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书法家朱凤军的书法家,请写出关于它的故事。

著名书法家的故事_大学生活网
大学生活网:中国校园信息知名门户网站,为您提供大学生生活服务!
著名书法家的故事
“草圣”张旭
唐朝文宗皇帝曾向全国发出了一道罕见的诏书: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斐F的剑舞可成为天下的“三绝”。
诏书一到洛阳城,顿时轰动了那些饱学之士。他们纷纷向张旭道喜,庆贺他以卓绝的努力夺得了最高奖誉。张旭作揖一一致谢,并设宴款待洛阳名流。席上,有人提议张旭谈谈草书到“绝”的秘诀,张旭推辞不过,谦虚的说:“各位见笑了,我自知浅陋,皇上奖掖,收之有愧。说到秘诀,无非在‘用心’两字。”
张旭沉吟片刻,他油然想起杜少陵曾写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便说:“少陵曾对公孙大娘的剑器舞写过一首诗,其中四句‘烈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想必诸位是知道的。在邺县,我有幸见过公孙大娘的舞姿,每次看时,都引起我的联想:她将左手挥过去,我就立即触到这次姿态像个什么字;他跳跃起来旋转,我想草书中的‘使转’笔锋的驰骋应如此罢!他那整个起舞的姿态音容,给我一个全面的草书结构的启发。”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位帝王,他常常在处理政事的空闲时间里,潜心练习书法。当时,被誉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就在宫中任职,由于他精通古今,文章书法下笔如神,因而唐太宗一向很尊敬他,也经常临摹学习虞世南的书法。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唐太宗深深感到虞世南字体中“戈”字最难写,不容易写出其中的神采。有一次,他练习“戬”,因怕写不好有失体面,免得各位大臣看它的笑话,于是便故意将“戈”字空着不写,而私下请虞世南代为填补。
唐太宗为了显示自己在书法方面有所进步,便拿着几幅作品请谏议大夫魏征观看,并征求魏征的意见说:“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学士的字?”魏征恭恭敬敬地仔细看了一遍,始终含笑不语。这时,唐太宗有些焦急地问他:“是像还是不像,你怎么不说话?”魏征连忙说道:“臣不敢妄加评论陛下的书法。”唐太宗说道:“你直言无妨,朕恕你无罪。”这时魏征才奏道:“据臣看,其中只有‘戬’字右半边的‘戈’旁和虞学士写的一般无二,其余的均相去甚运”。唐太宗听了这番话后后,感叹不已,深深佩服魏征的眼力,从而也领悟学习书法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想学有所成,必须痛下苦功。
过去做生意的店家一般是有招牌的,总要将自家的店号起个吉利的名字,例如什么“广源记”啦,“茂源记”啦,“康泰记”啦,等等,名目繁多。单说有一家商店生意不错,扩大了门面,增添了货物,招牌也想换个新的。可别小看这招牌,它对生意的好坏还挺有影响呐。因此,招牌一般是用好的木板做的。凑巧,有人给找来了一块曾经用来祭神的木板,木板上写满了祭祝的文字。开始,人们并不在意,商店老板叫人把木板上的毛笔字洗去,好写新的内容,哪知擦洗了半夭,木板上的毛笔字不仅没有擦掉,反而更清晰了。洗不掉,就刨,木板刨了一层,笔迹依稀可见;木板刨了两层,笔迹还能看见。人们惊讶了:这是谁写的字,这样深刻有力,一位懂得书法的老先生来了一看,立即惊叹得叫起来。看着他一个劲地拍案叫绝的样子,在场的人都很奇怪,纷纷围拢来看。老先生说:“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笔迹啊!这字如此深刻有力,真是入木三分啊!”
