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图片理解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责任意识的培养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51
更新时间: 20:40:00 【字体: 】 [
班级文化建设就是在各种文化艺术的宝库中撷取思想精华,通过班风建设、学风建设、教室环境设计、各种班 级活动开展,以及 教师的身教言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与薰陶,并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从而将责任认知内化、升华为责任情感和责任理想。
一、在教室环境文化中激发责任热情
班级环境的文化建设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苏霍姆林斯基也说: “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减轻学习的疲劳。它有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FONT color=#、班主任发动自己选择班级布置的总的格调并合理安排全体同学进行班级布置。
<FONT color=#、根据班级特点认真布置班级的各种展板。
<FONT color=#、力求让黑板报期期做到图文并茂。教室环境的美化,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爱卫生爱学习的热情,并在教室布置设计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才能,提高学生的集体责任意识,从而做到以班级为家,建立对班级的责任。大家共同保持班级的卫生,墙面的整洁,板报的更新,主动献计献策美化教室和布置教室。
班级物质文化环境的创设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作用,滋润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丰满了学生的精 神生活。随着班级和个人的成长、变化,逐渐地它被学生视为学校生活 地一部分,产生认同感,成为师生团 结进取,顽强拼搏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在班级的管理文化中培养责任意识
健全、民主、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良好班风得以形成的有力保证。班级是全班同学共同生活的“家”,没有规矩,难以成方圆。一个健康班集体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来管理,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凝聚力。因而班主任要发 动班级同学共同讨论班级建设计划,发扬民族精神,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让大家一起参与到班级的建设当中。班级可制定《班级新目标》、《班级安全文明公约》、《班级之星》、《班级意见栏》等一系列制度,为班级顺利前进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学生行为的随意性,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做到自己管理自己呢?班主任应倡导每个同学都是班级的主人,除了对自己负责外,还要对班级负责。班主任的做法是:
<FONT color=#、让学生自己订规矩,然后全班对着中学生行为规范讨论制定和实施班级制度。如班级公约、卫生制度、值日值勤、学习常规、文明礼仪等方面,通过责任感的培养塑造学生人格,提高每个学生的责任意识。
<FONT color=#、班级采用值日班长制度,每人都要当,轮到谁,便要对班级一天的工作负责。主要包括:(1)负责考勤工作;(2)负责“两操”的检查和监督;(3)负责教室的清洁卫生检查和监督;(4)维持课堂、课间纪律;(5)负责填写班级日志。每日放学前在全班公布。值日班长制度,让每个学生有事可做,有责可负,体会“承担责任”的酸甜苦辣,从而 激发学生“积极配合,团结一致”的良好情感,在点点滴滴的班级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让学生由过去的管理对象变成管理的主动参与者,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也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更形成了班级良好的责任风尚:从我能负责到我敢负责再到我要负责。
三、在班级活动中践行责任情感。
班级文化建设除了上述的两个环节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环境。那就是积极地开展班级各类集体活动,使班级的文化功能更加有效地表现出来。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军训、运动会、五月红歌赛,艺术节等,这类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团队精神能起很大的作用,也是培养班集体责任意识的大好时机。所以,活动前,要精心组织,认真辅导,活动后及时总结,表彰先进。另一种是班级自己组织的活动,如主题班会、团委会、班委会、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这类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如涓涓细流,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班级应该重视这类活动的开展,并使活动形成专题性、系列性、系统性。