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建模怎么入门孩子怎样入门

180条小学数学基础概念,家长保存下来,让孩子数学进步的法宝
  整数概念  【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它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是无限的。  【整数】在小学阶段,整数通常指自然数。  【数字】表示数目的符号叫做数字,通常把数字叫做数码。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数】在加法中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和】在加法中两个加数相加得到的数叫做和。  【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被减数】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  【减数】在减法中,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减数。  【差】在减法中,求出的未知加数叫做差。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因数】在乘法中,相乘的两个数都叫做积的因数。  【积】在乘法中,乘得的结果叫做积。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被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  【商】在除法中,未知的因数叫做商。  【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叫做计数单位。  【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数位】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第一个数位称为个位,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  【有余数除法】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得到整数的商以后还有余数,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余数比除数小。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  【第一级运算】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第二级运算】在四则运算中,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整除】两个整数相除,如果用字母表示可以这样说:整数a除以整数b(b不等于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  【约数和倍数】如果数a能被b(b不等于0)整除,a叫做b的倍数,b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例如,15能被3整除,我们就说15是3的倍数,3是15的约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因为0也能被2整除,所以0也是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例如 1、3、5、7......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者素数。例如2、3、5、7、11都是质数。  【素数】素数就是质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例如4、6、8、9、10、12......都是合数。  【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例如:12=3*2*2  【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热门搜索:
栏目分类:
&|&|&|&|&|&|
如何让孩子打好数学学习基础
责任编辑:
浏览:3814次
发表时间:
  孩子的数学学习是很多家长的难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只注重对孩子的数学学习量的要求,而没有帮助孩子打好数学学习的基础,下面,小编就教大家如何打好数学学习基础。
  一、具备基础的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对孩子的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家长要注意在生活中就给孩子培养数学思维,常见的做法就是根据生活中的实际,让孩子借助这些实际事物,学习到基本的数、量、形等。
  二、培养孩子的数学学习习惯。
  数学基础中,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家长要注意在孩子每天的生活中,都和孩子一起进行一些有意思的小计算,这些小计算会让孩子渐渐地习惯上数学学习。
  三、提高孩子的智力。
  在孩子玩的玩具中,以及孩子玩的游戏中,家长都可以给孩子带来数学教育,这些数学教育会让孩子的智力得到提升,这也就是所谓的给孩子益智,所以,家长要注意抓住每次机会。
  以上的这些小提示,对于构建孩子的数学学习基础是很有帮助的,各位家长要注意帮助孩子实施。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猜您可能需要以下教材
(已有2015人购买)
(已有2025人购买)
(已有1802人购买)
(已有1959人购买)
(已有1896人购买)
(已有2024人购买)
(已有2101人购买)
(已有2016人购买)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超赞0不解0顶起0已阅0愤怒0鄙视0晕阙0震惊
您已经表达过心情了,保持平常心有益身心健康!
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这家伙真懒什么都没留下!
下次自动登录
文明发贴,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暂无网友评论
相关视频推荐
支付/配送方式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软件园二期望海路16号之一栋5楼(益智堂)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信息加载中...
