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

地理位置对城市产生与发展的影响
说到城市的产生与发展,不如先问自己几个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一个城市会在某一地点产生并且发展起来?为什么这个地方产生的城市大而那个地方的城市小?为什么有的城市长盛不衰而有的城市昙花一现?这些问题或许牵扯的不只是关于城市地理位置的问题,或许有自然条件、文化因素、发展特性等等,但无可否认,地理位置对一个城市的产生与发展一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地理位置是指地理现象所在的地点。作为绝对的术语,是指经纬坐标网中的某个地点;作为相对的术语,是指在某个地域内的相对空间关系。地理位置一般是用来描述地理事物时间和空间关系。它根据人们不同的需要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对地理事物的定性玫定量定位从而把握地理事物的时空属性和相关特征。按照地理位置的相对性和绝对性,一般分为绝对地理位置和相对地理位置。相对地理位置是以其参考点的周围事物进行确定。而绝对地理位置是以整个地球为参考系,以经纬度为度量标准。
而在城市地理学中,习惯把城市地理位置分为大、中、小位置,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还有沿交通线发展的位置。
城市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往往决定了城市职能性质的特殊性和规模的特殊性。矿业城市(如大同等)一定邻近大的矿体;大的工商贸易港口城市如武汉、广州、上海、天津等必定滨临江河湖海;城市腹地的大小、条件和城市与腹地间的通达性决定了上海比天津、广州、武汉要发展得大,而不可能颠倒过来。
地理位置是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巴朗斯基曾给地理位置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位置就是某一地方对于这个地方以外的某些客观存在的东西的总和。也就是说,城市的地理位置是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相结合的特点,有利的结合即有利的城市地理位置,必然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亦反。
揭示一个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特性,除了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外,地理位置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城市地理位置是绝对个性化的特点。地球表面充其量只有某些方面地理位置相似的城市,而没有地理位置完全相同的城市。这是因为自然、经济、政治地理要素包括的内容异常丰富;城市与这些要素的空间组合关系又千变万化;各种要素本身在历史上又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尤其是人文要素变化更加频繁;即使是变动相对较小的自然条件,对城市发生的作用过去、现在和将来也不断有所变化。正因为如此,富于强烈地理性的地理位置分析始终吸引着城市地理学者。
大、中、小位置
从不同空间尺度来考察城市地理位置,则有大位置、中位置和小位置。大位置是城市对较大范围的事物的相对关系,是从小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的。而小位置是城市对其所在城址及附近事物的相对关系,是从大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的。中位置是介于大、小位置之间的一种位置。
以上海为例,大位置的特点是其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口处。对内它是广阔富饶的长江流域以至更大地域的门户,对外它是我国大陆向东最接近太平洋世界贸易要道的城市。中位置的特点是其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整个长江三角洲平原,特别是太湖流域作为上海的直接腹地,为上海城市的形成和繁荣奠定了区域基础。黄浦江和吴淞江相汇的特点则是上海形成与发展的小位置因素。
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
这一位置是从城市与其腹地的相对关系考虑的。当一个城市位于其腹地的中心位置,那这个城市与它周围各个方向的距离都比较近,联系方便,自然利于城市的快速发展,这样的中心位置有利于交通线的汇聚,依靠这种便利的交通,城市发展会越来越快。例如广州位于广东省的中心位置,而广州的发展众所周知,它中国三大城市之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对这个城市的发展一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当然,不一定所有城市都位于腹地中心位置,也不是所有中心位置的城市就一定会发展壮大,当城市腹地的人口分布和开发情况出现差异时,城市就会转而位于腹地的重心位置。例如南昌、杭州、西安等城市就属于这种位置关系,这些城市位于腹地的重心位置,而不是中心位置。
邻接位置是和中心位置相对的,当城市不能或者没有必要位于中心位置时,就会选择邻接位置,比如一些渔业城市、矿业城市,并不是位于矿区或者渔场中心,只是在邻近这些资源的地方形成的。而门户位置是邻接位置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比如河口城市,这样的城市是通过控制门户,把控进出口的贸易而发展起来的,例如福州市就是位于闽江口,它的发展壮大是靠控制整个闽江流域的贸易流通。
沿交通线形成发展的位置
从古至今,从中到外,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城市的形成发展要靠交通。铁路、公路、海运、河运、空运这些交通设施都会影响一个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所以许多城市都是沿着这些交通线而设立的。
河运是早期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很多城市都是沿河而设,具体位置包括航运端点、梯级中转点、河流交汇点、河曲位置、过河点位置(渡口)、河口。
海运的发展使很多港口城市发展壮大,如大连、青岛等城市都属于海港城市。
铁路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更不用举例,人们都说“要想富,先修路”。随着经济的发展,也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铁路线纵横交错,其中这些靠着铁路沿线的城市逐渐发展起来,最有利的当属铁路交汇处的城市,比如石家庄,正是因为铁路的交汇,使这个城市的交通便利,从而促进城市的发展,逐渐成为一个地区的中心城市。这样的交通枢纽城市举不胜举
总而言之,交通线对于城市形成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交通便利与否是城市能否发展的一个关键影响因素,像国家发展西藏的首要措施是修建青藏铁路就是典型的事实说明。
上述关于地理位置对于城市形成发展的影响是从城市地理学角度来说,关于地理位置还有其他一些分类方法,比如地理位置也可以分为自然地理位置和人文地理位置。从这两个角度也可以说明地理位置对于城市形成发展的影响。
