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焦虑症是不是精神病为什么不是病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尔雅通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尔雅通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4077|
上传日期: 10:21:2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尔雅通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官方公共微信她社区用户
为什么我的B超单子只有两个数据的孕囊!也不知道男女,好焦虑,想要个男宝!!有谁会看么?
照片可能涉及隐私,需安装她社区查看
你和我一样,别人都说是男宝。
她社区用户
打开她社区 App 查看全部回复
4岁女童被亲生母亲殴打致重伤 暂未脱离生命危险。 今天晚上10点,苏大附儿院园区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了一位4岁女童。经外科医生检查,患儿表现为:颅内出血、脑挫伤、盆骨骨折、腹腔积液、多处皮肤挫伤创伤,软组织损伤,截止稿件发出时,孩子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看苏州记者现场看到,孩子浑身遍布青紫,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严重外伤竟然都是她的亲生母亲所为!在抢救室内,记者见到了孩子的亲生母亲严某,碰头垢面,闭口不语,在场警方正严密监视着严某的一举一动。看苏州记者从太仓市警方处了解到,孩子起先被送到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救治,当时严某在医院里依然对孩子大打出手,在场的还有她另一个7岁的女儿,医护人员见状立即报警。 由于孩子病情较重,医院立马通知120急救车,将孩子转院至苏大附儿院园区总院。“太仓的医生说,孩子当时脑出血,肺水肿,下半身骨折,情况不容乐观。”陪同前来的警察告诉记者。据警方初步了解,孩子的父亲欠下巨额高利贷,丢下家人失踪,严某声称因此导致情绪不佳,拿孩子出气。目前警方已经将严某控制,并将做进一步调查。在抢救室的角落,患儿7岁的姐姐蜷缩着蹲坐在地,表情呆滞。
为了我的儿子我认了很多。
《河南好地方》我是甘肃人,不知道河南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所以就百度了一下才知道开封除了有清明上河园,有宋代古城遗址,还有全国四大名镇之一的朱仙镇。 了解到朱仙镇因年代久远的木版年画而与湖北汉口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明清称为天下四大镇。 朱仙镇的岳飞庙位于朱仙镇岳庙大街,系中国三大岳庙之一,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至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几经拓修,形成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庙内现存有全国年代最久远的岳飞夫妇像和国内仅存的岳飞手迹碑。 朱仙镇清真寺初建于北宋太宗年间,扩拓于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重修于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整个寺院占地9000余平方米,在全国百大清真寺中,其建筑风格和装饰均属罕见,寺里尚保留一座明嘉靖十年的阿拉伯文碑,记载当时朱仙镇穆斯林朝拜真主的盛况,是河南省保存最完整的阿文碑。 在吃食方面,朱仙镇的五香豆腐干原名“五香茶干”声名在外。相传最初为战国时齐国的名产,由齐宣王赐名,唐朝时传入朱仙镇,后常作为贡品向唐朝皇帝进贡。还有朱仙镇赫赫有名的名吃——“清真十大碗”,地域特色明显,是央视“中国小馆”上榜饭店。 朱仙镇特色美食“清真十大碗“——白炖肉、大苏肉、小苏肉、羊肉丸子、黄焖鸡、鸡蛋汤、炖腐竹、炖羊肉片、炖黄花菜、炖肚肺汤,十道菜油滑、醇香,汤清味浓。还有那特色的五香豆腐干,豆香醇美,口感软硬适口,引逗的人竞相购买,满载而归。 曾经驰名全国,声名在外的木板年画,也现出黄昏的哀音。数目不多的小小作坊内,所有的器具、摆设陈旧而沧桑。沉默的手艺人埋头做着木板年画,当初在他们脸上显现的自豪之情已全然淹没在历史的烟尘。店内的来客亦是稀稀落落,更显得满屋的成品表情凄清,让人不由得心酸。 有历史,有文化,有美食,这样的地方怎忍心错过而不游呢?
杨紫新恋情曝光,与《青云志》男三对嘴激吻!好怕你们说在对剧本。 【转载授权和合作咨询请发邮件至联系小妹.】 前几天杨紫过生日,张一山第一个送祝福! “杨紫,就算全世界背叛你,我也会站在你身后背叛全世界。你都二十四了,找个好人就嫁了吧……要不他们老觉得咱俩有事儿。”这“朋友之上,恋人未满”的情分,这不是告白胜似告白的祝福,有网友说从张一山话里读出了备胎的酸味 没想到才过去4天,张一山的祝福应验了! 杨紫的新恋情曝光了,而男主不是张一山,嘤嘤嘤… 此番出马的是娱乐圈另一批狗仔团队赵五儿,张一山当街小便摸男人,贾玲激吻男合伙人都还是他们拍的…料没有卓伟那边大,重点是实锤效果都不错! 这一次也是实打实的热吻照!上图 拍摄地点是横店某餐厅,当天包厢的窗帘虽然被刻意拉上。 但是两人在朋友面前亲密紧贴丝毫不避嫌。期间嘴对嘴连亲数次,自然娴熟。 还可以清晰看到杨紫做到了男方的大腿上。 再看动图,1、2、3…高甜亲吻根本停不下来。 纳尼?秦俊杰是谁? 还记得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吗?里面的三皇子就是他! 在《黄金甲》饰演刘烨和周杰伦的弟弟,最后造反被皇上周润发用黄金腰带打死,都是剧中的悲剧人物。 也算是童星出身,在此之前,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学生,没有学过表演,也没有接触过任何与表演相关的事物。《黄金甲》是他第一部戏。 当年被选中是因为他的姐姐李玥是个演员,得知《黄金甲》剧组需要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出演三皇子,姐姐就把秦俊杰的照片寄给了剧组。 没想到,从此改变人生,考上了中戏,进了娱乐圈。
《我们身边的故事》 今年3月 朱某在饭店跟几个朋友吃饭 同桌有朱某的工友及工友的朋友 以及饭店的老板 大家喝的很嗨 喝了一斤白酒、4瓶劲酒、4杯啤酒 聚餐期间,同桌的不少人给朱某敬酒、劝酒 最后,因为饮酒过度, 朱某因呕吐物堵塞气管导致死亡。 朱某的妻子郭某认为, 同桌饮酒的人故意劝酒, 使得朱某饮酒过量死亡 应当承担全部责任 于是把同桌5人告上法庭 索赔各项费用元, 并赔偿精神抚慰金5万元。 目前案件还在审理中 具体法院怎么判还要过段时间才知道 因为聚餐劝酒死人的新闻出了不少了 今年上半年, 哈尔滨也审理了一起“劝酒赔偿”案 最终法院认为, 死者在饮酒前应预见到过度饮酒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并应自主控制饮酒行为,因此其对本案后果的发生,主观上存在过错,应承担主要责任。 同时劝酒的人也有责任,劝酒人存在防止死者饮酒过度导致损伤的注意义务,应对死者饮酒量和承受能力作出必要判断,并基于此判断给予死者必要的劝阻。最终劝酒人承担15%的赔偿责任,3万7千多元。 还有一个新闻: 在婚礼上喝酒死亡 劝酒人也被死者妻子告上法庭 电视台还做了报道 喝酒要适度! 请量力而行! 酒友劝酒也要适可而止!
