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级古诗书后面的论语十则九年级上第21 22 23是什么

《360doc文摘》5-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的图书馆
《360doc文摘》5-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
【360doc个人图书馆】是免费的知识分享社区,致力于让用户更便捷地收藏、管理与分享好文章。经过十年的积累,用户收藏文章总量已达两亿篇。
《360doc文摘》是从用户收藏的海量文章出发,借由某个具体的切入点并由此展开话题,精选用户收藏的相关文章,再经过整理制作而成。虽然篇幅不长,却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为用户提供相对体系化的知识。希望在这个阅读碎片化的时代里,让你我的智慧在《360doc文摘》汇聚。
亲爱的馆友们,如果喜欢就献花转藏吧!如果有更好的意见或建议,欢迎吐槽评论,我们期待你的反馈哟~
读古诗词有什么好处?它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词汇量,还能让人变得有品位有智慧。当你读了几百首好诗词之后,不知不觉中,你的谈吐审美都会有所提高,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有人就问,都二十一世纪了,干嘛还要读古诗词?上学的时候,那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工作之后,诗词又没有什么实用价值,这不浪费时间吗?不得不说,这些年来我们总是东奔西跑,不是忙着生,就是忙着死,只懂追求实用,心灵渐渐空虚,审美日趋低俗,早已经忘了如何诗意的生活。而这本文摘就是想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借古诗词来陶冶下我们的情操,洗涤一下我们的心灵。
在音韵的平仄里面,充满了称之为“美”的东西,多读古诗词,可以提高感知美的能力。审美,是一生的大事。
人生不该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360doc个人图书馆】编辑部
作者:知乎@陈可抒
肯定有人一看到这个题目就骂出声来。
然后开始批许嵩捧苏轼骂出题人,“相差十万八千里”“这tm的也能比”诸如此类。但我认为是有可比性的,就好比有一天如果我的孩子问我“干嘛要去背古诗,这些古风歌词多棒”的时候,我的回答不应该是“古诗就是好”“差远了没得比”“你丫给我好好背”。我会一点一点的告诉他,他们的差距就在这些地方。
挺有代表性的问题,文字和文学的区别。
&&& 许嵩老师的歌词和东坡居士的诗词,能不能互相比较呢?我看能。虽然离得比较远,还是能比的,路线选对了就好。结尾有答案。
先谈所谓文学:且不说布局谋篇、气质神韵这些不大好闲言碎语就谈清楚的东西,光从词句上来说,可以简单分为三个境界:
第一层:文字
普通人说秋天,人家说金风振翅、说秋高马肥,说秋水长天,说林寒涧素,甚至说素秋、说素商、说金天,等等。这些拽文都是会引起崇拜一片的。如果能够缀句成篇,那就更牛了。
但是很遗憾,这种水平还停留在文字上,为了好看,戴上各种大金链子,然并卵,扒掉了借来的外衣还是没什么东西。
许嵩老师基本上就在此处。
第二层:文趣
还是说秋天,有人不用那些熟词,他写道:“满头金发的秋天”,这就有点意思了,写得秋天像是一个朋友,而你还踩在他的头上。
虽然用语还很简单,但是不俗套,有趣味,不是词语拼盘,有自己的语言,这已经比前一种遥遥领先了,至少多出来六扔多远。
进至此处,也算是寻到门径了。这也应该是一个诗人的自我修养,的底线。
第三层:文学
光有趣味还不行,黛玉对香菱说,切莫要“见了这浅近的就爱”,只能看到表面,仍是“不知诗”也。所以,连陆游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都被pass掉了——有趣而无情,仍然是不行。
仍然是说秋天,有人就写,“她秋天时飞去大洋彼岸/将会收获一头金发”。秋天的金发和米帝的金发混搭在一起,关系微妙,同样的秋天,此金发非彼金发,她的收获也反是他的两手空空,从情感中找到戏剧化的那个点,就是所谓文学了。
到这一层,以情驭字,而并非借字抒情,本就不易,能做得好的就不多了。
&——东坡当然在此等高手一列,我们来具体看看许嵩老师为什么到不了这一层,随便找了一首许老师的《燕归巢》,夹批如下:
雨后江岸天破晓
老舟新客知多少
有字词没内容,只有“老舟新客”还有点意思,但又太泛泛,是写诗的初级笔法。
人家东坡居士写的是“春风百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如冻蚁”,行人们又寒冷又渺小,“冻蚁”这比喻是东坡首创,旅途之难才引出思念之切。不是像许嵩老师那样,看见些个行人就思念家乡,每天不用干别的了。
东坡另有名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写得精彩: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就像那浩渺的夜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上面的一颗星星,但是一番艰难困苦以后,你却发现自己只是一颗星星草。
就连苏轼也是如此,朋友钱穆三年多踏尽红尘、辗转飘零,心思尚且平常无波,像一口古井,依然淡淡一笑便如春天般的温暖——甭管是不是苏轼碍于体面的夸张吧,重点是,聊到此处,一向行事潇洒的东坡居士却连翠眉粉黛都不要了,直戳戳地吐起了苦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远山见竹林芳草
晨风抚绿了芭蕉
蒋竹山“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自有时间的大感慨在其中;韩文公“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心足气满,写出悠闲之趣。再看看许老师,何异于霄壤之别?
寒梅落尽把冬了
衔春的燕想归巢
此前五句都是词语拼盘,第六句点到主旨,燕归巢当然值得一写,只是如此平平写来,实在毫无妙趣,俗不可耐。
袁枚先生的女弟子袁棠写道:“燕啄新泥觅旧家”,生活一点一点都是新的,精神家园却不会变,永远在那里,敝帚自珍,润物无声,这样细微的感受,更比前面的“老舟新客”如何?
柳叶桨溅桃花浪
汀州里鹤眺远方
词语的修饰再繁复,也不见得能写出格调,从工资卡上支钱再多,也难以扮出富贵。
李白写“岸夹桃花锦浪生”,正因为岸夹桃花,桃花都快把河填满了,灼灼迎人,所以生成了锦浪,心思雀跃。前后关联,因果相生,情真理顺,如临其境。
许老师就凑了个柳叶桨和桃花浪,要照这种写法,还可以锦筵啊、流莺啊、彩云啊、青城啊,无限加,亩产一千八。
饮一盏岁月留香
唱一曲往事飞扬
这种鬼不用说了吧,比汪国真老师都还差点。
山水间歌声回荡
回荡思念的滚烫
去年的家书两行
读来又热了眼眶
读信读得热泪盈眶,这种描写恐怕是俗到极点了,小学生才写自己热泪盈眶呢。老杜有诗云,“病中吾见弟,书到汝为人”,可谓是长吁一口气的感觉,那么,战乱频仍,书信未到之时,观弟却究竟是人是鬼?不敢想又不能不想,情真辞切。高下立判。
东坡也有诗云“人远寄情书字小,柳丝低日晚庭空”,人已远,使人相思,盼来情字一片,稍生慰藉,书字却又嫌小,其实是嫌人远情微,反而更愁。短短七字间,三种感情,转折两回,此种书写岂是凑点漂亮的字就能比的?
