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县人口多少谢氏人口

湖南氏族源流
当前位置:
醴陵豆田谢氏
&& 始迁祖秀祥公,宋端平间自江苏上元迁此。族人分布于湾富、汪家垅、唐家渡、湘潭。至1948年,全族人口1300人。
醴陵江口谢氏
&& 始迁祖兆吉公,宋末由江西丰城徙居醴陵江口。五世应元,生子七:行仲、贵仲、敬仲、仁仲、彦仲、德仲、季仲,惟贵仲裔居江口,余则迁居醴陵南乡清水潭、浏南之金树山、谢家濂,萍北之小水等。至1948年,全族人口3000余人。
醴陵北城谢氏
&& 始祖西晋桓彝公,子六:亦、据、安、万、石、铁,居醴陵者皆亦、据、安三公后裔。亦公裔孙超公,六传至均用,子四:紫福、紫道、紫兰、紫开。紫福公三传至仕芳、仕兰、仕英,芳裔卜居醴东大燕陇,兰裔卜居醴南老埠口,英裔卜居醴南杉仙、鸭塘、泗汾及醴西唐家渡;紫兰公传至金旺,其后裔徙醴南枫树下;紫开公二传至惟益、惟贤,分别徙居醴南荒田里、醴北纱帽头。亦公裔孙定之公,十五传至元俊公,其裔徙居醴南谢家冲等地。据公裔孙兑轩公,十五传至汉良公,居醴东大南桥。据公裔孙观福公后裔居醴北箭竹坡、苏民冲、醴东冷水坑等地。安公裔孙添佑公后裔居邑东东坑、南城、邑北葡桃坳、邑西黄田、邑南温家坳、邑西长寿桥等地。清道光21年(1841)、同治5年(1866)二次合修族谱。光绪元年(1875)建总祠于邑治北城。均用公支原派:传世能光,承先福长,东山秀美,万代呈祥。观福公支原派:日月光云汉,经纶垂锦钟,家声承祖德,世泽绵宗功。添佑公支原派:俊杰琼森立品章,存诚膺善远名扬,钦钊云霭荆@烈恒临兆福祥。安之公支原派:煌祚益霖纶,贞泰任际逢,宗功广勋德,喜荣显尊荣。新编通派:(自四十世起)凤毛济美,丕振纪纲,丰功卓荦,履祉翱翔,芬崇善继,秀集同堂,积余忠厚,敦饰伦常,雍和辑睦,远绍书香。
醴陵门村谢氏
&& 一代惟庆,字原善,世居浙江会稽。二代汝超,因元兵乱迁居江西广信弋阳县。三代文用,字应时,号七六郎,元至正21年(1361)携子仲三、仲九又迁醴陵屈塘。明景泰元年(1450)始修族谱,万历13年(1585)续修族谱并创建宗祠于门村。清康熙45年(1706)三修,乾隆36年(1771)四修,乾隆59年(1794)五修,道光16年(1836)六修,光绪10年(1884)七修,其时男丁2120人,妇口1175人。1938年男丁2361人,妇口1936人。名派:惟汝文尧应则初子仲谢克谢,上吾光士添,谢之祖宗德,玉树世逢春,本立枝高大,家庭万象新。
醴陵茂田谢氏
&& 始迁祖子琅公,元顺帝初年自攸县迁此。族人分布于衡山、攸县、萍乡、茶陵。至1948年,全族人口600人。
醴陵冷水坑谢氏
&& 始迁祖逢南公,明天启间自浙江会稽迁此。至1948年,全族人口100人。
醴陵板杉铺谢氏
&& 始迁祖洞舒公,明崇祯初年自江西临川迁此。至1948年,全族人口500人。
醴陵谢家台谢氏
&& 始迁祖开秀公,明崇祯初年自长沙迁此。至1948年,全族人口400人。
醴陵清潭桥谢氏
&& 始祖新公,字朴六。十六世孙奎璧,明末由广东梅州徙湖南醴陵东乡十六都清潭桥,其子圣缵、圣谕又分住萍北绞水。
醴陵洪源冲谢氏
&& 清顺治初年自广东长乐迁此。至1948年,全族人口322人。
醴陵温泉谢氏
&& 始迁祖达士公,清康熙间自福建龙岩迁此。至1948年,全族人口1500人。
醴陵东坑谢氏
&& 始迁祖万福公,清雍正初年自广东梅县迁此。至1948年,全族人口300人。
醴陵高园头谢氏
始迁祖胜云公,清初自广东龙川县王石约徙居湖南醴陵县东乡王庄大燕垅高园头。清同治4年(1865)纂有族谱。
醴陵沩山谢氏
&& 清嘉庆间迁此。至1948年,全族人口300人。
攸县兰村谢氏
&& 始祖蕙公,于北宋大中祥符间因官出守,遂占籍江西安福义历楼背。始迁祖潜发公,于元顺帝时自义历徙居攸县东江乡何山许宅。五世后又分迁衡山、萍乡、醴陵等地。1944年各地裔孙五修族谱。
&& 明洪武2年(1369)由酃县(今炎陵县)迁入,散居于枣市岩口和湖口等地。
茶陵高陇、秩堂谢氏
由江西泰和早禾市迁此。
茶陵江口谢氏
&& 自广东嘉应迁此。
茶陵官仓坪谢氏
&& 明万历年间由江西迁入老虎山官仓坪(今思聪乡境内)。
茶陵狮江谢氏
&& 始迁祖希鲁、希贤二公,明建文年间由江西永新思贤徙茶陵避兵乱,定居狮江。
炎陵天坪谢氏
&& 始迁祖正鼎公,清康熙年间自江西宁冈古城迁此。
炎陵七都枣树谢氏
&& 始迁祖朝盛公,清康熙27年(1688)因避兵乱自福建连城迁此。后裔徙策源、垅溪、城东等地。
湖南图书馆谢 姓发布日期:  信息来源:苍南史志办    作者:  访问次数:  字号:[
据《百姓祖宗图典》和《小学生必读百家姓》等记载:谢姓出自姜姓,是炎帝后裔申伯的后代。相传炎帝居于姜水畔,便以姜为姓。至商代有后裔孤竹君的长子伯夷与叔齐一起投奔到周。后反对武王伐商,武王灭商后他俩逃到首阳山。成王继位后封伯夷为申侯,称申伯,是申氏的始祖。厉王娶申伯之女为妃,生子宣王,宣王继位后,封母舅申伯于谢国,公元前668年被楚国所灭。申伯的子孙以新都邑名为姓,称谢氏。子孙后裔尊伯夷为封国始祖。
谢姓起源与演变& 据《史记》、《元和姓纂》及《姓谱》和《世本·姓氏篇》、《左传·隐公十一年》和《中国姓氏》所载,汉族谢姓的组成主要有三大来源:任姓、姜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出自任姓。史书中记载黄帝时代已有12个重要的姓氏,任姓为其一,谢姓为任姓的分支。夏朝时,谢国处在今河南唐河西北,虽为伯爵诸侯,但国小势弱,历经夏、商、周三朝,至春秋初为周宣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此为任姓谢氏,这支谢姓至少已有3500年的历史了。
  第二支出自姜姓。春秋初周宣王灭谢后,让召公重建谢城,隆重地封给了元舅申伯,谢城成为申国的都城。公元前688年楚文王灭申国吞谢邑,居于谢邑的申伯后裔遂以邑为氏,此为姜姓谢氏。姜姓谢氏至少也有3000年的历史了,国亡之后普遍使用谢姓的历史也有2600多年。姜姓谢氏是组成当代谢姓的最主要成分。
  第三支出自外族的改姓。谢姓中也融入了其他民族的血液,主要有南北朝时匈奴高车部人的直勒氏族、清朝满洲八族的谢姓。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也逐渐同化成汉族。
陈留郡&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设置陈留县。汉代改置陈留郡。相当于今河南省开封地区。
据史书和《谢氏宗谱》载,谢姓有宝树、宣城、西堂、乌衣等堂号。
宝树堂& 宝树,又称玉树,是传说中的仙树。魏晋时也借指那些姿貌秀美,才干优异的人。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太傅谢安有次把族中子弟召集在一起,问他们:“作为谢家的后代,你们说一说,做什么事情才能光大祖宗的基业?”其中谢玄应声答道:“就像芝兰玉树一样,应该长在适合它生长的位置。”意思是说,只有在朝中做官,才能光宗耀祖。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谢家之宝树”一语驰名天下以后,“宝树”更成为谢姓人中的一个著名堂号。
“宣城堂”主要是指南齐宣城守谢眺的后裔,因纪念他出任这一职务而得名。
“西堂堂”来历于谢灵运后裔使用的堂号,因谢灵运任永嘉(今温州)太守时居住在西堂堂而得名。
