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现在初三,逆反厉害,学习的事情也不听家长的,哪里有老师能做些心理疏导么?

怎样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期
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摘要: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孩子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往往容易产生一种与家长相抵触的情绪.他们心里有话宁愿与同伴说,也不愿与家长说.对于家长的好心批评、劝导,他们动不动就反驳、对立,让一心爱他们的家长惊诧不已、心痛不已.孩子的这种逆反心理绝不止是个别人的偶然冲动,而是一种值得现代家长普遍关注的现实.关键词:逆反|心理|青少年 事例
某中学初三学生小燕的妈妈很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头疼.她找到老师诉说:“我和她爸爸都是60年代出生的人.我们根本不明白现在的小孩在想什么,我和她爸爸虽然都是知识分子,但是在和孩子的沟通对她的教育上,实在太失败了.”小燕妈妈的话语里带着太多的无奈.
“我们都是从那个困苦的年代过来的,如今生活好了,把大部分时间都倾注在孩子身上,但是这些不但得不到女儿的认可,而且她还经常和我对着干,我觉得这孩子真让人伤心.”小燕的妈妈提起自己的女儿眼圈红红的.
“我女儿比同龄孩子早熟,她上五年级的时候,就知道讲究吃穿了.一开始,我给她买的衣服她不喜欢,还冲我嚷嚷.我对她说,从小要养成艰苦朴素的习惯,不应该在物质上和别人攀比.她不说话,我以为她接受了.谁知后来,她虽然不再冲我嚷嚷了,但是却死活不肯穿我给她买的衣服.我不给她买她想要的衣服,她就借同学的穿,把我气得……你说,这孩子怎么就不懂事呢?”
“上初一时,小燕迷上了言情小说,开始,我还以为她在房间里学习呢.那天,我给她端牛奶过去,看到了课本下压着的言情小说,我当场就气得把书撕了,还给了她一巴掌.可是,女儿等我出去后,又哭着把书从地上捡起来,把撕烂的书用透明胶一页一页粘起来.从门缝里看到这个情景,我真是觉得悲哀,我对女儿的母爱居然敌不过一本言情小说.自从这件事之后,孩子就基本上不理我了.我想过,是不是我有点粗暴.于是,我尝试着和女儿沟通,但是,她居然说没这个必要.”讲到这里,小燕的妈妈有些哽咽,她希望老师帮她劝劝女儿.
但是,和小燕交谈的时候,老师发现这个小姑娘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我妈就会给别人讲,她多辛苦,我多不理解她,可她理解我吗?偷看我写的日记,不让我接男同学的电话,同学过生日,她又死活不让我去,整天唠叨我的不是,什么都得听她的,凭什么呀?我长大了,才不想被她牵着鼻子走呢.和家长有什么好交流的,结果还不一样?他们要的只是一个听话的木偶.”小燕把这些话一连串地说了出来,看来,这些话已经在她心里憋了很久.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孩子,就像这个崭新的时代一样,冲破层层旧观念的束缚,以前所未有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被媒体巧妙地称为“新新人类”.这些“新新人类”生长在信息爆炸的新时代,生活经历、思维方式、所见所闻所喜都与生于困难时期的家长有着截然的不同.他们的视野更开阔了,自主意识更强了,不再像以往的孩子那样时时处处听从家长的命令.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评判事物的标准和看待问题的特有的角度.这些特有的标准和角度在他们同龄人间心领神会,但在一些家长的眼里却是混沌一片、不知做何解释.一些家长渴望明白个究竟,随时随地都想监控自己的孩子,而孩子随时随地又想摆脱家长的监控.在监控与反监控的较量中,世代沿袭的家长的权威和地位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孩子们对于家长的一言九鼎的管教方式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觉得自己干嘛非得听你的.现在的孩子不好管,相信许多家长对此都会有同感.
逆反心理的产生及危害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孩子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往往容易产生一种与家长相抵触的情绪.他们心里有话宁愿与同伴说,也不愿与家长说.对于家长的好心批评、劝导,他们动不动就反驳、对立,让一心爱他们的家长惊诧不已、心痛不已.孩子的这种逆反心理绝不止是个别人的偶然冲动,而是一种值得现代家长普遍关注的现实.