这野荔枝,怎么吃
小朋友一定很羡慕我,因为我的麻麻不会拿着小篾条逼我我练琴?? 不能幸免的是,老师无奈的苦笑,宝贝儿,我不能时时刻刻提醒着你腕子立起小三角,手掌空握,手指回收,大拇指关节放松,关节灵活动起来,腕子也要动起来,但不是前后晃动… 然后,我是这样的???????? 丑要多读书,笨要勤苦练。 分享一首超酷的歌,LV 2014秋冬秀的开场曲 然后,国庆的骑行游记一直拖啊拖啊拖到现在,我把一切责任毫不负责的扔给了新买的破电脑。 这个周末再不赶出来,大概也许多半……也就夭折了… 晒张照片激励意志啊,亲爱的朋友们! 这是个练琴打卡贴。 上一个读苏轼帖未得及时更新,不过我已经读完精选啦…  随着社会压力的加大,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被现实环境所困所拢,情绪压抑、低落,出现了抑郁症和焦虑症等诸多心理问题。  其实,心理问题由来已久,只是现阶段有突发和激增的趋势。在古代,也时常有人受不了精神刺激而疯癫的事例。抑郁症和焦虑症都是崩溃的前奏。  比如,在《赵氏孤儿》中就有程婴的妻子因为痛失爱子而疯癫;在《马陵道》中,也有孙膑为骗过庞涓而装疯,说明人在受不了外界的压力的情况下,精神可能全面崩溃而失常。  人的意志强壮程度不同,耐受力也自不相同。同样的事情,有的人就安然无恙,而有的人就受不了了。所以生活中才会出现那么多的病人,什么抑郁了,焦虑了等等,不一而足。  对于此类病情,权威人士有过论述。日本精神医学家森田正马创立的森田疗法比较有效。被奉为权威。但我对此持不同的观点。  首先,森田正马讲顺其自然,他认为人的感情变化有它的规律,注意越集中,情感越加强;听其自然不予理睬,反而逐渐消退;在同一感觉下习惯了,情感即变得迟钝;对患者的苦闷、烦恼情绪不加劝慰,任其发展到顶点,也就不再感到苦闷烦恼了。因此,要求患者对症状首先要承认现实,不必强求改变,要顺其自然,认识情感活动的规律,接受情感,不去压抑和排斥它,让其自生自灭,并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  我对此有异议。可惜,森田正马日出生,他生得太早了!日,森田正马因患肺炎而病逝,享年64岁。同样,他死得也太早了!他死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没法与他切磋交滚。  何况就算他不死,我的日语程度恐怕也达不到与他畅所欲言地沟通的程度。比起那些中国通的日本鬼子,实在惭愧之至!
楼主发言:108次 发图: | 更多
  写的很好,我也看了森田正马老师的顺其自然,但是没办法参透好好的去运用。  
  @学会活在当下
20:30:08  写的很好,我也看了森田正马老师的顺其自然,但是没办法参透好好的去运用。  -----------------------------  那个办法根本不管用,你怎么也参悟不透的。这不是你的问题,不能怪你。
  @七毫仍恩
21:48:52  。写的挺好  -----------------------------  多谢赏识,我会继续努力的!
  在多写一些呀,鼓掌~  
  既然森田正马说到顺其自然,那么我们就先谈一谈这个顺其自然。什么叫顺其自然?就是不加人力干涉,完全听任客观发展。  这个话有它正确的一面,但也有不妥之处。就拿生育来说吧!生育是人类的种族繁衍,是头等大事,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人类就会灭绝,那就全完了,什么也谈不上了。  那么生育问题如果顺其自然会怎么样呢?一方面是生理正常的夫妻一胎接一胎地生,不仅经济成问题,抚养要支出大量的金钱,就算富裕人家,钱财多得是,不成问题,对女性身体也是一个极大的损害。如果一个女人一生总是处在怀孕、分娩、产褥期,那真是生不如死,所以说,这个问题必须用人力加以干预,让生育按自己的心意来解决,什么时候生,生什么性别的后代都是可以选择的。  而另一方面,那些生理有疾病的夫妻,按自身的情况是生不出后代的,那么顺其自然也会断子绝孙,老无所依,所以必须用人力加以干预,求医问药。加以治疗,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所以说,顺其自然除了有尊重客观的合理性之外,还有它不努力的消极因素,所以是不足取的!