自然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位置包括文章开始提到的绝对地理位置和相对地理位置。绝对地理位置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气候等条件,这些自然地理条件在我看来也势必对于一个城市的形成有影响,比如古代文明的出现地方基本是处于温热带地方,不会出现在南北极,古代城市的出现也是在自然地理位置较好的地方。
相对地理位置对于城市的影响随处可见,城市大都建在海陆位置相对优越的位置,选择最适合其发展的海陆位置,比如上海,靠海,陆路交通便利,既是海港城市又是陆路交通枢纽城市。
人文地理位置
人文地理位置包括政治地理位置、军事地理位置和文化地理位置。
政治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影响着一个国家政治中心的选择,比如北京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而且扼守连结东北与关内的地带,属于雄鸡的地带(中国形状像一只雄鸡,故有此说),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同时,它靠近,两国,无战争之优。东有,有辽宁、两个半岛拱卫,战略上十分安全。
军事地理位置
过去比如海上的优良,陆地上的制高点,,关口等。现在,这样的地理位置依然重要。对战争有天然的先发制人的优势。而且什么样的地理位置,就决定只能使用什么样的装备和战术,或者根本就束手无策。例如,美国对阿富汉的打击,就是很好的证明。
文化地理位置
文化地理位置主要揭示人类文化源地产生的地方。比如文化发于,尼罗河流域就成为埃及文化源地的主要。文化发于两河流域,就成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文化地理位置所在处。又如,华夏文明的摇篮------,顺理成章成为中国华夏文明的一个显著文化地理位置。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城市地理学的大、中、小位置等角度看,还是从自然与人文地理位置角度看,地理位置对于城市形成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某种程度上说,城市因地理位置而生,依地理位置而长。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城市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综述--《城市问题》2004年02期
城市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摘要】:在全球化时代 ,全球城市形成了一个等级分明的城市体系 ,城市要么因切割全球城市生产链条的某个环节而繁荣 ,要么被全球化浪潮抛弃而衰落。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通过自己的视野分别研究了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发展要素集合从区位、资本到人力资本、制度以及文化等 ,内容越来越扩展 ,越来越“软化”。但以前的观点往往把研究同一主题的不同角度割裂开来 ,导致研究视野比较狭窄。本文对主要学术观点加以综述 ,认为城市竞争力与全球城市体系的形成是由城市要素及其耦合机制决定的。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F290【正文快照】:
一 引论不断演进的生产方式及其决定的生活方式塑造了具有鲜明特征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城市也在这个过程中演化为人类生产、生活、文化、政治的中心。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 ,作为国家、区域核心的城市成为参与全球竞争的前沿。正如曼纽尔·卡斯特指出 :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保军;[J];城市规划;2004年10期
张蕾;[J];城市问题;2005年05期
李苒,曹明明,李俊莉;[J];城市问题;2005年05期
杨冬梅;赵黎明;闫凌州;;[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08期
贾春霖;[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4年03期
张学军;;[J];梧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厦门市企业调查队课题组;孙延凤;吴平和;刘征宇;;[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闫凌州;;[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冬梅;[D];天津大学;2006年
赵丽娜;[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廖文辉;[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康晓雅;[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张凤;[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张文娟;[D];郑州大学;2005年
曹林峰;[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陆智峰;[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谢芸;[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华艳;[D];燕山大学;2008年
刘艳芳;[D];重庆大学;2008年
魏国凤;[D];中南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伟涛,陈昌文,陈运,黄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周密;金治中;;[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邓峰;;[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陈祥明;[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贺一耕;[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李朝林;[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杨卫军,许军;[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梁德阔;;[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徐谷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宋庆涛;[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陆燕春;;[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