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舆五中有一位得癌症的老师,曾经写过一本书,落红的骊歌 吉他谱,她的名字是什么

“我最喜爱的一本经典书”主题征文比赛作品展
图书馆与作协岳西网联办读书征文结果揭晓
  岳西网讯 (记者 王云峰)近日,岳西县作家协会、岳西县图书馆对100余篇征文稿件进行了评选,最终,“我最喜爱的一本经典书”主题征文比赛暨“走进你心里的那本书”微博评书活动结果揭晓。
岳西县文联副主席、岳西县作家协会主席、岳西网总编辑储劲松,县图书馆馆长万岳霞组织评委参与评选。评委由储劲松、刘东舜、储先亮、冯克勤、黄亚明、万岳霞等组成。
  评选活动中,储劲松代表评委介绍了评奖规则和要求。各位评委对所有稿件作品进行了讨论,经过反复酝酿后,对优秀的作品进行了筛选和评定。
  经过评委们认真的评审,最终,金晓明的《沪上长歌恨未消》、赵建华的《崛起始于制度创新》、王芹e的《一季庄稼换来的书》等作品获得主题征文大赛一、二、三等奖;飞非的《红楼梦》、吴传兵的卢梭《忏悔录》、吴六平的《读书微博三则》获得微博评书一、二、三等奖。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县图书馆、县作家协会、岳西网联合举办。“我最喜爱的一本经典书”主题征文大赛,以“感受经典、享受阅读、启迪智慧、丰美人生”为主题,畅谈自己读了一本经典作品之后的感受或启迪。大赛设一等奖1名,奖金1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800元;三等奖3名,奖金600元;优秀奖8名,奖金100元。“走进你心里的那本书”微博评书大赛,以精简凝练的语言评书、谈感想,字数需限定在140字以内。大赛设一等奖1名,奖金300元;二等奖2名,奖金200元;三等奖3名,奖金100元;优秀奖8名,奖精美图书1册。
“我最喜爱的一本经典书”获奖名单
沪上长歌恨未消――读王安忆《长恨歌》
崛起始于制度创新
俗人看俗书
断剑走天涯(网名)
一季庄稼换来的书
女性的悲歌
阿小的桂花蒸
幸福密码,你我手中
繁华一梦――读《金粉世家有感》
淡淡的哀愁 浓浓的相思
生命因忏悔而美丽
夜读席慕容
经典亮胸膛 诵读寻我根
让心灵留一块净土――读《边城》有感
微博评书获奖名单
另眼读《四大名著》
断剑走天涯(网名)
卢梭《忏悔录》
读书微博三则
《唐诗三百首》
微博评书――读《简爱》
随心飞舞(网名)
再读《红楼梦》有感
微评?《席慕容诗集》
读《新雷锋故事》有感
零碎的思维
人们的梦(网名)
《红楼梦》微评
他乡之石(网名)
读《二号首长》有感
《鲁滨逊漂流记》微评
《巴黎圣母院》微评
一等奖: 沪上长歌恨未消
――读王安忆《长恨歌》  金晓明
  王安忆是有野心的。她希冀她的笔触和墨迹能潇洒点染偌大上海滩,能将其间的故事和传奇一一打捞,她要做一位浣洗浆纱,埋锅做饭,家长里短,絮絮叨叨的全职沪上妇,把那些掩埋于街头巷面,店铺闺房之下的酸甜苦辣,离合悲欢,蜚短流长的人世百态一一挖掘,在洋洋洒洒的文字间摊铺开来,供你赏鉴品评,供你茶余饭后,也供你哀惜慨叹。
  这便需要故事。
  尽管某种程度上,小说家们并不喜欢被读者贴上“会讲故事”这种标签。王安忆也不喜欢这个标签,甚至一度严词拒绝。但经营这场景,这架势,这般情,这腔恨,没有故事便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是根本承载不了这一份凄风苦雨的迷离,这一曲强颜欢笑的挽歌的。面对现实,王安忆也只有低下高傲的头颅。
  这故事说简单也简单。用一句话说,就是王琦瑶这个沪上女子四十年来的情和恨。
  上世纪四十年代,还是中学生的王琦瑶被意外地选择为“上海小姐”,从此便开始了哀荣共俱,跌宕起伏的人生。做了某大员李主任的“金丝雀”,王琦瑶从少女过渡到真正的女人。上海解放,大员死于非命,王琦瑶成了普通百姓中一员,表面日子平淡如水,内底的情感潮水却从末平息。到了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已是知天命的王琦瑶依然未能逃脱陷落情场的窠臼,居然与女儿差不多大的男同学发生畸形之恋,最终被失手杀死,命丧黄泉。
  王琦瑶,一个名字里嵌有三个王字、长相娇美、仪态万方的女子,一个一心只想紧跟潮流,掌控时尚、渴望出人头地的女子,一个时刻保持向上姿势、不轻易放过稍纵即逝攀爬机会的女子,一个一生为情所困,为情所累,为情无果,为情丢命的女子。
这故事说不简单,自有它的不简单之处。
  那是因为我说过,王安忆是有野心的。她显然不会就这个故事来说一段传奇,唱一曲昆曲。王安忆以典型“三段论”的形式紧扣时代气息和特征,在每一个大事件的背景之下,截下与政治、社会、时代进程紧密相连的断面,一次次把王琦瑶推入广阔、汹涌、纠葛的生活场院,时而让她呛水满腹,时而让她浮出水面,时而让她深陷绝境,时而让她柳暗花明。
  王琦瑶,她的名字是梦,她的心思是梦,她的一生她是梦。
  当然,《长恨歌》不无例外的也是一个梦。
  在这里,王琦瑶只是一个引子,一根导索。凭了她的活着,不依不挠地活着,王安忆水波不兴地架构起一场沪上风云际会,一段烟雨迷离的传奇。王琦瑶当然是《长恨歌》的主人翁,不要忘了的是,还应包括大大小小,如今依然活龙活现地活着的王琦瑶们。
  王安忆以细腻、哀婉、缓慢、温吞慢热式的笔法,由外而内,由表及里地打造《长恨歌》。有许多的场景,物事,服饰乃至人物的命运,多多少少让人联想到沪上传奇的代言人张爱玲,因此《长恨歌》一经推出,便被众多读者和批评家赋予了张爱玲后续者的角色。不知于五安忆来说,是喜还是悲。
  不过,王的上海究竟与张有所不同。王的上海,场面宽阔,时空宏大,张的上海偏于一隅,幽闭塞锁;王欢喜张扬笔端,试图事无巨细将上海雕琢通透,张喜欢小处着眼,偏爱于色彩衣饰家具装置等;王的调子起点甚高,是站一个制高点看上海的,张的语言精准而又不失恣意,许多句子妙趣横生成了经久不朽的名言。总体说来,张的压抑、哀怨、凄婉还有那一份张式独有的刻薄,王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倒是有一点,二人表现出惊人的相似,那便是,笔下的男人没几个好货色。
  翻遍张爱玲的作品,花好月圆的除了《倾城之恋》带来一丝劫后余生式的慰藉外,全是无果而终。《长恨歌》里当然少不了男人。
  很是奇怪,王安忆笔下的男人空有形骸,无有实质。
  程先生、李主任、阿二、康明逊、萨沙、老克腊、长脚,这一长串男人的名单,竟没有一个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全是一张张纸牌似的过眼烟云。而其间的每一个男人,对王琦瑶的命运都起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其中李主任是她的第一男人,康明逊导致她的怀孕,长脚导致她的死,单是这三个男人无论如何绕是绕不开的。但王的安排确有意思,从来没有完整地进行雕刻和描绘,连一个正儿八经的名字也不赐予他们。这些种类不一的男人,像走马灯似的,一个退场,另一个接上。前者走得悄无声息,后者来得错愕突兀,既没交待下场,也从不安排他们的出路。最令我揪心不已的是那个阿二,在那遥远静寂的乡下,与王琦瑶的那一场田园牧歌式情恋,莫明其妙地丢盔弃甲,令我费解不已。
  我的这一点私藏的好感当然影响不了什么。倒是最后出卖王琦瑶的长脚,众多读者非常的不喜。大部分人的意见是,四十年来,王琦瑶好死不如赖活地活了,怎么就轻易给她安排了死?又怎么可能是这么个死法呢?众多意见归纳一起,直指王安忆太草率行事,太不对故事和人物负责。因此,有一段时间王安忆深陷困境,承受巨大压力。不知于她来说,是悲还是喜。
  自古红颜多薄命。白居易的《长恨歌》原本是唐家王朝的时代哀歌,王安忆的《长恨歌》也只是一段沪上传奇,并不仅限于王琦瑶个人的悲剧。随便朝喧嚣闹腾的人世间打量一二,那些个名字如梦,心思如梦,一生如梦的女子,也就是大大小小的王琦瑶们,是否绝了香火,断了人烟呢?