云水边静沐暖阳
烟波里久违的故乡
光是晒晒太阳,写的人太多了。东坡写的是,“鸣鸠乳燕寂无声,日射西窗泼眼明”,“泼眼明”三字写得辣,写得霸道,阳光如水一般泼过来,又有一个“明”字,仿佛霎那间世界一下干净了。
是否偷换了方向
堂前的你和我相逢时
会沉默还是会诉尽衷肠
就到这儿吧,要是真的吐起槽来,三年五年也写不完。何况压倒性的优势,说多了也没意思。题主的比较挺吓人,主要是越级太多。至少也要拿陈涛、刁寒、冯晓泉这样的先比比再说,往上还有高人,林汝为、乔羽、李叔同,都写出来过很赞的古典风的作品,说着说着就到民国了,作品更不少,而且这个时候您还经常能听到单弦岔曲,《丑末寅初》、《风雨归舟》等等,一代名票溥叔明先生,很多岔曲改自有名的宋词——好了,虽然说溥先生改的宋词多是花间一派,离真正的好诗词还是有些距离,但到了这时候,总算是能对上一点边儿了。
总之,能把这些都一级一级捯饬清楚了,再拿许老师与东坡居士等人去比较,也不为迟。
为什么说许嵩老师的作品大多都是拼盘呢?完全可以验证:您只要选个主题,把相关的一些漂亮字词收集起来,再随便抽签、排列、组合、稍加修饰。包您至多三天写一首,一年准能出诗集,保准灵,卦卦灵。这也正是作诗机不能取代写诗的原因。
索性提供个小案例:谢榛先生曾经一口气写了三十四个灯,虽然没什么意思,但按照楼主的标准,随便抄一炒也能差不多拿得出手了,文字控的朋友们可以借鉴:
烟苇出渔灯,书声半夜灯。山扉树里灯,风幢闪佛灯。竹院静禅灯,蛾影隔笼灯。星悬宝塔灯,心空一慧灯。风雨异乡灯,倦客望村灯。鬼火战场灯,除夜两年灯。雪市减春灯,茅屋只书灯。树隐酒楼灯,穴鼠暗窥灯。殿列九华灯,星聚广陵灯。棋罢暗篝灯,疏林见远灯。蛩吟半壁灯,农谈共瓦灯。屋漏夜移灯,明灭几风灯。窗昏梦后灯,流萤不避灯。寒闺织锦灯,形影共寒灯。调鹰彻夜灯,海舶浪游灯。夜泊聚船灯,霜风逼旅灯。灵焰凤膏灯,春宫万户灯。
对,谢榛先生就是那个年代的作诗机。
没有人要黑许嵩,在当今华语歌词人当中,他算是写得不错的了,典型的通俗化商业化的作品。只是,单从作品上考量,用词太过老套、技巧单薄、略显做作等,也确实是他存在的问题。你也不必叫我写一两首歌词看看是否比他强,这个回答不是给他的粉丝看的,而是想分享给那些正在学诗的孩子和朋友们看的。
——来自馆友的馆藏
作者:天生吾侪
很遗憾,到现在为止,我没有看到真正让我觉得比较客观的回答。所有的答案,都有一个避免不了的缺陷,就是没有真正地挑出毛最好的作品,然后以之为根据,评价毛的水平和毛的地位。
比如有人引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毛泽东诗词格律谬误观止 ”,但通篇看下来,全是用七律五律做例子来分析毛的不合律之处。
有人给的答案类似,他引用的文章“对毛泽东诗词创作中的缺陷的客观评价”,也是通篇说诗。
这两篇文章,应该把题目改成“毛泽东诗格律谬误观止”和“对毛泽东诗创作中的缺陷的客观评价”,这样才切题。
而毛泽东自己是怎么看待看待自己的诗词的呢?
也有人引用了毛自己说的话:
陈毅同志:
你叫我改诗,我不能改,因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你的大作,大气磅礴。只是在字面上(形式上)感觉于律诗稍有未合。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我看你于此道,同我一样,还未入门。我偶尔写过几首七律,没有一首是我自己满意的。如同你会写自由诗一样,我则对于长短句的词学稍懂一点。剑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学律诗,可向他们请教。
毛自己说自己不懂五律七律,只稍懂长短句。
毛是一个词人,不是诗人。这是大关捩。
以毛泽东律诗中的错误来指摘毛,是不是有些没有瞄准靶子?
我上面说没有挑出毛最好的作品来评价毛,这就是其中一种情况——以诗而不是词来论毛。
有人说,大诗人都能写好各种体裁啊,毛不懂诗。这种看法我不能苟同。
诗词常常不能兼擅。同为苏门四学士,秦观以词名,黄庭坚以诗名;秦观之词,黄庭坚之诗,脍炙人口,千百世为人所称。然而,黄庭坚之词,秦观之诗,偶有几首佳作而已。秦观曾经很努力学诗,或许是因为词写得太好,在诗上终究没甚成就。
即便是苏轼,脍炙人口的也是他的词,他的诗,几首小绝句罢了。在大众眼里,苏轼更多的也是词人而非诗人。辛弃疾亦然。
王安石的文章好,常被人讥为不能写小词。曾巩的文章也好,也落个“恨曾子固不能为诗”。
才高如李白杜甫,也各有缺陷。李白不能(或不愿)写七律,杜甫不能(或不愿)写七绝五绝。都不是全才。
各体兼擅是很难的。择其最善长之处来说最好。但很可惜,很少有人拿出毛的词来评价毛。
有人讲究平仄押韵在诗词中的作用,并以此为准绳批评毛的诗,讲得很好很细。但是,他既很少涉及毛的词,也没有挑出毛词中的精品。他是以毛诗词中比较差的那些作品来评价毛的。如此评价,世上没有好诗人。
杜甫七律一向被视为模范,学者莫不宗之。然即使是杜甫七律,
不合律之处何其多也。不谈他的”吴体“诗,其他例子就有: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失对)
指麾能事回天地,训练强兵动鬼神。
湘西不得归关羽,河内犹宜借寇恂。(失粘)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请旁人为正冠。(帽冠合掌)
其他例子从略。
雨晴(一作秋霁)
天水秋云薄,从西万里风。
今朝好晴景,久雨不妨农。
塞柳行疏翠,山梨结小红。
胡笳楼上发,一雁入高空。
(农字出韵)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阙字极不工)
上面这些例子能说明杜甫是一个很差劲的诗人吗?不能,因为杜甫还有一些诗,意好律也合,那些才是杜甫的代表作,才能真正反映他的水平。
这是第二种情况,以毛泽东比较差的诗词而不是比较好的诗词来论毛。
下面进入正题。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毛词最好的一首
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毛泽东的哪些词是好词呢?
