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两个小孩的好处好还是一个好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肯定会说我问得无聊,爱生几个是自己的事情,有什么好问的。  
其实说得也是,我已经有个宝贝女儿了,今天无意当中看了一个专访节目,是关于中年丧子的家庭,当那些父母失去他们唯一的孩子以后,整个人就崩溃了,对未来完全事情信心,茫然的生活着,很多年以后都走不出来。说是行尸走肉也完全不为过了。看到自己的时候我心里有点点恐惧,要是有天我也那样的话,我相信我自己也走不出来,所以我觉得还是生2个小孩好点,不关乎男女,只是希望自己的宝贝多个伴。我有这个想法,可我老公坚决不同意,说法就是养一个就够累了,养2个养不活。
这个说法我也不知道算对还是算错?我们的家庭算是一般,又没什么月供,第一个是宝贝女儿,也不存在说是要给以后的她挣房子这些,有个窝住着就行了,在说,以前的老一辈养这么多孩子也过了,孩子是不是有出息是在他们自己,父母做的只是一个好的向导,可我老公还是坚持只要一个宝宝,哎,纠结中..........  
进来的涯友们说说你们的选择和看法在离开,谢谢各位哈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我有一个女儿,也办了独身子女证了。家里父母都不能帮忙带。自己带累死!可我也想再生一个。
  自己带是很辛苦的哟,我也是,父母以及孩子的婆婆爷爷,爸爸都帮不到什么,我也还想在要个,即使下一个孩子宝贝女儿我也想
  我堂哥就只有一个孩子,堂侄儿在32岁时车祸遇难,丢下两个女儿和父母,现在堂哥两口子把所有积蓄和赔偿款都给儿媳妇带著两个女人回万州老家了。是的,中午丧子的确是一件非常惨痛的事情,但现在的环境养两个孩子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我堂哥就是第一批响应国家计划生育的,现在独生子女父母到规定年龄每月可以领几十元,堂哥他们办理成五保户每月共领6、700元〔农村〕。按传统观念来讲,没有后人养老送终始终是个精神遗憾,有点点失落感     办理成五保户死后所有财产归为国有,所以他们在办理前就把房子卖掉成现金,租房子住
  我也是觉得一个娃太孤单了。但我自己带也非常具体。
  生两个好,对家庭好,对父母好,对孩子好。    对家庭来说,将来不会成为孤岛。    对父母来说,将来有双倍的照顾。    对孩子来说,成长中和成人后,都不会孤独。
  有钱人都生一打
  你女儿要是晓得你这个想法不晓得心头有好纠结。。。。
  想生2个,但看到自己象牛一样的累,有不敢生了
  生 2 个 好,    对家庭,对社会人口结构,    都好
  切记自己的孩子自己带,    不要让老人带,    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和智力发展有好处,    从我多年接触学生的经验得出的,
  8# 作者:c00a11db
回复日期: 10:16:00    你女儿要是晓得你这个想法不晓得心头有好纠结。。。。  -------------------------------------------------------------------------------------哎呀,我这个想法怎么了?知道不,任何一个宝宝都是上天赐给父母的天使,对待宝宝什么都要小心翼翼,好的,坏的,做父母的哪里有不担心的。
  有钱有能力可以多生  没钱或者钱刚好够用就算了吧
  你名字都是两个朵,生两个萨…
  越多越好,现在活着的与你有关系吗。小家伙们长大了坚决不让他在国内呆,多培养几个外国总统。。。
  中年丧子这种事情是一种沉重的打击,确实很难好的解决  如果仅仅是为给孩子找个伴,可以和关系好的朋友结为亲家,这样也可以当成有2个孩子
  如果条件允许,当然生二个还是要好些。但像你上头说的那样,你们家条件平平,要是再多养一个,你们可能就不怎么承受得起了,而且生了以后还要为他提供有良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所以,如果你们家要是中了几百万大奖,或一夜爆富,那就再生一个吧
  日,说错了,是老年丧子  -----------  潮州人一般都生4个
  我也觉得生两个好,一来给大人一个保障,即使以后小孩中的一个离开自己了(我是指出国定居啦,或者发生不幸),另一个也陪伴着自己,另外,如果父母或家庭在发生变故的时候,两个小孩可以有商量,互相照顾鼓励,更容易度过那种难捱的日子。  但是现在养小孩子的成本太高了,吃穿用且不论,有就多用,无就少用,光是教育就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啊,毕竟生了他还要培养好他得嘛,做父母的一定是要负责的。  我宝宝一岁多了,LG一直想说家里两个小孩子,我也很喜欢两个孩子的家庭,热闹,有家庭的温情,但事实上,我觉得两个小孩的话,经济压力大,而且带也没人带得,具体得很,我也很纠结这个问题啊~~~
  通常敢生2个的,一般都没有经济的顾虑。
  2个有伴撒
  倡导毛哥政策~~多生~~当英雄妈妈~~~
  一个都够受了,还2个
  主要看钞票
  能生多少生多少  
  要嘛不生要生就生“招商银行”
  生两个不错,孩子生长过程中有好处。    看到楼上一些贴,我多两句嘴。我一直不赞成中国式家长的“养儿防老”观念。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理想要去实现,有自己的生活。就比如上面一位TX说的如果一个孩子出国了另一个可以陪自己,那如果两个都想出国呢?你让谁去谁不去?如果只有一个孩子,难道为了可以陪自己就强行把孩子留在身边吗?    我想从小就教育我的娃儿:天大地大,只要你有本事有能力就去飞吧,尽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当然如果他认为跟爸妈亲朋呆在一个城市过平凡的生活就是理想,我也会支持他。
  越多越好,呵呵
  本人34,有一儿子12岁,原本再要个小孩子,因各方面原因崭时没有,另发觉那位在外面喜欢在外玩,虽然是逢场作戏,但我心里不是滋味,想,生还是不生好呢?在生的话50岁的时候小孩还是15岁,自己大半辈子就过去了,而且女人在这个时候生是很容易老,现在是小孩刚脱手时要又来一个的话又得辛苦好几年,思想纠结中!请各位出下主意!谢!