恐怕未必吧。
二等奖:崛起始于制度创新
――读《大国崛起》有感
  前些时,我阅读了唐晋所著的《大国崛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这本装桢精美、视角新颖、选材大气的图书,令我在读过之后感触颇深。《大国崛起》这部“史诗之作”时间跨度达500余年,内容包括了这500年间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国(苏联)、美国等九个大国,以大气磅礴的叙事方式向观众讲述了这些国家从默默无闻到大国崛起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既是一道可口的阅读大餐,也如一桌丰盛的学术盛宴。通过阅读《大国崛起》,很容易使人们在文字享受之后,对世界近现代史产生更深刻的思考,并将这种思考延伸至当代世界的格局走向,以及当代中国应该怎样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迎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未来,而这些问题,也正是本文所要加以论述的。
  一、崛起的昙花一现与实至名归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进程中,几十年的长度只是一个瞬间。从兴到亡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崛起,在大国崛起的历史中并不鲜见,遗憾的是,这样昙花一现般的崛起,给本国民众、周边国家和整个世界带来的,往往并不是和平与福祉,而是战争与灾难。
  在《大国崛起》讲述的9个国家的崛起历程中,可以看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崛起模式:第一种模式是通过国家制度的完善促成的崛起,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良性崛起,通过这种方式崛起的大国,主要有荷兰、英国、美国等。这些国家在崛起之初,都创造性地建立了一系列先进、完善的政治、经济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运作,使国民经济渐入佳境,而经济的繁荣又使这些国家的综合国力得以提升,从而最终实现国家崛起,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自身的大国地位。
  第二种模式是通过国家军事实力的膨胀“速成”的崛起,这是一种咄咄逼人的恶性崛起,通过这种方式崛起的大国,主要有德国、日本等。在历史上,这些国家往往属于“后起国家”,由于起步较晚,所以发展的空间受到局限。为了达到快速崛起、后来居上的目的,历史上的这些国家在崛起之初往往并不注重政治、经济制度的创新与完善,而是将注意力放在军事上,以战争的方式开拓市场、聚敛财富,从而实现迅速崛起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家虽然在历史上也曾崛起,但在昙花一现般的崛起之后,却总是伴随着国破家亡、遭受失败的命运,真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不难看出,依靠军事手段走战争侵略的道路,虽然也能实现国家的崛起,但这种急功近利的恶性崛起却难以持久,并且往往“不得善终”。与恶性崛起的国家相比,依靠建立良好制度实现崛起的大国,国运比较稳定持久,而且不会大起大落,当然,这些国家在强盛之后也会遵循客观规律,逐渐走向衰落,但彼时它们依然能保持一定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纵观走良性崛起之路的国家,虽然崛起的时间相对慢一些,但这种崛起却是经得起风云变幻,经得起时间检验,做到了实至名归的真正崛起。
  二、崛起的大国给我们的启迪
  17世纪的荷兰,国土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但这片并不算大的土地却垄断了全球一半的贸易。当时的荷兰就像一家巨大的公司,这家富甲天下的“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股票交易所,创办了全球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而当时荷兰人创建的银行信用体系,直到今天仍然被世人沿用。
如果说荷兰因创建了完善的经济制度崛起,成为“世界老板”,那么近代“世界老大”英国的崛起,既归功于这个国家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全球市场而确立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更归功于英国“光荣革命”后率先建立的一整套以“君主立宪”为代表的政治制度,其中包括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宪法高于一切等,这一整套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确立了英国长达几个世纪的全球霸主地位。今天,当我们提起英国的崛起,往往会将它归结于牛顿与“三大定律”,瓦特与工业革命等等,但如果没有近代英国创立的先进政治、经济制度,这些自然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很可能是“未知数”。
  接替英国成为世界一极的,是大洋彼岸新兴的美国。日,英国在北美的13块殖民地宣布独立,并联合签署了著名的《独立宣言》,这份宣言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从此,年轻的美国凭借着在民主、自由和人权等方面领先于世的政治理念,以及与英国自由市场经济相似的经济制度,使自己一步一步走上了富强之路,成为世界上又一个崛起中的大国。
  1924年,第一千万辆福特牌轿车正式下线,几乎每一个美国人都沉浸在“家家锅里有一只鸡,车库里有一辆车”的美梦中。然而,集标准化、流水线和科学管理于一身的先进工业技术并不能阻挡经济危机可怕的脚步,5年之后,一场始于美国、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骤然爆发,这一次,是以“罗斯福新政”为代表的经济制度创新拯救了美国。在原有的自由市场经济中加入政府干预手段,“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交互作用这一经济理论,既拯救了经济危机中的美国,也深刻地影响了未来的世界。美国经济危机的教训给我们的启示是:效法别人的制度固然省事方便,但学来的东西  永远不是最新最好、最适合本国国情的,只有结合本国实际创新的制度,才是长久之计。
  有的学者认为,近500年来真正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国家只有三个,即荷兰、英国和美国。纵观这三个国家崛起的历史,可以看出,一个国家良性崛起的原动力,来自于对自身政治、经济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再看那些恶性崛起的国家,这些国家尽管在科技、教育等方面丝毫不落后于人,但它们自身的政治、经济制度往往并不先进、并不科学、并不完善,这些国家的崛起所以“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与它们本末倒置,重视科技、教育,尤其是军事的扩充和发展,而忽略了政治、经济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息息相关。一套完善、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就像造一座房子时要打的基础,而科技、教育、军事等诸多因素,都是造房子需要的砖瓦、玻璃,要想造好房子,就要先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基础打扎实了,砖瓦、玻璃的装潢才有意义,建好的房子才能经得起风雨的吹袭、时间的检验。
  三、今天的中国该如何崛起
  历史演进到今天,它给了中国千载难逢的崛起机遇,如何把握机遇,成功崛起?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思考。
  首先,我们要看到,良性的崛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决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不应幻想凭借抓住某个忽然降临的机会,就可以达到迅速崛起的目的,即使这样的崛起真的降临到我们头上,它也并不会长久,更不可能给我们带来意外的好运。
  现在,国际上一些持“中国威胁论”的人认为,中国将会选择德国、日本等国家的模式实现崛起,在坚决否定“中国威胁论”的同时,这样的声音或许也应该从另一个层面上引起我们的反思:在中国迈向崛起的历史进程中,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中国如何崛起,关键是选择何种模式实现崛起,显而易见,我们理应选择良性的崛起模式。既然选择了良性崛起,我们就需要摒弃急功近利之心,平心静气地将我们的政治经济体制加以完善并实现创新,逐步创立起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先进、更有生命力的政治、经济体制,在此基础上逐步加强对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强我们的“软实力”,使中国有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世界,从而实现具有中国风格的良性崛起,这样的崛起,既是我们所期望的,也是世界所期待的。
  在完善与创新体制上,我们既要借鉴和参考其他大国的先进经验,更要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传统东方文化中的“和谐”、“道义”、“兵凶战危”等文化基因,对于我们的体制创新都具有可借鉴性,我们应该将这些老祖宗身上的“文化基因”植入当代中国的体制创新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我们选择了循序渐进的良性崛起之路,明天一个文明、强大的中国一定会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俗人读俗书
――我看《三言两拍》
  断剑走天涯(网名)
  在断剑十几年求学生涯中,好像课外书不是十分丰富。小时候小人书是最爱,当年街上有那么多摊子可以看小人书,现在想想都幸福。只是那时二分钱一本的阅读价格往往让人望摊兴叹,两分钱,小半盒火柴,两粒水果糖呀!发现宝藏是在初中时节,原来在本组一个外号叫黑先生的家里藏有不少竖排的老书,其中尤以通俗小说类居多。《封神演义》、《西游记》、《合本三言两拍》等等,让人眼花缭乱。好在断剑与黑先生的小弟同学,以抄作业为代价隔三差五总能借的一两本饱饱眼福。
  断剑是俗人,阳春白雪的东西欣赏不过来,对于通俗小说喜爱有加。归根结底,《四大名著》也可以当通俗小说看,只不过在文化人眼里能读出上万种的内涵,在断剑看来不过尔尔,前面微博评书已做评论,兹不赘述。今天只来评一评《三言两拍》。
  说到《三言两拍》,断剑还有失节的事情。当年一读,爱不释手。书主屡屡催还,奈何断剑不舍,只言遗失。其实这借口鬼都不信,还是黑先生仗义,一言而决:“丢就丢了吧,书在谁手上不都是读么?”,就是这句话让断剑做了第一次孔乙己,当然,也是唯一的一次。
  这本书陪了我前后有两三年吧,当然前提是黑先生的弟弟从未看见我在读。最后也还是又让另一孔乙己窃去,不知流落何人之手。黑先生说的那句话想想也对,在谁手上不都是书么?
  前两年逛街,为儿子买风靡校园的《阿衰漫画》,见书架上恰好有一本超值白金版、华文出版社出版的《三言两拍合集》,遂毫不犹豫以29元8角买下。回家之后,通宵不寐,诵读达旦。断剑忽然发觉,与当年读出的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味道,时间真是把杀猪刀,把断剑看书看热闹的岁月真的带走了啊。
  扯了许多闲话,其实这也是为文之道。不叙述一段与《三言两拍》的两度情缘,写出的文字哪来可信度?中国抄袭之风太盛,原创不易呀。