  生育放纵起来在一个家庭之内问题还不算太大,但社会有无数个家庭。如果很多家庭都是这样,那整个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膨胀的人口会导致资源的枯竭,同样会是灭顶之灾。所以,人类的行为必须有理智加以干涉,绝不能顺其自然。  首先,人口的数量就有一个最佳的数值。太多和太少都不好。多了资源不足以养活人口,而少了也会导致人的心理疾病。  据说,美国人过一段时间就必须来中国住上一阵,因为他们那里地广人稀,方圆多少里见不到同类。所以心里感到没底。  当他们来到上海,看见火车站人潮汹涌,顿时觉得天塌下来我也不怕,有这么多人呢!  不说别的,就说在公共汽车上吧!如果人满为患,人挤人,都巴不得身边的人赶紧下车,腾出一些地方来好松快松快;可是如果一辆车里只有两三个人,你又会觉得冷清难耐,不由自主地想跟别人凑在一起,就是这么个道理。人口密度是有一个最佳数值,在这个数上,人类才能安居乐业。
  就拿家庭中子女的性别来说吧!在人力不干预的情况下,基本上男女比例是一点多比一,男性的出生率略高于女性,而死亡率也高一点,所以还是持平的。但是在家庭中,有的人家就只生男孩儿,而有的人家就只生女孩儿,其实,生男生女是女性决定的。  近代认为人的性别是取决于性染色体,有X和Y之分。但是一次射精的数量不止千万,这么庞大数目的精子不可能是清一色,所以应该是X、Y都有。而卵子只有一个,这个受精或者说生存的机会是谁的?当然是最强壮者,在这场长跑中头一名的。它跑在最前面,遇到卵子之后就一头钻进去了。这个卵子就被它占了,别的卵子就没戏了。  而这个头一名的卵子是X还是Y,就取决于阴道中的酸碱度,利于哪种精子存活.而人阴道内的酸碱度,跟许多因素有关,有的人因季节和食品结构改变,而有的人长久不变,所以这种人才能一连生七八个或八九个儿子或女儿。  其实,最佳的家庭结构是一夫一妻,一儿一女。这样人口的数量和性别都处于最佳棋式,不会更改。  而生男生女,也是药物可以控制的,就是用中草药改变酸碱度。让你需要的那一类精子存活。从而达到目的。
  生活中的事,都是有章可循的,都可以安排得井井有条。但是常人不明白。他们胡乱地处理了许多问题,留下了种种隐患。最后,当事情再也没有余地的时候,面临碰壁的时候,他们才不得不面对,苦无良策,才抑郁了,焦虑了。  那些抑郁症和焦虑症及恐惧症等许许多多心理疾病就是这么产生的。  要想治这些病,必须首先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知道了来路,才能按原路送它的走。所以心理学上的那些知识都是纸上谈兵、隔靴搔痒,不解决根本问题的。
  抑郁是自己的事没做好,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所以心里不高兴,情绪低落;而焦虑就比抑郁的程度要重得多,是严重着急,已经离崩溃不远了。  说一千道一万,这都是因为有事没办好,如果什么事都顺顺利利,安居乐业,还抑郁什么?焦虑什么呢?  既然看清了它们的来历,那么对于治疗也就心中有数了。心理学上讲对这类精神上的疾病讲吃药,药物能解决什么呢?药物是麻痹你的神经,让你感觉不到痛苦,但是你痛苦的根源并没有解决,就是在终端麻醉你,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这是自欺欺人的办法。因为它就是在客体上下功夫,动脑筋,所以没有效果的。
  多年前我表姐的女儿上初一,她有一个女同学不想念书,想退学。跟母亲商量,母亲断然拒绝:“你给我死了这条心!”她一看此路不通,顿时改为笑脸,说是开个玩笑。但是没过多久,就服毒自杀了。据说脸上的神情很安祥。大概是得到了解脱,从此再也不需要为此烦心了……  其实,不想学习的学生不在少数,因此自杀的也大有人在。这就是因为不会学习,不爱学习,学习成绩低下,觉得没有出路,最后以死逃避。  这就是典型的焦虑症,最后走上绝路的例子。他们不是不明白人都有一死。但短短的几十年,如果用来享受那是太短了,但如果是忍受就太长了,他们不堪忍受这种痛苦,提前退场了。
  大多数学生在小学时差别看不太明显。因为知识尚浅,就象马拉松比赛开始时看不出名次一样。到了中学,知识加深,这回就看出差别来了,但是此时家长发现了孩子成绩掉队也晚了,科目多,而且孩子不会学习,更不爱学习,如果施加压力逼迫,又会出走或自杀,现在的孩子是不加压不努力,一加压又出事,成了草莓一族,还碰不得了……
  草莓一族?!  
