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豹的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人寿命

逃跑美洲豹被击毙 这个故事生动告诉我们:活着才是赢家 | 北晚新视觉豹子的十大惊人之处
豹子的十大惊人之处
豹子的十大惊人之处
豹子是世界上最神出鬼没的大型猫科动物。尽管与狮、虎、美洲豹(译注:别名美洲虎,现存第三大的猫科动物)这三类群居猫科动物是近亲,豹子却偏爱独居,又因行踪诡秘且居住在不寻常甚至是危险之处的习性而让人难以追踪。无论从力量、体力还是隐蔽技术来说,豹子都是完美的猎手。豹子的适应性很强,它们可以独自生活在世界上气候环境最严酷的地方,比如撒哈拉沙漠(Saharan&desert)的南部以及喜马拉雅山(Himalayas)。豹子身上不可思议的特性和让人咋舌的技能赋予了它们独来独往的生活习性和在众多捕食者的威胁中生存的能力。下面我们将介绍这个大型猫科动物中的小个子——豹子的十大惊人之处。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 FONT-SIZE: 24px" color="#.豹子生活在世界上最奇特的地方
豹子的栖息地范围是所有大型猫科动物中中最广的。只要有食物和容身之处,它们可以在任何环境中生存。森林、山地、草原、沙漠和热带雨林中都可能发现豹子的身影。豹类中的一支亚种——雪豹,甚至出没于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中。雪豹的栖息地约有两百万平方千米,这几乎是整个墨西哥的国土面积!雪豹喜欢连绵山脉中的悬崖沟壑,却并不会留恋某地,食物短缺时即会转战他处。可以确信的是,仅仅一晚上,一只雪豹就可跨越27英里的广阔沙漠!在亚洲的其他地区,从阿拉伯半岛到俄罗斯东部、韩国、中国、印度甚至到马来西亚,都能发现豹子的踪迹。
非洲的大部分地区都生存着豹子及豹亚种。在非洲的35个国家中,遍布着9个豹亚种。非洲豹似乎偏爱灌木密布的岩石地带或是江河沿岸的森林。它们既能适应严寒,也能忍受酷暑。与远东豹一样,它们们对食物和住所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在肯尼亚、卢旺达、南非、坦桑尼亚和津巴布韦等大陆边缘的30个国家中,都可以看到非洲豹的踪影。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 FONT-SIZE: 24px" color="#.豹子的皮毛颜色取决于其所处的栖息地
豹子的皮毛颜色通常取决于其所处的栖息地。每只豹子的皮毛图案和颜色都是其捕猎时的伪装。有些豹子的皮毛可能是黑色、黄褐色甚至是浅黄色的。阿拉伯豹的皮毛一般都是金黄色或黄褐色的,与它们所在的沙漠环境十分相称。而雪豹的皮毛则为烟灰色,腹部呈白色,几乎能与白雪皑皑的山脉融为一体。即使有的豹子的毛色看上去是纯黑的,它的身上也会有斑点。这种黑色的豹子通常被称为“黑豹”,不过仍属于豹子家族的一员。豹子身上的斑点一直备受争议。斑点或环状花纹的不同,大概是根据豹待在树上的时间长短不同而演变的结果。不过,斑点的类型也是由豹的种类所决定的。比如,东非豹有圆形斑点而西非豹则可能有方形斑点!
生活在南非马地圭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的一头豹子竟然是粉色的!大多数的非洲豹都是黑斑黄身,而这头公豹的皮毛却呈现出了草莓的颜色。据推测,这头豹子的身上可能有异常的红色素沉淀——一种致使哺乳动物体内的红色素分泌过度或黑色素分泌过少的基因遗传病症,但科学家还未证实这一推测。这种遗传病在食肉动物身上十分罕见,专家们也无法找出相关先例!撇开皮毛的颜色,这头豹的整体状况优良,是个强壮的猎食者呢。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 FONT-SIZE: 24px" color="#.豹子是独居动物
豹子喜欢单独行动,并且经常费尽心思地避开其他同伴。它们可以猎杀体型超过自身三倍大的猎物,所以即使独居,也可以保证稳定的食物来源。它们甚至可以把食物拖到树上,以防止其他掠食者的抢夺。每头豹子通常都占有一片广阔的领地,且公豹有着比母豹更大的活动范围。它们用尿液或树上的抓痕来标记各自的领域。豹子只有在交配时才会容忍其他同类侵入自己的领地。它们也很少在同一个地方呆很长时间,特别是在自己领地内的某一处呆上超过数天。豹子能够凭借领土标记来感知另一头同类的靠近,以此避免双方相遇。而两头豹子一旦有了“不期而遇”,则必会拼个你死我活。
但也有例外的情况。当母豹养育幼崽时,母豹就会放弃独自流浪的生活直到幼崽成年。幼崽可以和豹妈妈一起生活两年。母豹很会照顾孩子,它们的母性本能也很强烈。曾有一头名叫拉加迪玛(Legadema)的母豹,在它第一次猎杀狒狒时,它发现自己的猎物有个幼崽,于是拉加迪玛忽视了母狒狒,带着小狒狒爬到了树上,悉心照拂了这只狒狒幼崽。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 FONT-SIZE: 24px" color="#.豹子会吃掉它们可以找到的任何东西—即使对方的个头是它们的两倍大
豹子是食肉动物,并会吃掉任何可获得的蛋白质食物。豹子不仅捕食羚羊,它们也会追捕、猎杀猴子或鼠类。生存于广袤而又变幻莫测的野外环境中,豹子不得不适应这种“食用任何可获得的猎物”的生活习惯。雪豹最重要的食物是绵羊和山羊。而对于生活在沙漠里的阿拉伯豹来说,它们的主食则是羚羊,野兔,鸟,还有蜥蜴。阿拉伯豹没有树做仓库,因此它们的食物只能藏到洞穴里。非洲豹的猎杀对象五花八门,&至少有92个物种。它们的食物小到黄金龟甲虫,大到重达2000磅的大角斑羚。甚至有很多报道说,豹子可以猎杀长颈鹿幼仔,并把它拖到树上以备不时之需。
豹子大多数时候在夜间捕食。世界各地都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豹子夜袭的故事:豹子可以潜入农舍,抓走一只正在熟睡的狗,并能保证全身而退。独来独往的习性使它们具有单独觅食的能力,而敏锐的视觉和听觉则有助于它们成为“顶尖的猎手”。然而,当食物匮乏时,豹子有时也会将目光投向领域内的家畜。农民则因豹子捕食家畜的行为对其展开了报复性的猎杀。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 FONT-SIZE: 24px" color="#.豹子之间的交流
豹子相互交流时发出的声音粗犷而又嘈杂,这点和其他的大型猫科动物十分相似。然而,较之其他猫科动物,豹子也有其独特的召唤方式,以保证在与同伴距离较远时,也能辨别出对方的声音并保持联系。豹子时而咆哮,时而唏嘘,时而吼鸣,时而低吟,有时甚至还会发出刺耳的咳声。像家养小猫一样,母豹喂哺小豹子时,它们也会高兴地发出咕噜咕噜声。据说豹子一旦警惕起来,想要驱赶其他同类离开它的领地时,就会发出像锯硬木头似的咆哮声,有时还会发出刺耳的咳嗽声来警告其他同类,宣示自己的领土主权。