王羲之的书法怎么这样深刻有力呢?这与他平常坚持不懈的锻炼有关。有一个“戒珠”的故事可以从侧面说明这一点。
据说王羲之有一颗心爱的明珠。这颗明珠不光是好玩,用来观赏的,王羲之还经常双手摩挲它,用来增强书写的腕力。有一天,明珠忽然不见了,找呀找,怎么也找不到。王羲之十分懊恼,是谁偷去了呢?经常在他身边的,除了一个寄住在他家的和尚外,再没有别的外人了……因此,他对这位和尚冷淡起来。这位和尚发现主人对他有怀疑,就以“坐化”为名,不吃东西,饿死了。后来,家人在宰杀白鹅时,发现明珠在大白鹅的肚子里。原来,是大白鹅把珠子吞下去了。事情弄清楚了,王羲之深感自己错怪了和尚,后悔不已,十分悲痛。为了纪念这位清白的和尚,他将住房改建成“戒珠寺”,表示以失落明珠的事件为教训,对朋友应以赤诚相待,不能轻易怀疑人家,使人家蒙受不白之冤。作为一个书法家,王羲之不仅自己注意锻炼腕力,增强书写时的笔力,也严格要求后人。他的儿子王献之,很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书法。有一次为了检查献之的笔力,王羲之悄悄地站在背后,趁献之集中精力写字时,他猛地用手指夹住儿子手中的毛笔往上拉,谁知献之握笔很紧,毛笔没有被夺下来。王羲之对此很满意,他高兴地说;“这孩子将来能成为书法家。”并当场写了一幅字赠给献之。这件事说明,书法家的笔力是下苦功夫练出来的 ,henkekude
答: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就先从历史记载的说起:
秦:李斯---秦石刻
汉:《史晨碑》、《乙瑛碑》,《礼器碑》、《曹全碑》,《张迁碑》,《西狭碑》,《石门颂》,《熹平石经》
魏晋: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快雪时晴贴
王献之--中秋贴
王---伯远贴
唐宋: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碑
张旭--郎 官石柱记序
怀素--自叙贴
颜真卿--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祭侄稿(天下第二行书)
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功德碑
黄庭坚--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新岁展庆帖
米芾--蜀素帖、珊瑚帖
蔡襄--万安桥记、澄心堂帖
赵佶--淳化阁帖
元、明、清:
赵孟\--胆巴碑、湖州妙严寺记
文徵明--前后赤壁赋
董其昌--三世诰命
刘墉--临米芾诗帖
邓石如--语摘
王羲之--墨池 王献之--十八缸 怀素--书蕉叶 .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5
看看这网站有一些~~~ “草圣”张旭
唐朝文宗皇帝曾向全国发出了一道罕见的诏书: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斐F的剑舞可成为天下的“三绝”。
诏书一到洛阳城,顿时轰动了那些饱学之士。他们纷纷向张旭道喜,庆贺他以卓绝的努力夺得了最高奖誉。张旭作揖一一致谢,并设宴款待洛阳名流。席上,有人提议张旭谈谈草书到“绝”的秘诀,张旭推辞不过,谦虚的说:“各位见笑了,我自知浅陋,皇上奖掖,收之有愧。说到秘诀,无非在‘用心’两字。”
