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发展趋势留学,会成为未来的趋势吗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渐受中国留学生亲睐|一带一路|留学生|小语种人才_新浪教育_新浪网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渐受中国留学生亲睐
中国学生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商学院上课。摄影/章轲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国际高等教育区域化趋势明显,“一带一路”沿线与中国经济交往活跃的国家逐渐受到中国留学生重视,老牌留学目的国正在被新兴国家和热门留学区域中心所取代。
  10月21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共同发布《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蓝皮书。蓝皮书称,在“一带一路”合 作倡议下,中国企业将更多地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既熟悉当地情况,又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才极为短缺,互派留学生无疑是培养人才的最佳方式。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执行秘书长苗绿表示,加强“一带一路”沿线留学生的双向往来,尤其是加强来华留学生的培养势在必行。
年八大留学目的国的变化情况
年中国在各主要留学国家的留学生人数
  “一带一路”沿线国受重视
  苗绿说,目前最受中国留学生欢迎的留学目的国仍是英语国家,但与中国有活跃经济交往的国家逐渐受到重视,未来将可能吸引更多的中国留学生。
  根据《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5)》对年主要留学接收国中国留学生人数的统计,目前最受中国留学生欢迎的留学目的国仍是北美和 英联邦等英语国家。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公布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呈现稳定增长态势,日本、韩国、德国的中国留学生平缓增加,而法国和新西兰留学人数 略有减少。
  从近五年对本科毕业生留学的调研来看,赴美国、加拿大、英国留学的学生占比在2014届有较大的减幅,从前四届的55%左右降到40.7%,赴英国 留学的学生占比从前四届的24%以上下降至17.3%;赴美国、加拿大留学的学生占比从2013届的31.4%降到23.4%;而赴日本、韩国、德国、中 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留学的比例均有较大提升。
  蓝皮书称,随着“中国-拉共体论坛”、“一带一路”的提出、APEC举行及中澳自贸协定签订等经贸大事的发生,与中国有较为活跃的经济交往的国家将成为留学生关注的目的地。
  根据CCG的观察,“中国-拉共体论坛”成立后,市场对西班牙语人才的需求将不断上升。全球共有4亿人以西班牙语为母语,而在美国有600万人、法 国有200万人、德国有50万人学西班牙语。中国学习西班牙语者不足2.5万人,远不能满足经贸交往对西班牙语言人才的需求,由此相关国家留学生也将成为 重要人才。
  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推进,沿线国家的留学生也将会成为核心稀缺人才,也将刺激中国留学生向相关国家分散,重点国家如新加坡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对留学生所采取的优惠措施对中国留学生有着明显吸引力。
  此外,部分非英文国家出台各种措施,吸引留学生,也将促进中国留学生进一步从英语国家分流。如从2014年冬季学期开始,德国16个联邦州将全面取 消收取学费,仅萨克森州还在收取每学期不超过500欧元的学费。日本东京大学、庆应义塾大学、明治大学等30多所名校在本科阶段开设信息工程等专业的全英 文授课(G30)课程。
  设立“一带一路”留学基金
  “建议增加亚投行在教育领域的投资,设立‘一带一路’留学基金。”蓝皮书提出。
  苗绿说,随着“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推进,中国社会面临着从“引进来”向“走出去”的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国际化的人才无疑成了转型能否成功地 关键要素之一。而“一带一路”、亚投行所涉及的区域对中国诸多企业而言是非常陌生的地区,没有大量的专业性人才的储备,很难推动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表示,从全球跨国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落地国企业用人还是以当地人才为主,因此,培养熟悉、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成为一个重要的人才培养途径。
  而人才培养方面,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充分利用好分布在134个国家的495所孔子学院,依托他们培养起来的数百万亲近中国文化的学员和已经打造好的文化交流基础,加强来华留学,并且从孔子学院学员、来华留学人才中,培养和挑选“一带一路”所需国际化和本土化人才。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相应国家中国海外留学生和孔子学院培养起来的数万名中方院长及外方院长,为我国未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解决国际人才缺口问题。
  王辉耀认为,加强沿线国家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是“一带一路”建设中人才培养和交流的重要载体,而设立“一带一路”留学基金,加大留学教育的投入,将成为培养“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所需国际人才的重要抓手。
  更多信息请访问:
(收录2553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57名专家为您服务)
三步报志愿
3166人已测试
3166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人民币走向“一带一路”趋势明显
近年来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货币互换、跨境业务快速提升,并有望进入其主流货币市场。全球投资者最多持有的仍为美元,但种种迹象显现,美元荒已不同程度出现。此时,人民币可以补充全球经贸对货币的需求。而今年,人民币也有望被纳入SDR。