冯先宁;;[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刘敏;;[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李振宇;;[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陈华兴;;[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樊卫宾;;[A];第二届宝鸡天水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卢效坚;赵佩华;;[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竺乾威;;[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李忠旭;;[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漆振光;[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徐连章;[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刘文菁;[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徐敬俊;[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秦曼;[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张广才;[D];兰州大学;2010年
陈春常;[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马勇;[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李卫东;[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崔霞;[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斛建军;[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唐永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胡纯;[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李凤兰;[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王燕;[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孙作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郑璇;[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单海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蒋举龙;[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陆林飞;[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其荣;[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杨永军;江华锋;任建通;;[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0期
李红;周波;陈春华;;[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0期
盖文启,王缉慈;[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刘秀华;;[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张可云;彭澎;;[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包迪鸿,盛乐;[J];商业研究;2005年08期
顾瑜婷;梅强;;[J];商业研究;2006年07期
吴结兵;蔡宁;;[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冉茂盛;毛战宾;;[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叶朗;[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士君;[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刘建其;[D];厦门大学;2003年
李勇坚;[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冯年华;[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黄明华;[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苗建军;[D];四川大学;2003年
丁堃;[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张林;[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李包相;[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艳;[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张黎;[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赵晓光;[D];天津大学;2004年
尚正永;[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朱新江;[D];浙江大学;2004年
徐雁飞;[D];浙江大学;2005年
魏诗礼;[D];同济大学;2006年
周丽娜;[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宋德勇;[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张志彦;[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守颂;;[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0期
赖诗攀;;[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冉光和;邓鸥娣;;[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吕灵华;;[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1期
徐江;叶嘉安;;[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9年03期
李雪飞;张京祥;赵伟;;[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5期
白晶;;[J];城市观察;2010年05期
