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城市中和城市绿化条例中意思一样吗?

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有何不同? 高大乔木绿化森林景观特色|森林式|建成区_凤凰资讯
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有何不同? 高大乔木绿化森林景观特色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早在2003年,福州市就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的称号。谈及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有何不同,福州市创森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园林城市由住建部评选,在评选过程中,更强调的是园林绿化构建的景观,而国家森林城市由国
原标题: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有何不同? 高大乔木绿化森林景观特色早在2003年,福州市就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的称号。谈及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有何不同,福州市创森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园林城市由住建部评选,在评选过程中,更强调的是园林绿化构建的景观,而国家森林城市由国家林业局评选,更看重城市中高大乔木和森林景观的推广。截至去年,全国已有58个城市被评为“全国森林城市”,而在福建省,目前还只有在列。“国家森林城市要求构建以森林和树木为主体、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树种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上述负责人表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可以让森林进入榕城,使市民身边有更多的高大乔木以及森林式的绿化景观。据介绍,福州市已拥有了“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这三个与城市绿化相关的荣誉。“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就要求福州在今后的绿化造林过程中,多种树,同时种大树。”创森办相关负责人说,他们相信,这项工作可以进一步改善福州的生态环境。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将带给福州哪些变化?规划新区能种大树尽量种大树“打一个简单的比方,炎炎盛夏,老百姓走在光秃秃的道路或者草坪上面,与走在大树的浓荫之中,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创森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就将带给福州市民更多浓密的树荫。同时,对于城市内现有的树木,尽可能不去移植。据介绍,福州市创森办由林业、园林、城建、交通、水利、国土等多个部门的人员组成,而相关工作将从多个角度入手。“首先是要有规划地增绿,尤其是在新城区规划过程中,要保证绿化面积,能种大树的地方,尽量种大树。”上述负责人说,其次是利用绿化草坪、拆迁地块、小区社区等空当,合理地见缝插绿,种植乔木。对于山体上因为采矿、森林火灾等原因裸露的部分,也要补植大树。记者了解到,目前福州森林覆盖率为55.3%,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为39.2%,人均公园绿地12.8平方米。据创森办介绍,从国家森林城市的硬性指标规定来看,福州有一半以上的指标已合格了。但在城市生态文化、城市森林管理等软指标上,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福州市民要提高爱绿护绿的意识。台北街头空地常成绿岛如何让更多森林走进城市?与福州纬度相近、气候相似的台北,或许能提供一些不错的参考。在台北,各大公园、市政道路总是绿意盎然。行走在台北的仁爱路、敦化南路,会发现宽阔的八车道被三个绿色分车带隔开,大树成荫,凉意阵阵,来往的车辆几乎感受不到烈日的炙烤。而近年来,台北还大力推广闲置地块绿化。闲置的公共用地,短期没有规划的,就围起来。只要有人有意愿认养绿地,就可申请把空地变成“绿岛”,供周边居民休憩。政府部门施工,会有义工进行维护。让市民受益,又增加了城市的绿化面积。同时,台北一直在推动社区植绿、家庭植绿。台北的社区也可免费向相关部门申请苗木,来扮靓公共空间,而市民也可以免费申领花盆、花土、苗木,在家中植下一片绿。福州更需要森林提到森林,总带给人一种充满活力、亲切自然的感觉。因为自然条件的关系,福州城区四面环山,可以说被森林环抱,这让我们身边的空气更清新,环境更宜居。但这些对于福州来说,还远远不够。这些年来,每到盛夏,榕城总会和“火炉”两个字联系在一起,年年出现的连续高温天气,让行走在街头的市民饱受煎熬。此时,我们会期待,在身边,在小区边,在街头,也能出现更多的森林。浓密的大树和绿荫,对福州来说更显珍贵。“创造森林城市,培育城市森林”,在采访过程中,福州市创森办的负责人提出了这样的期待,这也正是广大福州市民希望看到的。我们期待多种树、种大树的观念,能真正通过林业、园林、城建、交通、水利、国土等相关部门落到实处。只有这样,福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工作,才能真正荫泽市民,荫泽后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923950
播放数:539042
播放数:464212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城市道路中隔离辅路和主路的绿化带究竟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不取消?