22:30:24  草莓一族?!  -----------------------------  是的,草莓非常软,一碰即溃,十分娇嫩。据说九零后就是草莓一族,所以国人的综合素质有下降的趋势,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学校的学科中,数学被认为是最难啃的骨头。同样,数学学得好的人也倍受尊敬。我曾看过一个电视剧:一个农村男孩子,小学生,因为数学学得好,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数学竞赛,他家穷得什么也拿不出,所有的物品都是国家提供的。  那孩子穿着黑色的西服,系着领带,胸前佩戴着写着中国的牌子,这个时候,人们不认识他,只知道这是一个优秀的中国人。  比赛后他回家,拉着一个拉杆箱。坐飞机回国,下了飞机再坐火车,下了火车再坐汽车,汽车都没有了,再坐马车。最后连马车都没有了,十几里的山路就是步行了。  他就住在这么一个偏僻、闭塞的地方,但是人家有头脑。  他的父母恐怕连字都不识几个,但是人家生出了一个有出息的孩子,这就是最大的成功!  其实数学学得好,也不是高不可攀,是有章可循的。
  正象人是由灵魂与肉体组合在一起一样,凡事也都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只有灵魂没有肉体,那是孤魂野鬼,除了到处飘荡之外做不了什么;而只有肉体,没有灵魂主宰,也是死肉一块,任人宰割,更是无济于事。  事情如果没有正确理论指导,就是盲目实践,只能走弯路,浪费时间,消耗能量;而光有理论不去实践,就只是一纸空文,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无法延伸达到成功。  目前我国的家长对孩子是放在首要位置,对教育也舍得花钱投资,但精力都没有放在有效的地方。  比如说,他们为了让孩子进一个好的幼儿园舍得花高价;为了让孩子进一个好的学校,舍得贷款买学区房。其实,这都是没有必要的。这个钱也是冤枉钱。
  为什么说花冤枉钱呢?因为一个班里至少也五十多人,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上课授课就是把知识简单地讲述一下,根本顾不上别的。  我母亲就是小学教师,我们家族里从小学老师到中学老师到大学老师都有。我母亲曾说过两句话:第一是高年级和低年级都不好教,只有中年级是最好教的。  第二,在课堂上如果有一个学生不遵守纪律,用几分钟批评他,然后再讲课就非常紧张了,有可能打下课铃了还没讲完。
  学生的智力可能每个人都不同,对学习的兴趣和态度也因人而异。所以在课堂上对老师讲过的内容掌握的程度也有不同。至于回家后下的功夫更是不一样。所以到最后考试时成绩就有高下之分,名次也有前后之别了。  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基本上跟养鱼池喂鱼差不多,把鱼食投放进去之后就算完事,至于吃没吃饱,长没长肉,就听天由命了。  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还有那些不负责任的孩子,可能不完成作业,没有消化吸收老师讲的内容;而有些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遇到拦路虎,无法克服,只能问家长,家长虽然望子成龙,却水平有限,也是不会。这时孩子真是求天不应,叫地不灵了。
  我在游泳池遇到一位于女士,儿子问她的算术题她只会用代数方法解出,所以对儿子来说,一点用没有。她的结果只能用来验算答案是否正确,但不能作为一种解法完成作业。  对于大多数的家长来说,让孩子努力学习的要求非常无力,自己不会做的事,要求别人去做,别人心里会怎么想?父母无能,只能让子女心生蔑视,谁都是几十年一辈子,不管潇洒不潇洒,都得在人间走一回,为什么人家小时候知道学习?为什么人家年轻时不犯错误?  你做得怎么样,别人都是看得见的!  目前的中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存在严重问题,都极为不合格。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走上社会之后,问题层出不穷,以致产生了种种严重后果。
  1991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姜昆和唐杰忠说了一个相声《着急》。里面说到四年级的儿子数学作业不会做应用题,问父亲,他也不会。说起来是个笑话,但是生活中这样的家长其实是绝大多数。  姜昆说的是,一个大水池子,光开进水管,48小时灌满,光开排水管,69小时排干,问两个管子一起开,多久灌满?  这道题不仅难倒了学生,也同样难倒了家长。不是一位家长不会解,绝大多数的家长都束手无策。  其实,很多人对应用题都头疼,不知如何下手。要是按照我提出的N字解题法,是非常容易的。
  应用题是先叙述一个过程,把问题给你交代清楚。按下来,如果你能理清思路,那么抽丝剥茧,最后的答案就会水落石出。所以说,出题人要搞乱你的思路,你就不能让他搞乱,你必须理清思路。  水池子48小时灌满,那么一小时灌满多少?就是1/48!  同理,69小时排干,一小时排多少?也是1/69   因为48 & 69 ,所以,可以断定,一小时之内,进的水比出的水多。两个管子一起开,池中会有剩余。  那么一小时之内,池中会剩多少水呢?就是1/48-1/69=21/3312  再用1除以这个结果,就是一池子水里面有多少个这个数目,就是多少小时。所以取它的倒数:·5/7(小时)  这个结果不是一个整数,说明出题的人不规范,跟《芈月传》中鸡的数目不是100只是一样的,但不规范却很真实,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的。  题目中给的条件就是小时,这样更加准确,但为了直观,把结果化成天,157除以24,会发现结果是6·13/24,所以说,这个池子要6天多才能灌满。  5/7小时大约合四十三分钟。结果是157小时又43分钟。
  应用题的解决是有章可循的。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就可以打消恐惧心,首先不要怕,千万不能被它吓倒。  如果说应用题是一只拦路虎,那么一个好猎手看到它就应该兴奋,因为撂倒它能有很大的收获,比打一只兔子或鹿强多了,虎皮、虎骨、虎鞭都能卖好价钱哪!  一道应用题一般至少也得十分。要想得高分,必须解决应用题,如果解决得好,甚至可以得满分。  其实,不仅是答案正确,还要求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正所谓夜长梦多,如果方法笨拙繁琐,计算时间长,就容易出错。因此要求学生走捷径,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解决问题。  如果每道题都采用了笨办法,那么解题时间很可能不够用,这就是考试的能力和技巧。采用简单的办法,时间是绰绰有余的,所以时间够不够,看你怎么支配。
  其实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问题。就拿热播的《芈月传》来说吧,里面就有一个情节,在第二十九集。  春申君黄歇劫后余生,来到秦国找芈月,身上已不名一文。连一块果腹的米糕都买不了了。这时,有一个鸡贩子与顾客争执起来,因为交易无法完成。黄歇过去帮他们解决了问题,让他们皆大欢喜,同时不仅为自己挣来了两块米糕,还因此受到了权贵的赏识,有了妥善的着落,充分说明知识改变命运。  我很钦佩,黄歇在眨眼之间就算出了结果,我可没这个本事。但是,我事后一算,发现这个答案是错的。  公鸡是2.5钱一只,母鸡是1。5钱一只,小鸡是1/6钱一只。   黄歇的答案是公鸡4只,母鸡18只,小鸡78只。这样相加的总数的确是100只,但是却只用了46钱,婆婆给的50钱没有用完。不符合题意,如果是把50钱都给了卖主,那无疑是吃亏了。  我算了一下,正确答案是50钱花完不能买100只整数,只能买102只鸡。分别是公鸡1只,母鸡23只,小鸡78只。  而且,相较而言,这个数目更符合题意,花光50钱,买到不少于100只鸡,而且满足婆婆的公鸡少买,母鸡多买,小鸡越多越好的要求。
  俗话说:家有千顷地,不如身带艺。一个成年人,如果自身的素质低下,那将非常丢脸。很多人在小学学算术时不用心,等毕业时是蒙混过关的,并未合格达标,所以遇到问题是束手无策的。  不要以为对知识绕过去就万事大吉了,将来你的孩子很快就会用这些问题来问你。到时你也俩五不知一十,还怎么要求他,在孩子眼里你是什么形象?
