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

如何做好课堂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心理健康抽样调查中发现超过10%的学生不主动回答提问,约8%的学生不准时完成作业或缺交作业反映学生对学习兴趣出现偏差。老师作为知识的施教者,在课堂的教学中应将心理教育付诸于其中,以达到科学施教,从而减少问题学生的产生。
其一、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参加学习。教师提问时对学生的态度,包括面部表情、目光、动作、语言等,对学生发言的情绪有着很大的刺激作用,教师应用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的语言,消除学生对回答(或提问)问题的恐惧心理。
其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在关键时刻把问题提出来,下“及时雨”,当学生思维犹如平静的湖水时,用提问巧设疑难,造成悬念,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当学生思维处于“十字路口”欲进而不知方向时,用提问引导学生,指明思维方向,当学生的思维在“爬坡”欲上而乏力时,用提问巧妙点拨,以减小难度,鼓舞信心。
其三、巧设问题和因人施问。提问的目的在于开启学生的智能,问题的设置应有梯度,太难,学生茫然无头绪,学习吃力;太易,不易引起学生兴趣。巧设问题,这样就像攀登高山一样,通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个个问题,把学生的思想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这样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也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教师要设法使每个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千万不能把提问的眼光只注意几个尖子生,为了“一枝独秀”而忽略了“满园春色”。
其四、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教师应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即使有些学生的回答不甚全面完整,但毕竟经过了一番思考,哪怕有微小的闪光点,教师都必须加以肯定和表扬。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体验学习的愉悦,增强学生的信心,千万不要讽刺挖苦学生。
总之要运用好提问这一重要教学手段,要使提问更富启发性,一定要注意提问的心理因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智能得到发展,变得更聪明。利用课堂有限的每一分钟,使学生乐于其中,自然而然地,学生对课堂、对学习的学科感兴趣了,功课的问题就得到解决。
已投稿到:怎样面对问题学生--中国德育的出路--凤凰网博客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怎样面对问题学生
“挑战传统理念科学面对问题学生——班主任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汇报材料学习时间:年月日,学习地点:商丘市二高学习内容:挑战传统理念科学面对问题学生——班主任专题培训班人物与讲座:张景浩:扬起自信的风帆于伟利:为学生成长留下一抹温馨的记忆 & & & &班级管理智慧与技巧学习心得整理:怎样面对问题学生 郭钦羽一、问题学生的成因要想破解问题学生的难题,我们首先要了解“问题学生”成因。张景浩老师说:学生中的后进生,是由家长决定的,是由老师决定的,另外左右是由社会决定的。由此可见,问题学生的问题,其实并不在孩子身上。孩子生来是一张白纸。至于这张白纸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完全是家长、老师这些成人在涂画。甚至于这张白纸的质地如何(比如智力和健康状况),也完全取决于父母。现在,孩子身上出现了问题,如果我们这些成人们把过错都算到孩子身上,是没有道理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因此,一个学生如果出现了学习困难、习惯不良、心理障碍甚至是品德不够好等现象,就需要我们首先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几方面因素中来寻找造成学生现状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找到破解问题学生的对策。 &1、家长的因素从大面积上讲,青少年整体素质的决定因素在社会;从一个学校来讲,学生发展的决定因素在老师;但对具体每一个孩子来说,家庭是决定孩子成长的核心因素、关键因素、根本因素。作为老师,我们每天都在与各种情况的学生打交道,我们最能理解学生背后的家庭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最主要的环境。因此,孩子的习惯养成与家长的文化背景、道德取向、习惯修养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也知道孩子的智力高低与家长有着莫大的关系。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家长与孩子智力之间的关系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于伟利老师说:在她曾经到北京参加的一次学习中,有两位理论专家都曾向学员提出一个相同的问题:一个孩子的聪明程度取决因素是什么?一致的答案是:遗传——内因起决定作用。同时,两位专家告诉学员们,除了遗传之外,对孩子智力影响最大的,就是孩子的妈妈怀孕时的各种因素:包括几月份怀孕孩子最聪明,还有顺产、剖腹产(张景浩老师说,剖腹产的孩子70-80%的都是差生),还有妈妈在怀孕时的情绪状态、营养状况,以及妈妈的兴趣爱好(比如爱打麻将的妈妈的孩子,就不如爱看书、听轻音乐的妈妈的孩子聪明),妈妈的性格脾气(性格急躁好发脾气的妈妈就没有性格温和宽容的妈妈的孩子聪明)等等。专家老师说,为什么这个孩子聪明,那个孩子不聪明?就是因为那个孩子的妈妈在怀孕时没有这个孩子的妈妈做得好。所以,有很多专家提出,在我们社会上,当律师需要资格证,当医生需要资格证,当老师需要资格证。从家长对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来看,当家长更需要资格证。当然,那一纸结婚证是不足以充当家长的资格证的。因此,在巴西,一个人,只有在关于家庭教育知识的考试中合格了,才被允许生孩子。在目前我国还没有实行家长准入考试制度的情况下,两位专家都告诫老师们:你们再也不要讽刺考不及格的学生。因为,这不是他们的错。 &2、社会的因素 & &关于社会因素对孩子的影响,我们从孟母三迁的故事中不难体会。从近几年网络兴起过程中,在学校、家长与网络对孩子的争夺战中我们也都有了切身体会。还有,在课上课下,我经常会从学生手中收起一些关于校园暴力、色情、鬼故事方面的书籍,这也应该属于影响孩子成长的社会因素。当然,影响孩子成长的最大的社会因素,还是无处不在的各种媒体。这方面,不是我们老师能改变的,我们老师既没有足够的能力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改变它。因此在这里,我们就不去过多讨论它了。 &3、学校、老师的因素我想,这方面应该是需要我们重点讨论的,因为造成后进生的诸因素中,唯有这一方面,是我们能够把握、避免的。后进生是怎样炼成的,为了让人们明白这个问题的答案,张景浩老师专门写了一部书——《饿死的梭鱼》。在《饿死的梭鱼》这部书里,张景浩老师首先讲了科学家们做的一个实验:在一个大鱼缸中间,加了一道屏障——透明玻璃,在玻璃的一边放上一条梭鱼(以小鱼为食),另一边放上几条小鱼。梭鱼看到小鱼,就凶猛地扑过去捕食小鱼,但在就要接近小鱼的时候,梭鱼被莫名其妙地狠狠地被撞击一下,它不甘心,又一次扑过去,又被狠狠地撞击一下,如此反复多次,梭鱼看着小鱼在一旁优哉游哉的游玩,自己再也没有了捕食的欲望。后来,科学家们把中间的屏障——透明玻璃拿掉,梭鱼也不再去捕食小鱼了。这个实验与后进生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呢?在于伟利老师讲的一个个案中,我有了较深的理解。于伟利老师说,某个班级有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平时每次考试都是最后一名。某一阶段,他可能受到了某方面的激励,进行了一些努力,在一次考试中,成绩终于从倒数第一进步到倒数第五。他的心里有了一些成就感,回去很高兴地告诉了家长。但就在这个周末的周会上,老师让同学们进行了例行的选举:让每个同学选出班内综合表现最差的五个同学,这位同学不幸当选。然后老师宣布让这五位同学的家长下周到校开会。后来,这个学生告诉家长下周去学校开会,家长高兴地说,你们老师看到了你的进步,要对你进行表扬了?学生委屈地说:不是,你去了就知道了。以后,结果大家应该能猜想得到:这个孩子的心里再也产生不了进步的欲望了,再也不进行什么努力了。他已经变成了饿死的梭鱼了。于伟利老师说,如果当时这个老师换一种做法:在班内选出本周进步最大的五个学生,这个孩子应该能选上。同样让这个孩子通知家长下周到校开会,这个孩子以后的发展就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趋势。因为,于伟利老师这是给学生的发条上劲,给学生的发展创造内在驱动力。