno-historical)的基础,把握现代趋势被持续的族群纽带重新塑造并获得新生的方式,才能对此做出解释。
  现代社会中,“族群”和“民族”两者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差别,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些族群在历史上也曾经据有自己长期居住的土地并建立过独立的政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一定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影响,两者之间是可以相互演变的”。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与物质基础相适应的。现代主义的民族理论认为民族国家这种上层建筑正是对工业生产这样的物质基础的一种适应方式。在民族国家这个上层建筑中考察社会的族群性和公民性,可以这样理解:国家(state)是一种社会的政治组织形式,垄断暴力并对社会实施管理;民族(nation)是国家空间里的社会组织方式,通过共享法律和公共文化达成社会的整合,因而它也是一种用国家内部统一的公民性来整合社会中族群及族群集团多样性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在西方文献中,人们用族群性(ethnicity)描述的那些社会现象,反映的是族群这种古老的社会结构的现代性问题。所以,在某种情况下,族群与民族的相互转化——认同或者分离,反映的是公民性整合族群社会的成与败。现代社会中,当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诉诸建立独立民族国家时,族群问题就被完全政治化了,而致力于以社会的高度整合和各种族群文化和谐共处的解决方式则倾向于使族群问题文化化。由于族群的分裂是无止境的,以建立新的民族国家的方式解决族群冲突问题,往往只能使地区局势更加动荡不安,族群冲突更加激化,社会秩序更加失控。因此,当代各国处理国内族群问题时一般都倾向于将族群问题文化化。
  用“族群”这个概念工具来分析当今世界的“民族”现象,不仅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群体互动的机制,认识族群或是民族现象以及各种群体关系的本质,而且可以超越历史的和意识形态的局限性,比较全面地反思已经流行多年并广为人们接受的理论和观念。实际上,包括西方民族理论,其研究对象都是欧美社会以及传统文明不发达的殖民地社会,没有或者缺乏针对具有历史连续性的古老文明的深入研究,严格意义上讲,他们的理论都是针对某种具体社会历史条件的“民族志”,其适用性尚有待确定。如果套用现代主义的民族理论,中国社会在很早的历史时期就具备了一些“民族”产生或者说“想象”的条件,如中央政权控制下的稳定的疆域,统一的文字、印刷技术和书籍阅读文明,发达的文官系统,边缘地区通往文明和政治中心的“朝圣之旅”——科举制度,培养统一规格的技术官僚的教育体系,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世俗化的儒家意识形态,国家对社会生产的体系、方式和技术等的高度干预和约束,等等。这些是现代历史条件下中国国家构建和族群关系格局所具有的独特而深厚的历史背景。如果把西方的民族理论与我国的文明历史和族群关系实际对照,就会发现其西方中心主义和一定程度的历史虚无主义的成分。欧美社会想象“民族”的历史,充其量只有四百多年。而按照他们的学者梳理出来的逻辑,这种“想象”在中国可能已经持续了两千年。这两千年的“想象”,会生成什么样的族群机制和观念系统,会培育出什么样的社会事实,在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之前,不是一件容易想象和理解的事情。这一方面说明西方民族理论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也说明,需要为全面的民族和民族主义研究提供传统文明国家历史和现实族群状况的丰富的实证材料和具有真知灼见的科学分析。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编辑:孙燕)[字号:
]前一则: 后一则:
热点理论新闻
推荐理论新闻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一)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第一章:社会组织与个体
一、社会化
人格发展理论
查尔斯.霍顿.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镜中我—第一,我们察觉到我们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第二,我们领悟到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判断;第三,基于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我们评价我们的行为。简单说,我们根据想象别人对我们自己行为及外表的感觉来理解我们的行为。
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角色借用—2岁以前的模仿阶段,2-4岁的嬉戏阶段,4岁以后的群体游戏阶段。