“乌衣堂”来历于东晋南朝时期的谢安家居住在京师建康(今南京)的乌衣巷中,此后子孙以居住地作为堂号。
谢姓迁徙与演变 &系历史悠久的家族。由于年远代湮,清初又值“奉旨迁界”,致世系鸿支俱难查考。但据史志资料和苍南各地《谢氏宗谱》记载,基本上理清入迁苍南的谢姓系福建泉州南安县谢一美、谢子荣,同安县谢马赐、汀州谢石清、漳州南靖县谢兴洞和瑞安县谢兴良等派系苗裔。今将部分迁徙概况收录于下:
  云岩下对口谢姓& 始迁祖谢天吼,原名恺吼,系谢国英长子。其曾祖谢一美约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由福建泉州府南安县石鼓林入迁浙江温州府平阳县麻步西村定居;其祖父谢朝赞约于明末清初由西村转徙藻溪公婆石下定居;传至天吼,由公婆石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海城二河谢姓& 始迁祖谢理超,系谢一美七世孙、谢天福四世孙。约于清乾隆年间由下对口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赤溪塘头牛寮谢姓& 始迁祖谢天藩,原名恺藩,系谢一美曾孙、谢朝赞之孙、谢国辰长子。约于清康熙年间由藻溪公婆石下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藻溪马牛渡以及县内外各地。
  括山牛条(栏)垟谢姓& 始迁祖谢天妙,原名恺妙,系谢一美曾孙、谢朝赞之孙、谢国辰次子。约于清康熙年间由藻溪公婆石下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云岩云头垟谢姓& 始迁祖谢天来,原名恺来,字光迎,号春耀,系谢一美曾孙、谢朝赞之孙、谢国辰四子。约于清康熙年间由藻溪公婆石下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赤溪半垟谢姓& 始迁祖谢天昇,原名恺昇,字光尚,号春荣,系谢一美曾孙、谢朝赞之孙、谢国辰五子。约于清康熙年间由藻溪公婆石下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澄海路尾岙内谢姓& 始迁祖谢邦考,原名立考,系谢一美玄孙、谢朝海曾孙、谢国启之孙、谢天友三子。约于清康熙年间由平阳县麻步西村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南坪柳垅和尚垟谢姓& 始迁祖谢天雄,原名恺雄,字光英,系谢一美曾孙、谢明海之孙、谢国忠之子。约于清康熙年间由平阳县麻步西村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新安西谢谢姓& 始迁祖谢文锡,约于元末明初由瑞安县澄川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炎亭东岙内谢姓& 始迁祖谢朝钦,系瑞安县谢时相第四子。约于清时由瑞安县四十七都塔石岙内入迁平邑(今在苍南县)炎亭东岙内定居。配林氏,生子六:长国艮、次国省、三国助、四国员、五国成、六国佳。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括山河西西头谢姓& 始迁祖谢朝新,系瑞安县谢时相第五子。约于清时由瑞安县四十七都塔石岙内入迁平邑(今在苍南县)括山河西西头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张家店谢姓& 始迁祖谢国柱,系瑞安县谢时相之孙、谢朝盛次子。约于清初由瑞安县四十七都塔石岙内入迁平邑(今属苍南县)二十二都张家店定居。配郑氏,生子三:长天寿、次天柱、三天赐。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江山三大庙谢姓& 始迁祖谢文英、谢文智堂兄弟,系先祖谢马赐之裔孙,谢普腾之孙。祖籍福建泉州府同安县归得里下尾溪。二公于清康熙九年(1670)庚戌由平阳县北港渔塘下汛迁入江南十六都三大庙(今属龙港镇江山三大庙村)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括山河西东头谢姓& 始迁祖谢朝贵,系瑞安县谢时相第三子。约于清时由瑞安县四十七都塔石岙内入迁平邑(今在苍南县)二十三都河西东头定居。配严氏,生子二,女二,长国珍、次国瑞。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繁枝东垟谢姓& 始迁祖谢时相,瑞安县谢兴良第三子。约于明时由瑞安县腾岙移居平邑二十六都东垟(今在苍南县)藻溪镇繁枝东垟村定居。配杨氏,生子五:长朝盛、次朝贤、三朝贵、四朝钦、五朝新。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渡龙叶家垟谢姓& 始迁祖谢时樑,字贵星,号冲斗,系瑞安县谢兴良第四子。约于明时由瑞安县腾岙入迁平邑二十三都叶家垟(今在苍南县灵溪镇渡龙叶家垟)定居。配曾氏,生子六:长朝振、次朝拔、三朝援、四朝操、五朝安(居渔湖踏脚)。六子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藻溪九堡谢姓& 始迁
君聪,系福建南安县谢子荣第七世孙。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辛丑由福建泉州府南安县汰山,携妻子入迁浙江瑞安县马屿,不数载转迁平邑(在今苍南县)二十六都藻溪元店定居。配许氏,生子一:名谢月程。至二世谢月程由元店转迁九堡凤山下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本县铜墩(今名中墩)和福鼎县九都兰溪、店下下岭、秦屿后山、象山、南京、台湾高雄等地。
  碗窑矴埠头谢姓& 始迁祖谢元和、谢元玖、谢元兴兄弟,系谢石清第十世孙,父谢文厚。三公于清初由福建汀州府斧岗携眷入平阳,先居桥墩大玉沙,后于清雍正七年(1729)己酉转迁碗窑矴埠头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本县棋盘山、矴埠头、桥墩、灵溪、下垟、观美和泰顺仕阳、谢客炉、马鞍山、银洞坑、福鼎四角井、店头、四川南溪县江南等地。
  凤池渔(湖)池谢姓& 始迁祖谢朝辉,谢兴洞之孙,父谢时铎由福建彰州府南靖县庄尾入迁瑞安县马屿。公于明时由瑞安县马屿入迁三十三都凤池渔湖定居。配池氏,生子四:长谢国璋、次谢国球、三谢国瑞、四谢国理。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苍南谢姓人口
苍南原属平阳,于1981年从平阳析出建县。
  1990年7月1日零时,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全县谢姓在籍血缘人口为16039人,占全县总人口1.53%,分布全县71个乡镇,列表于下:
苍南县分乡镇谢姓(1990年)人口统计表
苍南县(2005年)谢姓人口
2005年,据县公安局人口统计资料,全县谢姓在籍血缘人口为19554人,每平方公里有16.07人,占全县总人口1.60%,名列全县第14位,分布全县36个乡镇,其中3千人以上的有灵溪、龙港2镇,2千人以上的有藻溪镇,千人以上的有桥墩、矾山2镇,今按乡镇人口多少序数列表于下:
