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其它的同样电台稿子关于青春吗?

是不是说口语与书面语没有区别呢?也不是的。文章是有组织的语言。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文章和语言不一样。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往往不假思考,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有时候语言不连贯,甚至前后矛盾,句子不合逻辑,不合语法。有的同志在小组会上发言头头是道,娓娓动听,但是人家把他的话记录下来,仔细看一下,却又会发现毛病百出,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所以,我不反对对口语加工。而且,我一直是主张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 1、划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不假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头头是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一文段的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设问 2、不假思考:不经过思考。
头头是道:形容说话很有条理。(意思对即可) 3、论点是:口语和书面语存在区别,因此需要将口语进行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
是不是说口语与书面语没有区别呢?也不...”;主要考察你对
等知识点的理解。
阅读《皇帝的新装》选段,完成小题。①“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②“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很有理智,就称职这点说,谁也不及他。”③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④“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甲)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⑤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乙)可怜的老大臣眼睛越睁越大,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东西。⑥“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绝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⑦“哎,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⑧“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丙)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⑨“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骗子齐声说。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10这两个骗子又要了更多的钱,更多的生丝和金子,说是为了织布的需要。他们把这些东西全装进了腰包。小题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所写的内容。(2分)小题2:分析选段中三处画线语句,说说分别表现了老大臣当时怎样的内心活动?(3分)甲处:                        乙处:                         丙处:                          小题3:第9段中,骗子在描述布料的“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时,老大臣为什么“注意地听着”?(2分)小题4:老大臣的表现与皇帝对他的评价有什么不同?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何在?(4分)