看到国内很多的大城市,甚至中小城市都有绿化带隔开主路和辅路,可能原本的设想是这些好处:&ul&&li&辅路走非机动车,主路走机动车。&/li&&li&绿化减少噪音车辆交通带来的污染和灰尘&/li&&/ul&可是我看城市交通发展的现状,似乎辅路没有什么明显的好处了。&ul&&li&辅路目前也被机动车占领,变成机动车的路边停车场所,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混流。&/li&&li&绿化带占了宝贵的道路资源,减少了可能的车道数目。&/li&&li&绿化带维护成本很高,有时需要人工浇水和修建,工人需要跨越辅路,甚至影响主路的正常交通&/li&&/ul&为什么不取消隔离的绿化带?&br&&br&问题的补充解释:&br&&br&比如哥本哈根是典型的自行车城市,他们的街道有区分主辅路,但是辅路完全为非机动车服务,并且没有国内特色的绿化带,比较高效地利用了路面。&img src=&/0a97935b1bcda3dd763eb5dece038472_b.jpg& data-rawwidth=&1525& data-rawheight=&4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25& data-original=&/0a97935b1bcda3dd763eb5dece038472_r.jpg&&这是典型的中国城市的绿化带,主路辅路都是机动车道,辅路并没有起到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流的作用。甚至辅路路边还会停放机动车,基本上就是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共用辅路路面。也可以看到,绿化带是人工修建的灌木,需要定期维护和浇水,这意味着大量的维护成本和对交通的影响。&img src=&/913dbdafc70c9ce_b.jpg& data-rawwidth=&2816& data-rawheight=&21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816& data-original=&/913dbdafc70c9ce_r.jpg&&
看到国内很多的大城市,甚至中小城市都有绿化带隔开主路和辅路,可能原本的设想是这些好处:辅路走非机动车,主路走机动车。绿化减少噪音车辆交通带来的污染和灰尘可是我看城市交通发展的现状,似乎辅路没有什么明显的好处了。辅路目前也被机动车占领,变成机动车的路边停车场所,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混流。绿化带占了宝贵的道路资源,减少了可能的车道数目。绿化带维护成本很高,有时需要人工浇水和修建,工人需要跨越辅路,甚至影响主路的正常交通为什么不取消隔离的绿化带?问题的补充解释:比如哥本哈根是典型的自行车城市,他们的街道有区分主辅路,但是辅路完全为非机动车服务,并且没有国内特色的绿化带,比较高效地利用了路面。这是典型的中国城市的绿化带,主路辅路都是机动车道,辅路并没有起到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流的作用。甚至辅路路边还会停放机动车,基本上就是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共用辅路路面。也可以看到,绿化带是人工修建的灌木,需要定期维护和浇水,这意味着大量的维护成本和对交通的影响。…
按时间排序
首先国内辅路被占用是司机的交通法律法规知识不健全或者明知故犯而形成的一种不好现象,其次隔离绿化带不仅起到分流、隔离的作用,还增加绿化覆盖面积,降低噪音、路面温度及吸附粉尘等。
根据题主对问题的补充,做了更具针对性的回答:首先,图2反映的应该是北京的情况吧?我也不能理解这种在车流量不大的次干路甚至支路占用非机动车道设置右转专用道的情况,但我不认为这是『中国式绿化带』最典型的应用场景。据我的认识,分车带最主要的功能是分隔不同性质的车流——中分带分隔对象车流,侧分带分隔快车与慢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分隔车流的同时,分车带往往也承担着其他一些功能——比如中分带可以阻挡对向车灯的眩光、设置行人过街安全岛,侧分带可用来设置强弱电、照明、交通安全等各种市政设施,敷设地下管线等等。正是承担了上述这些功能,分车带必须保证一定的宽度。出于美化道路景观的考虑,一般超过1米的分车带可以设置草皮或者灌丛,超过2.5米的在满足视线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栽植乔木(具体数字有待进一步考证)。 就中国城市道路一般的交通流特征而言,非机动车所占的比重很高,主次干路通过设置侧分带可以在路段上做到机非分离。因此中间是双向机动车道、两侧是非机动车道的『三块板』是最典型的道路断面形式。当然,『三块板』格局也并非完美无缺。在道路交叉口,右转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另外就题主提出路边停车导致机非混行的弊端,我想这远非道路设计者可以解决的,更多是政策和管理还有车主停车习惯方面的问题。至于『自行车之城』哥本哈根,我没有实地考察过,但从Google街景上看,自行车流量应该没有中国大中城市那么高,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直接相邻安全问题也不大。并且,哥本哈根也是有类似『中国式绿化带』的,比如——以及——以及——图片 (C) Google街景图片 (C) Google街景==============原始回答的分隔线==============谢邀,不过这实际上是四个问题好吗?