  明朝是一个什么样的朝代?历史学家说:明朝是封建集权政治的顶峰,内阁宰相也只能跪着承旨。经济学家说:资本主义在萌芽。还有许许多多的家都在说,断剑说:明朝色彩鲜明,朱为正色。尤其后期的君君臣臣最有特色,嘉靖帝好道,严嵩以《青词》得宠;正德帝没做过一天正经主子,自己封自己一个大将军;万历深宫的铜钱都烂成一朵糊,宠爱的妃子竟然是自己的奶妈;有点血性的崇祯皇帝其实优柔寡断,三十几岁已现老态。当然,断剑不是史学家,叙述可能与史实不符,但明朝的君与臣哪,也确实不咋的,鲁迅说过他们类似无赖儿郎之类的话吧。近来看南明遗事才觉得东林党人其实也是一群搅屎棍。
  有这样的君君臣臣,世风肯定日下,以至于明朝后期逾越礼制、张扬个性成了时尚。不是说民间青蛙都捉得差不多了,只为万历皇帝提炼春药么?这种世风肯定会影响文学创作,《三言两拍》应运而生,横空出世。书中五光十色斑驳陆离的市井写真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辉煌的浮世绘。
  作者就不多说了。冯梦龙,字犹龙,又字公鱼,别号一大堆:龙子犹、墨憨斋主人、吴下词奴、前周史柱等等,写了《三言》。凌鞒酰中桑趴展壑魅耍吹摹读脚摹贰
  《三言两拍》体裁广泛,内容繁杂。对于看书看热闹的断剑极为适合。写情的居多,耳熟能详的有《杜十娘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唐谢元一笑姻缘》等等,写情有时就不免俗套了,才子佳人,花园相会,丫鬟传情类占了很大篇幅。其中最为出彩的当属《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可怜佳人,所托非人,香消玉殒。李甲之寡情薄意,无耻贪利刻画得入木三分。自古以来情最伤人,也有自主追求爱情,皆大欢喜大团圆的故事,反映出的是当时社会的宽容。书中对于性事的描写,显然与当时世风开放不无关系,但作者本意不在宣淫,往往通过因果循环劝人向上。
  对野史的演绎,是《三言两拍》的又一重要主题,其中揭露了昏君之误国,官场之黑暗,犹见作者之胆色。《金陵海纵欲亡身》、《隋炀帝逸游召谴》岂非影射大明朝淫靡之风,写着可是要担风险呀。细细一想,明朝时中国还是天朝,泱泱大国,只是西方在大航海时代已劫掠了大量财富,天朝派个三宝太监下西洋送出了大把银子,宣扬了一下天威。东邻岛国,扩张之心自明即始。整个明代倭寇始终都在骚扰天朝,好像还有流贼窜入英山、岳西之类的事情发生。倭奴亡我之心由来已久,近日钓鱼岛争端,昔日朝鲜战争,琉球亡国,不可不记,今日唯有强硬应对,别无选择。
  《三言两拍》中的僧尼之辈多为淫邪之徒。不毒不秃,无秃不淫。盖当年现实可能如此,从另一个侧面也印证了社会的荒诞,宗教的无耻。现在也差不多哦。
  值得注意的是《两拍》中写了许多徽州商人,言徽州商人吝啬无比,只在两件事上舍得,一是结交红袍子,二是亲近红裙子(现在大多数暴发户也如此)。想徽商也曾辉煌一时,“无徽不成商,无泾不成帮”,但徽商还是没落了,挣得大把银子也只留下了一堆古建筑供今人凭吊。徽商到底是小山头走出来的,胸中还是没有指点江山的豪情,不敢纵横大江南北,但搞官商勾结确实高明,盐漕生意是好做呀。只是那时徽商没能冠上“国字号”招牌,要不然,那就更牛逼了。
  断剑有时不知天高地厚,想来也算半个文人。对书中文人故事更感兴趣。《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李谪仙醉草吓蛮书》、《钱舍人题诗燕子楼》、《众名姬春风吊柳七》等等,读后,断剑恨不能以身代之,也想笑一笑当朝卿相以至于一贬再贬;抑或学学李白搞回真潇洒;要不然写点东东,御笔改改;最向往还是柳永,风流如此,此生无憾矣。这些故事其实反映的是文人的普遍心态,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入世想救世,出世也风流。哪一个心里不有一点残梦,虽然有人说清朝之后再无文人(崖山之后无中国,清朝之后无文人,文革之后无道德,改革之后无廉耻)。
  《三言两拍》当之无愧代表了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后世学《三言两拍》的多了去。虽然是看着闹热,其实囊子里还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真正有良心的文人还是忧心不已的,从冯梦龙别号前周史柱就不难看出,他写《三言》认真着呢。
  断剑不是学者,谈不上治学严谨,此仅为一己之言,写就写了,权当喝醉酒说胡话吧。观古鉴今,看成败知兴衰。若断剑有《三言两拍》作者1%才气,也可能写出新《几言几拍》自娱自乐吧。
一季庄稼换来的书
磨房里的人
  参加高考那年,我名落孙山。带着沮丧的心,回到了家。就在这年冬天,农村实行了承包责任制,家里也分得了几亩田地,终于自由了,我也回来帮忙种田,父亲一直负重的心舒坦得多,可是,家里的犁、耙、耖一样都没有,春耕用什么呢?当时家里非常窘迫,左思右想,父亲决定将家里米糠挑到岳西街上去卖点钱来添置农具,以备春耕之急,并对我说,你也一起去。听这句话,心里很不舒服,到大街上去卖东西多丢人现眼呀!但看着父亲一脸的疲惫,想着家里的处境,我很不情愿同意了。
  第二天早晨,在鸡叫三遍的时候,我和父亲就出发,到岳西街上天才蒙蒙亮,糠很快就脱手了。当我们准备回家的时候,天竟下起了大雨,没有办法,我们只好到临近的十字街口宽敞的新华书店里躲雨,在无聊的等待里,我就自然地沿着柜台寻找自已喜爱的书,当看到一套《唐诗选注》时,叫店员拿给我看后,就不想把给她了,因为这本书的每位作者都有情况介绍,每首诗都有注释,我这个贫困中长大的男孩,还没见过这样完整的诗书,虽然,有一本《唐诗三百首》,那是从当过乡长的大父遗物中捡来的古书,皮纸的木印直版字,封面虫子已蛀了,很多繁体字,也没注释,有些句子读了似懂非懂,心想,我要是有这样一本书多好呀!于是,也没想许多了,就将身上卖糠的两块五毛多钱拿出来,付了一块九毛多钱购书款,当父亲看到后,惊呆了,但他沉默了一会,没有骂我,也没责备我,只是轻轻地问我,家里农具用什么买呀?是呀,春耕怎么办?我马上想到把书退回去,父亲却对我说,买了就算了吧,回去再想办法。
  就是这一年,我家没有添置农具,等生产队上别家田做好后,才能借着用,因此,田要比别家迟插几天,稻秧也开始老了,特别是分得的山榜田,正好遇上几天天干没有水,做不下去,又迟插了几天。好象这年秋天比以往冷得早一些,收获的时候,我家田的稻株依然色泽青绿,,稻谷空壳的多,父亲说,稻子减产了七成。看着青油油的稻草,想着辛苦的一年,我流泪了,这就是一套《唐诗选注》的代价吗?……
  自从我买了这本书后,她就没有离开过我,特别是在家乡劳动的一段时间,每天寂寞的夜晚,就会独自走进那唐诗的世界里,我为李白的豪放而羡慕,为杜甫贫困而叹息,为白居易的亲民而高兴……,我认真阅读每位作者的简介和作品,并一一做看书笔记,甚至在劳动之余,回味或背诵唐诗,以至于后来该书的一些作者的名诗,我全部都能背到。在诗中,我也悟出了人生道路是曲折的,理想只有自已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才能实现。
  参加工作以后,我始终把这套书放在我生活经常能看得见的地方,尽管她已经发黄,有的页面还有破损,我要告诫自已,不要忘记辛酸的过去,不要忘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衣食父母……
女性的悲歌
――我与《无字》相见太迟  
《无字》在2002年度茅盾文学奖上开花,我却是在五年之后的一个冬夜和她相会。时间却无法磨灭她的馨香,直到现在我还在回味着。
作者张洁说,“太深重的苦难恐怕难以表述,太饱满的感情恐怕无法言说,是曰《无字》”。在一个男权或者男性主体的社会中,女性书写着一页页深重的苦难。《无字》实际是用四位有血缘关系的女性的经历串起来的,90%的灰暗和10%的一抹亮色。首先出场的是墨荷。
  也许墨荷适合在书斋里画着与自己同名的国画,可命运作祟,家族富裕,却将自己推向一个毫不起眼的家庭――叶家。沉默的墨荷,“成就”了叶家小姑和婆婆。在我的印象中,墨荷始终是一个陀螺,时刻和家务、农活以及小姑的各种非常指令关联着。她越是沉默,就越助长了那些女人对她的“血腥虐杀”。沉默,是一种冷漠,是一种蔑视,是一种无所谓吗?
  丈夫在外经商,偶尔的子弹却经常命中。于是,墨荷总是在生育和胎死中徘徊。那些幼小的精灵,是如此体会母亲的悲哀,他们要么在墨荷腹中就打定了主意,要么在出世以后睁开灰忽的眼睛,看一眼母亲的容颜,然后就从容离开。只有叶莲子,顽强地生存着,阅读着母亲所有的苦难,见证着母亲因难产的死亡。
  墨荷,是那个时代女性的缩影。命运无法自己把握,男性的天空没有任何宽容的云彩,享受到权力的女性更加凶猛地对付着自己的同类。于是,沉默成为墨荷应对世界的方式。这是一种高傲,却被她的婆婆、小姑甚至她的丈夫误读为卑贱。
  叶莲子内心温暖着一棵种子。母亲的苦难、母亲去世后自己的遭遇,突然使她的心有了方向。如果不是历史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莲子也许就能够享受花开后的喜悦;那个革命家突然消失,在暮年又再出现,终生不娶,却荒废了所有的期待。
  于是,叶莲子知道,自己必须有所行动。一张“我愿意”的纸条,自己的一生就已经交给了东北军中一兵痞――顾秋水。莲子汲取了母亲失败的教训,自己的幸福必须自己做主;她却又被另一条“铁律”击打得遍体鳞伤。婚后,北京度过的一段美好时光,成为支撑叶莲子的信念。她克服了文化低的阻拦,当上教师,抚养三四岁的女儿吴为;她穿越过日本军猛烈的炮火和层层封查,远赴香港,寻找丈夫。
  她从来就没有想过,那个在吴为出生后不久就随军撤离的人,那个很少写信回家的人,他的心思又怎能把握。她更没有想过,这日军敌机经常光顾的地方,竟成了自己的耻辱之地。
  丈夫的冷脸,不怕;丈夫切断经济来源,不怕。叶莲子秉承了母亲的品质。但,在自己和女儿对面,顾秋水和一个乡下女人肆意地胡搞,丈夫对女儿的毒打,这些难道不是一条条皮鞭,狠狠地抽打着心灵?
  叶莲子固守着母亲的沉默和高傲,却引发丈夫嗜血的天性。幸好一切结束在新中国成立后顾秋水的一纸离婚书,否则,叶莲子始终无法独立起来。一个生命力如此顽强的女性,为何老是将自己的命运交给男人来处理?
  吴为的生命从受难中开始,在发疯中结束。我很奇怪,母亲的苦难丝毫没有影响到她对男人的判断。她总是浪漫着,幼稚着,比如一个写过几篇小说散文的人,她就叫他“文学”,将“革命家”认为是革命,将音乐家认为是音乐……因此,因有一个私生子而承受破鞋之名,是那么的必然。
  而革命家胡秉宸在她生命中的介入,彻底唤醒了那些童年的记忆。胡秉宸有妻子儿女,是“模范家庭”重要的成员。实际上,他对妻子白帆有着刻骨铭心的失望和憎恨,那“桃色门”总成为
巨大的蛛网,网住自己鲜活的心。因此,那个孤傲的身影一出现,猎艳的心思就活跃起来。
于是,那些尘封的宋词,让他回到年轻。浪漫的天性,使吴为像一只飞蛾,扑向那看上去异常明亮的灯火。而她却不知道,她写给胡的每一封情书,都成为白帆嘲笑“破鞋”的借口,这对棋逢对手的模范丈夫,以轻蔑的口气,谈论着吴为幼稚的情感。
  白帆六个响亮的耳光,胡的“光荣”高血压,“臭吴同盟”等等,却促成了吴胡的婚姻。但往往就是这样,开始得越艰难,结束得越轻松。“你不要以为和我结婚了,你就不是‘破鞋’了”,吴为的不善家务等,还是让
在这场婚姻像狗一样委曲求全的吴为彻底出局。
  “爸爸”,吴为这样喊着胡秉宸,她疯了。却意味着她最终认清了男人的本性,无论是顾秋水,还是胡秉宸,无论他们的地位是高是低,他们都彻底地表演着最卑劣的人性。
  他们如一记耳光,抽打在“世界由男性推进”的理论上。
  幸运的是,三代女性对男性认识的失败,对幸福的难以把握,却让吴为的女儿禅月擦亮了眼睛和心灵。她有自己的事业,她有自己的主见,她掌控着自己的幸福,她独立着,健全着,这样的女性才是被幸福认可的女性,只可惜现在,很多女性还没有这样的认识高度。
阿小的桂花蒸
  如果您喜欢看小说,又嫌大部头的长篇,拖拖沓沓、絮絮叨叨拽着你不放,禁不住要翻翻前面的目录,或者从后面倒着往前看一看,就像性急的人煎饼,没到火侯,就揭开锅盖翻个不停,饼煎得半生不熟的,有些懊丧。――那么请读读张爱玲的《桂花蒸
阿小悲秋》。
  单是题目就很有意思。“桂花蒸”像一个词牌名,实则是石门的方言,意思是在农历八月间,桂花将开时,天气异常闷热,当地人形象地称这一段时期为“桂花蒸”,大约是表示老天爷在蒸桂花,所以蒸得人间这样闷热。
  这个短篇,就是在“桂花蒸”的特定背景下,以一天的时间为序,叙述了苏州阿妈丁阿小,一大早带着儿子百顺爬楼梯,到晚上被大雨所阻,只能在厨房将就过夜的帮佣生活历程。《阿小悲秋》不同于张爱玲《倾城之恋》、《红玫瑰白玫瑰》等经典小说载着深远的主题,只是些琐碎的内容,通过出色的语言表述、深刻的心理描摹,将平淡的市井生活叙述得有声有色。我恰如寻到一粒小小的珍珠,捧在手中散发着奇异的斑斓,不胜欢喜。在对张独特而精致的叙事叹为观止之余,也对于彼时的日常生活细节,产生了热切的喜好和着迷,大大满足了对他人私生活的好奇和观望心理,同时,这个故事的结局定格于张爱玲那一贯的苍凉的手势,让人不禁荡漾着唏嘘一阵。
  我看小说纯粹是为消遣,热衷于易感乐知的零距离寻常之事。《阿小悲秋》正好让我在闲闲淡淡的氛围里,置身于故事之外,笑看主人公的小悲小喜、小奸小滑。看到煽情处,狠不能一拳击中剧中人肩背,笑骂一句:“你这个死人!”