现代文阅读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经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慈母,我的严师。小题1:选文第一自然段就全文来说,在内容与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选文第二自然段说母亲重罚“我”后,“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是什么原因?(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3:选文第三自然段中有一处语序有问题,请用横线画出来,然后写出正确的语序,并说说这样改的理由是什么?(4分)正确的语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4: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爱,也是世界上最崇高的爱你认为选文中母爱的表现形式有哪些?请分别加以归纳。并请你收集几句歌颂母爱的诗歌或名句,写在下面。(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用日历,不用月历。为什么? 厚厚一本日历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页,它新的一页——光亮而开阔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着我去填满。我喜欢日历每一页后边的“明天”的未知,还隐含着一种希望。“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儿。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像“未来”那么过于遥远与空洞。它就守候在门外。走出了今天便进入了全新的明天。白天和黑夜的界线是灯光;明天与今天的界线还是灯光。每一个明天都是从灯光熄灭时开始的。那么明天会怎样呢?当然,多半还要看你自己的。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是不是? 每年元月元日,我都把一本新日历挂在墙上。随手一翻,光溜溜的纸页花花绿绿滑过手心,散着油墨的芬芳。这一刹那我心头十分快活。我居然有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我可以做多少事情!前边的日子就像一个个空间,生机勃勃,宽阔无边,迎面而来。我发现时间也是一种空间。历史不是一种空间吗?人的一生不是一个漫长又巨大的空间吗?一个个明天,不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那就要看你把什么东西搬进来。可是,时间的空间是无形的,触摸不到的。凡是使用过的日子,立即就会消失,抓也抓不住,而且了无痕迹。也许正是这样,我们便会感受到岁月的匆匆与虚无。 时针是从来不会逆转的。倒行逆施的只有人类自己的社会与历史。于是,光阴岁月,就像一阵阵呼呼的风或是闪闪烁烁的流光。它最终留给你的只有是无奈而频生的白发和消耗中日见衰弱的身躯。为此,你每扯去一页用过的日历时,是不是觉得有点像扯掉一个生命的页码? 我不能天天都从容地扯下一页。特别是忙碌起来,或者从什么地方开会、活动、考察、访问归来,看见几页或十几页过往的日子挂在那里,黯淡、沉寂和没用,被时间掀过的日历好似废纸。可是当我把这一叠用过的日子扯下来,往往不忍丢掉,而把它们塞在书架的缝隙或夹在画册中间,就像从地上拾起的落叶。它们是我生命的落叶! 别忘了,我们的每一天都曾经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 记得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天,我在长沙路思治里12号那个顶层上的亭子间被彻底摇散,震毁。我一家三口像老鼠那样找一个洞爬了出来。当我双腿血淋淋地,站在洞外,那感觉真像从死神的指缝里侥幸地逃脱出来。转过两天,我向朋友借了一架方形铁盒子般的海鸥牌相机,爬上我那座狼咬狗啃废墟般的破楼,钻进我的房间——实际上已经没有屋顶。我将自己命运所遭遇的惨状拍摄下来。我要记下这一切。我清楚地知道这是我个人独有的经历。这时,突然发现一堵残墙上居然还挂着日历——那蒙满灰土的日历的日子正是地震那一天:日,星期三,丙辰年七月初二。我伸手把它小心地扯下来。如今,它和我当时拍下的照片,已经成了我个人生命史_______________的珍藏了。 由此,我懂得了日历的意义。它原是我们生命忠实的记录。从“隐形写作”的含义上说,日历是一本日记。它无形地记载我每一天遭遇的、面临的、经受的,以及我本人应对与所作所为,还有改变我的和被我改变的。 然而人生的大部分日子是重复的——重复的工作与人际关系。重复的事物与相同的事物都很难被记忆,所以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都是黯淡无光。过后想起来,好似空洞无物。于是,我们就碰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于人本话题——记忆。人因为记忆而变得厚重、智慧和理智。更重要的是,记忆使人变得独特。因为记忆排斥平庸。记忆的事物都是纯粹而深刻个人化的。所有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案”。记忆很像艺术家,潜在心中,专事刻画我们自己的独特性。你是否把自己这个“独特”看得很重要?广义地说,精神事物的真正价值正是它的独特性。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种文化。