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优秀班主任第一师范学校95届班主任范瑞华

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最新的国家级、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名单公布,来看看有没有你认识的老师?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6月30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开展了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上海地区)和2...
o 如何订阅我们?o 搜微信号“diyijiaoyu”或公众号“第一教育”-------------?-----------6月30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开展了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上海地区)和2013年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评选表彰工作。以下是具体名单公布,来看看有没有你认识的老师?▼ 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上海获奖名单一等奖序号成果名称申报单位/申报人1成功教育探索——薄弱初中成功路径刘京海、陈婷、沈敏惠、谢元、周秀茹、王广胜2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3中学物理教学的革新,数字化实验系统(DIS)的研发与应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上海市风华中学4“新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研究叶澜、李政涛、吴亚萍、卜玉华、王浩、丁伟明5面向0-3岁婴幼儿家长的科学育儿指导的探索与实践上海市黄浦区早期教育第一指导中心6阅读“中国人”,书写“中国人”——彰显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实践研究复旦大学附属中学7中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季浏、汪晓赞、谭华、潘绍伟、董翠香、朱伟强8校园原创音乐剧:塑造阳光少年,追逐青春梦想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中学9以幼儿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幼儿园低结构活动探索上海市闸北区芷江中路幼儿园10聚焦志趣、激发潜能:国际视野下上海中学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践研究上海市上海中学11后“茶馆式”教学——走向“轻负担、高质量”的实践研究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12中学创造教育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上海市向明中学
13为了学生的愉快学习,变革课堂教学——愉快教育实验的深化发展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4普通高中学生个性化学程学习的设计与实践上海市育才中学15从这里走向世界——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福山梦”上海市浦东新区福山外国语小学二等奖序号成果名称申报单位/申报人1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综合评价——从PISA研究到“绿色指标”实践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师范大学
2推进医教结合,提高特殊教育水平陈东珍、蔡蓓瑛、刘春玲、梁志华、马珍珍、孙爱青3基于儿童发展需要的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上海市黄浦区思南路幼儿园4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崔允漷、周文叶、朱伟强、徐淀芳、周文胜、唐江澎5上海市基础教育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上海师资培训中心6轻度智障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上海市长宁区初级职业技术学校7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集聚的公办小学适应性教育的实践研究上海市虹口区柳营路小学8提升全体学生创新素养的多领域、阶梯式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上海市七宝中学9基于师幼共同成长的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朱家雄、华爱华、李慰宜10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建构与实践上海市静安区南西幼儿园11“多维有序”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12多目标、多主体、多途径中学校长培训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陈玉琨、代蕊华、沈玉顺、刘莉莉、王俭、杨全印13自主探索,体验引导——优质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徐向东、李海伟、张林、朱珠、万燕、程勇14“六个百分百”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何晓文、李志聪、施洪亮、娄维义、蒋建国、周敬山15小学创造教育课程的系统开发与实践上海市闸北区和田路小学16实验弹性学制
