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来山西古镇有哪些边是什么镇

浮来山镇_百度百科
莒县浮来山镇东距莒县县城2.5公里,西与临沂市沂水县、沂南县为邻。辖9个社区(63个行政村),5.3万口人,5万亩耕地,对空面积63.43平方公里。是山东省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该镇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矿产资源有石灰石、沸石、石英石等。境内有柳清河、海子河、黄花河三条河流,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主要农产品有大米、小麦、玉米、蔬菜、蚕茧、烟叶及银杏果、叶等。浮来山镇交通便利,206国道、335和336省道纵贯境内,东距日照港72公里,南距日东高速公路入口10公里,西接长深高速入口,胶新铁路穿镇而过,客货站近在咫尺。有独特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
浮来山镇概况
浮来山镇位于莒县县城西郊,335、336省道、莒竹路纵贯全境,胶新铁路穿镇而过,交通便利,位置优越。全镇对空面积63.4平方公里,辖63个行政村,5.2万亩耕地,5.3万口人。该镇自然条件优越,丰富,境内有国家AAA级旅游区——风景区。主要矿产资源有石灰石、沸石、石英石等。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银杏、蔬菜、桑烟等。
招商引资成效突出,运行质量良好。立足邻近县城的区位优势,通过政策优惠、壮大园区等措施扎实开展招商引资,突出招引投资大、效益好的项目,2005年全镇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39个,到位资金1.7亿元,壮大了镇域经济实力。全镇已形成以浮来山集团为龙头的建筑建材、以仁和泰集团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以家俱城为龙头的木器加工三大支柱产业,有各类民营业户1328家,民营企业165家,均保持了良好的生产效益。
稳步健康发展,促进了增收。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展大棚蔬菜、银杏、桑烟、果品等高效农作物2.4万亩,并积极发展畜牧业生产,促进了农民增收。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2005年,全镇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377元。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完善,境内有柳清河、海子河、黄花河三条河流,基本实现了自流灌溉。
园区建设日趋完善,发展不断优化。对浮来山工业园实现了“五通一平”,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强化服务等措施招引外商到园区投资兴业,现已有10个项目入住园区,总投资1.5亿元,成为全镇的基地和龙头。
下辖9个社区:中心社区:邢家庄一村 邢家庄二村 邢家庄三村 邢家庄四村 邢家庄五村 卢家屯村 南高家庄村 卢家街村 响波头村;
二十里社区:王家二十里村 朱家二十里村 严家二十里村 栗林村 西刘官庄村 吴家川村 西杨庄子村 后菜园村;
栗园社区:赵家二十里村 马家二十里村 王家湖村 前栗园村 后栗园村;
薛庄社区:马家庄村 北韩庄村 庞家泉村 北高家庄村 王家山村 宋家山村 大薛庄村 杜家洼村 西韩庄村 新庄村;
田家店子社区:任家庄村 前石窑村 后石窑村 田家店子村;
官庄社区:邢家官庄村 张家泥沟子村 田家念头村 前官庄村 中官庄村 后官庄村;
庄疃社区:刘西街村 戚家街村 胡家街村 钟家村 周家官庄村 十里堡村;
菜园社区:韩家村 段家村 前菜园村 陈家河村 吴家庄子村 罗家庄子村 沙河崖村;
马顾屯社区:东杨庄子村 红土官庄村朱家庄子村 岳家官庄村 海子后村 长安口村 许家湖村 马顾屯村;
浮来山镇中国银杏第一镇
,是中国古老的名贵树种,有“活化石”之称。现代科学证明,其叶、果、皮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从叶片中提取的黄酮甙和萜内酯,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特殊功效,并有延缓衰老、抗病毒、作用,其开发、食品、保健品、等,已风靡世界市场。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银杏的内在价值将被进一步开发利用,银杏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就生长在浮来山镇境内。千百年来,这株被考证为世界上树龄最长的四千岁“”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从1996年开始,浮来山镇投资1000万元,在浮来山“天下银杏第一树”下建起了万亩银杏园,形成了以“银杏王”为龙头,以银杏园为主体,山林相间、郁郁葱葱的万亩银杏园林风景区,成为闻名中外的浮来山区又一新景观。银杏园建设坚持高起点、园林化,采叶园、苗圃园、结果园等多种模式并举,林间水渠贯通,曲径通幽,各种园区浑然一体,真可谓人在园中行,如入书中来。
天下银杏第一树
浮来山镇现已成为“全国银杏第一镇”。依托万亩银杏基地,该镇现已建成银杏叶茶厂、银杏保健品厂。2000年,全镇银杏叶产量实现3000万公斤,叶达1.3亿元,苗产值1.2亿元。目前,还有许多科技项目有待开发。
浮来山镇发展优势
优越,交通十分便利。独特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206、335省道、336和莒竹路纵贯全境,东距日照港72公里,南距日东高速公路入口10公里,距胶新铁路客货站只有3公里,紧靠二十里的“天汕”高速公路出入口正在规划之中。
浮来山镇文艺活动