如高一年级开展学习之星评比活动,通过活动使每一个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的态度,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活动中, 还设“语文之星”、“数学之星”“进步之星”等一系列激励措施,有效地提高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高二年级时针对班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学校开展的主题班会德育课评 比,组织班委会成员轮流主持班会课,并将班会交给全体同学,大家共同参与,解决问题。如根据现在学生喜欢交往但又不能很好地把握交往的尺度和方法,各班组织以“我的青春我的梦”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让每位同学畅谈自己对朋友的理解,通过谈自己心中朋友的优缺点及建议,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再以“我的青春我作主”为题召开主 题班会,激励同学们珍惜时光,努力学习,顽强拼搏,正确处理好男生女生关系,解决青春期带来的困挠。
各项活动的组织让同学们共同参与、共同认识达成共识,让学生感到班级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在活动中形成责任情感。
四、在班级精神文化中提炼责任文化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要求。精神文化建设是培育优良的班风,班风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精髓所在。优良班风对全班学生起着熏陶、感染的作用,是一种巨大的教育无形力量。任何优良班风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培育优良班风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持之以恒;另一方面要抓住时机,因势利 导。选择适当时机引导全班同学共同营造勤奋努力、勇于进取、探索钻研、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的浓厚的学习氛围。可以先请班上成绩优秀者把自己好的学习方法、经验写下来,互相交流。同学们借鉴了别人的经验,就少走了弯路。然后在月考或期中考后,结合学校的网上阅卷系统和成绩分析系统,对每个同学们进行考试情况分析,对各学科的学习、复习和考试中出现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总结分析,以理性成熟的态度对待考试成绩,并科学分析,从中获得经验与教训。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自觉的学习激情、钻研精神,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责任感的培养,要善于运用各种形式教育学生具有民主法制的观念、有责任感、文明礼貌,教育学生懂得关爱、懂得合作、懂得互助。将学生的情感发展作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使班级成为培养学生情感文化的 场所,引导他们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班级,关心学校,关心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旺,关心人类的前途命运,进而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能源危机等问题,最终实现我校的校训培养“负责任的中国人”。
两年来学校以责任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给班级 建设所带来的变化应该是全方位的,学校以“善责任心,济天下事”为学校精神,通过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培养“负责任的中学生”,使班级文化建设成为一种真正的教育力量,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因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学生必然会对自己、他人和社会负责。通过责任意识的培养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他们的服务意识、完善了学生的人格,使班级形成了良好的、健康向上的班风和学风。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在七彩阳光的照耀下,在蓝天小树旁,我看到了一只喜羊羊。喜羊羊撑着小花伞,吃着棒棒糖,牵着蜗牛,在彩虹之巅飞翔着。这是shu文化故事中一个小片段。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心愿,让童年的梦想,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以上,不是一个童话故事,而是在 1月10日(周四)下午,参加了天宁区首届“我爱我班”班级文化建设展评活动过程中,我用13位班主任在介绍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关键词”串联而成,有感而发。
在近3个小时展品活动中,我们看到一个个用心在做班级文化的“老班们”,他们对班级文化的思考与实践,诠释着以孩子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着“老班们”的执着追求,边听边在思考,我们究竟该给孩子怎样的一个童年?班级文化建设如何丰富孩子们的童年生活?
