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甲醇是几类易燃液体和丙铜是一样的液体吗?

> 问题详情
下列溶剂与水不能完全混溶的是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下列溶剂与水不能完全混溶的是&&A.甲醇&&B.正丁醇&&C.丙醇&&D.丙酮&&E.乙醇
论文写作技巧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相关考试课程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2011o南平二模)[物质结构与性质](1)A、B、C为短周期元素,请根据下表信息回答问题.
元素
A
B
C
性质或结构信息
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其单质,单质能助燃
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
原子有三个电子层,简单离子在本周期中半径最小①第一电离能:AB(填“>”、“<”或“=”),基态C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②B与C由共价键形成的某化合物BC最高可稳定到2200℃,晶体类型为.(2)发展煤的液化技术被纳入“十二五”规划,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有关煤液化技术的高效催化剂研发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已知:煤可以先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再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CH3OH),从而实现液化.①某含铜的离子结构如图所示,在该离子内部微粒间作用力的类型有.a.离子键b.极性键c.非极性键 d.配位键e.范德华力f.氢键)(填字母)②煤液化获得甲醇,再经催化氧化可得到重要工业原料甲醛(HCHO),甲醇的沸点64.96℃,甲醛的沸点-21℃,甲醇的沸点更高的原因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氢键,甲醛分子间没有氢键,但是甲醇和甲醛均易溶于水,原因是它们均可以和水分子间形成氢键.请你说明甲醛分子间没有氢键原因;③甲醇分子中进行sp3杂化的原子有;甲醛与H2发生加成反应,当生成1mol甲醇,断裂σ键的数目为. - 跟谁学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2011o南平二模)[物质结构与性质](1)A、B、C为短周期元素,请根据下表信息回答问题.
元素
A
B
C
性质或结构信息
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其单质,单质能助燃
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
原子有三个电子层,简单离子在本周期中半径最小①第一电离能:AB(填“>”、“<”或“=”),基态C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②B与C由共价键形成的某化合物BC最高可稳定到2200℃,晶体类型为.(2)发展煤的液化技术被纳入“十二五”规划,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有关煤液化技术的高效催化剂研发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已知:煤可以先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再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CH3OH),从而实现液化.①某含铜的离子结构如图所示,在该离子内部微粒间作用力的类型有.a.离子键b.极性键c.非极性键 d.配位键e.范德华力f.氢键)(填字母)②煤液化获得甲醇,再经催化氧化可得到重要工业原料甲醛(HCHO),甲醇的沸点64.96℃,甲醛的沸点-21℃,甲醇的沸点更高的原因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氢键,甲醛分子间没有氢键,但是甲醇和甲醛均易溶于水,原因是它们均可以和水分子间形成氢键.请你说明甲醛分子间没有氢键原因;③甲醇分子中进行sp3杂化的原子有;甲醛与H2发生加成反应,当生成1mol甲醇,断裂σ键的数目为.(2011o南平二模)[物质结构与性质](1)A、B、C为短周期元素,请根据下表信息回答问题.