孩子有了逆反心理,经常是你要我这样,我偏不这样,反而要那样.这种情形让家长很恼火,家长越恼火就越发训斥他们,但家长的训斥起不了什么规劝作用,反而更增加了他们的反感情绪.家长这时不能正确理解、谅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很容易就会走上逃学、离家出走,甚至犯罪的道路.家长对此可不能粗枝大叶、听之任之哟.
孩子之所以产生逆反心理,有着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十来岁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的过渡期.这时,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和束缚,反对成人再把他们当小孩看.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的思维和能耐,他们喜欢对任何事情都采取批判、否定的态度.然而事与愿违,当他们发现外界始终无视他们的独立存在,对他们的自我表现一概否定或根本不感兴趣时,他们又会采取更尖锐更极端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这是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内因.二是因为家庭、学校的因素.比如老师、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没有顺应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对他们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使他们身心疲惫、不堪重负,于是就产生了强烈的对立情绪,故意跟老师、家长对着干.这是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外因.
逆反心理导致了“新新人类”多疑、偏执、自私、冷漠、孤独、愤世嫉俗、不合群等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家长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
在当今家庭,有很多家长遇到上面类似的问题.“新新人类”孩子反抗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不与家长交谈,有的对家长阳奉阴违,有的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此时,做家长的学点心理学知识很有必要,尤其是关心少年儿童的心理学.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新新人类”、理解孩子,和孩子很好地沟通,积极地教育孩子.
对策一:现代家长应认识到,逆反心理是孩子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增强的一种表现.作为一种好奇心、探索欲、独立意识,适当的“逆反”还是一种好的心理品质.但是,不适当的、过分强烈的或是扭曲的逆反心理,却是有害的.
对策二:学会用新的办法管教孩子.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这个人生的特殊年龄阶段,家庭关系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改变以往那种由家长决定一切、孩子只是服从的局面;家长需要多从孩子角度考虑问题,努力与青春期的孩子建立一种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建立需要以相互理解为基础,以沟通为保障.交谈是可以使双方互相沟通的,只有沟通了才能相互理解.但是,交谈必须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您可以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平行交谈”.家长用“平行交谈”的方式跟青春期的子女谈话,往往能引起热烈回应.“平行交谈”其意思是家长与子女一面一起做些普通活动,一面交谈,重点放在活动上,而不是谈话的内容,双方也不必互相看着对方.这种非面对面的谈话方式会让家长和孩子都感到轻松自在.家长与孩子的谈话内容,最好是多谈一些如何学会求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等.在交谈中,还要注意从事情到关系、从事情到感情、从一般到特殊等原则,从而使孩子与家长之间什么话都交谈.
对策三:营造聆听气氛,做孩子的顾问.家长要设法让孩子觉得那样做是很自然的.其诀窍就是让家里时时刻刻都有一种“聆听的气氛”.这样,孩子一旦遇上重要事情,就会来找家长商谈.要达到这个目的,其中一个好方法就是经常抽空陪伴孩子.如利用共聚晚餐的机会,留心听孩子说话,让孩子觉得自己受重视.学会做孩子的顾问.由于家长提出的意见,即使是好意见,“新新人类”孩子大都不喜欢听.因此,家长应做孩子的顾问、盟友,而不要做经理人.顾问只细心聆听,协助决择,而不插手干预,仅建议改弦更张.
对策四: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新新人类”孩子需要感到自己的生活并非完全受家长控制,所以,家长要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家长尤其不可擅入他们的房间,偷看日记或偷听电话等.