创建特需课程—探索学生潜能开发规律 深化教学整体改革上海市实验学校17结构求变,思维求新---套餐式课程和走班教学的&选择教育&深化研究王丽萍、孟凡岗、郑百易、胡立德、邵荣、陆高原18探寻适合每个学生的课程——学校课程统整实践研究上海市大同中学19以培养学生“学习素养”为核心的学校课程的构建与探索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20儿童哲学——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上海市杨浦区六一小学21区域联动提升小学作业效能的实践探索姚期、邵春安、陈晞、朱正刚、王林琳、季晓军▼ 2013年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获奖名单特等奖序号申报人(单位)成果名称成果主要成员单位1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徐淀芳、纪明泽、汪茂华、金京泽、刘中正、倪冬彬上海市教委教研室2上海市七宝中学“大文”、“大理”双系列创新素养培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李啸瑜、仇忠海、吴纪舫、王健、鞠瑞利上海市七宝中学3陈东珍推进医教结合,提高特殊教育水平陈东珍、马珍珍、蔡蓓瑛、刘春玲、孙爱青、梁志华市教委基教处4刘京海成功教育课堂改革新探索刘京海、陈婷、沈敏惠、谢元、周秀茹、王广胜闸北第八中学5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徐淀芳、陆伯鸿、纪明泽、韩艳梅、周洪飞、陈飚上海市教委教研室6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上海市风华中学十二年坚守,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上海创造”——数字化实验系统(DIS)的开发与应用冯容士、陆伯鸿、李鼎、张越、汤清修、陈开云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上海市风华中学7叶澜“新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研究叶澜、李政涛、吴亚萍、卜玉华、李家成、王浩华东师范大学8唐盛昌高中国际课程的实践与研究唐盛昌、李英、刘炼、马峰、王作梅、刘茂祥上海中学9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后“茶馆式”教学——走向“轻负担、高质量”的实践研究张人利、丁亿、周骏、严薇、任佩钧、沈嵘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10芮仁杰中学创造教育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芮仁杰、丁姗、周孝放、冯忻、蒋蓉向明中学11黄浦区思南路幼儿园基于“思优”价值的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郭宗莉、吴闻蕾、施慧洁、毛尼娜、吴昊、郑佳雯黄浦区思南路幼儿园12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为了学生的愉快学习而教学——愉快教育实验的深化发展鲁慧茹、徐承博、刘正言、姜茗芳、曹志霞、郑一春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3朱家雄基于师幼共同成长的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开发与实践朱家雄、华爱华、李慰宜华东师范大学14静安区南西幼儿园理想课程的执著追求——游戏课程自我完善的实践探索洪晓琴、傅宝丽、徐则民、郭源、郑弘、林琦静安区南西幼儿园15崔允漷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崔允漷、周文叶、朱伟强、徐淀芳、周文胜、唐江澎华东师范大学16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阅读“中国人”,书写“中国人”——人文学习整体优化高中学段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吴坚、黄荣华、黄玉峰、王希明、李郦、张慧腾复旦大学附属中学17曹杨二中“多维有序”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研究王洋、王志刚、侯文英、易建平、袁慧、甘露曹杨二中18闵行区教育局十五年“新基础教育”研究中的教学改革与机制创新王浩、朱越、程丽芳、陆燕琴、何学锋、屠红伟闵行区教育局19陈玉琨我国中学校长培训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陈玉琨、代蕊华、沈玉顺、刘莉莉、王俭、杨全印华东师范大学一等奖20青浦实验研究所教师行动教育——青浦实验新世纪探索郑少鸣、朱连云、王洁、姜虹、李永元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21徐向东让学生在行动中终身受益——
优质高中生涯发展教育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徐向东、李海伟、张林、朱珠、万燕、程勇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2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重规范
