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你究竟是人还是海豹OGS还是in

未来究竟是OGS还是in_玻璃_中国百科网
未来究竟是OGS还是in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耐用和超薄,更喜欢高强度的cover glass 和显示柔性超薄玻璃的组合。至于ito导电层在显示屏上还是保护玻璃内侧,终端消费者没有感觉,这也是苹果没有强调ip5具体是什么触摸技术的原因。不过从触摸屏技术的角度入手,有比较看清楚当前触摸屏技术的走势,未来究竟是OGS还是in-cell,或者是on-cell的天下。来看看下文的一些分析,或许你有会有个自己的见解。
瞄准In-cell、On-cell与OGS 面板厂抢薄型触控商机。触控面板与玻璃厂商正加紧布局内嵌式(In-cell)、On-cell及单片玻璃方案(OGS)触控市场(表1、2)。着眼于薄型化与玻璃硬度高达800MPa以上的触控面板,已为高阶智能型手机和平板装置品牌商突显产品差异化的利器,2012年触控面板供货商无不快马加鞭将In-cell、On-cell与OGS触控面板导入量产;同时,首德(Schott)亦发表玻璃硬度高达900MPa的保护玻璃,争食In-cell和On-cell市场商机大饼。
In-cell、On-cell与OGS触控面板
In-cell、On-cell与OGS触控面板
苹果/索尼/三星忙卡位 In-cell触控市场掀激战
事实上,索尼(Sony)In-cell面板已率先商用且终端产品也已上市;而苹果(Apple)则与乐金显示(LGD)合作开发In-cell面板,并已于近期导入量产。至于三星(Samsung)则挟更精简的In-cell设计架构来势汹汹,并积极申请专利,同时致力发展相关触控IC,让In-cell市场战火愈演愈烈。
图1 发明元素总经理李祥宇
图1 发明元素总经理李祥宇提到,In-cell强势挑战OGS触控的市场地位,传统触控模块厂须及早发展如悬浮触控等新应用,才不致让面板厂独揽大部分触控商机。
发明元素总经理李祥宇(图1)表示,现阶段,苹果、索尼、三星已展开In-cell商用部署或提出设计雏型,而其他如LGD、夏普(Sharp),东芝行动显示(TMD)、友达和奇美电子等也已急起直追。李祥宇指出,各家厂商的In-cell技术各有千秋,量产时程也不一。其中,索尼撷取On-cell和In-cell优点开发混合设计方案,生产良率已趋近90%;加上新思国际(Synaptics)、赛普拉斯(Cypress)均为其提供可搭配的触控IC,故该方案能率先跨越商用量产的门坎,并获索尼旗下Xperia和宏达电Evo系列手机采用。
索尼In-cell方案系将感应层(Rx)做在上玻璃的上方,并于LCD内导入Vcom电极驱动层(Tx)。藉由触控传感器分离式设计手法,透明导电膜(TCO)贴合和LCD制作良率可大幅提升;且因感应和驱动层相隔一片玻璃,互电容噪声干扰较少,有利于触控IC、LCD驱动IC设计。不过,李祥宇强调,其触控菜单现将不及精纯的In-cell设计,亦难消除液晶电容产生的噪声,导致触控反应延迟机率大增。
与此同时,苹果In-cell触控技术亦有重大突破。李祥宇分析,苹果In-cell采用三层立体结构,改善感测层和驱动层直接嵌入LCD的相互讯号干扰,但也垫高触控IC、LCD面板/驱动IC及软件算法开发难度。目前苹果已自行克服触控IC及算法问题,而乐金显示基于此设计的In-cell面板亦于日前出货,并透过TW 、TW 两项专利强化苹果In-cell触控对位精准度和驱动电位问题。
李祥宇进一步指出,由于三层立体结构过于复杂,预估面板良率仅能做到六至七成,且触控IC与LCD驱动IC须分时运作,整合困难,在在增加研发与生产投资负担。换言之,该设计只有苹果玩得起,恐难在其他品牌手机上实现。
至于三星则抢先业界申请pn-专利,展开In-cell技术布局。相较其他业者,三星In-cell设计架构更为精简,其将LCD内的触控感测层、驱动层距离拉近至2?3微米,进而隔离Vcom电极闸线(Gate Line)与数据线(Data Line)讯号干扰,并屏除液晶电容噪声,有助增进触控体验,且有利面板厂快速制造、缩减成本。惟其感测和驱动层距离太近,互电容影响过大将难以测出触控讯号,因而须投资庞大金额开发专用触控IC,量产还需一段时间。