和其他豹亚科动物不同,雪豹的舌骨部分骨化,而其它豹属动物的舌骨中部为韧带性软骨。因此雪豹不能像其他大型猫科动物一样发出低沉、强烈的吼叫,而只能嘶嚎。科学家们最近发现,大型猫科动物能发出特有的嘶鸣声不单是因为具有舌骨,其他特别的生理构造也在发挥作用。另外豹子的听觉极其敏锐,它不仅能区分其它豹亚科动物的声音,就连老鼠发出的吱吱声也能听得一清二楚,据说比人耳的分辨率还要多出五倍。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 FONT-SIZE: 24px" color="#.豹子的体型与家里的宠物猫可非一个数量级
豹子在四种大型猫科动物(其余三种为狮、虎和美洲豹)中体积最小,其外形特征往往因种属和栖息地的气候不同而有明显差异。阿拉伯豹是阿拉伯(Arabian)境内体型最大、四肢最强壮的猫科动物,体重仅30公斤,是豹亚种中体型最小的一个。相比之下,非洲豹的体重最大可达91公斤(201磅),要比阿拉伯豹的体型大很多。而成年印度豹的体重也在50到77公斤左右。为了适应常年冰雪覆盖的山地环境,雪豹的体型较为低矮,却相当健壮结实。此外,它的鼻翼较为宽大,以确保在空气稀薄的环境下能够正常呼吸。
生长在斯里兰卡(Sri&Lanka)的锡兰豹几乎是这片地区猫科动物中的“老大”。豹子的智商极高,在世界各个分布区域中都极难捕获野生豹。然而在斯里兰卡国家公园里,你却可以看到锡兰豹在其中悠闲漫步。斯里兰卡可以说是豹子的理想家园,由于没有其他同种属猫科动物的生存竞争,这里的豹子都生养得十分硕大。世界最重的豹子——伊凡(Ivan)便来自斯里兰卡,它的体重达100公斤,右眼被一块疤痕遮盖,是只独眼豹。伊凡居住在亚拉国家公园内,从科伦坡(Colombo,译者注:斯里兰卡首都)出发,仅6小时车程便可到达。在这座国家生态公园里,总共栖息着30只锡兰豹。这对于独居动物——豹子来说,是个相当惊人的数字。这个数字意味着,在公园的一些区域里,几乎每一平方公里就能看见一只锡兰豹。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 FONT-SIZE: 24px" color="#.野生豹的寿命只有人工饲养豹的一半长
人工饲养的豹子寿命约为21年,但是野生豹想要存活这么久确是相当不容易的。雪豹生长迅速,22个月时小豹子就具备了自我保护的能力,可以离开它们的母亲独立生活。野生豹的寿命短暂是由很多原因导致的,包括其他天敌的捕杀,栖息地的破坏以及人类的猎捕等。
豹子正不断受到来自偷猎者和栖息地遭破坏的威胁。一旦豹子的栖息地遭到毁坏,它们就无法找到食物,这会导致豹子逐步逼近人类的居所并且开始攻击家畜。非洲豹更是深受其害,农场主为了保护家畜也会对其进行捕杀。偷猎是世界上所有的豹子面临的另一大威胁。仅在印度,近10年来,平均每周至少有4头豹子被偷捕。关于偷猎行为,政府也从未颁布过任何相关禁令。豹子一直以来都被视作高贵的物种。历史上,它们的皮毛曾被制成君王的长袍。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对它们皮毛的需求与日俱增。由于豹子独居的特性,我们很难确切统计出全球豹子的总数,但是根据估测的结果,豹子已被列为“濒临灭绝的动物”。值得注意的是,保护区外的豹子的数量正在锐减。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 FONT-SIZE: 24px" color="#.小身躯有着大能量
尽管豹子是体型最小的大型猫科动物,确也是身体机能最强壮的猫科动物。它们可以捕食和羚羊一样大的动物,一只公豹甚至可以拖动超出自身体重三倍多的东西。豹子也是出色的游泳健将。它们的奔跑速度是每小时36英里,一次弹跳可以高达20英尺。公豹的体型比同龄的母豹要大的多(大约大50%左右),但母豹的灵活度却丝毫不逊于公豹。
和人类短跑选手不一样的是,豹子有着肌肉发达的脖颈以及强壮有力的四肢,这样的身体构造使它们的短跑速度堪称完美。根据一个科学家的观测,豹子的后腿力量足以踢倒超出其体重12倍的动物。它们长长的尾巴有助于平衡身体。尽管有着这些得天独厚的体型优势,豹子依旧是一个谨慎的“隐形猎手”。它们快速并且安静地杀死猎物,以免引起狮子、老虎、土狼等其他猎食者的注意。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 FONT-SIZE: 24px" color="#.&交配是豹子群居的唯一理由
母豹大约在两到三岁时就开始准备繁衍生息了。也只有在交配期,它们才会和其它豹子一起生活——因为除了交配期,豹子通常喜欢独自生活和觅食。一旦找到合适的配偶,就会进入交配阶段,这一过程一般会持续5天。雪豹通常在1-3月份发情,在这期间,配对的雪豹会一起生活几天并完成交配。豹子的妊娠期一般为三个月(90-112天)。每胎通常育有两到三个幼崽,但有时候,一个豹妈妈也有可能一胎育有6个幼崽。而其他豹类的交配季节通常在每年初春,因此四月左右就会有幼崽出生。
由于较短的孕期,幼崽出生后都非常虚弱,它们的眼睛是闭合的,因此无法离开豹妈妈身侧。豹妈妈小心地藏匿着它的宝宝,每隔几天便重觅藏身之处,以防被其它猎食者发现。豹子身上的斑点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的。幼崽出生的前三个月需要吸食母乳维持生命,之后便开始与妈妈一起分享猎物。豹妈妈会和幼崽一起生活两年,在这期间它会教导幼崽如何捕猎以及如何生存。也只有在这两年中,它们会和其他豹子分享自己的领土。幼豹成长到两岁时就会被豹妈妈驱逐,然后在一个没有豹妈妈保护的新领地中寻找自己独立的生存空间。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楷体_GB2312,SimK FONT-SIZE: 24px" color="#.豹子是攀爬健将
豹子能叼着它的猎物,爬至50英尺高的大树。豹子把它的食物拖上树可以避免诸如狮子和鬣狗等其他掠食者的抢夺。在南非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一头被标记的豹子在将它捕获的黑斑羚拖拽上大树时,突然不知从哪里出现的两只鬣狗咬住了&这顿“晚餐”垂吊的腿,这头豹子与那两只鬣狗僵持不下,最终鬣狗们撕下了一小块肉并落回了地面,而它就在高高的树上安静地享受着自己的晚餐。另一只被标记的豹子则是将一只小长颈鹿拽上了树!豹子不仅因它上树的方式声名远播——它下树的方式更是让它名声大噪。豹子可以用头部朝下的方式下树。对于可以爬到50英尺高的动物来说——真可堪称绝技!
