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圆通行者苹果二维码怎么出现1034的错误

圆通快递行者app曝光 要靠自己玩众包?
圆通快递行者app曝光 要靠自己玩众包?
|HiShop|阅读量:
导读:1月27日消息,圆通快递行者app曝光,据接近圆通的人士爆料,圆通准备推出一款提高快递员工作体验和效率的手机APP“行者”.....
  1月27日消息,圆通快递行者app曝光,据接近圆通的人士爆料,圆通准备推出一款提高快递员工作体验和效率的手机APP&行者&,该APP中将包含类似菜鸟裹裹APP中的快递员抢单功能。
  &圆通快递行者app应该会和面向消费者的圆通速递APP打通,消费者在圆通速递APP上下单寄件后,订单会通过行者APP推送给快递员,快递员抢单后上门取件。& 上述人士表示,由于产品还未最终成型,所以具体时效等还不能确认。
  据上述爆料人介绍,接收订单push、一键抢单只是行者APP的其中一项功能。该产品还将包含很多提高快递员工作体验和效率的功能,如扫描签收快递、扫描面单取件、蓝牙打印电子面单、路线导航以及方便与路上的快递员进行沟通的语音播报等。
  据了解发现,圆通速递APP中已经设置了APP下单功能,消费者将订单信息填写完整后可以查看运费,但目前还没有任何关于快递员抢单服务的提示和时效选择按钮。
  对此,向圆通方面求证,得到的回应是,公司确实在筹备一款针对快递员的手机APP,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公司的移动互联网战略,但有部分功能尚在完善阶段,具体信息还不便透露。
  据了解,菜鸟网络在一周前宣布启动&专业揽件计划&,消费者可以通过菜鸟裹裹APP在线发起寄快递需求,由合作快递企业的专业快递员抢单并上门揽收,加入的快递员约20万,后续仍会增加。
  值得关注的是,菜鸟公布的首批合作伙伴中,包括百世、天天、德邦、指尖快递、财神到家及快递兔6家企业,却没有一直以来与菜鸟合作甚密的圆通,难道行者APP正是圆通不参与菜鸟众包计划的原因?
  早有业内人士预测,菜鸟通过裹裹APP开启众包服务会对快递公司造成一定威胁。&初期影响不大,因为来自消费者端的寄件请求体量不大,但抢单功能可以复制,包裹的配送也可以抢单,利用加入众包的快递员杀入最后一公里商品市场也不无可能,那样订单就会越来越多。&
  &快递员群体的想法很简单,哪里的单多,哪里的收入多,就会依赖哪个平台。&上述人士补充道,&快递员对加盟点的粘性本来就不大,当菜鸟众包入口的单量稳定,甚至超过快递加盟点的订单时,快递员就会有新的选择。&
  某物流企业高管认为,菜鸟裹裹一旦整合了快递员,想进一步为其提供大量订单更加简单。&阿里系所有商品的物流节点都在菜鸟的系统里,阿里电商件的最后一公里配送一旦开放给末端快递员进行抢单,加盟点就变成了一个简单的仓库。&
  有物流业内人士表示,阿里系电商订单几乎占据了三通一达等快递企业70%的业务量,以阿里作为业务来源的快递企业如果再把快递员交出去,确实太过危险了。&像圆通这样将快递员保护起来,通过技术&自立门户&确实是目前的最优选择,这样看来圆通快递行者app未必是不参与菜鸟众包的原因,很有可能是菜鸟推出众包的结果。&
微信公众平台目前已开始陆续对外发送小程序内测邀请。 小程序 即被外界广为关注的微信应用号。那 微信应用号是什么 ?