不让三家大厂专美于前,发明元素亦已发展出新一代In-cell触控方案,最快预计在1年后导入商用量产。李祥宇透露,研究各家In-cell架构后发现,严重的互电容干扰问题系扼杀触控菜单现的罪魁祸首;因此,发明元素遂运用自电容(Self-Capacitance)设计方式,仅须在LCD内部导入感应层,以增强In-cell触控灵敏度和准确度。
李祥宇认为,自电容方案将是In-cell未来的发展方向,除可促进LCD更轻薄、透光率更高且产出容易外,还可将触控IC设计变动控制在一定程度内,降低先期投资成本。现阶段,苹果与三星也已积极投入自电容技术研发,特别是苹果在今年初与义隆的触控IC专利诉讼中,一改强硬态度,赔钱了事,就是为了取得义隆有关自电容运作的352号专利授权,加速研发新一代In-cell方案。
不只In-cell触控市场战况激烈,OGS市场战火也在各家触控面板厂的产品全面出笼后,扩大蔓延。
强攻轻薄型触控版图 奇美与华映量产OGS
继友达、宸鸿、胜华和达鸿等触控面板厂陆续量产后,奇美电子与华映的中小尺寸OGS方案亦将于明年投产;其中,奇美开发的11.6OGS面板方案,结合广视角技术并具备Full HD规格,已获得华硕采用,而华映OGS面板则计划于六代线厂房进行生产。
图2 奇美电子总经理王志超
图2 奇美电子总经理王志超表示,奇美电子11.6妓姘宕钆OGS和AAS全高画质面板的方案,将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奇美电子总经理王志超(图2)表示,奇美独家开发的11.6妓姘宕钤OGS,且结合两片广视角技术AAS(Azimuthal Anchoring Switch)Full HD面板,其中一片面板搭载WIS(Window Integrated Sensor)触控解决方案,该方案系直接在强化玻璃上制作传感器模式,已成功解决玻璃和玻璃贴合后产品较为厚重的弊病,达到轻薄和全贴合的优异视觉效果,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
奇美电子11.6妓姘宕钆OGS和AAS全高画质面板的方案,已获得华硕采用。在2012 Touch Taiwan触控、面板暨光学膜制程、、材料展览会中,奇美电子已展出华硕搭载奇美电子11.6妓姘褰岷OGS和AAS全高画质面板的方案,该产品可直接当超轻薄笔电(Ultrabook)使用,亦可仅使用上盖当平板装置。由于屏幕的正反面可同时启动,能让两个人同时透过屏幕进行不同的活动,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和弹性。
奇美电子透露,华硕采用奇美电子11.6妓姘宓姆桨福诮Windows 8操作系统,因此须待2013年华硕整合Ultrabook和平板装置功能的产品,以及搭载的奇美电子11.6妓姘宕钆OGS和AAS全高画质面板方案,才会正式启动量产。
据了解,奇美电子11.6妓姘宕钆OGS和AAS全高画质面板方案,为奇美电子首款导入量产的OGS产品。
奇美电子预期,一旦OGS价格骤降,且OGS玻璃强度提升,将可取代笔记本电脑的铝镁合金,有助于降低系统的整体物料列表(BOM)成本。
图3 华映副总经理玉鸿典
图3 华映副总经理玉鸿典谈到,华映针对In-cell、On-cell与OGS触控面板已有布局,将可望陆续导入量产。
另一方面,华映亦加紧展开OGS量产。华映副总经理玉鸿典(图3)谈到,华映生产OGS的六代线预计于2013年初启动量产,届时将可望挹注华映在触控面板产品的营收贡献。
除OGS之外,华映针对On-cell与In-cell亦有布局。玉鸿典指出,华映的On-cell触控面板已送样给客户,待客户正式下单即可导入量产;至于In-cell触控面板仍须等第三季剑扬第二代触控IC出炉后,方可投产。
值此触控面板竞争日趋白热化之际,触控屏幕保护玻璃市场的战火亦急速升温。
与康宁别苗头 首德800MPa玻璃抢市