爬树显露了豹子的真实力量。通过观察被标记过的豹子,我们发现它们可以拖拽很大的东西上树,如小水牛、长颈鹿。某些猎物甚至是它们自身体重的两倍。我们不妨这样来衡量:豹子搬动一只长颈鹿上树就相当于让一个普通人将阿诺·施瓦辛格(&Arnold&Schwarzenegger)(113kg)搬上树——并且是用牙齿!攀爬不仅仅是为了藏匿食物,这也是豹子的一种求生技能。爬上高树可以帮助它们躲避像狮子那样的掠食者,由于体型限制,其他掠食者无法像它们一样敏捷、快速地攀爬。
豹子是世界上最神秘、最令人敬畏的动物之一。它们是独行者,且仅在自己的领域里活动,所以它们的行踪也令人难以捉摸。它们是世界上最强壮、最漂亮的猫科动物,但即使是最强的动物也有致命天敌。豹子可能会被狮子、老虎杀死。甚至是身材矮小的鬣狗,也能凭借群攻时爆发出的惊人力量干倒一头成年豹。然而,豹子最大的威胁却来源于人类。仅在印度,近十年间,由于偷猎、报复性捕杀以及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人们已经杀死了超过2000只野生豹。幸运的是,豹子的适应性很强,它们能吃掉自己捕杀的一切猎物,无论是大块头还是小昆虫——甚至是一些水生动物,比如鱼和螃蟹。它们可以用爬树的技能来躲避猎食者并保护自己的食物。为了进一步帮助它们的种族,保护豹及其栖息环境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Wildlife&Fund:致力于保护美洲豹以及其生存环境)的首要任务。
翻译:@武纸纸
发表评论:
馆藏&51201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观测时间 :
观测地点 :
还没有账号
用第三方帐号直接登录美洲豹攻击机_百度百科
美洲豹攻击机
美洲豹攻击机(英文名:SEPECAT Jaguar、别称:)是一种由英国、法国在1960年代联合开发的引擎多用途战斗机系列。
美洲豹攻击机发展历史
美洲虎 E02 原型机
1962 年,英国空军提议提出了一种用于取代蚊蚋 T.1 和霍克猎人 T.7 的高级教练机,同时也可当作轻型战术攻击机。英国飞机公司(BAC,后来的英航宇集团/BAe)为此提出“P.45”设计,使用两具设计中的罗尔斯.罗伊斯 RB.172 涡扇加力发动机,最大速度预计 1.7 马赫。
但是英国国防资金短缺,无奈下英国人将目光投向了对岸的法兰西。此时法国空军也在寻求一种能担负攻击任务的教练机,以取代T-33和教师教练机、以及用于攻击任务的超神秘 B.2、共和F 和北美 。1964 年法国航空技术局向工业界提出 ECAT(法文“具备作战和战术支援能力的教练机”之缩写)初步设计招标,规定必须使用双发动机。达索公司的“骑士”和布雷盖(Breguet)公司的 Br.121 进入竞争阶段,1964 年 6 月 30 日 Br.121 胜出。
AST.362 与 ECAT 共同点颇多,使两国可以坐下来讨论合作发展事宜。1964 年 3 月两国发布了临时联合性能规格说明,10 月又发布了最终规格说明。合作计划也受到英国国内政客的欢迎,这意味着一方面可以改善与法国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次合作开发欧洲大陆市场。
美洲虎 E02 前座座舱
但双方在教练机与攻击机的优先级出现了分歧,法国偏重于攻击能力,而英国偏重教练能力。双方经过协商决定将计划一分为二,一种基于 ECAT 设计,成为英国空军的教练机和法国空军的轻型攻击/教练机,另一种是更高规格的可变后掠翼攻击机,代号 AFVG(英法可变几何机翼)。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1965 年 5 月 17 日签署了谅解备忘录,BAC 和布雷盖共同负责研发,最初预计英国空军采购 150 架教练机,法国空军采购 75 架教练机和 75 架轻型攻击机[1]
1965 年 6 月,新机被命名为“美洲虎”,最初有 3 种机型,分别是美洲虎 B(法文 Biplace,双座)是英国教练型,美洲虎 E(法文 Ecole,学校之意)是法国教练型,美洲虎 A(法文 Appui,支援之意)是法国攻击型。
1966 年 5 月,BAC 和布雷盖组成一家生产机构来负责研发生产,公司名称是法文“泛欧洲战术支援/教练机生产机构”的缩写“SEPECAT”,而更高端的 AFVG 将由 BAC 和达索合作研制。
1970 年 1 月再次修正采购数量,英国几乎来了一个 180 度的大转弯,美洲虎 S 数量增加为 165 架,美洲虎 B 却仅定购 35 架,法国人对此一定大跌眼镜。
第一架美洲虎 E 原型机在 1968 年 9 月 8 日首飞,这也是阿杜尔发动机的首飞;1969 年 3 月 23 日,第一架美洲虎 A 原型机首飞;1969 年 10 月 12 日,第一架美洲虎 S 原型机首飞;1971 年 8 月 30 日,第一架美洲虎 B 原型机首飞。
英法两国的 4 种陆基型号都制造了两架原型机,共有 8 架原型机,其中法国制造 5 架,英国制造 3 架。美洲虎 M 舰载型制造的一架原型机,这架飞机具有更长的前起落架、着舰钩和其他舰载化设备,于 1969 年 11 月 14 日首飞。
挂载 TIALD 吊舱的美洲虎 GR.3
两年后,布雷盖被达索并购,组成达索-布雷盖公司,美洲虎 M 的命运也于此时急转之下。英国并不赞同生产美洲 虎M,再加上法国海军对此种飞机的性能与节节高升的价格不甚满意,在美洲虎 M 与超军旗的对比评估报告中,对美洲虎 M 的单发飞行性能吹毛求疵,却忽略了超军旗仅一具发动机,根本没有可比性。