苍南县分乡镇谢姓(2005年)人口统计表
苍南谢姓人物
苍南谢姓人物,据民国《平阳县志》记载,谢姓人物共5人,其中南宋1人,明初1人,清有谢青洲、谢青扬和谢香塘姊弟妹3人。其名录简录如下:
  谢岳,南宋淳熙二年(1175)乙未科进士。官
  谢天启,名南以,字行,明洪武十六年(1383)癸亥科举人。官山西参议。
  谢香塘,矾山苋头庵人,嫁给蒲门城内金洛先为妻。出身书香门第。她与金乡郑蕙为清代晚期平阳县唯一的两个女诗人。撰写《哭夫》、《哭二弟小嵋》、《示儿》等诗。著有《红余诗稿》。
  谢青洲,赤阳(今矾山镇)人。清道光五年(1825)乙酉科拔贡生。著有《抚桐轩咏草》。
  谢青扬,字次榆,号小嵋,兄青洲,赤阳(今矾山镇)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癸卯科岁贡生。著有《愈遇斋诗文集》四卷。
一、谢姓在历史上的分布和迁移
  谢姓是中国第二十四位大姓,在广东、江西、湖南最有影响。谢姓人群大约占了当代人口的0.72%,即每10000个中国人中姓谢的人至少有72个,总人口大约在870万。
  谢姓最早活跃于河南南部。楚人灭申并迁谢姓族人于淮河上游,从此,谢姓族人开始了南迁的历程。春秋时期,谢姓已经迁到山东、湖北、湖南等地。战国时,谢姓一支移民四川。汉晋时谢姓已播迁到陕西、云南、贵州、江西、浙江等地。三国至南北朝时,谢姓家族成了天下最著名的家族之一。唐朝时,谢姓始入福建、广东,成为东南地区的著姓。明初入台湾。由于谢姓主力早在秦汉时期已迁离北方,虽经历东晋、隋唐的北方地区战乱,但所受的伤害相对要轻。在中国历史上几次大迁移中,谢姓向南、西南和东南迁移,在南方稳定长足地发展,尤其在宋、元、明时期,谢姓在赣闽浙粤湘苏六省繁衍最盛,最终形成了今天典型的南方大姓。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谢姓大约有4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2%,排在第三十九位。谢姓第一大省是浙江,约占全国谢姓总人口的13.7%,占浙江总人口的1%。谢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河南、福建、江西、湖南和四川,这六省谢姓大约占全国谢姓总人口的73%;其次分布于安徽、广东、广西,又集中了20%。全国形成了以川湘、赣浙闽、豫皖、两广为中心的四大块谢姓聚集地,而华北地区是当时谢姓人口稀少的地区。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谢姓大约有7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85%,为明朝第二十一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谢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高得多,600年中谢姓人口纯增长率高达98%,人口净增加一倍。谢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25.4%)、福建(17.6%)和浙江(12.7%),这三省谢姓大约占谢姓总人口的55.7%;其次分布于广东(6.6%)、湖南(6.2%)、江苏(5.7%),这三省的谢姓又集中了18.5%。江西一跃成为谢姓第一大省,占江西省总人口的1.5%。东南和南方地区的谢姓在这600年中有了稳健的发展。宋、元、明期间,谢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和南方地区迁移,而四川地区谢姓人口主要向两广和湖南地区流动。全国重新形成了赣浙苏、川湘、粤闽三大块谢姓人口聚集地区,重心进一步由北向东南部转移。
  当代谢姓的人口已达到864万,为全国第二十四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72%。从明朝至今600年中谢姓人口由79万增到864万,增长了11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谢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这1000年中谢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厂”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西、四川三省,大约占谢姓总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湖南、河南、浙江、江苏、湖北,这四省又集中了29%。广东为谢姓第一大省,占全国谢姓总人口的13.2%,占省总人口的1.5%。全国的谢姓分布以粤东为中心,向北、西、东三方向辐射,谢姓人口逐渐减少,华北和东北地区少见,西北罕见。在近600年期间,谢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由东南部向中原、华北有一定的回迁,向西和南部地区的回迁十分强劲,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和南方的迁移。
  根据新华社北京2006年1月10日电,国家基金委支持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的“百家姓”顺序已经新鲜出炉,谢姓保持二十四位。
二、当代谢姓的分布
谢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广东东部和江西南部,每平方公里的谢姓人口达到3.5人以上,有的地区可达到5人以上。谢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表明:密度最高的(3.5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仅仅占国土面积的2.4%,谢姓人口大约84万;2.8—3.5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5%,谢姓人口大约42万;2.1—2.8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8.6%,谢姓人口大约191万;1.4—2.1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0.3%,谢姓人口大约167万;0.7—1.4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6.8%,谢姓人口大约269万;不足0.7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50.4%,谢姓人口大约111万。