继康宁之后,首德首款硬度达800MPa以上的保护玻璃Xensation Cover亦正式导入量产,并已获得智能型手机大厂采用,预计9月终端产品即可上市;未来,将与康宁分食高阶智能型手机触控屏幕保护玻璃市场大饼。
图4 首德家电科技亚洲区副总裁Luts Gruebel
图4 首德家电科技亚洲区副总裁Luts Gruebel指出,随着行动装置对保护玻璃的需求看涨,首德随时都有扩产的准备,以迎合市场需求。
首德家电科技亚洲区副总裁Luts Gruebel(图4)表示,高阶智能型手机品牌商为突显产品差异、提高终端消费者的使用安全性,已将玻璃硬度、厚度及离子交换层深度(DoL)列入采购评估要项,导致保护玻璃供货商技术挑战加剧,同时将垫高新进业者的进入门坎。
有鉴于此,首德已推出符合智能型手机品牌商要求的保护玻璃Xensation Cover,其玻璃硬度最高可达900MPa、最薄厚度仅0.55毫米(mm),且离子交换层深度达50微米(&m)。现阶段,能符合上述规格要求的仅有康宁和首德两大保护玻璃供货商。
其中,离子交换层深度尤为影响玻璃硬度强弱的关键指标。台湾首德总经理潘世崇说明,玻璃强化的过程中,必须先浸泡在装满硝酸钾的化学槽内,透过加热后产生离子交换,此时钾会渗入玻璃表面层,达到玻璃强化的目的。其中最佳的离子交换层深度必须达50微米,为技术难度所在,目前仅有少数保护玻璃供货商可达此一标准,同时能符合智能型手机品牌商对于玻璃硬度和薄度的要求。 面对康宁在保护玻璃市场渗透率高达50%以上,潘世崇认为,随着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Ultrabook等行动装置纷纷导入触控屏幕,将带动保护玻璃的需求水涨船高,显见未来保护玻璃市场规模将会急速扩大,单一家厂商无法吃下所有的市场,将为新进业者如首德扩大版图的机会点。 Gruebel透露,首德已成功打进高阶智能型手机与平板装置品牌商的供应链,预计年底将有更多导入Xensation Cover的行动装置出笼。首德将持续与全球前十大智能型手机及平板计算机品牌商接洽,以争取更多的保护玻璃订单,预期未来3年内市占可望扩大至20%。
面对竞争对手来势汹汹,康宁亦非的灯,除于今年发表新一代硬度更强、厚度更薄的Gorilla Glass 2保护玻璃之外,再发布五代线可挠式玻璃,另辟触控玻璃新战场。
康宁携手工研院 五代线可挠式玻璃亮相
凭借工研院在制程与设备的技术支持,日前康宁已于2012 Touch Taiwan触控、面板暨光学膜制程、设备、材料展览会中展出五代线的可挠式玻璃Willow。未来工研院将逐步协助国内设备厂开发可挠式玻璃生产设备,抢攻制程设备市场先机。
图5 可挠式玻璃将成为康宁新技术布局
图5 可挠式玻璃将成为康宁新技术布局。左起为康宁特殊材料事业群亚洲区商业技术总监陈希杰、显示科技事业群商业技术总监高慧珍、高效能显示产品商业处长Chris Hudson、台湾康宁显示玻璃董事长暨总经理余智敦、玻璃事业集团事业群副总裁暨Willow Glass项目总监Dipak Q. Chowdhury
台湾康宁显示玻璃董事长暨总经理余智敦(图5)表示,康宁全新的轻薄、可弯折玻璃基板打破传统平面显示的框架,使显示器可环绕设备或建筑,并能在卷对卷(R2R)制程进行生产,如同报纸印刷般,能降低量产成本。
康宁玻璃事业集团事业群副总裁暨Willow Glass项目总监Dipak Q. Chowdhury(图5)指出,康宁展出的宽一公尺、长大于300公尺的卷轴和五代线尺寸的超薄可挠式玻璃Willow,其厚度仅50?200微米,优于一般薄型化的玻璃与塑料基板,可实现采用高温制程的可挠式显示器的应用。
相较于薄型玻璃基板,Willow具备可挠性、更贴合、重量和厚度减少七倍及可实行R2R制程,减少约50%的生产成本;与塑料基板相比,Willow兼具阻水和阻氧优势、更好的透明度达7%及适用于高达450度的高温制程。
Chowdhury透露,继五代线后,康宁将计划于2013年投资更高世代线的可挠式玻璃研发,并导入试量产。
图6 工研院电光所所长詹益仁
图6 工研院电光所所长詹益仁认为,可挠式玻璃是台湾面板和设备厂商新的市场机会点,工研院将力促国内供应链成形。
