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四面环海为什么武汉暴雨全城被淹后还被淹

海洋大省海南竟陷入缺水“困局”-中新网
海洋大省海南竟陷入缺水“困局”
日 09:02 来源:经济参考报  
  表面上拥有良好水利条件的海南岛,却面临着比较突出的工程性和季节性缺水问题。去年5月份开始,海南省内大部分市县遭遇了严重旱情,暴露出水利工程建设“短板”。记者近日采访获悉,海南将“大水网”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和“多规合一”的《海南省总体规划》,构建高效的水网保障体系,补齐水利短板。
  海洋大省面临缺水困境
  “去年800多亩香蕉基本上绝收了,损失了几百万。”记者近日在海南省东方市见到香蕉种植户马小东时,他仍未从去年的旱灾中恢复过来。据他介绍,去年在这个市的戈枕水库旁租的地一连几个星期抽不出水灌溉,水库基本见底。
  海南西部的东方市、昌江黎族自治县是去年海南发生旱情的重灾区。昌江县坐拥昌化江、珠碧江这两条径流量较大的河流,还处在石碌水库、大广坝两座中大型水库的灌区范围,但旱情严重时,昌江县部分农村出现人畜饮水困难,需要外运自来水进行补给,农业灌溉遭到较大影响。
  海南省三防办副主任陈武说,海南虽然处于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降水丰沛,且四面环海,但区域性、季节性、工程性降水问题却异常突出。海南多年平均降雨量1750毫米,但空间分布不均,岛中部及东北部雨量多,西南部与量少,而且非汛期降水量不到全年的20%,降水量年际变化大,丰水年和枯水年相差可达数倍。
  陈武说,水利设施建设的滞后性是加剧海南缺水严重性的另一大因素。海南全省现有水利工程库容72亿立方米,仅占径流量的23.7%,由于缺乏拦蓄工程,大部分径流白白流入大海。由于多数中小型水库、渠系之间缺乏有效连通,不能实现丰枯调剂、应急调度。“去年旱情时三亚大隆水库有水供不出,赤田水库缺水引不进,造成三亚市生活用水告急,充分暴露了现状水网在特大旱情面前的脆弱性。”
  昌江石碌水库是昌江工程性缺水的典型代表。据昌江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县现有水源工程300多宗,年设计供水能力2.17亿立方米,而由于灌区配套、管理等多种原因,实际年供水能力仅为1.72亿立方米。石碌水库工程管理局干部卢平说,作为昌江县最大的水库,因库容量小,旱季蓄不住水,汛期时又不能大量蓄水,造成径流浪费,水库的调节作用不大。
  “大水网”建设迫在眉睫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作为一个岛屿型省份,天然存续能力弱,水网建设不健全将严重影响海南的经济社会发展,防灾、自然生态、城乡供水等方面的风险开始显现。
  一是抵御洪(潮)涝能力风险下降。海南一些乡镇干部告诉记者,水利工程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突出,一些水利设施除了干渠、支渠有人管理,其他的斗渠、农渠、毛渠基本很少有人管。记者在昌江、文昌等市县采访时发现,一些农田中斗渠、农渠、毛渠年久失修的情况比较普遍,有些杂草丛生,有些被泥沙淤塞,水流不畅,严重影响了行洪过水能力。陈武表示,海口、文昌、琼海、万宁等海南东部沿海城镇排水设施建设标准低,受潮水顶托,河流泄洪入海通道不畅,极易导致城市内涝,农田淹水等问题。
  二是水生态环境风险凸显,水资源保护难度大。昌江县多名水务干部表示,由于规划建设问题,昌江境内河流存在减脱水段,生态廊道功能受损。据介绍,昌江县境内重要河流昌化江流域内小型水电站69座,多为饮水式电站,造成减脱水段增加,对河道生态流量影响较大,引起流域内湿地退化。同时,海南的河流还多呈现丰枯期明显,枯水期天然径流量小,河道水体纳污能力低等问题。
  三是城乡供水多为单水源,供水安全风险大。陈武说,海南省目前水利设施供水能力基本可满足生活和工业用水需求,但城市供水均为单水源,应对持续干旱和严重干旱的能力较低,供水安全普遍存在。海南省的定安县、文昌市、五指山市已经连续几年出现城市水源不足问题。记者在白沙、昌江等多地了解到,海南西部农村地区依然“靠井吃饭”,一些群众反映,村里没有应急备用水源,一旦机井出现干枯,生活用水困难将会凸显。
  需合理规划多方发力
  据了解,海南“多规合一”试点所编制的《海南省总体规划》中将全省路网、光网、电网、气网和水网等“五网”基础设施作为发展建设的重点。其中水网建设方面,将着力构建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三大体系,进一步降低洪涝灾害损失,提升海南岛水资源科学配置和灵活调度水平,从根本上解决海南岛重点地区的工程性缺水,确保生活、生产、生态供水安全。
  海南省省长刘赐贵表示,打造“大水网”,旨在加快推进从粗放用水方式向集约用水方式的根本转变,需要结合全省的建设布局,统筹协调丰枯并济、产业集聚、休闲旅游等多项功能,优化空间布局,预留发展哦那个件,促进流于与区域、城市与农村水流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省生态环保相协调。
  在海南省水务部门编制的《海南省水网建设规划》中记者看到,海南的“大水网”建设将主要围绕四大内容建设。一是实现水资源科学高效配置。海南将在“十三五”期间启动全岛水系连通工程。二是弥补储水能力不足。建设现代农业水利建设工程和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海南省将在“十三五”期间上马多项水库和江河饮水工程。三是强化饮水安全和管理。四是推动水利扶贫攻坚,一揽子解决贫困县农村饮水安全、防洪排涝、农业灌溉、水生态建设等问题。
  陈武表示,“大水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耗资大,需要多部门协同。海南的水网规划要与行业、省的统一规划相衔接,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也非常重要。海南还将探索创新投资融资体制,组建省级水利投融资平台,引进投资机构参与水利投资体制改革,谋求资金效益最大化。
【编辑:左盛丹】
>社会新闻精选: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海口海甸岛为何无法摆脱被淹的宿命?