深厚,旅游优势得天独厚。境内有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浮来山风景区,景区内有四千年天下第一银杏树、千年古刹定林寺、世界之最檀根王等景点,吸引了众多中外游人流连忘返,于2006年被评为“全省十大魅力景区”之首。浮来山是山东大地“齐鲁莒”三大文化中“”的发祥地,书画事业底蕴深厚,涌现出了以莒县书画界“六老”中的任英民、二老为代表的和大批的书画爱好者。浮来山镇也是革命传统根据地,1929年夏莒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浮来山党支部就在浮来山上诞生。 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主要矿产资源有石灰石、沸石等,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蚕茧、及果、叶等。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展大棚蔬菜、银杏、、黄烟等高效农作物2.5万亩,其中银杏叶圃和达万亩,是全国重要的银杏生产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得到发展,目前有规模以上龙头企业12家,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2006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661元。
园区建设不断深化,招商引资成效突出。建设了占地2平方公里的浮来山区并实现了“五通一平”,现已有10个项目入住园区,总投资3.5亿元,成为全镇招商引资的基地和龙头。以园区为载体,立足邻近县城的区位优势,通过政策优惠、壮大园区等措施大力支持招商引资,突出招引投资大、效益好的项目,2006年全镇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9个,到位资金2.12亿元,壮大了镇域经济实力形成以浮来山集团为的建筑建材、以仁和泰集团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以十里堡家具城为龙头的木器加工三大。今年1—7月份,共引进项目21个,合同利用外资5.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2亿元,其中过千万元的项目有6个。占地600亩、投资3.6亿元的海汇科技园各项手续已获得批准并开工建设。全镇现有各类民营业户186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家。
浮来山根雕馆
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环境日趋优美。认真贯彻二十字方针,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在全镇实施了以“培育十个新农村建设红旗村,建设一百条高标准文明街,选树一千户新农村建设示范户”为主要内容的“十百千工程”,突出建设十个红旗村,一百条文明街,一千家新农村建设示范户,目前十个红旗村已基本成型,已建成高标准文明街86条,另有21条正在建设中。各村旧村改造扎实推进,有100%的村通上了硬化路,73%的村通上了自来水,90%的村通上了有线电视,信息直通工程不断深化,计划生育政策深入民心,积极开展便民服务大集活动,在各村建立信息平台,为农民学技术学政策搭建了良好载体。同时积极加强农村,深入开展信用村、信用户、文明家庭评选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宏扬了诚实守信、团结互助等社会新风,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浮来山镇旅游
浮来山是国家AA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地质遗迹保护区,被评为2005年山东省十大魅力景点之首。风景区位置优越,交通方便,位于莒国故城西6公里处,距桥东方桥头堡日照市62公里,336省道途经浮来山风景区,城区有公交车直达风景区。景区内千年古刹、天下银杏第一树、世界之最檀根王等景点吸引着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曾接待过宋平、吴官正、吕正操、、钱伟长、、胡启立、胡绳、彭佩云等30多位国家领导人。
浮来山旅游地图
在秀奇玲珑的浮来山上,有商周老树、晋代古刹、隋唐庙庵,古藤绕树、松柏参天、美禽栖枝、奇鸟鸣林,令人心旷神怡。莒鲁国君盟于浮来、高僧竺法汰讲《禅定》、慧地校经、昙观送舍利、三丰传丹术……,尚有遗迹存在,志乘可查。浮来山风景区内有八观、十二景、三泉与四园。修竹奇木,居谷繁茂,怪石嶙峋,溪流潺潺。千年古刹定林寺是山东省现存最古老的寺院之一,为故居所在地,始建于时期,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寺内三教堂供奉儒、释、道三教,是山东省现存唯一一座三教寺。全寺分前、中、后三进院落,有五殿二堂,两庑一宫三院。主体建筑,飞檐螭首,雕梁画栋,既轩敞典雅,又古朴大方,是典型的北国古建筑风韵。寺中的“校经楼”,据载:“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校经楼”三字系郭沫若先生于1962年亲笔所题。此楼乃当年刘勰校经之处,现辟为刘勰生平陈列馆。馆内塑刘勰像,陈列各种版本的及历代研究文献,丰厚的资料珍藏,曾令史学泰斗发出“绝仰千古”的赞叹。自2003年以来,景区每年10月2日至4日举办“中国(莒县)浮来山福寿文化节”,集游览观光、康体健身、祈福益寿、经贸洽谈于一体,打造了浮来山“东方福地”旅游品牌。
景区主要景点有天下银杏第一树、千年古刹定林寺、世界之最檀根王、圣地朝阳观、地质保护区、自然动物园区等,还建有滑草场、霹雳炮、、浮来山庄等参与性休闲、游乐及餐饮设施。“一山一树一条根、一书一字一巢人”,是对浮来山景点的高度概括。