记忆依靠载体。一个城市的记忆留在它历史的街区与建筑上,一个人的记忆在他的照片上、物品里、老歌老曲中,也在日历上。 然而,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我们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我们要用情感、忠诚、爱心、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日历。把这一天深深嵌入记忆里。我们不是有能力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充实以及具有深度和分量吗? 所以我写过: “生活就是创造每一天。” 我还在一次艺术家的聚会中说: “我们今天为之努力的,都是为了明天的回忆。” 为此,每每到了一年最后的几天,我都是不肯再去扯日历。我总把这最后几页保存下来,这可能出于生命的本能。我不愿意把日子花得净光。你一定会笑我,并问我这样就能保存住日子吗? 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 现在我来回答文章开始时那个问题:为什么我喜欢日历?因为日历具有生命感。或者说日历叫我随时感知自己的生命并叫我思考如何珍惜它。小题1:通读全文,你认为作者“喜欢用日历,不用月历”的原因是什么?(2分)小题2:根据上下文,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1)一刹(
(2)kègǔ míng xīn
_______________
小题3: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说说文章第②段中用“笑嘻嘻地等着”形容新的一天的到来有什么好处。(3分小题4:文章第⑦段详细记下“日。星期三,丙辰年七月初二”,有何用意? (3分)
小题5:文中作者说“人的一生是一个漫长又巨大的空间”,也思考“要把什么东西搬进来”充实这空间。联系实际想一想,在生活中你已经或者打算拿什么把自己的日子填满?请写一段话表述出来。(不超过60字)(4分)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更多比如:微信朋友圈,Google+,facebook,twitter等等)
自己做了一个中国网络社交阵营九宫格,随意感受一下......鉴于要公平地评(吐)价(槽),已更新ver.2.0 版~ver.3.0 新加入网易和猫扑~图片版权所有:转载请告知并注明出处,谢谢
&img src=&/6eefcbbfa356ace354ae12d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4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6eefcbbfa356ace354ae12d_r.jpg&&作者 幻灭妖僧&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ina Visitor System&i class=&icon-external&&&/i&&/a&
作者 幻灭妖僧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给这几个社交平台以我的理解排一个序列。&br&&br&空间、贴吧、微博、人人、豆瓣、知乎。&br&&br&在我初中那个可以很中二的年纪,我记得我的QQ空间名字叫: 愛壹個亻恏淚。我的,我的小伙伴,我的小伙伴的小伙伴,空间里净是《原来我是水瓶座,好准哦,你也来试试!》、《你是男人吗?如果是,请像安小熙一样爱我》、《转一些一听就会泪流满面的歌》云云。&br&那时的我们火星文拽得飞起,用一些自己都看不懂的字写成的个性签名来代替忧伤,哦对,尤其是空间,那是我们聚集在一块,不断地测试,不断地听歌,不断地流泪的地方。&br&&br&
初中末,高中开始时,贴吧在被一句,“你妈叫你回家吃饭”的带领下,走进了我们的心房。我们开始混迹于各个贴吧,尤其是帝吧,山口山吧,两吧互爆,地动山摇。&br&
而那时我们可单纯了,只是比双方谁贴出的帖子更劲爆,护了白富美的屌丝,题目却要写飞蝗芜湖,引爆眼球的,不是微信漂流瓶捡到了呻吟的瓶子,就是撸晗,犬痣龙,易埃克斯哦这类的棒子的对中国粉丝的不敬举动。&br&
大家往往看完漂流瓶抠脚大汉调戏完人后,一脸满足,再跑到反棒帖子下发表义正严词的爱国言论。&br&&br&高三,压力大如狗。大家普遍感受到了中国大教育背景下的种种暗流涌动,与自身渺茫如蝼蚁的悲哀。大家普世济天下的理想情怀均在高考面前放下,全身心为了最接近理想的理想奋斗。课余时,拿出手机,刷刷神最右,看看段子手们无节操的吐槽,开怀一笑。&br&&br&大学,人人是认识妹子必不可少的,而豆瓣又是可以搬出来唬一唬人,过过文艺青年的瘾。我记得我大一的时候,学姐问我平时都玩什么社区,我说我偶尔看看贴吧,从来都是潜水。学姐细长的眼睛都没睁开,用余光看了我一眼,告诉我,她只玩豆瓣。看文章,写文章。&br&&br&而后来我也接触了豆瓣,却何曾想,学姐是逼组,XX组,XXXX组,XXXXX组资深成员。&br&&br&庆幸的是,学姐最后去玩ins了。&br&&br&后来,我遇到了知乎。