我们一起成长
一年级的儿童则对&玩&比较感兴趣,一切以快乐为本,无忧无虑,所以要想教好一年级数学,首先必须激发、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下面是我在一年级进行数学教学中,采用的引发学生喜欢数学的几种做法。一、创造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学习兴趣 一年龄的儿童非常的天真可爱,一般以老师为中心,所以处理好师生间的关系也尤为重要。教师就是学生的表率,时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年级教师尤其要注意,去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觉得你和蔼可亲,都愿意亲近你,都喜欢你。在无形中他们也会喜欢你所上的课,对那一门课的学习产生兴趣。我不仅让他们和老师交朋友,而且还和书中的数学伙伴&笑笑& 、&淘气&、&智慧老人&交朋友,我既做教师,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如果教师能处处为学生着想,常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神情,温和的语言创造活跃民主的课堂气氛,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学生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双方达到感情的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得了事半功倍之效。 二、注意运用生动形象化的教学语言,激发学习兴趣。年级的学生处于具体形象的思维阶段,正在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一年级儿童正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这个过渡的开始。所以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采用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既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又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4-2&这一减法算式中&-&所表示的意思时,老师可以这样举例说明:&桌上有4个苹果,现在你吃掉2个,还剩多少个?&,&吃掉,少了2个,就是减去2的意思。&所以说&减法中的减号就是拿走、少掉、去掉的意思。&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语言,学生就很容易掌握新的知识。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在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的同时,要以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为基础。另外,如果能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来举例说明,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 二、寓教于趣,激发竞争意识,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年级的儿童大多数都喜欢讲故事、唱歌、跳舞,喜爱玩耍和参与老师组织的一些表演和游戏是一年级学生最突出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的需要,教师可采用游戏,开火车,即兴表演等手段,使学生在玩耍、表演、游戏中学到知识,使到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泼,提高学习的效果。例如,在上学期的第一课,认识10以内的数时,我把各数编成一个手指游戏,在游戏中边表演边学习数数,这对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孩子来说感到特别亲切,非常兴趣。之后我还把手指游戏作为每次课前的一个安静游戏活动,能使全体学生在最短时间集中注意,进入课堂活动,一举多得;又如&0&的认识这一课可以上成一节故事课。以小兔采蘑菇、拔萝卜为线索,先由老师讲,然后可引导学生看图续讲,为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并训练他们的看图说话能力和想象能力。 激发学生竞争意识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数学学习中,能促使学生互动,让学生在竞争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可以在数学课进行一些比赛,如比比谁写的字好、谁看到的东西多、谁数数又对又快、谁提的数学问题最多、谁做口算既准确又迅速&&都是个人为单位的,还可以分小组来进行。例如,&10&的认识这一课可以把全班所有学生分成几组或同桌小朋友合作,看谁先把10根小棒数出来并且用线绑好。 三、亲自动手,在操作中使学生乐学、会学。 学生对事物的感知、知识的理解掌握、感性经验的获得,是通过表象的积累,再与听觉表象和其它表象的综合,形成有关事物的概念,获得抽象的知识。而一年级的学生都有这样的特点: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或集中时间不长,好奇心强、好动,特别是一双手喜欢到处乱摸。根据这些特点,老师可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一些操作性的学习,寓教于玩,使学生在玩耍中学到知识,发展了学生的动作思维,达到了乐学和会学。例如在一年级数的组成教学里,学&7的组成&,让学生带7块小积木,让学生分成两份,可以怎样分?再根据学生各个不同分法,归纳出&7的组成&。 四、善于表扬与奖励,唤醒学习需要,使学生获得成功感。 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人类本质里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的确,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奖励,不希望受到别人的批评和不重视。所以,在教学中,只要老师能善于对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并能形成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当某个学生能正确地回答老师的问题时,或后进生有了点滴进步时,老师应抓住时机进行表扬和奖励,可以采用鼓掌表扬,或奖励一个小红星、小奖品等形式,让学生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而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答错了,老师应以鼓励为主,以免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一年级儿童来说,当他们的需要未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热切的向往之情,进而产生一种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情绪。