1.中央分隔带是干嘛的?
中央分隔带当然是用来分隔对向车流的,城市道路达到一定设计时速和流量必须 设置中分带。有时为了阻挡对向车辆大灯带来的眩光, 中分带选用一定高度的绿篱或者加装防眩板(绿色的竖条)。中分带的基座一般选用新泽西式护栏(下宽上窄的水泥墩子),其好处是底部可有效吸收车辆撞击的能 量。如果道路红线宽度受限且设计时速较低,也可以用铁栏杆代替。
2.两侧分隔带/侧分带/两侧带是干嘛的,或者说为什么要分主辅路?
我国交通结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非机动车比重很大 (以前主要是自行车,现在主要是电动车)。中间机动车道、两侧非机动车的『三块板』格局实现了路段上的机非分离,解决了机非间的相互干扰,比较适合非机动车流量较大的主次干路使用。
与此同时,两侧带经常用来设置强弱电、照明、交通安全等市政设施以及各种地下管线。在道路交叉口机动车道需要拓宽以及公交车站台处,还可占用两侧带设置。
3.关于分隔带绿化的意义:神马净化空气减少扬尘吸收噪声这些老生常谈就不废话了,
应用在道路中央分隔带上,最大的作用是就是前面提到的防止眩光,应用在两侧带主要是形成独特的道路景观,为非机动车和行人提供荫凉。
4.为什么绿化带要这么宽?
从 设计的角度,分隔带在保证安全和植物生长的基本宽度的前提下宽窄基本是没有太多意义的。所以我猜是地方政府好大喜功,路当然是越宽越好。但是机动车道数量 不可能太多(多于5条再增加车道,适应交通量几乎没有明显增加),所以就设置很宽的绿化带,配合各种大树,形成一种马路很宽经济很发达政府很有钱人民安居 乐业的错觉。
手机码字,格式较混乱,见谅。晚上有空考虑补充一些图片。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当前位置:
>>>人工湖和城市绿化带均有效地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的空..
人工湖和城市绿化带均有效地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的空气的质量。试从不同角度说明其中的道理(说明3点)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1)湖水蒸发吸热降温(2)水的比热较大,温差小(3)绿色植物吸收CO2,呼出O2,改善空气质量(4)绿色植物的叶子蒸发吸热降温(5)树根增大了地表的蓄水量,从而增大了地表的水蒸发量,吸热降温。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人工湖和城市绿化带均有效地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的空..”主要考查你对&&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利用化石能源会造成窄气污染,加剧温室效应,加剧水土流火,使土地沙漠化,形成酸雨,对植物、建筑、金属构件造成危害,核滑漏会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伤害。
发现相似题
与“人工湖和城市绿化带均有效地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的空..”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016092410652457421722625022575048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关于污染严重城市园林绿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探讨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共十八大报告中这一充满激情和期待的号召,引起人民大会堂内代表们雷鸣般的掌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态环境保护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园林绿化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对于一些污染严重的城市,它们间的联系更为紧密,有意识的利用处理好这种关系,成为当下生态环境保护的当务之急,本文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此进行了探讨。
作者单位:
河北省武安市园林管理处 056300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现代城市绿化
modern urban landscape
现代城市绿化
基于1个网页-
现代城市绿化工程总体规划的内涵和外延,已远超出传统总体规划范畴。
The intens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overall plan of modern urban landscape engineering have gone far beyond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one.
文章介绍了攀缘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类型、作用及在现代化城市中垂直绿化景观设计的应用。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s, sorts and functions of climber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vertical afforesting landscape design to modern city.
文章阐述了现代绿化城市建设思想,提出重庆现代山水城市生态原则及其建设的实施设想。
First, the author sets forth the thoughts on modern city's virescence, then proposes the zoology principles and conceivableness for modern Chongqing city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mountain and river.
$firstVoiceSent
- 来自原声例句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请问您想要如何调整此模块?
感谢您的反馈,我们会尽快进行适当修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市绿化条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