这个问题可以说,触及到了每个人的审美观和诗词鉴赏能力,众说纷纭,互不服膺。其中,有些人是真得懂,能列出一二三来说为什么毛的某些词好,好到什么程度。有些是随人说短长,自己毫无鉴赏能力,不过看人说好便说好,看人说坏便说坏;更恶劣的,是因为厌恶毛,厌恶毛在建国后的所作所为,从而将他的诗词贬低得一无是处。
我一向认为,刘勰有句话说得对,“观千剑而知器”,看的剑多了,就知道剑的好坏。引申而言之,则是好坏都是比出来的,无比较则无好坏,有了比较,则纤毫毕现,是好是坏一眼分明。
因此,我拿一首公认的好词,和毛的一首词做下比较,看看我心中的毛的最好的一首词,达到了什么水平。
这首词,是毛的《忆秦娥·娄山关》。作对比的,是《忆秦娥·箫声咽》,据传作者是李白。
忆秦娥·箫声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这首词,几乎是各种词选本必选的,作者失名,传为李白。而认为作者是李白的一个(最大的)理由是,这首词太好,除李白外,无人有此笔力。《词学通论》的作者吴梅即如此认为。
可见这首词的魅力。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我之所以选这两首词,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两者词牌一致,词风有类似之处,便于比较。古人有”磨堪“一说,是指评判一首诗词,要一字一句地审查一遍,巨细无遗。按此方法,我们来对比阅读一下这两首词。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箫声咽,西风烈,恰可匹敌。李两用秦字,为齿音,加一分;毛之霜晨月,较秦楼月境界更阔,加一分。
这两句打平。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前句高起,这句二词同时降调,以为过度。手法一致。毛句描写更细致入微,碎、咽二字尤可见之。李句不免一般化了。毛胜一筹。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李句音尘绝三字,音意俱佳,一股不见音信之悲直透千古而来。加一分。毛句相对平凡,然其中之乐观(所谓的革命乐观主义),为古人所少,又有哲理可为座右铭。加半分。李胜半筹。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两句真是全篇之警句。二词起句高,中间平,若结句不能振起为全词之情绪最高点,则必失于平凡。这一点两词做得都好。“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借古来人事之寥落,“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借自然风景之苍茫,而同有阔大之境界。细究之,李句偏于伤感,毛句偏于雄浑。功力正相匹敌。
可与这两句共参的,是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境界虽大,却是无情之句;柳永的“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未免太悲。
不过毛词还有一个减分项,即词中重了个“如”字。如字三出,后两处可重,第一处不该。减半分。
这两首词,总的来说是不相上下的。喜好哪首,更多的是个人口味问题。李词写秦娥思夫,而归于朝代变迁、王朝兴替,起笔极细而收笔极大,缓缓道来,人竟不觉。毛词起笔即阔大,收笔更甚,通篇写征途之艰难却只见意兴之高昂,革命的乐观和必胜的信念充斥其中,熏熏然使人有前进的动力。
这是我眼中毛最好的一首词,处衰飒之世而有盛唐之胸怀。他写此词是在1935年,正是红军困苦的时候,可是从这词中,现实中的困难不过是词中的点缀,作者必胜的信念才铸造了这首词。毛词的顶点正在此了。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毛的其他词
毛其他词,还有一些比较好的。其中《贺新郎读史》比较突出。
贺新郎·读史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上片区区几十字,写尽人类从猿到人之进化史。一篇读罢头飞雪,既写读史之读,又暗喻了历史变换之迅捷,可谓佳句。盗跖到黄钺,也是全词关节,气势昂藏。至于韵和律,颇似东坡,呵呵。
其他如《念奴娇鸟儿问答》之“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贺新郎别友》之”人有病,天知否“和”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念奴娇昆仑》之“夏日消融,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和“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念奴娇井冈山》之“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浪淘沙令》之“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之“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之“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可称佳句。
兹录一首虞美人,可以一窥毛的另一面。
虞美人·枕上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怎难明,无奈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皆灰烬,倦极身无恁。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毛之地位浅析
那么毛的地位如何呢?慢慢分析一下。
首先,毛的劣势很明显:毛诗词少,统共不到一百首,好诗词更少。
其次,毛的特点很明显:诗风偏于豪放。
最后,毛的身份很特殊。
诗少,就很难成为大诗人。一个大诗人,至少要有几百首诗词打底子,有几首十几首脍炙人口,如此才可称大。千百年后,毛应该没有这个地位。
但毛也不会被遗忘。值此诗词衰微之世,古体诗词作者虽众,优秀者寡。有人说毛尚没有进入豪放派的三家村:苏辛陈。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凭“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八个字,就足以侧身三人之中而无愧了。对陈(陈维崧)不了解,他的佳句又在何处呢?望告知。
自古帝王之词,有三人不能不提,一是汉武帝刘彻之《秋风辞》,一是唐明皇之《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一是宋徽宗之《宴山亭》。前者入汉朝诗歌选本,后两者分别入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此三人,可谓是靠自身文才获得世人承认的。他们庶几无愧于其诗人的身份。
毛大概与此相同。三百年后,若选民国词,想来其中必有一首毛的。
这大概就是毛的地位了。
——来自馆友的馆藏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 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着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蝉 以蝉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长亭  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芳草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梅花 “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张泽民:“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松柏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另外,如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杜鹃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蟋蟀 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关山 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高道《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梅花落”为曲子名。意思是请问笛声飘到哪里去了呢?风吹着悠扬的笛声一夜间就间就飘满了边塞大地。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羌笛 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明月、白云 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至于对月思人就更多了,如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琴瑟 (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螟蛉 《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蜾赢幼虫的食料。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因把作为螟蛉养子的代称。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鸿雁 《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如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不,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神器 指帝位、政权。《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月老 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官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见《续幽怪录定婚店》)。后来因此称煤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陶朱 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祝融 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由此,火灾称为祝融之灾。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秋水 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春山,指眉。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连理枝、比翼鸟 作恩爱夫妻的比喻。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相传旧中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他衣服,结果撑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有了这些句子,难怪人们把结婚称为“喜结连理”。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孔方兄 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青梅竹马 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问鼎 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凯觎周室之意。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见背 背,离开。谓父母去世。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父母见背。”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逐鹿 《汉书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三尺 是法律的代名词。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词。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三尺法”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杜康 《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鸿鹄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彭祖 彭祖,传说故事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谢家 唐宋诗词不达意处常用“谢家”之典,这些典故所指意义上主要有二:(1)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问子侄: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这是说,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故用其事指有风度的人。辛弃疾《泌园春叠嶂西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2)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宋书谢灵运传》载: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鸡肋 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见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婵娟 婵娟,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婵娟。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献芹 《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执牛耳 用“执牛耳”指盟主。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左传哀公十七年》:“诸候盟,谁执牛耳?”后常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黄宗羲《姜山启彭山诗稿序》:“太仓之执牛耳,海内无不受其牢笼。”(太仓,人名)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作壁上观 壁:营垒、壁垒。观:观望。在壁垒上观望。比喻观别人成败,不卷入其中。语出《史记项羽本纪》。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虞美人 罂粟科一年生丛生草本花卉,亦称丽春、寒牡丹。相传此花系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自刎坟下碧血所化,故有闻虞兮歌而起舞之说。辛弃疾有诗曰:“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只今草木忆英雄。”