  不仅是自己的孩子需要辅导,就连别人的孩子也非常可能请教你。  我自学日语时就有一篇课文,中国留学生小王(女)和小张(男)在东京大学上学,旅行社职员田中健一请他俩去家里吃饭,妻子惠子给他们做什锦寿司饭招待他们。女儿纯子是小学三年级学生。  一次,纯子做数学作业,算术题除法不能整除,知道错了,却不知错在哪里。所以问小张。先说:“张叔叔不是很擅长数学吗?这道题怎么做?”  小张问明了她的思路,然后启发她,让她明白她考虑得不全面,最后经过修改,得出了正确结论。问题解决了,大家心情自然都舒畅了。  否则,你挺大个人只会来吃饭,一点问题解决不了,连小孩子都会鄙视你,就是个吃货!
  我当年在上音乐课时,老师曾经出过一道算术题。他是在讲到半音时提到的。钢琴我从小就见过,我最先认识的是三角钢琴,但后来才知道,一般的人家没有那么大的实力,买不起那么贵的,所以那种象风琴一样的也是钢琴,叫柜式钢琴。  钢琴上的黑白键我早就很熟悉,每弹一个音都不同。小时候我曾经自己私下弹钢琴,结果我发现每一个键都是1,所以我得出一个结论,这音乐没法学。  现在听老师讲课我才知道,不仅白键能弹出声音,就连黑键也能弹出声音,白键是一个音阶,黑键是半个音阶。原来我以为黑键是装饰用的,没想到并不是摆设,真有用处。  老师突然说要出一道算术题,并且说,这道题在火车上考过大家,从小学生到研究生都算错,错得千奇百怪,什么样的都有。  题目是:一只半鸡一天半的时间下一个半蛋,问四天下几个蛋?
  更正一下,是六天,不是四天。
  还拉了几个字,问题是一只鸡六天下几个蛋?
  这道题并不是那种让你做不出来的类型,它跟姜昆说的那个大水池子不同。那道题一般人都解不出,容易去想这个水池的体积是多少。其实,这么想是思路走偏,数学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数,另一个是量。  量的问题不牵扯多少,而是比例,局部占全部的多少,是这个问题。一般人容易混淆。这道题给人的感觉并不难,但做出来的非常容易错,而且错得五花八门。
  这道算术题,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就可以解。但是,计算是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就可以完成,但有思路解题,不是一般的学生能做到的。  说到研究生也不会,非常正常。因为研究生也未必是数学专业的研究生,隔行如隔山,许多学生在中学毕业后一听说大学不再学数学了都暗暗松一口气,觉得不学数学了比过年都高兴。  其实,算术应用题并没有那么难、那么可怕,就是在课堂上老师没有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只是照本宣科,所以学生没有掌握,只是混过去了。  我母亲的一位同事的大儿子,女儿上小学二年级,问他数学作业,他连看都不看就说不会,因为他被吓怕了,他在上学时就没会过,所以他现在连看都不用看,肯定不会。
  任何题目,不管是什么类型,都是有结构的,最核心的部分,叫作题心,也有人叫题眼。《封神演义》里面冀州候苏护的女儿妲己被千年狐狸精咬死附体,入宫后制炮烙之刑,先是炮烙大臣梅伯,然后又炮烙姜王后十指,挖掉姜王后一只眼睛,说:“眼乃心之苗。”  有些题有多种解法,就是在不重要的部分有不同的途径,但是,最关键之处,是没有第二条路的。  打个比方来说吧:你的头发可长可短,可以梳各种发型,但你的头是不能动的,没法更换。
  拿到一道题后,首先是审题。弄清题意。把人家交代的来龙去脉理清楚,如果能顺利做到,就会找到思路。然后一步一步实施,最后的步骤完成后,这道题的分数就可以收入囊中。  如果每道题都是如此,那么整张试卷不是高分而是满分。这样就会扬名立万。用中学生的名字命名小行星也不是不可能的。已有先例。  对于出题人而言,人家就是要把你的思路搞乱,把你搞蒙。让你头脑混沌,束手无策。所以出题人与解题人是一对矛盾。当然,出题人也希望考不住你,希望你能完美地交出一份满分的答卷,青出于蓝。
  这道题说起来很简单,就两句话。已知是一句,问题是一句,简简单单交代完毕,让你头疼去。  一只半鸡一天半时间下一个半蛋,一口气给你三个已知条件。然后问一只鸡六天下几个蛋?  听起来不是很难的样子,但这三个一个半就让你一时半会儿想不明白。  这时就必须有一个宗旨和原则。那就是已知条件不能一次都用,就象东西多两只手拿不过来一样,必须分期分批,这样才能逐步解决。
  已知提供的条件是三个1.5,未知提供的两个条件是1和6,下面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已知往未知上靠,当靠上的时候,把已知和未知接通了,答案就会浮出水面。  1.5只鸡
1.5个蛋  1只鸡
?个蛋  我们先用1天代换1.5天,这样就把未知加入了已知,让两者发生联系。  1÷1.5 = 2/3
那么,1.5只鸡1天就能生1.5×2/3 = 1个蛋。  1.5只鸡6天就能生6个蛋。1只鸡是1.5只鸡的2/3,所以6 ×2/3 = 4个蛋