教师应该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来唤醒他们的学习需要。例如,可以制定一个奖励制度,让他们渴望受到表扬、得到奖品,让他们明白想要受到表扬、得到奖品必须要把数学学好,告诉他们:理想、愿望与学好数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现在学好了数学你的愿望才可能实现。这样就可时刻激励学生要学好数学,避免产生阶段性学习,逐渐培养、巩固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唤醒他们学习数学的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人人争当小老师,从小培养自学能力。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一年级学生特别对老师崇拜,言听计从,他们都喜欢表现自己、领导别人,这就是人的表现欲和领导欲的真实写照。因此,做为老师应给学生一个自我表演的舞台,不要约束他们。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机会进行练习、实践,增强学生的自我锻炼,培养学生从小当学习的主人,从小培养自学能力,使课堂的气氛变得轻松、自然、愉快,增添学习兴趣,可采用人人争当小老师的做法。例如在一年级的复习课中,对&10以内数的加法表&的复习,由于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于是我就让学生在课堂上轮流当&老师&,通过一问一答,复习旧知识。比如:我有时让学生当小老师,同桌之间互相批改作业,看哪个小老师又快又准确;有时对老师当天所讲的内容进行一问一答的复习,通过小组内的问答式学习,可以使成绩差的同学增多练习机会,在听、练中学会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寓学习于游戏中,如小老师问:&2+6=&学生答:&2+6=8&老师问:&为什么2+6=8?&学生答:&因为2和6组成8,所以2+6=8&,小老师再问:&2+6=8,6是什么数?2、8呢?&,这样让大家都有机会当小老师!& && && && && && && && && & 总之,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愉快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喜欢数学,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从此打下&乐学&的思想基础。& 怎样辅导好您的孩子学好一年级数学1.要了解一年级数学的内容及要求:&  &  第一学期:&& (1)1到10各数的认识、写法和加减法。包括:实物图,数10以内的数,1到5各数的认识和写法,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0的认识和写法,加0、减0和得数是0的减法,6到10各数的认识和写法,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式题。&& (2)11到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包括:数11到20各数,十和几组成十几,11到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钟面的认识(会看整点钟)。&& (3)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减法。包括:20以内的进位加法,加法和减法的简单应用题。&& (4)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初步认识。&  &  第二学期&& (1)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包括:数100以内的数,认识个位、十位,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元、角、分的认识和简单的计算。&& (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 (4)认识图形。长方体、王方体、圆柱、球的初步认识。&2.帮助孩子掌握数的概念。&&&&& 孩子在入学前,可能会数会认20以内的数,但不等于了解这些数的实际意义。家长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帮助孩子建立数的概念。&  (1)认识一个数的数值,建立基数的概念。如&5&是一个抽象的数值,要求孩子在实际生活中说明&5&所表示的实际数量。如&国旗上面有五个五角星,每个五角星又有五个角&,&一只手有5个指头,家里有5口人,5个苹果&&。&还能表示可看到的一些连续量,如往盆里倒5杯水,量一根长5尺的麻绳,时钟敲了五下&&。从而使孩子知道一个抽象的数可能表示的实际数量是很丰富的。&  (2)认识一个数的序数,建立序数的概念。就是要认识一个数或一个物体在一个自然数列或一组物体中的位置和次序。如:应知道&7&在&6&和&8&中间;7大于6,但7小于8,训练孩子用多种方式练习计数。首先,按自然数数列逐个出现以数轴上的点表示数,有利于对数序的理解。&  同时还可以利用儿童生活实际中的数字材料让儿童顺数、倒数或嵌数。教孩子知道用来表示数量多少的数叫做基数。如1个、2个、3求书、4辆车、5个茶杯&&用来表示次序的数叫做序数。如第一、第二、第三本、第四辆、第五个座位&&。&  (3)认识数位,掌握十进制的概念。知道10以内的数是以&个&为计数单位的。认识20以内的数是孩子第一次遇到逢十进一的情况,要求孩子认识满了十就要有一个大的新计数单位出现,即,10个&一&就是1个&十&,10个&十&就是1个&百&&&掌握数位的顺序和进率,这是读数和写数的基础。&  (4)正确的读数和写数。孩子第一次学习读数和写数,可将数字形象化,并编成儿歌:1象小棒,2象小鸭,3象耳朵,4象小旗,5象称钩。6象电灯泡。7象镰刀,8象把子。9象哨子,指导孩子写数要求严格掌握每个数字笔顺和结构,写得正确、匀称、规范、迅速,不能乱画或倒笔,区别易混的6和9、9和7,着重练习难写的数字8和0。&  (5)正确认识&0&的意义。家长如果问孩子&0&表示什么?孩子会说。&0&表示一个也没有。这时家长要告诉孩子,这是不全面的。&0&还可以表示温度,摄氏0度时,水就结冰了,能说没有温度吗?&0&还可以表示起点,如:数轴和米尺的起点就用0来表示。0在1的前面。&0&还可以占住数位,少了0或多了0,数就会发生变化。  3.让孩子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打好加、减运算的基础。&  掌握数的组成、建立数群的概念。数的组成就是说一个数由哪几个数组成的,或一个数有几种分法。数的组成知识是计算加、减法的基础,儿童掌握数的组成越多,越牢固,计算的方法就越灵活,越快。  