1972 年美洲虎首批生产型飞机进行了试飞,并在此后的几年中陆续向英法空军交付。
单座为攻击机机型、双座为教练机型式,藉以执行近接支援(CAS)、战场空中阻绝(BAI)及战术侦察与教练飞行等任务。
1968年9月首架原型机美洲豹式A型在法国试飞成功,美洲豹式B型则于1971年8月试飞成功,同年首架量产型也试飞成功。
1973年6月交付英国空军、1975年5月交付法国空军。
美洲豹M着舰
1972 年,法国海军航空兵决定选用超军旗,显然超军旗性能较差,但是却被视为军旗 IV 的低成本升级版,美洲虎 M 在被取消之前完成了航母甲板测试,由于价格因素让位于达索超军旗,法国空军接手了海军的 50 架美洲虎配额[1]
美洲虎已在英国、法国及一些他国空军中优秀服役数十年,期间经历了数次战火考验,表现出良好的适用性和维护性,其 STOL 短场起落能力更是让人过目难忘,可在半修整的跑道或公路上作短距离紧急起降。如今服役中的美洲虎已经历了数次技术升级,将在未来的英国空军和印度空军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1]
英国空军曾计划于 1990 年代裁减美洲虎,但鉴于在海湾战争的良好表现,于是决定美洲虎继续服役直到被台风取代。
英国空军整个美洲虎机队在诺福克科提肖(Coltishall)空军基地重组为三个中队,期间美洲虎被持续被派往热点地区,参与了伊拉克禁飞行动和巴尔干半岛巡逻行动。此时美洲虎的标准涂装改为全机灰色。
美洲豹M弹射起飞
皇家空军在美洲虎的进一步现代化上付出了可观的努力,1990 年代内连续实施了一系列复杂繁多的升级计划。1994 年英国国防部颁布了“紧急作战需求(UOR)”,为一部分美洲虎配备 GEC-马可尼 TIALD(热成像与激光指示)200 目标指示吊舱,TIALD 吊舱在头部集成了前视红外(FLIR)和激光目标指示器,该吊舱已在波斯尼亚上空经过验证。此次升级还涉及到对美洲虎进行 MIL-STD 1553B 数字总线的改造、改进 HUD、安装 12.5cmX12.5cm 平板式多功能下视显示器以及一个控制 TIALD 头部转动的操纵杆。
经过 TIALD 升级的美洲虎型号改成了“GR.1B”,并且在 1995 年初投入到对波斯尼亚的 11 天连续轰炸中,通常与鹞 GR.7 伴随行动,并为其指示目标。TIALD 要占用美洲虎一个内侧机翼挂架,所以只能在另一侧翼下挂载一枚激光制导炸弹,在中线挂架挂载副油箱。但是在波斯尼亚的实战结果是在中线挂 TIALD,翼下挂两具副油箱,让其他飞机携带激光制导炸弹效果更好。
美洲虎 GR.3 与美洲虎跑车
TIALD 升级的成功使英国空军继续美洲虎机队下两个阶段的升级计划。第一阶段是“美洲虎 96”计划,基本上按 GR.1B 标准实施:支持 TIALD、MIL-STD 1553B 总线、新 HUD 和 TIALD 操纵杆(实际上是 GR.1B 操纵杆的改进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美洲虎 96 都安装了 GR.1B 的多功能下显。美洲虎 96 还安装了 HOTAS 操纵杆,并改进导航攻击系统,在 FIN1064 系统内嵌入一个洛克维尔-柯林斯 GPS 接收机,此外还安装了英航宇系统与装备公司的地形匹配系统(BASE TERPROM),该系统使用雷达高度计获得地形图,并与数据库中的已知地形图做对比,从而得知精确位置。类似的地形匹配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战斧巡航导弹上。TERPROM 也提供接地警告能力,这对于要在低空操作的飞机来说是一个很实用的功能。一个运行在 PC 上的任务规划系统可以用来为作战任务制定详细计划,并下载到美洲虎的航电中。
外侧挂架挂载 ALQ-101 干扰吊舱的GR.3A
“美洲虎 97”计划在美洲虎96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安装一个 20cmX15cm 大型彩色多功能下显,更先进的 TERPROM 和任务计划系统,座舱布局与夜视镜兼容,还采用了 GEC-马可尼和霍尼维尔联合研制的头盔瞄准系统(HMSS)。HMSS 可以引导武器攻击偏离轴线的目标,也可用于导航。美洲虎 96 与美洲虎 97 之间的唯一看得见的区别就是座舱盖中央的 HMSS 头部位置传感器。
第一架美洲虎 96 于 1997 年交付,美洲虎 97 在 2000 年首次交付。美洲虎 96 的正式型号是“美洲虎 GR.3”,美洲虎 97 是“GR.3A”,美洲虎 T.2 也按美洲虎 96/97 的部分标准进行了升级,型号也改为“T.4”。英国空军计划将 61 架美洲虎单座型升级到 GR.3A 标准,18 架双座型升级到 T.4 标准。但是美洲虎的升级计划还未停止,皇家空军又实行了“连续技术改进项目”(CTIP)以继续增强美洲虎的能力。经过改进,美洲虎可以挂载新研制的武器与吊舱,其中最重要的是 BAe 研制的“先进短程空空导弹(ASRAAM)”,ASRAAM 是一种离轴发射导弹,意味着飞行员不需要将机头指向目标以获得锁定,可以配合 HMSS 使用。
美洲虎 T.4,仅保留了一侧航炮
另一个新外挂是云顿 GP(1)“电子-光学(EO)”侦察吊舱,使用完全数字化的光学和红外线成像装备,取代了老式的 BAC 胶片摄像机吊舱,曾在巴尔干上空试用过。