工研院电光所所长詹益仁(图6)强调,有鉴于触控面板将会朝可挠式演进,可挠式玻璃对于日后台湾触控面板供货商,如友达、奇美、宸鸿、胜华、达鸿等影响甚大,因此工研院正紧锣密鼓地计划于年底前成立国内可挠式玻璃联盟,预计2013年上半年将有机会协助国内设备商如志圣、钧豪精密等的可挠式玻璃生产设备上市,最快明年下半年将有可挠式玻璃的终端产品问世。 有鉴于高阶智能型手机和平板装置配备薄型化、硬度达800MPa以上的保护玻璃,以及In-cell、On-cell及OGS触控面板已势不可当,触控面板厂和玻璃大厂正竞相部署并导入量产,以积极圈地高阶智能型手机和平板装置版图,以免错失这波高获利的市场商机。
另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OGS,In-cell和On-cell技术门坎更高,市场将为少数面板大厂所把持;因此OGS将为台湾面板厂主要的获利来源。
收录时间:日 19:43:49 来源:中国触摸屏网 作者:匿名
上一篇: &(&&)
创建分享人
喜欢此文章的还喜欢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QQ:OGS到底有没有未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OGS到底有没有未来
上传于||文档简介
&&O​G​S​好​文​章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查看: 19666|回复: 21
In-Cell、On-Cell及OGS全贴合屏幕技术
一、什么是全贴合?&&. o6 |/ x- C; q+ x7 e+ z+ L
& & 智能手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许多厂商都希望通过硬件的差异化来凸显自己,什么IPS、SLCD、视网膜、ClearBlack等新名词不断的出现,很多时候在我们还未理解新技术的时候新的技术名词又诞生了。最近又有不少手机厂商开始以“全贴合”这一技术来给自己的手机增加卖点?究竟这是什么,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6 o! z# D- l4 ?) F" f
& & 1、屏幕的结构&&从屏幕的结构上看,我们可以把屏幕大致分成3个部分,从上到下分别是保护玻璃,触摸屏、显示屏。而这三部分是需要进行贴合的,一般来说需要两次贴合,在保护玻璃与触摸屏之间进行一次贴合,而另一次的贴合则是在显示屏与触摸屏之间。按贴合的方式分可以分为全贴合和框贴两种。&&( q6 ~. C" s9 L( T: v# `
1.png (104.45 KB, 下载次数: 175)
15:19 上传
3 x8 Q: k1 l- v2 G7 }7 r8 Q0 w
& &2、框贴&&所谓框贴又称为口字胶贴合,即简单的以双面胶将触摸屏与显示屏的四边固定,这也是目前大部分显示屏所采用的贴合方式,其优点在于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但因为显示屏与触摸屏间存在着空气层,在光线折射后导致显示效果大打折扣成为框贴最大的缺憾。9 y0 g/ [0 V! p* \, u$ _- v
& & 3、全贴合&&全贴合即是以水胶或光学胶将面板与触摸屏以无缝隙的方式完全黏贴在一起。相较于框贴来说,可以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全贴合屏幕主要是以原有触控屏厂商为主导的OGS方案,以及由面板厂商主导的On Cell 和In Cell 技术方案。 ! r9 o* g5 {7 ?5 G4 [; {+ ]
8 M7 w! h2 k3 u+ [; ]
&&&&全贴合优点:全贴合技术取消了屏幕间的空气,这有助于减少显示面板和玻璃之间的反光,可以让屏幕看起来更加通透,增强屏幕的显示效果。目前一些手机像iPhone 4S、米2、Nexus 7、Ascend D1 四核 也都采用了全贴合技术。另外苹果最新推出的iMac也采用了全贴合的技术。
2.png (34.02 KB, 下载次数: 180)
15:20 上传
& & 5 b" B3 g6 {6 `: Q4 h' R6 ?