年前,我参加了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网上培训,王海英教授在《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的讲座中,把这种现象定义为“习得性无力感”:由于连续的失败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这种习得性无力感产生的过程是:失败——“结果不可控”体验——“结果不可控”认知——“结果不可控”期待——无力感形成无疑,故事中那位老师的做法导致了孩子“习得性无力感”心理状态的形成,典型地告诉了我们“后进生是怎样炼成的”这个问题的答案;相反,于伟利老师提出的那种做法可以使学生建立起积极的“自我效能感”,认识到努力就会有进步。应该说,于伟利老师的做法是避免后进生产生和改变后进生心理状态的一种有效措施。二、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问题学生面对那些我们怎么也教不会的学生,我们老师们的心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急躁心理;面对那些有着诸多不良习惯、整天给我们制造麻烦的学生,我们老师们在很多时候很可能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其实,老师们的这种心理状态,应该源自于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潜在的意识:学生应该是什么什么样的。因为我们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成绩优秀、习惯优良,对于这样的好学生,我们会在心里说:作为学生,本来就应该这个样。对于那些不符合自己期待的学生,我们在潜意识里就会有一种排斥、抗拒的心理,但为了学校工作的大局,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些不符合自己期待的学生进入自己的班级。然后,我们以一种好学生的标准观察他们,越来越发现他们身上一无是处、缺点多多。最后,在他们一次又一次做出不符合我们期待的行为的情况下,我们的耐心受到挑战,于是,我们老师有时会出现一些不符合教育原则和教育规律的行为,问题学生身上的问题也会因此越来越突出了。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了目前学校教育的教育效果不尽人意:一种表现是从入学到毕业,几年时间里问题学生的比例没有太明显的减小(出现的一些减小可能与一些问题学生的辍学有关);第二种表现是出现大量的学生流失。前面,于伟利老师讲到的那两位专家,不约而同地向学员们强调了同一个问题——孩子的聪明程度取决于遗传以及母亲怀孕时的各种因素,就是想告诉我们:学生本来就不是我们所期待的成绩优秀、习惯优良的那个样子,而是参差不齐、千差万别的。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改变自己对学生的心理预设,从心里降低自己对学生的期待标准,然后,我们才能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接受任何一种情况的孩子成为我们的学生,才能以一种包容的心态欣然接受每个孩子身上的各种情形、状态,包括学生身上那些令我们在内心深处在隐隐排拒的一些情况,也才能以一种宽容的心境来坦然面对孩子在试错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带给我们的一些麻烦、一些工作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中以一种平和的心境面对学生:面对因家长的贫弱、缺乏教育意识和能力带给学生的各种身心发展缺陷,面对因时代变迁而使学生身上不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给我们老师带来的伤害——于伟利老师说:作为一个老师,如果你真的生了气,你的内脏需要一个星期才能恢复。我们老师是人不是神,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谁也无法保证自己永远不生气。但作为老师,我们又应该要求自己不去生气,应该用一些理性有效的方法来教育我们的学生。所以,为了化解、中和我们心中对这些问题学生及其背后家长的怨气,我们也可以换一种思维来考虑问题:这些智力不好、习惯不良的孩子是不幸的,因为即使是那些被家长宠坏的孩子,他们将来的人生发展也会很不顺利,获得人生幸福的几率要小得多。换句话说就是:上天对这些孩子是不公平的,他们在出生之前没有被赋予更好的智力,在家庭里没有享受到更好的家庭教育。对这些孩子来说,“上天”是什么?其实“上天”就是我们这些成人!