亦有英雄惜英雄之意,清代有人以虞姬口吻占诗曰:“君王意气过江东,贱妾何堪入汉宫。碧血化为江上草,花开更比杜鹃红。”该诗角度新颖,情切动人。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红豆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史载:“出南海人家园圃中”。《本草》称其为“相思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清人失彝尊《怀汪进士煜》:“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即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汪进士。在唐时甚红。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豆蔻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精卫 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击楫中流 也作“中流击楫”,楫,船桨。出自《晋书祖逖传》:“(逖)仍将本留徙部曲面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即东晋大将祖逖率部渡江,当船行到江中时,他敲着船桨发誓说,不收复中原,决不生还。后借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文天祥《贺赵侍郎月山启》:“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宋人赵善括《满江红辛卯生日》:“颖脱难藏冲斗剑,誓清行击中流楫。”又称“中流誓”,如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鸡口牛后 《战国策韩策》:“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当家作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岁寒三友 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这称。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花中四君子 梅竹兰菊花称为“花中四君子”。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泰斗 “泰山北斗”的简称。典出《新唐书韩愈传》,比喻杰出的可为榜样的人物。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人杰 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指才智突出的人物。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仁人 典出《论语卫灵公》喻指有博爱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传人 典出《荀子非相》,原指道德学问能传于后世的人。今指能得到祖先或师长精神或技艺的人。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玉成 典出《西铬》(西晋张载),比喻为人成全好事。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口碑 典出《五灯会元》,比喻众人的口头称颂。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壁还 敬词,典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指恭敬地退还别人的赠品,或指毫无损伤地归还借用别人的物品。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方家 典出《庄子秋水篇》,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特指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的专家。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等身 典出《宋史贾黄中传》,敬辞,比喻着作多,堆起来等于该人的身高。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西席 典出《称谓录》,代指老师。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心许 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心中暗自答应的意思。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三味 典出《邯郸书目》,比喻深含的意思(多含褒义)。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洗耳 典出《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汉蔡邕),原指厌听世事,今比喻聆听、恭听。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斧正 典出《庄子徐无鬼》,指请人修改自己的作品,也作“斧正”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抱璞 典出《韩非子和氏》,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染指 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比喻沾取不应得的利益。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射影 典出《苦热行》(南朝宋鲍照诗),比喻说此喻彼,别有用心。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掣时 典出《吕氏春秋具备》,比喻办事受牵制,不顺利。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青鸟 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南唐中主李王景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雷同 典出《礼记曲礼上》,相同的意思,或人云亦云。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涂鸦 典出《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撰),比喻书画或文章不像样子。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城府 典出《宋史傅尧俞传》,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借光 典出《战国策秦策》,向别人询问或请人给自己方便时的套话。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物色 典出《后汉书严光传》,本指形貌,后指按照一定标准去访求人才。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不才 典出《庄子山木篇》,自谦没有才能。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方寸 典出《三国志蜀志》,指人的心。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提刀 典出《世说新语容止》,比喻代人写文章。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下榻 典出《后汉书徐稚传》,原指礼遇贤者,现一般指接待贵客,也借指住宿。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润色 典出《论语宪问》,比喻对文稿细加修饰。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春秋 典出《诗经鲁颂》,比喻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梨园 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抱柱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坚守信约。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班马 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问鼎 春秋时,楚望而却步王北伐,陈兵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后遂以“问鼎”喻篡夺政权。《晋书王敦传》:“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今常以喻谋求夺得。例:这次比赛,主队连输几场,失去问鼎冠军的机会。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辞第 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后以喻为国忘家。杜甫《奉和严中臣西城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请缨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落寥。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钓鳌 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顶住,山才固定不动。友伯国有一巨人举起脚来跨出没几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钓去只六只鳌,因此,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后以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李白《赠薛校书》:“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三尺 古代,剑约三尺长,故用为剑的代称。《汉书高帝纪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又因古代把法律刻在三尺长的竹筒或木板上,故又作法律的代称,也叫“三尺法”。《汉书杜周传》:“三尺安出哉?”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还珠 古时合浦地主盛产珍珠,但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金鸡 古代流传天鸡星动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竖起长竿,在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布大赦令。后便以“多鸡”借指大赦令。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烂柯 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青眼 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杜甫《短歌行》:“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高山流水 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典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录。明唐寅《世情歌》:“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辛弃疾《谒金门》:“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廓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鸿”一语出自“鸿雁”。《诗小雅鸿雁》曰:“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劬(q ,劳苦)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zh 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生活。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巴歌 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唐人李群玉《自沣浦东游江表途出巴秋投员外从公虞》:“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元人谢应芳《水调歌头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其典出自战国楚玉《对楚王问》。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白衣苍狗 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宋刘克庄《沁园春和吴尚书叔永》:“笑是非浮论,白衣苍狗,文章定价,秋月华星。”人生是是非非如同天上白云,变化无常,难以逆料,只有“定价”文章如“秋月华星”,光照人间。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12.0font-family:&微软雅黑&,&sans-serif&;color:#0、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作钩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衅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乃赏百金,遂服而不离身。不平凡的来历铸就了一柄宝剑,成了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启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来自馆友的馆藏
作者:刘昂、郑子宁
古诗怎么读才最好一向众说纷纭,吟诵据说是一种最优的方式,为各路“大师”所青睐。然而吟诵的格调真那么高不可攀吗?吟诵是否真正继承了古中国的诗文传统?
诗歌应该怎么读才科学?近年伴随“国学热”,本已沉寂许久的吟诵又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据吟诵的传承者们说,他们吟诵的调子都反映唐朝乃至更早的古人是如何读诗的,属于活化石。吟诵更成为了各路“国学大师”的基本功,无论文怀沙、叶嘉莹还是周有光,皆是吟诵大家。
而文化机构显然也对他们提供了强大而有力的支持——中国多种地方吟诵已经被评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佼佼者如常州吟诵更是荣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重点保护对象。
但是,神秘的诗词吟诵在古代是否真有如此高的地位?吟诵的历史究竟有多长呢?
辅助记忆的手段
但凡背诵过课文的都有这种感觉——散文不如诗词容易记住,而诗词又远不如流行歌曲容易记住。
这是为什么呢?