“一山”是指浮来山。浮来山又名浮丘,298.9米,主要由飞来、佛来、浮来三峰鼎足而成,拱围相连,形似卧龙,独具清雅灵秀之神韵。在莒城登高西眺浮来,呈平地崛起之势,有水上浮来之感。浮来山地质构造独特,有完整的地质学震旦纪土门群岩层剖面、距今6亿年地震形成的“碳酸盐泥晶细脉”、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层中的三叶虫、景观怪石峪,这些经过地球漫长演变形成的自然遗产,成为解读地球沧桑历史的“万卷书”。2002年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地质遗迹,是山东省第四个地质公园,也是日照市第一个地质遗迹保护区。 “一树”是指天下银杏第一树。该树在山中定林寺前院中央,树龄近4000年,树高26.7米、干粗15.7米,占地600多平方米,至今仍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堪称生物界中的“活化石”。1982年教科文组织曾对此树进行专题研究并向全世界播放了其近影。
“一条根”是指华人寻根。山中华人寻根馆展出了以被列入上海大世界之最、具有八千年树龄的檀根王为代表的50余件根雕艺术品,龙凤呈祥、龙凤戏珠、花果山、千里马是由具有8000年树龄的古檀根雕刻而成,与天下银杏第一树交相辉映。
“一书”是指《文心雕龙》。《梁书·刘勰传》载:“勰,字彦和,东莞莒人,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刘勰生于465年,37岁便写出我国第一部文学评论专著《文心雕龙》,全书分10卷50篇,计3万7千余字,概括了从先秦到晋宋千余年间的文学面貌,评论了200多个,总结了35种文体。
“一字”是指图象文字。据考证,该图象文字比还早1500年,堪称中国文字的鼻祖。
“一巢人”是指有巢氏。远古时期,有巢氏(神农氏)为抵抗,架木筑巢,成为我们的祖先。
浮来山镇著名企业
山东浮来青茶业有限公司是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定点企业,无公害放心茶生产单位。是一家集科研、栽培、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日照市茶叶行业龙头企业。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示范单位。 占地面积400亩,建筑面积5680平方米,800万元,现有职工26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8人。自有300亩,基地茶园20000亩,年生产各类茶叶100余吨。
浮来青茶业有限公司
山东浮来青茶业有限公司自创建以来,坚持走科技兴茶之路,先后有适矮、适密区田栽培技术,高档优质绿茶设施栽培技术,浮来青茶制作工艺技术填补山东省内空白,并分别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浮来青茶制作工艺研究成果,在国家科委举办的首届环科技成果博览会上获金奖。以适矮、适密区田栽培法为只要内容,林网化和人工植物群落为主要特征的区建设,经国内茶学界专家、学者评审论证达到国内同类地区领先水平,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山东省北方茶叶高科技示范园。
浮来青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荣获“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国际名茶金奖,第四届、第五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1年6月在日照市首届名优茶评比中,以总第一的成绩荣登榜首。成为日照绿茶之冠。2006年荣获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山东省名牌,山东省十大名茶。
浮来青茶产于莒县浮来山南麓的长虹岭,经现代科技焕发新貌,适密适矮区田栽培形成的茶园,施用微喷灌溉工程,喷洒的水量成雾化状态,调节了茶园的温度,形成了茶园小气候,提高茶叶品质质量。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先生,亲临浮来青茶业有限公司考察、品赏艺、欣然提笔命名“山东浮来青,江北第一茶”。浮来青茶生长期长,叶芽肥厚,粟香高,耐冲泡,具有北方绿茶独特风味。产品分为浮来青珍品,浮来青茗顶,浮来青雀舌,浮来青(特一级),手工炒青,浮来青保鲜绿茶,以及浮来青职业茶饮等浮来青系列产品。
浮来青茶的主要特征有“绿、香、浓、净”。“绿”即是干茶色泽翠绿油润,汤色青绿明亮,叶底嫩绿鲜活。“香”即是茶叶干贮时,清香诱人,冲泡时,粟香高长。“浓”即是滋味浓醇甘爽,经久耐泡,余味回肠荡腑。“净”即是纯天然无污染。
企业信用信息生态建城,将提升城镇||又有大动作,未来五年山西将大变样!||朔州微生活
生态建城,将提升城镇||又有大动作,未来五年山西将大变样!||朔州微生活
更新日期:&&&&
公众号:&&&&
信息来源:&&
签名:? 朔州大事小事新鲜事,这里好看、好玩、好用。商业合作加QQ:
阅读文本前,请先点击上方蓝色字体“朔州微生活”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每天免费收到最新资讯了。“太原”近日公布的《山西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提出,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与民航、水路共同组成覆盖全省的综合交通网络。 1铁路快速铁路覆盖所有设区城市到2020年,我省力争铁路运营里程达到6400公里,其中高速客运铁路运营里程力争达到1300公里。涉及我市的铁路重点项目:快速客运铁路方面,建成太原至长治至晋城至焦作客专(这条重要通道将加强山西与中原经济区的联系,太原到郑州将缩短两小时);地方和城际铁路方面,加快推进太原至榆次城际铁路等。(此项工程有助于加速太榆同城华)2公路实现"县县通高速"我省将加快国家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及地方高速公路建设,“三纵十二横十二环”高速公路网全部建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258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建成33个高速出省口。