关注HiShop
咨询热线:圆通速递行者怎么批量签收_百度知道【妙印法师】开示:耳根圆通的修行方法和实修中遇到的问题
以下内容均摘自:
&&&&&&&&&&&&&&&&&&&&&&&&&&&&
&&&&&&&&&&&&&&&&&&&&&&&&&&&&
近现代高僧虚云法师有《开悟偈》一首:“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一次虚云长老礼佛,六枝香开静时,护七法师冲开水,溅虚云手上,茶杯堕地,一声破碎,顿断疑根,如从梦醒,脱口此偈。后又言:“荡着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南阎浮提众生耳根最利,随喜听闻
妙印和尚的成佛之路系列开示(学习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
下载地址:
&&&&&&&&&&
---------------------------------------------------------------
& & 修学反闻自性前的功夫须知
【妙印法师】发布于:
&&学习反闻,请一定首先要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平时,必须断酒肉,断荤菜,每天持诵楞严咒和大悲咒,读经,专门读诵观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特别是第一段,从初于闻中,到十方圆明,获二殊胜。另外,击鈡严闻性那一段,要反复去读,去体会。坚持一年左右,时间的长短,根性不同,时间也不同,总之,待身心清净到一定程度,一点就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阿弥陀佛。祝六时吉祥!
------------------------
-------------------
楞严经第六卷的不明之处天外来客发布于: 17:09,
感谢师父开示,弟子受益匪浅。
看了楞严经第6卷有些不明之处肯请师父再为解答。&
请问:入流亡所是什么意思?所入既寂的所和入是指什么?&
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这两句又做何解?&
弟子由您指点已对耳根圆通法门升起无比坚定的信心,只是对具体的修行之法尚未确定,恳请师父授我究竟之法,助我早乘波若船,得越苦海。&
---------------------------&
【妙印法师】
阿弥陀佛:
一、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初,刚开始。于闻中,谁于闻中?
答::我的注意力专注于我自己的闻性中。也就是,自己修行的下手处:专注于闻性。
如何专注于闻性?方法是什么?
答:入流亡所。
什么是入流?
自己的注意力,专注在外面的声音的时候,叫出流。把自己的注意力从声音上撤下了,反过来专注于自己的闻性或听觉,这叫入流。
出流,是注意外面的东西;入流是注意自己能听,能看的那个“能”。这个能,就是闻性,就是自性。故知,当你的注意力处于入流状态的时候,也就是专注于闻性的时候,与此同时,会发生一件事,那就是:亡所。这个所,是特指声音。
亡所,自己的注意力已经不再注意声音了。保持住这种入流亡所的状态,就会出现下面的情况:&
二、所入既寂。
所,是指声音,入,是指你注意力的状态,你注意闻性,就是入流,你注意声音就是出流。声音和入流状态,两个东西都被自己的注意力忽略了,就处在了“寂”的状态。寂,无念,无相,大脑意根,一念都不会生!这是在耳根入流亡所后,从意根产生的效果!旋流获无妄!就是这个状态。&
三、不入实修,欲望和烦恼习气不能根除,尽管你听经闻法,知道的道理很多,但是,在实际境界里,你自己的习气做主,所以会不免继续造业,故说蓄闻成就过失。听经再多,不免造业。为什么?没有实修,欲漏没有除却。&
阿弥陀佛。
------------------------------------------------
顶礼师父,弟子请法,首楞严经三昧与楞严大定有何区别?
阿弥陀佛,请问师父, 首楞严三昧与楞严三昧是不是一种?如有区别,区别在那里??&
阿弥陀佛五体投地顶礼师父!------------
【妙印法师】:阿弥陀佛:
楞严三昧,是首楞严三昧的简称,就是佛性,是般若波罗蜜的另外的名字。这个可以从《大般涅盘经》里得到印证。《楞严经》里的首楞严王三昧,多了一个字“王”,这不同于通常的首楞严三昧。
首楞严王,特指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也特指平时所说的楞严大定,只有反闻闻自性,才堪称首楞严王,才能称之为楞严大定。其余处的真如三昧行,都不能称为王,只能俯首称臣,其差别是“日劫相倍”。读《楞严经》的第6卷,就知道了。
-----------------------------------
1.恭请师父慈悲开示!
发布于: 17:14,
南无阿弥陀佛!亲近善知识!&
我在网络上初见师父的弘法开示,心生欢喜!