社会性发展
--婴儿天生有社会性,乐于听交谈,喜欢面部表情,喜欢语言和拥抱
●依恋体系的功能是为婴儿探索自然环境提供安全基础,在惊吓和紧张的状态下,婴儿将去寻求依恋对象的亲密和安慰。对陌生情景的重要依恋类型的研究表明,分为四类—回避型:相聚后,儿童不理睬或回避照看者;安全型:对照看者反映积极。不安很快消失;非安全—矛盾型:烦躁不安,不容易安静,既主动寻求又抗拒来自照看者的安慰;紊乱型—行为不连贯,难于归类。
●气质:更多与先天有关,决定教养方式,托拉斯和契斯(Thomas&Chess,1977)描述了气质的9个方面:
1、活动水平:在睡眠、饮食、玩耍、穿衣等方面身体活动的数量
2、规律性:肌体功能性,在睡眠、饮食、排便等方面
3、常规变化适应性:以社会要求的方式调整最初反应的难易性
4、对新情景的反应:对新刺激、食物、地点、人、玩具和玩法的最初反应。
5、感觉限水平:产生一个反应需要的外部刺激量
6、反应强度:反应的能量内容,不考虑反应质量
7、积极或消极情绪:高兴或不高兴行为的数量
8、注意分散度:外部刺激干扰正在进行活动的有效性
9、坚持性和注意广度:在没有外部障碍的条件下,某种活动的保持时间。
●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的获得:大约在18个月时,儿童通过辨认镜子中的我,典型的饿在睡眠时,在脸上涂上胭脂,则表明自我概念已经获得。
--友谊:友谊理解为两个特定人之间的亲密的结合,表现为彼此心理依赖与信任。
纽卡巴和巴格威尔(Newcomb&Bagwell,1955)朋友有以下四个特点:在一起活动时间更多;有双向交流和亲密性;更容易解决冲突;在一起有较高效率的饿工作表现。
--社会关系地位:问同一个团体里,你最喜欢的3个人和最不喜欢的3个人,可以得出社会关系地位的5个类型:受欢迎者;有争议者;被忽略者、被拒绝者;一般者。研究表明,这一趋势具有稳定性。
--自尊:你对自我的描述就是自尊或自我概念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增大,从具体描述者变为抽象描述者,罗森伯格(Rosenberg,1986)的自尊量表,用10个问题,非常同意(4)、同意(3)、不同意(2)、非常不同意(1)来测量,在美国,平均分是35,标准差为5。(注意:反向题目倒计分)。
1、总的来说,我对自己很满意;2、我有时认为自己一点都不好;
3、我认为自己有许多好品质;4、我能像大多数人一样做事;5、我认为自己没有什么自豪的地方;6、我有时感到自己没用;7、我认为自己还行,至少同别人一样;8、我总希望自己能得到更多的尊重;9、我总是倾向于自己是一个失败者;10、我对自己抱着积极的态度。
--道德推理模型:指一个人这样思考道德问题,柯尔伯格(1969)之后考尔比等人(Colby,1983)做了修订,
前习俗水平
他律道德性
&&&遵从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避免身体受到伤害或惩罚
个人主义,工具性目的和交换关系
依自己的利益遵守规则,或者作为一项公平交换
相互的人际期望、
关心信任他人,不辜负亲人对自己的期望
关系和人际顺从
社会体系和良心
按照所在社区和群体的期望遵守规则
后习俗水平
社会契约与个人权利
意识到规则与群体有关,但有些规则是普遍实用的。
最后一种只能在都市中发现,与市场经济等有关。
--种族划分和偏见
之前,没有选择偏好,4-5岁的儿童就能区分,考察种族偏好的一种方法是向儿童呈现不同种族的布娃娃,另一种方法是观察儿童在游戏群体和操场上选择谁为伙伴,延续到7岁,7-11岁,儿童选择自己同类的人大大增加,这可能是归属感的建立和社会化的结果。年龄越大,种族分离也明显,中学阶段的种族分离没有性别分离明显,男孩的种族分离没有女明显。
偏见与偏好不同,一个白人如果因为一个黑人品行不好而不喜欢他,不是偏见,如果仅仅因为他是黑人而不喜欢他,就是偏见。对偏见的测量可以用不同民族的照片进行排序,或者用肯定、否定的形容词描绘。4-8岁之间偏见很多,8岁以后能根据个体而不是不是群体做出评价。
社会与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指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中各要素相互关联的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生活的模式(全国上课统一的时间)、限制了自由、带来了秩序、安全、稳定。
一、社会结构的单位
--地位:指在某一群体或社会中某一确定的位置
●自致地位:通过个人努力而达到的地位。例如职业地位。
●先赋地位:某人所拥有的,并且通常不能改变的社会地位。民族、性别、家庭中位置。
--角色: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的期盼。
●角色期待,角色表现:
●角色冲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角色和身份出现对立时,个人出现角色冲突(教师和母亲)
●角色紧张:相互对立的要求被置于同一角色中,由此导致的个人压力。(军官)
●角色与自我认同:角色距离(表面文章),个人与角色混同(难于将多个角色区分。)
--群体:一个群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有着共同的认同和团结感、一定共同目标和期望的人组成的