  人民网海南视窗评论员:梁杉  
接连两个台风,让海南黄金周“望雨兴叹”。连续的大风以及连日来的暴雨不断,也让出行的人们吃够了苦头。据最新气象预报,未来两天,海南岛的东北部将持降大雨,特别是海口,城区的防雨形势严峻,几乎在10月4日的一夜之间,海甸岛就已经变成了泽国,多条道路被雨水淹没,汽车抛锚,行人遭阻,花木被泡,人在车里如行船……  
每逢大雨必被淹,这似乎已经成为海甸岛的标签,甚至是宿命。  
据人民网海南视窗5日上午报道,连续两天的暴雨,海口各城区中海甸岛被淹情况最为严重,从发布的图片来看,部分居民楼一楼的大门已被淹至一米多高。大雨还在不间断地继续,河流和排水沟的水位不断上涨,汽车已经不敢再往前开,居民买菜买米都成了大问题。一些网友在网上不断呼唤:海甸岛何时不再被水淹?  
不可否认,这两年为城市排水,有关部门做了不少实事,也见到了不错的效果,海口原来下雨时经常被淹的主干道情况有所好转。但海甸岛似乎与这些无关,始终还是下雨时人们的一大块心病。不说是大雨,平时下中雨,海甸岛的道路也有可能被淹,而如果持续一个小时的大雨,不用到现场,就知道海甸岛的哪几条主要路段已经被淹。海甸岛被淹,在海口市民的眼里,好像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闻了,如果哪一天海甸岛在暴雨中没有被淹,那才是大新闻。  
海口城市基础设施薄弱,海甸岛绝大部分是早年填海填出来的,排水系统不完善,地势低洼容易引起海水倒灌,其实这些问题十多年前已经发现,但是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海甸岛的排水月月喊,年年喊,年年投入改造,但就是摆脱不了被淹的宿命,其中缘由无人知晓?  
如今,暴雨还在继续,海甸岛的居民还在“汪洋”当中,问题摆开来看,除了天灾,除了城市基础的历史因素外,我们还得从“人”的身上找原因。我们不相信,用科学的方法,凭坚定的意志终结不了海甸岛被淹的宿命。
(本文来源:人民网)
没有相关新闻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366075条
评论298806条
评论193568条
评论189593条
评论171219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海南暴雨四级预警 东方市街道被淹转移逾4000人_新浪新闻
  图为海南省东方市八所镇龙珠商城被水淹。 符永华 摄图为海南省东方市八所镇街道被水淹。 符永华 摄
  中新网海口7月20日电 (记者 付美斌)20日上午,海南岛西南部和东部地区以及北部的局部地区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其中20日8时-13时区间,东方市区降雨量达到203.9毫米,八所镇部分街道被淹。据东方市“三防办”统计,截止20日16时,该市已安全转移4230人。
  据气象部门监测,受偏西急流和季风槽影响,20日上午海南岛西南部和东部地区以及北部的局部地区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其余地区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据统计,7月20日08时-13时,全岛共有42个乡镇(区)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有11个乡镇(区)雨量超过100毫米,最大为东方市区203.9毫米。过程雨量统计方面,17日20时-20日13时,全岛共有74个乡镇(区)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南部和西部地区共有15个乡镇(区)雨量超过200毫米,6个乡镇(区)雨量超过300毫米(三亚、东方和乐东各2个),4个乡镇(区)雨量超过400毫米(三亚和东方各2个),最大为三亚天涯区554.5毫米。
  20日16时40分许,记者从东方市“三防办”了解到,该市已有16.8万人受灾,截止20日16时,该市已将八所镇及周边村庄低洼民居中的村民安全转移,共有4230人。东方市“三防办”工作人员介绍,东方龙珠商城等低洼路段,积水深达1米3左右。
  当日上午,海口市区已普降大雨,致滨海大道海口港路段、滨涯路等地积水严重,美林路、永万路等道路被淹。
  海南省气象台预计,20日下午到夜间,本岛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仍有较强降水,雨量可达50-80毫米;其余地区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21日起降水减弱。
  另外,南海热带低压于20日中午在南海北部海面上生成,下午2点钟其中心位于北纬20.3度、东经112.0度,也就是在文昌市东偏北方约120公里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7级,风速达到15米/秒。预计,该低压中心将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逐渐向广东西部一带沿海靠近,强度变化不大。