张旭沉吟片刻,他油然想起杜少陵曾写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便说:“少陵曾对公孙大娘的剑器舞写过一首诗,其中四句‘烈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想必诸位是知道的。在邺县,我有幸见过公孙大娘的舞姿,每次看时,都引起我的联想:她将左手挥过去,我就立即触到这次姿态像个什么字;他跳跃起来旋转,我想草书中的‘使转’笔锋的驰骋应如此罢!他那整个起舞的姿态音容,给我一个全面的草书结构的启发。”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位帝王,他常常在处理政事的空闲时间里,潜心练习书法。当时,被誉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就在宫中任职,由于他精通古今,文章书法下笔如神,因而唐太宗一向很尊敬他,也经常临摹学习虞世南的书法。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唐太宗深深感到虞世南字体中“戈”字最难写,不容易写出其中的神采。有一次,他练习“戬”,因怕写不好有失体面,免得各位大臣看它的笑话,于是便故意将“戈”字空着不写,而私下请虞世南代为填补。
唐太宗为了显示自己在书法方面有所进步,便拿着几幅作品请谏议大夫魏征观看,并征求魏征的意见说:“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学士的字?”魏征恭恭敬敬地仔细看了一遍,始终含笑不语。这时,唐太宗有些焦急地问他:“是像还是不像,你怎么不说话?”魏征连忙说道:“臣不敢妄加评论陛下的书法。”唐太宗说道:“你直言无妨,朕恕你无罪。”这时魏征才奏道:“据臣看,其中只有‘戬’字右半边的‘戈’旁和虞学士写的一般无二,其余的均相去甚运”。唐太宗听了这番话后后,感叹不已,深深佩服魏征的眼力,从而也领悟学习书法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想学有所成,必须痛下苦功。
过去做生意的店家一般是有招牌的,总要将自家的店号起个吉利的名字,例如什么“广源记”啦,“茂源记”啦,“康泰记”啦,等等,名目繁多。单说有一家商店生意不错,扩大了门面,增添了货物,招牌也想换个新的。可别小看这招牌,它对生意的好坏还挺有影响呐。因此,招牌一般是用好的木板做的。凑巧,有人给找来了一块曾经用来祭神的木板,木板上写满了祭祝的文字。开始,人们并不在意,商店老板叫人把木板上的毛笔字洗去,好写新的内容,哪知擦洗了半夭,木板上的毛笔字不仅没有擦掉,反而更清晰了。洗不掉,就刨,木板刨了一层,笔迹依稀可见;木板刨了两层,笔迹还能看见。人们惊讶了:这是谁写的字,这样深刻有力,一位懂得书法的老先生来了一看,立即惊叹得叫起来。看着他一个劲地拍案叫绝的样子,在场的人都很奇怪,纷纷围拢来看。老先生说:“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笔迹啊!这字如此深刻有力,真是入木三分啊!”
王羲之的书法怎么这样深刻有力呢?这与他平常坚持不懈的锻炼有关。有一个“戒珠”的故事可以从侧面说明这一点。
据说王羲之有一颗心爱的明珠。这颗明珠不光是好玩,用来观赏的,王羲之还经常双手摩挲它,用来增强书写的腕力。有一天,明珠忽然不见了,找呀找,怎么也找不到。王羲之十分懊恼,是谁偷去了呢?经常在他身边的,除了一个寄住在他家的和尚外,再没有别的外人了……因此,他对这位和尚冷淡起来。这位和尚发现主人对他有怀疑,就以“坐化”为名,不吃东西,饿死了。后来,家人在宰杀白鹅时,发现明珠在大白鹅的肚子里。原来,是大白鹅把珠子吞下去了。事情弄清楚了,王羲之深感自己错怪了和尚,后悔不已,十分悲痛。为了纪念这位清白的和尚,他将住房改建成“戒珠寺”,表示以失落明珠的事件为教训,对朋友应以赤诚相待,不能轻易怀疑人家,使人家蒙受不白之冤。作为一个书法家,王羲之不仅自己注意锻炼腕力,增强书写时的笔力,也严格要求后人。他的儿子王献之,很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书法。有一次为了检查献之的笔力,王羲之悄悄地站在背后,趁献之集中精力写字时,他猛地用手指夹住儿子手中的毛笔往上拉,谁知献之握笔很紧,毛笔没有被夺下来。王羲之对此很满意,他高兴地说;“这孩子将来能成为书法家。”并当场写了一幅字赠给献之。这件事说明,书法家的笔力是下苦功夫练出来的
文章编辑:李维
相关阅读:
以上内容对您是否有用?