日前在青海举办的&中国&一带一路&金融论坛&上,与会金融界人士认为,近年来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货币互换、跨境业务快速提升,并有望进入其主流货币市场。目前,人民币占领国际货币市场面临关键期,需内外双修破解难题。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在论坛上表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以美元为主的全球货币流动正在减缓,目前全球经济虽呈缓和复苏,但经济增速较慢,去杠杆压力较大。
&眼下,全球投资者最多持有的仍为美元,但种种迹象显现,美元荒已不同程度出现。此时,人民币可以补充全球经贸对货币的需求。今年,人民币有望被纳入SDR(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这将助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完善。&姚余栋说。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货币互换、人民币跨境业务迅速增长。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已与2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其中&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家就占10个;全球14个清算行中,有7个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均支持人民币成为区域计价、结算及投融资货币。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都在开展新兴产业,需要更多货币,人民币凭借利率低且储量大的优势,未来几年&走出去&的量会越来越大。
光大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吴富林在论坛上提出,&一带一路&为人民币跨境支付、流通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对国内金融机制提出双重需求,即功能与融资的需求。为满足这两个需求,我国金融产业需要研究建立新机制。
专家认为,人民币跨境流通趋势虽然越来越明显,但不可忽略的是,人民币无法双向良性回流的情况还存在。占领国际货币市场,不仅要考虑人民币怎么&走出去&,还要考虑如何&走回来&。
专家建议,首先,我国应尽快完善人民币环流机制。姚余栋认为,我国应尽力保证人民币在国际市场流通渠道畅通、保证人民币在国际市场流量可控、保证人民币不泛滥于国际市场。
其次,人民币走向&一带一路&需要技术保障,强大的货币运行依靠强大的清算系统,特别在网络金融的环境下,清算系统尤为重要。我国应加快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和全球清算体系建设,实现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的高效安全;加大支持境内机构使用人民币对外贷款和投资。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近日,全国妇联等9部门共同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年)》,,明确了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化水平、加快家庭教育法制化建设等...
新华每日电讯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推动医疗供给侧改革,进行分级诊疗探索,以有效缓解“看病难”问题。然而记者历经七个月...
经济参考报
工信部14日发布的《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年)》提出,到2020年,钢铁工业实现全行业根本性脱困。在此基础上,未来我国严禁新增钢铁产能,停...
经济参考报
11月14日,环境保护部发布1-10月全国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监测表明,今年以来全国及重点区域颗粒物浓度呈下降趋势,空气质量总体改善。同...
11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将对地方政府性债务高风险地区实行分级应急处置,必要时将依法实施地方政府财政...
每日经济新闻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Copyright (C) 2016 每日经济新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北京: 010-, 上海: 021-, 广州: 020-, 深圳: 9, 成都: 028-梁海明:一带一路不可忽视捕捉国际趋势
一带一路百人论坛
  新年伊始,从环球股市、汇市到大宗商品震荡一浪接一浪。国际市场风云变幻,不但已严重冲击了不少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的经济,也为我国的&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一个新命题:若未来国际经济、金融市场的波动加剧,会否影响我国的国际产能合作与&一带一路&建设进程?
  对此,除了研究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军事安全、国别研究和投资风险等领域之外,我认为,未来可能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以适应最新的国际趋势,保障&一带一路&的顺利实施。
  其一,应加强对国际经济未来趋势的研究。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若要加强国际产能合作,首先需要思考的是到底只有我国产能过剩,还是众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产能过剩?若国际市场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尚未复兴或复苏,导致对外需求减少,必将影响我国希望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和价值链重构的计划。因此,正确研判国际经济未来趋势是其中的关键之一。
  过去环球金融危机的历史中,危机在发达国家的平均持续期为7年,在新兴国家则是10年。依照此规律,2008年爆发环球金融危机之后,到2015年至2018年很可能是发达国家走出危机,但新兴国家仍在危机中的错配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发达国家通缩问题渐渐缓解,新兴国家通缩问题仍陷困境,由兴国家对全球经济的增长贡献已强于发达国家,这会导致全球的经济增长水平较低,各国对外需求也较难有普遍上涨的动力。
  那么,环球的经济究竟何时才能开始真正复苏,国际市场的需求何时才能开始上涨,什么时候、什么领域才是推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最好时机和选择?这就需要我国加强国际经济未来趋势的研究,找出一个可供选择,能够互利互惠的方案和时间点。