  谢姓分布很广,但在全体人群中分布不均衡。谢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谢姓在广东、江西、四川和湖南是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在广东东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谢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2.25%以上,有的达到3%以上,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1%;在广东中部、湖南东南、江西中部、福建大部、台湾,谢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1.35%—2.25%,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4.3%;在广东西部、云贵川、江西北部、湖南大部、陕豫鄂、山西南部、甘肃南部、皖浙苏、内蒙古东北和黑龙江西北的交界地区,谢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45%—1.35%,随纬度升高而降低,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1.3%;其他地区,谢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45%以下,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63.3%,其中比例不足0.1%的部分占国土面积的28%。
三、谢姓历史名人
在中国历史上,谢氏最兴盛的时期是三国至南朝的300多年间,尤其是东晋时,与王氏长期共同执政,并称望族,因之“王谢”成为高门世族的代称。谢姓历史名人也大都出在这一时期,而且几乎都是阳夏人。仅东晋至南朝的270余年间就有约60位。383年晋相谢安,运筹帷幄、使至谢玄,弟谢石等率水陆军队8万,抵御前秦苻坚90万大军,在淝水大捷,创造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因而成为震古烁今的名人,有中书舍人谢朏,吏部尚书谢沦,有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谢迁;这一时期,阳夏谢氏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名人也灿若群星,如东晋有音乐家谢尚,女诗人谢道韫,文学家谢混、谢惠连、谢庄,南朝宋时永嘉太守诗人谢灵运,开创中国山水诗一派,世称“大谢”;诗人谢朓,为永明体作家中成就较高的诗人,后世称“小谢”,二人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此外,新莽末年有赤眉军权右大司马谢禄,北宋末有学者谢良佐,南宋有诗人谢枋得,右丞相谢深甫、谢太后、谢翱。元明之际有学者谢应芳,元末明初有谢肃,其古诗朴健,七律尤为到格。明有著名文学家的谢榛、谢肇渊,著有《东汉十二帝通俗演义》,谢昭,云南参政;善诗;为闽派著名诗人之一谢肇淛;锦衣卫千户谢廷循。清有山西布政使谢启昆,中书舍人谢重辉,御史谢济世,航海家、旅行家谢清高,吏部左侍郎谢墉,画家谢荪,与龚贤、樊圻、吴宏、邹喆、胡慥、叶欣、高岑合称“金陵八家”。
四、谢康乐永嘉胜迹
《宋书·谢灵运传》记载,灵运“出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焉”。永嘉郡在南朝刘宋时辖永宁、安固、松阳、乐城、横阳五县,郡治永宁,即今天浙江温州市。全郡辖境相当于今天浙江遂昌以东、临海以南、泰顺以北广大地区。因为谢灵运在这里当过太守,足迹所至又是全郡的名山大川,所以留下的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极多。仅清光绪八年(1882年)所修《永嘉县志》中,就载有以下数处:
  竹马坊:在今温州市东北。相传谢灵运来任永嘉太守,儿童骑竹马相迎,故名。
  西堂:在温州市内,原州官府中。谢灵运在此构思诗篇,竟日不就,后忽梦族弟惠连,便有“池堂生春草”一诗,大以为工。宋人杨蟠作诗道:“谢公何所忆,白日看云眠。忽梦惠连弟,遂得春草篇。”
  池上楼:在温州市内,旧郡治丰暇堂北。谢灵运曾在此作《登池上楼》诗,其中有“池堂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句,被后人称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谢公池:在温州市郊积谷山麓,又名春草池。相传,谢灵运曾栖息于此,池水澄澈,俗称灵池。
  白岸亭:在温州市楠溪西南,距市区约八十七华里。因溪岸沙白,故名白岸亭。相传是谢灵运游赏处。他在《过白岸亭》一诗中写道:“拂衣遵沙坦,缓步入蓬屋”,其中的蓬屋二字即最早的亭台。
  读书斋:在温州市内略偏西部,亦即旧郡治一带。相传是谢灵运读书处,又名读书堂。他曾在这里作《斋中读书》和《读书斋》等诗。
  南亭:在温州市南一里许,是谢灵运游处的地方。相传,他曾在这里作《游南亭诗》。后来,清朝人朱彝尊也作诗道:“薄云雨初霁,返照南亭夕。如逢秋水生,我亦西归客。”
  西射堂:在温州市西南二里净光山下,相传是谢灵运闲暇时鸣琴的地方,曾作有《晚出西射堂诗》等。
  北亭:在温州市东北五里,永嘉江畔。相传是谢灵运罢官归会稽,与郡中父老道别的地方,后作有《北亭与吏民别诗》。
  谢公楼:即温州市原北门楼,在拱宸门上。相传是谢灵运任职于此时所建,常游憩其上。至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年),改名为江山胜概楼。
  谢公亭:在温州市,原江心寺西南。相传谢灵运在这里任太守时,每出游,必休息于寺中。寺中原有石刻像一尊,至明宣德中(1426—1435年),寺僧昙旭重新修复。清道光乙巳年(1845),巡抚庆廉再次重建。
  谢客岩:在温州市郊积谷山上,有“谢客岩”、“白云曲”、“春草吟”等篆字,相传是谢灵运手迹。至今,“谢客岩”三字仍依稀可辨,每字直径都在三尺以上。
  谢村:在积谷山下。相传,谢灵运来任永嘉太守,以此地山水美于会稽,便在积谷山下辟地凿池,作为永久居住之地。后离郡而去,仍留一部分家人于此。其后繁衍于此,遂为永嘉人,名其居为谢村。后人谢梦符作《鹤阳谢氏宗支记》,王端作《谢岸墓志》,皆记其事。
网站首页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隐私声明 | 内容纠错 | 网站建议
苍南县人民政府 主办 苍南县政府办公室 承办 苍南县电子政务中心、大汉网络 技术支持
建议:电脑显示的分辨率;IE浏览器6.0以上 浙ICP备号-1谢姓人口大多数分布在哪里_百度知道泉州历史网
泉州祠堂(12划)
目录(按姓氏笔划排序)
  傅氏――。肇基。衍传。簪缨昌盛。、
  谢氏――、
  董氏——沙堤董氏宗祠(石狮市永宁镇沙堤村。沙堤董氏。族贤。宗祠沿革。规制。)
  董杨氏――(鲤城区旧馆驿南端。董杨同宗。传衍。宗祠沿革。规制。)
  辜氏――
  彭氏——虹山彭氏家庙(洛江区虹山乡。肇基。播迁。人才踵接。《虹山彭氏族谱》。沿革与规制。)
  程氏——许埭程氏家庙(惠安县辋川镇许埭村下埭)
桃源傅氏大宗祠(傅实尚书第)
  桃源傅氏大宗祠,原为唐·傅实尚书第,位于南安丰州镇周井堡,始建于唐·光启元年(885年)。