往日修学的疑惑顿时消散,于是立刻动身去湛山寺拜见师父,去后问过一位常住师父说您已离开寺院,不知去处!心中虽有遗憾,但我确信与师父定会有缘相见;
修学方面我主要诵大悲咒,依《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修持,因是自修在念诵发声方面有点疑惑,持咒主要是以咒摄心,以定发慧,网上有的说须大声诵、有的说该小声诵、有的说不出声金刚诵;
我个人认为应该出声诵,大声或小声自随其便,因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不出声如何闻?就好比“缘起性空”,离开了缘起的有,就找不到无自性的空一个道理,不知以上见解是否正确,恭请上妙下印法师慈悲开示!&
学人净弘恭敬合十!&
----------------------------------------
【妙印法师】:阿弥陀佛:
“湛山寺永远是你的家!你是从这里出家的!先放下你的”大愿“!马上回来工作!马上!...”这是家师明哲长老圆寂前,留给我的最后一句遗言。最后一次得到师父让我回去的命令,我犹豫了10天左右,感觉师命难违!然,万万没想到的是,我头天晚上做出了正式的决定——“回去!”
第二天的早上,师父就在大雄宝殿圆寂了。悲哀啊,悲哀!哀哉啊!这究竟是为什么啊?哪有这么巧合的事?&
铁打的寺院,流水的僧,师父走了,我的心也凉了。孩子不会永远呆在出生的老家,一定要走出去,闯世界。末法时期,弘法利生,条件之艰难,什么时候回湛山寺?一切都由佛菩萨安排吧。我的心是跟着师父走的,不是跟着寺院走的。&
净弘居士,你这则短信,强烈地勾起了我对恩师明哲老和尚的无尽思念!&
----------------------------------------------
【妙印法师】:阿弥陀佛:
闻性,能闻一切声。你不出声时,不代表此时此刻,没有其他声。闻,是恒常的。闻性,就是你的听觉。&
以咒摄心,以咒的声音摄心,都是住在了“生灭幻化”的声尘上了,功夫正好用反了。你要通过声音,不管是自己的咒声,还是其他任何声音,反显自己“不生不灭”的闻性的存在,体悟到这个不生不灭的存在,牢牢地守住,你就会发现,自有另一番“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新天地。
&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
2.阿弥陀佛!感恩师父的慈悲开示!
我把对师父开示的理解阐述一下,观世音菩萨闻海潮音入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也就是说不管是海潮音、世间的吵杂声、持咒念佛的皆是声尘是生灭法,另外无声也是声与有声是二元对立,是意识心所为是幻化无常的;闻能闻的闻性即是耳根圆通,返本归元!也就是偈子讲得:“日日向东走,回头便是西;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的真实含义!&
恭请师父开示,净弘恭敬合十!&
------------------------------
【妙印法师】:
闻性是鼓,声音是击鼓之棰。有棰,无棰,鼓恒在。有棰,鼓在,无棰,鼓也在,要紧的是看住“鼓”。有声,闻性在,无声,闻性也在,要紧的是看住闻性。
不要在“有声无声”上搞自己的二元对立理论。阿弥陀佛。
-----------------------------------------------------
阿弥陀佛,顶礼师父,弟子在学佛的过程中,知道学楞严大定,反闻闻自性,但在实践中,有时能静下来,耳朵是能听到声音,能听声音的东西体会不到;还有时妄想不断产生,请师父慈悲开示弟子,顶礼谢恩师,阿弥陀佛!
----------------------------------------------------
【妙印法师】:&&&
请你一定首先要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平时,必须断肉断荤菜,每天持诵楞严咒和大悲咒,读经,专门读诵观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特别是第一段,从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到十方圆明,获二殊胜。另外,击鈡严闻性那一段,你要反复去读,去体会。坚持一年左右,待你身心清净到一定程度,一点就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阿弥陀佛。每个人根性不同,所以,开悟闻性的时间早晚,也不同。请不用着急。佛菩萨会加持你的!