强实践 求创新——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思考郑百伟、李捷、陈霞、杨洁、范瑞华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23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推广吴刚平、崔允漷、胡惠闵、周文胜、钱秋萍、唐江澎华东师范大学24郭为禄基于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的开放式创新实践平台建设郭为禄、陈启明、唐思贤、景培书、柴志方、王清江华东师范大学25季浏中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季浏、汪晓赞、谭华、潘绍伟、董翠香、朱伟强华东师范大学26刘巧云特殊儿童言语康复研究及实践刘巧云、卢红云、卢海丹、赵航、黄昭鸣、杜晓新华东师范大学27唐盛昌聚焦志趣、激发潜能:上海中学高中生创新素养培养实验研究唐盛昌、冯志刚、李英、薛建平、王辉、刘茂祥上海中学28何晓文“六个百分百”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何晓文、李志聪、施洪亮、娄维义、蒋建国、周敬山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9王丽萍结构求变,思维求新—“选择教育”的深化研究王丽萍、孟凡岗、郑百易、胡立德、邵荣、陆高原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30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区校联动
幼小结对 ——区域整体推进幼小衔接的实践与研究朱清一、周叶萍、张鹰、王海蕾、邹雪峰、苏莲琴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31大同中学探寻适合每位学生的课程——大同中学课程统整实践研究盛雅萍、杨明华、郭金华、邵清、王菲、姚军大同中学32上海市育才中学聚焦学程的高选择性学校课程的建设与实践陈青云、汪秀红、陆红芳、马玉文、林斌、李元上海市育才中学33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中学校园“原创音乐剧”校本课程费金弟、陈国红、胡俊、凌姝珺、张晔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中学34长宁区初级职业技术学校轻度智障学生职业转衔教育的实践研究沈立、全桂红、金花、张红、周颖芳、赵静红长宁区初级职业技术学校35浦东新区教育局区域“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王晓科、王浩、赵连根、陈珍国、周宁医浦东新区教育局36静安区教育局静安区“社会性和情绪能力养成”课程的研究与实践陈宇卿、宋保平、邱中宁、曹坚红、肖榃霖、杨红梅静安区教育局37张才龙忠于课标,调适教材、创生教法---“学期课程统整”实验报告张才龙、杨向谊、严一鸣、倪志刚、沈建华、李文萱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38杨浦区教育局联动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区域性体制机制开发与实践邵志勇、陈爱平、胡振凯、朱清一、张海森、王白云杨浦区教育局39虹口区柳营路小学公办小学适应外省市务工子女教学的实践研究虞敏丽、陈
萍、徐晓燕、林晓雯、蔡海颖虹口区柳营路小学40姚晓红以培养学生“学习素养”为核心的学校课程的构建和探索姚晓红、罗永祥、应华、高思芳、李文斌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41李文萱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建构与课堂变革李文萱、燕黎、浦纳、赵钺、杨洁、郭永芬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中学42闸北区和田路小学小学创造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张军瑾、李
融、王浏浏、朱晓菁、陈 敏、王艳晖闸北区和田路小学43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实践探索——为男孩女孩开设的性别教育课程丁利民、徐晶、毛剑玲、田玲、戴璐、侯萍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44宋林飞“生态崇明”地方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与研究宋林飞、黄强、黄乃华、顾志平、顾锡家、胡红梅崇明县教师进修学校45上海市天山中学高中生涯发展指导课程的构建与实施郭兆年、谢玲玲、张东林、郁逸民、王静、吴霞红上海市天山中学46陈红儿童哲学——特色校本课程综合实践研究陈红、董敏、邵军、任蓓华、朱嫒华、徐建勤六一小学47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德育课程的“双主体”实施张人利、倪继明、翁慧俐、龚程玉、罗嵘、卢雨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48姚期“三个指数”助推长宁教育改革姚期、余永范、袁晓敏、朱淑敏、沈子兴、孙萍长宁区教育局49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基于人文探究的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研究石惠新、钱芳、方建华、杨岚、蒋志华、梁莉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50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复旦附中学生国际理解教育的培养实践郑方贤、张之银、吴坚、谢应平、钱忠杰复旦大学附属中学51龚敏国际多元文化共生长的幼儿园课程调适与创生实践研究龚敏、顾萍、钱蕾、姜岚、潘瑶瑶、冯淑娟徐汇区乌南幼儿园52闵行区蔷薇小学教育公平探索十二载,创办家门口的好学校沈珺、陆勤、陈晓苗、朱习华、李佩莲、赵英闵行区蔷薇小学53徐红开发学生潜能