涉及我市的公路重点项目:建设太原二环高速东环段(范庄-龙白)、太原二环高速北环段(山根底-范庄)、太原二环高速西环段(西庄-夏家营)等。3民航150公里内享受到航空服务到2020年,省内运输机场覆盖省内所有县城及人口10万以上的城镇,在直线距离 150公里内能够享受到航空服务。其中,涉及太原的有:运输机场方面,完成太原机场飞行区改扩建,研究启动太原机场三号航站楼;通用机场方面,推进太原尧城、太原阳曲通用机场建设等。4水路建设客运100吨级泊位20个我省将建设黄河老牛湾至龙口段(山西段)、黄河小浪底库区老鸦石至三门峡库区(山西段)和汾河二库航运工程,建设总里程 125公里。5城市公共交通设区市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全覆盖。6综合交通枢纽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化衔接我省将加快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以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协调枢纽与通道的发展。形成城市内外和不同方式之间便捷、安全、顺畅换乘,提高综合客运枢纽的一体化水平和集散效率。太原人,未来的生活将会越来越方便!“其他城市”8月31日,记者从省政府获悉,《山西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出台。“十三五”期间,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继续推进国家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和支线机场建设的基础上,将地方和城际铁路、普通国道省道县乡道改造和通用机场建设作为建设重点。到2020年快速铁路将覆盖所有设区市“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大力发展高速客运铁路,计划建成大同至张家口、太原至长治至晋城至焦作等高速铁路项目,加快建设原平至大同、忻州至保定等高速铁路。通过新线建设与既有线改造相结合,扩大快速铁路客运服务覆盖范围,形成快速客运网,快速铁路运输服务覆盖所有设区城市。有序建设蒙西至华中地区煤运通道、和顺至邢台等铁路项目。&&列入“十三五”期间我省铁路重点项目的有:快速客运铁路方面,将建成大同至张家口、太原至长治至晋城至焦作客专,加快推进原平至大同、忻州至五台山至保定客专,研究建设大同至乌兰察布、运城至三门峡铁路。货运通道方面,将建成蒙西至华中地区煤运通道,完成和顺至邢台、阳涉铁路电化改造、京原铁路扩能改造、南同蒲铁路侯马至风陵渡(华山)段电化改造项目,研究建设太焦铁路修文至长治北段扩能改造、太原至和顺铁路、中南铁路石楼至阳泉曲联络线项目。地方和城际铁路方面。将建成阳泉北至大寨铁路,加快推进太原至榆次城际铁路,研究河津西至管头、冯家川至孙家沟、阳泉曲至双池、交口至石楼、台头至龙华山至蒲县、武乡至沁县、长子南至嘉峰铁路。实现“县县通高速” &建成33个高速出省口到2020年,我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万公里,公路密度达到95公里/百平方公里。&&未来,我省将加快国家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及地方高速公路建设, 到2020年,“三纵十二横十二环”高速公路网全部建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258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建成33个高速出省口。&&新建国省干线130公里,升级改造国省干线1647公里。普通干线公路里程达到15700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12628公里,占普通干线总里程的80%,普通国道连通所有县,普通干线连通60%以上的乡镇。实施县乡道改造5000公里,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5000公里,危桥改造999座,农村公路达到12.6万公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全覆盖”。&&“十三五”期间国家高速公路项目包括:建设北京至乌鲁木齐国家高速公路山西段、青兰高速长治至临汾段、青兰高速黎城(冀晋界)至长治段改扩建工程、霍永高速公路永和至永和关段、运城至灵宝高速公路运宝黄河大桥、右玉至平鲁、神池至岢岚、临猗黄河大桥及引线工程、朔城至神池、离石至隰县、隰县至吉县、黎城至霍州高速公路。&&地方高速公路项目包括:建设晋蒙黄河大桥、太原二环高速东环段(范庄—龙白)、阳城至蟒河、太原二环高速北环段(山根底—范庄)、繁峙至五台、应县至繁峙、闻垣高速古城联络线(华峰—古城)、太原二环高速西环段(西庄—夏家营)、安泽至沁水、朔州东北环、汾阳至石楼、阳城至运城、古县至翼城、洪洞至大宁、昔阳(晋冀界)至榆次东阳、平陆三门峡公铁黄河大桥及连接线、静乐丰润至兴县黑峪口(晋陕界)、祁县至离石、天大高速公路大同联络线(古店至王官屯)、风陵渡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大同绕城高速公路陈庄至肥村段。启动太原机场三号航站楼、晋城机场建设民航方面,到2020年,省内运输机场要覆盖省内所有县城及人口10万以上的城镇,在直线距离150公里内能够享受到航空服务。未来,我省将规划建设运输机场通用航空保障功能区和直升机场,适度调整通用机场布局,构建完善省内通用机场网络体系,满足农林航空、航空测绘、应急救援、抢险救灾、公务出行、观光旅游等需求。&&“十三五”期间运输机场项目有:完成太原机场飞行区改扩建、长治机场飞行区改扩建、长治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实施大同机场飞行区改造、大同机场口岸建设、吕梁机场通用机坪建设、运城机场飞行区改扩建、临汾机场飞行区改扩建,加快推进朔州机场建设,研究启动太原机场三号航站楼、晋城机场建设。