——不给孩子过份的爱.青少年时期是渴望独立的时期,过多的保护会使孩子内心烦躁不安,产生抵触情绪,报复和逆反心理会日趋严重.应该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拥有“秘密”是他们感悟自我、体验成长的重要方式.——不过多干涉孩子,不无所不问.过多地干涉实际上是家长对孩子不信任、不尊重的表现,它会使孩子受到伤害.理解和尊重才是构成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不要无所不问.“新新人类”孩子通常不会把很多有关自己的事告诉家长.如果你的孩子也是这样,你应该把孩子告诉你的任何事情都视为礼物,加以珍视.——不要总拿自己的青少年时代和经历去要求孩子.成长于改革开放年代的孩子感受到的社会以及在这种感受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与其家长大不相同,而其年龄和经历又决定了他还不能独立应付许多挑战和诱惑.他们更需要的是从家长那里得到理解、支持、鼓励和指导.——不要按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孩子.您的价值观和孩子的价值观是大相径庭的,您认为对的事情或许正是她不屑一顾的,因此千万别执著地按自己的标准要求子女.就读于某高中的小丽购买了一件比较暴露的衣服回家,立即遭到父亲的责骂,顶嘴后又被母亲打了一下,从此与家庭产生矛盾,精神逐渐恍惚起来,患上了抑郁症.——把想说的话写下.家长把不想直接向子女说出或不中听的话写下来.因为白纸黑字更加可信,而且可以一看再看.把话写下来,话的分量也会增加.
作为家长如何指导“新新人类”的孩子呢?我认为,我们要帮助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方法一:学会理解.学着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家长的罗嗦、批评都是善意的,看到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出于对你的关心.凡事除了从自身的角度考虑以外,还要推己及人,以家长的观点观察一下,这样才能不失偏颇.毕竟家长所处的时代与所受的教育与现代“新新人类”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思想难免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作为儿女在这个基础上去对待家长才会理解、体恤天下家长心.而家长也是人,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误,也会误解人,我们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他们,也就不会有逆反心理了.
方法二:把握自我.经常提醒自己,要虚心接受家长的教育,遇事要尽力克制自己,要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突显自己的个性并非是通过与他人的对抗来实现的.“新新人类”孩子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我们首先要懂得哪些情绪是好的,哪些情绪是不好的.好的积极的情绪,如热情、欢快、乐观、和善等易被家长及他人接受的情绪,应让它自由地表现出来;不好的消极的情绪,如冷淡、抑郁、悲观、暴躁、愤怒等不易被家长及他人接受的情绪,要对它加以抑制和消除.同时,我们还要学习应该在什么样的场合下表现什么样的情绪,不主观偏激,不感情用事,遇事“勿以物喜,勿以己悲”,想得开,不因强烈情绪波动而失去理智,能把握自我,逐渐形成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
另外,作为晚辈我们还要主动与家长接触,向他们请教,定期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学习状况,积极参与家庭事务,发挥一个家庭成员的作用.这样就会多一份沟通,也就多了一份理解.
方法三:学会适应.“新新人类”要学会适应环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要懂得世界充满矛盾,世界上不存在任何没有压力的环境,要完全消除心理压力是不可能的.要心胸开阔,学会适应,对心理的压抑可以向家长、知心朋友诉说,使之得以宣泄,对自己不过分自责,不苛求,不斤斤计较;对同学的进步要悦纳,接受,善于学习;要学会容忍和体谅,与人和睦相处,这样便会得到友谊,心境自然趋向平静.
方法四: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保持乐观态度,培养幽默感,要学会多看事物光明的一面,坏事可以变为好事,失败的教训有时比成功的经验更可贵,逆境和挫折可以磨练和激励人.要树立排除万难的信心和决心,相信自己,知难而进,遇到挫折不灰心,学会乱中求静,鼓励自己,逆水行舟,热爱生活,热爱家长和家人.
方法五:正确对待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有良好的自我意识,通过同别人的比较来认识自己,根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认识自己,“旁观者清”.看别人是否愿意与自己交往、谈心、求助等,通过分析自己活动的成果和失败,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对待自己,做到敬业乐群.人与人之间,力求彼此相容,互不干扰,友好相处.乐群,就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友谊,求同存异,互相尊重,平等相处,互相信任,热情相助.
方法六:讲究科学用脑,注意劳逸结合.琴棋书画、体育活动、课外活动、科技、文艺兴趣活动等丰富多彩的闲暇活动,有利于身心健康,能使人感到生活充满乐趣,轻松愉快,精神充实,增长知识,发展才能.