创建特需课程
——上海市实验学校探索潜能开发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整体改革徐红、瞿祖芳、袁万萍、仇虹豪、陈兴冶、陆如萍上海市实验学校54长宁区教育局区域推进小学作业效能监测工作的实践研究姚期、陈晞、霍苹、朱正刚、王林琳、季晓军长宁区教育局55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浦东新区脑瘫学生康复与教育的实证研究周美琴、李忠、沈逸萍、门璇、杨巍、袁铮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56周凤林“勿离手”实验教学,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奠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周凤林、管文洁、段玉文、蔡文学、王冰清、张龙林嘉定区第二中学57郑惠萍幼儿园低结构活动的开发与实施郑惠萍、陈文奇、于子丽、郁青、袁佳赟、陈佳妮闸北区芷江中路幼儿园58虹口区教育局开展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和学习方式变革试验常生龙、仇勇平、马骉、李金瑞、闻铭、曹磊虹口区教育局59黄浦区早期教育第一指导中心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课程的研究茅红美、忻怡、陈群波、王岫、金荣慧、毛爱群黄浦区早期教育第一指导中心60奚晓晶课堂:走近教育公平奚晓晶、魏耀发、邢至晖、李金钊、陈兆施、严明黄浦区教育学院61宝山区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自闭症儿童补偿性课程研发实践张洁华、顾红庆、沈志萍、朱剑平、陈奇、肖娅宝山区培智学校62高一敏幼儿园“科学领先计划”本土化的研究高一敏、杨丽敏、范峥、袁晶晶、金晓燕、李慧徐汇区科技幼儿园63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愉快教育发展背景下学生自主课程的创新鲁慧茹、许嘉美、曹志霞、徐斌、
郑一春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64黄浦区海华小学校本课程的路径创新:课程的统整实施朱勤、陈菊、张彦、刘燕、路阳、章颖莹黄浦区海华小学65赵一斌高级中学天文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赵一斌上海南汇中学66闵行区教育局闵行区中小学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实践研究王浩、朱越、恽敏霞、张中涛、龚耀昌、刘
辉闵行区教育局67王天蓉问题化学习王天蓉、徐谊、冯吉、唐秋明、张治、莫晓燕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68上海市电化教育馆千校优质教育资源网络结对共享助推区域基础教育整体发展王民、张世明、吴郑红、潘丽芳、王敏上海市电化教育馆69余安敏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过程重构余安敏、黄超群、曹东辉、张峦、张明山、刘向东闵行中学70仇忠海运用人文教育增强中学德育有效性的实践探索仇忠海、李啸瑜、潘蓓蕾、王维刚、鞠瑞利、唐宗枬七宝中学71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创意梦工厂”冯景华、林翎、张卫国、莫一明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72邹竑优聚资源,构建未成年人社会教育大课堂邹竑、王宏舟、蔡伟民、朱明伦、王健、刘
静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73王伟鸣区域推进“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行动研究王伟鸣、奚晓晶、魏耀发、邢至晖、李峻、李金钊黄浦区教育局74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阅读指导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翁肇桢、张祝文、顾湘文、方玉莲、倪欢红、王
琼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75茅红美上海市幼儿园课程实施支持系统茅红美、李锋、瞿佳杰、林懿、忻怡上海市教委信息中心学前教育信息部76奉贤中学城郊高中激发学生发展潜能的实践研究季洪旭、张育青、金继波、胡菊芳、罗清华、胡彦杰奉贤中学77陆建国依托紧密型办学资源联盟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陆建国、褚继平、李逢五、张竹林、朱银莲、杨连明奉贤区教育局78浦东新区莱阳幼儿园构建“水活动”特色课程 促进幼儿园和谐发展梁晓峰、徐向华、张婉丽、汪敏霞、吴捷浦东新区莱阳幼儿园79长宁区教育局区域推进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行动研究姚期、宋晓岚、周柳贞、吕洪波、沈子兴、汪泠淞长宁区教育局80张小娟基于“一个也不能少”的学校“零缺陷”服务质量文化的实践探索与研究张小娟、唐怡、王瑾、朱红、翟艳、黄芳闵行区平南小学81徐崇文创造适合脑的教与学 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徐崇文、王伟鸣、姚仲明、魏耀发、李金钊、唐军黄浦教育学院82青浦区白鹤中学发挥传统优势,彰显学校课程改革特色---以“向日园”劳动基地为依托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吕军、顾华林、范秀琴、刘玉明、李精辉、黄卫国青浦区白鹤中学83张民选让学校教师成为教育知识的发现者和建构者张民选、夏惠贤、胡国勇、夏正江、高耀明、徐红上海师范大学84季恒分层递进教学实践研究季恒、孙磊、邵骥顺、丁琼、彭懿琼、黄进华东师大一附中实验中学85戴耀红青春期学生两性情感辅导的实践与研究戴耀红、王佳轶、沈俊佳、杨岚、刘冬梅、李黎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86赵国弟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系统思考与实践赵国弟、张延青、朱静、张健、纪淑贤、向