  就象大写的英文字母N一样,左边的一竖是已知,右边的一竖是未知,从已知向未知靠拢,越来越近,最后连接上达到畅通,这个过程就是解题。  要做到这个需要心中有数,自己手里都有什么,还差什么,需要做些什么去完成转变,最后自己要的结果呼之欲出,垂手可得。  这也象编辫子,把头发分成三股,然后交叠,反复操作,最后就成了辫子。
  心态很重要。但周围的环境和社会习俗啊趋势啊。当你做不到时达不到要求时。心态多少都会出现问题。
  @亚运宝宝
22:29:41  心态很重要。但周围的环境和社会习俗啊趋势啊。当你做不到时达不到要求时。心态多少都会出现问题。  -----------------------------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就可以抵抗外界的困拢,不受它的影响。
  也许有的人会觉得讲治抑郁症和焦虑症什么的,怎么讲起算术题了?凡事都有因果,如果基础打好,就不会出不好的结果,没有不好的结果,又怎么会抑郁和焦虑呢?  多年前,我母亲从外面回来,说看到我表舅母家那栋楼有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因为失业被妻子赶出来了,躺在地上哭呢!当时是东北的十月份,天气已经很凉了,人不走投无路,到崩溃的程度是不会躺在地上哭的!我听了觉得很可怜。  后来,我把此事跟表舅的小儿子说了,他并未表示怜悯,而是说他肯定在一个时期没努力。我一听起初惊讶,随后就认同他的意见。  的确是,如果他不是当初放纵自己,没有努力,现在何至于身无一技之长,失业下岗,被妻子视为无用,赶出家门?  怜悯有什么用?廉价的怜悯不起任何作用,还不如分析和反省。如果我们不抓紧时间,抓住机会努力争取,走投无路的时候,躺在地上哭也只能遭人鄙视……
  有些人问我,没钱没女人怎么办?我说:“等着被社会淘汰吧!”  我从小就知道,东西坏了可以修,但是修是有前提的,就是出问题的是局部。如果是大部,就没有修的必要了,直接扔掉。  我很早就听说过电视机90%是显相管,如果是显相管坏了,根本没必要修,直接换代。人也是这样,如果轻来轻去出了什么问题,还可以帮你解决,没钱没女人这两个问题占一样,都可以解决,如果什么都没有,那就不用操心了,直接等着淘汰吧!  没钱是智商低,没女人是情商低,什么都低,这个品种不淘汰还等什么?这个基因还有必须往下遗传吗?
  我的俄语老师告诉过我:“世界上的钱在犹太人的口袋里;世界上的智慧在中国人的头脑里。”中国人如果能把聪明才智发挥出来,能过不上好日子?会没钱没女人吗?  我看这一篇文章,那是多年以前,一个中年男人写他的朋友,一个老实巴交又没什么能力的年过三十的剩男。他让作者的妻子给他介绍一个女朋友。嫂子答应了,给他介绍来一位姑娘。  可是人家跟他见面交谈了一次,就发现他不会说话,没什么内涵和能力,很快拒绝了。他工作不好,收入很低,又孤身一人,没有亲人。眼看又成不了家,最后,他在一座桥边的栏杆上倚了四个多小时,左思右想,没有活路,最后一咬牙纵身跳下去了。  他的朋友写道:社会变革之期,象他这样的弱者就是会被淘汰,这是无法避免的,也是社会前进和发展所必须付出的牺牲弱者的代价。  这话是正确的,问题是:这个代价最后会落到谁的头上?
  我儿子上学期四年级,他的数学书上有一个题型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关于这道题,是传统问题。我小时候就听说过,有四种算法,当然最后一种算法是方程,最简单,但是却是代数领域的,不是算术。所以在小学阶段,姑且不论。当然,这是在我的认识里,因为我小时候是在中学阶段才接触代数的,现在知识下放,估计在小学就已经接触方程了。  我儿子不会问我,我做出了这道题,结果一问儿子,他说他们的数学老师讲的方法不是这样的。数学老师是一位年轻松男性。  他教的办法是警察破案常用的办法——摸排法。就是摸索排除。这是最笨的办法!  为什么警察总用这个办法呢?因为他们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用这种最笨的方法。通过走访群众,了解线索,最后综合整理,汇总,把案情还原,让条理清晰准确,最后请出这个案子的作者。
  前面我已经说过,一道题有多种解法,这些解法根据繁简有高下之分。其实,这些小学生,就是一些傻孩子,不要说最难的解法,就是最简单的解决也想不出来,他们来的目的就是学习,接受别人的东西。能听懂就是好家伙。  但是,我反对教他们最笨的办法,想出笨办法没办法,但如果是学,就不应该学笨的办法,应该挑好的学,是不是这样?
  另外,鸡兔同笼和鸡兔同笼还不一样。笼中有多少鸡和兔哇?这是个关键问题。  不是有个故事吗?一个小男孩上课睡觉,老师问他:“你不听讲,怎么能会呢?”他毫不在乎地说:“我有不用听讲就会的办法。”  于是老师出题考他:“3+2=?”他数了数手指,答5;老师又问:“7+4=?”他手指不够用了,就把鞋脱了,加上脚趾,算出来了。  然后老师又问9+16等于几?他傻眼了,不够用啦!