  海南省气象部门提请有关部门密切关注其动态,在相关海域作业的渔船应迅速回港避风。(完)  (原标题:海南暴雨四级预警 东方市街道被淹转移逾4000人)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陈凯歌必须道歉——这已经成为相当多的网民的共识。大家在共识中还顺便提及,吴承恩应该道歉,蒲松龄应该道歉,金庸应该道歉,他们都丑化过道士或道教。嗯,金庸把引志平丑化得尤其厉害,竟然玷污小龙女。贾玲不是因为玷污花木兰的形象而道歉了吗?
衡阳市人大的这位副主任,她的问题已经引起纪检部门的注意,并已经着手调查,在这个节骨眼上,朱玉萍“坠楼”了。官员频频曝出“坠楼”的新闻,并不是楼上的官员“不小心”,而是太“小心翼翼”了。而“坠楼”与“跳楼”,这个问题更应该严肃的对待了。
本次奥数竞赛中国输给美国,并不完全就一定是“奥数取消加分”以及“中国学生不玩奥数”的直接体现。此语境下,对这条“中国失掉奥数冠军”阐释那些虚幻的意义,则就根本都是一些主观臆想或意淫。
生育政策的调整事关全局、事关长远,说它关系到整个中国的前途命运,并不夸张,同时它也攸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权衡利弊,审慎决策,尤其应该开门决策,让更广的人民群众参与进来,以汇集更多智识,取得更大共识,亦让民众更明白决策走向,从而及早做出生活规划。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 />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海南岛四面环海,且地处热带,纬度较低,冬 - 跟谁学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例如“书法”搜索吉安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海南岛四面环海,且地处热带,纬度较低,冬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海南岛四面环海,且地处热带,纬度较低,冬季太阳高度全国最大,白昼全国最长,获得太阳辐射较多,加上海风的调剂,因此冬季气温较高,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在16℃以上。南部的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更是暖热。虽然冬季风有时可达本岛,但势力已成强弩之末。在冬季风影响之时,全岛各地有一定程度的降温,降温幅度由北向南减小。偶遇寒潮南下,降幅有所增大,但持续时间不长,特别是有中部山地的阻挡,致使海南岛南部的气温变化不大,三亚市的月均温仍在20℃以上;夏季,由于太阳高度增大,白昼变长,太阳辐射增强,全岛普遍高温,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在25—29℃之间,中部山区比较凉爽。不过,由于受到来自海洋、风向偏南的夏季风影响,大部分地区仍是“夏无酷暑” 。又因夏季多云雨,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太阳辐射,天气阴凉,故有“一雨成秋”之说。有统计资料表明,海南岛暑热日(32℃以上)不多,酷热日(37℃以上)极少,极端最高温出现过40.3℃(1983年5月澄迈县)的记录,但属罕见。相比之下,新疆吐鲁番盆地却有49.6℃的记录,江西吉安也有47.2℃的记录。长江沿岸的南京、武汉和重庆,素有“三大火炉”之称,暑热日达50—70天之久,酷热日也有多次出现。海南岛在盛夏时节,除中午的太阳底下外,一般都可感觉到“快意和风海上来” 。
海南岛极端最高气温一般>38℃,曾有过40.3℃的最高记录,其中出现时间以4、5月居多,一般多为西南干热风的影响造成。6、7月份因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或台风前缘下沉气流影响,也会出现闷热天气。若以全岛南北两部分进行比较,则年平均气温是南部高于北部,但极端最高温却是北部高于南部。
  降水丰富,分配不均 海南岛为热带海洋所包围,深受海洋的影响,降水丰富,年均降水量为毫米。然而,又由于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降水时空差别甚大。首先是有明显的雨、旱季之分和丰、歉年之别,具体表现在降水的季节差异和年际差异两大方面。降雨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4—10月的雨量占全年的80—90%。进入4月后,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盛行,带来了大量的降水。降水类型以对流雨和台风雨为主,大雨、暴雨次数多,强度大。冬、春季降水较少。北风南侵时,海南岛北部常出现阴雨连绵的准静止锋天气。年际之间,降水量差别甚大,丰水年往往是歉水年的二至三倍,西南部甚至超过五倍;其次是降水的地区分布不平衡,明显表现在东部多西部少,向风坡多背风坡少。由于中部山区对东南季风的阻挡和抬升作用,处于迎风坡位置的琼中县东部和万宁县西部的地区、丘陵地区,成为海南岛的多雨中心,平均年降水量达2440毫米,最高年份可达5000毫米。而处于海南岛西部背风位置的东方市沿海地带,则是全岛的少雨地区,年降水量不足900毫米。