这里首先就会涉及一个问题,何谓班级?自从凯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以来,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另外一面,班级授课其实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一个班级就相当于一个车间,学生们就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任课教师们就是流水线上质检员,而班主任就是这个车间的车间主任。班级授课的最大问题,就是让所有学生“同质化”,而不能更好地促进每一位孩子的发展与成长。
说实话,到目前为止,由于教育资源的限制,现在还没有能力取消班级。但我们也看到一些地区、一些学校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努力。比如,北京市十一学校,已经取消行政班级建制,每一个学生一张课表,取而代之的则是学科建制,每个人都成为孩子们的“班主任”,较好地丰富了学校教育的生态。
当然,在没有取消班级以及班主任的时候,我们试图会问:班级是什么?是不是一群孩子们以及大人们就组建成了班级?或者说,是什么将他们凝聚在一起而成为班级的?有人说,有了教室就有了班级;也有人说,有了课程就有了班级;还有人说,有了共同的目标追求就有了班级。这其实,都是对的。但最核心的则是班级文化,这就犹如一个人的灵魂与思想是这个人成为人的最重要的标志。
那么,就班级文化建设而言,以下三个方面,是我们值得思考与探索的。
首先,我们需要界定的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指向是什么?当然,这毫无疑问,是学生,是学生发展。那么,学生发展包括哪些方面?在规划纲要中指出,学生发展应当包括理想、心理和学业。换句话说,当在这三个方面,学生都有着很好地发展,那么,学生就获得了较为全面地发展。但是,如果我们从生命的视角来看待学生成长话,或许我们班级建设的境界将更为高远一些。我是这样对生命进行理解的:
一是,生命是独一无二的。由于每个人DNA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人与人的不同。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生物的多样性,才有了世界的丰富多彩。还因为如此,每个人的生命都应该值得敬畏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其独特价值的。
二是,生命是不可逆转的。如果将人生简单地分为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的话,每一阶段都有其价值和意义,并不是为下一阶段做准备的。同样,正如时光不能倒流,人生同样不能逆转。所以,当下的生活,才是真实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人生没有“如果”,也没有“假如”,更没有“除非”。
三是生命是蕴藏潜能的。谁也不知道自己,有着多大的潜能。因为,人所蕴藏的能量,远远超过已经实现了的一切。所以,更应该让我们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也正因为如此,人有时需要对自己狠一点,这样才能知道自己有多强大。
当这样的生命理解,如果更好地反映在我们的学生观中,或者说,当我们的学生观转变成生命观时,这样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班级建设,将会沿着向善、向美、向上和向好的方向不断地前行。这样的教育,让人信赖;这样的教育,更为可爱。
其次,我们要更好地理解班级建设的核心要素。那么,什么是班级建设的核心要素?其实,当我们接手一个班级时,我们首先应该问问自己这样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这个班级将要建设成为怎样的一个班级?这其实涉及的是班级建设的愿景问题。简单一点讲,有着怎样的愿景,就有着怎样的班级建设目标,因为,方向决定目标,有了方向也就有了目标,一心向着目标的人,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有了目标也就有了希望,人是生活在希望之中的。有了希望也就有了努力与行动。这是班级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内驱力。
第二个问题是,作为一个班主任,我期待学生成为怎样的人?如果说,第一个问题是班主任对班级建设的希望的话,这个问题则是对孩子成长的一种希望和一种期待。孩子们是成长中人,关键是要有一个重要的引路人。这个引路人,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孩子们的班主任。当我们为孩子们描绘了未来成长与发展的一种蓝图时,他们就会实现这样的蓝图而努力和奋斗。
第三个问题是,学生在班级活动中、课堂学习中、家庭生活中、社区服务中,应该表现怎样的一种行为?行为的背后,其实是价值观问题。因为有着怎样的价值观,一般就外显为怎样的日常行为。所以,在中小学阶段,要特别强调的是价值观的教育。当社会越是浮躁、越是功利的时候,教育一定要把握好底线,应该有着自身的一种净化能力。如果教师没有良知,学校变得浮躁,教育成为社会某种利益集团的一种帮凶,那么我们宁肯没有教育,这样反而会获得一种宁静与安详。
当然,还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我们面对的现实是什么?如果我们不知道现在在哪里?那么,我们哪里都去不了。也许,我们只能从自身开始改变,从周围开始改变,从细节开始改变,当我们的小环境慢慢地改变时,或许有一天,我们的大环境也能向我们说期待的那样开始改变。这需要更多的人一起努力。教育,是需要批判性思维的,但更需要的是建设性思维。
最后,我们还应该讨论的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在哪里?在目前我所看到的以下文献以及介绍中,似乎都这样认为,班级文化,就是班级活动的文化,就是课堂之外的文化。但我们应该关注这样一个事实,学生在校80%的时间是在班级中度过的,学生所学课程的80%是在课堂中完成的。显然,上述对班级文化的理解是狭隘的,这就犹如,就道德抓道德,则是不道德的。同样,就教学抓教学,是不能成为教学的。因为,这样把德育与智育截然地分开,成为“两张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培德与育智必须相结合,课堂文化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于是,这里就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谁来负责策划与统筹班级文化呢?如果仅仅是班主任的话,那么,也许在班主任所授的那门学科的课堂中,可以看得到班主任的身影,但是其他课堂呢?所以,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级的所有任课教师都需要加入这样的共同体,“班级建设,人人有责”。如果人人都是班主任的话,我想班级文化建设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与高度。在这里,问题出在哪里?当然有制度上的,有政策上的,我想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更主要的是班主任有没有这样一种意识,统筹协调,沟通交流,发挥集体的力量与智慧,当我们表明一种态度与立场时,这个时候,将会赢得所有教师的相应与参与。因为,在“老班”们的潜意识里,“我的地盘,我作主!”
