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圈对联怎么写的粘怎么写

对联怎么写
10-03-21 &匿名提问
最近许多朋友都积极响应寒社号召,写了春联,并装裱起来,成为百度空间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但是也有相当的一批朋友非常喜欢春联这一形式,但苦于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样写春联,今天我就简单地介绍一下春联的写法。   春联实际上就是对联,只是它用到春节前。一般是大年三十年夜饭吃完,把原来的春联撕掉,贴上新的春联,叫辞旧迎新。这副春联就要用到明年的大年三十才能换掉。因此,春联比较讲究喜庆气氛,要“求吉利”,要“求平安”,要“求发展”,这是春联内容的要求。而一般的对联就没有内容限制了,比较自由。   形式上的要求:   一.字数相等,不能七长八短。   二.只能两句。不能三句四句,诗歌里的“流水对”另说。每句一联,第一句称为上联,第二句称为下联。上联有多长,下联也得有多长。   三.词性相对。上联用名词,下联也得用名词,上联用动词,下联也得用动词……。在实际操作中,要尽量遵守这个要求。比方:上联是:两个黄鹂鸣翠柳,那么你得先把它的词性确定了:   两个/黄鹂/鸣/翠/柳;两个,数量词;黄鹂,名词,其中的黄是表色彩的名词;翠形容词,柳名词。   那么下联就得跟上联相对。两个对的必须是数量词,你对荷花就不行!为什么?词性不对。你对一双行不行?可以!对万点行不行?可以!总之得对数量词。黄鹂是鸟名,对鸟名行不行?可以!对花名行不行?可以!对鱼名行不行?可以!反正,你得对一个带颜色的名词才可以!鸣是动词,你对唱可以,对舞也可以,对飞可以,对吟也可以,你不要对“我”对“耶”对“一”之类的就行了。翠颜色,你也对颜色就好,柳树名,对树名,花名……什么名都行,就是不要对名词以外的词。另外,你对好了,一定要注意内容的连贯性,上下联的内容不连贯,就不行。   两个黄鹂鸣翠柳的下联大家都知道,是“一行白鹭上青天。”你去检查吧,有没有对不上的地方?没有!内容怎么样?非常连贯!意境怎么样?太美了!这是非常成功的对联。   也有内容很好,但是有个别地方不很恰当的名联,如:”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飞对的是风,词性不对。雪对的是雨,词性对上了;迎对的是送,也对上了;春对春;到对的是归,也对上了。这是比较宽泛的对联。   对联的种类很多,有兴趣的朋友请看寒社的首页,置顶部分,对联知识和平仄规律。   精通对联的网友很多,如寒塘鹤影舞空间,明台,唐山大牛,三闲散人,和光同尘,大明教主,神算码王等,我的这篇文章完全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之作。只是因为朋友们多次询问,觉得有必要介绍一下,让更多的朋友也写起对联来,才不得不写,有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门神、春联的前身是桃符,又称“桃版”。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用桃作厌胜之具的风习,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茶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萘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
   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茶、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梁·宗憬《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萘,右郁垄,俗谓门神。”    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茶、郁垄,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在班固的《汉书·广川 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详细于: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厂夭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 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贵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    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在今天一些旧式门楼的两扇大门上,我们还可以见到神茶、郁垒或者两员雄赳赳的战将,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琼。
   春联同样也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原来人们用桃木板画神萘、郁垒画像,挂在两扇门上。后来,画像又改成只写字的 “门目”。但门目上两边各写两字,表达内容有限,人们觉得不过瘤,便又在大门两侧再挂上两块桃木板(后改用纸),写上了字数较多、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对子。    据《宋史·蜀世家》载:蜀后主孟旭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对春联。明代朱元漳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    传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只一户人家没贴春联。一问,原来这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于是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于历代大力提倡,使春联成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    从各家各户所贴的春联看,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漳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 联。朱元漳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漳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春联欣赏