  张对于人物的刻画真是有味道,光是一个接电话的描写,就风情万种。阿小是撇着洋腔锐声说:“哈罗?……是的密西,……不要提,再会密西。”她逼尖了嗓子,发出一连串火炽的聒噪,模仿着外国话世界里的欢畅、富裕和架空。虽然她仅仅一句“哈罗”说得最漂亮,再往下说就有点乱,而且男性女性的“他”分不清楚,但阿小还是兢兢业业地撇着她的职业腔调,生动地刻画出阿小格外当自己是时髦都市女性的心理。男主人哥儿达先生呢?“他出来接电话,先咳嗽一声,可是喉咙里还有些混浊,他问道‘哈罗?’然后,突然地声音变得极其微弱:‘哈罗哦’又惊又喜,销魂地,等于说:‘是你么?难道真的是你么?他是一大早起来也能够魂飞魄散为情颠倒的。”哥儿达先生是个悭吝的、同多个女人保持不正当关系的“野人”,每次吃了早饭去办公,都要在房门口柔媚地唤一声“再会呀,阿妈”――只要是个女人,他都要使她们死心踏地喜欢他。
  文中的多处比喻形象独特。阿小和同乡的小姐妹、也是做阿妈的秀琴抱怨,“那些男东家是风,到处乱跑,造成许多灰尘,女东家则是红木上的雕花,专门收集灰尘,使她们一天到晚揩拭个不停”。“下起雨来了,竹帘子上淅沥淅沥,仿佛是竹竿梦见了它们自己从前的叶子”。“乘凉仿佛是隔年的事了,那把棕漆椅子,没放平,吱格吱格在风中摇,就像有个标准中国人坐在上头。”
  人物的心理描摹极其细致客观。阿小嫌主人悭吝、小心眼,冰箱里吃剩一个多礼拜的半碗“杂碎”炒饭,也念念不忘,对百顺吃的半个面包也起疑心,然而当李小姐主动提出要替哥儿达制一床新床套时,阿小突然要替主人争面子,坚决而厉害,有一种母性的护卫。阿小与秀琴同病相怜,却又明争暗斗。秀琴对于婚嫁的尊贵骄矜使阿小感到不快,说什么乡下的日子过不惯,没有金戒指不嫁,还要撑许多的场面。当说起楼上新搬来的一家新做亲的如何阔、有钱人做事如何漂亮时,阿小立即愉快起来,这样就等于把秀琴完全压倒了,连自己的忧愁苦恼也是不足道的。
  因为不相信对俗世的描绘有多大的救赎,所以张一贯地带着刻薄的讥诮:“主人脸上的肉像是没烧熟,红拉拉的带着血丝子”。“尤其是阿小生成这一副模样,脸一红便像是挨了个嘴巴子,薄薄的面颊上一条条红指印,肿将起来。她整个的脸型像是被凌虐的,秀眼如同剪开的两长条,眼中露出一个幽幽的世界,里面‘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
  因为是“悲秋”,丁阿小在这“桂花蒸”的一天,心情基调是灰色的,然而楼上新婚才三天的夫妇,在一百五十万顶来的房子里,半夜三更寻死觅活在闹,第二天却照样地请了客。丁阿小也像骤冷的天气忘记了昨天的热一样,也全然忘掉了昨晚被雷电风雨逼得在厨房里过夜的不快,早起就关心起楼下的卫生问题。
  “秋是一个歌,但是桂花蒸的夜,像在厨里吹的萧调,白天像小孩子唱的歌,又热又熟又清又湿”。人生也是一首歌,是一种重压下的顶撞,薄弱的,一下子就过去了。
  择一个闲适的下午,花上一两个小时轻松地读或者重读这篇《桂花蒸 阿小悲秋》吧,或许你会不由自主地对阿小说,其实我也会像你这样那样,但我不想说出来。
优秀奖:幸福密码,你我手中
――读毕淑敏《破解幸福密码》浅思
  有一种书,是当你彷徨迷惑,甚至倍感无助时,某日,展卷而读,追随书写者细密柔软的心和饱含睿智的思考,能引领你走出人生的迷思,摆脱消沉,继续前进。无疑,著名女作家毕淑敏的《破解幸福的密码》,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
  如今,“你是否幸福”成了人们讨论的社会话题,幸福,被前所未有地关注。
  “幸福是什么?”对于幸福的定义,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对幸福的理解也不会雷同。关于幸福,在《破解幸福密码》中,毕淑敏道出了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和感悟,详解通往幸福之门的道路如何畅通。
  《破解幸福密码》,顾名思义是一本讲如何获得幸福的书,却又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它没有什么高谈阔论,没有什么博览群书后的大道理总结,只是繁简有序将我们曾经迷惑的事情条理清楚地摆出来,这种直达心灵的温情脉脉,褪去浮华,文字亲近而暖人心怀。
  已在电视中聆听了毕淑敏在“百家讲坛”栏目中讲述“破解幸福密码”,意犹未尽,索兴又买了这本《破解幸福密码》细读。书由百家讲坛中的内容整理而成,但更详尽,作家以她简洁清新的文笔,温暖的哲思,再加上富有情趣的小故事向我们娓娓而谈,把幸福的内涵剖析得淋漓尽致。
  我们生活本身的目的就是获得幸福,但幸福感又不是某种外在的标签或是技术手段可以达到的状态,而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内在把握和感知。
  在《破解幸福密码》中,毕淑敏说自己曾是一个“幸福盲”。她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当年,她曾看到一则报道,说西方媒体面向社会征集“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这个题目和答案。他们组织了权威的评审团,在众多的答案中进行遴选和投票,最后得出了三个答案,保留了一个备选答案。  大致顺序是这样的:
  第一种最幸福的人:给孩子洗完澡,怀抱婴儿面带微笑的母亲。
  第二种最幸福的人:给病人做完手术,目送病人出院的医生。
  第三种最幸福的人:筑起一座沙堡,望着自己成果的顽童。
  备选的答案是:写完了小说最后一个字,画上了句号的作家。
  当看到这个结果的时候,女作家仿佛被人在眼皮上抹了辣椒油,呛而且痛,心中惶惶不安,因为这几种答案中的幸福情形她基本都拥有啊,可是自己还不觉得幸福。当她静下心来,内心充满一种深入骨髓的悲哀。作家反思:原来自己也曾是一个幸福盲。
很多时候,我们何曾不是“幸福盲”?总是习惯看到我们缺少的东西:学历不够傲人、家世不够殷实、工作不够体面、孩子不够聪明……我们忙着抱怨,却没有时间停下来注意已经拥有的幸福,所以,我们憋着气在不快乐的情绪里过日子,久了就自然而然地倦乏了,感受幸福的能力也越来越弱了。
  我曾看过一部印度电影,叫《樱桃的滋味》,其中有一个情节我记得很清楚。电影的主人公叫巴迪埃伊,是个非常失意的人,只想早日结束自己的生命。
  有一天,巴迪埃伊爬上一棵高高的樱桃树,准备跳下了结痛苦人生。在他决定往下跳的时候,正巧有一群放学的孩子走了过来。看到他站在树上,其中一个孩子问他:“你在树上做什么呢?”看着小孩天真无邪稚气的脸,巴迪埃伊不忍告诉他自己要自杀,故作轻松道:“我在上面看风景。”“先生,难道你没有看到树上有许多鲜美的樱桃吗?”小孩不解地问。这时,他才发现原来自己一意想要自杀,根本没有注意到树上真的结满了红艳艳的樱桃。“先生,你可不可以帮我们采樱桃?”孩子请求巴迪埃伊,“你只要用力摇晃,樱桃就会掉下来了。”巴迪埃伊拗不过小朋友们的请求,只好答应帮忙。他开始在树上又跳又摇,片刻,樱桃纷纷从树上掉下。树下,孩子们捡着樱桃,欢快地叫喊着。
  一阵嬉闹之后,心满意足的孩子们渐渐散去了。巴迪埃伊坐在树上,看着他们欢乐的背影,不知为什么,自杀的念头居然全都没了。他采了一些樱桃,从树上下来,慢慢回到家里。
  家,仍然是破旧不堪的样子,似乎让人看不到任何希望。可孩子们却高兴坏了,因为父亲带回好吃的樱桃。晚上,一家人吃饭时,巴迪埃伊看着大家兴高采烈地吃着樱桃,心中忽然涌起一阵莫名的感动,心想:或许,这样的日子还不算最糟糕,还是可以好好活下去的……
  毕淑敏在文中说:“我们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对幸福的感知。”是啊,就像那部电影所讲的故事一样,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棵“樱桃树”,很多时候,我们的沮丧失望并不是真正失去了多少,而是忽略了太多触手可及的美好。歌德曾说:“不管是帝王还是百姓,在身边能找到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很多时候,因为我们的“高瞻远瞩”,的确忘记了近在咫尺的幸福,从而在追求幸福的路上丢了幸福。对此,我们应该反思,像女作家在书中所讲一样,“我开始审视自己对于幸福的把握和感知,我训练自己对于幸福的敏感和享受,我像一个自幼被封闭在黑暗中的人,学习如何走出洞穴,在七彩光线下试着辨析青草和艳花、朗月和白云。”不要懊丧,我们不经意间遗失掉的那些幸福,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找,幸福一定还可以回归的。
  一个人如果被一些不良的心态左右,他人生的航船就会驶入浅滩;一个人如果能保持良好的心态,那么他人生的路就会越走越宽,他生命沿途的景色就会异彩纷呈。所以,毕淑敏说:“一个人如果心理不健康,是无法理会到幸福的。”在书中,作者用诙谐的语言把中国人对待幸福的方式做了有趣的四大分类:分别是像吸毒者一样只注重短暂生理享受的饮鸩止渴型、把幸福永远建立在未来的黄连团子型、害人害己贪官一样的馊馅饼型和既有幸福目标又能享受现在的幸福包子型。饮鸩止渴型就是追求短暂而速朽的快乐,比如吸毒者、网瘾者、购物癖者,他们的“山寨版”幸福,模拟着幸福时的内分泌状态,但从整个人生来看,这种追求幸福的方式,无疑断送人生最有价值、尊严的部分。黄连团子型是中国人几千年积淀的把幸福预约到遥远未来的方式,比如我退休后怎么样,他们给幸福设定了很多条件,但往往到了未来,幸福却达不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在”就是典型的状态。馊馅饼型是持有一种害人害己的幸福观,比如贪官为了给家人幸福,不惜给别人造成巨大苦难,最终是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悲剧。而幸福的包子,则是不仅有松软的皮,还有好吃的馅,在迈向目标感的每一步,你都会在过程中发现幸福,未来,还有更大的幸福在等待着。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会更愿意做一个“幸福的包子”,因为“幸福包子”型的人可以去协调现在和未来的关系,在达到未来的目标当中、接受未来的挑战过程当中,让自己的每时每刻都过得很有意义。所以,我们要留一些时间给自己,抓住当下的幸福给自己,在“此时此刻”做一个“幸福的包子”;学会欣赏生命进行时的风景,因为幸福,它从来都不是外在于我们自身之处的一种刻意追求的起点和终点,而是一种过程,追求幸福的过程往往比结果更动人心弦!