  傅实,字仲诚,行十一,唐末人,祖籍山东济州,因黄河改道,迁居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梓里村。承其从兄傅笋节度使之职。时赵国公镇入闽,举实为佐。唐僖宗特旨召见,授威武军节度招讨使、建州都押衙,并赐唐太宗的画像一帧,以示荣庞,而慰远行。
  广明元年(880年),傅实奉敕入闽,适泉州刺史左厢虞侯李连骄横不法,纵其徒为郡人患,傅实即进兵泉州逐之。唐王敕赐银印青绶,衔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遂建第于泉州仁风门外皇山南麓东湖之滨居之。中和(881&#年)间聘紫云黄守恭五世孙女为夫人,敕封咸宁郡一品夫人。
  光启元年(885年),王潮三兄弟率部入闽,攻取汀州、漳州。当时泉州刺史廖彦若贪暴,大失民心,守备不修,要抵御王潮的队伍是不可能的,如果勉强抵挡,肯定会使泉州生灵涂炭。于是傅实听信方外之交妙应禅师之言,舍第为护安院(后称镇国东禅寺),偕夫人带队伍退居南安,驻扎于武荣桃源(古南安郡治,今南安丰州镇)之周井堡,卜地建第于莲花峰背面莲花湖;命将士修筑旧堡,还沿晋江而下新建三堡(即顶堡、中堡、下堡)以驻守,加强防御。
  光启二年(886年)八月,王潮队伍进驻泉州,杀刺史廖彦若。观察使陈岩表潮为泉州刺史。景福元年(892年)潮入福州,自称留后,不久陈岩死,即任福建观察使,乾宁元年(894年)判威武军节度使。
  建州、汀州节度使皆叛附王潮,独傅实不改旌旗衣号,并于周井尾建唐王宫,供奉唐太宗的泥塑雕像,以示效忠,每早按仪朝拜。元宵节亦按长安(唐时帝都)结灯仪式,点缀升平,与民同乐。称戍地为葵山,还建莲花岩、法华寺,重修延福寺、龙兴寺、欧阳行周(欧阳詹)书室、九日山傅笋读书处。
  但傅实也从不与王潮发生摩擦,因此相安无事。王潮死后,王审知代兄为节度使,王审任泉州刺史,以傅实事迹上奏,疏请傅实协同治理军政。天复二年(902年)朝廷重申前诏令,敕傅实威武军节度使、建州都押衙、检校尚书光禄大夫,同时加赐男爵,食邑千户,夫人黄氏仍封咸宁郡正一品夫人。府第即称尚书第,即今武荣傅氏大宗祠。
  傅实从此定居南安丰州,蕃衍生息,蔚成大族,成为桃源傅氏开基始祖。因唐僖宗曾敕赐傅实银印青绶,衔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傅氏后裔自称“银青传芳”、“银青衍派”。
  (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傅实、王潮、王审知、王审、欧阳詹、黄守恭》)
  傅实为福建傅氏一世祖,生八子:
  长曰居中,官左侍禁,居晋江安海傅林别业,后徙阳山&、内砦(今赖厝),分派泉州后城、承天、池亭。
  次曰居献,官左侍禁,居南安丰州桃源周井堡。传至十四世傅基孙,任南安邑庠司训,生四子。三子傅仁洽,元代自周井堡徙居大锦田,后来又分派山后傅;次子仁辅一支传至二十世傅翰表,应明·隆庆元年(1567年)贡,授广东电白县司训,移居蔡塘坑,为蔡塘坑傅氏始祖。居献一派还分拓晋江仓前、坎井、永春、惠安、广东南韶关、福清、同安、厦门、金门;南安金淘、朵桥、崎兜、田头观音亭,罗东的潭溪、梅山的新兰傅厝、九都的街仔傅厝、南安美林办事处的月埔、俊后、横山,柳城街道办事处的东山,水头镇仁福傅厝,东田镇的凤巢,丰州镇的溪口、浦头、大坑,霞美镇的西山、锦堂、田后,康美镇的过沟、小坂、东山后、庄内&、◇后内、塘仔岸。
  三曰仁远,居晋江石湖,分派瑶湖、祥芝、前殿、东店港前。
  四曰仁裔,官金吾左卫大将军,居仙游罗峰(今仙游赖店)。至五世傅世荣,决科为二千石,归济源,历五世回泉州。八世傅裕之,济源县开国男,其子傅察(字公晦),北宋·徽宗·大观(;1110年)进士,官吏部员外郎,出使金国不屈被杀,赠徽猷阁待制,谥忠肃。夫人赵氏携带幼子自强、自得、自修三人回泉州,筑室涂山。夫人纺织燃薪,课子读书,三子均能自爱,各有建树。自强官朝请大夫,守延平郡;自得官奉职郎,知兴化军;自修官朝散大夫,两浙东路提举。傅察(九世)有孙九人:伯高监行在文思院,伯寿为少师,伯禄监行在编估局,伯成为太师,伯益知潮州,伯召、伯祥、伯瑞、拱老皆博学有节操,为官清廉;有孙女八人,皆联婚望族;曾孙傅康、傅壅、傅度均为名知州,祀名祠宦。傅家一门显贵,涂山故称傅府山。仁裔一派还衍派尤溪、福清、广东。(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傅自得、傅伯寿、傅伯成、傅康、傅壅》)
  五曰仁济,居仙游腊村,徙居江西建昌军,分派光泽、建阳、上杭。
  六曰仁坦,居漳州长泰,分派安溪洋内、登虎榜,广东潮州、海阳、仙乐。
  七曰仁和,居连江后溪。分派福州、浙江、建宁。
  八曰仁育,居漳州白蕉湖、分派漳平、广东。
  总之,傅实八子繁衍分派于泉州、晋江、南安、仙游、安溪、尤溪、长泰、连江等市县,还有部分迁徙到广东、江西、台湾等地。现在,其后裔已达数十万人。(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民系·隋唐五代》)
  傅实为傅氏开闽始祖,裔传至二十三世,南安、晋江、安溪等地从二十二世为“夫”始,编修昭穆次第:“夫卿理世,朝士侯伯,若维孙子,仰承懋绩,于以昭之,尚其有及,修和肇启,景瑞斯兴,裕文建武,奕祀恒升。”
  簪缨昌盛
  桃源傅氏簪缨昌盛,桃源傅氏大宗祠里有联:“公候将相忠贞奕世留青史,唐宋明清科第联魁步玉台。”
仅宋代,载于府、县志的进士九十三人,文天祥为书“忠孝廉节”以彰之。“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尚临摹于桃源傅姓大宗祠里的墙壁上。
  明朝登进士三十六人、举人三十四人(其中武举人五人);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戍科会元傅夏器,御称:“弱冠已破万卷,文章前所未有。”(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傅夏器》)
  南安知县伍◇定撰联:“泉山名姓无双本,南邑文章第一家。”
  清朝登进士十五人(其中武进士四人),举人七十六人(其中武举人二十八人)。
魁斗谢氏祠堂(谢孟故居)
   位于永春县坑仔口镇魁斗村,原为元?顺帝年间(年)廷试状元谢孟(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谢孟》)的故居。祠堂前庭左半侧早已荡然无存,右半侧则因为地基塌陷,深陷泥中。但梁栋间保存下来的花鸟图案和人物传说,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祠堂右悬一方朱漆匾额,上雕浮金大字“胪唱第一”,旁注“大明会状庄际昌属”(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庄际昌》)。堂柱两侧撰有楹联:“居魁斗日人占龙头纪乘不登缘胜国,当永嘉时庭栽宝树风流再振有今朝”。
  堂案上除正中摆设谢氏历朝历代祖宗牌位之外,尚有遗留文物石刻板书条幅若干。
  其中一条为:“万历已未九秋访尔驭、尔饬二兄,喜拜状元谢公墓。占一绝:‘先哲胪传光宝树,我今步武谪闲住;未享能作魁斗明,喜谒拜君胜回墓。'会状庄际昌题。”
  另龙浔明经林槟题诗《拜状元谢公墓题诗赠诸秀》曰:“断碑荒草总堪哀,吊古怜君此日才。但说永嘉迁客处,那知胜国夺魁来。精悬岱岳名犹壮,气压中原骨未灰。八地苔深浑是碧,化成宝树许多枚。”