是,这文章不错 √
否,这文章很差 ×
满怀着憧憬与希望,14级新生走进了经济学院这个温馨的大家庭 …
淮阴师范学院师生向烈士敬献花篮。 9月30日,江苏淮安刘老庄 …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举行
传承经典 书写“中国故事”
  本报记者 王丽娟  
日,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太原落下帷幕。省文联党组书记李太阳,省文联主席张根虎及老艺术家林鹏、李才旺、赵望进等28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大会回顾总结了山西书法家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并研究部署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和主席团。  
大会审议并通过工作报告和新章程,选举产生了主席、副主席、理事。石跃峰任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第六届主席,韩清波、韩少辉、武磊、颉林、姚国瑾、岳福豹、王利民、王志刚、吕林健、张生勤、庞宏亮、赵维勇、徐晓梅、袁筠、崔世广、靳忠、熊晋、冀卫东18位同志当选为副主席。  深入生活与群众心贴心  
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  
山西省书法家协会正是响应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先后走进社区、农村、企业、校园、军营等地,不仅把丰富多彩的活动送到居民家门口,也丰富了自己的创作之源。  
其间,省书协组织省内书法家,走进人民解放军某部队、太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迎泽二大队、省武警太谷直升机大队、山西大同某坦克旅,为部队官兵书写春联、书法作品2000余副。  
同时,还组织230余名书法家先后赴古交市、汾阳市、中北大学、西山煤电集团屯兰矿、富士康(太原)科技工业园、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贾家庄村、太原市长风商务区、阳泉市郊区荫营镇三都村、山西中医学院、太原市环卫队、革命老区武乡县、昔阳县大寨村、浑源县文家庄村、晋城矿务局等地,慰问老八路、老党员、老劳模,为学校教职工、建筑工人、矿工家属、医务人员、农民写春联5300余副。  
除了为广大人民群众送去经典文化,他们还为省总工会书画展收稿70件,为省文联食堂文化建设作品31件,为省文联工作场所创作作品 12件,协助山西文艺网进行艺术家信息采集,为编辑中国书协会员名鉴整理收集信息。  
为加强同会员和广大书法家的联系,省书协开办了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网,创建了“山西书法”微信公众平台、QQ群,加强了协会与广大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间的日常联络和信息交流,实现了信息共享、成果共享。  创作精品 把艺术献给人民      2011年5月,由省委宣传部、省文联主办,省书协、省美协承办的“山西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黄河魂·太行情”书法美术大展在省城举行。  
2012年4月,省书协举办了山西首届草书展。  
2014年1月,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省文联主办,中国书协草书专业委员会、省书协、晋中龙湖紫云轩艺术研究院共同承办了全国第三届草书作品展,我省作者入展名列全国第一。  
2014年9月,省书协承办了“我们的中国梦——山西省书法作品展”。  
2015年7月,又举办了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暨‘太行风骨’山西书法作品提名邀请展”,展览分别设在太原和北京抗日战争纪念馆两地。  
2011年起至今,省书协先后举办了第一、二届书法新人展,第一、二、三、四届群众书法展,2011年举办了姚奠中先生 “永祚双塔四百周年记”捐赠、揭碑与《永祚碑》原作展,2012年7月,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 “陈巨锁墨迹展”,2015年10月在北京荣宝斋美术馆举办了“岁月墨痕——赵国柱书法作品展”及“赵社英书法展”。  
“文艺要反映人民心声,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省书协在过去的五年中,不断把好的作品献给人民,还按照 “出精品、推人才、强服务”的思路,始终把创作优秀书法作品作为工作的中心环节,举办了多次大型书法展览。仅我省作者在全国书法篆刻展、单项展,全国书学讨论会上获奖30余人次、入展200余人次。  
下一步,省书协将继续利用自己的优势,面向全省开展书法培训与交流活动,在普及书法知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培养书法人才,并建立新机制鼓励书法创新,对在书法创作、理论研究和书法培训中取得显著成绩的,要给予物质奖励。  传承经典 打造“书法大省”      重视人才的培养,是省书协的一大特色工作。他们把“请进来培训,走出去学习”,作为转变创作观念、提升创作水平的重要措施。  
2010年至2013年,省书协连续举办的 “中青年书法创作培训班”中,邀请13位省内外获奖书法家、评委进行传经布道。每月一期,共讲授 26期,近3000名书法爱好者受益。  
2011年8月,又在全省举办了备战十届国展作品点评会,邀请吴震启、刘洪彪、张继三位导师讲授,使300位书法家获益非浅。  
2013年11月和2014年4月,省书协分别举办了两次中国书法兰亭奖看稿会,百余名作者参加了培训。2013年9月,与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在太原联合举办 “2013年山西临摹与创作研究班”;2014年8月,书法临摹与创作培训班在省书法考级中心举办,共有50余学员参加了培训;2015年3月,在三晋国际饭店,与中国书协联合举办 “中国书法家公益流动大讲堂”,来自全省各地的260余名书法创作骨干参加了培训学习。2015年10月,省书协还邀请丛文俊教授、著名青年书家李双阳在三晋国际饭店举办培训,有300余名学员参加了学习。  
五年来,省书协举办了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培训,有5000余人次的学员学有所成。  
在这一届理事会和主席团的带领下,省书协将启动山西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举办“山西书坛名家书法精品展”。同时,加大对少儿书法教育、中青年书法家的深造和宣传、老书法家的总结和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青年新秀、中年书家和书法名家。  
“传承经典,锐意出新。”是省书协的下一个五年规划,他们将在上一届的基础上,继续着力构建书法名片和打造文化品牌。刘运峰1963年出生,河北省束鹿县(今辛集市)人,毕业于南开大学,法学博士。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学系主任,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运峰幼承庭训,随父亲学习唐楷,成年后师从孙伯翔先生,初学汉...
