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终末速度 Vt, gamma 函数=B/m=r, 角度x, 初速度V0 求:时间t [(Vt+V0*sinx)(1-e^-r*t)]/r-Vt*t=0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途中经过相距27m的A、B两点所用时间为2s,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15m/s.求:(1)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2)A点与出发点间的距离;(3)汽车从出发点到A点的平均速度大小.
白诺大好人524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由题意知从O到B汽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设过A点时速度为vA,则对AB段平均速度&AB=0+vt2=A+vB2故由sAB=ABotAB=A+vB2otAB解得&vA=12m/s&(2)对AB段由t-v0t=vB-vAtAB=1.5m/s2对OB段有v0=0,由vt2-v02=2as得OA=v2A-v202a=48m(3)对OA段平均速度OA=0+vt2=0+vt2=6m/s
为您推荐:
(1)平均速度0+vt2=.知道A、B两点的位移和运动时间,可求出平均速度,知道末速度,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求知初速度.(2)知道A、B两点的速度和时间,根据公式B-vAt求出加速度,再根据vt2-v02=2as求出A点与出发点间的距离.(3)根据平均速度公式0+vt2求出汽车从出发点到A点的平均速度大小.
本题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平均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考点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速度位移公式vt2-v02=2as,以及平均速度公式0+vt2.
扫描下载二维码& 动能定理的应用知识点 & “(2012o山东)如图所示,一工件置于水...”习题详情
16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0.0%
(2012o山东)如图所示,一工件置于水平地面上,其AB段为一半径R=1.0m的光滑圆弧轨道,BC段为一长度L=0.5m的粗糙水平轨道,二者相切于B点,整个轨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P点为圆弧轨道上的一个确定点.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其质量m=0.2kg,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工件质量M=0.8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取g=10m/s2)(1)若工件固定,将物块由P点无初速度释放,滑至C点时恰好静止,求P、C两点间的高度差h.(2)若将一水平恒力F作用于工件,使物块在P点与工件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①求F的大小.②当速度v=5m/s时,使工件立刻停止运动(即不考虑减速的时间和位移),物块飞离圆弧轨道落至BC段,求物块的落点与B点间的距离.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2-山东
分析与解答
习题“(2012o山东)如图所示,一工件置于水平地面上,其AB段为一半径R=1.0m的光滑圆弧轨道,BC段为一长度L=0.5m的粗糙水平轨道,二者相切于B点,整个轨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P点为圆弧轨道上的一个确定点....”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物块从P点下滑经B点至C点的整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求解(2)对物体、工件和物体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3)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和几何关系求解.
解(1)物块从P点下滑经B点至C点的整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mgh-μ1mgL=0代入数据得:h=0.2m…①(2)①设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P点与圆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θ,由几何关系可得cosθ=R-hR…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物体有mgtanθ=ma…③对工件和物体整体有F-μ2(M+m)g=(M+m)a…④联立①②③④式,代入数据得F=8.5N…⑤②设物体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水平位移为x1,物块落点与B间的距离为 x2,由运动学公式可得h=12gt2…⑥x1=vt…⑦x2=x1-Rsinθ…⑧&联立①②⑥⑦⑧式,代入数据得x2=0.4m答:(1)P、C两点间的高度差是0.2m;(2)F的大小是8.5N;(3)物块的落点与B点间的距离是0.4m.