  据《谢氏家谱》记载,祠堂的大门外原还有对联:“明代工官居首府,元朝鼎甲及第家”;“凤毛仪世风流远,玉树生庭物色佳”。已无存。
   据魁斗村谢姓人家的《古谱序》:谢姓人是殷商后裔。商末,纣王暴虐无道,比干冒死进谏惨遭迫害。比干之妻避祸深山,生下一男。周武王立国,感比干忠心,遂封比干墓,赐比干之子谢姓,名坚。魁斗谢氏,即源于谢坚一脉,系东晋?谢伟安的后代。晚唐?光启年间(885~887年),中原人士为避难迁徙闽南,谢姓人家大多迁徙到泉州地区安居。而魁斗谢氏祖先,原本住在仙游大圳,周?显德年间(954~960年)迁居永春,移至魁斗村安居。如今,魁斗谢氏子孙已历30世有余。
  魁斗谢氏虽然源自同祖,但却分为“金、石、丝、竹、土”五个支派,谢孟是“丝”派子孙。
  魁斗还有另一座谢氏祖厝,修建于清?咸丰年间(年),飞檐耸脊,斗拱圆柱,花砖苗瓦。两侧厢房仅剩四柱,满目疮痍,惟有厅堂上的两根主柱写有对联一副,古人字迹清晰可辨:“胥宇兆鹿眠纪当年斩棘丕基肇启创垂志事,斯堂恢鸿绪诒奕世告虔入庙永昭尊敬仪容。”
   魁斗村“丝”派谢氏“世敦诗书,人多好义”,人才辈出。三世谢孟,“胪唱第一”;十二世谢鸣珂,任湖广衡州府阳县知县,受到皇帝的颁诏褒嘉;十三世谢维,读书成诵,聪敏过人,明末清初随郑成功(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郑成功》)抗清,屡立战功,郑成功叹曰:“吾无知人之明,有谢维之才能,近在肘腋而不能早用。”
沙堤董氏宗祠
  沙堤董氏宗祠,位于石狮永宁镇沙堤村。此地临海、风光秀丽,人称“迷茫回顾青千顷,翡翠盈时碧一湾”。
  沙堤董氏
  沙堤董氏奉董思安为入泉始祖。
  唐·光启元年(885年),董思安之父董漳由河南光州固始从王氏(王潮、王审知、王审)入闽,居莆田。至董思安,为王审知(闽国)部将。后晋·天福七年(942年),朱文进弑闽国·景宗·王曦(原名王延曦,王审知第廿八子)自立,署其党黄绍颇为泉州刺史,董思安与与留从、王忠顺合谋杀黄绍颇,迎王继勋(天德帝·王延政从子)主泉州军府事;董思安累迁军帅。开运二年(945年),南唐兵攻建州(今建瓯市),董思安与王忠顺领兵赴援,城陷,王忠顺力战死之,董思安全军奔归泉州,卜居于郡城登贤里(今承天巷),入籍晋江。南唐师征福州,董思安与留从统兵救援。后闽亡,南唐任命董思安为漳州刺史,董思安因父名漳避讳辞,元宗遂改漳州为南州。时留从效弟从愿为南州副使,竟G杀董思安,自领州事。(详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董思安、王潮、王审知、王审、留从、王继勋、王忠顺》)
  入宋,董思安之子董兴以军功封太尉、上柱国,赐“开国伯”,其子孙8世相袭,且科第蝉联。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七月十四,董思安第14世孙善顺因避元兵骚扰,从晋江青阳迁居永宁沙堤乡,善顺之弟善应则避居金门古坑乡。泉俗每逢七月十五家家户户均举行祭祖及各种祭祀、娱神活动,惟沙堤董氏提前于七月十四举行祭祀仪式,以缅怀先人搬迁之难、创业之艰。
  善应在金门古坑传开6房:希贤、希圣、希文、希武、希元、希万。派下子孙分居于金门、同安、厦门、漳州等地。
  明代中叶,沙堤董氏开始有人出洋,移民至菲律宾等地。据《温陵董氏沙堤分派宗谱》载,正统~景泰年间,龙泉知县董梅轩的二兄董柳轩移居“吕宋(今菲律宾)大明街,居族繁衍”,成为泉州早期的华侨。
  清初,沙堤港是泉州湾的重要商港之一,拥有乌槽船百余艘。清·佚名诗曰:“孤峰峙立鳌城东,渺渺长江返钓篷。若问此间何胜景?舟人回指是鲸中。”现在,沙堤董氏旅菲华侨遍布于马尼拉、南怡罗弋省、北甘马仁省、宿务市、怡朗市等地。
  现在,遗留有《沙筑公(董r先)私志手书世次》、《温陵董氏沙堤分派宗谱》、《温陵沙堤董氏祥芝房分谱》、《董氏大成宗谱》等。
  董灌,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进士,任户部员外郎,史称其“诗文清古,字逼晋唐”。
  董文需,明·金门古坑人,万历丁酉科(1597年)武举人。
  董文衡,明·金门古坑人,万历戊午科(1618年)第8名文举人。
  董r先,或作扬先、容先,号沙筑,明·沙堤人,万历十九年(1591年)生,后移居永宁后山。崇祯十年(1637年)成进士,历泰州知州,调通州,补广东化州陛刑部员外,转礼部郎中,外调广东按察司副使分守雷廉海北道,明鲁王赠以“风高五柳”之匾。明末世乱,董r先寓居金门古坑。崇祯十五年(1642年),长女(或说“侄女”)董友(董酉)配郑成功(是郑成功的元配夫人、郑经之母,人称国姓夫人、董国太)。崇祯十六年(1643年),著《沙筑公私志手书世系》。董r先之子董腾也加入抗清队伍,后随郑成功收复台湾,曾长期率水师驻扎澎湖。董r先还多方搜罗人才举荐给郑成功。清《广阳杂志》记载他向郑成功推荐杨于两的经过,郑成功也非常信任杨于两,表奏封其为兵部郎中,多次受郑成功委托秘密赴京会见郑芝龙。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卒,葬金门古坑乡湖南。(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董友、郑成功、郑经、郑芝龙》)
  董惟哲,明·沙堤人,崇祯九年(1636年)武举,率军勤王,在仙霞关与清军作战死难。
  董惟卿,明·沙堤人,隆武丙戌科(1646年)武举,追随郑成功反清复明。
  董晋轰,清·沙堤人,康熙庚辰科(1700年)武进士,任御前侍卫。
  董衡,清·沙堤人,雍正庚戌科(1730年)文进士,任定陶知县。
  宗祠沿革
  沙堤董氏宗祠始建于明代。
  清·嘉庆十年(1805年)扩建。
  民国十九年(1930年)重修。
  1989年,旅菲侨领董尚真捐资再重修。
  沙堤董氏宗祠较完整地保留闽南宗祠的古建筑风格。
  天井左侧耸立着一巨大天然石笋,露出地面约3.5米高,最大圆径达1.5米,形同春笋,无斧凿之痕迹。乡人传闻,此石笋摄日月之精华,沐雨露之膏泽,汲地泉以沾濡,禀士气以熏蒸,不与草木同枯,而与时序共荣,有“活笋”之称。故永宁有“永宁十八宝,不敌玉笋好”的说法,沙堤董氏也素以“玉笋传芳”为荣。
  正厅前横梁高悬“玉笋宗祠”匾额,下款题为“金门董氏诸裔孙立”。金门古坑乡(古称“许坑乡”)董氏与石狮沙堤董氏一脉相承,抗战胜利后,金门光复,两地宗亲继续亲密往来。1947年,沙堤董氏宗祠修谱晋主,金门董氏组团回沙堤谒祖归宗,敬献此匾。
  宗祠还有“振我宗风”匾额1方,系1991年金门古坑董氏宗亲组团返乡祭祖时敬献。
  宗祠现仍存一联:“八世袭封光祖德,五庚科甲振宗风。”指董兴子孙8世相袭、科第蝉联事。
旧馆驿董杨大宗祠
  董杨大宗祠,位于泉州城里古榕里旧馆驿南端。董、杨系出姬姓,一脉相承,迨至唐宋,两族交好,旧馆驿内的宗祠,是全国仅有的董、杨联宗史迹。2001年列入泉州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董杨同宗
  旧馆驿董杨氏始祖为董世兴。董世兴,南宋?浙江余杭人。以朝议郎任同安关监税入泉州,卒于官。家眷贫不得归故乡,友人晋江杨宣(梦龄)怜而收之,因以杨姓托居泉州(即晋江县城)。后董世兴子君选,以杨姓步入仕途,任潮阳县尹,遂为董杨氏。