“新新人类”青少年注意提高心理上的适应能力,并在各种活动中发展兴趣,展现自我价值,这样,逆反心理也就逐渐克服了.……这是我找来的啦~参考下就好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20分钟后,男子终于被围观群众和前来交警叫醒。
这种现象已经存在了两周,引得不少村民前去拍照。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逆反期”是一个人从儿童到成人过渡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原本乖巧可爱的孩子一到十五六岁,总爱和父母对着干,家长的话一句也听不进去,有什么事宁可憋着也不跟父母说,这种状况一持续就是两三年。有些孩子表现得明目张胆,有的孩子表现为消极对抗,但不少父母悲哀地发现:亲生骨肉在和自己“作对”。
  心理分析学家把这段专爱和家长、老师“作对”的青少年时期称为“逆反期”。 “逆反期”是怎么回事? 家有正处于“逆反期”的孩子,家长可真犯了愁:孩子老跟大人“拧着劲儿”,不知是中了什么邪?其实这一现象并不难解释:人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到了青春期,除了身体方面的变化外,思维方式也由儿时的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这诸多变化中的一个特殊变化,就是自我意识的逐渐加强,处处要体现“自我”的存在,于是他们会靠和父母对着干来体现自我。其实他们逆反的对象并不只是父母亲,对老师乃至整个社会都会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
  “逆反期”是一个人从儿童到成人过渡的关键时期,所以兼有两个时期的特点:一方面,青少年缺乏适应社会环境的独立思考能力、感受力和行动能力等;另一方面,初步觉醒的自我意识支配强烈的表现欲。即处处体现自己,通过展示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个时期的年轻人爱打扮得与别人不一样,爱做一些引人注目、与众不同的事,爱说一些令人吃惊的话,让人另眼相看,这都是他们想要的效果。了解到这些,家长就不难理解孩子们的表现了。
  “逆反期”的危害 “逆反期”的心理、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 处于“逆反期”的青少年通常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即你越是要求他这样,他偏不这样。而这种情形,最容易引起老师、父母的恼火。而老师、父母越是恼火,对于他(她)越发训斥,就会使他(她)更加反感,直接影响到与父母、老师之间的正常关系,以至于将叛逆性格发展至极端,导致人格和行为的不健康。近年来社会上多发的青少年逆反期杀亲案、出走现象、自杀事件无不说明,如果在这一特定时期疏导失当将会发生多么惨痛的后果。
  如何帮孩子顺利渡过“逆反期” 对于“逆反期”孩子的心理加以正确引导,将使他们一生受益,但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和行为成长。对子女的这段“逆反期”应如何进行正确的帮助呢?这是每位家长都关心的问题。 多进行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是人类的本能需求,在青春期,孩子其实有与父母沟通的强烈愿望,所以家长要适时把握,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因为工作忙、应酬多而忽视孩子的对话需求,家长要勤于与这一特定生理时期的孩子对话。指导他们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父母的罗嗦、老师的批评,这些教诲都是善意的,是为了帮助自己健康成长。
  2.当子女向你谈他感兴趣的话题时,要集中注意力听,不要心不在焉或不理睬,如果正在做十分紧急的事,不妨跟子女打个招呼,以便子女谅解。
  3.多陪孩子参加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如:看足球赛、欣赏演唱会等,鼓励其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展现自我价值,用知心朋友的态度与他们交流感受,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正确的待人接物观念。
  4.即使一开始就不同意子女的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充分了解他们的看法后再以交换意见的方式提出你的想法,不要一味说教而不顾子女的感受;对需要干预的事应采取适宜的形式,避免间单粗暴导致更深的隔阂;
  5.要用尊重的语气而不是教训的语气说话。让孩子变得“听话”的良策是尊重子女,反之也会使子女尊重自己。
  6.父母要正视孩子自我意识的增长和对世界认知能力的提高,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孩子想干什么,不要用自己的经验去套,相信他能够设计自己的未来。家长只需耐心地帮助他们克服自身尚存的幼稚性和认识上的片面性即可。
  7.家里的大事也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他的意见合理或和大人的意见一致,就以他的意见来决策,这样可以增加他的“参政(家政)感”和责任感,从而增加孩子对家长在其他问题上的顺应性。
  身教重于言传 由于父母是子女最直接的老师,故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良好行为方式可以直接促进子女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平稳度过逆反期。
  1.家长要注意加强自身修养,广闻博见,对具有逆反心理的子女能够采取一种更科学、更宽容的思维方式去对待,用为人父母的多重人格魅力取得孩子的信赖和尊敬。