  这说明简单的算法只能解决最简单的问题,遇到复杂的问题就无能为力了。如果一条河很浅,即使不会游泳,也能趟过去;但水深就不行了,所以说,办法因高下是有区别的。有的适用范围广,有的适用范围窄。
  当年我曾看过一个电视剧,名字不知道。有两个同村的男青年一起参军了,瘦的分去作了汽车兵,胖的去了炊事班养猪了。后来,胖的女友来部队看他,瘦的怕她嫌弃养猪,就谎称他跟自己一样开汽车。  并且让她看一看,开得怎么样。拉着胖子上车。胖子说不会,瘦子说:“笨蛋!有我在你怕啥呀?”然后指导他扭钥匙打着火,踩离合器和油门起动,费了半天劲总算把车发动了,但车七扭八歪,冲着女友就撞过去了,吓得女友跳开了。  下车后,瘦子还为他圆场,说他见了女友紧张的。  后来,终于露馅了。女友不在乎,女友的爹大发雷霆,要断绝关系。说本来以为参军能学点本事,有点出息,原来就是去喂猪了。
  我问父亲:“你会不会因为女儿的男友在部队养猪而认为他没出息,提出分手?”我父亲毫不犹豫地说不会。我又问那你是可怜他吗?他又说不是。  我很不解。父亲说,养猪并没有什么不好。将来复员可以办养猪场。我觉得奇怪:“可是,养猪算什么技术呢?农村老太太什么也没学过,也能养猪哇!”  父亲说,是能养,但是那只能养几头,多了就不行了。我顿时明白了,大规模的饲养业,必须有技术,否则一旦得病不是玩的,死都是一片哪!那都是钱哪!  我说:“你是说,在部队学到养猪,这个技术的含金量不比开汽车差?”父亲说不差。
  @qq @qq
  @恣意菲舞101
21:16:28  @qq   -----------------------------  继续啊
  @恣意菲舞101
21:16:28  @qq  -----------------------------  @恣意菲舞101
21:23:16  继续啊  -----------------------------  遵命!
  如果只有几只鸡和兔,那好办。用摸排法也能解出;但如果是很多,那么就不好办了,等全部统计出来,恐怕头发都白了。速度和效率是方法决定的!  我不仅看到了数学老师教的方法,也看到了书上介绍的我国古人惯用的解法。看后我大惊,原来,还有如此高明、巧妙的方法。  相比之下,我的办法介于二者之间,我感到惭愧之至。书上只是说我国古人,并没有注明姓名。看来是没有记戴,具体是哪位先贤哲人想到如此好的办法。查阅之下才知,此书并无作者的记载,只是知道出自《孙子算经》,并且,此孙子非彼孙子,是两位不同的伟人,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令后人仰慕不已。
  我小时候就知道鸡兔同笼问题,是一道传统的题目,有多种解法。但那时我认为数学枯燥、乏味、单调,所以不喜欢;我喜欢文学。因为它生动,形象、多彩……  但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了数学的魅力。上网一查,一位教师说,把鸡兔同笼的各种解法都给学生介绍了一遍,然后统计,发现最简单的方程,只有11%左右的人采用,大多数学生不喜欢。  这个结果是很正常的。这位老师惊讶,就说明他的境界还只是良庖,只能登堂,未能入室。
  登堂和入室代表了不同的境界。在古代,堂是客厅,是会客的地方,谁都可以来;但室就是私秘场所了,就只有亲人和私交甚笃的客人才能进入了。所以说,关系不够,就只能登堂,不能入室。
  庄子曾在《养生主》一书中说过“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就是说境界不同,采用的办法就不同,或者可以反过来说,采用的办法不同,决定了所处的境界就不同。
  庖丁因为达到了对牛的骨架了如指掌的地步,所以很轻松地分解开;而一般的厨师只能靠硬砍,这样不仅费力,而且伤刀,所以他们一个月就得换一把刀;好厨师能强一些,用刀割肉,所以费的力和伤的刀都轻得多,一年换一把刀。  而庖丁的刀已经用了十九年了,仍然象新的一样,因为从来不用它去硬碰硬,专走骨缝。这就是技巧。
  现在的学生厌学,逃学,都是因为老师和家长不会引导和辅助,所以没有让学生和孩子认识到学习的真面目,对学习有恐惧和厌恶之心,这是误会呀!学习是世界上最有趣,也最有用的东西。
  我对学生们的要求是:“勇于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这是三种境界,是渐进的……
  先说勇于学习吧!很多人视学习为畏途,不敢去学,没开始就被吓倒,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这里面是有一个故事的……
  期待分享~`~
  我母亲是小学教师,她有一个关系较好的同事,有三个儿子。大儿媳妇性格开朗,再加上我一直喜欢姐姐却没有,就跟她交上了朋友。  她说她小妹夫本是技校毕业的工人,但因为单位效益不好,所以下岗失业了。他哥哥不管钱,拿不到整数的钱,就往铺底下存钱,兜里有钱就拿出来压在铺底下,最后攒了两千元钱,来不及到银行换,就全给他拿来了,多少面值的都有,十元、二十元的,五元、一元的也有。  这样的哥哥真是太有心了!前世修来的呀!
  结果,他去了省城学了一个月,是包教会的,不会下期可以免费再学。但只要你用心学,又不弱智,都能学会,学会了早点回去挣钱,下期免费学,也没人愿意在这儿耽搁。  他回来以后就在家门口挂上修理家电的牌子,起个营业执照,开始挣钱了。  我这位姐姐对她丈夫说,你去我小妹妹家跟小李子学一学吧,你去了白吃白住白学,啥都不用,他还能用心教你,实在亲戚,你也不影响他。  可是她丈夫,一口回绝学不会,根本不肯学。白吃白住白学不也得动脑筋吗?这个没人能替!就是管你叫祖宗,一动脑筋也有很多人不愿意……
  我劝这位姐姐,你也别怪他,那修电器的确不好学——那电视机壳子打开,里面的小元件一个挨着一个,一看头皮都发麻。  回到家我跟父亲说了此事,同时问他怕不怕学修电器。他说不怕。我问看到那小电子件一个挨一个不闹心吗?这得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呀!  我父亲说,容易的东西,你学会了就不值钱。这就是我父亲学习不畏难的原因。因为他知道今天的付出是有回报的。谁都会的东西还有什么用了?
  在学习中畏难的人,是目光短浅,只看眼前。如果从长远出发,要想获得极大利益,眼下吃苦受罪都是铺垫,都是应该的,值得的,就会平心静气,不会垂头丧气,最后放弃了。
  再说乐于学习,学习这个东西是一个过程,有苦有乐,先苦后乐。刚开始接触一项新事物时比较艰苦,但随着进度加深,掌握的越来越多,使用起来见到效果,就觉得快乐了。学进去的人都会觉得乐在其中的。
  我曾经跟父亲说过:“为什么讲学习要有兴趣呢?就是因为学习本身在前期比较枯燥、乏味。如果你喜欢这个东西,就苦乐参半,你还能挺住;如果你连这一乐都感觉不到,就全剩下苦了,你就根本坚持不下去了!”