邹兵;;[J];城市规划;2006年01期
雷仲敏;付诗谣;;[J];城市;2012年05期
韩增林;郭建科;杨大海;;[J];城市问题;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存凤;;[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宁艳杰;;[A];《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第1届4次编委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姚士谋;李广宇;燕月;陈爽;陈振光;;[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王程;;[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罗震东;张京祥;苟开刚;卢金河;;[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于洋;刘岸秀;;[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齐晶晶;[D];南开大学;2010年
单娜娜;[D];浙江大学;2010年
吴一洲;[D];浙江大学;2011年
谭文波;[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王宗荣;[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黄继;[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杨建仁;[D];南昌大学;2011年
吴超;[D];中山大学;2005年
陈勇;[D];同济大学;2006年
李广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艳;[D];南京大学;2011年
张晓鹏;[D];暨南大学;2011年
罗蕾;[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李彦苹;[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李弘祺;[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朱文静;[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汤鹏;[D];辽宁大学;2011年
刘雨薇;[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崔晓蕊;[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孙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冯果川;;[J];时代建筑;2008年04期
虞水,刘传江;[J];理论月刊;2004年01期
马庆斌,韩恒;[J];城市问题;2004年02期
邹广文;[J];开放导报;2004年01期
官卫华;[J];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01期
;[J];中国名城;2009年11期
刘晓东;;[J];科技广场;2008年06期
夏金林;;[J];沈阳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孙伟平;[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董建萍;[J];浙江学刊;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子桥;;[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8年
关振忠;;[A];第四届(2011)中国商业信息化行业大会暨第四届中国商业信息化技术展览会会刊[C];2011年
Gerardo R;[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王争进;;[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张启成;;[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尤毅平;;[A];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2年
温莹蕾;;[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鞠辉;陈国伟;;[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李献波;李同升;;[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孔文君;郑勇;杨溯铭;;[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集(上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马建波;[N];中华读书报;2001年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陈炳才;[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巴曙松;[N];南方日报;2009年
易明灯;[N];北京日报;2009年
沈威风;[N];经济观察报;2009年
晓布;[N];人民政协报;2009年
丁力;[N];经济观察报;2010年
孙楠;[N];国际商报;2010年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黄亚生;[N];大众科技报;2001年
刘昕;[N];国际商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傅勇;[D];复旦大学;2005年
赵士林;[D];复旦大学;2005年
李晓峰;[D];天津大学;2011年
王稳琴;[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阮伟;[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饶淑莹;[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唐志红;[D];四川大学;2005年
范今朝;[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何丽;[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方敏;[D];苏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斌;[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刘自忍;[D];西南大学;2007年
吕冠华;[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李杰英;[D];山西大学;2007年
周荣艳;[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陈宁香;[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郑文胜;[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金花;[D];延边大学;2005年