采用全贴合技术的iMac反光可以减少75%&&& & 全贴合技术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屏幕再也不会进灰了。触控模块也因为与面板紧密结合让强度有所提升,除此之外,全贴合更能有效降低显示面板噪声对触控讯号所造成的干扰。 虽然说全贴合的优势巨大,但良品率相对较低,因为良率不佳而造成的表面玻璃和甚至面板于贴合过程中的消耗、报废,必然会造成成本的上升,因此脱泡与贴合良率的控制就会成为比材料成本更重要的因素。&&
& & 二、全贴合In-Cell、On-Cell、OGS三种屏幕技术&&手机屏幕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保护玻璃,触摸屏、显示屏着三部分进行两次贴合,如果才用框贴显示效果将大打折扣,而如果采用全贴合良品率又是一个问题。由于保护玻璃、触摸屏、显示屏间每经过一道贴合制作程序,良品率就会大打折扣,如果能够降低贴合的次数,无疑也将提高全贴合的良品率,目前出现了几个发展方向:以原有触控屏厂商为主导的OGS /TOL方案,以及由面板厂商主导的On Cell 和In Cell 技术方案。目前较有实力的显示面板厂商倾向推动On-Cell或In-Cell的方案,主要原因是其拥有显示屏生产能力,即倾向于将触摸层制作在显示屏;而触控模组厂商或上游材料厂商则倾向于OGS,即将触控层制作在保护玻璃上,主要原因是具备较强的制作工艺能力和技术。两者的共同点均可以减少贴合次数,这样也就可以达到节省成本提升贴合的良品率。另外由于少了一层触摸层,从而也可以达到节约材料成本和实现轻薄化的目的,而其中苹果iPhone5 就是采用了In-Cell的技术。5 V/ w. D/ s! l$ N&&Y
& & # I4 ]1 m$ M1 [$ v# C/ s3 n% U6 y% _
& & 1、In-Cell&&8 l% ~! t: c' \" T( `
& & In-Cell是指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方法,即在显示屏内部嵌入触摸传感器功能,这样能使屏幕变得更加轻薄。同时In-Cell屏幕还要嵌入配套的触控IC,否则很容易导致错误的触控感测讯号或者过大的噪音。因此,对任一显示面板厂商而言,切入In-Cell/On-Cell式触控屏技术的门槛的确相当地高,仍需要过良品率偏低这一难关。目前采用In-Cell 技术除了苹果的iPhone 5,还有诺基亚的Lumia920。其中iPhone5 屏幕的厚度估计为2.54mm,In-Cell薄化贡献为0.44mm,约占到厚度下降1.7mm的25%。
4 m% L; r, J5 t7 Z' Z
3.png (29.28 KB, 下载次数: 185)
15:21 上传
4.png (103.07 KB, 下载次数: 178)
15:21 上传
! v1 K+ C3 T9 u2 t0 g0 h6 C
& &&&iPhone5比iPhone4S少了触摸屏这一层2 k&&h+ s$ T; i" ]) s
虽然说目前有苹果这一巨头大力推动In-Cell 技术,但是在未来几年内仍仅限于高端智能手机领域,主要问题还是良品率,因为In-Cell一旦损坏损失的不仅仅是触摸屏, 显示屏也将连同一起报废,因此厂商对In-Cell良率要求更高。1 U3 s6 T2 a( P' m) R% l* m8 `5 E
: {& a" `0 ]/ Z+ B5 B* S
& & 2、On-Cell&&+ J6 I4 s- O' r3 l3 Q
& & On Cell是指将触摸屏嵌入到显示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片之间的方法,即在液晶面板上配触摸传感器,相比In Cell技术难度降低不少。三星、日立、LG等厂商在On-Cell结构触摸屏上进展较快,目前,On Cell多应用于三星Amoled面板产品上,技术上尚未能克服薄型化、触控时产生的颜色不均等问题。 ) q* h: O5 i- @* I5 l7 p