祝六时吉祥!
-----------------------------------------------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顶礼妙印法师:
弟子通过学习认识到听闻经典是契入耳根圆通的重要方法.但是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请问法师,如何看待两者间的关系?弟子学习佛法一年多了但发现妄念等障碍越来越多,甚至连持咒和念佛也无法坚持;我今年25岁,身体很差,与吃素是否矛盾?请法师开示.弟子尚未皈依。
-------------------------------------
【妙印法师】:阿弥陀佛:请先去皈依,皈依后,再受持五戒。然后,再逐渐涉猎佛经。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是指学“大乘法”无益。而学十善业道,学三十七道品,乃至学小乘以下经典,都可以受益。&
实际上,“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是《坛经》里的说法,这是祖上修学的经验之谈。而实际上,大乘佛经里,佛陀要求的,往往是“非学大乘法而不能识本心”。&
从祖师经验这方面讲,若有师父引导,直指人心,用言语和方便让徒弟首先“识自本心”,进而再“广学多闻”,研习大乘经典,直至通达无碍;若无师父引导,就只能靠硬学大乘法教,从世尊佛经的文字言语中,完成“识自本心”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明心见性的过程,也是广学多闻的过程。一个过程,两个职能,其中有一点是绝对正确的,那就是,一定是“先识本心”,之后才能得到“广学多闻”的真实利益。在没有识自本心之前,纵有广学多闻,也是懵懵懂懂,教理依旧不能通达。很多硬学法教的人,因为一直没有契入“识自本心”的状态,最终变成了一个佛学家。虽然学的很多,见的很广,最后统统变成了佛学学问,没有实质上的“悟入”,这对于了却自己的生老病死,无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要想不做“佛学家”,就一定要先入实修,皈依受戒,持咒念佛,听闻大乘法教,最终识自本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除此之外,几乎没有捷径可走!&
眼下身体很差,正是你前世杀生吃肉的果报显现,你只有完全吃素,身体才会有实质上的健康!无论是从现代医学还是从佛法因果报应,都是讲得通的。
----------------------------------------------
从入流亡所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师父,弟子自经您指点开修耳根圆通法门以来,产生一些体会和疑问,请师父开示。
我于打坐时修入流亡所,感觉动境易脱,静境难离,守来守去还是在静中打转,请师父开示,我应如何才能于静中更进一步脱离动静二相,契入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之境界。是否契入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时,就是契入自性的开始?&
弟子叩请师父慈悲开示!
----------------------
【妙印法师】:
阿弥陀佛:在你现实生活环境里,你有可能找到一个“静境”的时刻吗?有声是动,无声是静,动是永恒的,不是这里动,就是那里动,你闭上眼试一试,是不是这样?而一切声音,都是在反显闻性的存在,而你刻意去寻找一个无声的境界,你找得到吗?即使是找到了,闻性,不会因为环境是静的,而不存在!在静中,照样可以体味闻性!你守住了“闻性”,就等于是脱离了“动静二相”!不要守住了闻性,而再去故意寻找一个静相,这是你非理作意,是错误的用心方法。当知:是先契入自性,先守住了闻性,才有动静二相了然,(大脑妄念)不生!不生妄念,是守住闻性的第一个特征效果。妄念起了,说明守的力量变弱了,不要紧,慢慢练习,很快就能把守闻性的力量练得强大起来!&
在初用功阶段,一定少做理论推测,把时间尽量用在“守”上!这样,随着你守的功夫的深入,你的疑惑自然也随之而解。
------------
天外来客回
阿弥陀佛:原来是动静二相了然,妄念不生。如我所解,动来知动静来知静,于此明明了了之中守住闻性,令妄念不生。应依此法深入修行。
感恩师父开示,弟子明了了。
----------------------------------------------
请恩师开示观闻性
我是栾城居士,一直在听恩师的成佛之路和佛学院讲课录音,根据恩师在佛学院第11课里教的入耳根圆通观闻性的方法,在听到敲桌子的时候忽然一下清净了、无杂念,外边的声音都能听到但是心里很清静,有时候感觉到身体不存在了,摸一下手还有触觉,同修们共修时反闻容易入,自己在家静坐有时入不进去,从耳根一观入进去后感觉你讲课的声音好像就在头里面,请恩师开示这是不是在观闻性,如何保持下去,做到随时能入进去,弟子至诚感恩顶礼恩师三拜!