人类对声音的记忆则受声音本身特性的影响,作为声音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也不例外。相对漫无规律的声音,人类大脑更容易记住有规律声音。因此规律的韵文,如诗词歌赋更容易被人记住,反之,背诵散文的难度则要大得多。
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书写的重要性相对较弱,文学作品的传播更加依赖口语,所以传承下来的口头文学的往往是韵文。
为了方便记忆,不同文化会根据语言自身特点,增强声音的规律性。
如英语是分轻重的语言,所以英诗讲究音步(foot),靠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的排列组合实现轻重抑扬变化。同时,英语词尾音节结构复杂,故而传统的英国诗歌也讲究押尾韵。而英国的邻居法国的诗歌则大不一样。法语音节轻重之分并不明显,因此法语诗歌并不讲究音步,而是只重视押韵。
莎士比亚第七十三首十四行诗节选,轻重交替极为规律
法语的祖宗拉丁语则词尾变化很少,押尾韵意义不大,所以只靠音步;又由于拉丁语词较长,音节数量多,如英语般的强弱交替很难做到,因此拉丁语的音步节奏更加复杂多变。
柯尔克孜族的长篇史诗《玛纳斯》中则有所谓押头韵的做法,即上下两句用同一辅音开头,此种手段古英语诗歌《贝奥武甫》中也有应用。壮诗则有些句子在句中押韵,以利演唱山歌时停顿。
用较为单调重复的音乐加以伴奏也是辅助记忆的常用手法。语言与音乐配合能极大地提高记忆效率,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引发“耳虫效应”,让人不得不记住。前面已经提到壮诗有山歌调伴随,而在如《玛纳斯》之类的超长篇史诗的传承过程中,音乐的功用更不可忽视。
那中国韵文又是如何追求规律性的呢?
汉语是单音节语言,同汉藏语系其他语种相比,汉语较早地丢失了复辅音,形成特有的声母-韵母体系,一个字占一个音节,各音节长度除入声外大致相等。这一特点使汉语音节较其他语言更便于整齐划一。
而中古以后的汉语一直是有声调的语言,至迟自中古时代,中国人就开始自觉挖掘汉语声调因素的审美价值。近体诗、长短句、南北曲甚至小说、弹词、地方戏曲中的韵文,无不受四声体系的制约。
工尺谱是近古以来,汉语音乐文学常用的记谱形式
因此,汉语韵文除了讲究押韵、平仄外,也素有文乐一体的传统,文学除了书于竹帛,还要被之歌咏。
五胡乱华,中原大乱,南渡士族中流行“洛生咏”,就是洛下书生吟诵声调。谢安面对要杀他的桓温作洛生咏,吟诵嵇康“浩浩洪流”诗句,桓温被其旷远的气度折服,于是放弃了杀他的念头。顾恺之却把洛生咏说成“老婢声”,音色低沉重浊,像老太太说话。
明初死于朱元璋屠刀下的诗人高启曾写过一首诗,叫《夜闻谢太史诵李杜诗》:“前歌《蜀道难》,后歌《偪仄行》。商声激烈出破屋,林乌夜起邻人惊。我愁寂寞正欲眠,听此起坐心茫然。高歌隔舍如相和,双泪迸落清灯前。”把一位谢太史深更半夜吟诗的意象,写得很惊人。
这样的歌唱传统就是所谓的吟诵,简而言之就是拉起嗓子来把古代诗文的字句都唱出来,而不用日常说话的语调。五四时期,旧式文人反对白话诗的一个理由就是白话诗不能吟,所以不叫诗。
《再别康桥》之类的现代诗主要以书面形式流传,不常宣诸口吻
不难看出,吟诵本是辅助记忆的手段,没什么神秘可言,不是用来表演的艺术形式,更不应该是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上说,吟诵的作用机理和近年在以Bilibili为代表的网站上流行的鬼畜视频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不断重复的语音和乐段配合,达到让人印象深刻的目的。
不古的古风
不过,虽然吟诵发端于保存记忆的手段,但毕竟古已有之。它是否保存了古人的读音,也保存了古代的音乐?
遗憾的是,现今各路吟诵的调子和古代音乐几乎毫无关系。
中国最早的韵文合集是《诗经》,《诗经》305篇,按道理是篇篇有音乐的。但今天可以追随到最早的诗经乐谱是南宋人“复原”的。在朱熹的《仪礼精专通解》中,载有南宋赵彦肃所传的《唐开元风雅十二诗谱》,音乐史家杨荫浏译过这个谱子,译完不忘加一句:“这是不折不扣的假古董”。
《风雅十二诗谱》中的《关雎》曲
《楚辞》和《诗经》一样,原本也是可以和乐歌唱的,可惜曲调早佚。史书里记载过两位会唱楚辞的人:汉宣帝时候有个“九江被公”,隋文帝时有个“释道骞”,看起来都是神秘人物,与今天装神弄鬼神神秘秘的“国学大师”应属同道中人。
甚至连中古时代的谱子也几乎没有传世的——中古中国受到波斯、中亚音乐的影响,形成燕乐,成为当时流行音乐,唐代律诗、绝句都可入乐,但其乐谱均已失传了。词谱也几乎全部失传,唯一存世的就是一本《白石道人歌曲》。
既然如此,现今各种吟诵调又是从何而来呢?
当词乐失传后,明清时代的人们喜欢用其他音乐形式的曲调来唱词,主要是用南北曲唱词。昆曲在明清盛行二百年,被公认为正声雅音,受到知识阶层的普遍青睐,古诗词吟诵调受到昆曲的影响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编撰于清朝乾隆年间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和编撰于道光年间的《碎金词谱》,收录了大量明清人用昆曲重新谱写的唐宋词。毛泽东晚年专门录制了一批,每首曲子都反复听,有时兴之所至,还要改动几句词,让录制组重录。
除了昆曲,佛教音乐也进入了各种吟诵调,胡适曾说:“大概诵经之法,要念出音调节奏来,是中国古代所没有的。这法子自西域传进来,后来传遍中国,不但和尚念经有调子,小孩念书,秀才读八股文章,都哼出调子来,都是印度的影响。”和尚念经专有名词叫“呗”,即梵文Pathaka,就是赞颂、歌咏的意思,诵读佛经采用歌唱的方式,往往用乐器伴奏。
甚至民间流行的某种曲调,也会成为该地区流行的吟诵调子。杨荫浏采集了苏南地区对于同一句《千家诗》几种不同的吟诵法,认为其中一种就是无锡旧时民间流行的宣卷的声调,家庭妇女们晚间聚在灯下诵读唱本小说的时候,用的也是这种音调。后来由滩簧而来的沪剧中“过关调”也用这个调子。
当然,作为辅助记忆的手段,吟诵的调子讲究程度相当低。不用说因地方的不同而曲调不同,就是同一个人念两次,旋律也不一样。至于吟诵调旋律是否好听,和辅助记忆并无关系,也就不需要吟者关心。
但为了追求规律,吟诵调的单调性则是确定的。学会用一种腔调吟诗其实并不是件难事,只要学会了一首平起式的和一首仄起式的,其余的不学自会,因为同一格式的诗用同一种调子吟起来是差不多的。
中国诗歌的平仄也影响了日本汉诗