  2.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批评、嘲笑他人,包括别人家有逆反行为的子女;不要用不公正的态度和方式处理或抗拒成人社会里遇到的问题。
  3.树立孩子的独立人格,不要指手划脚,许多事都可以放手让他们独立进行,为他们创造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4.尊重他人,树立平等意识,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谈论他人隐私。更要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不私拆子女的信件、偷看子女的日记,选择正确的关心和尊重孩子的方法帮助他们。
  5.保持冷静理智的处事态度,避免与子女发生冲突而做出过分的举动。家长要理解青少年阶段是容易犯错的时期,要尽量指导孩子少犯错误,期望其不犯错误,显然是不现实的。
  叛逆期的孩子总是让人觉得很头疼,家长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叛逆期的孩子。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掌握教育方法,不可硬来。 父母若发现孩子有逆反心态,可采用以下方法来化解:
  第一,观察沟通。就是观察孩子与自己的沟通方式。在很多时候,父母必须超脱自己的角色,从第三者的角度观察孩子叛逆的问题。并以不同的角度对待孩子,做有限度的迁就。
  第二,保持冷静。急躁的父母,应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并等待孩子冷静后,再进行沟通。
  第三,寻求意见。管教孩子,有时应该寻求别人的意见,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最好跟孩子的老师多加强交流,了解孩子平时在学校的表现。
  第四,开放自我。父母发现孩子的兴趣会影响功课时,不要立即禁止,最好能多了解情况。如陪孩子去电子游戏中心,和孩子讨论他们的偶像,以此提醒什么是应该学的,什么是不应该学的。只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相处得更融洽。当父母与孩子相处融洽了,孩子就不会反叛了。
  第五,不断试验。父母管教孩子,要时常改变方式,孩子小的时候,一般只是父母讲,孩子听。上了中学后,就应尝试双向沟通,也听听孩子的建议。一旦发现某一种方法行不通,就应随时改变方法,不断试验,直至发现有效的方法。
  第六,实践体验。就是通过实践,进行体验,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有父子俩散步,儿子看了西瓜一定要买,父亲说离家太远,提回去太累了,不买。儿子不高兴:“我喜欢吃的西瓜你不买,你喜欢我学习好,我也不好好学。”父亲一想,对儿子说:“买瓜可以,你要负责提回家。”儿子同意了,累得满头大汗才把西瓜抱回家:“吃个西瓜真不容易啊。”
  第七,将心比心。父母要与孩子将心比心,相互间的关系就会融洽,孩子也就没有逆反心理了。
  第八,分析说明。父母要仔细分析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具体原因,并进行充分的说明,这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逐渐消失。 总之,为了从根本上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必须做好与孩子的沟通。
  要做好沟通,其一,父母必须很具体地说出不满意孩子的某种行为;
  其二,父母应说出自己不满意的心情;
  其三,父母不要做无谓批语和推测;
  其四,用提醒的语气讲出,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出发点是关心自己;
  其五,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孩子思考,是引导而非教导;其六,父母要威严地做出要求,一定要注意语气,并说明理由。 孩子的逆反心理由何产生 许多家长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整天不想回家,不愿与家长说心里话,交换想法,做事比较任性。而许多孩子却说,父母一天到晚唠唠叨叨,烦死人了,规定这不许,那不准,真讨厌。显然,家长和子女在“对着干”。
  专家介绍,从小学进入中学,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飞跃。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一方面他们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
  这个时期的孩子,既缺乏生活经验,又极其要求自尊,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是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无微不至地“关怀”,不厌其烦地叮咛,他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自尊心,从而产生反抗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如果父母在同伴和异性面前管教他们,那么,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强烈。 了解逆反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初中的孩子,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知识面的增加,内心世界丰富了,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有时与父母的价值观不同,遭到父母的反对,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于是就在同龄孩子中寻找共鸣,父母也变得不那么亲近了。此时,如果父母不了解子女的这种心理、生理变化,一味简单、生硬地管教,就会迫使子女产生反抗情绪和行为。 事实上,逆反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