该题考查了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平抛运动的规律多个知识点,关键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和过程分析.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2012o山东)如图所示,一工件置于水平地面上,其AB段为一半径R=1.0m的光滑圆弧轨道,BC段为一长度L=0.5m的粗糙水平轨道,二者相切于B点,整个轨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P点为圆弧轨道上的一...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2012o山东)如图所示,一工件置于水平地面上,其AB段为一半径R=1.0m的光滑圆弧轨道,BC段为一长度L=0.5m的粗糙水平轨道,二者相切于B点,整个轨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P点为圆弧轨道上的一个确定点....”主要考察你对“动能定理的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动能定理的应用
与“(2012o山东)如图所示,一工件置于水平地面上,其AB段为一半径R=1.0m的光滑圆弧轨道,BC段为一长度L=0.5m的粗糙水平轨道,二者相切于B点,整个轨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P点为圆弧轨道上的一个确定点....”相似的题目:
(2012o河北模拟)如图所示,粗糙弧形轨道和两个光滑半圆形轨道组成翘S形尾巴的轨道.已知两个半圆轨道的半径均为R,端点B、C、D、E在同一竖直线上,连接处C、D间有较小空隙,刚好能够让小球通过,C、D间的距离可忽略.粗糙弧形轨道最高点A与圆形轨道最低点B的高度为h.从A点由静止释放一个可看做质点的小球,球过B点无能量损失,小球沿轨道运动后从E点水平飞出,落到水平地面上,落点F到B点的水平距离为s.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不计空气阻力,求:(1)小球从E点水平飞出时的速度大小.(2)小球运动到E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3)小球沿轨道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在冬天,高为h=1.25m的平台上,覆盖一层薄冰,一乘雪橇的滑雪爱好者,从距平台边缘s=24m处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平台边缘滑去,如图所示,当他滑离平台即将着地时的瞬间,其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45°,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滑雪者着地点到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是多大;(2)若平台上的薄冰面与雪橇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0.05,则滑雪者的初速度是多大?
(2012o安庆二模)如图所示,AB为倾角θ=37°的斜面轨道,轨道的AC部分光滑,CB部分粗糙.BP为圆心角等于143°半径R=1m的竖直光滑圆弧形轨道,两轨道相切于B点,P、0两点在同一竖茛线上,轻弹簧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0由端在斜面上C点处,现有一质量m=2kg的物块在外力作用下将弹簧缓慢压缩到D点后(不栓接)释放,物块经过C点后,从C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12t-4t2(式中X单位是m,t单位是s),假设物块笫一次经过B点后恰能到达P点,sin37°=0.6,cos37°=0.8,g取1Om/s2.试求:(1)若CD=1m,试求物块从D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弹簧对物块所做的功;(2)B、C两点间的距离x(3)若在P处安装一个竖直弹性挡板,小物块与挡板碰撞时间极短且无机械能损火,小物块与弹簧相互作用不损失机械能,试通过计箅判断物块在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后的运动过程中是否会脱离轨道?
“(2012o山东)如图所示,一工件置于水...”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2012o徐汇区一模)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电流I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得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成正比.通电的弹体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现欲使弹体的出射速度增加至原来的2倍,理论上可采用的方法是(  )
2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最大值fm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  )
3在真空中的光滑水平绝缘面上有一带电小滑块.开始时滑块静止.若在滑块所在空间加一水平匀强电场E1,持续一段时间后立刻换成与E1相反方向的匀强电场E2.当电场E2与电场E1持续时间相同时,滑块恰好回到初始位置,且具有动能Ek.在上述过程中,E1对滑块的电场力做功为W1,冲量大小为I1;E2对滑块的电场力做功为W2,冲量大小为I2.则(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在真空中的光滑水平绝缘面上有一带电小滑块.开始时滑块静止.若在滑块所在空间加一水平匀强电场E1,持续一段时间后立刻换成与E1相反方向的匀强电场E2.当电场E2与电场E1持续时间相同时,滑块恰好回到初始位置,且具有动能Ek.在上述过程中,E1对滑块的电场力做功为W1,冲量大小为I1;E2对滑块的电场力做功为W2,冲量大小为I2.则(  )
2(2005o江苏)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着一个滑块,用轻绳系着滑块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以大小恒定的拉力F拉绳,使滑块从A点起由静止开始上升,若从A点上升至B点和从B点上升至C点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滑块经B、C两点时的动能分别是EKB、EKC,图中AB=BC,则一定有(  )