当认识到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任课教师与班主任所处的作用后,我们还应该要将学生们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从一定程度上讲,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角就是孩子们。在这样的班级文化中,孩子们懂得了“小社会”是如何建设的,“小公民”之间是如何相处的,“小政府”是如何运作的,以及自身是如何成长的。教育的过程,就是从自然人逐渐成为社会人的过程,这其实还是一个发现同伴、成为同伴的过程。所以,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还应当关注到同伴文化。在某些时候,同伴之间的影响有时要超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家庭对子女的影响,尤其是非正式群体。
在讨论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在整个学校文化建设中,处于怎样的一个位置关系?在我目前的认识中,班级文化是一个中位概念,它的上位是学校文化,下位是学生文化(我更喜欢这样的称谓:同伴文化)。如果是这样认识的话,我们是否可以说,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具体表现,不同的班级文化造就了学校文化的开放、多元、民主和包容;班级文化是同伴文化的引领方向,班级文化的普世价值观,深深地影响着同伴文化的建设。
如果是以上的这样认识,无论怎样强调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分,因为生活在其中的孩子们,不再感到害怕,没有畏惧感,更没有恐惧感。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们,被人信任、被人尊重和被人理解,都能发现自我的意义,发挥自身的价值,获得一种成就感。当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之情的时候,生命的尊严与敬畏在这里得到了更好地体现,他会深深地眷恋这样的班级,思想与灵魂获得了一种归属,寻找到了自己的心灵故乡。
记得,有一次到新北区藻江幼儿园去参观时,偶然间,发现了这样一首小诗“其实有一百”。当时,没有来得及全部读完,但留下很深的记忆。之后,在网上搜索一下,将文章复制下来,认真阅读,其深刻含义至今仍熠熠生辉。现将全文刊载如下,作为本篇博文的结束语。
其实有一百——马拉古兹(意大利)
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
一百只手,
一百个念头,
一百种思考问题的方式,
还有一百种聆听的方式、惊讶和爱慕的方式。
一百种欢乐,
一百个世界,
一百个世界,
但被偷走了九十九。
学校和文明,
将孩子身心分离。
他们告诉孩子,
不许用手操作,
无需用脑行事,
理解世界不必伴随快乐。
爱和惊喜,
只在复活节和圣诞节才有。
他们要求孩子,
在孩子一百个世界中,
他们偷去了九十九。&
他们告诉孩子:
工作与游戏,
现实与幻想,
科学与想象,
天空与大地,
理智与梦想都是水火不相容的。
他们告诉孩子,
一百并不存在。
但是孩子却说:
“不 ,其实真的有一百!”&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小班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 &&&&小班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打造优秀个人网站
点击查看你感兴趣的内容
&&&&&&&&&&
&&&&&&&&&&&&
&&&&&&&&&&&&&&
&&&&&&&&&&&&&&&
小班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班级人文化管理初探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班级人文化管理初探
&&&&&&&&&&
【字体: 】
班级人文化管理初探
作者:佚名&&&&教研来源:&&&&点击数:&&&&更新时间:&&&&
镇海三公司学校 李慧勤
内容摘要:班级人文化管理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通过班级人文化氛围的创设,通过学传统美德,名人、名言伴我行,系列主题班队活动,架设对话平台,评比激励等一系列人文活动的实施、探索,使班级风貌健康向上,蓬勃发展。它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良好人格形成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它初步构建了班级人文化管理的活动模式,使班级管理在新课程改革下有新的发展。
关键词: 人文化 班级管理 系列教育活动 推进 新课程