荣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87浦东新区蒲公英幼儿园在科学教育中培育幼儿良好探索素养的实践研究沈冠华、严寅、程丽、金筱隽、仇玉兰、陆晓慧浦东新区蒲公英幼儿园88周宁医国家课程体系实施的校本化实践—基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区域实践研究周宁医、胡少舜、吴广伦、胡向武、王顺民、夏智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89华东师范大学教研员研修中心教研员“课程领导力提升”研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胡惠闵、杨向东、崔允漷、周文叶、吴刚平华东师范大学90上海市川沙中学混龄教学 魅力体育——一所普通高中对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陈忠新、邱永飞、凌军、朱文武、顾纯美上海市川沙中学91静安区教育学院指向课堂增值的区域教师培训模式创新与实践宋保平、曹培英、汪振兵、黄根初、曹兵、张琼静安区教育学院92颛孙长宗航天课程开启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通过特色课程建设推动普通中学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思考颛孙长宗、刘辉、蒋建龙、姚莉丽、万奕娜、李红艳闵行第三中学93静安区教育局区域推进中小学生需要经历的“N项活动”的实践研究陈宇卿、汪振兵、邓敏静安区教育局94上海市莘庄中学普通高中“DIY”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徐国梁、高彩霞、李国兴、何曙光、余长辉、周晓松上海市莘庄中学95普陀区童的梦艺术幼儿园幼儿园混龄教育创新实践的研究何敬红、马琳、黄鸣乐、陈华、沈洁、王顺莉普陀区童的梦艺术幼儿园96严洁上教版初中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研究严洁、吴蓓蕾、谢爱纯、李莹、张浩波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97陈珍国基于临床诊断的区域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研究与实践陈珍国、朱一军、陆蓉、王丽琴、张新、刘燕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98朱建平久隆模范中学校本课程“理想模式”的建构及课程开发朱建平、吴玮、毛东海、朱永辉、丁敏芳、徐腾上海久隆模范中学99施红卫幼儿园三位一体开展生态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施红卫、黄静、宋晔、沈薇、钱华、倪怡君崇明县实验幼儿园二等奖100陈珏玉小学协同教学实践研究陈珏玉、关旭峰、许珺、张健、姜健美、叶蓓芳虹口区第四中心小学101石筱菁中重度弱智学生多元化言语康复训练石筱菁、戴宇梅、朱晓庆、朱冠馨、梁红、王永红闵行区启智学校102顾志平社区环境中生态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顾志平崇明县教师进修学校103刘定一基础教育课程开发:顶层设计刘定一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104俞建明智慧小神农 美丽新田园俞建明、朱淑敏、徐华、叶慧、刘健峰嘉定区曹王小学105熊川武自然分材教学熊川武、范国睿、江玲、程亮华东师范大学106庄小凤社会实践基地课程化实践研究庄小凤、沈建华、倪志刚、秦红、顾奎华、沈红群徐汇区教育局107谢忠新基于网络社区的教师协同研修模式研究与实践谢忠新、陈珍国、章健文、朱仲敏、周玉枝、黄娟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108何金娣中重度智障儿童生存教育社会化课堂的实践研究何金娣、陆莲、沙海燕、周怡、陈瑾、陈银花华东师范大学卢湾辅读实验学校109青浦区实验中学为了每个学生主体的发展——“活动-发展”课程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刘明、戴颖川、班丽亚、凌华、金惠红、项志红青浦区实验中学110闫寒冰面向新课程的教师能力发展在线课程体系设计与培训实践闫寒冰、魏非、李宝敏、刘名卓、万明霞华东师范大学111上海市江宁学校课程,让学生拥有“一百个世界”——九年一贯课程优化实施的十年探索吴庆琳、李倩、张德荣、陆玮瑾、程宏上海市江宁学校112车建琴基于《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车建琴、唐月忠、郭松梅、吴建新、叶建军、岳良燕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113张爱莲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形式与内容的研究张爱莲、项洁云、鲍融晖、王之君、周惠萍、潘玲珠紫薇实验幼儿园114宝山区虎林路小学运用质的录像分析技术进行诊断的课例研究施卫东、金蓉琴、黄玉彬、祁丽萍、李文英、钱勤宝山区虎林路小学115沈建华上海