  “幸福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女作家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幸福进行了定义。所以讲,幸福并不能完全用得到多少财物、拥有多少名誉来衡量,社会的和谐、家庭的和睦、内心的快乐才是幸福的真谛。一言之,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态度,一种心境,它不在你所处的环境与地位,而取决于你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
  《破解幸福密码》全书分六章:《有意义的快乐就是幸福》、《放下包袱,持花而行》、《从自卑走向幸福》、《封印悲伤,再建自我》、《适当应激,缓解焦虑》、《幸福不是奢侈品》。关于这六章题目的涵义,作家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我觉得这是一个人认识幸福并使自己获得幸福的大致途径。在追寻幸福的路上,我们当然需要更多生活智慧的指引,这六章所示的“大致途径”,相信总会有一条能引领我们绕过幸福的盲点,找到体悟幸福的密码。
  幸福的钥匙与密码就在自己手中,幸福就在身边,有了感知幸福的能力,真正的幸福是谁也拿不走的,诚如作者所言:“幸福不是奢侈品,它是人类的精神维生素。幸福生活的精髓,就是你在了解了幸福的真相之后,构建自己的幸福体系。”
  提高民众幸福指数当然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作为个人,归根结底自己才是幸福生活的主体,所以先得提升自身感知幸福的能力,对此,我们所有人都不应该怀疑漠视。或许,我们可以先拿起这本《破解幸福密码》,好好读读!
――读《金粉世家》有感 紫陌
  读小说《金粉世家》缘于看电视剧《金粉世家》,当时只觉得剧中人物个个都是俊男靓女,场景也拍得很唯美,可惜因为时间限制,只零星看了几集,了解了个故事大概。再者,其主题曲《暗香》和《降落》也很有感染力,曾传唱一时,更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想一睹为快。又何况原著作者系张恨水先生,虽然没读过他的小说,却知道他出生于潜山,和我们也算是半个同乡,毕竟感觉亲切,不看他的小说似乎说不过去。
  《金粉世家》可以说是现代版的《红楼梦》,说的也是一个大家族的兴衰史,和一些痴男怨女的爱情故事。小说以旧式章回体叙述,开始并不以为然,想必是老套陈腐的东西,不合咱现代人的口味。尽管如此,还是耐着性子往下看,渐渐被他细腻平实的文字所吸引,被故事中人物的感情纠葛所牵挂,遂一口气看完,读罢,不觉感慨万千唏嘘不已。真所谓世事变迁世态炎凉,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昨日的高楼华厦,今日却成了断壁残亘;昨日还是高朋满座众星捧月,今日却是众叛亲离屈尊降贵;昨日还是恩爱夫妻,今日却成陌路仇人。
  故事的主人翁金燕西,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用现代话说,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富二代。他喜欢在脂粉堆里玩闹,和府里的丫头也不例外,却不知道生活的艰辛,这一点和贾宝玉十分相像。一次外出游玩,燕西偶遇清贫女学生冷清秋,被她清丽脱俗的气质所迷,遂念念不忘,想尽办法接近她追求她。清秋才识过人,却终究抵不过燕西三番五次的诱惑,明知道门户悬殊齐大非偶,却还是把终身托付给了他。暂且,请原谅清秋的天真和轻率,毕竟她才十六七岁,还是个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孩子,面对家世显赫,风度翩翩的公子哥儿,怎能不动心?如今的女孩,就算是有知识有学历,又有几个能抵挡住官二代富二代的权钱诱惑?
  既然木已成舟,怪清秋不争气也没用,只好祝福她从此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可惜事与愿违,新婚不久,燕西又恢复了花花公子的本来面目。他整日玩乐,挥金如土。开始是半夜回家,接着是彻夜不归,然后是数日不谋其面。早在婚前,还在和清秋交往的时候,燕西就和一些女戏子暧昧不清,婚后更是肆无忌惮,愈演愈烈。即便是清秋才貌俱佳温柔可人,也拴不住燕西那颗动荡不安的心。可怜清秋初入豪门,处处小心,生怕招惹了什么是非。加上未婚先孕,这在那个时代,可是十分丢脸的事,虽千方百计的遮掩,最终还是露出了形迹,遭人唾弃。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被母亲当做宝贝似的清秋,怎经得起如此的冷落和摧残?
  幸亏金家还有几个知书达理的女儿,比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强得多。她们倒很喜欢清秋,给了她不少支持和安慰,也帮她教训燕西,可燕西仍我行我素,本性难移,每天忙于交际玩乐,早忘了清秋的存在。可惜好景不长,金总理的突然离世,家里的顶梁柱轰然倒塌,令众人猝不及防。很快,大厦将倾,满目凄凉,树倒猢狲散,一个大家庭终究分崩离散,各谋生路。可怜燕西无一官半职,不学无术,只好去求昔日的情人白秀珠。即使这样,他还死要面子充大款,不忘和两戏子姐妹勾勾搭搭,将分得的钱款挥霍大半,却不管病妻和嗷嗷待哺的婴儿死活。清秋整日以泪洗面,还得瞒着母亲,怕她担心,看到清秋一个如花的女孩竟弄得如此下场,不免为之心痛,只恨燕西怎么可以如此不负责任,如此薄情?
  眼泪终究解决不了问题,一场大病后,清秋终于觉醒。她毅然与燕西划清界线,带着儿子独居小楼。又因一场大火烧毁了小楼,清秋在烈火中涅重生,凭自己的才学,养活自己养活儿子,在那样的乱世,不得不令人敬佩。和处处摇尾乞怜的燕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小说通过细致的描写,逼真的再现了二三十年代军阀割据时期的生活背景,金家的豪宅,北京的胡同,西山的晚景,一幕幕,象电影一样在眼前放映,人物刻画也各具特色,个性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掩卷长思,不胜唏嘘,恍然如做了一场梦,梦醒,徒留几分伤感几分失落,如暗香残留,萦萦不绝!
淡淡的哀愁
浓浓的相思
――林海音《城南旧事》读书笔记  徐义平
  马上就面临中、高考了,倏然想起一首歌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是李叔同先生的作品,往往作为毕业歌而演唱。记得影片《城南旧事》的片头、片中和片尾就选择这首《骊歌》作为插曲,想来颇为温馨。为了重温这首词,从学校图书馆借来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读后不免留下几行文字。
  《城南旧事》属于典型的“京味小说”,说的是二三十年代北京的事儿,写北京的人,运用地道的北京话,关注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特别是像会馆门前的“疯女人”秀英、常被养父殴打的妞儿、隐藏在荒草丛中的小偷儿、敢于冲破旧家庭的藩篱追求新生活的兰姨娘、丢下自己孩子来做奶妈的宋妈等一些小人物的生活和命运,其基调就是“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无一处不浸染着对祖国、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乡愁,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京味文化的魅力。
  《城南旧事》有五个互相没有因果关系的小故事串联而成 (分别是《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和《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按时间顺序编排,其实就是一个懵懂的小女孩小英子刚刚开始“睁眼看世界”的全记录,尽管小说中小英子只是一个线索人物,但这并不影响她的形象的丰富性和立体化。整部小说在天真盎然中道尽了人世间的复杂多变,也道尽了小英子面对人世凄苦的所有困惑和思索。林海音总是在快乐单纯的笔调中、在温煦从容的回忆中书写人生的艰难曲折和命运的多舛,既是一幅童年的风景画,又是一副京味的风俗画,更是一副时代的缩微风云图。
  读《城南旧事》,品咂其中的语言是一种享受,因为它就像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歌,既有清脆的语感,又有细致的描摹,既有生动的比喻,又有精巧的结构,特别是大量贴合人物身份的语言,让人仍不住拍案叫好。比如:“我们真快乐,胡说,胡唱,胡玩,西厢房是我们的快乐窝,我连做梦都想着它。”(《惠安馆》)“新帘子胡同像一把汤匙,我们家就住在靠近汤匙的底儿上,正是舀汤喝时碰到嘴唇的地方。”(《我们看海去》)“她绷住脸,抓起那匹布的一端,大把地一攥,拳头紧紧的,像要把谁攥死。”(《兰姨娘》)这些原生态的生活场景和古朴自然的人性风貌,这种淡淡的哀愁与浓浓的相思,应该是林海音继承前辈的文学传统又加以探索创新的结果吧。
  电影《城南旧事》先后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第二届“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金鹰奖章”、第十四届“内尔格勒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等多项大奖。而作为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总觉得影片不能反复推敲,不如纸质性作品解馋。现在捧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再次感受二三十年代北京的风景风俗画和特定时期的真实面貌。我认为《城南旧事》的成功绝非偶然,林海音把自己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的一颗心融入了作品,关键是她有一颗不老的童心,才能把人性写如此之美,难怪“京味文学”鼻祖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称林海音为“台湾‘京味儿’作品的代表人物”。林海音作为台湾老一代的作家,被公认为台湾女性文学的开山人、“台湾文学的保姆”,1998年获得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终身成就奖”,这是当之无愧的。
生命因忏悔而美丽
――简评《追风筝的人》【小说作者】[美]卡勒德?胡赛尼   陈小娟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语言纯净,但真挚感人的小说:阿米尔和哈桑从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却身份悬殊。哈桑是阿米尔的当法官的爷爷收养的孤儿阿里的儿子,是大家眼里下等的“扎哈拉人”。
  哈桑虽先天兔唇,却是追风筝(阿富汗的传统)的能手。为了让小主人阿米尔赢得冠军,为了战利品(那只被击落的风筝)不被坏孩子抢走,哈桑受到那些抢风筝的孩子们的凌辱。
  阿米尔目睹了这一切却没有去救哈桑。回家后,阿米尔无法面对哈桑,想办法对父亲撒谎说哈桑是“小偷”,至哈桑毫无怨言地离开。哈桑全心全意为阿米尔两肋插刀,阿米尔却没有把出身卑贱,目不识丁的哈桑当作自己的真正的好朋友。
  成年后的阿米尔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一直无法释怀,在父亲弥留之际,得知哈桑竟然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愧疚痛楚又加重几许。阿米尔想方设法找到哈桑,哈索在战乱中带着对阿米尔的无限的思念和牵挂去世,只看到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阿米尔用尽所有的力量帮助索拉博,让他幸福快乐。为了救索拉博被人揍得没了人形,那是他最快乐的时候,他想起哈桑当年遭受欺凌时那个情景,那毒蛇般人负疚终于释放出来,感受到铁拳头正替一个人讨回几十年前就该得到的公平。阿米尔时时记起的是哈桑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次!”