3在离地面高为h处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的物块,抛出时的速度为V0,当它落到地面时速度为V,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则在此过程中物块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等于(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2012o山东)如图所示,一工件置于水平地面上,其AB段为一半径R=1.0m的光滑圆弧轨道,BC段为一长度L=0.5m的粗糙水平轨道,二者相切于B点,整个轨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P点为圆弧轨道上的一个确定点.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其质量m=0.2kg,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工件质量M=0.8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取g=10m/s2)(1)若工件固定,将物块由P点无初速度释放,滑至C点时恰好静止,求P、C两点间的高度差h.(2)若将一水平恒力F作用于工件,使物块在P点与工件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①求F的大小.②当速度v=5m/s时,使工件立刻停止运动(即不考虑减速的时间和位移),物块飞离圆弧轨道落至BC段,求物块的落点与B点间的距离.”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2012o山东)如图所示,一工件置于水平地面上,其AB段为一半径R=1.0m的光滑圆弧轨道,BC段为一长度L=0.5m的粗糙水平轨道,二者相切于B点,整个轨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P点为圆弧轨道上的一个确定点.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其质量m=0.2kg,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工件质量M=0.8k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取g=10m/s2)(1)若工件固定,将物块由P点无初速度释放,滑至C点时恰好静止,求P、C两点间的高度差h.(2)若将一水平恒力F作用于工件,使物块在P点与工件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①求F的大小.②当速度v=5m/s时,使工件立刻停止运动(即不考虑减速的时间和位移),物块飞离圆弧轨道落至BC段,求物块的落点与B点间的距离.”相似的习题。某同学在某砖墙前的高处水平抛出一石子.石子在空中运动的部分轨迹照片如图所示.从照片可看出石子恰好垂直打在一倾角为37°的斜坡上的A点.已知每块砖的平均厚度为20cm.抛出点到A点竖直方向刚好相距100块砖.求:(1)石子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2)石子水平抛出的速度v0.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某同学在某砖墙前的高处水平抛出一石子,石子在空中运动的部分轨迹照片如图所示.从照片可看出石子恰好垂直打在一倾角为37°的斜坡上的A点.已知每块砖的平均厚度为20cm,抛出点到A点竖直方向刚好相距100块砖,求:(1)石子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2)石子水平抛出的速度v0.
(1)由题意可知:石子落到A点的竖直位移y=100×20×10-2m=20m由y=12gt2得t=2s(2)由A点的速度分解可得v0=vy&tan37°又因vy=gt,解得vy=20m/s故v0=15m/s.答:(1)石子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2s.(2)始终水平抛出的速度为15m/s.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恩里科?费米把事先准备好的碎纸片从头顶上方撒下,碎纸片落到他身后约2m处.由此,费米推算出那枚原子弹的威力相当于1万吨TNT炸药.假设纸片是从1.8m高处撒下.请你估算当时的风速是______m/s,并简述估算的方法______.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上海
题型:问答题
如图所示,一高度为h=0.2m的水平面在A点处与一倾角为θ=30°的斜面连接,一小球以v0=5m/s的速度在平面上向右运动.求小球从A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平面与斜面均光滑,取g=10m/s2).某同学对此题的解法为:小球沿斜面运动,则hsinθ=v0t+12gsinθ?t2,由此可求得落地的时间t.问:你同意上述解法吗?若同意,求出所需的时间;若不同意,则说明理由并求出你认为正确的结果.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河南二模
题型:问答题
如图所示,半径R=0.4m的光滑半圆轨道与粗糙的水平面相切于A点,质量为m=1kg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由C点运动到A点,物体从A点进入半圆轨道的同时撤去外力F,物体沿半圆轨道通过最高点B后做平抛运动,正好落在C点,已知xAC=2m,F=15N,g取10m/s2,试求:(1)物体在B点时的速度大小以及此时半圆轨道对物体的弹力大小;(2)物体从C到A的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广东模拟
题型:多选题
如图所示为推行节水工程的转动喷水“龙头”,“龙头”距地面高为h,其喷灌半径可达10h,每分钟喷出水的质量为m,所用的水从地下H深的井里抽取,设水以相同的速率喷出,水泵的效率为η,不计空气阻力.则(  )A.喷水龙头喷出水的初速度为52ghB.水泵每分钟对水所做的功为mg(H+25h)C.带动水泵的电动机的最小输出功率为mg(H+26h)ηD.带动水泵的电动机的最小输出功率为mg(H+26h)60η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将一个质量为2.0Kg的小球从离地面15m高的地方水平抛出,抛出时小球的速度为10m/s,忽略空气对小球的阻力.求:(1)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2)小球的重力势能的减小量.(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半径为R=0.9m的光滑半圆形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与水平面相切于A点,在距离A点1.3m处有一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质量为m=0.5kg,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施加一个大小为F=11N的水平推力,运动到A点撤去推力,滑块从圆轨道最低点A处冲上竖直轨道.(g=10m/s2)问:(1)滑块在B处对轨道的压力;(2)滑块通过B点后的落地点到B点的水平距离.