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改革研究沈建华、时维金、徐燕平、俞锋、夏昕、李永莉上海师范大学116刘华上海市中小学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的实践研究刘华、谢诒范、项秉健、刘静、周寰、马丽群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117曹坚红静安区4-15岁“做中学”探究式科学教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曹坚红、陈宇卿、宋保平、邱中宁、吴肖旻静安区教育局118静安区教育局小学、初中学生“健康运动处方”的实践研究戈一萍、范红梅、尹小俭、孙裕祥、高舒黎静安区教育局119郭秀艳中小学心理辅导仪器配置体系及其教育应用郭秀艳、秦启庚、李林、郑丽、窦刚、曹凤莲华东师范大学120金辉创智课堂的探索和经验—上海市市东中学“两段五步教学法”的新课堂模式金辉、赵亦兰、徐隽、李黎、王晟、殷莹上海市市东中学121闸北区启慧学校培智学校“CIF”医教结合管理与服务模式的探索尹岚、曹静萍、徐少妹、成杰、沈燕闸北区启慧学校122肖铭基于测评的高中生生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肖铭、陈松茂、袁斌、王华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123丁玉高危婴幼儿医教结合的早期干预实践研究丁玉、刘政、杨金凤、杨芳红、崔倩、徐伟健宝山区早教指导中心124张瑞芳目标、策略、实作、评价联动——自然学科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与研究张瑞芳、杨汶、秦瑞波、方华、陈亮、骆琳黄浦区教育学院125闸北区教育局区域优秀教育成果推广“星火计划”顾筱璞、周隽、朱正林、王曙、陈越闸北区教育局126陆昉依托研究性高校力量,加强中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培养的探究与实践陆昉、应质峰、徐红、楼红卫、马世红、陆正宏复旦大学127束定芳“集中教学,自主学习”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束定芳、朱彦、袁燕华、安琳、王蓓蕾上海外国语大学128卞松泉基准教学:有效教学实践模式研究卞松泉、吴倩、杨颖晖、冯巍、张芳、王成军打虎山路第一小学129闸北区实验中学“艺术教育链”的构建与发展——上海市闸北区实验中学艺术教育资源共享的新实践李广金、徐亭、胡菲、胡萍、孙尚奇闸北区实验中学130潘敬芳高中“明德尚法”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潘敬芳、王建华、顾平康、龚海幸、陈建伟、郭晓汀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131吴佩芸初中“电子学案”的设计与教学实践吴佩芸、高大石、王浩月、梁春、沙金、郭斌上海市北虹初级中学132王学才“ 前置学习”为特点的课堂教学新样式探索王学才、冷彩花、秦剑钧、王根章、葛燕、袁芳芳青浦区第一中学133徐惠芳幼儿园“做中学”深度研究——幼儿人文精神培养课例的设计思路、提炼与实施徐惠芳、邹燕蓉、黄剑萍、钱云芳、李蓬嘉定区菊园幼儿园134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静安父子阅读联盟陈小文、陈晖、杨曦然静安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135松江区方塔小学学校整体推进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项晓凤、陆金辉、唐斌权、郑斌、王利敏松江区方塔小学136上海市实验幼儿园协商式早教指导的研究邵乃济、邱晓云、王益女、叶丽娜、郑雅文、孙萃红上海市实验幼儿园137上海远程教育集团上海市400所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推广项目王宏、陈家虎、王民、盛健、张永忠上海远程教育集团138祝郁ISO9000标准在现代学校管理创新中的应用研究——《优质学校的7项设计》祝郁、张莉琴、华敏、董健、祝红卫、甘文龙嘉定区迎园中学139虹口区体育幼儿园适合城区幼儿园运动器械的功能深度开发与使用研究潘丽华、陈洁毅、陆惠琴、张之舒、沈燕春、黄樱虹口区体育幼儿园140崇明县莺莺幼儿园“自由剧”促进幼儿心智综合发展的研究与实践黄凯、唐婧琪、薛红丽、蔡丹、袁敏敏崇明县莺莺幼儿园141黄琰多元建构区域小学数学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与研究黄琰、费立华、吴晞、金向军、胡蕙、顾尧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142冯杰精思达致理、探究践格物——基于新课程的中学物理教师培养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冯杰、倪敏、石旺舟、王铁桦、郭长江、涂泓上海师范大学143何学锋校本研修的“前移后续”机制何学锋、康旻、瞿莉蓉、张军、张卫红、范向华闵行区实验小学144卢起升高中“增效减负”教育模式的建构与操作卢起升、沈红旗、张文、赵未琪、胡亮平、段迎秋上海市第八中学145普陀区教育局寻求课堂转型——上海市普陀区推进有效教学八年行动研究李学红、钟启泉、徐淀芳、王斌华、瞿志军、王洪伟普陀区教育局146黄浦区教育局推进区域教育过程公平的实践研究唐海宝、赵其坤、张音、陈玉华、李艳璐、呼琼霞黄浦区教育局147李燕幼儿情绪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李燕、李林慧、何慧华、武婉霄、洪晓琴、刘佩丽上海师范大学148虹口区曲阳第二幼儿园普特融合幼儿园中对特殊幼儿教育康复的实践研究夏国琴、王熙珍、邵骥顺、练宏、陆莹、徐秀虹口区曲阳第二幼儿园149上海市体育学院附属中学体教结合,构建立体化育人模式马晓东、徐曙新、龚燕平、马红侠、朱正国、祝溧上海市体育学院附属中学150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穷究于理 