自制印章 元代书画家王冕是自制印章的先驱。有一天,他画好一幅画,觉得右下角缺一方...
怀帖过江 东晋的名臣王导特别喜爱钟繇、卫瓘这两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钟繇的书帖《宣示表》弄到手,当做镇宅之宝。西晋末期,社会动荡不安,王导在逃难的时候扔下了金银财宝,却把《宣示表》缝在自己的衣带中渡过长江。有人爱财如命,...
米癫索砚 大书法家米芾非常喜爱砚台。有一次,宋徽宗想见识一下米芾的书法,就让米芾进宫写字,并将自己用的一方端砚给他使用。写完后米芾看到皇帝高兴,就把那方珍贵的 砚台揣入怀中,对皇帝说道:此砚臣已用过,皇上不能再用,请您赐给我吧?皇帝看他如此...
宣纸的发明 相传,东汉造纸家蔡伦去世后,他的徒弟孔丹一直想造一种好纸为老师画像,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造纸材料。有一天,他在皖南溪谷,看见一株倒卧在溪流中的老青檀,树皮已腐烂发白,露出丝丝缕缕修长的纤维。他心中一动,觉得这是造纸的好材料,于...
墨之精灵 唐玄宗喜好书法,传说,他曾看到过墨精。有一天,唐玄宗写字时发现有个像小虫子那么大的道士在墨上行走。他厉声喝住道士,询问他的来历。小人儿立刻跪倒,高呼万岁,说:臣是墨之精灵黑松使者,名字叫龙宾。但凡世人有写文章的,墨上都有十二个墨精...
毛笔的来历 泰国有一位大将叫蒙恬。一天,蒙恬打猎时看见受伤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出的血迹,心中来了灵感。他剪下兔尾巴上的毛,将它插在竹管里,试着用它来写字。后来,他又发现,把这样的毛笔放到碱性的石灰水中浸泡,去掉兔毛上的油脂,兔毛就会变得更加柔...
下马观碑 唐朝有位著名书法家叫欧阳询。他的字自成一体,被人们称为欧体。 有一次,欧阳询和儿子一起出门访友,半路经过一座古墓。墓前立着一大块石碑。碑上的字刚劲有力,迷住了欧阳询。他看了好久也舍不得离开,于是就让儿子先回家,自己继续留在碑前,看...
褚遂良问书 褚遂良少年时向虞世南学习书法。有一天,他问虞世南:我的书法跟智永比起来,谁更好些呢?虞世南笑着说: 智永的书法一个字值五万钱,你的字行吗?褚遂良又问:那我跟欧阳询比呢?虞世南摇摇头,说:欧阳询能做到不论用什么样的纸和笔,都能随心...
柳书之贵 柳公权是唐代有名的书法家,与颜真卿并称为颜柳。当时的大臣们都认为,若请不到柳公权来写自己的碑刻或墓志,就是子孙不孝。外国人来向朝廷进贡,也会常常另外出钱购买柳公权的书法作品带回去。可见,他的书法是如何声名远播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著名书法家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