科目:高中物理
电阻为R的矩形线框abcd,边长ab=L,ad=h,质量为m,自某一高度自由落下,通过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场区域的宽度为h,如图3所示.若线框以恒定速度通过磁场区域,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是多少?(不考虑空气阻力)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多选题
有一个物体在h高处,以水平初速度v0抛出,落地时的速度为vt,竖直分速度为vy,下列公式能用来计算该物体在空中运动时间的是(  )A.v2t-v20gB.vt-v0gC.2hgD.2hvy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秒内经过的位移是x.它的初速度为v0.t秒末的速度为vt.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为A.B.C.D.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秒内经过的位移是x,它的初速度为v0,t秒末的速度为vt,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为A.B.C.D.
AD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知,=.又x=v0t+at2,所以== =v0+at,有vt=v0+at则=v0+(vt-v0)=.故A、D正确,B、C错误.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某城市交通部门规定汽车在市区某些街道行驶速度不超过36 km/h,一辆汽车在该水平路段急刹车时车轮抱死,沿直线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交警测得车轮在地面上滑行的轨迹长s="10" m,从手册中查出该车车轮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2,g取10 m/s2.(1)请你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超速行驶;(2)目前,有一种先进的汽车制动装置,可保证车轮在制动时不被抱死,使车轮仍有一定的滚动,安装了这种防抱死装置的汽车,在紧急刹车时可获得比车轮抱死更大的制动力,从而使刹车距离大大减小,假设汽车安装防抱死装置后刹车制动力恒为F,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t,汽车的质量为m,汽车刹车前匀速行驶的速度为v,试推出驾驶员发现情况后,紧急刹车时的安全距离x的表达式.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甲车停在平直公路上,乙车以速度v0=20m/s从甲车旁驶过,同时甲车启动开始追赶乙车。已知甲车的启动加速度为a=5m/s2,达到其最大速度v=30m/s后做匀速运动。试问:(1)甲车追上乙车时是在加速阶段还是匀速阶段?(2)甲车追上乙车一共所花的时间是多少?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8分)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s,然后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10s,求:(1)汽车在这20s内的位移是多大?(2)汽车在这20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2分)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本图中没有画出),如下图所示,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B=3.80 cm,BC=4.60 cm,CD=5.40 cm,DE=6.20 cm,EF=7.00 cm,FG=7.80 cm。 (1)试根据纸带上的距离,计算出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D=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3)根据上图中的v-t图线,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m/s2.(保留一位有效数字)(4)计算出打下G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是2m/s,加速度大小是0.5m/s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那么,它在3秒前的速度和3秒后的速度大小分别为&&&&(&&)A.1.5m/s     3.5m/s      B.3.5m/s  0.5m/sC.0.5m/s   3.5m/sD.3.5m/s  1.5m/s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14分)如图所示,物块A、木板B的质量均为m=10kg,不计A的大小,B板长L=3m。开始时A、B均静止。现给A以2m/s的水平向右的初速度从B的左端开始运动,同时给A施加一个=30N的水平向右的外力。已知A与B、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3和μ2=0.1。g取10m/s2。(1)通过计算说明:物块A能不能滑离木板B?(2)木板B滑行m需要多少时间?(3)木板B滑行7m的过程中,外力做了多少功?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 m,则&&&&&&&&(&&&&)A.前3s的位移是6 m B.3s末的速度是3.6 m/sC.3s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D.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5.4 m/s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一儿童玩具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幼儿用与水平面成53°角的恒力拉着它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已知拉力F="3.0" N,玩具的质量m="0.5" kg,经时间t="2.0" s,玩具移动了s="4" m,这时幼儿松开手,问玩具还能运动多远?(取g=10& m/s2,sin53°=0.8,cos53°=0.6).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当前位置:
>>>(13分)如图所示,一质量m=0.4kg的小物块,以v0=2m/s的初速度,在..