孙石群;[D];武汉大学;2005年
秦靓;[D];武汉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答案:解析:
平坦的地形,充足的水源,温暖湿润的气候,人口分布,社会经济因素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湖南衡阳八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材料1:日至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马上要在上海市中心的滨江地区举行了,其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届时将有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预计将有超过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前往。“低碳世博”是上海世博会提出的一项口号。
材料2:上海,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1990年,上海全市常住人口1283.35万人,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1888.46万人。
材料3:上海市人口年龄构成的演变: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据此回答1-4题:
1.下列不属于上海形成发展的自然地理区位因素的是(&&&&&

A.位于我国最长河流长江的入海口 &&&&&&&&&B.区域内地势平坦
C.交通便利,多条铁路、公路在此交汇&&&&&
D.气候适宜,雨水充沛
2.下列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海人口增长迅速是因为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家住衡阳的李明去上海参观世博会属于人口迁移
C.根据中心地理论,上海是长江三角洲这一区域的中心地
D.随着人口增多,上海的人口容量将逐渐变小
3.“低碳世博”反映了主办方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下列符合近现代气候变化影响的是(&& )
A.世界上许多物种的灭绝速度呈现减速的趋势
B.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
C.全球各地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
D.南极地区降水量增加,大陆冰川面积扩大
4.下列关于上海人口年龄构成的演变,说法正确的是(&&& )
A.从1953年到1990年,0~15周岁的人口比例一直处于下降趋势
B.从1953年到1990年,上海人口增长模式一直为传统型模式
C.上海成为“老龄型”人口城市的时间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来
D.20世纪70年代<6周岁人口比例迅速降低是因为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河南唐河三高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上海市及上海港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铁路线A &&&&&&&&&
卫星城市B&&&&&&&&

(2)上海港是我国最大的港口,主要港区沿&&&&&&&&&& 分布。港口所在地形对港口建设的有利影响是&&&&&&&&&&&&&&&&&

(3)与上海近在咫尺的浦东地区经济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发展的自然原因是&&&&&&&&&&&&&&

(4)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其优越的区位条件有:
①&&&&&&&&&&&&&&

②&&&&&&&&&&&&&&

科目:高中地理
读“上海市及上海港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铁路线A &&&&&&&&&
卫星城市B&&&&&&&& 。
(2)上海港是我国最大的港口,主要港区沿&&&&&&&&&& 分布。港口所在地形对港口建设的有利影响是&&&&&&&&&&&&&&&&& 。
(3)与上海近在咫尺的浦东地区经济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发展的自然原因是&&&&&&&&&&&&&& 。
(4)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其优越的区位条件有:
①&&&&&&&&&&&&&&&&&&&&&&&&&&&&&&&&&&&&&&&&&&&& ;
②&&&&&&&&&&&&&&&&&&&&&&&&&&&&&&&&&&&&&&&&&&&& 。
科目:高中地理
题型:阅读理解
材料1:日至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马上要在上海市中心的滨江地区举行了,其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届时将有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预计将有超过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前往。“低碳世博”是上海世博会提出的一项口号。
材料2:上海,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1990年,上海全市常住人口1283.35万人,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1888.46万人。
材料3:上海市人口年龄构成的演变: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据此回答下面试题:
下列不属于上海形成发展的自然地理区位因素的是(&&&&& )
A.位于我国最长河流长江的入海口 &&&&&&&&&B.区域内地势平坦
C.交通便利,多条铁路、公路在此交汇&&&&& D.气候适宜,雨水充沛
下列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海人口增长迅速是因为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家住衡阳的李明去上海参观世博会属于人口迁移
C.根据中心地理论,上海是长江三角洲这一区域的中心地
D.随着人口增多,上海的人口容量将逐渐变小
“低碳世博”反映了主办方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下列符合近现代气候变化影响的是(&& )
A.世界上许多物种的灭绝速度呈现减速的趋势
B.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
C.全球各地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
D.南极地区降水量增加,大陆冰川面积扩大