成就于工——高中生工程素养培育的课程实践沈洪、凌岭、叶理辛、叶品元、梁宪实、钱炜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151常生龙一切为了学生学有所成——区域推进初中教学的实践研究常生龙、孙磊、邵骥顺、马骉、章卫华、毛夙如虹口区教育局152杨浦区教育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融入教育”的实践探索陈爱平、周梅、郑岭梅、黄琴、邹雪峰、张贤臣杨浦区教育局153袁晓英金山区作业改进行动研究袁晓英、陆丁龙、王英、顾燕文、顾啸平、濮玉芹金山教师进修学院154戴炜栋综合型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新世纪初中英语教学改革探索戴炜栋、张慧芬、何兆熊、陈立青、盛建元、赵美娟上海外国语大学155柴晔华依托地域优势资源建立校外教育基地的实践与研究柴晔华、周明、陈建华、邝颖、杨永权、杨秀丽金山区金卫小学156娄华英我们的课程——万花筒课程的构建之路娄华英、陈蕾、刘伟芳、刘东霞、楼坚、徐留芳浦东新区张江高科实验小学157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联合、联通、联动——上海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管理的系统郑百伟、郭永进、杨洁、王涛、张怀浩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158朱国君义务教育学校学业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一所农村薄弱学校的转型发展朱国君、丁煜辉、张臻、王勇、顾元其、陈龙林青浦区崧泽学校159杨利关于区域性推进小学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杨利、马振敏、邵骥顺、刘频、邵宛英、李华虹口区教育局160唐晓晴以“按需研训”提升市郊幼儿园业务园长课程领导能力的实践研究唐晓晴、钱双、朱桂芳、徐吉来、张乙晖、陆爱萍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161罗松备课、上课、作业等教学环节一致性研究与实践罗松、俞春燕、周雅芳、倪晓辉、刘婧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162王平磁性课程:当文化与儿童相遇王平、丁红、施文娟、陶怡、曾慧芳、张林玲黄浦区瑞金二路小学163上海市新农学校农村学校学科教学中实验创新、设计的研究与实践顾燕、夏桂英、杨荷花、张巧红、孙爱君、叶海军上海市新农学校164凤光宇“研训教一体”的实践研究凤光宇、管文洁、陆正芳、罗松、康茹萍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165张平走进人文
创造表现——小学人文表现课程开发张平、王漪、傅瑜上海培佳双语学校166静安区教育局基于场馆体验式的课程设计——静安英语实训中心英语村项目陈宇卿、杨晙、陈自胜静安区教育局167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扎根中国传统教育融合国际教育理念的校本课程体系万玮、龚德辉、胡悦来、苏晨杰、徐婧、丁雁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168严笑燕童谣与幼儿园活动的整合严笑燕、王琰玉、高月桂、朱艳、吴初效嘉定区马陆智慧幼儿园169秦虹龚小创新实验室课程开发与实施秦虹、张依、杨建良、陶惠均、王煜旋、尹秀清浦东新区龚路中心小学170李龙权生成性德育策略的实践研究李龙权、陆瑛、吕敏英、刘婷、
张辉、尤初平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171夏玉芳基于五校联盟体的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共享机制之实践研究夏玉芳、吴正华、蒋水清、裴根宝、阮旖、陈中山上海市金卫中学172郭美卿不惑,从直面“困境”开始——家园互动中教师典型困境与应对策略项目研究郭美卿、李慧华、徐红、顾俭、马秀凤、吴亚芳、吴敏敏青浦区实验幼儿园173刘国华慈善文化课程开发的研究刘国华、吴华清、黄琳、石吉梦、蒋雯祎甘泉外国语中学174金山区漕泾小学小学书法写字教育课程化的实践研究潘亚军、陆金林、朱君辉、金宪春、戚天音、李梅金山区漕泾小学175严青基于项目运作的绩效管理机制及教师专业自觉养成的实践研究严青、蔡琴、张如玉、郁建萍、吴愈华、沈敏宝山区宝林路第三小学176宝山区教育局教学协作联盟:开创“主席轮值”教研新模式张晓静、蒋碧艳、
程彪、喻碧波、王天蓉宝山区教育局177上海市洋泾中学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设与管理李海林、陈珍国、徐红、王华、毛美娟上海市洋泾中学* 小编个人微信号:,对“第一教育”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私信深入交流哦~关注“上海教育”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diyijiaoyu
“第一教育”是《上海教育》杂志公众微信号,并联合了《现代教学》《成才与就业》《教育参考》、上海教育电视台“教育新闻”栏目等媒体,致力于成为专业的教育资讯服务者,与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实时互动,提供...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中小学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上海市优秀班主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