走进三公司学校五(2)班教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洁白墙壁上的几棵大树,其中一棵粗壮、枝叶繁茂的是&班级树&。旁边是六棵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树组成的 &小树林&。它们是那么茂盛,那么引人注目。树上的每一片枝叶都在充分展示着自己的生机与活力,另人精神为之一振。走进大树,你会发现大树上的每一片树叶都各不相同,每一片翠绿娇艳的叶子上都写着一个个名字。&小树林&里,每一棵小树的树干上都有写着小队名字的标示牌。这就是五(2)班师生创设的人文化管理氛围。
一、班级人文化管理探索的背景
教育是明天的的事业。21世纪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提高民族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必须紧跟时代的节奏。新世纪、新形势下,未来社会要求人具备最基本的素质,如:全面发展,开拓进取,善于与人合作。这些素质的形成很大程度依赖学校的教育,这就对现在的班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对学生管制的多激励的少,说教的多谈心、启发的少。因此,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主体性。
班级是学生交往的基本场所和成长的重要环境,学生在学校的活动主要在班级中进行。它是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主要阵地。班集体建设的成败与否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直接、深刻的影响。
新课标明确指出:新课程下的班级管理应该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服务全体学生。那么,教师要做的就是给每个孩子关怀、尊重、理解、期待与赏识,就是创设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管理氛围。基于此,五(2)班师生以充分挖掘人文化管理的功效为目的,开展了一系列班级文化创建活动。
二、人文化氛围的创设
一个班集体必须形成独有的、可继承性发展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则可以通过创设一定氛围来体现、物化。因此,我们重视班级布置,做到设计新颖,布局精巧,求气氛,讲韵味,为班级管理创设良好的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校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为此我不断充实教室环境的内涵,让一墙、一窗都发挥育人功能,让教室充满情趣,充满新意。我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选择了几棵色彩鲜艳,形象鲜明的大树和一片小树林作为管理的载体。赋予大树丰富的内涵:集合作、自律、爱心、勤学等方面内容为一体。期望学生在人文关怀下,学会求知,学会自律,学会做人。
北边的一面墙壁上,依托窗户设计了一个&凹&字形的乐园。&凹&字形的左边凸起部分是&我们的园地&。 园地里开辟了&我们的风采&,展示学生的绘画、书法作品、优秀的手抄报等;&凹&字型的底部是我手写我心的&未来作家&栏,里面展示了学生一篇篇优秀习作;右面高凸部分是&百科知识栏&、&奥运名将风采栏&等等,各个栏目不定期地更换。创设这样的氛围:让学生置身于美的环境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也是利用班级文化氛围去浸润学生的心灵,熏陶学生的性情,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
三、人文化管理的实施与探索
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于细微处着眼,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引导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实现知行统一,情智并进。
1、开展学传统美德系列活动
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为主线开展系列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吸收、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知识,让学生创新、光大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我班围绕&学习语言美,养成行为美,保持仪表美,塑造心灵美&四条主线,精选故事,安排部分晨读课,班会课,周日两小时诵读美德故事,还采用教师宣讲,学生竞赛讲等多种形式。用美德故事引导、感染学生。这样,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为主线,通过文化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班级风尚,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
2、&走进名人世界&