精于常州吟诵的赵元任就说过:“无论是‘满插瓶花”,或是‘折戟沉沙’,或是‘少小离家’,或是‘月落乌啼’,只要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就总是那么吟法,就是音高略有上下,总是大同小异,在音乐上看起来,可以算是同一个调的各种花样(variations)。”
而用方言吟诵更是清朝以来才形成的“传统”,根据明朝访问中国的传教士的记载,明朝上流社会的读书人都是说官话的。只有不识字的贩夫走卒才使用方言。但是今天各地的吟诵却普遍使用当地方言。
仍以赵元任为例,他曾说过:“我出生在天津,说的是官话,但不会用官话读文言文。我的家乡在吴方言区西部边界的常州,它靠近官话方言区的南界。以前我会说常州话,但不会用常州话读文言文。9、10岁上回到家乡,开始读书、念文言文。我的老师是常州人,他怎样教,我就怎样读。所以,我虽然会说官话,却只会用常州话读文言文和吟诗。”
但即便是这样的吟诵,在当下也已难能可贵。由于吟诵被神秘化和高雅化,不少本不会吟诵的“大师”对其趋之若鹜。各种新创吟诵层出不穷:如文怀沙的“啸叫式吟诵”竟被不少人追捧,公开宣称不会常州话的周有光也成了常州吟诵的代表人物,甚至有“文化学者”以子虚乌有的“国子监官韵”吟诗。
然而吟诵诗词毕竟是国学大师的事;而对绝大多数新一代中国人来说,每天登录Bilibili,观看各式各样的鬼畜视频,才更加重要。
这当然是极好的。
——来自馆友的馆藏
作者:钱穆
国学大师钱穆在这篇《谈诗》的文章中说,“中国文化,讲思想与哲学,有些处不如讲文学更好些。”而更能直接显现修养和人格的文学,即是古诗。在钱穆看来,读诗不是为了成为诗人或文学家,而是学会欣赏,通过欣赏接触到更高级的人生,获得一生中无穷的安慰。但同样是读诗方法的问题,钱穆主张读诗应该读某个诗人的全集,然后再将每首诗放进诗人的年谱去读,比如杜甫的诗、苏轼的诗,都可以这样去读,倘若只读选出来的《全唐诗》,那么读诗的境界终究是不高的。
今天我讲一点关于诗的问题。最近偶然看《红楼梦》,有一段话,现在拿来做我讲这问题的开始。林黛玉讲到陆放翁的两句诗:
重帘不卷留香久
古砚微凹聚墨多
有个丫鬟很喜欢这一联,去问林黛玉。黛玉说:“这种诗千万不能学,学作这样的诗,你就不会作诗了。”下面她告诉那丫鬟学诗的方法。她说:“你应当读王摩诘、杜甫、李白跟陶渊明的诗。每一家读几十首,或是一两百首。得了了解以后,就会懂得作诗了。”这一段话讲得很有意思。
放翁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其实则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背后没有人。若说它完全没有人地不尽然,到底该有个人在里面。这个人,在书房里烧了一炉香,帘子不挂起来,香就不出去了。他在那里写字,或作诗。有很好的砚台,磨了墨,还没用。
则是此诗背后原是有一人,但这人却教什么人来当都可,因此人并不见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趣。无意境,无情趣,也只是一俗人。尽有人买一件古玩,烧一炉香,自己以为很高雅,其实还是俗。因为在这环境中,换进别一个人来,不见有什么不同,这就算做俗。高雅的人则不然,应有他一番特殊的情趣和意境。
此刻先拿黛玉所举三人王维、杜甫、李白来说,他们恰巧代表了三种性格,也代表了三派学问。王摩诘是释,是禅宗。李白是道,是老庄。杜甫是儒,是孔孟。《红楼梦》作者,或是抄袭王渔洋以摩诘为诗佛,太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的说法。故特举此三人。摩诘诗极富禅味。禅宗常讲“无我、无住、无着”。后来人论诗,主张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但作诗怎能不著一字,又怎能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呢?
我们可选摩诘一联句来作例。这一联是大家都喜欢的: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此一联拿来和上引放翁一联相比,两联中都有一个境,境中都有一个人。“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那境中人如何,上面已说过。现在且讲摩诘这一联。在深山里有一所屋,有人在此屋中坐,晚上下了雨,听到窗外树上果给雨一打,朴朴地掉下。草里很多的虫,都在雨下叫。那人呢?就在屋里雨中灯下,听到外面山果落,草虫鸣,当然还夹着雨声。这样一个境,有情有景,把来和陆联相比,便知一方是活的动的,另一方却是死而滞的了。
这一联中重要字面在落字和鸣字。在这两字中透露出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气息来。大概是秋天吧,所以山中果子都熟了。给雨一打,禁不起在那里朴朴地掉下。草虫在秋天正是得时,都在那里叫。这声音和景物都跑进到这屋里人的视听感觉中。那坐在屋里的这个人,他这时顿然感到此生命,而同时又感到此凄凉。生命表现在山果草虫身上,凄凉则是在夜静的雨声中。
我们请问当时作这诗的人,他碰到那种境界,他心上感觉到些什么呢?我们如此一想,就懂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八个字的涵义了。正因他所感觉的没讲出来,这是一种意境。而妙在他不讲,他只把这一外境放在前边给你看,好让读者自己去领略。若使接着在下面再发挥了一段哲学理论,或是人生观,或是什么杂感之类,那么这首诗就减了价值,诗味淡了,诗格也低了。
但我们看到这两句诗,我们总要问,这在作者心上究竟感觉了些什么呢?我们也会因于读了这两句诗,在自己心上,也感觉出了在这两句诗中所涵的意义。这是一种设身处地之体悟。亦即所谓欣赏。
我们读上举放翁那一联,似乎诗后面更没有东西,没有像摩诘那一联中的情趣与意境。摩诘诗之妙,妙在他对宇宙人生抱有一番看法,他虽没有写出来,但此情此景,却尽已在纸上。这是作诗的很高境界,也可说摩诘是由学禅而参悟到此境。
今再从禅理上讲,如何叫做无我呢?试从这两句诗讲,这两句诗里恰恰没有我,因他没有讲及他自己。又如何叫做无住无着呢?无住无着大体即如诗人之所谓即景。此在佛家,亦说是现量。又叫做如。如是像这样子之义。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只把这样子这境提示出来,而在这样子这境之背后,自有无限深意,要读者去体悟。这种诗,亦即所谓诗中有画。至于画中有诗,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