最新升级的飞机使用阿杜尔 106 替换了阿杜尔 104 发动机。阿杜尔 106 采用了 T-45 苍鹰教练机上阿杜尔 811 的核心机和加力燃烧器,以及数字发动机控制系统。与 104 相比,阿杜尔 106 简化维护,提高可靠性,并且推力增加了 6%。所有阿杜尔 106 都翻新自阿杜尔 104。
60 架美洲虎计划换装阿杜尔 106,到 2005 年全部换装完毕,这距 2008 年美洲虎的预定退役年限仅剩 3 年,但发动机的升级仍具成本效益,阿杜尔 104 简直是后勤的噩梦。
事实上美洲虎在迟暮之年还可能接受几次升级,候选方案包括“综合数据 MODEM(IDM)”,内置 FLIR,集成瑞典 BOL 箔条-曳光弹发射器的翼上挂架,以及可以使用硫黄石导弹(英国在美国地狱火导弹基础上发展的用于固定翼飞机发射的反装甲导弹)。
虽然早在 1990 年代初英国空军就计划退役美洲虎,但它还是顽强生存到今日并不断接受升级,所以如果在 2008 年后仍看涂有皇家空军标志的大猫请不要惊讶。
英国负责翼面、机身后段、进气道
美洲虎 GR.3A,座舱盖上的头部位置传感器
法国负责机身前段、起落架等
发动机则各自依需求分工制造
英法双方在美洲虎上的工作配额为 1:1,BAC 负责生产机翼、尾翼、主起落架之后的整个机身后段和进气道、布雷盖负责生产包括座舱的机身前段、机身中段、起落架舱及起落架、机身前部油箱。罗尔斯.罗伊斯和透博梅卡之间也有类似的协议,分工生产阿杜尔发动机。BAC 在英国沃顿,布雷盖在图卢兹附近科洛米耶建立了组装线生产本国的型号。据 1973 年币值,美洲虎的研制费用约是 30~31 亿法郎(2.75~2.48 亿英镑),由两国均摊,其中发动机研制费用 11~12 亿法郎。
美洲豹攻击机衍生型号
美洲豹单座型(A型)
美洲豹单座型A型
法国一共生产了 160 架美洲虎 A,早期美洲虎 A 使用的发动机是阿杜尔 101,加力推力 3,310kg,但阿杜尔 101 很快就被阿杜尔 102 所取代,两者推力相同,但阿杜尔 102 的加力燃烧系统经过改进,在 85% 最大转速时就可以开加力,而阿杜尔 101 只有在最大转速状态才能开加力,如果飞行中遭遇单发故障需要另一发动机开加力时,阿杜尔 102 的反应速度将会快得多。英国的美洲虎在交付时都安装了阿杜尔 102 。
美洲虎 A 采用了空调增压座舱,三片式防弹风挡,蛤壳状座舱盖向后开启,座舱盖后方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冷却系统进气口。最初的美洲虎 A 配备了马丁.贝克 Mk4 弹射座椅,MK4 弹射座椅能在 0 高度,最小速度 165km/h(90 节)的情况下成功实施弹射,所以也被称为“0-90”座椅,一些法国美洲虎
法国空军美洲虎 A 单座型
后来换成了马丁.贝克 MK9 座椅,这是真正的“0-0”座椅,在飞机静止停放在地面时也可以成功弹射,这也成为后来美洲虎的标准。
美洲虎 A 的航电系统包括法国按生产许可证生产的台卡都普勒导航雷达,汤普生-CSF 抬头显示器(HUD),火控系统,敌我识别器(IFF)和无线电设备,CFTH 雷达告警接收机(RWR)。生产中有部分美洲虎A的机鼻中了 OMERA 40 全景照相机,后又加入 TAV38 激光测距机,每个中队配属 6 架。
美洲虎 A 机身下方两侧内安装两门 30 毫米 DEFA 553 航炮,备弹 300 发,射速 1,300 发/分,机炮可以齐射或单独射击。美洲虎 A 共有 5 个外挂点,每侧翼下两个,机腹中线一个。中线和机翼内侧挂架最大负载 1,130kg,机翼外侧挂架 565kg,总外挂负载 4,540 kg。中线和机翼内侧挂架是“湿”式挂架,可挂载 3 个容量 1,187 升的 RP36 副油箱,另外在座舱右前方还有可收放空中受油管。
法国美洲虎 E 的固定式空中受油管
美洲虎 A 的典型外挂有航空炸弹、贝卢贾(Belouga)或其他集束炸弹、SNEB 68 毫米无制导火箭弹、副油箱、马特拉(Matra)魔术空空导弹、马特尔(Martel)反辐射导弹及后继弹阿马特(Armat),另外还有两个美洲虎 A 中队装备了 AN-52 2.5 万吨战术核武器。最后交付的 30 架美洲虎 A 能在机身中线挂架携带 ATLISII 激光目标指示吊舱,为 BGL 激光制导炸弹和 AS-30L 激光制导空地导弹指示目标。
美洲虎 A 可以携带 RP63P 侦察吊舱,其大小外形与副油箱相似,内部安装了一具前视和两具侧视胶片照相机,一些资料甚至称该吊舱还能容纳一些燃料。电子对抗装备包括多种干扰吊舱,可挂在机翼外侧挂架上的菲马特(Phimat)箔条-曳光弹发射器,每侧翼根也可安装阿尔坎(Alkan)保形箔条-曳光弹发射器,另外尾锥的减速伞舱内也可以安装箔条-曳光弹发射器。
美洲豹 S 单座型(“美洲虎对地攻击/侦察机 Mark1 型(GR.1)”)
英国美洲虎 S 单座型在服役时正式型号是“美洲虎对地攻击/侦察机 Mark1 型(GR.1)”。GR.1 在机体与美洲虎 A 相同,但内部的航电系统却完全两样,且安装了英制阿登 Mark 4 30 毫米转膛炮而不是德发航炮,这两种航炮都起源于二战中德国毛瑟航炮的设计,使用弹药也相同。
一开始美洲虎 GR.1 的航电系统就比美洲虎 A 更先进,采用了当时尖端的马可尼-GEC 920 ATC“导航和武器瞄准子系统(NAVWASS)”,该系统可以将导航及目标数据显示在抬头显示器(HUD)上。其他的电子系统还包括一个下视移动地图显示器,马可尼 ARI81223RWR。由于美洲虎 GR.1 在机鼻内安装了费伦逖 ARI23231“激光测距和目标指示跟踪器(LRMTS)”,机头空速管下方有透明的锲形窗口,与美洲虎 A 的尖锥机鼻有明显区别,另外 GR.1 的垂尾顶部增加了矩形电子干扰天线,下方还有 RWR 刀形天线,这足以区分英法美洲虎单座型。最初生产的 GR.1 并没有安装 LRMTS,后来加装。