10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是20以内数的计算基础,20以内数的计算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所以说指导孩子学好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是很重要的。&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熟练掌握,在很大程度也取决于学生对10以内的组成与分解的熟练程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对数的组成与分解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4.加强口算训练,促进计算能力的提高。&  现行教学大纲要求一年级学生要能够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这说明一年级的学生口算训练是很重要的一项训练。对1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通过训练要能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其口算标高应在1分钟内,一般要求能口答30道题,优秀者能口答40~50道题,希望家长能用口算卡片对照时间训练自己的小孩。&  5.帮助孩子提高解答简单应用题的能力。&  &现行教学大纲要求一年级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意义解答加法和减法的简单应用题。能够说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初步了解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正确地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根据这个要求,家长们可看教材,要明确应用题的计算是从学生开始认数和计数时就开始了,如数学课本第一册第6面上方的图就是一个应用题,要求学生根据图意说出条件和问题:其意思是2个小朋友在扫地,又跑来一个小朋友参加扫地。这时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扫地?前面是条件,后面是问题。因此希望家长配合教师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逐步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口头发表能力。&  6.辅导中、高年级数学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1)如果说简单应用题(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那么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则是教学的关键。&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特点是:只有应用题所要求的问题,而解题需要的两个条件,往往是一个已知,一个未知,也就是把解题必须具备的这个条件隐藏起来,在题目里没有出现,而这个条件属于第一步计算解答的问题,必须由解题者自己提出。这个问题叫做中间过渡问题。这个中间问题是寻求解题途径的关键。因而,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就必须指导孩子把脑筋用到想中间问题上去。下面,就上述这个问题介绍几种方法供家长们参考:&  &  &②变换简单应用题的条件,导出两步计算应用题,指导孩子探求中间问题。&  两步计算应用题是在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组成起来的。根据这个特点,教学上述例题时,再指导学生解答,最后家长引导学生就变化的条件进行分析,使学生看到提中间问题的必要性。&  ③利用数量关系,指导学生寻求中间问题。&  &教学上述问题时,先让学生练习一道简单应用题,最后根据数量关系式总结出寻求中间问题的方法。&  中、高年级应用题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三步复合应用题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分析法和综合法等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进行解题思路的训练,以培养孩子们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辅导中要加强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的训练,以利于他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  当孩子们较熟练地掌握了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同时,就要配合教材内容,对一些常见的,且具有较为稳定和一些特殊数量关系的典型应用题(如水平均数问题,归一问题,行程问题,按比例分配问题等)也要着眼于对这些典型应用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的分析,切不能让孩子们死记公式去套题。&  (2)对小学生来讲,有两组数量关系是他们最容易混淆不清的,因此,家长要配合老师做好这方面的辅导工作。  总之,在小学数学中出现的一些基本数量关系,特别是上面提到的几种较难理解的数量关系,都是在小学生学习整数内容时出现的。为了巩固和加深对些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当孩子们学习小数和分数内容时,望家长们能配合学校做好巩固工作,以期帮助孩子们能达到扩大理解范围、提高理解水平之目的。&  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数学时,要注意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启发学习的自觉性,引导和发展思维能力,加强运算训练,达到熟能生巧。&& &
&&&&发布于日 08:45 |
阅读数(64755)
上一篇: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啦!
发表评论 &
显示全部&&
显示全部&&
文章数量:5
评论数量:23
访问数量:80287查看主题内容
栏目版主:
共 1 页 共5条 到第
回复:5&&阅读:376
学生基础很差怎么办
1&主题&/&2&回复
发表于& 16:59:14
&&&&&&&& 五年级刚接一个班数学,基础很差,半数学生加减法成问题,接手后上课非常困难。怎样才能在新课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
北京教育学院
2&主题&/&479&回复
发表于& 19:20:14
首先要做到教师和学生相互熟悉和适应,并且相互理解目前的现状,要从思想是鼓励学生不要放弃,要和学生一起根据现状制定提高计划,并且每天坚持落实;在基础知识的补习和辅导方面,要做到温故知新,在学习新知识时,一定要对学生旧有的或者已经淡忘的知识加以复习和运用,让知识逐步形成体系,这样,学生做起题来也就得心应手了。总之,困难很多,努力吧!