  世上没有圣人,一个人不可能不犯错,经历过挣扎,沉浮后的人生与爱才格外真实,也格外感人,而自我忏悔和反省则是一个人走向新生获得解脱的必由之路。阿米尔在救助和抚养哈桑的儿子索拉博的过程中,得到自我救赎。阿米尔 再次听到追风筝的索拉博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次”,与当年哈桑和他说的话一模一样,潸然泪下。此时此景感人肺腑,泪奔至哽咽,叫我难以忘怀。
  哈桑父子,对伙伴(朋友)的忠诚与无条件的爱是优雅人性的自然流露,没有任何表演与做作,他们用单纯的赤子之心看待这个世界,身躯活得虽然卑贱,心灵却光明磊落,胸中满是安详幸福,这是人生最美好的亮点,永远都是。与哈桑相比,阿米尔的形象,更接近读者,更象我们自己,有时懦弱,有时自私,却又心存善良。阿米尔难以容忍后半生继续生活在一个谎言里,难以因为过去的错误,使自己活在摇摇欲坠的幸福美好之外。开始改变自己。
  哈桑一直没有恨也没有怨,安于自己的位置生存,就算最后被塔利班 枪杀时也不知道自己最牵挂的朋友阿米尔是自己的哥哥,也有着和阿米尔一样所谓的高贵的血统,阿米尔在他心中只是朋友,永远的朋友。当阿米尔的亲生母30年后再次出现时,他也从不怨恨这个把自己刚生下来就遗弃他的母亲。他最好的朋友背叛了他,他只选择忍让,却没有恨,没有埋怨,没有责怪,甚至在他被阿米尔陷害的时候竟然还帮他隐瞒,承认一切莫须有的过错,直至抛弃。哈桑在他和阿米尔分别后的20年里时时不忘记他们之间的友谊,想念阿米尔,一直住在那间佣人屋里等待幼时伙伴阿米尔的归来。 这一切的一切,读之感觉如此真实,让人纠结、愤怒、忧伤、同情,同时由衷的佩服这伟大纯洁的友爱。
  哈桑,这个人内心的纯洁,和身份无关,与种族血统无关。一个人要有怎样强大的内心才可以这样,才能追到我们生命中的那只“蓝风筝”---无怨无悔地活,真挚友爱的活,纯洁无邪地活,优雅善良地活。
  “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自己爬上来……”阿米尔的目光向远方,那里有纯净的雪花,有五彩斑斓的风筝,还有追风筝的孩子们。这一切的美丽交付给神奇的阿富汗,交给每个人珍贵的回忆。这些追风筝的人们为我们寻找到了心灵安定的力量,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不仅仅是悔恨,不仅仅是内疚和自责,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勇敢原谅,原谅那些过错和阴暗,原谅那些伤害你的人,豁达的对待未来的人生。
  小说里有爱、恐惧,愧疚,赎罪,道出人生的各种挣扎、孤独与卑微,那就是我们自己:在伤害别人时的快意和迟疑,在紧急时懦弱无助,在亲人面临困境时慌乱无措,遭受爱情时惶恐不安,失去亲人时悲伤和无奈,面对责任时推诿,以及清醒后自责,自卑,救赎。
  每读《追风筝的人》都为之动容。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命定的回归,仿佛开始一次精神跋涉,开始一次灵魂的呐喊。让每个人的灵魂抵达纯洁的彼岸。每个人都是追风筝的人,那只空中的风筝是理想,是爱,是向前的动力,那条线是爱与恨的纠缠,更是生存的力量。只要我们相信自己,永不放弃,我们都能追到属于自己的风筝。我们一生都在学习,奔波,积累,只是永远不要忘记生活本身教会我们的一切最值得珍惜的东西,那就是善良,尊重,信任,忠诚,承受加原谅,生命因一切存在而美丽。
夜读席慕容
  一直都很喜欢席慕容的诗歌,有一种淡淡的、清丽的忧伤。在寂静的夜里,柔和的灯光下,窗外是寂寥的星和清冷的月,手边是一杯微温的茶,面前摊开的是席慕容的那些关于青春、回忆和爱情的温柔诗句,心中想的是那个从花树下走过的少年模糊却清晰的背影。
  也许走过青春后,会将那些青春的往事当做回忆,在一个淡淡的夕阳的光晕里坐在摇椅中,翻着发黄的照片,看着或模糊、或清晰的笑脸,想着那些遥远的记忆。会摇头、会叹息、也会微笑。可是,站在青春的尾巴上的我,却迷恋着席慕容的那些清丽的忧伤,听席慕容轻轻的诉说着那些青春的故事,听一个逝去了青春的人怎样来怀念青春。
  听席慕容说着《昙花的秘密》,你会为昙花那短暂却被忽视的爱情而感伤;读《想起时》,你会悲叹且珍视年少的爱情;听席慕容谈《初恋》,你会想起栀子花的香气里那对少年男女曾有着怎样清纯的爱恋。
  席慕容总是感叹着青春,那些欢笑的、忧伤的往事总是能让人的心变得柔软而感伤。一直都以为《一棵开花的树》能代表席慕容的心情,因为她把一位少女的怀春之心表现得情真意切,震撼人心。求了五百年却最终被忽视的爱情,让人感伤却不悔的执着。一段尘缘,是的,只要一段尘缘就好,不奢求那么多。五百年的恳求只为一段尘缘,可最后得到的却是“你终于无视的走过”。
  被错过的爱情,被深藏的回忆,被遗忘的痛苦,离别的泪水和相聚的欢笑,听着席慕容低低的诉说“十六岁的花只开一次”。那段唯美的岁月里,少女的梦真的是“一棵开花的树”呵!那满树的花中藏了多少的欢笑和痛苦,多少的羞涩与徘徊的秘密,经历过青春挣扎的成长的人一定都是深有体会的。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的时刻”,是的,在这青春飞扬的日子里,在你我最美丽的时刻,让我们相遇,相知且相恋。无论这中间有多少的痛苦和泪水,更别管今后我们是否会分离。在这繁花似锦的季节,让我们相遇在花树下吧,昂起我少女清丽的容颜,依在你怀中,闻着你白衬衣上阳光和着花香的味道,听着你男子汉的心跳,此刻的青春在日后想起时,心中是不会有遗憾的吧。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的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很惊奇于席慕容用的这个“慎重”,是“慎重”而不是别的。慎重有谨慎、认真的意思,形容开花用“慎重”,若不细细品味你是不会懂得这个词的奇妙的。一个“慎重”写出了“我”那紧张不安的心情。很谨慎、很认真的开着花,等着你来看,生怕开得不够灿烂、不够美丽,让你有一丁点的不高兴。
  “而当你终于无视的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五百年的等待换来的却是“意中人”的无视。于是少女的心凋零了,梦碎了。一颗少女的心就这样被伤害了,可是她会有责怪和气愤吗?我想是不会的吧。她有的,也只是忧伤和心碎吧,那么久的等待,那么长时间的期盼,那么紧张的心情,虽然被他忽视了,走过了,可是曾有过的就是无悔的、值得的,不是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落了一地的少女之心是无愧的,无悔的。
  席慕容是快乐的,但更是忧伤的、无怨的。她为你筑了一个小小的、忧伤的小站,让你在尘世孤独寂寞的时候,将心放在那里停靠一下,听她静静的、温柔的在那感伤着、喟叹着。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是的,青春是仓促的,在我们想读懂的时候,它已经消逝了、远去了。于是我们只能对着它那模糊的背影感叹着、怀念着。可是,青春已逝的我们是否依然无怨无悔呢?“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因为“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走过青春的我们,每个人的心底或多或少都曾藏着一点小小的遗憾吧?“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那样温柔的时光已经在席慕容的诗歌中慢慢消逝了,而今夜的我,再也不是那个弹箜篌的女子了吧?
  后记:夜读《席慕容诗集》,想起许许多多的往事和在婚姻里渐渐消逝的爱情。青春的日子在席慕容的诗歌里静静流淌,而爱情却不知去往何方?