法国空军 30 周年纪念涂装的美洲虎 E
美洲虎 GR.1 最大载弹量 4,765kg,武器外挂包括副油箱、通用炸弹、亨庭 BL755 集束炸弹、火箭弹,美制 AIM-9 响尾蛇空空导弹等。尽管英国人舍得在航电上投资,可在精确制导武器上远远落后法国人,仅有电视制导马特尔 AJ-168 一种型号。另外 GR.1 还可以挂载 WE177 战术核弹, BAC 研制的中线侦察吊舱。
外挂中的电子对抗设备包括挂于机翼外侧挂架上的美制 AN/ALQ-101 干扰吊舱及菲马特曳光弹-箔条吊舱。为了避免占用宝贵的翼下挂架,机身下也可以安装两个美制 AN/ALE-40 曳光弹-箔条发射器。在英国空军的战术中,美洲虎通常进行四机编队,其中两架挂载干扰吊舱,另外两架挂载响尾蛇空空导弹,互相支援,后来研制的翼上挂架解决了同时挂载干扰吊舱与空空导弹的问题,提高了生存性。
美洲豹双座战斗教练型(B型)
美洲虎 B 双座教练机正式型号是“美洲虎教练机 Mark2 型(T.2)”。T.2 航电是 GR.1 的简化版,缺少 RWR。仅保留右侧一门机炮,且没有空中受油管,被视为无作战能力。
美洲豹双座型(E型)
美洲虎 E 双座型机身要比美洲虎 A 长一些,航电经过简化,且没有空中受油管,一些教练型安装了固定式受油管供训练之用。美洲虎 E 后座比前座提高了升高 38 厘米,提供较好的前视视野,教练型携带武器的能力与 A 型相同,必要时可以担负作战任务。
“美洲虎主动控制技术(ACT)”验证机
英国空军的一些美洲虎还被用于测试和试验用途,其中最著名 的“美洲虎主动控制技术(ACT)”验证机,这是一架经过改装的美洲虎 S(XX765),用于验证 4 余度数字线传控制系统控制下的放宽稳定/高灵敏性飞行。1981 年 10 月 20 日首次借助线传系统试飞,随后在尾部加上配重使重心后移,1984 年又安装了大型前缘整流板使升力中心前移,1984 年 3 月 15 日作了首次不稳定飞行。1984 年 9 月在进行了 96 次飞行后,美洲虎 ACT 完成了使命,经过验证的线传技术被使用在了欧洲战斗机上[1]
美洲豹攻击机技术特点
美洲虎具有干净利落的传统上单翼布局,翼面至地面距离很高,便于挂载大型的外部载荷以及提供充裕的作业空间。机翼后掠角 40°,下反角 3°,机翼外段前缘缝翼伸长形成锯齿,且在锯齿位置(1/4 弦长)设有纵向翼刀,前缘缝翼在机动中能提高横向稳定性。翼载荷较高,提高了低空飞行时的稳定性。机翼后缘取消了传统的副翼,内侧为双缝襟翼,外侧襟翼前有两片扰流板,低速时与差动尾翼配合进行横向操纵。尾部布局类似F-4鬼怪,采用梯形垂尾,平尾是单片全动式,有 10° 下反角,发动机舱下部有外倾的两片腹鳍,在尾喷口之间有着陆拦阻钩,尾锥内有减速伞,减速伞也可被箔条、曳光弹代替。美洲虎采用前三点式起落架,前起落架向后收入舱内,主起落架为双轮结构,配备低压轮胎适合简易机场使用,升空后向前并转至水平收入主轮舱。主起落架之后有两片液压控制的减速板。
机身两侧发动机进气口位置比较高,减少了吸入跑道异物的风险。进气道为固定不可调式,进气口两侧有前后排列的弹性控制辅助进气门,在起降时由于进气道内部压力减小而自动打开,帮助发动机吸入更多的空气。
美洲虎为铝合金结构,发动机舱部分使用了钛合金,并没有使用多少复合材料。飞机在简易机场条件下具有很好的维护性,维护人员不需要梯子就可以触及大多数常用维护点。机身内部设置有五个油箱,分别在机翼两侧,前、中、后机身,总燃料容量 4,180 升,重要燃油系统有装甲保护。美洲虎采用了按 8.6g 使用过载(相当于 12g 设计过载)设计的机体,攻击型的结构疲劳寿命为 3,000 小时,教练型为 6,000 小时,操纵性能相当不错,在“干净”构型下甚至适合作为航空表演用机,法国空军就曾从一线单位抽调两架美洲虎组成双机表演编队“美洲虎二重唱”,1980 和 1990 年代在欧洲航展上出现过多次,表现出良好的机动性[1]
美洲虎选用两具罗尔斯.罗伊斯 RB.172-45 加力涡轮风扇发动机,法国型号 T.260,两国合作后改由罗尔斯.罗伊斯与透博梅卡(Turbomeca)联合研制生产,型号也改成 RT-172 阿杜尔(Adour)。
美洲豹式的差异
1960 年代初,英法开始联合研制一种新型近距支援/教练机,原本仅是仅有 590 公斤载弹量的超轻型设计方案,但在英方的坚持下提高了性能规格,大幅度重新设计并演变成为今日欧洲上空的“美洲虎”超音速攻击/教练机。1964年4月英国与法国为了满足对于多用途先进教练机及战术支援飞机的共同需求而达成协议,由英国飞机公司 (英国BAC公司) 与法国达梭公司合组国际共同公司SEPECAT,共同研发美洲豹式SEPECAT Jaguar多用途战机。
法国空军美洲豹
虽然美洲豹是由英、法合作研发,但两国在许多规格与装备采用上却不尽相同。
英国皇家空军美洲豹式引擎与航电系统采用
引擎:劳斯莱斯RT172×2,每具推力3313.5公斤,最大后燃推力3648公斤
航电系统:史密斯公司(Smiths)的抬头显示器、马可尼(Marconi)-Elliot公司的导航暨攻击武器瞄准次系统(NAVWASS)(包括:MCS920M型数位式空用电脑、惯性导航系统、投射式地图显示器)、机鼻下方配备雷射测距/标定仪…
法国空军美洲豹式引擎与航电系统采用
引擎:Adour102型喷射发动机×2,每具最大后燃推力3316公斤
航电系统:配备空用多普勒雷达、光学瞄准具、ATLIS空中雷射照明暨追踪系统…