&br&&br&回忆起来,从这些社区中一一走过,它们一个个都占据自己年纪中的某个时间段,或傻逼,或热血,或中二,或仅仅是二,都挺感慨的。&br&&br&在现在来看,让我赞同微信朋友圈里的各路“生活十大警惕”之类的转发,我是先要在心里打一个问号的。&br&&br&&b&而原因便是,在经历了这么多社区后,最近的一个社区所带给你的影响是巨大的。&/b&&br&&b&我现在深受知乎影响,也感谢她,教我用理性的思考,严谨的态度,去对待一些生活上,工作上的一些事物,以辩证的态度。&/b&&br&&br&&br&归根结底,还是心智的成熟,让我们不再停留在过去。除此之外,&b&还有你自身价值观的归属性。&/b&&br&&br&&br&&b&小明对营销,代购乐此不疲,转发某某集赞,那朋友圈是小明的最爱。&/b&&br&&b&小红喜欢转发过激言论,并以此宣泄情绪,空间,人人,网易底下的评论板是他足迹的聚集地。&/b&&br&&b&小王追求正确的科学知识,以及包容性的思考方式,那么他会在知乎写下一个很认真的答案。&/b&&br&&br&&b&而不同的社区对于一篇文章的态度,正是一个社区主流价值观所表达的态度。&/b&&br&&br&&br&热门文章热起来的原因千奇百怪,有的是因为小三争爱,有的是因为基友爱恋,有的甚至是与家人之间的乱伦,都会有很多的受众,并且很多人看得都乐此不疲。&br&&br&但是,知乎上的一些大牛分享的专业知识,在其他社区中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这说明,每一个社区,都有其自身独特之处。&br&&br&正因为这些独特,才造就了不同社区之间对同一文章看法的差异。&br&如果看法都一样了,你逛知乎与逛贴吧没什么区别了,那岂不是很可怕?&br&&br&有时候,我们刷完了微博,吐个槽,然后跑到知乎上,认真地回答一个专业问题,前一秒你还是抖M女王,这一秒摇身一变严肃脸,cosplay感瞬间爆炸,有木有,有木有? (&a data-hash=&cb8cd6edcba22c30d2c44& href=&///people/cb8cd6edcba22c30d2c44&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cb8cd6edcba22c30d2c44& data-hovercard=&p$b$cb8cd6edcba22c30d2c44&&@桃子的桃&/a& XDD)&br&&br&没那么多看法,有时候,我们就是想要他们之间的差异性,仅此而已。&br&有趣的事,干嘛不做?&br&&br&在微博上,有一个营销号专门给他转的这些热门文章起了个名字:睡前读物。&br&&br&有的人,睁开眼,洗漱,吃饭,出门,打卡,坐在格子间里,敲敲打打。&br&晚上拖着疲惫的身子掏出钥匙打开门,吃点上一顿的冷盒饭,坐在沙发里,累得快要昏死过去。&br&关上电视,躺在床上,看一段这些看上去好像没有营养的热门文章,然后带着倦意入睡。&br&&br&有的人,喜欢追求真理,喜欢分享知识,看问题喜欢由浅入深,列要点,举事实。喜欢与同行,不同行之间交换思想,大家击掌大笑,为获得两个苹果而高兴。&br&&br&你能说他们谁对谁错吗?&br&不能。&br&&br&那么,那些在朋友圈里发着“别吃这些食物,小心中毒”的同事,在QQ空间里转发着《星座十大必中很准》的高中同学,他们就一定是坏人吗?&br&我看未必。&br&&br&很久前,当我觉得我用我在知乎上学到的思维辩证法,与长辈试图就某个话题展开激烈的争论后,我最终才明白,长辈只是好久不见我这个小东西,想跟我说会儿话而已。&br&&br&&b&诚然,我们因为思维,格局,见解诸多不同,难以对同一事物做出一致的评价,但这不能说明,谁更优越,谁更高人一等。&/b&&br&&br&&br&&b&只能说,我们不一样。&/b&&br&&b&但这,有妨碍到我们同是中国人了吗?&/b&&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不赞不是中国人。(≧?≦)&/b&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给这几个社交平台以我的理解排一个序列。 空间、贴吧、微博、人人、豆瓣、知乎。 在我初中那个可以很中二的年纪,我记得我的QQ空间名字叫: 愛壹個亻恏淚。我的,我的小伙伴,我的小伙伴的小伙伴,空间里净是《原来我是水瓶座,…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乱翻书的谷歌娘[转载]财富差距的真相
作者:陈志武
来源:摘自《经济观察报》
北京大学的一份报告称,中国是世界上收入不平等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最富有的1%家庭拥有全国三分之一的财产。
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陈志武的这篇文章从新的角度揭示了收入差距这个问题。
在我们思考、讨论中国收入差距问题时,不能简单地回到所谓“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到底该侧重哪一方的老框架上,而是必须看到现代经济的特征,认清新型行业在创造价值时跟传统产业的差异,否则在政策层面难以对症下药。