  泉州旧馆驿杨氏《宗谱》载:“董世兴,浙江余杭人,姓董,授宋代朝议郎、同安关监税。卒于官,家眷贫不得归回乡。友人晋江杨宣怜而收之,因以其姓托居焉,为泉郡董杨之始祖也。”
  传至明代,董世兴第6世孙、杨道会从弟杨道宾,中万历丙戌(1586)科进士第二名,官至礼部左侍郎。曾题疏请复姓董,神宗皇帝御批:“既承久代,不准复姓,钦赐董杨公,仍以杨姓传嗣。”故杨道会、杨道宾后世所设神主题曰“董杨公”,而闽南董、杨两姓联宗,亲如手足,且相约两姓不联婚。(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杨道会、杨道宾》)
  随着族裔传衍,族亲遍布晋江、南安、惠安、金门等地,港、澳、台及旅居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董杨族人,也有一大部分是由闽南特别是泉州地区远播衍派而来的,因此,旧馆驿董杨大宗祠又称“全球董杨大宗祠”。
  1935年,在晋江曾坑的教育界名士、乡绅杨孙岱倡导下,晋江、南安、惠安、金门等地的族亲集聚泉州市区中山路实发银楼,首创成立“泉州董杨联谊会”。因此,海内外董杨童宗亲会在追溯其历史时,均称其为“抗战前始创于福建泉州”。
  1949年,杨孙岱移居菲律宾;次年(1950年),杨孙岱推动成立菲律宾董杨宗亲总会。廿世纪80年代,台湾全球董杨童宗亲会、马来西亚沙捞越董杨宗亲会等也相继成立。
  1995年起,由菲律宾董杨宗亲总会和台湾全球董杨童宗亲总会联手发起了一年一度的全球董杨童宗亲恳亲大会,这一传统延续至今。2013年10月,全球董杨童宗亲第十七届恳亲大会在泉州举行,来自台湾台北、高雄、台中、台南、新竹、宜兰、金门等地的14个董杨童宗亲社团220多位宗亲参加祭祖大典、泉州董杨大宗祠复建落成10周年、泉州市董杨联谊会创立80周年庆典等活动,此次台湾宗亲参加社团和人数创历届之最。
  宗祠沿革
  董杨大宗祠,坐东向西,占地约1亩。
  宗祠中原立有清·光绪五年(l874年)曾任内阁中书杨浚文、翰林院编修龚显曾书《重修旧馆杨氏宗祠记》碑,并叙其沿革。该碑1960年宗祠回向被改建时遗失,被后裔收藏,后找回,嵌在祠内的回廊墙壁上,但略有破损。文曰:
  “重修旧馆杨氏宗祠记
  泉州旧馆杨氏宗祠,其先南宋?世兴公由余杭入闽,本董姓,至君选公以杨姓入仕,遂为董杨氏,始建明?天顺辛巳,慕闲公构成三厅,面拱照墙,大门路东西向。历年久,日就倾圮。
  派下裔孙炳荣追念其祖雨公有志重兴,适捷南宫,旋殁于官,不果;道光□戍,其伯父梅生公任司训假归,复议举行,费浩再辍。炳荣思承先志,□□下力,薄费难支,爰议‘同姓如愿}主,乐输捐资者听之’。时则南乡□□□云祥公喜倡先},而福、泉、漳、台各外房外支同姓亦踊跃义举,目}□□□作兴事。
  爰就旧祠择吉重修,中改五厅,下向重筑,五间护厝一带购□扩之。始同治癸酉,讫光绪丁丑,凡五载竣。虽祖宗在天之灵默相其成,未始非派下炳荣之力云。
  光绪五年屠维单阏(屠维即天干“己”,单阏即地支“卯”;1879年)季秋,内阁侍读衔、中书选用道、曾坑杨浚谨识。
  赐进士出身、诰授奉直大夫、赏戴蓝翎、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龚显曾谨书。(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龚显曾》)”
  据上可知,董杨大宗祠始建于明?天顺五年辛巳(1461年),原称杨氏宗祠,为三开间三厅建筑,面拱照墙,大门路东西向。入清,年久倾颓,杨炳荣的先祖杨滨海(雨)想重修,不料于嘉庆十三年戌辰(1808年)上京会试高中进士,上任后不久便殁于官,事未果。道光六年丙戌(1826年),杨炳荣的伯父杨梅生时任司训,适告假归里,复议重修,但耗费甚大,力薄难支。至杨炳荣,按“捐资者可进神主禄位于祠堂”的老办法发动族人捐资,得到福州、泉州、漳州、台湾各外房外支同姓族人的响应,始于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年)动工,主祠三厅改为五厅,下向重建五间、护厝一列,购地扩之;光绪三年丁丑(1877年)竣工,历时五年。
  解放前,该宗祠一段时间成为国民政府部门的办公地点,后来由国民党军队325师进驻,遭破坏。
  解放初,宗祠为新峰街政办公地点,部分为民兵队部,神龛被拆除,改为舞台,正祠改为会议厅。1960年后,作为鲤中街道办事处,正祠经修缮,基本保持原貌。1996年鲤中街道办事处易址新建,宗祠转让给鲤中派出所,至此,宗祠全部拆除夷平。后归还董杨宗人掌管。
  1999年,全球董杨宗亲第五届恳亲会在泉州召开,议在原址按“提高、扩大、前进”原则重建,并提议把“杨氏宗祠”改名为“董杨大宗祠”。随后,包括香港、台湾等地区,以及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印尼等地的海内外宗亲,筹资约300万元动工开建,前后5年,于2003年竣工。2013年值宗祠落成10周年,全球董杨童宗亲第十七届恳亲大会在泉州召开。
  董杨大宗祠占地约1亩,两落带单护厝,五开间,硬山顶木结构建筑,保留明、清的建筑风格,红砖亮瓦,雕梁画栋,色彩斑斓,古朴典雅。
  大门延续明·天顺五年(1461年)规制,“大门路东西向”,即朝西打开,是“开偏门”的特殊结构。大门做塌寿处理,开通三门。门路木作精美,对看堵上各有数幅青石浮雕,黑漆大门彩绘着双门神,中门前置有1对仿古石鼓,上有青石金字匾额“董杨大宗祠”,左右柱联:“董杨一脉遗德泽,兰桂五洲绍箕裘。”
  大殿金光耀映,不管是三架坐梁上的瓜筒,还是神龛、笼扇、托木、狮座等处的木雕,全都做了擂金处理。殿前4条龙柱,昂然翻腾,刚柔相济。正殿中龛“厚德堂”内,奉祀董仲舒、杨震、董杨道宾(杨道宾。参见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杨道宾》),东龛供奉太一真人,西龛供奉杨延昭(杨六郎)。
  大殿前的回廊中,有一幅“祖德颂”四言诗碑,出自台湾董渊源之手,分4段,每段12句,四言骈体,韵押七阳,共192个字,依时序历述董杨族人源流和先祖们的崇德嘉行。
  祠中还有楹联:
  “祠宇飞光祖德,香烟鼎盛茂孙枝。”
  “经邦济世儒学宗师音尺先掊,格物致知科技泰斗走尺后贤。”
  “驾神舟乘羊角看鹏举银汗,光民族扬国威喜龙兴中华。”
  “仙子友英贤,一局曾消千日瞬;天王旌国手,三军为浚万年川。”
  “董杨一脉贻德泽,兰桂五洲绍箕裘。”
  “广川祖训昭百代,弘农家风扬九州。”
  “忠烈戍边庭扶宋室,英雄出巾帼光照杨门。”
  “提三尺剑肇开天国,兴太平军爵号东王。”
  “仁义贞廉祖德垂千载,勇勤智信宗贤遍五洲。”
  “根系古榕大宗同景仰,苗蕃四海骏业长振兴。”
  每年正月廿四,宗祠都举行春祭。
儒林辜氏宗祠(后庙、嘉德祠)
  俗称“后庙”,位于永春县五里街镇儒林村的金峰山下。
  辜氏宗祠是一座中国古代农村四合院式的古建筑。抬首可见宗祠祠匾“嘉德祠”三个镏金大字,左下角落款:“世裔:振甫谨书”并附印章;右上角留字“癸酉年彀旦”,这是台湾辜振甫先生用大红点金宣纸题书的。
  庭堂深处,栋梁之间另有匾额,一日“元拔”,一曰“文魁”,系辜氏先祖勤奋好学、文思过人的荣耀。据传,儒林村自古人文昌达,历代辜氏中登进士以上之第者有70余人,最高官至当朝丞相,可谓士子如林,故而得名“儒林”。