春风送福 喜气临门 春回大地 日暖人间 门门喜气 户户春风 大地春光好 长天晓日红 岁岁皆如意 年年尽平安 江山千古秀 社稷万年春 腊尽千门暖 春归万物苏 一年春作首 百事国为先 江山万里如画 神州四时皆春 冬去山明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  户户金花报喜 家家紫燕迎春 华夏年年腾骏业 新春岁岁展宏图 春入春天春不老 福临福地福无疆 春风送春处处春色美 喜鹊报喜家家喜事多 华夏龙兴 阳春燕舞 人有鲲鹏志 国呈龙虎姿 凤来春正好 龙起日初长 国远国兴凭国策 龙飞龙跃靠龙人 喜庆花红送玉兔 吉祥爆竹接金龙 十亿神州春日起 千秋华夏巨龙飞 美酒千樽欢送玉兔归山 赞歌万首喜迎金龙出海 南疆雨北国风风调雨顺 东海龙西山凤凤舞龙飞 玉兔归时深慕人间春色美 金龙起处喜看华夏蓝图新 龙年龙裔看龙腾龙飞天上 春年春风送春到春满人间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三阳开泰 四喜临门 一门五福 三多九如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风调雨顺 人寿年丰 祖国山河好 人民岁月新 东风吹柳绿 春雨润花红 同心兴大业 携手振中华 人勤春来早 家和喜事多 万家腾笑语 四海庆新春 祖国山明水秀 中华人杰地灵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田园风光绝好 农家岁月更新 一夜连双岁岁岁如意 五更分二年年年称心 日丽风和绣出河山似锦 年丰物阜迎来大地皆春 人增寿算 天转阳和 好时代好风光处处有好人好事 新社会新气象天天谱新曲新歌 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岁  家家户户说说笑笑欢欢喜喜同过新年 处处红花红处处 重重绿树绿重重 风送花香红满地 地满红香花送风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中国出人才人出国中 庚日多晴游子乐 辰星常曜太平年  春回大地百花争艳 日暖神州万物生辉 雷鸣龙起蛰 泥暖燕含春 顺雨调风龙气象 锦山绣水凤文章 龙腾碧海赞海阔 舞蓝天领天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门神、春联的前身是桃符,又称“桃版”。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用桃作厌胜之具的风习,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茶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萘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
   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茶、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梁·宗憬《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萘,右郁垄,俗谓门神。”    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茶、郁垄,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在班固的《汉书·广川 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详细于: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厂夭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 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贵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    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在今天一些旧式门楼的两扇大门上,我们还可以见到神茶、郁垒或者两员雄赳赳的战将,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琼。
   春联同样也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原来人们用桃木板画神萘、郁垒画像,挂在两扇门上。后来,画像又改成只写字的 “门目”。但门目上两边各写两字,表达内容有限,人们觉得不过瘤,便又在大门两侧再挂上两块桃木板(后改用纸),写上了字数较多、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对子。    据《宋史·蜀世家》载:蜀后主孟旭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对春联。明代朱元漳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    传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只一户人家没贴春联。一问,原来这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于是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于历代大力提倡,使春联成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    从各家各户所贴的春联看,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漳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 联。朱元漳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漳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春联欣赏