尤其是我们不能假定“政府等于公平”,不能认为“如果你在公平与效率中选择了公平,那么在政府与市场中你就选择了政府”,而是要看政府本身是如何组织的,要看权力部门、掌权者是否受到必要的监督制约,否则,把更多资源、更多管制权给予政府,等于让权力关系在收入机会分配中起更大的决定作用。
在本文中,我不试图对未来的走向做预测,而是希望通过分析现代经济的特征,尤其是许多现代行业的商业模式以及资本市场提供的财富实现手段,来证明如下结论:财富差距、收入差距的扩大并不是因为现代资本家比以前“道德沦丧”,不是因为现代企业家更加贪婪,而是现代技术和规模化商业模式所致。
【现代商业增大收入能力差距】
以腾讯公司为例,虽然这个互联网公司成立于1998年,但13年后的2011年,收入已达280亿元,利润接近120亿元。按照1万名员工计算,腾讯人均创收280万元,人均利润120万元。相比之下,2011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在4万亿元左右,按3亿农民计算,人均创收1.3万元,不到腾讯的二百分之一。这样一来,农民收入远低于腾讯员工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为什么腾讯的创收能力超越农业这么多?是否跟收入分配制度、跟贪婪有关,即腾讯的员工比农民更贪婪呢?其实不然。关键是农业跟腾讯的经济特征完全不同,两者的产出函数不一样。
农业的产出与投入之间有极强的线性关系,这限制了农民创收空间。如果种一亩地需要花100小时劳动、200元种子和肥料成本,最终产出100公斤粮食,那么,要生产1000公斤粮食,就需要种10亩地,投入1000小时劳动、2000元种子和肥料钱;为了生产1万公斤,就需要种100亩地、花1万小时……
不能因为这亩地种好了,下一亩地就可以少花劳动时间或肥料成本,每亩地所需要的劳动和成本投入是相互独立的,这就使农业生产难有规模效应。每人每天只有24小时,即使不睡觉不休息,农民的收入也难以逃脱产出跟投入间线性关系的约束,收入不可能太高,此即几千年来没有农民靠种田种出亿万富翁的原因。
而腾讯的产出和投入之间的关系不仅是非线性的,甚至没有太大关系。在腾讯QQ空间里,一顶虚拟帽子的设计可能要几个设计师与程序员花几天时间,而一旦设计好了,虚拟帽子卖一顶一块钱,卖100万顶创收100万元。由于虚拟帽子销售是电子记账收费,每卖一顶并不需要重新制造,所以,腾讯卖一亿顶虚拟帽子跟卖一万顶在成本上几乎没有差别,但收入却天壤之别。腾讯的虚拟衣服、虚拟装饰、虚拟家具等,都是如此。这就造成了其收入和成本投入之间的关系非常弱,赚钱能力空前的高。
金融服务业的产出与投入关系跟腾讯的也很类似。比如,华尔街投资银行高盛帮客户张三公司融资1000万美元,为了尽职,可能需要一个10人团队花十天时间;而另一家客户李四公司需要融资10亿美元,为了尽职,高盛可能也会派一个10人团队花十几天时间,成本基本不变,但收益却高100倍。正因为这种规模效应的差别,高盛可能不会做1000万美元甚至几千万美元的单子,金额太小对他们不合算。这也说明投资银行的收益跟成本之间是非线性关系,甚至两者间是没太多关系的。
基金管理行业也是如此,像对冲基金或者私人股权基金,可能整个公司只有15到20人,这个团队可以管理2亿美元,也可以管理20亿美元。因为一旦他们决定投一个公司的股票,投10万和投1000万美元对他们来说需要做的工作、花的时间完全一样,管理2亿和管理20亿的运营成本类似,但利润可能相差十倍。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华尔街的公司赚得很多,年收入几百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远远高于传统农业甚至手工业,在相当程度上是由金融交易特别的规模效应和金融行业的性质所决定的。金融交易的本质是其价值创造不完全取决于劳动时间,也不完全取决于成本的投入,而是取决于金融从业者的人力资本,包括他们所受的教育、积累的经验、组织能力、个人情商、个人诚信和人脉关系网络等。
既然金融交易具有上述的规模效应,为什么华尔街公司不能少收费,特别是随着交易金额的递增让单位交易额的收费下降呢?这不是证明他们过于贪婪吗?其实,这涉及到公平竞争、充分竞争的问题,只要金融行业对新手是开放的,只要监管没有苛刻到新手没机会进入华尔街,那么,如果现有公司能够继续高收费,就说明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其他人无法获得的市场优势。只要这种市场优势是竞争中建立的、不是靠行政垄断或法律垄断获得的,只要其他人有机会自由进入华尔街,这种高收费高收入就不存在贪婪或剥削。能够收费高,说明交易的对方得到的收益也高,否则对方不会参与交易。
有人可能会说,在政府管制不过分的情况下这些行业的就业对谁都开放,但毕竟高科技公司、华尔街的公司都要求很高的教育背景和人力资本,只有具备这些条件的人才能进入,社会中的其他群体就只能从事传统的低收入行业,他们的收入也增长缓慢。所以,为了防止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就该对其收入设上限或者多征税。为什么政策思路非要通过打击能者来使其向弱者靠拢,而不是通过专业教育提升竞争失败者的人力资本,同时由政府给他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呢?