一 朵 静 莲
-------读李清照诗词怀感   飞非
  她,没有一篇鸿著让世人癫狂,却有一枚枚小令让人欣喜流连,叹为观止;
  她,没有屈原李白的悲怆豪迈,却用一声声婉约的诗词让人常常泪流满面,唏嘘不已;
  她,没有一部完整的作品传世,却是世人仰望的一座高峰;
  她,身出豪门,却颠沛流离一生,李清照----个贯穿古今的奇女子。她像一朵静静的莲花, 一千年,仍静静的香。
  让我们寻着历史的足音,让时光流回宋朝,去看一看这位千古才女跌宕起伏的生命轨迹。
      ---------题记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百度)可以这么说,李清照的一生,大半是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度过的,一个“愁”字,覆盖了半截人生。
  快乐的时光像昙花一现,在过眼云烟的少年中有过短暂的欢乐。即表现出超人的天赋和过人的诗词才华。《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归
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欧鹭&可见一斑。生动的画面,一个出生于官宦之家,常常玩得忘记了归家,在荷花深处和人争着划桨一个纯情的少女跃然笔端。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 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更是写出了天真烂漫,清纯。&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如果用徐志摩这一句诗来形容,是在恰当不过的了。那种少女妩媚中带着几分羞涩的神态在她的笔下,竟然描述得如此传神。
  婚后的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情投意合。才子佳人,举案齐眉,两人情投意合,又都是文学志士,赵明诚更喜金石书画,因此李清照也帮着共同研究。不久。赵明诚在外地做官,李清照独守空阁,常常有一种甜在心头,写在眉头的思念,缠绕在家中的李清照,每逢佳节倍思亲,《醉花阴 重阳》就是李清照写给赵明诚的一首思念诗词。“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据说赵明诚收到这首词后,惊叹不已,发誓要写一首超过妻子的词。他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赋得词五十首,将易安词杂于其间,请友人点评,友人思之再三说,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自叹不如。这就像王献之“练尽三缸水,只有一点像乃翁。”而这一点正是王羲之所点,异曲同工,如出一辙。
  靖康之变南渡第二年,赵明诚被任为京城建康(今南京)的知府,本当建功立业,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收拾旧山河。不想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知府的赵明诚不是身先士卒指挥平叛,而是弃成逃命。李清照这个柔弱女子,在这件事上却表现出大义凌然,很为丈夫临 阵脱逃而羞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铿锵激昂,丈夫听着这一字一句的金石之言,面红耳赤,心中深深的自责。第二年即抑郁而亡。丈夫的死,无异于给李清照的心插上残酷的一刀。
  从此李清照过着像云一样飘渺,像雾一样无常,颠沛流离的日子。从越州到明州,经奉化、台州入海,又经温州返回越州。最后,在绍兴二年,又从越州移居杭州。这期间,她不但承受著政治上的压力,而且大量书画、砚墨被盗,孑然一身,四处漂泊,境况极其窘迫。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在爱情上被骗,身心受到了更严重的摧残。
  在流亡的过程中李清照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更坚强了意志,由于是在动荡的年代,可以肯定的 说,她的诗词流失大半,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遗憾,但是就凭仅存的几十首诗词,却给后人留下了其极宝贵的财富,自成一体,这也不能不说也是历史的奇迹。
  她无依无靠,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无儿无女。公元1155年。李清照在孤寂和忧愁中,在有些人的嘲讽甚至诽谤中走完一生,客死他乡,在临安去世,享年72岁。“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这就是冥冥中的宿命吗?这是绝望的呐喊。
  花自飘零水自流,她是一个孤寂的哀鸿,
  艰辛,困苦,流离,漂泊,就是她的脚印;
  国破,家亡,再嫁,离异,孤单,就是她的行程。
  我们看到一首首悲哀曲,我们听到一声声泪水吟。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旧梦已远。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都说愁很苦,一个从苦中坚强站起来的女子,她是伟大的,
  都说愁很悲,一个从悲中迈向峰顶的女子,她是高尚的,
  一个在愁中涅,在愁中完成自我,在愁华丽转身,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李清照来说,愁是美的,美就美在她用她的“愁”给了那个腐朽王朝扇了 一记响亮的耳光。
经典亮胸膛 诵读寻我根
――和学生共读《中华经典素读本》感想  王忠亮
  去年11月,得机会去安庆参加“第七届中华诵?经典教育论坛暨东亚《论语》高端峰会”。对经典的认识,犹如登上七层宝塔,思想更加豁然开朗。大会主席团向我们推荐《中华经典素读本》。我捧读着《中华经典素读本》,仔细翻阅,感慨万千。读本在内容上选取了《三字经》、《百家姓》《论语》等中华美文。在编排上遵循系统精选,分层递进;大字注音,权威实用;课时量化,积少成多;集体教学、熟读成诵和搭建平台、全程配合的原则,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这些经典太具有教育意义了,它是历史的遗存,经千淘万漉,洗尽岁月风华,珍藏着永不贬值的文明瑰宝;它是文化的载体,是古今中外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经典需要传承,需要发扬。而学习经典必须从娃娃开始,从小学生开始。于是我镇率先在几所完小为学生订阅《中华经典素读本》,师生共同阅读。
  现在,早晨来到校园,学生们在老师指导下正捧着《中华经典素读本》浅吟低唱。有的年级在读《三字经》篇,“人之初,性本善……”;有的年级诵读《弟子规》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还有的在读《笠翁对韵》篇,《今古贤文》篇等。徜徉在校园里,听着学生朗朗的经典诵读声,童声稚气,让人思接千载,感触良多。我突然想到文革时期的荒唐岁月,对经典的践踏。又想到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来,蓬勃发展的经济大潮,世界各国思想、文化的涌入,国人的传统思想文化受到考验和冲击。我国的经典、精华逐渐暗淡,隐去。表现在教育,教材的频繁改动,传统的文化分量明显不足;表现在管理,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抓得不力;表现在学校,传统经典文化的氛围,或有或无,以应试为中心统率一切;表现在学生,传统的思想积淀越来越少,孩子们养尊处优,父母宠爱有加,孩子身上礼让、谦和、信誉等传统美德很少见。表现在家长,盲目的追求实用主义,甚至崇拜金钱、地位,不重视孩子品德修养等等。 纵观当今的社会状况和教育环境,我想每个社会有识之士都存在着担忧。因为社会和学校的不正风气在蔓延。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亲眼目睹了种种不良现象,有着同所有家长一样的担忧与无奈。小学里的孩子们就如同幼苗,苗不扶正,怎成参天大树?所以,素读本中《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所以,我把由衷的体会化为呼吁:经典必须回归校园!正统的教育园地不能缺乏经典!况且,学生时代是人生记忆力最佳时期,培养学生读经典,用经典,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多么有意义。
  经典教育,既承载着知识的接受和智慧的开启,也承诺了身心的训育、人生境界的润泽和点化。我怀着对经典的热爱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了解思想,深入各班学生及学生家庭中,和他们谈感想,谈收获。结果让我感动万分。我们许多学生爱上了《中华经典素读本》,虽然是素读,学生朦胧中还是懂得教育意义,他们说,这些内容是教育我们爱学习、惜时间、孝敬老人、诚实守信等等。还有的家长和孩子经常一起诵读。有几位老爷爷对我说:“我们小时候就读这些书,至今还记得,它引导着我一生做人做事,千万不能失传啊!”说得多好啊!我又猛然想起在论坛大会上,一位台湾大学教授说:“如果我们这一代人再不拯救、宣传、弘扬经典,我们将成为民族的罪人。”是啊,我们责任重大,我们没有理由懈怠!我继续调查、询问、交流,发现三年级班的李峰,读经典给他带来了巨变。他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带他在家读书,可他自以为是,调皮、贪玩、时常恶作剧。妈妈批评他,他跟妈妈顶嘴。气得妈妈直打自己的头。可自从读了经典中的《三字经》、《弟子规》等,加上老师的教育后,思想、行为大大转变了。时常做完作业后,就读起了经典文章。读得仔细、专注,并能背诵许多篇。老师在班会中也经常表扬他,并被评为学校“读书小博士”。在班上开讨论会时,他说:“香九龄,能温席;父母教,须敬听。我以前做得太不对了,对不起妈妈,我以后一定听妈妈的话,尊敬妈妈。”老师带领同学们长时间热烈鼓掌。都为李峰的转变高兴。我当时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我仿佛看到华夏祖先及先贤黄帝、孔子、孟子、屈原、李白、文天祥等露出欣慰的笑容;看到我中华民族的崇高经典灵魂,犹如万丈光芒,以她不竭的生命,厚重的内涵,诱人的魅力正穿越时空,照耀着炎黄子孙们的心。
  孩子们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对任何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我想:学校通过长期不断地鼓励师生共同诵读《中华经典素读本》,用书中《论语》、《四书》、《五经》、《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千字文》等经典对师生引导学习,让他们在经典的环境中浸润,一定会熟悉经典,感悟经典,运用经典,亲近各方面大师。心地向善、提高修养。“亲其师而后信其道”,孩子自然效法大师,有李白苏轼之豪气,有屈原之爱国,有孔子孟子之睿智,有谭嗣同、岳飞之壮烈……从而树立起做巨人的远大志向,渐悟事物发展的规律,为知识技能的学习奠定最坚实的基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准备。是啊,我翻开学生的作文,在他们谈 理想、寻梦时,许多同学都提到了古代许多的名人、英雄。有的说:“我长大要当一名将军,像岳飞一样爱国杀敌”;有的说:“我长大当旅行家,像郑和一样远航”;还有的说:“我梦想是当教育家,像孔子一样到世界各地去讲学,去宣传中华文化”; ……说得多好啊!经典的思想已渗入学生头脑中,点亮着学生的胸膛。他们仰慕古代那些伟大的英雄人物,认识到他们的思想灵魂是我们民族的根,他们要让这根系发达,让中华民族这棵大树永远枝繁叶茂,欣欣向荣。多么好的愿望,多么好的志向啊!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万世名”――我的耳边又传来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素读本》的声音。我想,学校决定今年“六一”庆祝活动全镇小学就以弘扬经典为主题,让学生唱经典,诵经典,舞经典,多么有意义的活动啊!今后,我将长久地和学生一起诵读经典,关注经典对我们学生及家庭的影响。我就做一名热爱经典,学习经典,宣传经典的使者吧。
  愿我们民族的经典之花越开越红,越开越艳,代代相传!