春风送福 喜气临门 春回大地 日暖人间 门门喜气 户户春风 大地春光好 长天晓日红 岁岁皆如意 年年尽平安 江山千古秀 社稷万年春 腊尽千门暖 春归万物苏 一年春作首 百事国为先 江山万里如画 神州四时皆春 冬去山明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  户户金花报喜 家家紫燕迎春 华夏年年腾骏业 新春岁岁展宏图 春入春天春不老 福临福地福无疆 春风送春处处春色美 喜鹊报喜家家喜事多 华夏龙兴 阳春燕舞 人有鲲鹏志 国呈龙虎姿 凤来春正好 龙起日初长 国远国兴凭国策 龙飞龙跃靠龙人 喜庆花红送玉兔 吉祥爆竹接金龙 十亿神州春日起 千秋华夏巨龙飞 美酒千樽欢送玉兔归山 赞歌万首喜迎金龙出海 南疆雨北国风风调雨顺 东海龙西山凤凤舞龙飞 玉兔归时深慕人间春色美 金龙起处喜看华夏蓝图新 龙年龙裔看龙腾龙飞天上 春年春风送春到春满人间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三阳开泰 四喜临门 一门五福 三多九如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风调雨顺 人寿年丰 祖国山河好 人民岁月新 东风吹柳绿 春雨润花红 同心兴大业 携手振中华 人勤春来早 家和喜事多 万家腾笑语 四海庆新春 祖国山明水秀 中华人杰地灵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田园风光绝好 农家岁月更新 一夜连双岁岁岁如意 五更分二年年年称心 日丽风和绣出河山似锦 年丰物阜迎来大地皆春 人增寿算 天转阳和 好时代好风光处处有好人好事 新社会新气象天天谱新曲新歌 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岁  家家户户说说笑笑欢欢喜喜同过新年 处处红花红处处 重重绿树绿重重 风送花香红满地 地满红香花送风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中国出人才人出国中 庚日多晴游子乐 辰星常曜太平年  春回大地百花争艳 日暖神州万物生辉 雷鸣龙起蛰 泥暖燕含春 顺雨调风龙气象 锦山绣水凤文章 龙腾碧海赞海阔 舞蓝天领天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特征  季世昌、朱净之先生在《中国楹联学》中曾把楹联的特征概括为:鲜明的民族性,强烈的时代性,严密的格律性,高度的概括性和广泛的实用性。鲜明的民族是指楹联极为鲜明地体现着我们自己的民族传统和民族风貌。强烈的时代性是指楹联象一切文学形式一样,必然打上时代的印记。严密的格律性是指楹联有自己的独特格律。高度的概括性是指楹联具有比其它文学形式具有更强、更大的艺术概括力,它往往能以极其有限的文字反映深广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实用性是指楹联普遍地运用到社会生活之中,可谓各行各业、各色人等,各种场合,无所不用,无所不在,无所不见。  傅小松的《中国楹联特征论略》则把楹联的特征概括为五个对立统一:   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人们普遍认为楹联是中国最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其独特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楹联可称之为“二元结构”文体。一副标准的对联,总是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所组成,前一部分称为“上联”,又叫“出句”、“对头”、“对公”;后一部分称为“下联”,又叫“对句”、“对尾”、“对母”。两部分成双成对。只有上联或只有下联,只能算是半副对联。当然,许多对联,特别是书写悬挂的对联,除了上联、下联外,还有横批。横批在这种是对联中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往往是对全联带有总结性、画龙点睛或与对联互相切合的文字,一般是四个字,也有两个字、三个字、五个字或七个字的。从语言上看,楹联的语言既不是韵文语言,又不是散文语言,而是一种追求对仗和富有音乐性的特殊语言。楹联这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方式,完全取决于汉语言及其文字的特殊性质。这种“语言──结构”的独特性使得楹联创作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迥异于其它文学形式。同样的客观对象和内容,楹样总是设法从两个方面、两个角度去观察和描述事物,并且努力把语言“整形”规范到二元的对称结构之中去。  楹联具有上述的独特性,但是,楹联仍是一种文学形式,具有文学的一般性和普遍性特征。它也是一种用语言塑造文学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它具有文学的形象性、真实性和倾向性等特点,也具有文学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功能。楹联可叙事、可状物、可抒情、可议论。如悼念死者,可写祭文,可写挽诗,也可写挽联,这说明楹联是文学大家庭中的一员,只是形式独特而已。  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所谓寄生性,指楹联本从古文辞赋的骈词俪语派生发展而来,小而言之,它就是一对骈偶句,因此,它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诗、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戏剧、小说,那一样中又没有工整的对偶句呢?但反过来,楹联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可以兼备其他文体的特征,吸收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长联和超长联,简直能集中国文体技法之大成。诸如诗之精炼蕴藉,赋的铺陈夸张,词之中调长调,曲的意促爽劲,散文的自由潇洒,经文的节短韵长等等,皆兼收并蓄,熔铸创新。  楹联如词者,如清许太眉题上海嘉定花神庙联:  海棠开后,燕子来时,良辰美景奈何天。芳草地,我醉欲眠。楝花风,尔且慢到;  碧懈倾春,黄金买夜,寒食清明都过了。杜鹃道,不如归去。流莺说:少住为佳。  此联实可当作一首清新秀美、温软伤怀的词来读。  楹联如曲者,如清佚名讽某知府联:  见州县则吐气,见藩臬则低眉,见督抚大人茶话须臾,只解说几个:“是!是!是!”  有差役为爪牙,有书吏为羽翼,有地方绅董袖金贿赠,不觉说一声:“呵!呵!呵!”  此联的口语化和谐谑意味,颇有曲的味道,刻画封建官僚丑态,维妙维肖。  楹联象散文者,如佚名题山东济南千佛山北极台联:  出门一瞧,数十里图画屏风,请看些梵宇僧楼,与丹枫翠柏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  归台再想,几千年江山人物,回溯那朱门黄阁,和茅屋蓬扉接壤,名者争名,利者夺利,圣者益圣,庸者愈庸。  甚至连经文的独特文风也运用楹联之中,试看佚名题江苏镇江金山寺斋堂联:  一屋一椽,一粥一饭,檀越膏脂,行人血汗,尔戒不持,尔事不办,可惧,可忧,可嗟,可叹;  一时一日,一月一年,流水易度,幼影非坚,凡心未尽,圣果未圆,可惊,可怕,可悲,可怜。  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如前所述,楹联是中国古典文学形式的一种,理所当然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它以诗、词、曲等前所未有的灵活和完美而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语言艺术风采。