指导学生课内外阅读名人故事,了解名人成长足迹,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行,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榜样,行有指南。这些对模仿力极强的小学生来说,有助于他们学习、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的良好形成及高尚化。
3、&名言伴我行&
黑板的左边开辟出50厘米左右的宽度,开辟了一个&名言伴我行&栏目。由值日生选题大家诵读。这样有计划、有步骤地带领学生积累名言警句以励志。如 &爱人者,人恒爱人。&等颂扬富有爱心的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名言要求学生自律。这些名言让学生在熏陶渐染中提高素养。
4、开展系列主题班队活动
1)、开展&都是因为爱&&爸爸妈妈,我理解您了&主题班会
班会课中通过&我也做妈妈&&&让学生把六斤重的书包挂在胸前模拟十月怀胎的妈妈,讲&爸爸、妈妈的一天&来体验父母的辛苦。用谈话、讨论、反思等形式,引起学生共鸣,促使学生理解父母,体谅父母,感激父母。进而学会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小组的交流讨论,使学生学会如何积极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讨论中学会倾听。这也是新课标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他人沟通能力的体现。
2)、开展&我自信,我能行&主题班会。培养学生自信心、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和竞争意识。
3)、开展&你的困难,我们掂着&主题班会。通过捐款捐物,为家遇突然变故的同学,为灾区儿童献上一片爱心。学生从实际行动中体会到&给,永远比拿愉快。&的喜悦与幸福。
5、开展系列手抄报比赛活动
开展以小队为单位的手抄报比赛活动。分别以科学、卫生、安全、尊师、敬老等为内容进行手抄报比赛。在手抄报完成的过程中,大家分工合作,同心同力,一个目标,一股干劲。那富有创意的设计,新颖大胆的排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理想、审美能力、审美情趣,促进了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合作意识,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6、架设对话平台
在班级中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建立班级舆论&网络&,&班级日记&,每周一题 &夸夸我的好伙伴&,课前&新闻发布两分钟&等师生对话阵地中,师生记下了每个人的点滴进步。在赏识、褒扬中,学生由一个进步走向另一个进步。
7、评比激励
在班级文化氛围的影响下,每个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较高的水平。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表现获得同学、老师的信任、尊重。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对学生的行为做出适行当的评价,竞赛评比应运而生。
墙上站着&班级树&
为鼓励学生,我特意在教室的墙上设计了一棵高大&班级树&。树上的叶子是学生用老师奖给的彩纸做成的,凡是在合作、自律、爱心、勤学等方面进步的学生,就能得到老师奖励的叶片,得到叶片的学生在叶片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把它张贴在&班级树&上。连续获得三片树叶就能得到一朵红花。学生特别珍惜这样的机会,所以每一片树叶都做得奇形怪状,与众不同,妙趣横生。随后,逐渐增加学生获得红花、叶片的难度。每个学期下来,美丽的&班级树&都是枝繁叶茂,红花朵朵,翠绿的叶子娇艳欲滴,满树的花朵鲜艳夺目。&成长小树林&是以小队为单位认领一棵树,在树干上画上注明小队的名字的标示牌,分别在学习、纪律、友爱、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考核、奖励(方法同&班级树&雷同),每周进行一次。如此以来,学生体验到了进步的乐趣,增加了成就感。
四、人文化管理初见成效
经过一年半的班级建设,人文化管理初见成效:
1、初步构建了班级人文化管理的活动模式,从选题到活动设计、实践探索、到反思总结、使班级管理在新课程改革下有新的发展,推进了新课程的深入实施。
2、学生的合作意识,自律能力、助人意识、美德的形成都得到了发展,促进了学生的良好人格形成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3、得到了任课老师一致好评:班风好,学习气氛浓,学生变得越来越懂事了,整个班级健康向上,蓬勃发展。
在人性的、文化的管理方式下,朝气蓬勃的学生正走向灿烂的明天。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注目班集体建设在德育中的独特作用,注目班级的人文化管理。
教研录入:大樟树&&&&责任编辑:大樟树&
上一篇教研: 下一篇教研:
【】【】【】【】【】
没有热点教研
没有推荐教研
访 问 统 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