西南季风虽然有时可达本岛,但多为受中南半岛山脉阻挡抬升后过来的下山风,焚风效应比较明显,受其影响的西南东方市、昌江县一带,干热现象更加突出。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海南岛四面环海,且地处热带,纬度较低,冬季太阳高度全国最大,白昼全国最长,获得太阳辐射较多,加上海风的调剂,因此冬季气温较高,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在16℃以上。南部的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更是暖热。虽然冬季风有时可达本岛,但势力已成强弩之末。在冬季风影响之时,全岛各地有一定程度的降温,降温幅度由北向南减小。偶遇寒潮南下,降幅有所增大,但持续时间不长,特别是有中部山地的阻挡,致使海南岛南部的气温变化不大,三亚市的月均温仍在20℃以上;夏季,由于太阳高度增大,白昼变长,太阳辐射增强,全岛普遍高温,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在25—29℃之间,中部山区比较凉爽。不过,由于受到来自海洋、风向偏南的夏季风影响,大部分地区仍是“夏无酷暑” 。又因夏季多云雨,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太阳辐射,天气阴凉,故有“一雨成秋”之说。有统计资料表明,海南岛暑热日(32℃以上)不多,酷热日(37℃以上)极少,极端最高温出现过40.3℃(1983年5月澄迈县)的记录,但属罕见。相比之下,新疆吐鲁番盆地却有49.6℃的记录,江西吉安也有47.2℃的记录。长江沿岸的南京、武汉和重庆,素有“三大火炉”之称,暑热日达50—70天之久,酷热日也有多次出现。海南岛在盛夏时节,除中午的太阳底下外,一般都可感觉到“快意和风海上来” 。
海南岛极端最高气温一般>38℃,曾有过40.3℃的最高记录,其中出现时间以4、5月居多,一般多为西南干热风的影响造成。6、7月份因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或台风前缘下沉气流影响,也会出现闷热天气。若以全岛南北两部分进行比较,则年平均气温是南部高于北部,但极端最高温却是北部高于南部。
  降水丰富,分配不均 海南岛为热带海洋所包围,深受海洋的影响,降水丰富,年均降水量为毫米。然而,又由于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降水时空差别甚大。首先是有明显的雨、旱季之分和丰、歉年之别,具体表现在降水的季节差异和年际差异两大方面。降雨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4—10月的雨量占全年的80—90%。进入4月后,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盛行,带来了大量的降水。降水类型以对流雨和台风雨为主,大雨、暴雨次数多,强度大。冬、春季降水较少。北风南侵时,海南岛北部常出现阴雨连绵的准静止锋天气。年际之间,降水量差别甚大,丰水年往往是歉水年的二至三倍,西南部甚至超过五倍;其次是降水的地区分布不平衡,明显表现在东部多西部少,向风坡多背风坡少。由于中部山区对东南季风的阻挡和抬升作用,处于迎风坡位置的琼中县东部和万宁县西部的地区、丘陵地区,成为海南岛的多雨中心,平均年降水量达2440毫米,最高年份可达5000毫米。而处于海南岛西部背风位置的东方市沿海地带,则是全岛的少雨地区,年降水量不足900毫米。西南季风虽然有时可达本岛,但多为受中南半岛山脉阻挡抬升后过来的下山风,焚风效应比较明显,受其影响的西南东方市、昌江县一带,干热现象更加突出。
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但是要讨论形成当地气候的形成原因必须综合考虑大气环流,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以及海陆位置关系。首先,海南岛本省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属于天文上的热带,这个市最基本的因素。其次海南岛周围是海洋海洋的影响较明显,温差当然就小,而且高温为主,大气环流中间于赤道低压与副热带高压之间,有热带气候的形成因子。满意么这样解答。
海南岛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和赤道之间,成为热带的原因就是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全年较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应该是错误的
海南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是太阳辐射的原因。相关问题大家都在看最新提问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庆暴雨被淹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