美洲豹攻击机性能数据
乘员:1 or 2
全长:16.8m
翼展:8.7m
空重:7.000kg
最大起飞重量:15.700kg
引擎:劳斯莱斯RT172×2 or Adour102型×2
最大时速:1.2马赫
作战半径:460km
实用升限:14,000m
降落距离:1,120m
最大武器携行量:4,536kg固定武装:30mm机炮
另挂武装:马特拉公司(Matra)R550型魔法(Magic)Ⅱ式
响尾蛇、ASRAAM空对空导弹
鱼叉反舰导弹
AS30型雷射导引空对地导弹
AS37型反辐射/雷射导引导弹
铺路(Paveway)二、三型雷射/GPS导引炸弹
Martel火箭
CRV—7型火箭荚舱
CBU—87型集束炸弹
JP233型跑道破坏弹
电子战吊舱等此外,法国空军的美洲豹还可挂载AN52型战术核弹。
美洲豹攻击机服役情况
1964年4月开始推动战斗学校与战术支持计划(ECAT)。
首架原型机美洲豹式A型于1968年9月在法国第一次试飞成功。
美洲豹式B型则于1971年8月首次试飞。
首架量产型1971年试飞。
1973年6月交付英国皇家空军。
1975年5月交付法国空军。
1978年印度政府正式决定采用美洲豹,作为深入穿透打击战机(DPSA)。
法国的美洲虎
第一场战役:1980年代查德内战,当时支持乍得政府军的法国和支持乍得叛军的利比亚均投入陆空武力参战,当时法国空军的轰炸查德叛军的机场跑道,有一架美洲豹被利比亚陆军用俄制SA-9防空导弹击落。
第二场战役:波湾战争,在波湾战争中英、法的美洲豹零折损。
年代,法国空军的美洲虎参加了数次非洲干涉行动。1975 年,西班牙将西撒哈拉交还给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但是当地的武装组织——人民解放阵线认为,该地应该交给他们,而摩、毛两国又不相让,于是爆发战争。随后法军介入,美洲虎进驻塞内加尔的首都达喀尔(与毛里塔尼亚毗邻,以塞内加尔河为界)。为适应沙漠环境,美洲虎被重新喷上沙黄/褐色迷彩,1977 年 12 月起开始轰炸人民解放阵线武装,1978 年 7 月 10 日,人民解放阵线与毛里塔尼亚之间达成停火。美洲虎在首次实战中表现上佳,对沙漠环境的适应能力好,易于维护,出勤率高,且能在非洲的粗糙跑道上起降。
法国空军美洲虎 A 在海湾战争期间的涂装
乍得 1960 年脱离法国独立,与邻国利比亚的关系一直很紧张。1973 年,利比亚吞并了乍得北部的奥祖地带,据说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铀。1978 年春,美洲虎转移至乍得打击由利比亚扶持的反政府武装。在 1980 年政治解决之后,法国撤出。但 1983 年冲突再起,法军又进驻一年。然后是 1986 年,法军再一次进入乍得轰炸利比亚在乍得北部建设的一处空军基地。美洲虎在 1986 年 2 月 16 日攻击了该基地,使用的 BAP-100 反跑道炸弹严重破坏了机场跑道,美洲虎在 1987 年 1 月 7 日再次使用马特尔反辐射导弹攻击了基地周围的利比亚雷达站。
1991 年,法国美洲虎参加了另一次沙漠作战——海湾战争。法国空军的美洲虎共执行了超过 600 次战斗出击,投射的 AS-30L 激光制导导弹表现出很好的精确性。一架美洲虎被地空导弹击中,但挣扎着飞回基地,被空运回法国修理。
海湾战争后,美洲虎逐渐退出法国空军现役。1991 年 9 月后,达索幻影 2000N 接手了美洲虎的核打击任务。法国美洲虎在 1999 年还参与对南斯拉夫的连续轰炸,2001 年全部退役[1]
英国的美洲虎
担负起了原先 F-4 鬼怪的低空攻击任务,当英国飞行员还在怀念鬼怪的重型载弹量时,他们发现美洲虎也是优秀的战机,专门为低空飞行作了优化,而且具备精确攻击能力以及在粗糙跑道上起降的能力。不足的是缺乏全天候能力,但无疑比重型且机动性能很差的鬼怪有更好的低空生存能力。
在鼎盛时期,美洲虎是英国空军在中欧战术打击力量的支柱,其中包括四个战术核打击中队,三个传统战术打击中队和一个战术侦察中队。从 1980 年代中期开始,美洲虎部分被帕那维亚狂风取代,卸下了核打击任务,但仍在一线效力。
参加海湾战争归来的美洲虎 GR.1A
英国空军自一开始就不停地升级他们的美洲虎。从 1983 年起,英国美洲虎安装了费伦逖 FIN1064 惯性导航系统,以取代 NAVWASS。FIN1064 比 NAVWASS 更紧凑,由原先的 5 个设备盒减为 1 个,性能更好更精确,任务数据可以通过一个存储模块输入系统。经过升级的型号被称为“GR.1A”和“T.2A”。尽管英国美洲虎一开始就安装了阿杜尔 102 发动机,但几年之内还是换成了更强劲的阿杜尔 104,推力 3,650kg。
1990 年又实施了进一步的改进,包括使用天空卫士 200 系统取代马可尼 RWR,并配备了更先进的威胁警告显示器,还升级了 IFF 和无线电系统,增加了翼上响尾蛇空空导弹挂架,该挂架原本是为国际型美洲虎设计的,在不牺牲翼下重型武器外挂的同时挂载空空导弹。
美洲虎 GR.3 串联挂载 4 枚 BL755 集束炸弹
英国空军的美洲虎在随后的 1991 年海湾战争中证实了价值,参战飞机被喷上“沙漠粉红”(实际上就是沙黄色)涂装。美洲虎在空袭阶段进行了超过 600 次战斗突击,与法国美洲虎 A 持平。作战中美洲虎通常挂载 CRV7 70 毫米无制导火箭巢和美制 CBU-87 集束炸弹,CBU-87 比英国 BL755 长,在一个挂架上只能挂载一枚,而 BL755 可以串联挂载两枚。英国空军还使用美洲虎挂载云顿(Vinten)VICON 18 Mark 600 远程光学侦察吊舱实施侦察任务。