画到最高境界,也同诗一样,背后要有一个人。画家作画,不专在所画的像不像,还要在所画之背后能有此画家。西方的写实画,无论画人画物,与画得逼真,而且连照射在此人与物上的光与影也画出来。但纵是画得像,却不见在画后面更有意义之存在。
即如我们此刻,每人面前看见这杯子,这茶壶,这桌子,这亦所谓现量。此刻我们固是每人都有见,却并没有个悟,这就是无情无景。而且我们看了世上一切,还不但没有悟,甚至要有迷,这就变成了俗情与俗景。
我们由此再读摩诘这两句诗,自然会觉得它生动,因他没有执着在那上。就诗中所见,虽只是一个现量,即当时的那一个景。但不由得我们不即景生情,或说是情景交融,不觉有情而情自在。这是当着你面前这景的背后要有一番情,这始是文学表达到一最好的地步。而这一个情,在诗中最好是不拿出来更好些。唐诗中最为人传诵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里面也有一人,重要的在欲断魂三字。由这三字,才生出下面“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两句来。但这首诗的好处,则好在不讲出欲断魂三字涵义,且教你自加体会。
又如另一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一诗,最重要的是对愁眠三字中一愁字。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天色已经亮了,而他尚未睡着,于是他听到姑苏城外寒山寺那里的打钟声,从夜半直听到天亮。为何他如此般不能睡,正为他有愁。试问他愁的究竟是些什么?他诗中可不曾讲出来。
这样子作诗,就是后来司空图《诗品》中所说的羚羊挂角。这是形容作诗如羚羊般把角挂在树上,而羚羊的身体则是凌空的,那诗中人也恰是如此凌空,无住、无着。断魂中,愁中,都有一个人,而这个人正如凌空不着地,有情却似还无情。可是上引摩诘诗就更高了,因他连断魂字愁字都没有,所以他的诗,就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以上我略略讲了王维的诗,继续要讲杜工部。杜诗与王诗又不同。工部诗最伟大处,在他能拿他一生实际生活都写进诗里去。上一次我们讲散文,讲到文学应是人生的。民初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主张文学要人生化。在我认为,中国文学比西方更人生化。
一方面,中国文学里包括人生的方面比西方多。我上次谈到中国散文,姚氏《古文辞类纂》把它分成十三类,每类文体,各针对着人生方面。又再加上诗、词、曲、传记、小说等,一切不同的文学,遂使中国文学里所能包括进去的人生内容,比西洋文学尽多了。
在第二方面,中国人能把作家自身真实人生放进他作品里。这在西方便少。西方人作小说剧本,只是描写着外面。中国文学主要在把自己全部人生能融入其作品中,这就是杜诗伟大的地方。
刚才讲过,照佛家讲法,最好是不著一字,自然也不该把自己放进去,才是最高境界。而杜诗却把自己全部一生都放迸了。儒家主放进,释家主不放进,儒释异同,须到宋人讲理学,才精妙他讲出。此刻且不谈。现在要讲的,是杜工部所放进诗中去的只是他日常的人生,平平淡淡,似乎没有讲到什么大道理。他把从开元到天宝,直到后来唐代中兴,他的生活的片段,几十年来关于他个人,他家庭,以及他当时的社会国家,一切与他有关的,都放进诗中去了,所以后人又称他的诗为诗史。
其实杜工部诗还是不著一字的。他那忠君爱国的人格,在他诗里,实也没有讲,只是讲家常。他的诗,就高在这上。我们读他的诗,无形中就会受到他极高人格的感召。正为他不讲忠孝,不讲道德,只把他日常人生放进诗去,而却没有一句不是忠孝,不是道德,不是儒家人生理想最高的境界。若使杜诗背后没有杜工部这一人,这些诗也就没有价值了。倘使杜工部急乎要表现他自己,只顾讲儒道,讲忠孝,来表现他自己是怎样一个有大道理的人,那么这人还是个俗人,而这些诗也就不得算是上乘极品的好诗了。所以杜诗的高境界,还是在他不著一字的妙处上。
我们读杜诗,最好是分年读。拿他的诗分着一年一年地,来考察他作诗的背景。要知道他在什么地方,什么年代,什么背景下写这诗,我们才能真知道杜诗的妙处。后来讲杜诗的,一定要讲每一首诗的真实用意在哪里,有时不免有些过分。而且有些是曲解。我们固要深究其作诗背景,但若尽用力在考据上,而陷于曲解,则反而弄得索然无味了。但我们若说只要就诗求诗,不必再管它在哪年哪一地方为什么写这首诗,这样也不行。你还是要知道他究是在哪一年哪一地为着什么背景而写这诗的。至于这诗之内容,及其真实涵义,你反可不必太深求,如此才能得到它诗的真趣味。
倘使你对这首诗的时代背景都不知道,那么你对这诗一定知道得很浅。他在天宝以前的诗,显然和天宝以后的不同。他在梓州到甘肃一路的诗,显和他在成都草堂的诗有不同。和他出三峡到湖南去一路上的诗又不同。我们该拿他全部的诗,配合上他全部的人生背景,才能了解他的诗究竟好在哪里。
中国诗人只要是儒家,如杜甫、韩愈、苏轼、王安石,都可以按年代排列来读他们的诗。王荆公诗写得非常好,可是若读王诗全部,便觉得不如杜工部与苏东坡。这因荆公一生,有一段长时间,为他的政治生涯占去了。直要到他晚年,在南京钟山住下,那一段时期的诗,境界高了,和以前显见有不同。
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我第一次读苏诗,从他年轻时离开四川一路出来到汴京,如是往下,初读甚感有兴趣,但后来再三读,有些时的作品,却多少觉得有一点讨厌。譬如他在西湖这一段,流连景物,一天到晚饮酒啊,逛山啊,如是般连接着,一气读下,便易令人觉得有点腻。在此上,苏诗便不如杜诗境界之高卓。此因杜工部没有像东坡在杭州徐州般那样安闲地生活过。在中年期的苏诗,分开一首一首地读,都很好,可是连年一路这样下去,便令人读来易生厌。试问一个人老这样生活,这有什么意义呀?苏东坡的儒学境界并不高,但在他处艰难的环境中,他的人格是伟大的,像他在黄州和后来在惠州琼州的一段。那个时候诗都好。可是一安逸下来,就有些不行,诗境未免有时落俗套。东坡诗之长处,在有豪情,有逸趣。其恬静不如王摩诘,其忠恳不如杜工部。我们读诗,正贵从各家长处去领略。
我们再看白乐天的诗。乐天诗挑来看,亦有长处。但要对着年谱拿他一生的诗一口气读下,那比东坡诗更易见缺点。他晚年住在洛阳,一天到晚自己说:“舒服啊!开心啊!我不想再做官啊。”这样的诗一气读来,便无趣味了。这样的境界,无论是诗,无论是人生,绝不是我们所谓的最高境界。
杜工部生活殊不然。年轻时跑到长安,饱看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情况,像他在《丽人行》里透露他看到当时内廷生活的荒淫,如此以下,他一直奔波流离,至死为止,遂使他的诗真能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从前人说:“诗穷而后工。”穷便是穷在这个人。当知穷不真是前面没有路。要在他前面有路不肯走,硬要走那穷的路,这条路看似崎岖,却实在是大道,如此般的穷,才始有价值。