当我们站在成人的队伍里俯视这些成长、发展得不够好的孩子们的时候,我们这些同样是成人的老师们,是应该抱着一种亏欠孩子的心理去帮助孩子,抚慰孩子心灵、用智慧和爱心正面引领孩子成长,而不能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动辄去训斥、命令孩子。我们设想一下:一边是大人们用左手把一大堆缺点强加给孩子,然后是大人们用右手照孩子脸上打了一巴掌,说:谁让你有这些缺点的!孩子是不是太冤了?作为一个老师,如果接手了一个身上存在诸多问题的孩子,心中首先应该出现的是一种充满慈爱的怜悯之情,要想到:孩子的父母已经亏欠孩子太多太多,以至于造成了孩子现在的不幸,我作为一个教育者,我要尽力把他的不幸降低到最小程度,即使我帮不了太多,我绝不能再做雪上加霜的事情,不能再因我的粗暴或疏忽对孩子造成新的伤害了。 我想,这可能是我们开启转变问题学生之门的一个前提、一把金钥匙,也是我们老师应具有的一种职业道德精神。尽管说很多事情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在我们学校很多班级学生人数多、老师工作任务重,要把所有事情都做到最好很难,但只要你心里对学生有了疼惜之情,你以后应该会比以前做得好。三、怎样转变问题学生1、好老师的三个标准转变问题学生要从老师帮助学生转变的欲望开始。如果一个老师抱着一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没有帮助问题学生转变的想法和欲望,即使有再多再好的方法也无济于事。反过来说,一个老师即使有了帮助学生转变的想法和欲望,也不见得就一定能做好这件事,因为转变问题学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不光需要老师的爱心,还需要老师有一股韧劲。如果一个老师有了对学生的爱心,也有了这股韧劲,你就会逐渐成长为一位出色的好老师。不过,好老师需要把握一个方向,只有把握了这个方向,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帮助孩子转变到好的方面来。这个方向就是于伟利老师提到的名师、名班主任的三个标准:第一条标准,学生要喜欢;第二条标准,家长要满意;第三条标准,社会要认可。 & &如果,你要是不注意这几条标准,没有在意自己教育的方向,你对学生的教育可能会出现效果上的事倍功半、结果上的南辕北辙,或者你只是把问题学生从这一类型转变成了另一类型的问题学生,这也是不符合我们教育的目的的。第一条的标准意思就是说:一个老师,你想帮助学生转变的欲望再强,你也不能用学生不愿接受的方法实现学生的转变。这一条标准涉及的要素应该是教育方法的问题。从于伟利老师的事迹看,阳光的心态、微笑、赏识、激励、包容都是她打造良好师生关系、实现最佳教育效果的途径和方法。这些方法没有强迫、没有勉强,雨润万物般地把老师善良的意愿转化为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和方向。第二条标准的意思是说,老师的教育要真正有利于孩子以后的长远发展,同时要切合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如果一个老师的对孩子的教育让孩子很喜欢,但却让家长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涩,让一些家长心里有一种不以为然的感觉,那一定是你老师的教育方向和原则出了问题。比如过早向学生渗透一些社会应酬的潜规则和灰色的处世理念。第三条标准的意思是说,老师的教育要把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趋势维系到同一方向上。也就是说,老师的教育既要有利于孩子个人的长远发展,又要有利于我们所在的这个社会。否则,会使一部分孩子将来取得一些暂时的成功,然后再从成功的巅峰上跌落下来。从根本上说,一个人的发展,只有同这个社会的发展同步、同向,才能确保这个人不走入岔道、不落伍、不摔跟头,才能确保这个人一生的幸福。只有把握好这一点的老师也才能最终成为社会认可的、有广泛的社会知名度、真正意义上的名师。在这一点上,于伟利老师做的非常好,她能成为我国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中最年轻的一位,与她在这方面的把握应该是有一定关系的。有的老师说,我不想当什么名师,我只想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教好自己的学生。我想,即使是这样,你也需要把握住这三条标准,否则,将来有一天,你觉察到自己教过的学生因自己的不当引领走进了人生的死胡同,你的晚年也不会过得心安理得。 & &2、老师的阳光心态于伟利老师说:家长对孩子最大的希望是什么样?很关键的一点是:有一个幸福快乐的老师,引领他的孩子走向快乐健康的人生。幸福快乐,实质上就是一个人拥有阳光心态的表现。阳光心态,应该是说一个人为人乐观,处处为周围的人带来快乐祥和,在看待问题、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时候,总是从积极的一面着手,处处传递正向信息、正能量。