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容斋随笔笔隋氏之乱这一句的翻译

容斋随笔诸葛公原文及翻译
>>古文翻译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容斋随笔诸葛公原文及翻译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
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盖其操心制行,一出于诚,生于乱世,躬耕陇亩,使无徐庶之一言,玄德之三顾,则苟全性命,不求闻达必矣。其始见玄德,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氏可与为援而不可图,唯荆、益可以取,言如蓍龟①,终身不易。二十余年之间,君信之,士大夫仰之,夷夏服之,敌人畏之。上有以取信于主,故玄德临终,至云“嗣子不才,君可自取”;后主虽庸懦无立,亦举国听之而不疑。下有以见信于人,故废廖立而立垂泣,废李严而严致死。后主左右奸辟侧佞,充塞于中,而无一人有心害疾者。
魏尽据中州,乘操、丕积威之后,猛士如林,不敢西向发一矢以临蜀,而公六出征之,使魏畏蜀如虎。司马懿案行其营垒处所,叹为天下奇才。钟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不得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魏延每随公出,辄欲请兵万人,与公异道会于潼关,公制而不许,又欲请兵五千,循秦岭而东,直取长安,以为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史臣谓公以为危计不用,是不然。公真所谓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方以数十万之众,据正道而临有罪,建旗鸣鼓,直指魏都,固将飞书告之,择日合战,岂复翳行窃步,事一旦之谲以规咸阳哉!司马懿年长于公四岁,懿存而公死,才五十四耳,天不祚汉,非人力也。“霸气西南歇,雄图历数屯。”杜诗尽之矣。
(清•洪迈《容斋随笔》)
译文及相关说明
诸葛亮是千年难逢的人物,他率军作战,都以仁义为本,从夏商周三朝以来,还从没出现过这种人物。这都是因为他的诚恳,出生于乱世(汉灵帝末年,公元181年,诸葛亮出生于琅琊(今属山东省沂南市),黄巾起义的大风暴席卷全国之时,诸葛亮才三岁,山东是黄巾之乱的重灾区,诸葛亮只好随叔父先后辗转于荆扬地区,最终落户在南阳,中国古代人乐土重迁,不是没办法不会到处乱跑),(在南阳)亲自去种田,如果没有徐庶的一句话,刘备前来三顾茅庐,那么他一定会只求能够保全自己的性命,而不会追求自己的名声。和刘备最初见面,就论述实力无法和曹操抗衡,孙权只能作为援军而不该去打他什么主意,只有荆州(湖北湖南的部分地区)和益州(四川和陕西汉中一带)才是作为基业的地方(汉武帝划分十三刺史部,并不算做一层行政部门,但东汉刺史有自己固定的办公地点和下属,刺史成了比郡守高一级的行政级别,十三刺史部:冀青幽并徐扬兖豫荆益凉,这些没有异议,加上司隶校尉部和大概是交州),隆中对中的话就像预言一样,终身没有改变。20多年来(公元207年卧龙出渊至234年秋风五丈原,凡二十七年,占诸葛亮生命中的整整一半),君主信任他,士大夫敬仰他,中外民族心服他,敌人畏惧他。诸葛亮有能取信君主的地方,所以刘备临终前能说出这样的话“如果我儿子不能继承蜀汉基业,可以由你来接替”;后主刘禅虽然平庸懦弱,难以振作,但也把整个国家交给他而并不起疑心。诸葛亮同样有让部下信服的地方,所以罢免了廖立(荆州人,自以为才名应为诸葛亮之副,但职位一直得不到升迁,因为常发牢骚而被诸葛亮革职,但他一直期望诸葛亮在世的时候能重新启用他,听到诸葛亮逝世的消息,廖立痛哭,觉得自己不会再有机会了)而廖立哭泣;罢免了李严而李严郁郁而死(李严也是刘备的托孤重臣,因办事不利而被诸葛亮废黜,诸葛亮很快就逝世了,他和廖立的想法一致,因为没有机会了,所以郁郁而死),后主刘禅身边的奸佞小人,在宫中到处都是,但没有一个人会有想法和他作对(姜维就没这么好待遇了,为了避祸而率军去沓中屯田,间接造成了蜀汉的灭亡)。魏国政权占据了中国的全部发达地区(冀青幽并兖豫徐凉,拿刘烨的话来讲,就是九州百郡,十并其八),趁着曹操和曹丕遗留下来的威势,勇猛的人才像树林一样多,但却不敢向西蜀发射一只箭(说的是魏明帝曹睿时期,魏国确实没有主动进攻过蜀汉政权,只是疲于应付),而诸葛亮却先后六次出征魏国,使魏国像惧怕老虎一样害怕蜀汉政权(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天水南安等三个城市先后叛变投靠蜀汉政权,魏明帝曹睿曾打算亲自去长安稳定局势,皇帝亲自出阵,说明重视程度很高)司马懿到了蜀军的军营,感叹诸葛亮是天下的奇才。钟会(野心家,魏国征西将军,灭蜀汉的两员大将之一),派人到汉川祭奠诸葛亮庙(距离诸葛亮的逝世,已近三十年),禁止军士在诸葛亮墓附近打柴(怕惊动了诸葛亮的魂灵),这难道是智力和策划考虑能够做到的吗?魏延每次跟随诸葛先生出征,都想率领一万人军队(顺着子午谷,王莽为了让自己的女儿能够生下皇子,开挖的一条纵贯秦岭的通道,魏延打算命五千人背粮食,五千人作战),和先生两路会师于潼关(今陕西),先生不允许;魏延又想带兵5000人,顺着秦岭向东,一下攻下长安,以为这样就把咸阳以西都可以攻取下来。史家都认为是诸葛亮认为魏延的策略是冒险而不去采纳,其实并非这样。先生这叫做正义之师不使用阴谋诡计,这时候是应该率领大军,以堂堂正正地方式攻击罪恶的势力,在旌旗和战鼓声中,向魏国的都城前进,应该下战书告诉对方,商定交战日期战斗(诸葛亮在渭水战场,陆抗在荆州战场,都体现了一种儒雅公平的骑士精神),又岂能偷偷摸摸,在某天采用奸诈的办法来算计咸阳(指代魏政权)呢?作为一生的敌人,司马懿比先生年长4岁,他活着而先生去先去世了,年仅54岁,这说明是上天不保佑汉朝了,不是人力能解决的。“(诸葛亮时期)霸气在西南地区已经停止,(发生在此地的几次)雄伟谋略早已成为过去”,杜甫的诗完整地说明了这个意思。(刘邦是以汉中起家成为天子,秦惠王也是占领了巴蜀地区之后才开始让秦国更加强大,他们用光了这地方的霸气)
浏览此文章的网友还同时浏览了:&
文章录入:szf98&&&&责任编辑:oldq&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求《容斋随笔》 翻译!!急求!!从韩非作说难 而死于说难 到 吕甥之言出于义 蔡泽之说激于理_百度知道翻译一下这几句古文,出自容斋随笔
卷十六的_百度知道《容斋随笔》简介
  《容斋随笔》共《五笔》,74卷,1220则。其中,《容斋随笔》16卷,329则;《容斋续笔》16卷,249则;《容斋三笔》16卷,248则;《容斋四笔》16卷,259则;《容斋五笔》10卷,135则。据作者自述,该书写作时间历经近四十年。《容斋随笔》是作者宋朝洪迈数十年博览群书、经世致用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容斋随笔》在线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话容斋随笔txt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