元素
A
B
C
性质或结构信息
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其单质,单质能助燃
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
原子有三个电子层,简单离子在本周期中半径最小①第一电离能:AB(填“>”、“<”或“=”),基态C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②B与C由共价键形成的某化合物BC最高可稳定到2200℃,晶体类型为.(2)发展煤的液化技术被纳入“十二五”规划,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有关煤液化技术的高效催化剂研发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已知:煤可以先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再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CH3OH),从而实现液化.①某含铜的离子结构如图所示,在该离子内部微粒间作用力的类型有.a.离子键&&&&b.极性键&&&&&c.非极性键& d.配位键&&&&e.范德华力&&&f.氢键)&(填字母)②煤液化获得甲醇,再经催化氧化可得到重要工业原料甲醛(HCHO),甲醇的沸点64.96℃,甲醛的沸点-21℃,甲醇的沸点更高的原因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氢键,甲醛分子间没有氢键,但是甲醇和甲醛均易溶于水,原因是它们均可以和水分子间形成氢键.请你说明甲醛分子间没有氢键原因;③甲醇分子中进行sp3杂化的原子有;甲醛与H2发生加成反应,当生成1mol甲醇,断裂σ键的数目为.科目:难易度:最佳答案解:(1)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其单质,单质能助燃,则该物质为氧气,故A为O元素;B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故B为N元素;C元素原子有三个电子层,则为第三周期元素,C的简单离子在本周期中半径最小,则C为Al元素;①同周期中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VIA族元素的大,所以第一电离能:O<N;Al原子的核外有13个电子,所以基态Al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1;②N与Al由共价键形成的某化合物AlN最高可稳定到2200℃,则该晶体类型为原子晶体,故答案为:原子晶体;(2)①根据含铜的离子的结构图分析可知,Cu与N元素间形成配位键,C与N之间形成极性键,C与C之间形成非极性键;故答案为:b、c、d;②电负性较强的元素如N、O、F与H形成共价键时,能形成氢键,而C的电负性较弱,与H形成共价键后,不能形成氢键,故答案为:甲醛分子中氢原子与碳原子形成共价键,碳的电负性较小,不构成形成氢键的条件;③甲醇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单键,即C含有4个σ键电子对,所以是sp3杂化,甲醇中O含有2个4个σ键电子对和2个孤电子对,所以O原子为sp3杂化;甲醛中含有一个C=C,C=C由1个π键和1个σ键构成,所以甲醛与H2发生加成反应,当生成1mol甲醇,断裂σ键的数目为NA,故答案为:C、O; NA.解析(1)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其单质,单质能助燃,则该物质为氧气,故A为O元素;B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故B为N元素;C元素原子有三个电子层,则为第三周期元素,C的简单离子在本周期中半径最小,则C为Al元素;①同周期中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ⅥA族元素的大;Al原子的核外有13个电子;②根据共价键的稳定性判断晶体类型;(2)①根据含铜的离子的结构图分析,Cu与N元素间形成配位键,C与N之间形成极性键,C与C之间形成非极性键;②根据形成氢键的条件分析;③利用甲醇中的成键来分析原子的杂化类型;利用判断σ键的规律来分析σ键数目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Ⅰ(1)甲醇燃料电池是原电池反应,甲醇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注意电解质溶液是碱性溶液;(2)利用电子守恒,计算3.2g铜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再据100mL1mol/L的硫酸铜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和电解后生成硫酸的物质的量计算离子浓度;Ⅱ(3)A为阳极,始终是氢氧根离子放电,B为阴极,开始是铜离子放电,后来是氢离子放电,据电子守恒计算产生气体体积;据硫酸根离子守恒计算所得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4)C电极为阳极,D电极为阴极,根据丙图可知溶液中有三种金属阳离子,而根据丙的成分可知溶液中只有两种金属阳离子,说明在电解过程中还有Cu2+生成,因此C电极是Cu做阳极,D电极是石墨做阴极,根据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和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确定曲线对应的离子,结合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计算.
解:Ⅰ(1)甲醇燃料电池是原电池反应,甲醇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CH3OH-6e-+8OH-=CO32-+6H2O,故答案为:CH3OH-6e-+8OH-=CO32-+6H2O;(2)100mL1mol/L的硫酸铜溶液中含有铜离子0.1mo,硫酸根离子0.1mol,当电解硫酸铜溶液时,阴极反应式为:Cu2++2e-=Cu,阳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C极有3.2gCu即0.05mol溶解,转移电子0.1mol,A极反应掉氢氧根离子0.1mol,生成氢离子0.1mol,B极反应掉铜离子0.05mol,剩余铜离子0.05mol,硫酸根离子物质的量没有变化,溶液中还存在水的电离平衡,所以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H+)>c(SO42-)>c(Cu2+)>c(OH-),故答案为:c(H+)>c(SO42-)>c(Cu2+)>c(OH-);Ⅱ(3)工作一段时间后,断开K,此时A、B两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分析电极反应,B为阴极,溶液中铜离子析出,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设生成气体物质的量为X,溶液中铜离子物质的量为0.1mol,电极反应为:Cu2++2e-=Cu,2H++2e-=H2↑;0.1mol 0.2mol 2x xA电极为阳极,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生成氧气,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4x