作为老师,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我们从事的教育人、影响人的事业,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我们的思维方式、处世理念,都会从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我们通过学校教育要让我们的孩子实现怎样的成长?从大的方面讲,我们的社会需要正向的发展;从家长的角度来讲,他们也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消极、灰暗的心理状态和人生;从孩子自身角度来讲,乐观是有利他们健康的:研究发现,乐观的人,他们血液中的细胞都是健康的,郁闷的人,他们血液中的细胞都是病变的。癌症的最大诱因就是心情长时间处于郁闷状态。所以,从教育的方向上来讲,阳光心态对老师来说至关重要。从教育的效果上,老师的阳光心态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拥有阳光心态的老师很容易与学生融洽相处,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达成良好的教育效果的重要前提,大家都知道“亲其师,信其道”这个道理。于老师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充满了快乐、幸福与微笑,非常融洽,班内的学生对她非常信赖,所以,教育效果非常好。于伟利老师说:我们老师的心态一定要阳光起来。有人问:什么是教育?很长时间都过去了,很多书本知识都忘记了,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无疑,阳光心态,就是在很多年以后还在为孩子创造幸福的东西。在转变问题学生,减少或避免问题学生的出现这个问题上,老师的心态同样也非常重要。因为老师的心态决定了你从什么样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也决定了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教育学生。面对一个学生,你是以一种挑剔的眼光,时时留意他身上的缺点,以便时时提醒他注意改正,还是以一种欣赏的眼光,时时留意他身上的闪光点,以便时时对他进行鼓励?乍一看,这两种做法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只是入手的角度不同。但在实际上,二者的效果可能会出现天壤之别。一个学生,如果被老师不断提醒自己身上发生的错误、存在的缺点,会在心里给自己贴上一个不好的标签,几经努力和挣扎,如果还是不能改变自己出现错误的情形,就会从心理上形成习得性无力感,从心理上放弃对自己的要求,没有了上进的内在驱动力。到了这种情形,老师对这个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反过来,如果一个学生每一点努力都能不断被老师欣赏、鼓励,那么就会在他的心理上产生一种自我效能感,就会更加努力、勤奋,而这又必然得到老师的更多的欣赏和鼓励,这种良性循环足以使孩子获得持续不断的进步动力。在对学生的作业批改方面,我习惯于指出学生疏忽、错误的地方,希望他们以后能避免,对写得较好的一般不做什么回应,因为在我心里认为这是应该的、学生分内的事情。时间长了,我发现,学生对我的批语不再期待,也没有兴趣再按我的要求做。在班级管理其他方面我也大多是这样,不善表达对学生的欣赏,所以班内多数学生渐渐失去了进步的欲望。上学期韩老师上体育课时,说我们班的学生不调皮、也没有过多违纪,但就是缺少活力,活跃不起来,做广播操死气沉沉的。我一直比较苦恼,怎么我带的班级学生就不带劲呢?在这次学习中,我听于伟利老师说,她对学生所有的作业评价都没有等级评价,全是语言评价:帅、酷、你是最棒的、老师佩服你、你很细心、你很勤奋。对一些需要指出缺点的孩子,于老师往往写上好几行甚至半页字,先列举老师对这个孩子的很多欣赏点,最后再提出老师对孩子在作业方面的期待。学生每每看到老师的批语都兴奋的不得了,甚至有很多学生回家对家长说:我们于老师最喜欢我了。为了得到学习上的进步和老师的欣赏、喜爱,每个学生都好像上足了发条的玩具车一样,拼命努力向前。这样的班级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死气沉沉的现象。这就得益于于伟利老师的阳光心态。于伟利老师阳光心态的另一点表现在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上。她说,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一个基本的原则是报喜不报忧,即使是学生的缺点,也转化成老师对孩子的期待,然后再向学生的家长表达出来。