如果强行对华尔街的收入设限,那只会打击其发展与创新的积极性,社会与经济所需要的金融供给就会受挫,就要付出很高的代价。现代经济不仅对类似腾讯这样的高科技公司依赖度越来越高,对华尔街金融经济的依赖度也在日益上升,华尔街对现代经济是不可或缺的。
实际上,产出是投入的线性函数不只是农业的特征,许多传统行业也如此。新闻媒体差不多也是这样,一般的新闻稿子需要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刊登一次后基本没有再使用的价值,又得写下一篇文章,这样每篇文章就像农民的一亩地,文章之间虽然不是完全独立,也不是没有协同效应,但协同效应很有限,每天的新闻稿子还是要日复一日地写。很少能因为今天的稿子使明天后天少写,除非报纸杂志的广告收入能不断增长,否则传统纸媒的收入跟投入之间接近线性关系。这或许是在互联网媒体兴起之后纸媒正被不断挤出的原因之一。
制造业企业的收入和投入之间不是线性关系,因为它们可以通过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占比,也可以利用其生产规模优势迫使其供应商降低价格,这些都能降低产出跟投入间的直接关系、帮助提高制造业的收入。但是,制造业最终逃不开每件产品都需要部件、配件、人工成本投入的事实。以汽车制造为例,虽然制造商可以压低发动机、车身、刹车、轮胎等部件的进货价格,但毕竟每生产一辆汽车都必须用上这些部件,每生产一辆汽车的边际成本不可能降到零。也就是说,虽然汽车制造商可以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但每辆汽车的边际成本降到一定水平后,制造商的收入和投入之间依然会趋向于一种线性关系,增长就受到新的约束。
波音公司在世界飞机制造业独一无二,它雇用了16万名员工,其公司市值才540亿美元,加上120亿美元负债,相当于16万人经营660亿美元资产。相比之下,BridgewaterAs-sociates是对冲基金行业佼佼者之一,有1200名员工,但管理的资产为1250亿美元,是波音公司市值的两倍。而Blackrock是综合性基金管理公司,员工9000人,管理3.5万亿美元的资产。在新型高科技行业中,谷歌有2.5万名员工,市值2000多亿美元。
正因为制造业跟腾讯、华尔街金融公司相比的不同特点,使他们的收入水平难以跟新型行业相提并论。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看到新型产业、金融行业跟传统农业和工业的收入差距,并非像大众媒体和政客们说的那样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或贪婪所致,而更多的是由于这些现代产业具有全新的特征。只要这些行业对各社会群体是开放的、机会是平等的,就不能因为张三有本事进去而你没相应人力资本进入,而要求政府多干预、多对他们征税。
【全球化带来的机会差距】
姚明在退出职业篮球赛之前,平均每打一场球的收入是25万美元左右。这个数字相当于5个美国家庭的年收入,近30个中国家庭的年收入。对于习惯于劳动价值论的人来说,打一场篮球赛赚25万美元,怎么也难以从劳动时间和强度来解释。
今天姚明打一场球,跟70年前的篮球明星相比,所花的时间和消耗的能量力气应该差不多,但是在收入上,姚明可能是70年前的球星的数百倍、甚至一两千倍。
最大的差别在于:70年前,一场篮球赛只有现场观众享受,即使门票贵到200美元一张,有1万名观众,主办方也只能得到200万美元的收入,除此之外主办方没有其他收入;可是,今天的篮球赛与其说是给在现场的观众打的,还不如说是给场外数量达到数亿人的美国与中国观众打的,这些观众可以通过电视、互联网视频观看实况,也可以在比赛之后通过互联网下载观看。这种因为电视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经济和体育打破了国界,带来了受众数量级的巨大变化,使同样一场球赛、同样多的劳动付出带来了截然不同的价值。
换言之,现代技术和全球化使“赢者通吃”更上一层楼。过去,各城市、各地区都有当地的篮球明星、排球明星、足球明星、乒乓球明星等等,虽然大家更想看世界明星的比赛,但是由于交通运输障碍、电视与视频的不存在,绝大多数球迷的梦想不可能成真,因为世界明星不方便经常到各地去参赛。所以,以前大家只能在当地看本地球手的比赛,不会太过瘾,但比起没有比赛可看还是好了很多。当然,这样一来,各地的地方球星都有可靠的铁饭碗,不用担心世界球星抢走他们的本地球赛机会。