x得到0.2+2x=4xx=0.1mol乙中A极析出的气体是氧气物质的量为0.1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反应后所得溶液为硫酸溶液,硫酸根离子物质的量不变,若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所得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1mol/L;故答案为:2.24L;1;(4)根据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和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可知,铜离子从无增多,铁离子物质的量减小,亚铁离子增加,①为Fe3+,②为Fe2+,③为Cu2+,依据(3)计算得到电子转移为0.2mol,当电子转移为0.2mol时,丙中阳极电极反应Cu-2e-=Cu2+,生成Cu2+物质的量为0.1mol,图象分析每个单位为0.05mol,阴极电极反应Fe3++e-=Fe2+,溶液中有Fe3+ 0.2mol,Fe2+ 0.3mol,Cu2+为0.1mol,所以需要加入NaOH溶液1.4mol,所以NaOH溶液等体积为1.4mol5mol/L=0.28L=280ml,故答案为:Fe2+;280.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大,涉及燃料电池、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极反应式书写以及据电极反应式的计算,为高考常见题型,难度较大.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物质的分类结果全部正确的是(  )ABCD淀粉--混合物液氯--非电解质苯酚--有机物水晶--分子晶体胆矾--纯净物碳酸钙--强电解质纯碱--盐食盐--离子晶体盐酸--化合物醋酸--弱电解质水--氧化物金刚石--原子晶体
A、AB、BC、CD、D
科目:高中化学
一定量的CuS和Cu2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HNO3中,收集到气体V&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u2+和SO42一)加入足量NaOH,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CuO&12g,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则V可能为(  )
A、12.2&LB、14.5&LC、15.8&LD、16.4&L
科目:高中化学
SiO2、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它们的化学性质有一定的相似性;Mg和Na的化学性质也有一定相似性.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Mg与SO2反应的实验.(1)选择制取SO2的合适试剂(填编号).①浓HCl&②浓H2SO4③Na2SO3固体&&&&④CaSO3固体(2)上述装置还可改进,改进的方法是,若C中NaOH为0.2mol/L、200ml,通入的SO2为1.12L(标准状况),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甲同学推测Mg与SO2的反应与CO2相似,则该反应方程式为;乙同学的推测是:2Mg+3SO22MgSO3+S;丙同学的推测是:3Mg+SO22MgO+MgS,要验证甲、乙、丙三位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丁同学作如下实验探究:已知:MgSO3和MgS都是微溶于水,能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放出气体;限选试剂:2mol/L&HCl、2mol/L&HNO3、蒸馏水、2mol/LNaOH、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2mol/LCuSO4;仪器和用品自选.请填写下表中的空格:根据上述实验探究:序号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①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I中/②向试管I中的固体慢慢滴加试管I口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并将导管通入盛有的试管Ⅱ中.若试管I中的,则丙同学推测正确.若试管I中的固体未完全溶解,且,则乙同学的推测正确.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B、移走蒸发皿C、加热结晶水合物D、排水集气法收集NO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H3COOH+OH-=CH3COO-+H2OB、铁与盐酸反应:2Fe+6H+→2Fe3++3H2↑C、氯化铁溶液和氨水反应:Fe3++3OH-→Fe(OH)3↓D、氯化铝溶液中滴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Al3++3OH-→Al(OH)3↓
科目:高中化学
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质随的递增,而呈性变化的规律,这里元素的性质主要是指和;提出元素周期律并根据周期律编制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科目:高中化学
某校学生为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原理,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时,关闭K1,开启K2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应开始.过一会儿,在(Ⅲ)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2)整套实验装置中能防止倒吸的装置有(填装置序号).(3)反应结束后要使装置(I)中的水倒吸入装置(Ⅱ)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简述这一操作方法.(4)你认为通过该实验后,有关苯跟溴反应的原理方面能得出的结论是.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或能达到预期目的有几项(  )A.用饱和溴水除去甲苯中混有的苯酚B.用氨水洗涤除去试管内壁上的银镜C.实验室用加热NH4Cl固体使之分解的方法制NH3D.用稀硫酸和Zn反应制H2时,加少量CuSO4溶液可加快反应速率E.向煮沸的1mol?L-1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F.向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分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G.用氢氧化铜粉末检测尿糖H.实验室保存硝酸银溶液用棕色细口试剂瓶,而钠保存在盛有煤油的无色广口试剂瓶中I.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J.检验某溶液里是否含有Fe2+时,可先滴加新制的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A、两项B、三项C、四项D、五项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液体乙丙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