  电视剧《九九归一》中当铺大少爷出身的郑奉时,本来喜欢戏剧、摄影等艺术,但战争爆发后,为了不给日伪政府做事,只能以小本生意为生。  后来,他打算盘算账,对妻子说:“我现在才知道,这打算盘还真有一乐儿!”就是这个缘故,当你深入其中之后,是会体会到乐趣的。当然,如果你半途而废,就无缘得知了……
  如果说勇于学习需要远见灼识:乐于学习需要浓厚的兴趣;那么善于学习就需要正确的方法了。  凡事都有办法的,当办法最佳时,难度会降到最低!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已经多次被检验过了!
  善于学习的根本是总结规律,那些不会学习的人,视学习为抽筋扒皮的人,就是不会总结规律,所以学起来负担超重,最后不堪负荷,又得什么抑郁症、焦虑症了。  一件轻松愉快的事,用得着抑郁和焦虑吗?
  在电视剧《神医喜来乐》中有一个情节,维新派人物鲁正明请喜来乐去给袁世凯看病。路上告诉喜来乐,不能把病情如实告诉病人。
  喜来乐一听就蒙了,不告诉病人实话,这还从来没听说过。他没有问原因,就问不说实话说什么。他还是很听话的,问原因是质疑,而问答案是遵命。
  鲁正明就告诉他,要是他没病,就说他有病;要是他有病,就说他是大病,要是他真的得了很重的病,要告诉他没病。
  喜来乐老老实实地记,趁鲁正明进去办事的功夫,在下功夫背呢!可是,一会儿,他就把答案背串了,背错了。  这是因为他不掌握规律,因为鲁正明也没告诉他原因,所以他不知道为什么要说假话,以及这个假话应该怎么说。
  后来呢
  @恣意菲舞101
21:36:19  后来呢  -----------------------------  本来后来的情节不在我要说明的范围之内,既然层主相询,我就多说几句。
  这事怪鲁正明不会办,他出来让喜来乐进去。喜来乐跟病人见了面,神医就是神医,一看就知道袁世凯是房事过度,身体亏损所致。  于是指出了他的病根。并且让他节欲。可是袁一口拒绝:“就算我答应,我那些姨太太们也不会答应。”
  常言道:医者父母心,医生必须为病人考虑。于是,喜来乐教袁世凯一套动作,相当于做操,让他每天坚持,以此健身。  正当袁跟着喜在学习的时候,鲁冲进来了,看见袁在学动作,就惊喜地说:“好了?”原来袁谎称下不了床,现在在地上站着呢,所以他也对好了这个结论无话可说,只能默认。
  这件事没有按原来的思路走,就算圆满结束了。这说明凡事都有一个相关因素,喜虽然没有记住鲁的告诫,但凭着过人的医术,看出了袁的症结所在,并诱使他学动作,这样无形中就让他不能下床的谎言破产了,所以被鲁抓住了漏洞,说成病给治好了。
  其实,作为要求别人的人,应该向被要求者说明原因。让他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有利于他的操作执行。  他应该告诉喜,袁是个手握重兵的权臣,他的立场和行动,对于皇上目前的新法能否推行十分关键,皇上没有实权,迫切需要他的支持。  而搞清他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如果他现在卧床不起,行将就木,那就不足为虑了。所以此行必须摸清他的虚实。
  鲁如果这么说,喜就会一听就明白了:“他既不是普通百姓,又不是咱维新派的人,所以不能告诉他实话。他的情况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有病;二是没病。而有病也分两种情况,一是小病,二是大病。所以一共是三种可能。
  他没病就要说他有病,吓唬他;同样,小病就要说他大病;要是真的得了大病治不了了,那我们就不用怕了,所以反倒要告诉他没病。就是每样情况都往上串一格,到头了就转下来,是一个圆圈。”  这样喜理解了,就不会错了,也根本用不得背。死记硬背是最笨的办法。
  一个人如果能把这三条做到了,就随时能给自己充电,不断变强大,最后成功,有一个辉煌灿烂的人生。反之,那些不爱学习的人,都没有前途,毕生只能出苦力,过着不如意的生活,是自己懒惰的下场。
  我一位邻居的女儿,本来长得挺好的,气质妖媚,非常适合演古代的宠妃。但就是不愿意学习,大概她的智力也欠佳,所以学起东西来很费劲。  最后,只能接班进厂当工人,所幸那家工厂是生产香烟过滤嘴的,效益非常好,工资很高,她的收入也不低。  但就是工人需要上夜班,所以白天一整天都得用来补觉,什么也干不了。多亏公婆给她看孩子,接送上下学,否则她自己都应付不了。  这也是一种啃老,你不占老人的钱,却占老人的力,不是啃老是什么?
  她在就业前受培训时结识了一个男孩子。此人心气甚高,不想随便在一城市安定下来,想多走几个地方比较比较,看哪里更宜居。所以,过一段时间后他们就分开了。  分别之后他们就靠电话来保持联系。女孩子家是座机,男孩子出门在外,当然用手机。
  不知为什么,他的电话打进来却不显示号码,也不知他做了什么手脚。女孩子的父亲杀了人,仇家经常打电话来要钱,所以其母就把座机报停了。  报停也行,你倒等跟他联系好了,问清他的号码之后再停啊!都是一些没心没肺的人。就突然停了,从此失联。
  后来,女孩子沉不住气了,去男孩子的城市找他,在本省,不同城市,离得很远。去了以后,找了一阵,没有找到。无功而返。  现在的派出所不帮忙,说什么保护隐私,能推就推,能拖就拖……  她只好放弃,另作打算了。一段初恋情缘告吹,在双方的愚蠢中断送!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性别焦虑会改变想法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