印度的美洲虎
则参加过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喀什米尔冲突,有少数被巴基斯坦的防空武器击落。
1966 年,在美洲虎项目的初期印度就表示出兴趣,印度空军需要替换日益过时的英国电气堪贝拉和霍克猎人攻击机,新机被命名为“深度穿透打击飞机(DPSA)”。但是印度空军的选择过程一直持续了 12 年,期间也考虑过达索幻影 F1 和 SAAB-37“雷”。1978 年 10 月印度最终选择了国际型美洲虎,对于能击败幻影 F1 而获得印度订单,BAe 一定感到非常高兴。
印度空军在新机生产之前的 1979 年夏先向英国空军租借了 16 架 GR.1 和两架 T.2,这批飞机被称为“1 批/过渡型”美洲虎,其中两架在服役中损失,其余的分别在 1982 和 1984 归还英国空军
正在挂装马特拉魔术导弹的印度美洲虎 IS
。归还的 14 架美洲虎 GR.1 中有 10 架重新进入空军服役,一架被卖给阿曼,另外 3 架由于机况太差而被废弃。在归还飞机的同时,印度空军已经接收了 40 架“2 批”飞机。这些美洲虎全部在英国制造,包括 35 架美洲虎 IS 单座型和 5 架美洲虎 IB 双座型。美洲虎 IS 与美洲虎 GR.1 非常相似,安装阿杜尔 804E 发动机和 NAVWASS 系统,具备翼上挂架。IB 基本上就是美洲虎 T.1。
印度空军称美洲虎为“Shamser(正义之剑)”,这些飞机在服役之初遭遇了一些磨合期问题,多数是起落架故障,班加罗尔的印度斯坦飞机公司(HAL)担负起对1批/过渡型和 2 批飞机的维修工作,最后发现是设计缺陷并进行了改进。BAe 随后对英国空军的美洲虎进行了相同的改进但没有对 HAL 进行补偿,由此引发了法律纠纷,最后在庭下和解。
之后印度开始自行生产美洲虎,HAL 用英国提供的成套零件组装的 45 架,随后逐渐提高国产化率,这些飞机被称为“3 批”,1985 年进入印度空军服役。
HAL 自行生产的美洲虎 IS 尚未涂装
第 3 批美洲虎非常现代化,发动机是推力更大(3,810kg)的阿杜尔 811,并安装了国产航电和 MIL-STD 1553B 总线。航电系统的核心是“攻击显示&测距惯性导航系统(DARIN)”,替代了 NAWASS。DARIN 包括费伦逖 COMED2045 地图和显示系统,萨吉姆公司惯性导航系统和史密斯公司平视显示器及武器瞄准系。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航电系统都由印度自行整合,并且 3 批美洲虎上的无线电、IFF、自动测向仪都是印度自行生产的。
到上世纪末,HAL 陆续生产了约 91 架美洲虎,其中包括 69 架单座型,10 架双座型,和 12 架美洲虎 IM(印度海军)单座反舰型。美洲虎 IM 安装龙舌兰雷达,主要使用 BAe 海鹰反舰导弹为主要攻击手段。这样连同英国进口的 40 架飞机,印度共拥有 131 架美洲虎。
印度美洲虎 IM 近照,也换成了灰色涂装
印度美洲虎的军械为两门 30 毫米阿登航炮,每门备弹 150 发,7 个外挂点可载 4,763kg 外挂物,外挂武器与英国美洲虎相似。印度已经获得核打击能力,据信美洲虎是自由落体核炸弹的主要载机,另一传言是印度美洲虎已经过“隐形”改装,其中之一是在进气口安装反雷达网罩,使迎头雷达截面积减小一半。
印度空军还试图获得更多的美洲虎,1998 年向 HAL 定购了 17 架美洲虎 IB 双座型,原计划 2001 年开始交付,但由于航电系统的一些问题推迟到 2003 年。
早期迷彩涂装的印度美洲虎 IS
这些双座型可不是普通的教练型,而是具有夜间攻击能力的全天候攻击机。配备了现代化的航电系统、LRMTS、新的显示系统和导航系统。导航系统将整合激光陀螺和 GPS。这批飞机还可以携带以色列拉斐尔 Litening 吊舱,该吊舱具有 CCD 和 FLIR 成像装置和激光指示器。后座是“武器系统官”座舱,负责控制精确制导武器,座舱布置与夜视镜兼容。
印度美洲虎的进一步改进仍在进行中,座舱自动化的提升将允许单座型也能携带 Litening 吊舱。看起来美洲虎还要在印度空军服役很长一段时间,这得益于美洲虎基本设计的良好扩展性,印度空军的美洲虎有可能成为最先进但也是最后的美洲虎。
尼日利亚国际型美洲虎
尼日利亚在 1983 年初订购了 18 架美洲虎,包括 13 架美洲虎 SN 单座型和 5 架美洲虎 BN 双座型,1984年起开始交付并涂以花哨的深绿色/砂黄/茶色迷彩涂装。尼日利亚政府还签订了 18 架美洲虎的意向订货,其中 6 架将安装龙舌兰雷达。但尼日利亚最后还是放弃了意向订单。1990 年代初,由于预算问题尼日利亚空军退役了全部美洲虎。
英国英国皇家空军 203架
英国共采购了 203 架的美洲虎,其中 165 架 GR.1,38 架 T.2。38 架 T.2 中有 35 架进入英国空军服役,3 架被保留用于测试和试验用途。英国空军美洲虎最初的涂装上表面深灰色/深绿色迷彩,下表面浅灰,如果在挪威进行冬季演练时,还会换成白/绿临时迷彩。
印度空军涂装
法国法国空军 200架
印度印度空军116架
阿曼阿曼皇家空军24架
厄瓜多尔厄瓜多尔空军12架
尼日利亚尼日利亚空军18架[2]
美洲豹攻击机外界评价
美洲虎是英法联合研制的第一种战斗机,也是英国第一种以公制单位设计的飞机。
.空军之翼&#91;引用日期&#93;
.幼狮文化&#91;引用日期&#93;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