●群体结构水平:社会类属(男人女人、大学毕业生)、集合(同乘一辆车的乘客)集合行为(火灾中聚到一起的人群),不属于社会学家所说的群体。
家庭和朋友更具有结构性,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创建的组织(学校、企业等)有很高的结构。
●群体内的亲密程度:初级群体(家庭)、次级群体(企业)、两者以规模、心理上的接近程度、目标的正式与否来区分。
●群体中的不平等与差异:官与民、社会分层、民族群体等
--社区与社会:以规模的大小、独立和自足的程度来区分
●社区:集中在某一居住地和工作场所并以社会互动的日常形式为特征的人的集合叫社区。
●社会:一个包含了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所有的社会设置的综合性的、以地域为基础的社会集合。
二、社会类型
人类学家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原始社会、野蛮社会、文明社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孔德(Auguste
Comte)、神学阶段(1300年以前)形而上学阶段(理智)、实证主义阶段(科学。1800年以后)
--社会生存方式:许多分类框架是建立在社会如何被组织起来以满足人类的衣、食、住、行上。
格尔哈特.伦斯基(Gerhard
Lenski):狩猎和采集社会、园艺社会(游牧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公社社会和社团社会:德国费迪南德.藤尼斯(Ferdinand
分工与角色专门化程度不高、家庭重要、社会关系是人格化和持久的、社会交往的强烈情感、社会行为习俗和传统规范。
三、社会互动与社会网络
礼貌的疏忽:往对方头顶看,当对方走过时,收回眼神,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不能看太久。
--符号互动论
●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互动的行为,包含实际行动、对人和事物的注意、感觉和想法。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由社会构建并由大家共享的象征意义,同时还与自己交流。按他的观点,人类互动是基于有意义的符号之上的行动过程。
●符号互动论的三个基本原理:第一,我们依据我们对事物所赋予的意义而采取行动;第二、我们所赋予的对事物的意义源于社会互动;第三、在任何情况下,为了赋予某种情景以意义,并决定怎样采取行动,我们都要经历一个内在的阐释过程—我们与我们自己交流。
超市里付钱,没有钱,取钱,判断等过程。
●托马斯(W.I.
Thomas)定理:共享定义(情景定义)是极端重要的,如果人们将某种情景定义为真实的,那么这种情景就会造成真实的影响。(魔鬼、流感传播艾滋病)
--拟剧论:艾文.戈夫曼(E.
Goffman)认为,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是戏剧中的演员,按照剧本的要求扮演各种角色,并接受观众的评判而互动。角色表演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既向别人表现我们自己,以便他们按照我们的愿望看待我们。前台(不熟悉)、后台(亲密人)
--本土方法论:哈罗德.加芬克尔(Harold
Garfinkel)所有日常社会互动都遵循着某种背景假定或“规则”,这形成了有序沟通的基础。违规实验(实验者假装并不明白谈话背后的一些假定)表明各种假定在互动中的重要性。
--非语言沟通:65%用之。
●体态语言:面部表情(天生)、动态语言、静态语言
●人际距离: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Edward.T.Hall)亲密距离(45厘米以内)、个人距离(45-122厘米)、社会距离(122-365厘米)、公众距离(365厘米以上)。
--社会互动的形式
●交换:交往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报酬或回报,物质与情感、及时或延时、互惠(在人民彼此交往的背后,自我利益是一种普遍的动机)。
●合作:为了共同利益和目标而联合行动。自发的、传统的、有指导的、契约的。
●冲突:针对有价值物和价值关的斗争,打败对手是最重要的。群体间的战争、群体内冲突、打官司、理念之间的对立。
●竞争:遵循某些规则的一种合理性冲突,达到目标比击败对手更重要。
●强制:将意志强加给别人的倾向。暴力和体罚。爱国、信仰、爱情等。
--社会网络:重要的是你认识谁、而不是你知道什么。
●密度:从松散到紧密的程度
●多重关系卷入的程度
●强关系和弱关系
四、群体与组织
●想象一下我们到孤独的岛上的生活,最高的惩罚是监狱和禁闭
●群体并非总能带来社会促进,偷懒又被称为“社会性表演阻滞”。1920S。格林尔曼(Ringelmann),拉绳子实验,平均每人63公斤,两人一组时下降小,三人一组下降更多,八人一组下降更大,总拉力仅248公斤,不到平均水平的一半。
--所有社会成员有两类需要
●工具性需要—群体帮助成员去做那些不能单独完成的事情
●表意性需要—群体帮助成员实现情感欲望,提供情感支持和自我表达的机会。
--群体规模:我应该与几个人居住在一起,几人群体更稳定。霍华德.L.尼克松(Howard. L.