---------------------
【妙印法师】
阿弥陀佛:
一下子清净,无杂念了,是观闻性的结果,一观就清净。
大脑起杂念了,是自己不知不觉地离开了观闻性的结果。
观闻性,就是观“听觉”,就是反闻闻自性。
闻性,听觉,耳识,是一个东西的三个名字,千万不要被这些名相所干扰。
千万不要认为,在耳根处有三个能听声音或声尘的东西!
脑海里出现的任何声音(无声),都叫法尘,是意根的妄想而已,知道自己脑海起声尘,不是观闻性,而是知道自己在打妄想。——
此时,所起的声尘(比如你说的讲课声)是妄想,是生灭法,而知此声尘的“知”,才是真心,
此真心在意根,叫知性。
同是这个真心,在耳根叫闻性。
所以,其他地方讲的所谓“心念耳闻”法,是知道意根在打妄想的状态,绝不是在耳根观闻性的状态。
希望在实修中,认真区别,否则,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抓住会听的东西,随时练习,只要当下清净,无念,就这样坚持,就这样保持下去,能保持多久,从几秒钟,到几分钟,乃至到随时随地,都是这种清净无念的状态,出现任何状况,都要随觉随舍!不能把注意力从观闻性,转移到其他任何地方!
——所谓,痛啊,痒啊,有感觉,没有感觉,身没有了,身又有了,等等等等,一切生灭的幻境和幻法,随着觉到,随着放弃,
回到观闻性上来,如此,如如不动,如如不动地,就在当下。。。。
---------------------------------------------------
关于一门深入
keke发布于: 17:50
阿弥陀佛,师父好,弟子想向您请教一下,在从耳根起修时,能否一边听着佛号,或念咒机一边寻找真如,寻找谁在听的”谁“吗?
------------------------------------
【妙印法师】发布于: 21:05
阿弥陀佛:完全可以。比如一架鼓,木槌砸上,是这个鼓,铁锤砸上,还是这个鼓,石头砸上,依旧是这个鼓,一切乱七八糟东西砸过来,都是这一个鼓!&
当知闻性,亦复如是,闻性就像这架鼓,钟声过来,是它在听,海浪声过来,是它在听,佛号声,念咒声过来,还是这个闻性在听,甚至于,电视声,骂人声,鸡鸣狗叫声,牛马车羊声,世间一切声,无论什么声,都是这个闻性,在听!你若会了,什么时候,任何场合,任何环境,都能修行!寺院,商场,电影院,大街小巷,灯红酒绿,山川大海,飞机车船,东西南北中,上下天地间,无处不能修!无处不能行,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佛言:大圆觉是我伽蓝!故知闻性,就是伽蓝,就是我们真正修行人的大寺院!闻性,遍一切处,故知,我们修行的寺院,遍一切处,无处不是寺院,无处不是阿兰若处!无处不是成佛之处!&
会了,你在哪儿,哪儿就是道场!你在家里,家里是道场,你在外面,外面是道场!记住,你站立的位置,就是你的道场的中心点!
-------------------------------------------------------------
关于循声故流转与旋汝倒闻机
bymkkkk 发布于: 05:35
向恩师顶礼!恩师您好!&
鄙人愚痴,恳求您解答,在修耳门的时候,因为循声故流转,所以做到反循声是不是就做到了倒闻机?