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王力在《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一文中说,“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主要是两件事:第一是对偶,第二是声律”(《龙虫并雕斋文集》第456页)。对联讲究对仗与平仄,集中体现了古典文学的形式美 。北宋词人晏殊有一首名作《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公推是千古名句。正是这个名句使这首词成为晏殊的代表作,并跻身诗词名篇之一。这个名句实际上首先是作为对联创作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引《复斋漫录》记载;晏殊一次邀王琪吃饭,谈起武侯祠对联他一个上句:“无可奈何花落去”,恨无下句。王琪应声对道:“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大喜,于是把这个绝妙对句写进了《浣溪沙》一词。杨慎称这个对句“二语工丽,天然奇偶”。这就是对联的艺术魅力。   楹联的艺术性,可以当代学者白启寰先生一副对联来概括:  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  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楹联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同时它又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它可以书写、雕刻、张贴、悬挂;可以撰联、赠联、征联、集联;可以用于金石书画、旅游景点、婚丧喜庆、室内设计、舞台道具、新闻标题、广告宣传、章回小说、文字游戏;有句话,它可以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楹联这种实用性和文学性的巧妙统一是其它文学形式和应用文完全没有的。形成这种奇妙统一的原因在于楹联本身所具有的其它文学形式没有的特性。由于楹联是由对仗的上、下联两部分组成,具有外在形式的对称美与和谐美,把它书写镌刻于一特定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具体场景中的建筑物、构筑物、搭构物的正门两侧,就能够产生鲜明的装饰美化作用、社会交际作用和宣传广告作用。其用途遍及三教九流,已成为一种正宗的主要的用于庆贺、吊挽、装饰的社会生活应用文。也许有人认为,把诗词刻于墙壁碑林,不也同样可以发挥实用功能吗?不错,但诗词是一个整体,不可能分成两半,以对称形式展列出来,它不能书写于门之两侧。而“门”,则是一个建筑物的中心,是其黄金段位,好比一个人的脸面。挂在大门两侧的楹联和刻在墙壁上的诗词,其实用功能的发挥是有天壤之别的。  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人们常说对联雅俗共赏,这丝毫不假。试想,还有那一种文学形式,象楹联一样,上为学者文人,下为妇人孺子所喜闻乐道,既可走进象牙之塔,又能步入陇亩民间,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呢?这种奇妙的合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在于楹联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纯粹又丰富的艺术,诚如前所述,楹联的规则并不复杂,尤其是对语言的色彩、风格,对题材、内容都没有什么要求,它一般很短小,又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不象其它文学形式戴着一副高雅的面孔,它易学、易懂、易记,也不难写。只要对得好,无论语言之俗雅,题材之大小,思想之深浅,皆成对联。但其他文学则未必然。诗尚典雅蕴藉,如“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之类,只能称之为“打油诗”。一般人是不敢问津诗词的,怕写成打油诗。而楹联,至若逢年过节,家家写之,户户贴之,实为文学中之最通俗者。但是,楹联俗而能雅,而且是大雅。楹联固规则简单,形式纯粹,但其对道、联艺,却博大精深,没有止境。短小隽永者,一语天然,非俗手能为;长篇巨制者则更是铺锦列绣,千汇万状,如同史诗,非大手笔不能作。那些优秀的风景名胜联,辉映山川古迹,永放异彩;那些著名的哲理格言联,传播四海,流芳百世;那些仁人志士的言志联,慷慨磊落,光耀千秋,岂非大雅乎?  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一般来说,文学和艺术是严肃的,人们反对游戏文学、游戏语言的那种不严肃的创作态度。但对于楹联来说,情况就不同了。楹联历来被很多人视为笔墨游戏,虽为偏见,但也说明了楹联具游戏性的特点。由于楹联追求对仗,自然是对得越工稳,越巧妙越好。这其中既是文学创作,又包含了思维游戏和语言游戏的成份。如果单纯向对得工、对得巧上发展,就纯粹变成了一种语文斗才和思想斗智。事实上,纯以逗乐谐趣、斗智试才为目的游戏性楹联也不少,它往往借助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殊情况,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别出心裁的奇思异构撰写而成。游戏性楹联在宋代就很普遍了。苏轼就曾经创作过不少游戏性对联,留下了许多趣闻佳话。从他以后,对对子成为文人之间乃至普通百姓中试才斗智的一种主要方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明代的朱元璋、刘基、解缙、清代的对联乾隆、纪昀、都是热衷于游戏性对联的大师。  楹联具有游戏性,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楹联就变成了一种游戏。事实上,楹联能谐能庄,既是一种带游戏性的语言艺术,同时又具有文学的严肃性。那些极为庄重典雅的场合,如名胜古迹、祠墓碑林,如书院会馆、官厅衙署,都书挂楹联。人们以联斗智游戏,也用楹联来抒情言志、评人论史、写景状物。清末有个叫赵藩的,在成都武侯祠题了一联。联云: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副楹联既概括了诸葛亮用兵四川的特点,又总览了诸葛亮治理四川的策略,借此提出自己关于正反、宽严、和战、文武诸方面的政见,极富哲理,蕴含深刻的辩证法,发人深思。和历史任何优秀的哲理诗相比,它都毫不示弱。此联问世以来,好评如潮。人们“看中”的,正是此联深刻性和严肃性。毛泽东1958年参观武侯祠时,对此联看得很细,予以高度评价。  这就是中国楹联,一种充满矛盾和对立统一的特殊艺术形式。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鱼饭店的对联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