  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常论据不足;喜欢怀疑,却又缺乏科学依据;喜欢发现见解,但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却又容易片面。家长知道了“心理断乳”期孩子的这些特点,对待他们就更应避免简单粗暴,也不能用“哄骗”的方法来对待他们。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
  二是父母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想实现,但没有实现的理想。因此,父母常常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企图让孩子按父母的设想去生活。这样一来,父母要管教,子女要独立,矛盾必然产生,反抗行为在所难免。反抗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不与父母交谈,有的与父母阳奉阴违,有的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心理断乳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从总体上讲,心理断乳期的各种心理现象,反映了少年儿童心理上的进步。从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这是重大的变化。父母要珍视子女的这一时期,采取欢迎的态度,对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极面,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进行教育。 专家建议,家长更应看到逆反心理积极的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现的好奇心,是一种渴求认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动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辨的特点,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家长应留心注意,因势利导,促其成材。 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也能参与家庭的管理。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扬。家长还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 俗话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这话不假。上了初中的孩子,显着的特点是变:生理上在变,孩子开始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甚至还可能与家长对着干。你要东,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东,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这个时期,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情感沟通――预防叛逆的疫苗 青春期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孩子迅速关闭与父母交流的通道。要想避免这一点,就必须让孩子从小就觉得跟父母交流是一个常态而不是个偶然事件。交流是需要基础的。不是一个你需要他,他就马上能给你的东西。我们很多父母从来不跟孩子说“我爱你”,从来不问孩子在干什么,也不跟孩子分享自己在干什么。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很多父母突然说我需要和你交流,孩子怎么可能满足你?因为他没有这个习惯。习惯是养成的,而我们的父母并没有给孩子养成这个习惯。抱怨孩子的错,这公平吗?当然不公平。 我的孩子已经12岁了,还没发现我们跟他谈话时他的不耐烦或者搪塞的情况。我想以后也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你们知道吗?从他三岁能够对话的时候,我就开始与他交流。我不在他身边也一定会给他打电话。我的电话费大多用在了跟儿子的沟通上,无论我走到世界哪个地方,他睡觉前听到的最后一个声音,一定是我的声音,一年365天从不间断。他已经养成习惯了,就像吃饭一样。如果睡觉前没有接到我的电话,他会找我:“爸爸,今天我们还没说话呢。”对于我们父子,这是一件日常的事,像吃饭、洗脸一样自然,而不是奢侈或期待的东西。 我常常和儿子沟通:“今天有没有什么好消息或不好的消息告诉我?遇到了什么问题?你又发现了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又为自己或老师、同学解决了什么问题?又对什么新鲜事物感兴趣了?” 每年我跟他在一起的绝对时间大概也就四个月。但从情感上来说,他跟我非常近、非常亲,到了令别人羡慕的程度。常有父母跟我说,出差一个星期,回家跟孩子就没话说了。但我们没有,从儿子三岁到现在,我们已经密切沟通将近十年了。我们之间感情非常好。儿子处处替我着想,令我感动。他常常到机场接我,就连我下个楼梯他都要提醒我:“爸爸你要抓住扶手。”因为他担心我会分心,踩不稳楼梯。父亲节,他会给我买两份礼物。母亲节给他妈妈买一份。我太太有时候会“嫉妒”,问他“为什么?”他说:“爸爸很少和我在一起,所以多一份儿就等于表达我平常对他的想念”。情感上无条件的有效沟通,金钱永远无法衡量其真正价值。这是预防孩子青春期叛逆的最佳疫苗。 家长要正确对待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 每个人都要经历青春期,要认识到“逆反心理”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家长不懂孩子的心。家长要正确对待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不要以为就我自己的孩子这样,所有的孩子都要经历这个阶段,这是一个人独立和成长的阶段。