不知道我们老师在与家长交流时有没有这样表达过自己的感受:总而言之,你们这个孩子是不可救药了,反正我是没有办法了。这里只是老师在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已经没有了对孩子的任何期待在里面,家长不会对老师有好感,学生的心里可能再也产生不了调整自己、让自己努力上进的欲望了。转化问题学生的目的,也就只能是适得其反了。在讲述“家校沟通的双赢活动”这一主题时,于老师说她们班级会定时召开一种特殊家长,让全班同学选出一个阶段的五名“班级之星”,请这五位同学的家长到校参加班级的一些活动,每位家长有五分钟的发言时间,让家长讲述一些自己擅长的知识。可以说,这对每位被请家长的同学来说,这是一种荣誉,家长高兴,学生快乐幸福,整个班级的氛围是积极向上的。而我们老师一般的做法是,学生犯错了请家长,家长脸上无光、学生无地自容,这一做法本身就使我们班级的氛围变得沉重、悲观,学生的兴趣、激情、积极性都被压抑下去了,班内怎能会不死气沉沉?一个孩子打开了一扇窗户,看到下面一家有人病重,全家人都在哭泣,孩子心情非常不好。孩子的爷爷把孩子领到另一个方向的窗户,向下一看,满是盛开的鲜花。爷爷对孩子说:孩子,你不要开错了窗。在这里于老师强调,我们老师,不要为我们的学生开错了窗户。因为,开错了窗,以挑剔的目光看学生,把学生精力聚焦在他们的缺点上,你会把好学生变成问题学生;开对了窗,以赏识的目光看学生,把学生的精力聚焦在他们的优势方面,学生才会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3、为孩子的成长选好参照物俗话说,榜样力量是无穷的。所以,总有些家长喜欢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看人家谁谁谁,学习成绩多好,多听话多省事。这种教育效果如何呢?孩子并没有因此被激发出学习动力,反而自尊受到伤害,久而久之,对被家长提到的榜样积累了很大怨气。甚至有的孩子对自己的榜样做出了严重的伤害。杂志上一篇文章说,有一个孩子就把父母给自己树立的榜样变成了植物人。于伟利老师说,我们老师不能要求每个孩子成绩优秀,只求他们时时有进步。她让学生们告诉自己的家长——不要拿我与别人比,要求学生对自己说——我要和我自己比。并且让学生每天都与昨天进行比较,找到今天自己进步的地方,写在日记上,坚持三个月,三个月后(也就是天)就会形成一种习惯。这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办法,因为要求一个差生一下子赶超优秀生不容易做到,但学生每天在自己昨天的基础上取得一点进步还是容易做到的。4、低起点、小步子、密台阶、快反馈说起转变问题学生的策略,张景浩和于伟利两位老师都提到这一条。这应该是转变问题学生最基本的的策略了。低起点、小步子、密台阶、快反馈这四句话不难理解,所谓低起点,就是对问题学生要求不能太高,不要与其他学生一个要求,尊重他们之间的智力能力上的差异;小步子就是帮问题学生制定计划时,目标设计得要让学生蹦一蹦能够得着,使他有信心实现,并在一步一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密台阶就是对问题学生要多关注,制定计划时,两个阶段性目标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能太长,太长了学生的意志力不够,缺少中间的强化容易使学生产生懈怠心理,半途而废;快反馈,就是老师发现学生的进步要及时表扬,及时强化,超过了时限,你的表扬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就会大打折扣。说实话,在这个过程中,是需要老师付出很多的心力的。不过,付出心力对于有上进心、愿意成长的老师来说不算什么。问题的关键是,转变问题学生过程中的第一步——怎样让这些失去自信心的孩子开始启动他们的转变,老师从何处入手,这确实是让很多老师都头疼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张景浩老师提出了一个“贴标签与天平理论”。在讲述这个理论之前,张景浩老师先讲了一个故事:夜深了,一位漂亮的女士回家经过一段比较荒凉的路段,忽然发现后面有人在跟踪自己,心中非常害怕。后来后面的人越来越近,眼看就要追上自己了,这位女士急中生智,站定后转身对后面的人说:大哥,走这段路我有点害怕,你能送我回家吗?大哥,我一瞅你就是个好人。结果,这个男子最后把这名女士护送到家,说:大妹子,我不是什么好人,但你那一句“大哥,我一瞅你就是好人”改变了我的想法,现在想想,做个好人,帮人做点好事,感觉还是不错的,我今后再也不做坏事了,谢谢你,大妹子。张老师说,这个男子为什么会改恶从善?就是因为这位女士给他贴了一个“好人”的标签。当然,并不是所有坏人都会因为一个“好人”的标签改变自己,但“贴标签”确实能让一些问题学生得到改变。张老师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一个学校,有一个黑皮肤的男孩调皮捣蛋,能量又大,在同学中还有一定影响力,令学校的所有老师都非常头痛。