(13分)如图所示,一质量m=0.4kg的小物块,以v0=2m/s的初速度,在与斜面成某一夹角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t=2s的时间物块由A点运动到B点,A、B之间的距离L=10m。已知斜面倾角θ=30o,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1)求物块加速度的大小及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2)拉力F与斜面的夹角多大时,拉力F最小?拉力F的最小值是多少?
题型:计算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3m/s2&&& 8m/s&&&(2)300&&&&&试题分析:(1)设物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为v,由运动学公式得:&&&&&&&(2分)&&&&&&&&(2分)联立以上两式,代入数据解得:,&&&&&&(2分)(2)设物块所受支持力为FN,所受摩擦力为Ff,拉力与斜面之间的夹角为α。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分)&&&&&&&&&(1分)又&&&&&&&(1分)联立解得:&&&&&&&&&(1分)由数学知识得:&&&&&&&&&(1分)由上式可知对应的F最小值的夹角α=300&&&&&&&&&&&&&&(1分)代入数据得F的最小值为:&&&&&&&&&&&&(1分)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13分)如图所示,一质量m=0.4kg的小物块,以v0=2m/s的初速度,在..”主要考查你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基本公式:①速度公式:vt=v0+at;②位移公式:s=v0t+at2;③速度位移公式:vt2-v02=2as。
推导公式:①平均速度公式:V=。 ②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③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公式:。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 ④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差值是恒量,即ΔS=Sn+l–Sn=aT2=恒量。 ⑤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比例关系(设T为相等的时间间隔,s为相等的位移间隔): Ⅰ、T末、2T末、3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n=1:2:3:……:n; Ⅱ、T内、2T内、3T内……的位移之比为:s1:s2:s3:……:sn=1:4:9:……:n2; Ⅲ、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sⅠ:sⅡ:sⅢ:……:sN=1:3:5:……:(2N-1); Ⅳ、前一个s、前两个s、前三个s……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1:t2:t3:……:tn=1:……:; Ⅴ、第一个s、第二个s、第三个s……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Ⅰ、tⅡ、tⅢ:……:tN=1:……:。追及相遇问题:①当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由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会不断发生变化,两物体间距会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这时就会涉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等问题。②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Ⅰ、速度大者减速(如匀减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小者(如匀速运动): Ⅱ、速度小者加速(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追速度大者(如匀速运动):③相遇问题的常见情况:Ⅰ、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Ⅱ、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时即相遇。知识点拨:
例: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为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AB=BC=CD=DE,一物体由A点静止释放,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
B.& 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
C.& 物体从A运动到E的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D.&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
解析:由及得,即A正确。由得,则,,,,由此可知B正确。由得,即B点为AE段的时间中点,故,即C正确。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若时间相等,速度增量相等,故D错误,只有D符合题意。
发现相似题
与“(13分)如图所示,一质量m=0.4kg的小物块,以v0=2m/s的初速度,在..”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5360492431354549110779107716986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ammaproteobacteria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