------------------------------
【妙印法师】
阿弥陀佛:(你的反循声,一定要随声找到闻性。循声,是注意力往外走。应该是等声,专注耳根处,等着声过来,声击闻性。所谓,十方具击鼓,十处(上下八方)一时闻。等待十方的声音,击打在自己的闻性上。找到了?)&
&&机,可以理解成一种装置,听声音的装置(当然是一种无相的装置,看不见摸不着的这么个东西),或者是听声音的方式或方法。&
倒闻,就是,原来一直用闻性来闻声音,就是用闻性这个装置,听外来的声音。&
现在,要求你倒过来,让闻性这个东西,停止对外界声音的追逐。倒过来,就是反过来,要通过外部的声音,反衬出——自己有闻性这么个装置。要自己找到自己!这就是反闻闻自性。&
什么是凡圣?&
凡:用闻性追逐声音,就是凡夫,就是生死轮回。&
圣:用闻性找闻性,通过外部声音的衬托,在听到声音的同时,停止追逐声音,反过来,看看是谁在听!找到这个谁,就是找到了闻性!找到闻性,就入圣流。&
注意声音是什么,是凡夫作意。&
&&注意听声音的是什么,或专注闻性,是圣人作意。
--------------------------------------------------------
弟子想请教师父初观闻性中的一些问题?
了世如幻发布于: 11:00
弟子在观闻性时,怕守不住闻性,就有一种很紧张要看住闻性的心态,可能由于过于紧张会感觉稍有头痛或者变成了注音力转移到意根了。
弟子想请师父指教该如何改变这种状态?请师父慈悲开示,阿弥陀佛!
-----------------------------------------------
【妙印法师】阿弥陀佛:紧张,是因为不习惯。
原则上:一定要先学会反闻,无论紧张不紧张。
然后,在反闻状态下,学会逐渐放松,放松的速度和程度,以不失反闻为准。如果,一放松,就不能反闻,那就坚持。坚持到不头疼,就停止,就放松休息。不要坚持到自己不行了,再放松。要知道,这是入流和出流之间的大战!是圣人和凡夫之间的圣战!是佛和魔的争夺大战!能不紧张,能不累吗?
守住闻性,就是圣;离开闻性,就是凡。
拔河赛,不在这边,就在那边。什么时候,练习到功夫得力了,有力量反闻了,就自然自如了。
-------------------------------------------
想请问师父观闻性的问题
顶礼师父!阿弥陀佛!&
请问师父,观闻性时,是观了一个耳根、再观另外一个耳根,还是两个耳根同时观?因我在观的时候出现了有时是分别观,有时是同时观,不知这样对不对,故有此问。&
敬请师父闲暇时回复为盼!万分感谢!&
恭祝师父普施法雨!六时吉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阿弥陀佛!
-------------------
【妙印法师】
阿弥陀佛:一般人,都是同时观。闻性就是一个,类似于电磁波呈立体球型状态分布,或者就是呈虚空状,你出现了分别观,大概你是作意在来自左边,或右边的声音了。关键是守住闻性,不要去观声音从哪里来。你感觉是分别观,其实依然是同时观,造成分别观的假象,是因为声音的来自方向不同造成的。守住闻性,无所谓同时和分别。只是左右强弱的变化而已。
--------------------------------------------------
感恩师父慈悲开示受益良多
菩萨戒广明发布于:
末学受师父开示受益很多,今天浏览师父答疑开示:任何环境声音都能存在用来返显闻性不仅限于咒语。弟子就想到华严经一句经文:一切音声皆是陀罗尼。不执着于什么咒所以不一定非得念什么咒来闻性
时时处处都可以无碍的。感恩三宝!------------------
【妙印法师】发布于: 20:39
阿弥陀佛:陀罗尼是总持的意思,就是定。若住在某种“声”上,可以得定,所以可称为陀罗尼,但,这是生灭定,应舍而勿修。若用“声音”来反显“闻性”听觉,可以得定,但,是楞严大定!故称总持陀罗尼!声音,各种声音,不同,但你的听觉不会随着声音的不同而不一样,什么时候,都是这一个闻性。就像酒店,酒店是同一个酒店,来的客人,可以是三教九流,有钱就住店。&