后来调过来一个新校长,这位校长第一次见到这个男孩,说:你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来,我给你看看手相。然后抓住孩子的手看了看说:让我看,你只要努力,将来你能当上德克萨斯州的州长。男孩问:真的吗?校长说:真的,我看的手相不会错,你将来一定能做得了德克萨斯州的州长。结果,这个孩子从此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处处以州长的标准要求自己,终于在五十岁左右当上了德克萨斯州州长。张老师说,“贴标签与天平理论”的理论基础是:每个问题学生都是在一次次的失败过程中,把自己的心理调整到了一种低水平的平衡状态中,认为成绩优秀、受到老师表扬对那些好学生来说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们智力好、能力强;自己智力、能力不如别人,成绩不好、受到忽视对自己来说也是理所当然的。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他们从来没有想嫉妒过什么,也没有想过自己要去争取什么。如果没有外来的刺激,他们就会在这种心理状态中把自己全部的潜能湮灭掉。老师的标签作为一种外来刺激,打破了他们内心原来的那种平衡状态,使之产生了一种新的欲望,这种欲望会促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调整,用自己行为的优化来回馈老师对自己的欣赏;然后老师对学生的进步提出表扬,学生再用自己的行为回馈老师。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最终促使他们走上向上发展的道路。 当然,这种“贴标签”的方法对那些内心深处深深烙下失败烙印的孩子来说,不一定能唤起他们心中再试一次的欲望。不过,没关系,于伟利老师还有一招杀手锏:给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于老师在刚接手一个班级的时候,班内有一个学生叫马安生,特别内向自卑,一个人坐在教室的角落里,不介入、不参与班内同学的活动与讨论,不与别人交往,更令以前老师头痛的是,各科作业都没交过。于伟利老师接手这个班级后,首先对马安生的情况进行了了解,发现这个学生不交作业主要原因是智力太差,确实学不会。于老师每天就单独给他布置作业,一开始量非常小,就写两三个词语,结果马安生按要求完成了,于老师及时对他进行了表扬和鼓励。后来有一天,于老师私下里给马安生布置了几个生词,问他能不能学会默写,马安生说能。第二天,于老师让马安生和班内几名学习最好的学生一起到黑板上默写这几个生词,结果,马安生和其他同学一样都把这几个词默写正确了。全班同学对马安生同学的进步报以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这次成功的体验,大大鼓舞了马安生同学,从此以后,他学习语文非常认真,语文成绩从原来的个位数进步到多分。但由于智力太差,马安生的数学、英语等其他科成绩还是没有多少起色。不过,从此以后,马安生同学的性情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得开朗活波一些了,做事有了自信了,在于老师的引导下,在家里也开始主动帮母亲做一些事情了。这个变化,让这个班原来的老师感到很是意外、惊奇,也让马安生的母亲对于老师非常感激。当然,也并非所有的问题学生,我们老师都能及时找到教育的突破口。于伟利老师说:教育孩子有时需要和风细雨,有时需要电闪雷鸣,有时也需要我们老师学会慢慢等待。在等待、观察和思考中,可能会在某一天,转变学生的教育契机会不知不觉出现在我们眼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机会却在灯火阑珊处”。关键是你有没有用寻找心上人的那份心去寻找教育学生的最佳时机。4、充满爱心 激情投入前面讲到的“低起点、小步子、密台阶、快反馈”是转变问题学生的策略,是一种有效的工具。但工具本身并不能扭转问题学生。工具要通过老师发挥作用,最好的最有效的工具,往往对使用者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面对怎样化解问题学生这一命题,可以说,于伟利老师做的是非常好的。于老师最难能可贵的,还不仅仅在于她遇到困难学生有办法使之转变,而且在于在她所负责的班集体里,绝对不会因为老师的教育操作不当出现新的问题学生。于老师为什么能做的这么好?