●2人更亲密,但关系单一,责任重大,一人退出,关系解体,若一人喜欢交际,另外一个感到孤独。若两人立志好好学习,则可以。
●3人为最不稳定的群体,局外人的感觉。
●5人最稳定:⑴犄角平衡成为可能。⑵三人组合和两人组合,没有人被抛去。⑶领导者、协调者、被领导者的角色容易转变,更大的组则会到来问题。理想群体规模少于10人。
--群体规范
--群体角色
--遵从:个人总是受到群体内大多数成员的意见的左右,在默扎弗尔.谢里夫(Muzafer
Sherif,1963)的“黑屋亮点实验中”(具有模糊性,实际未移动)和“欺骗性实验”(没有模糊性)中证明了。
●信息遵从:并未影响其判断力,更有利于群体。
●规范遵从:有压力
●服从:对领导权威的遵从
--内群体和外群体
--组织特性:1、为了达到目标有劳动分配和群为分配;2、领导权力大,控制成员达到目标;3、成员不是固定不变的。
--组织结构:
●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
●特征:1、它将全体员工分成较小的单元;2、权威和责任的明显分离;3、人员聘任主要根据技术和专业资格来确定;4、详细的规章制度对员工的工作方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5、科层晋级制度的确立。
科层制提高了效益,但限制了主动性和创造性。
--制度化:当组织发展并成熟时,它具备了一套相对稳定的目标和价值观,被制度化了。
●非弹性化:不能适应变迁中的环境
●目标置换:当员工更关心组织的延续和他们在组织中的位置,而不是关心组织的实际目标时,就发生可目标置换。
--组织选择
●强制型组织:强迫服从,效率差。监狱
●功利型组织:付给报酬,公司,忠诚度低。
●规范型组织:将组织的目标与自我的目标相一致。
、越轨、犯罪和社会控制
--越轨的定义
●违反某个群体或社会的重要规范,就是社会越轨
●大部分人会犯的不被定义为越轨,如闯红灯;病态及机能障碍者的某些行为不被作为越轨;社会下层更多被认为是越轨者,如妓女及服侍上层人士的“女孩”;越轨必须是被观察的,如商场偷东西,如被指控,就是,若仅是要求归还还不是。
●越轨并非总是自愿的,如饥饿时;越轨作为一种不遵从,并非都是不可接受的行为,如学校的禁酒;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
--社会控制
●内在控制:鼓励遵从,内化的道德规范
●外在控制:以外在的压力促使遵从
--越轨的生物学视觉:遗传的、体型的、器官型的
--越轨的心理学视觉
●汉斯.艾克森(Hans
Eysenck,1977)外向性格比内向性格容易越轨。
●班杜拉(Bandura,1973)的社会习得:观察、模仿、游戏、电视等。
挫折—攻击理论
--越轨的社会学视觉
●结构紧张理论:罗伯特.默顿1938年提出,某种文化提出了普遍追求的目标及实现的合法手段,某些人群不能通过合法途径达到,社会结构限制了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于是这些人不可能对目标、途径或者两者失去兴趣。于是产生革新(接受目标,不认可手段)、仪式主义(接受手段,而非目标)、退却主义(两者不认可)、反叛(两者不认可,树立新的手段和目标)
●文化传播理论:社会失范并一定导致越轨,而必须从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中习得。例如高犯罪的群体和地区更容易越轨。有时,在不断强化遵从的地区往往更容易产生越轨,因为他们习得了越轨的方式和方法。“差异性联合理论”每个人实际受到遵从和越轨的影响,实际的行为是两者斗争的结果。
●社会控制理论:结构紧张理论和文化冲突理论认为遵从是常态,而越轨不是常态,而社会控制理论认为遵从不是常态,实际上人们为了达到目的往往喜欢走捷径,而越轨是通向捷径的最好办法,例如贩毒,而社会控制一旦弱化,越轨必然产生。
●冲突理论:社会认可的目标和手段往往是强势集团或者主流文化缔造的,而与之相反的群体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往往被定义为越轨。实际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文化冲突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阶级冲突论”。
●标签理论:突出强调越轨是相对的,只有当违反被他人标签为越轨时才变成越轨。雷梅森区分两种越轨:初级越轨(并未对个人的心理形象和社会景色扮演发生持续的影响)和二级越轨。观察越轨(未被社会发觉)、标签越轨则产生持续的影响,而为了寻找认同,越轨者聚合而不断强化。
--犯罪可以定义为由当局所禁止,并且运用正式制裁予以惩罚的行为。
第二章、社会不平等
一、社会分层
--有价值物的分配
马克思.韦伯将之分为:财富和收入(经济地位)、权力(政治地位)、声望(社会地位)
--最重要的分层类型是奴隶制、种姓制、等级制、阶级制度