  一、批评孩子要把握好分寸 不讲方式、不分场合地批评孩子,孩子犯了一个错误就把他过去的种种不是全都翻出来,随意地贬低和挖苦孩子,教训孩子时连同他的人格一起做出批判,这些是许多家长的通病,也最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当着外人的面批评孩子,孩子会觉得家长一点面子都不给自己留,搞的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出尽了丑丢尽了人,心中的怨气和愤恨自然就会流于言表;不就事论事地批评孩子,孩子会觉得家长对自己不公平,明明只是一件事做错了可在家长眼里自己好像就从来没有做对过一样,如此地把自己看得一钱不值,心里的委屈自然也要发泄发泄;贬低挖苦孩子和批判孩子的人格,都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为了保护自己孩子会不甘心认错,从而对家长产生对抗。所以,要想减少孩子的对立情绪,家长不能滥用批判,批评孩子前先要弄清事情的原委;批评孩子时要分清场合,不要当众尤其是当着孩子同学和朋友的面批评孩子;批评孩子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把孩子说的一无是处,更不要贬低孩子的人格;批评孩子时要考虑到孩子的情绪,要选择孩子心情比较好的时候,不要在孩子心情烦躁的时候对对他说三道四。最后有一点很重要,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对孩子要多些表扬少些责怪,要经常想想孩子的长处,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找寻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孩子平时受到的表扬和鼓励多了,犯错误也会更容易接受家长的批评。 二、给孩子选择的权力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当把握重要的问题,给孩子定个大的框架和原则即可,让孩子在不违反原则、不超越界限的基础上自由安排自己的活动,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力。家长绝对不要对孩子管的过宽过死,不要对孩子的每个细节都指手划脚,不要一切事情都由家长来决定,这样孩子会觉得很委屈,会觉得家长对自己不信任、不尊重,孩子会觉得自己的自主权被剥夺了,自己老是在受家长的控制,为了摆脱束缚争取自由,孩子就有可能选择与家长对着干,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只要是来自父母的声音,只要是父母提出的要求,他都一概予以反对。为了使孩子的逆反状况有所改变,家长应当从改变自己做起,对于孩子的所作所为,家长先不要急于干涉,而是要先反问一下自己,“这对于孩子要紧不要紧?”如果是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育并无大碍的事情,尽管由孩子去好了,比如孩子习惯于晚睡晚起,只要他上学不迟到就可以;孩子偏爱打篮球而不愿早起跑步,只要他能够经常锻炼身体就可以。其次,在希望孩子做某件事的时候,也要尽量给孩子多些选择,比如天气转凉想让孩子加件外套,可以让他在夹克衫和运动服之间选一样;孩子偏食不爱吃绿叶菜,可以让他在菠菜和小白菜之间选一样。 三、冷静处理孩子的逆反 孩子一般不太懂得控制自己,当他对大人的管教不服气时,他可能会情绪比较激动,他可能会冲大人发脾气,他可能会有过激的言语和行动,这时家长千万不要跟着孩子一起急,要想办法控制住孩子的情绪,可以先把事情暂时放一放,让孩子出去与朋友玩一会儿,或者呆在房间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孩子的气往往来的快去的也易,等到孩子心平气和之后再来和他说道理。因为孩子在心情顺的时候家长批评他几句,他愿意听也听得进去,而孩子正在火头上的时候即使家长说的全是真理,孩子也会不买账,也会故意反驳家长几句;另外,当孩子与家长顶嘴时,家长即使是再不满也要保持冷静,也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能一看到孩子顶嘴就大发雷霆火冒三丈,甚至对孩子拳脚相加,因为这样做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使得双方的情绪更加对立,孩子会更加不服气而家长则会更加怒不可遏,父子矛盾或母子矛盾也跟着激化和升级,最终孩子会对家长产生敌对,会记恨父母,个性强的孩子还可能会离家出走。
  ---------------------
  用心做教育,陪孩子共成长。我是汤世声,我在互联网课堂免费举办《最强大脑》公益课,教你不一样的学习法,添加微信号:chaojiqsn88,给孩子最好的未来。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作为一名老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带给学生好的知识,让他们学有...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