所以,有人高声骂你一声:“你是个大坏蛋!”....,凡夫听了,起怒心,起杀心,起嗔受!修行人,若能借此骂声,反显还源到自己的闻性,当下就走在了成佛之路上!自己在当下,超凡入圣!当下不起杀心,不起嗔受!所以,同是一个人,听到声音时,是随声起心动念,流转生死,还是,如如不动,借声还源,坚守如来密因?真是,一念之差,凡、圣各天涯!(借有意思的声音反闻,非常困难,一辈子都在分别声音在说什么。若让马上停止,不去分别声音的意思,这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建议初学者,最好借助无意思的“大自然的声音”,例如,观音菩萨修行时,借助海浪声,这就是为什么他把自己的道场,建立在了四面环海的普陀山的真正原因!观世音,借助世间的任何声音,反显闻性,这是观音菩萨名号的真实含义之一。循声拔苦,是观世音果地上的功德庄严!在家人,出家人,借助房间的钟表声,反闻自性。非常有效。借助念佛机,反闻佛号。外面是佛号,里面是闻性,一假一真,皆假修真。处处时时,都是道场啊。)&
一、凡圣同一处,六根六佛门,出流是凡夫,入流成正觉。出流与入流,截然两条路。
二、爆竹声声,凡夫循声迎亲过年;鞭炮齐鸣,行者入流守闻成佛。&
三、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何以故?觉遍一切处,凡圣同一人。觉者是圣,迷者是凡。
------------------------------------
恳请师父解惑
  凡夫求枕发布于: 11:53
顶礼师父:
我是一名初学者,在地藏论坛经人指点向师父求教:&
  我在地藏论坛看了这样两个帖子:。。。。。。。。产生了下述疑惑:&
  情况是这样的:我从未专门修过耳根圆通,但我在打坐或精神集中时常常会听到平时听不到的一种声音:这种声音类似蝉鸣,给人感觉湛然盈盈,越是集中越是明&
  显。最为突出的一次是我有一次打坐:仿佛掉进一个不见天日的陷阱中卡住了,什么也看不到,只觉天地万物皆是此声,世界密码仿佛就在我眼前,可我就推不开那一扇门。&
  以前我从未关注过此事,只觉得可能是修行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但在看了几个师兄的帖子后,我有些疑惑自己是否修错了:&
  我听到的是否是所谓的“空音”?&
  听到是好事还是修行出了差错?&
  因为我精神集中时往往就会听到此声,有了这一疑惑后,现在有些不敢集中精神了,打坐时也患得患失了,恳请师父解惑。&
&南无阿弥陀佛 !
  祝福!
 ------------------------------------------------
  【妙印法师】:
发布于: 20:49
阿弥陀佛:类似蝉鸣,是耳鸣现象。这个现象,人人都有,但人人轻重不同,越是静下来的时候,越是明显。耳鸣轻的,在外界噪音的掩盖下,自己不能察觉;耳鸣严重的,能影响正常生活和睡眠,就成了疾病,需要找大夫治疗。所以,你在打坐时听到的蝉鸣,不是空音,是自己实实在在听到的,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或者叫幻音。这个音,不同于意根发出的“声尘”——无声之音,比如,有时脑海里会突然现出一首自己熟悉的歌曲声,或念佛声,念咒声,等等,这个无声之声,只有自己才能感受到。
  从你描述的情况看,你是把精力集中在了“蝉鸣”的声尘上了。你用蝉鸣声排开了所有其他的声尘,你入了“声尘定”,修的是"生灭“定。&
  耳根圆通法门,是让你借助外界的任何声尘,来反显自己能听闻声音的“闻性”或“听觉”。要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闻性”上或者是"听觉"上,而不是集中在任何一种“声尘”上,包括耳鸣之蝉鸣声。这就是反闻闻自性的核心要领。请自己慢慢体会吧。借助耳鸣,也完全可以反闻闻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想在世间找到一个完全没有声音的“静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也完全没有必要一定要用静尘来反闻自性。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圆通行者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