下列关于上海人口年龄构成的演变,说法正确的是(&&& )
A.从1953年到1990年,0~15周岁的人口比例一直处于下降趋势
B.从1953年到1990年,上海人口增长模式一直为传统型模式
C.上海成为“老龄型”人口城市的时间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来
D.20世纪70年代<6周岁人口比例迅速降低是因为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城市的形成受到哪些要素的影响?除了河流,地形,气候,资源,交通,还有哪些?最少2个
城市形成的因素
城市是村落或田园聚落的对称。城市在狭小的地域上集中了大量非第一产业人口,居民以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城市是其周围地区从事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活动的中心。拉采尔在《人类地理学》中曾指出:“城市是人类及其居住地永续的密集地区,而且位于主要交通道路的中心。”城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集聚的一个社会经济实体。它的产生和发展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但是它又是一个地域的实体,成立于一定的地域上,为地域的一个点,或中心,所以地域的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一)
社会经济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1.社会发展对城市形成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城市是由于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以及阶级和国家的出现,在奴隶社会开始形成的(当然也有些地区到封建社会才有城市的出现)。因此,城市不是产生于一切社会阶段而是产生于一定的社会阶段中。只是由于生产发展了,生产者生产的东西自食而有余,可以供给别人食用,因此有了剥削者的出现,使剥削者有可能不劳动而群集于城市中;同时由于手工业和农业分离的结果,手工业者可以脱离广大土地而集中于城市生产,而生产者也有多余的物品需要互相交换时,才有城市形成的必要物质基础。
城市是生产发展的产物。它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生产的变化而变化。每个时代的生产方式决定着该时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特点。所以我们对“城市”的含义必须根据各个时代生产方式的特点,即生产的特点来理解。由于每个时代和社会的生产方式不同,每个时代和社会的城市也就有着不同的特点、性质和作用。不同社会不仅城市形成的条件不同。城市的规模、内部结构、城市布局也都不同。这是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技术发展、运输状况以及社会需要决定的。
古代的城市发生于世界古代的文明发祥地区。最早的城市雏型可以说是耕地城市,在城垣之内,耕地牧场并存,而它们往往超过宅地和家屋的面积。如我国发掘公元前1300年左右的殷代城市遗迹,埃及发现的公元前3000年前的古都卡芬遗迹,均有简单的围壁,内部为简略宅地及大片耕地。
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有可能建造大城市,于是城市的规模和布局发生了根本变化。我国早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周王朝,就有计划地建设了都城,城市中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在《周礼》《考工记》中有“匠人营国……面朝后市”的记载。所谓“国”便是都城,“面朝”就是前面为宫殿,“后市”则后面为市场。这是我国有计划地建设都城的开端。后来发展到洛阳、长安等古代闻名于世的,规模巨大、规划井然的大城市。
从欧洲看,到15世纪末,许多城市尚不具备大城市的规模,城市仍带有半农、半牧的性质。当时德国的法兰克福、莱比锡等城市内尚住有大量牧民,晚间将牲畜赶入城内以至室内。
产业革命以后,由于工业的飞速发展,生产力空前提高,使世界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城市的规模扩大,城市内部也产生了明显的地区差异,现代城市规划也随着发展起来。在世界上才有可能形成象伦敦、巴黎、纽约、波士顿、芝加哥、东京、莫斯科等等的大城市。从美国城市的发展可以更好地看出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状况。美国从年只有24个2500人以上的中小城市,没有一个10万人以上的城市。当时运输方式是马车与水运。这24个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沿海、沿河、沿湖地带,都是一些商业城市。只是1800年以后由于沿瀑布线地带的城市利用瀑布作动力才发展起具有工业性质的城市。由于1830年后铁路的敷设,工业的发展使美国经济逐渐向内地发展。到人以上的城市已发展到236个,而且出现6个10万人以上的城市。但城市多为港口或者铁路枢纽。1880年以后,随着煤、铁矿的开采,欧洲、亚洲移民的大量移入,以及铁路网的逐渐形成(1890年总长度达26.3万千米),在东北部地区形成了大量工业城市,2500人以上的城市已发展到939个,10万人以上城市达20个,纽约人口已超过100万,芝加哥、费城也向百万城市发展。1910年以后(尤其是1920年开始利用汽车以后),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处于暴涨的时代,2500人以上的城市2262个,10万人以上的城市达50个,已有3个百万人以上的大城市,洛杉矶、底特律也都向百万城市发展。同时还形成了大城市地域和大量卫星城市。到1940年,由于飞机的利用和直升飞机的普及,2500人以上的城市已达3464个,10万人以上的城市达9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已有5个。
2.政治因素对城市形成的影响 一些政治事件对某些城市形成、发展影响极大,甚至对某些城市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例如,巴西1889年成立共和国时宪法规定要在戈亚斯州建首都。1956年才开工在荒无人烟之地建立首都巴西利亚。1957年时巴西利亚人口仅1.2万人,1960年国家机关正式迁入,使人口增到14万,1980年人口跃增到41万。
我国海南省的通什镇,解放前还是一片高山密林、荆棘丛生、野兽出没、人烟稀少的山谷。解放初该地也仅有几间茅草房。1953年黎族苗族自治州政府决定迁此后,人口开始迅速增加。现在城区人口已达3.4万人;加郊区人口已达4.3万人。
3.交通条件对城市形成的影响 交通是地区联系和物资交流的重要手段。重要城市皆为交通枢纽,并以交通网使它与腹地联系起来。
交通建设可促使其些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例如二连浩特,原为一荒村,建国后由于北京至乌兰巴托铁路的建设,使它成为中蒙边界的重镇,并设市制,现在人口已达7万人。
再如,美国得克萨斯州南部与墨西哥接境处有一条90号公路,未建公路前只有铁路,从公路建设后铁路运输的作用日益衰退。格朗特里18世纪末曾是铁路上的一个运输基地,人口曾经达到3000人。随着公路建设,铁路运输受到严重打击,1950年人口降至400人,1980年仅有40人了。