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归结为多种原因:我们可以说,于老师比较幸运,工作分配得好,留校分到了枣庄师范学校的附属小学当老师,起点比较高,一直也比较受重用,获得了各种社会荣誉;我们也可以说,于老师阅读的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比较多,说起各位教育名家、各种教育理论可以侃侃而谈;我们还可以说,于老师有着很强的教育洞察力,及时觉察学生一些行为现象背后的内在原因,做出即时判断,及时找到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但我们还要问自己,于老师为什么比较幸运?为什么能阅读那么多书籍?她的教育洞察力从何而来?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于老师对学生充满爱心,对教育工作激情投入。这使得她对各种教育工具运用的得心应手,能够把各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发挥出最好的教育效果。在于老师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她与她的学生之间发生了很多很是赚人眼泪的温馨而又动人的故事。于老师经常到外地学习,但她每次学习都通过电话、手机短信和网络与自己班的科任老师和几乎每个学生进行交流,及时了解班级情况和学生的心理状况。于老师也及时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向自己的学生们作介绍。曾有一次她到上海参加学习半个月,在一天夜里十多点学习结束后,抑制不住对自己学生的思念,给全班同学写了一封信,向学生介绍了自己每天的学习生活的状况,表达了对学生们的思念,对很多同学在这一阶段的进步表示祝贺,对同学们对班级工作的贡献和付出表示感谢,对同学们的学习和各方面的进步提出了自己的期待,也对个别家庭中发生一些困难的同学表示了安慰和鼓励。整封信的内容就像一篇抒情的散文诗,文字优美,感情真挚动人。在于老师充满感情地读完这封信的时候,很多参加学习的老师都留下了动情的眼泪。于老师通过网络把这封信发给了班里的数学老师,安排第二天早自习让学生集体朗诵这封信。大家想,在第二天早自习,充满感情地朗诵这封信的时候,于老师的绵绵思念、殷殷期待会对全班同学发生怎样的激励作用?在这样的氛围里,还会有学生从好学生退化成问题学生吗?还会有哪一个问题学生不愿为了老师而改变自己呢?也是在这次学习之后的暑假假期来临之前,于老师班里有一个叫王家文的学生,送给了于老师一个笔记本。打开第一页,上面写着大大一行字:王家文和于老师的大小事。再往下翻,发现这是一本日记,里面全是关于发生在于老师身上的一些事:于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活动和游戏,于老师在班里提出的一些要求,于老师上课的一些情形……关于于老师在上海学习期间,王家文的日记中出现了这样几个文字片段:今天,于老师开始到外地去学习了,会有半个月时间见不到于老师了…………思念中……长思念,爱缠绵…………快了,于老师还有两天就要回来了,到时就能见到我们亲爱的于老师了……等待中……于老师终于回来了,我好高兴啊!……说到这里,于老师动情的说:我很少接受学生的礼物,但这份礼物我收下了。大家想,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近似爱情,但又是神圣的,超越了爱情。我们知道,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可以让一个人为你生、为你死。如果一个老师当到了这个份上,还有什么样的问题学生转变不了?为你生、为你死,我都不怕,改进自己的一些缺点、好好学习、努力上进,那有算的了什么呢?有时候,可能我们有些老师会想,我已经很努力了,很上进了,为什么班里的学生却不能向着我们老师期待的方向发展?了解了于伟利老师的这些做法,我们心中应该有了答案:付出你的真诚与爱心,投入你的精力与激情,你一定能收获丰厚的回报。 分享几句张景浩、于伟利老师的名言警句 & 1、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品,从里面打破是生物 & 2、发脾气就是短暂的发疯 & 3、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4、同事们,我们作为老师,是让自己的学生变成饿死的梭鱼,还是给学生的发条上满劲,对于老师来说可能是一念之间,对学生来说,可能改变的是他终生的前途。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各位博友好!我是来自农村中学一线的老师。十几年前,我从思考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入手,经历了对学校政教管理的思考、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对社会道德环境的思考,提出一条《中国德育的出路》,计70余万字。请诸位博友莫要见笑并给予关注、指点。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