&&通用机场项目有:加快推进太原尧城、太原阳曲、大同灵丘、大同阳高、晋中介休青云、阳泉盂县、临汾壶口、临汾永和、运城绛县、忻州繁峙滹源、晋城泽州、晋城阳城通用机场建设和大同航空运动学校迁建、长治航空运动学校基地机场改扩建。&&水路方面,将建设黄河老牛湾至龙口段(山西段)、黄河小浪底库区老鸦石至三门峡库区(山西段)和汾河二库航运工程,建设总里程125公里。建设重点水域客运100吨级泊位20个。研究建设大同城市轻轨项目城市公共交通方面,到2020年,要基本确立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较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基本出行需求。到“十三五”末,要初步形成以城市公交、城镇客运、镇村公交为主体,其他客运方式为补充的城乡客运体系。11个设区市实现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全覆盖;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运班车。&&今后,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必须坚持交通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和建设,发挥大容量公共交通在引导城市功能布局、土地综合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作用。统筹规划,优化城市道路网结构,改善城市交通微循环。有效引导机动车的合理使用,推进公共自行车、步行等交通系统建设,方便换乘,倡导绿色出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面,将建成太原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实施太原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3号线项目,研究建设大同城市轻轨项目。&&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方面,将依托客运枢纽,加强干线铁路、城际轨道、干线公路、机场等与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共交通、私人交通等的有机衔接。&&今后,我省将拓宽投融资渠道,探索建立利用市场机制筹集资金和合理使用存量资产的新机制。全面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设立铁路发展基金,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鼓励采用PPP等方式,多渠道、多元化筹措资金,破解铁路建设资金瓶颈。打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投资的格局,完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决定性作用,破解制约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民航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资金约束。推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住房保障……8月31日,省住建厅印发《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8平方米,城镇在职职工住房公积金覆盖率保持在80%以上,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达99%,全部设区城市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要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5%,全省90%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争取300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基本完成现有棚户区改造“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开工改造包括城市危房、城中村在内的各类棚户区36.9万户,基本完成现有棚户区改造。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32.11万户。通过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对城镇低收入住房保障对象实现应保尽保。& &&目前,我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住房供需基本平衡,未来,将合理布局我省房地产供应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居住品质,住宅建设模式实现转型升级。房地产开发投资8000亿元,商品房竣工面积1.1亿平方米,城镇新建住房面积累计达万平方米。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8平方米。& &在住房公积金制度促进消费方面,到2020年,城镇在职职工住房公积金覆盖率保持在80%以上,住房公积金实缴职工达446万人,缴存总额达2915亿元,个人住房贷款总额达960亿元,个人住房贷款率提高至80%。