5.png (78.61 KB, 下载次数: 199)
15:24 上传
6 O5 L# o2 C1 g# b) Z" Q. G&&z&&g
In-Cell 和On-Cell对比&&& & 3、OGS /TOL&&2 F" d, S) _- ^6 J! o* _" ]5 b
& & OGS技术就是把触控屏与保护玻璃集成在一起,在保护玻璃内侧镀上ITO导电层,直接在保护玻璃上进行镀膜和光刻,由于节省了一片玻璃和一次贴合,触摸屏能够做的更薄且成本更低。目前国内手机品牌厂商中如天宇大黄蜂1代、金立风华、小米2已都采用了OGS技术。不过OGS仍面临着强度和加工成本的问题。由于OGS保护玻璃和触摸屏是集成在一起的,通常需要先强化,然后镀膜、蚀刻,最后切割。这样在强化玻璃上切割是非常麻烦的,成本高、良率低,并且造成玻璃边沿形成一些毛细裂缝,这些裂缝降低了玻璃的强度,目前强度不足成为制约OGS发展的重要因素。
% f1 a$ p2 S, Q6 t+ ]$ K- `4 b3 J
6.png (27.99 KB, 下载次数: 179)
15:26 上传
& && &在有些触控厂商的内部文档中会用 TOL ( Touch On Lens)来表述 OGS ,两者是一个意思。(MX2 的 TOL/单玻璃 是一个意思,和小米的 OGS 本质上也是一个东西)在保护玻璃上直接形成 ITO 导电膜及传感 器的技术,一块玻璃同时起到保护玻璃和触摸传感器的双重作用。&&当然还有其它类似OGS全贴合屏幕结构,如GG、GG2、GF等,如下图 / i3 f7 n2 F6 @- i5 y$ ^
7.png (127.83 KB, 下载次数: 207)
15:27 上传
& &4、In-Cell、On-Cell、OGS、GG四种屏幕对比
8.png (257.31 KB, 下载次数: 193)
15:27 上传
不错不错,好资料!
不错&&可以了解了解
不错不错,好资料!7 B, y! v2 D+ c7 ]5 I& t
楼主能否解释下单玻璃全贴合工艺中出现以下图片中的状况时,是否LCM屏也需特制,或与普通常规屏
4.png (103.62 KB, 下载次数: 188)
11:37 上传
不一样?LCM屏中需加入触摸屏部分吗?
好贵呀,暂时只能路过了。。。 " v3 v" O; P, L, Z5 S4 S) R
向你学习了,我天天关注论坛的技术文单,深感自已知识的缺乏,无以为报,只能多登陆各位大侠的贴子,以提高大侠们的金币,为触屏贡献一点力量,我们做后段贴合工作,G+G贴合,G+F贴合,请大侠们支持,我们共同促进触屏技术的发展。我们以优质的性价比,为大侠们做好服务,谢谢。张生,,深圳福永,手机TP,总成,贴合
很好,谢谢
跟帖学习。。。。。。。。。
地址:成都市高升桥东路2号高盛中心1109室 电话:028--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
在线咨询QQ:
MSN:蜀ICP备号2013年in-cell触控手机达1.7亿台 G/G触控技术将淡出市场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1.扫描左侧二维码
2.点击右上角的分享按钮
3.选择分享给朋友