  此外,随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未来几年GDP6.5%至7%的增速可能会成为新常态,如何用国际社会易以理解的方式,及拿出有理有据,深具说服力的解释,来令国际社会适应这一新常态,全面掌握我国经济变化,对我国的发展仍保持信心,以及如何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信我国经济增速虽放缓,但仍有实力、仍有能力推动&一带一路&的建设,能够促进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如何做好经济领域的对外传播,打好国际信心站,以释开各国的疑惑,这也是未来我国在推进&一带一路&过程中也要面临的课题。
  其二,应加强对国际金融趋势的研究。
  虽然不少发达国家逃离环球金融危机的泥坑,经济开始复苏,但诸如、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很大程度上是靠量化宽松(QE)政策来实现的。这种大印钞票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下,经济的增长势头不少只是&虚火&,而且资产泡沫容易越胀越大,一旦泡沫破灭则可能导致爆发金融危机。
  尤其是在当前由美元主导国际金融体系下,世界主要国家的财金政策、金融机构业务过度同质化,实际上是扩大了风险的相关性,也增大了整个系统的脆弱性。虽然每个政府的财金政策、个体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假设是一样的,但如果这些假设的风险被证明是错误的话,整个金融系统都会受到感染。未来数年内会否再度引发新一轮的环球金融危机,值得各界关注。
  如果环球或者区域内未来又爆发金融危机,那将对我国的经济带来什么影响,以及对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贷款投资的项目带来何种冲击?针对可能爆发的环球金融危机,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有无应对预案,以将损失减至最低?这也是非常值得重视、值得研究的领域。
  近期人民币和港币汇率的波动,让不少企业备受汇率变动之苦。事实上,对国际主要货币汇率的研究也应成为&一带一路&考虑的重点。过去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货币汇率问题早已有过血的教训。如中信泰富为对冲元对其业务的影响,2008年曾签订多项澳大利亚元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但由于澳大利亚元汇率此后一路狂泄,导致中信泰富总损失超过100亿元。
  即便是有&超人&之称的华人大企业家李嘉诚,也曾因汇率问题遭受不少损失。过去几年李嘉诚主要投资欧洲国家、和澳大利亚等地的资产,投资额超过3200亿港元。由值美元低息年代,李嘉诚对外投资的融资资金也多是美元,而投资的则是欧元、英镑和澳大利亚元等非美元货币资产,但是近两年来,欧元、英镑和澳大利亚元对美元的汇率贬值都接近或超过10%,赚到的钱无论换算美元或是兑换港元,都令李嘉诚损失不少。
  其三,应加强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原油价格未来走势的研究。
  除了国际货币的汇率之外,&超人&李嘉诚的海外投资另一坎坷之处,就是国际原油价格大跌,导致他所投资的加拿大赫斯基能源市值曾一度蒸发超过30%。
  受国际油价下跌冲击的还有前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国泰航空,国际油价在过去两年不断下跌,国泰航空公司由于错误判断燃油价格的跌幅,导致去年全年在燃油对冲的亏损扩大至逾70亿港元。随着国际油价继续下探,加上国泰航空的燃油对冲合约有效期至2019年,未来几年其损失有可能会继续扩大。
  前车之鉴,亟需引起各界高度重视。由于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是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先导,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共同打造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则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运输大通道。无论是&走廊&还是&通道&,都离不开大量使用燃油,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对海陆的互联互通影响巨大,值得好好地深入探讨、研究。
  综上所述,在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各种新变化之下,对涉及&一带一路&的相关研究,细的要研究得更细致,更具有可操作性,如此才能接地气;大的要研究得更加宏观,更加具有国际视野,较为准确捕捉到国际趋势,才能有助于我国政府的相关决策及减少企业&走出去&的损失,让&一带一路&建设前进的步伐更加稳健。
  作者简介:梁海明,一带一路百人论坛研究部主任、专家委员会委员,智谷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财经专栏作家,中央电视台财经评论员,著有《&一带一路&经济学》、《你不知道的财经真相:美国退出QE之后的世界》、《经济新政策与我们》等个人专著,并与亚投行行长金立群、经济学家林毅夫等学者,合著有《&一带一路&引领中国:国家顶层战略设计与行动布局》著作。梁海明主要研究领域为一带一路、宏观经济、自贸区、粤港澳经济合作和跨文化海外传播。
  梁海明作为知名的经济学者,曾在国务院商务部、海南省政府、山东外专局、浙江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讲授:一带一路倡议内涵、一带一路经济学、一带一路下地方政府如何吸引人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和挑战、环球经济趋势、欧美量化宽松政策、香港金融市场、伊斯兰金融市场和中国企业如何进行海外传播等课程。
  多篇&一带一路&、环球经济、文化产业和香港问题等的研究报告上交中央政府,相关研究成果包括:《一带一路经济学》、《一带一路下政府吸引人才的战略和策略》、《一带一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企业走出去应多点在商言商》、《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企改革》、《一带一路应&轻装上阵&》、《中国如何发展伊斯兰金融》、《一带一路需文化包容》、《一带一路下如何寻求文化共生》、《一带一路会否引发产业空壳化》、《一带一路需孔子食堂》、《一带一路海外传播应避免单一聚集政治》、《从&一带一路&的海外传播看中国外宣的成功与不足》、《一带一路下如何加深粤港合作》、《一带一路下香港的角色》、《粤港澳可打造成&中国硅谷&》、《各界对自贸区的五大误解》、《美元霸权比美国霸权更持久》、《欧债危机下欧元的前途》、《经济会否再迷失廿年》、《会否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等等。
责编:石华轩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