4.文化因素对城市形成的影响
人类的文化活动,往往也能促使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宗教活动,使世界形成许多宗教城市,如耶路撒冷、麦加、麦地那、梵蒂冈、拉萨、成田(日本)、伊斯坦布尔、布达加雅(印度)等等。
教育科技也可以促使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例如,英国的剑桥、牛津,美国的普林斯顿,比利时的卢旺等均为著名的大学城。日本的筑波,苏联的普希诺,美国的硅谷,法国的南法兰西岛科学城等均为世界著名的科技城。历史古迹,旅游胜地等等都可以促使城市形成和发展。(二)
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社会经济条件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而自然条件则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社会需要而发展城市,而城址又往往选于自然条件优越、符合社会需要的地点。
1.地质条件与城市的形成 地质条件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固体基础。岩石裸露处不便于城市的建设,岩石风化形成的砂、砾、粘土层便于人类活动和城市的发展。
一般城市的发展,建筑结构等都受地质务件的制约。例如建筑物层数,一层地基承压力要求为 7.5~10吨/米2,四层以上者要求25吨/米2以上。不同基础地质地基的承压力差别很大,如沿海地区淤泥仅4~10吨/米2,细砂(湿、中、密)为12~16吨/米2,碎石(中密)40~70吨/米2,粘土(固态)为25~50吨/米2等等。因此,地质基础好对城市建设有利。当然,地质基础不好的地区,也可以根据需要建设超过地质承压力的建筑物,但需要投入大量打地基的经费。地质条件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影响较大。例如,日本建设平安京(现京都)时,当时建有左、右对立的二京,然而,左京很快就衰落荒废。这与其地基由腐殖粘土组成,水质恶化,排水困难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当时受生产力水平限制,无力改良水质和排水)。所以后来京都发展主要向由花岗岩风化的沙土地的东北部扩展。
2.地形与城市的形成
从地形上看,平原最适宜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地势平坦便利市域扩大,利于各种交通的发展,也有利于发展农业。所以世界上重要城市多分布于平原区。如我国的上海、北京、广州、汉口等。世界上的大城市,如纽约、伦敦,柏林、巴黎、东京、芝加哥、莫斯科、加尔各答等也皆位于平原区。据沈汝生1937年统计,当时中国有193个5万人以上城市,其中90个分布于平原区,83个分布于丘陵地区(二者占全国城市的90%)。
但是,热带国平原地区潮湿,气温高,不适于人类居住,人口和城市则主要分布于高原或高山地区。如厄爪多尔的人口3/4以上居住在平均高度2500米以上的山间盆地。世界著名的大城市墨西哥城1979年达1475万人,就位于2356米的高地上;人口432万(1980年)的波哥大城位于2640米的山间盆地中。在两种地形的接合点上,也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因为平地与山地之间,便利交通,而且不同地区产品的差异,易形成贸易中心。日本的东京、大版、名古屋都位于台地与平原的接合点上。另外,谷口或者溪口地带也利于城市的兴起。张家口位于华北平原与内蒙高原的交接点上,很早就形成货物集散中心。
3.气候与城市形成
从世界来看,大部分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多位于适于人类生活的温带地区。气候条件往往影响城市性质。日本的大阪,英国的兰开厦成为世界早期著名的纺织工业城市,与当地气候条件(温暖,多雨,空气湿度大等)有一定的关系。
城市的小气候对于城市发展也有重大影响。例如西欧的城市多受西风影响,大城市扩展时多向西方发展,处于“上风带”不易受工业烟尘和污染物影响。以伦敦为例,市区西部多为上流住宅,市区东部多贫民区。
4.水与城市形成 城市形成与发展和水的关系颇深。河畔、湖滨及海岸带都是利于城市形成的地区。河流历来就是重要的运输通道,而且又是工业用水和饮用水的最好源地,为城市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有利条件。
河口处往往形成肥沃的三角洲,有利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我国的上海、广州、天津,印度的加尔各答,美国的新奥尔良,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日本的东京、名古屋、大阪等都位于三角洲上。
河流渡口和要津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我国的天津、武汉、南京等,英国的剑桥,德国的法兰克福皆形成于渡口处。早期由于英国经济重心在东南部的太晤士河两岸,商品贸易多渡此河,河口面海呈喇叭口形,恰好伦敦附近狭窄,成为最好的渡口,使交易荟萃,商务渐盛,终于使伦敦形成一个重要城市。
大湖泊也利运输业的发展,湖滨又是水陆运输重要的交接点,有利于城市发展。如美国的芝加哥(密执安湖)、德卢斯(苏必利尔湖),日本的大津(琵琶湖)、我国的岳阳(洞庭湖)、九江(鄱阳湖)、无锡(太湖)等等皆受湖泊之利。
在海岸带(尤其岩石海岸具有优良港湾的地区)以及在大河入海口的沿岸地区都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我国的上海、大连、青岛、泉州、福州、汕头、广州,美国的纽约、费城、巴尔的摩,日本的东京、大阪、横须贺、佐世保等海港城市都属此类城市。
在海峡和运河的两端也有利于城市的兴起,例如直布罗陀和丹吉尔(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与塞得港(苏伊士运河),巴拿马与科隆(巴拿马运河)等城市皆属此类。
总之,水对城市发展关系密切,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5.矿产与城市 产业革命以后,某些大的矿物产地迅速发展成为新建的工业城市。在矿产资源中,最早大量利用的是煤炭。我国的大同、鹤岗、鸡西、抚顺、开滦、阳泉、淮南、淄博等都是重要煤炭工业城市。英国的五大工业中心区,除伦敦地区外,其余四个均是由煤炭基地发展起来的:第一,中部的黑乡,以伯明翰、曼彻斯特为代表;第二,北部以哥拉斯哥、爱丁堡为代表的苏格兰低地;第三,英格兰东北部的纽卡斯尔;第四,威尔士东南部的加的夫地带。其他国家以煤炭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城市也很多,如原苏联的库兹巴斯、顿巴斯等。以铁矿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城市,如巴西的见奥里藏特;我国的鞍山、包头、攀枝花等。另外,南非的金伯利以产金刚石闻名于世,约翰内斯堡以产金著称;伊朗的哈尔克以盛产石油而兴起;我国大庆原为“北大荒”的一个小居民点,开采石油后,现已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大油田和重要的石油化工城市。此类例证之多,不胜枚举。但是在矿产地发展起来的城镇,一旦矿产耗竭,城镇有可能逐渐衰落下去,澳大利亚西部的金矿城市,就是如此。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