  祠堂右侧墙角上有辜氏后人浇铸的一块石碑,上面详细记载了辜姓来源:“辜氏原自商姓子氏由帝乙之弟王子比干为师,以忠谏而被剖心,夫人陈氏怀孕三个月恐祸及身逃于牧之野长林石室中,生子名泉字长思,遂以林为姓……至唐?太宗贞观八年,林正公登进士,爱民如子,遭奸人诬告入审,后得释。太宗认为林正公既贤直又难能有辛苦之德,以上古下辛合为一字赐姓‘辜',并封其堂‘嘉德'。”因此,如今在庙堂大门门柱上有联镌曰:“晋代分芽绵祖泽,唐宗赐姓表臣忠。”
  宗谱详实地记载着辜氏先祖在14世纪以前的衍派分支情况:林正之孙辜源任官遭忌,贬八闽辗转迁徙,部分定居永春,其他儿女陆续迁居江西、四川、闽南等地及台、港、新、泰、日、加、美等国家和地区。
  解放前,中国共产党永春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于日在辜氏宗祠召开,根据省委“布置闽南割据局面”的总策略,提出永春革命的目标是:“群众武装暴动和推翻现政权,建立苏维埃政权。”解放后,辜氏宗祠成为永春县中小学生德育基地。
  1993年8月,宗祠重修竣工,辜振甫得知后,立即飞雁传书:“振甫远籍东陲,受乡里之殊荣称道,惆怅汗颜。寻根之心,人皆有之,能逢适当机缘,再卜买棹之举。”
虹山彭氏家庙
  彭氏家庙位于洛江区虹山乡(古属晋江县辖),与仙游县交界,古有官道相通。
  彭氏始祖钱铿,黄帝7世裔孙,封国大彭(今江苏徐州),后裔以国为姓。商灭彭城国后,彭氏后裔迁居河南汝水等中源各地。迄后派衍河南,郡望称淮阳、称陇西。
  据《虹山彭氏族谱》记载,虹山彭氏先祖派在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今河南信阳市固始县),乃宣公后裔,难考其几世矣。先祖在唐僖宗时随王潮(参加泉州历史网《泉州人名录·王潮》)入闽,初居泉州,后迁到城西的南安;自彭枨起迁到晋江中山(今虹山),舍于瑁峰山下居之,遂以彭枨为虹山一世祖。
  彭枨子二:长彭相龄,福州监仓曹;次彭相荣,广州司户曹。
  3世彭烨(子三),4世彭延进,5世彭谦(子二),6世彭P(子二),7世彭顺,8世彭轩(子二),9世彭如高,10世彭汉湖(子二),11世彭卿月,12世彭潜,13世彭必后,14世彭孔晖,15世彭天与(子三)。
  16世彭源有、彭济有,分为东、西两房。从此一脉遁下,迄今繁衍到40世绵字行。
  18—37世昭穆:“秉文子仕宜,恒乔于茂孙,为可仲叔季,永建乃嘉芳。”37—57世又续:“诗书绵世泽,忠孝绍先贤,馀庆昌谟烈,发祥益寿年。”
  现在,虹山乡下设虹山、松角山、苏山,前坂、白凤等5村,全乡彭姓约有1万2千多人,位居洛江区5大姓之列,是福建省彭姓最大集居地。
  2世彭相荣,任广州司户曹,其子孙居粤。
  6世彭贤,字天禄,裔人称二十一公,南宋·乾道(;1173年)间分居莆田北头(横塘)。
  12世彭上春,子三;长曰彭连发,官兴化郡职授郎。约南宋·景炎(;1278年)年间,彭连发率子彭杰秀肇基仙游中坡(张埔),开虹山彭氏后裔频繁移居仙游之先,随后代有虹山族人移居仙游县城、东乡和西乡各处,有案可稽的高达49人次之众。
  16世彭明德迁仙游粪乾。
  20世彭思亮及子一心、仁心、存心,迁西乡打石兜。
  22世彭纪琚及子时成、时玉、时三,迁仙游西乡。
  23世彭恒解及子乌治迁居兴化城后常太里张城社边,彭香子居大田。
  25世彭孔居泉州城内。
  26世彭茂桀子孙迁南安。
  30世彭执居仙游城内,恂瑾派下彭奎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随母迁仙游(今鲤城城东万福村),彭来成居大田,彭豪分居福清,彭子荣迁浙江温州。
  31世彭纪金与子彬迁仙游城内,后分居永春;彭绸分居福清,彭其英分居厦门,彭叔粘迁浙江温州。
  32世彭月喜居大田,彭季捣居泉州城内,彭族、彭临、彭善耀、彭季尾迁浙江温州。
  33世彭福春、彭以声居泉州城内,恂瑾派下彭永曜迁仙游仁德里(今龙华金山),彭世通分居厦门,彭永昆分居建宁,彭光辉迁浙江温州。
  34世彭炮昌居泉州城内,彭生财分居漳州。
  35世彭金水居泉州城内。
  有清一代,迁移台湾的30人。最早记载迁移台湾的是26世彭懋彬(出生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以后27世5人、28世5人、29世3人、30至35世16。谱记有“往台湾”、“携眷往台”、“往台湾不归、无回”、“娶白姓香娘台湾人”、“娶台湾林氏悦娘”及“殁在台湾”等,但未记录具体往台时间。按推算,台湾现应有虹山系人口千人户以上。
  迁住夷洋的也有114人户,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等地。1923年在印尼江就已兴建彭氏祠堂,墓园依故乡名为“虹山亭”。
  人才踵接
  虹山彭氏子孙蕃衍,人才踵接。
  宋代,2世相龄,任福州监仓曹;相荣任广州司户曹。3世烨任团练节度使,历高州安抚使。4世延进和5世谦均任承务郎。6世P任南剑州教授。7世镇任通议大夫、兵部侍郎。8世轻任儒林郎。9世如高任宣议大夫。10世汉湖任遂昌教谕。11世卿月任徽猷阁侍制。12世潜任宣教郎。
  明、清时期也代不乏人,有进士5人。
  《虹山彭氏族谱》
  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6世、迪功郎彭P首修《虹山彭氏族谱》。
  随后,明·嘉靖八年已丑(1529年)19世彭珙,嘉靖三十八年已未(1559年)21世彭任,万历五年丁丑(1577年)21世彭仕迪、彭希陵、22世彭宜达,崇祯九年丙子(1636年)22世彭尚遗,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24世彭俞鼐,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24世彭纯庵(字乔美,讳钟),民国二十年辛未(1931年)彭秀春7次续修。近几年,彭国胜、彭德斌等又率众第8次重修。
  《虹山彭氏族谱》自首修至今,形成全套23册(卷首1册、宗支卷4册、世纪卷18册),卷帙浩翰、史料详实,且保存完整的姓氏宗谱资料,这在福建全省是屈指可数的&。
  沿革与规制
  家庙建于初创于北宋·天圣(年)年间,历代有6次较大修葺。1992年,旅居印尼锡江裔亲彭基成鸠资返梓按原貌重修。
  家庙坐申向寅,状若凤。现存主体祠枋540平方米。大门柱古联为:“支分唐朝历百载,祠占泉山第一家。”
许埭程氏家庙
  许埭程氏家庙,位于惠安县辋川镇许埭村下埭。2002年11月列为惠安县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末期,河南洛阳程氏族人肇基许埭。此地原称“苦地”,因许姓入住,谐音改为“许埭”。
  程氏家庙始建于清·乾隆(;1795年)年间。1983年、1997年重修。
  家庙坐北朝南,面积200平方米,由门厅、两廊和祀厅组成。门厅设中门和左、右偏门。&祀厅面阔3间,进深4间,抬梁结构,硬山式屋顶。有“理学”牌匾,纪念先祖、北宋理学大师程颐、程颢。
  家庙前为土埕,面积400平方米,竖有清代旗杆石夹板6副。
  家庙前尚存始建时的浮雕石柱础,工艺精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谢氏有多少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