通常认为阶级制度某个人都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大到改变社会分层。马克思认为决定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即财富。马克思.韦伯认为权力和声望与财富关系不大。
--确定社会阶层的方法有三种
●客观法:以收入和财富的多少,工作类型和受教育程度等客观指标来衡量,资本家、工人、中产阶级等。
●声望法:社会内部的人来评价,对小社区有效。
主观法:对自己的阶级作定位,标准不一,很难比较。
--社会流动
●社会流动指的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从一个社会地位或者社会阶级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社会阶级的变化。
●开放社会更多地靠自致地位,而封闭型社会更多地靠先赋地位。
●向上流动两个最重要的是先进工业的发展和大规模的学校教育。由社会或经济体系的变迁而产生的,而不是个人成就而产生的流动叫结构性流动。
--分层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戴维斯和莫尔1945年提出,社会不平等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事实上对社会的正常运转也是必须的。
●冲突理论:是强大的群体对弱小群体剥削的结果。
●伦斯基的理论:在现代社会,形成分层制度最重要的是权利,而不是经济,同时他认为有些不平等实际上不可能有助于社会功能的发挥。
--生活机会:指一生中获得一些重要目标的可能性
健康、寿命、法律平等、教育平等、社会参与
--贫困:一个社会中把一定比例的人口看做是贫困的,叫相对贫困;不能维持最低水平的收入线,叫绝对贫困。
●责怪贫困者
●贫困文化:刘易斯(Oscar
Lewis)提出的
●结构性解释:贫困归因于社会持续的不平等,例如权利、财富、就业、教育以及其他资源分配等。
--社会福利:是指为了促进个人的功能发挥和使之获得最低的社会生活水平而提供的一系列项目、好处和服务。
二、民族、种族与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是在一个社会中,那些可以通过某种生理的、社会的或文化的特征识别出来的,被这个社会当作偏见和歧视对象的人所组成的任何群体。
--民族群体:指任何与其他群体具有社会意义上的区别,并且有自己的亚文化,有共同意识的群体。
--种族:指共同具有某种遗传意义上的身体特征的一群人。
--偏见是建立在信念上的一种态度,歧视是一种行动或行为,是对某一类人施以不公平或不平等的待遇。
--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模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接受与排斥
●接受有混合(生物学意义上的结合)、同化、熔炉、文化多元论。
●排斥模式有消灭、驱逐、政治区划、隔离。
三、年龄与健康
--老年学是研究变老和老年人特殊问题的学科,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有四种理论。
●脱离论:卡明和亨利1961年提出,当变老时,从内心开始退缩,并慢慢地从社会活动中退出。
●活动论:老年人减少体力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原因是社会结构的安排
●连续论:老年是个人生命的的后半部分,而不是一个独立的阶段,如果维持一个较高的身体和社会的活动水平,则满意度会提高。
●老年亚文化论:由于被隔离、老年人形成了自己的亚文化,这种亚文化形成一个支持网络和组织,帮助提升老年人的权利。
--社会流行病学:研究疾病的社会分布,以及这种分布与社会环境状况的关系的科学。社会流行病学的一个重大发现是:健康与疾病在年龄、性别、种族和社会经济地位之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生活的医学化:将饮食、锻炼、“病态”、心理学等当作医学的问题。
--性别差异(生理和心理)、性别角色、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性别不平等
●坚强的(温和的)、头发白智慧的(变老的)等等。
--工作场所的性别不平等三种解释模式:人力资本模式(经验和技能差别导致贡献小)、选择模式(妇女承担家庭及工作职责,因而更愿意选择两者兼顾的工作)、歧视模式(工作安排、提升、薪水等)。
--相别与政治的三种解释模式:天生对政治没有兴趣;家庭角色决定没有时间来参加政治活动;社会化中被赋予被动的角色。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学基本概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