让心灵留一块净土
――读《边城》有感  王诗华
  第一次读《边城》,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夜晚,在岳西饭店一个简陋的客房里。我们一群同学在安庆参加函授面授回来,同室的有人知道我是“书虫”,临睡时借我一本沈从文文集,其中就有《边城》,一会儿,我便被书中文字吸引住了,完成沉浸其中,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那个时代我哪里看过如此纯情欲溢的文章,一时间,我不能自已,一个人走到院子里徘徊,本想高歌高叫,但只能长吁短叹,世间真有这么美好的地方?世上真有这么纯真善良的人群?我久久不能平静,回到房间又打开书,从头看起。这次我边读边沉思边抄录,读完时将那随身携带的记录本增加了十几页。此时已经天亮,醒来的同学大呼我彻夜读一中篇小说,肯定是中邪了,说翠翠是青春少年的迷魂汤。
  其实,真正打动我的,不全是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说实在话,那天晚上,我几乎没有搞清翠翠傩送天保之间的爱情纠葛,以至多年后第三次第四次读《边城》时才弄清全部的脉络。
  故事情节简朴优美,湘西山城茶峒掌水码头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城边碧溪老船夫的孙女翠翠。翠翠心里已经爱上了傩送。当天保明白了这个三角恋爱的实情,主动退出,驾船下辰州,却不幸遇难,傩送虽然仍然爱着翠翠,但哥哥为此而死,他在痛苦中离家去了桃源。
  我那时就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深深打动我,感染我的是沈从文先生那兼抒情诗和小品文的笔触,是他为我们展现的湘西的人与自然相融,优美和谐的画面,是人们重情重义,勤俭、友善、和平的景象――“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鳎既锉慊闳氩栳嫉拇蠛印!∠碓级桑哟参笃纷鞒伞>簿驳乃椿蛏畹揭桓莶荒苈涞祝匆廊磺宄和该鳎又杏斡憷慈ソ钥梢约剖!薄耙挥烤菰诶喜谓妹牛撕疟刻焐铣谴岛磐妫..其余士兵都仿佛并不存在。”“赛船过后,城中的戌军长官,…..便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绑了红布条子,放入水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是这鸭子的主人。”主人公翠翠:“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随着故事的展开,湘西淳朴厚道,善良笃信的世道民风不断的摇撼着我的心扉。爷爷是这样的,“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在船板上时,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架时的情形,…..”掌管水码头顺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就是妓女,“人相熟后,钱也在可有可无之间了。”而更让人称奇的那只小狗也格外显得乖巧、懂事:“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船将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今天,我们国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集镇建设,工业化,城市化。但是,与此同时,我们的自然环境也变得污染不堪:森林被毁、噪声充斥,垃圾成堆。并且在现今的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是那样的陌生和功利。在建筑物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同时,人与人的心灵同样显得狭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与人来往的途径是那样的便捷,但人的沟通却是那样的艰难。所以,《边城》呈现的清新秀美的自然风光,淳朴恬静、田园诗般的生活,在我心中越来越显得清晰,恢弘,令人向往。
  所以,我一直把《边城》给我的感悟贯穿了我的人生。我不断的告诉自己,要坚守一份善良与纯真。去年儿子从少林寺旅游归来,买了十几包茶叶给我尝,我说没什么味道,买多了,他说,一道去了十几个人,看她表演了那么长时间茶艺,每人喝了好几杯茶,结果谁都不买,不忍心,他就按人头买了。又说,爸,我们当年坐轮渡过长江,一个妇女带小孩卖唱,大家都不给钱,你不是把身上钱全搜出来给她了吗?
  我不仅自己实践,也不断的向学生灌输着与人为善的思想,无数次讲着《边城》的意境,《边城》里那美好的一切,那一切的美好。我一直以为,我的这些思想基本是拜《边城》所赐,我因此在社会上屡屡吃亏也是《边城》所害。直到那次从港澳归来,大谈不断被骗买了无数无用之物的事。朋友教导我,你就舍不得他们做生意难?你就相信他们东西便宜,送给你?你回家村里人会无缘无故送东西给你吗?
  我回答,会。突然,我心头一震,我们的家乡多么像湘西啊。我家的樱桃年年挂满了枝头,不都是任人摘吗?人来时我们帮着拿梯子,钩子;我家有半个村唯一的碓,来舂粉的一拨接着一拨,我的老母亲总是帮着找用具、筛粉,准备礼物。为什么?不然人家以为我们不热情不来了。我们谁家有什么新鲜东西村子里都是家家散到的,谁家办喜事丧事或有什么灾祸,也不管你张王李赵,不用招呼,全都来了,全都当自己家里一样忙碌。我们村里的妇女年年做“娘娘会”,一块拜观音,吃斋饭,我的家乡有个净土庵,就算疯狂的文革时期,大家也偷偷去那半间破庙烧香换水,其实这都是人们把这些作为心中的净土坚守啊。我心中那些观点,其实主要是乡村浸染的结果啊,而《边城》,只是让这些升华成了我心中的理论而已。
  真的,我们农村是一幅静止的图画,千年万年不变。作为图景,有着永不退色的收藏价值,鉴赏价值。只不过,我们没有很好的把这幅图景更好的展现出来。但是,沈从文先生做到了,做得那么妥帖,自然,完美。所以,我希望我们在学生教材里,不管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要把《边城》编进去。作为成人,更要多读读她,她能抚慰我们浮躁的心灵,抚平我们心头大大小小的创伤,抚拭我们在尘世里染上的太多的灰尘,给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心灵留下一块净土,我们的社会多么需要这块净土啊。
“走进你心里的那本书”微博评书获奖作品
  捧起时,都是红颜薄命;合起时,都是长吁短叹;放下时,都是镜花水月。
《另眼读四大名著》
断剑走天涯
  若无军师,必无蜀国,天下纷争早已休。若无菩萨,三藏怎取得了真经,关键时刻徒弟也救不了命。若无宋江哥哥,兄弟怎聚义,也不至于死的死,散的散。若无妹妹,宝玉或许高中后红袍加身,或许早就出家。此为一家之言,仅博诸君一笑。
卢梭《忏悔录》
  这个世界有几个卢梭?
  人性的缺陷在于遮掩缺陷。
  要知道愈是表演得真诚、独特、潇洒,实际上却愈是做作、平庸、拘谨。
读书微博三则
  1、我们当教师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终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对学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学生内心那颗爱的种子便会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之下生根、发芽。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读陶行知《爱的教育》有感
  2、爱是春花,她娇艳美丽;爱是夏日凉风,她能消热祛暑;爱是秋日雨露,她能滋润心田;爱是冬日阳光,她能温暖身心;爱是奉献,她的无私能让幼苗茁壮地成长。实践证明,“爱”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爱”的事业。――读陶行知《爱的教育》有感
  3、我喜欢读台湾作家刘墉先生的作品,喜欢他的知性,喜欢他平和地说理,欣赏他的文风,无端地感觉他好像离我们很近,很近!――读刘墉作品小感。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人生旅程中最温暖的文字记忆。幼年时读,读的是童趣;中年时读,读的是人生;老年时读,读的是境界。五言,七言,言近旨远;古诗,律诗,诗中经典;乐府,绝句,句句关情。纷攘尘世,浮华人生,于心灵放牧的间隙,嗅一缕书香,重温的不是诗意的世界,而是渐行渐远的纯真。
微博评书----读简爱
  和简爱的灵魂对话,她的独立,自信,自爱,有着让人心动的人格魅力。
  她贫穷却不卑微,平凡却不自贱。她在面对和罗切斯特地位财富悬殊的爱情时表现出的争取和坚持。她明明深爱,在得知他还有一个妻子时的绝然放弃。她说;“我自己介意,我越是无依无靠,越是孤单,就越要自重。”简爱,就是一个充满智慧和爱心,独立自尊的精灵。
再读《红楼梦》有感
  有人说,人生没读《红楼梦》,那是一件遗憾的事。其实,在我看来,读过,但没有读懂,才是真正遗憾的事;反复读过,终于懂了,那却是最最遗憾的事,因为除了曹雪芹,是没有人懂得《红楼梦》的。试着读吧,好酒饮到微醉止,“红楼”读到半懂时。
微评?《席慕蓉诗集》
  每一首诗篇,都有着她的爱和忧伤。
  忧愁但不绝望,悔恨但不惆怅。那些本是我们内心深处细微的感受,却在她的笔尖缓缓流淌,也成就了她一首又一首的华美篇章。
她给了我们美丽的诗,也给了我们美丽的梦。即使在经历过爱的忧伤之后,我们也不能抛却所有的爱,我们还会一如既往的追寻,一如既往的充满希望。
读《新蕾锋故事》有感
  柳慧昌
  因为痛,所以恨,因为恨,所以爱。
  人,朴素,情,真挚!
  你,一颗普通而顽强的小草,扎根于这片热土!
  你,影响着一代甚至几代人!
  “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铿锵作响,终将开花、结果。
  因为,人民需要它!时代需要它!
零碎的思维
  看萧红的《生死场》。生活沉重到负担不起,又裹挟着人性的坚强柔细,一个长卷,打开后意犹未尽。《生死场》里人物有的真是愚昧,这也是过去农村很真实的描绘。其实,我们现实生活中,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很多人依然愚昧,自己不自知自觉而已。倒是原始的生生死死,依然感动人心,又使人麻木,却依然努力地活着。
  后记:看样子没时间整长篇了,就把以前写的一篇微评发来滥竽充数吧。
《红楼梦》微评
  偌大贾府,不乏男盗女娼之丑态,却容不下痴情一对小儿女的木石情缘。封建卫士自欺欺人的假道学面孔何其可笑。这样的制度下,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是必然;这样的制度下,即使贾家富贵如烈火烹油,也改变不了做奴才的可悲命运――忽喇喇大厦将倾,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读《二号首长》有感
  二号首长,新官场,看百官,现形记。心中有一盏明灯,如同守护一个神明,坚守正义,除恶扬善,革除弊端有新招。赵德良在天下污染的大缸里,洁身自好,力排众议。唐小舟是正气浩然的极力支持者和拥护者。此书,不仅是官场之道,更是正义的亮剑!!
《鲁滨逊漂流记》微评
  59岁的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逼真的细节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永不知疲倦,永不安生的行动者――鲁滨逊。他聪明勇敢,独立善良,面临危难毫不慌张,身处绝境安然生活,28年的孤岛漂流创造了一个永不言败的奇迹,这是坚忍不拔的灵魂与自然的抗争,这是一本给予我无限幻想和振奋人心的书――《鲁滨逊漂流记》。
《巴黎圣母院》微评
  巴黎圣母院,围绕纯洁善良的吉卜赛少女爱斯美拉达,描绘了宗教权利下,爱情与友谊的抉择,权力与欲望的斗争。整部书交杂着真诚与虚伪,善良和丑陋。人性在这里一览无余。爱斯美拉达用生命述说忠诚,卡西莫多用“卑微”诠释高尚,他们的死亡带给我悲壮崇高的美感。他们,很真,很善,很美。
策 划:岳西网
制 作:刘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舆五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