即如屈原,前面并非没有路,但屈原不肯走,宁愿走绝路。故屈原《离骚》,可谓是穷而后工的最高榜样。他弟子宋玉并不然,因此宋玉也不会穷。所以宋玉只能学屈原做文章,没学到屈原的做人。而宋玉的文章,也终不能和屈原相比。
现在再讲回到陆放翁。放翁亦是诗中一大家,他一生没有忘了恢复中原的大愿。到他临死,还作下了一首“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的诗。即此一端,可想放翁诗境界也尽高。
放翁一生,从他年轻时从家里到四川去,后来由四川回到他本乡来,也尽见在诗中了。他的晚年诗,就等于他的日记。有时一天一首,有时一天两三首,乃至更多首,尽是春夏秋冬,长年流转,这般的在乡村里过。他那时很有些像陶渊明。你单拿他诗一首两首地读,也不见有大兴味。可是你拿他诗跟他年龄一起读,尤其是七十八十逐年而下,觉得他的怀抱健康,和他心中的恬淡平白,真是叫人钦羡。而他同时又能不忘国家民族大义,放翁诗之伟大,就在这地方。可惜他作诗大多。他似乎有意作诗,而又没有像杜工部般的生活波澜,这是他吃亏处。若把他诗删掉一些,这一部陆放翁诗集,可就会更好了。
在清诗中我最喜欢郑子尹。他是贵州遵义人,并没做高官,一生多住在家乡。他的伟大处,在他的情味上。他是一孝子,他在母亲坟上筑了一园,一天到晚,诗中念念不忘他母亲。他诗学韩昌黎。韩诗佶屈聱牙,可是在子尹诗中,能流露出他极真挚的性情来。尤其是到了四十五十,年龄尽大上去,还是永远不忘他母亲。诗中有人,其人又是性情中人,像那样的诗也就极难得了。
李太白诗固然好,因他喜欢道家,爱讲庄老出世。出世的诗,更不需照着年谱读。他也并不要把自己生命放进诗里去。连他自己生命还想要超出这世间。这等于我们读庄子,尽不必去考他时代背景。他的境界之高,正高在他这个超人生的人生上。李太白诗,也有些不考索它背景是无法明得他诗中用意的。但李诗真长处,实并不在这点上。
我们读李太白、王摩诘诗,尽可不管他年代。而读杜工部韩昌黎以至苏东坡陆放翁等人的诗,他们都是或多或少地把他们的整个人生放进诗去了。因此能依据年谱去读他们诗便更好。郑子尹的生活,当然不够得丰富,可是他也做成了一个极高的诗人。他也把他自己全部放进诗中去了。他的诗,一首首地读,也平常。但春天来了,梅花开了,这山里的溪水又活了,他又在那时想念起他母亲了。读他全集,一年一年地读,从他母亲死,他造了一个坟,坟上筑了一个园,今年种梅,明年种竹,这么一年一年地写下,年年常在纪念他母亲。再从他母亲身上讲到整一家,然后牵连再讲到其他,这就见其人之至孝,而诗中之深情厚味也随而见。他诗之高,高过了归有光的散文。归文也能写家庭情味,可是不如郑子尹诗写得更深厚。
由于上面所说,我认为若讲中国文化,讲思想与哲学,有些处不如讲文学更好些。在中国文学中也已包括了儒道佛诸派思想,而且连作家的全人格都在里边了。某一作家,或崇儒,或尚道,或信佛,他把他的学问和性情,真实融人人生,然后在他作品里,把他全部人生琐细详尽地写出来。这样便使我们读一个作家的全集,等于读一部传记或小说,或是一部活的电影或戏剧。他的一生,一幕幕地表现在诗里。我们能这样地读他们的诗,才是最有趣味的。
文学和理学不同。理学家讲的是人生哲理,但他们的真实人生,不能像文学家般显示得真切。理学家教人,好像是父亲兄长站在你旁对你讲。论其效果,有时还不如一个要好朋友,可以同你一路玩耍的,反而对你影响大。因此父兄教子弟,最好能介绍他交一个年龄差不多的好朋友。文学对我们最亲切,正是我们每一人生中的好朋友。正因文学背后,一定有一个人。这个人可能是一佛家,或道家,或儒家。清儒章实斋《文史通义》里说,古人有子部,后来转变为集部,这一说甚有见地。新文化运动以下,大家爱读先秦诸子,却忽略了此下的集部,这是一大偏差。
我们上边谈到林黛玉所讲的,还有一陶渊明。陶诗境界高。他生活简单,是个田园诗人。唐以后也有过不少的田园诗人,可是没有一个能出乎其右的。陶诗像是极平淡,其实他的性情也可说是很刚烈的。他能以一种很刚烈的性情,而过这样一种极恬淡的生活,把这两者配合起来,才见他人格的高处。西方人分心为智、情、意三项,西方哲学重在智,中国文学重在情与意。情当境而发,意则内涵成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须明得此真意,始能读陶诗。
陶、杜、李、王四人,林黛玉叫我们最好每人选他们一百两百首诗来读,这是很好的意见。但我主张读全集。又要深入分年读。一定要照清朝几个大家下过工夫所注释的来读。
陶、李、杜、韩、苏诸家,都由清人下过大工夫,每一首诗都注其出处年代。读诗正该一家一家读,又该照着编年先后通体读。湘乡曾文正在中国诗人中只选了十八家。而在这十八家里边,还有几个人不曾完全选。即如陆放翁诗,他删选得很好。若读诗只照着如《唐诗别裁》之类去读,又爱看人家批语,这字好,这句好,这样最多领略了些作诗的技巧,但永远读不到诗的最高境界去。曾文正的《十八家诗钞》,正因他一家一家整集钞下,不加挑选,能这样去读诗,趣味才大,意境才高。
这是学诗一大诀窍。一首诗作很好,也不便是一诗人。一诗中某句作得好,某字下得好,这些都不够。当然我们讲诗也要句斟字酌,该是僧推月下门呢,还是僧敲月下门?这一字费斟酌。又如王荆公诗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绿字是诗眼。一首诗中,一个字活了,就全诗都活。用吹字到字渡字都不好,须用绿字才透露出诗中生命气息来,全诗便活了,故此一绿字乃成得为诗眼。正如六朝人文,“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绿字长字,皆见中国文人用字精妙处。
从前人作诗都是一字一字斟酌过。但我们更应知道,我们一定要先有了句中其余六个字,这一个字才用得到斟酌。而且我们又一定先要有了这一首诗的大体,才得有这一句。这首诗是先定了,你才想到这一句。这一句先定了,你才想到这一字该怎样下。并不能一字一字积成句,一句一句积成诗。实是先有了诗才有句,先有了句才有字。应该是这首诗先有了,而且是一首非写不可的诗,那么这首诗才是你心中之所欲言。有了所欲言的,然后才有所谓言之工不工。主要分别是要讲出你的作意,你的内心情感,如何讲来才讲得对,讲得好。倘使连这个作意和心情都没有,又有什么工不工可辨?什么对不对可论。
譬如驾汽车出门,必然心里先定要到什么地方去,然后才知道我开向的这条道路走对或走错了。倘使没有目的,只乱开,那么到处都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语 古诗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