苹果Apple新一代智能手机iPhone 5导入In-Cell触控技术,为触控面板产业带来巨大变革。工研院IEK表示,过去单纯提供外挂式触控面板模块制造厂商正在流失既有产业版图,预期2013年将有更多品牌厂商发表采用in-cell触控面板的智能终端产品,不仅将促使in-cell触控技术成熟化,以2013年全球手机销售量估达20.23亿支、中高端机种约占33%,其中又有25%可能采用in-cell触控技术产品推估,2013年全球in-cell触控手机上看1.7亿支。根据台湾工研院IEK整理预测,2013年全球采用in-cell触控面板的中高端智能手机市场规模上看1.7亿支,接下来2015年市场规模可能达到2.6亿支,2017年出货规模更将挑战4.1亿支。亦即从年期间,全球采用in-cell触控面板手机的出货年复合成长率接近25%。台湾工研院IEK表示,2012年全球产业中,台湾约占43%市场,产值达新台币1650亿元,在全球触控产业链占重要地位,但全部皆属传统外挂式触控面板。对于in-cell触控技术兴起,传统外挂式触控面板厂商因没有TFT-LCD光罩制程,因此无法生产in-cell触控面板,近来主要转向OGS单片式玻璃触控技术挺进,或扩大贴合业务(Lamination)、投入大尺寸产品应用如笔记本电脑、AIO PC等新市场,期许维持营运成长动能。不过,工研院IEK强调,台湾液晶面板厂商则有机会利用in-cell触控技术,重新整合主导触控与液晶面板产业的整合,扩大产业生态链影响力。但实际发展还是要视业界厂商评估整体环境与企业个别状况而定。2012年Apple在iPhone 5导入in-cell触控技术,为触控面板产业开启了新局面。因为in-cell系直接将触控线路整合于液晶面板生产制程当中,除了达到薄化产品效果,也简化生产流程与零组件数量的目的。而传统外挂式双层玻璃贴合G/G结构触控面板则快速淡出iPhone市场,虽然还保留9.7吋iPad市场份额,但G/G触控技术前景堪称飘摇。
您的昵称:
美国的游客
(您将以游客身份发表,请 | )
什么是触控面板?
触控面板就是当手指触碰Sensor时,会有一模拟讯号输出,由控制器将模拟讯号转换为计算机可以接受的数字讯号,再经由计算机里的触控驱动程序整合各组件编译,最后由显示卡输出屏幕讯号在屏幕上显示出所触碰的位置。
In-Cell触控技术是什么?
In-Cell触控技术,In-Cell触控技术是什么? 通过电子工程专辑网站专业编辑提供In-Cell触控技术的最新相关信息,掌握最新的In-Cell触控技术的最新行业动态资讯、技术文萃、电子资料,帮助电子工程师自我提升的电子技术平台.
OGS触控技术是什么?
OGS触控技术,OGS触控技术是什么? 通过电子工程专辑网站专业编辑提供OGS触控技术的最新相关信息,掌握最新的OGS触控技术的最新行业动态资讯、技术文萃、电子资料,帮助电子工程师自我提升的电子技术平台.
in-cell触控技术是什么?
in-cell触控技术,in-cell触控技术是什么? 通过电子工程专辑网站专业编辑提供in-cell触控技术的最新相关信息,掌握最新的in-cell触控技术的最新行业动态资讯、技术文萃、电子资料,帮助电子工程师自我提升的电子技术平台.
触控面板是什么?
触控面板,触控面板是什么? 通过电子工程专辑网站专业编辑提供触控面板的最新相关信息,掌握最新的触控面板的最新行业动态资讯、技术文萃、电子资料,帮助电子工程师自我提升的电子技术平台.
新添订阅功能,提供全面快捷的资讯服务!
关注电子工程专辑微信
扫描以下二维码或添加微信号“eet-china”
访问电子工程专辑手机网站
随时把握电子产业动态,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5G网络在提供1Gbps至10Gbps吞吐量方面具有很好的前途, 并且功耗要求比今天的网络和手机都要低,同时还能为关键应用提供严格的延时性能。本期封面故事将会与您分享5G的关键技术发展,以及在4G网络上有怎样的进步。
新版社区已上线,旧版论坛、博客将停用
1、为防数据丢失,旧版论坛、博客不再接受发帖;
2、老用户只需重设密码,即可直接登录新平台;
3、新版博客将于8月底完美归来,敬请期待;
4、全新论坛、问答,体验升级、手机阅读更方便。
推荐到论坛,赢取4积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