我也说一句
最多输入100个字
2&主题&/&5&回复
发表于& 12:50:41
&&&& 是的,我也遇到过这样的状况,我没办法,没耐性了,我就找比他学习好一点的教他,一对一,教一段时间有进步,你不妨试一试。
我也说一句
最多输入100个字
南召县皇后乡北召店中心完全小学
10&主题&/&115&回复
发表于& 20:15:41
打打基础,多多鼓励,增强信心,记不得,慢慢来。
我也说一句
最多输入100个字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横寨中心小学
3&主题&/&11&回复
发表于& 19:36:36
多表扬,多辅导,多给予关心、耐心,相信会有改变的。
我也说一句
最多输入100个字
南阳市方城县杨楼镇第一中心小学
1&主题&/&2&回复
发表于& 16:19:21
我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没办法,不能着急,只有慢慢来,一边补旧知,一边学新知,老师的辅导加小组长的帮带,会有效果的,加油
我也说一句
最多输入100个字
共 1 页 共5条 到第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Re:学生基础很差怎么办
你还没有登录,登录后才能发帖或回复课中“读懂学生”基础上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决策 徐歌的博客
徐歌的博客
(75)(33)(11)(10)(2)(5)(7)最新文章文章作者: 你若盛开_蝴蝶自来时间:
12:13:00分类: 现状分析
4×2”来解决“有多少人坐飞机?”的问题,却说不清楚4×2”所表示的意思。于是,我利用小圆片来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读懂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后,用小圆片摆一摆,说一说:每个飞机上有2人,4个飞机坐了多少人?“6个4”表示坐小火车的一共有多少人?在充分操作的基础上,学生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的道理。接着引发学生思考,三个房间分别住着2个人、3个人、4个人,这里能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经过讨论,学生终于明白:加数不同时,不能用“乘法”计算。学生在摆一摆、说一说的过程中,积累乘法的学习经验。
&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贯穿教学始终。在教学《租船》一课时,结合问题情境:21人要乘船过河,每条船限乘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我让学生借助小棒和小圆片操作探究(小棒代表小船,圆片表示人),学生很快发现5条船不够,应该再加1条船。这是有余数除法中的“进一”现象。
课时。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有余数除法和竖式的基础上进行试商。让学生在分较小数的基础上去分较大数目,进而引出探索试商的方法。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要理解余数比除数小,并根据余数去调商的大小是比较难的。我很庆幸自己教了2个班的数学,在讲授本节课时,两个班用了不同的教学方式,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第一次教学
相乘积是55的?
比55大了。
×()最接近55,商7大了,应该改商为6.试商后,再怎么算?
还能每个盘子放1个吗?
个不能再平均分到每个盘子里了,所以在除法里,满足余数要比除数小。
个学生进行追问:55÷8怎样去试商,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只有一个学生可以结合“分草莓”的情境图说出算理,其他学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说明,我仅仅是把如何试商“灌”给了学生,学生没有亲身经历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操作过程,没有深刻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不能很好的理解有数除法的含义。
第二次教学
根小棒代替55个草莓,分给8个同学,代替分到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就是每个同学分到几根小棒,还剩几根就是还剩多少个草莓。怎么分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8的竖式)我1根1根地分,是从商1想起的,这样试有点麻烦。所以,在我们分较大数目时,可以直接从大一点的数来考虑。这里商几呢?
的竖式)我们看,(边演示)每人分到5根小棒,共分掉了几根?老师手中还剩几根?(与学生一起数,还剩15根小棒,在竖式中写上余数15。)
根)现在每人分了几根?
根小棒还可以再分,说明商小了,可以调大1,改为6.现在分掉了48根小棒,还剩7根,平均分给8个人,还够吗?
根,正好分完,没有剩余。刚才有同学一下想到商7,是如何想的?(根据学生叙述重写竖式)
和8,我立马想到“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但相乘后比55大,不够每人分7根小棒,于是就改为6.
个人,每人6根小棒,共分了48根,和余下的7根合起来正好是55根。
、重过程,在“算理”和“算法”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要更加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和对算理的感悟,让学生亲历分小棒的过程,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当剩下的还可以再分时,直观演示每人再多分1次,说明商要调大;当不够分时,说明商要调小,让学生学会准备调商。在体验中,学生的认知思维逐步完成由“知其所以然”到“用其所以然”的发展过程。
、重方法。促进“算法”的行成。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试商过程。学生对“每人分1根开始”提出质疑,发现可以直接从估计的数开始试起,然后调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步理解余数最大也必须比除数小1;如果余数等于除数,就表示正好分完,没有余数;如果余数比除数大或者“不够减”,就要调商。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形成算法,又加深了对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理解,进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 访问脚印(最新55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一年级数学入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