可是,今天的电视和互联网把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世界球星上了,本地球手比赛越来越没人看了,更没人愿意花高价买门票了。从小打篮球、打排球的人要么进入国家级、世界级,得到类似姚明的高收入,要么就很快改行。在姚明们和普通职业球手之间,是真正的、前所未有的冰火两重天,他们的收入差距比几十年前拉大了许多倍。
而唱片、录音带、影碟的出现也使歌星、影星一下子全球化了,买唱片只买全国明星、世界明星的,看电影也只看世界明星的大片。今天有了互联网下载的便捷之后,演艺界在全球范围内“赢者通吃”的局面更被推到全新的高度,在世界级明星和非明星之间的机会鸿沟、收入鸿沟被大大拓宽了。
这种现象不局限于体育界、演艺界,甚至学术界也如此。
这是贪婪、是资本主义制度所致,还是人类社会日益进步的必然副作用?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否则我们就会对当今社会、经济做出误判。
【商业模式影响收入分配结构】
在传统的中国、美国以及其他社会,一般人都有中等收入机会。在铁路、汽车、飞机、电话出现之前,各村、各镇基本是相互分隔的局部市场,那时没有像沃尔玛这样的连锁店集团公司,任何规模化的家电日用品生产、运输与销售都不可能实现。
但是,随着交通运输与信息技术的变迁,商业和餐饮业也在经历公司化、规模化的发展过程,夫妻店快速消失。规模化零售公司的直接效果之一是消费者能以更低的价格更方便地买到物品,消费者和创业者双赢。
规模化零售也给社会带来挑战,它们能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从生产厂商采购,利用现代物流低成本运往各地,由于它们采购量很大,掌握进货的定价权,能把进货价压到最低,进而能大打价格战。相比之下,夫妻杂货店的规模小,它们进货没有砍价能力,只能被动地接受厂商给的价格。所以,夫妻杂货店很难生存。
在许多“勉勉强强”小规模创业机会不复存在后,张三李四们当然可以挖掘其它创业机会,也可选择成为国美、华联、沃尔玛、俏江南、如家连锁酒店的职员:只要这些连锁公司的收入在增长,张三李四们的工资也能增长,只是他们不再拥有经营性产权,没有财产性收入,生活方式跟自己做老板也不同。社会因此失去了众多中等收入机会,更多的人被打入工薪阶层,让收入分配、财富分配出现更为严重的分化。
【股市提升财富的数量级】
在过去的世界里,成功企业家也得等上几代才能成为“万两银子户”、百万富翁,而成为亿万富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富不过三代”的诅咒会终止创业者后代的收入流。因此,没有股市的社会里,再有钱的人家也不会离谱地有钱,收入差距有限。
可是,股票市场改变了财富数量级。现代公司治理让公司能脱离创始人的有限生命而永久地经营下去,使公司的寿命没有明确的上限。
于是,微软未来无限多年收入预期的贴现值可以有2000多亿美元,盖茨20多岁时就成了亿万美元富翁。同样道理,李彦宏和马化腾都是30多岁就成为数十亿美元富翁。股市让他们不需要等几十年、几代才能实现创业的果实,而是现在就能把公司的未来变现。
【挑战在哪里?】
收入差距、财富差距在恶化,这是现实。但这些因素跟贪婪、剥削没关系,政府要做的不是去禁止技术革新,更不是去阻挡全球化。因为抑制革新的动力、降低全球化的激励都会逆转人类社会的进程。
各国政府可以做的是为社会底层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给那些在竞争中不幸运或者天生人力资本不足的人有体面生活的机会。激励上升通道、保障底层是上策。除此之外,强化教育和科研,提升全社会的人力资本,是应对现代经济现实的良策。在国家层面如此,在个人层面更是如此,人力资本的价值高于任何时代。
就中国而言,收入差距的恶化显然还有其它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因素。在中国,三座大山造成了权力关系对收入机会分配的决定作用:
第一,国有资产的垄断地位,包括国有企业在重要行业的地位、国家对银行以及其它金融资源的垄断、政府对土地的垄断;
第二,各行各业的行政审批,从餐饮、零售到制造业、互联网、电信、能源、金融、银行、基金等,得不到审批就无法开业或扩张;
第三,在缺乏财政透明监督的背景下,征税不仅没实现应有的转移支付,反而给形象工程提供了更多资金。这些形象工程不仅让资金错配,社会就业被抑制,还让拥有权力关系的群体得到更多超大项目。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运动员加油的稿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