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达99%“十三五”期间,我省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到2020年,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达99%,城市(含县城)达99%,城市供水水质达标率达96%;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5%,城市(含县城)达90%,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25%以上,设区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9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98%,城市(含县城)达88%,力争将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35%以上,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75%;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94.5%,城市(含县城)达90.8%;城市燃气普及率达98%,城市(含县城)达93.5%。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提高到8公里/平方公里,城市(含县城)人均道路面积达15.4平方米。建成一批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升。& &&在节水型城市建设、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方面,到2020年,全部设区城市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要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用地达到目标要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设市城市基本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生态建城,将提升城镇品位。根据规划,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5%,城市(含县城)达40.4%;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平方米,城市(含县城)达12.5平方米。力争25个市、县达到园林城市(县城)标准,其中设市城市基本达到省级园林城市标准。& &&规划中,名城名镇名村和风景名胜区将得到更加科学的发展与保护。健全历史文化名城、街区保护规章制度,完成历史建筑建档挂牌工作。每年选择有5个以上条件的古村镇,开展6处以上历史院落的维修,或进行历史街巷及周边环境整治。新设立5个左右的风景名胜区,完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网络平台管理。争取300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根据规划,农村人居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到2020年,全省90%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村庄环境干净、整洁。全国重点镇公共供水普及率达85%以上,有条件的乡镇天然气管网延伸到乡村,村内道路硬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国重点镇污水处理率达70%,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建成一批特色小城镇和宜居村庄、绿色村庄。& &&到2020年,全省所有县(市)完成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或修编,提高村庄规划覆盖率,实现农房建设有管理、乡村建设有安排。到2020年,争取300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创新传统村落支持政策和保护管理体制,做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实施监管工作,增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综合能力。来源:山西热点探秘大小乔守寡后的私生活<img data-type="gif" data-ratio="0.62405" data-w="665" width="auto" src="http://img01./net/a/04/link?appid=&w=500&url=/mmbiz/X7mzjB2xmFevibw3tcUCfic5gZYGm5NROkTwKIX49x3kI4XVSTspJXL900XcJF8Me67GSVbgze6icb9Q38YF8EicoQ/0?wx_fmt=gif" style="line-height: 25.6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font-size: 16.1905 box-sizing: border-box ! word-wrap: break-word ! visibility: visible ! width: auto !"
&2014 本站所以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网站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朔州微生活(粉丝数:124)
作者推荐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西碛口古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