  2  个  好  ,  2  个  好  啊  !
  同楼主类似的境遇,纠结。。。。。人生是个杯具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独生子女“流行” 生一个好还是两个好
一名父亲正和他的独生女儿玩耍。
一名英国父亲将独生女放在脖子上。
一名英国儿童正在和父母一起嬉戏。
  当许多人为独生子女政策松动欢呼时,英国独生子女家庭却越来越多,&独生子女家庭&数量过去十年增长12%。有专家预计,到2022年超半数英国家庭选择一个孩。
  实际上,这不是英国独有现象。在美欧等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受到不少家庭欢迎。连面临严峻人口问题的也有该趋势,在印度城市10%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
  英国:独生子女家庭将过半
  目前,英国独生子女家庭的比例是47%。到2021年,这个比例将达到50%。有社会学家警告说,很快,有一个孩子的家庭数量将超过半数。
  英国的社会学家弗兰克&吴迪教授,著有《偏执的父母》一书。他预计:&在未来7年里,英国将有一半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对于很多人来说,有一个孩子就像是上了保险,这样不仅能实现传宗接代的要求,还不用履行更多的责任。&
  多一个孩子干扰老大成长?
  英国国家统计局关于家庭和户籍的调研数据表明,这种独生子女趋势影响了所有类型的家庭。拥有一个孩子的已婚夫妇的数量从2003年到2013年增长了3%。
  37岁的詹姆斯&戴维斯和他的39岁的妻子托马斯家住在曼彻斯特,他们在儿子22个月的时候决定只要一个孩子。理由是,这给他们带来最高质量的生活。
  &有时我觉得给孩子一个伴儿,实在是有太大压力了。很多人说我们太残酷了,但我们现在工作和生活有着很好的平衡,而且很幸运有一个很棒的孩子。如果突然多了一个新成员,性格不同,会干扰我儿子的成长。我们当然很重视孩子的社交,每天让他与一个小孩玩耍,并且每个周末都安排他与别的孩子相处一整天。&
  33岁的自由撰稿人查理斯,目前一个人带一个2岁的女儿。她说:&作为单亲妈妈,很难有机会和空间让她成为小公主。我女儿现在和我一起睡,如果有其他的孩子她会感到自己被抛弃和孤立。&
  社会学专家布坎南说:&中国研究表明,大多数独生子女表现不错。不过,这可能带来高自杀率的担忧。这是因为,过于孤独的儿童可能会造成精神健康问题。&
  :独生子女更自信
  德国是欧洲独生子女率最高的国家。在东德地区, 35%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在西德地区, 四分之一(约24%)的孩子是独生子女。
  与倾向于要生就生两个的传统想法相悖,德国当代不少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普遍认为,一个孩子的家庭丝毫不逊色于两个孩子的家庭,甚至独生子女在许多方面要比多子女家庭的孩子更有优势。
  这是因为,独生子女从小得到足够多的关注,不仅更自信,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学校里成绩也更为优异。这些孩子从小在家里拥有话语权,喜欢讨论和发言,进入职场后,也常常担任领导职位。科学家们还证实,从小得到更多关注的独生子女,往往说话更早,语言表达能力更强,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无疑都会起到促进作用。
  :&两极&家庭儿女最多
  美国现有大约1600万个独生子女家庭,占美国家庭总数的五分之一。40年前,美国有孩子的家庭中有三分之一是独生子女家庭,目前比例已升至43%。大约18%已婚妇女在其生育年龄内只生一个孩子,比30年前增加了一倍。
  人口和社会学家分析,美国独生子女家庭激增是多种因素促成的:
  首先是上世纪40年代中到60年代中美国人口出生高峰期的&婴儿潮&时代之后,美国人口变化规律的自然演变。也就是说,&婴儿潮&时代大量出生的人口导致教育和就业的竞争加剧,令许多美国人自觉选择一个孩子。其次是美国不断上涨的养儿育女经济压力,迫使父母不敢多要孩子。 第三是社会观念的变化,使人们不愿被孩子&束缚&住。
  有研究发现,美国养儿育女最多的家庭在两极,即最穷的人和最富的人,贫困线下的家庭孩子最多,收入在全美&金字塔尖&5%的家庭孩子也不少,但中产阶级实在是不敢多生孩子。
  关注美国中产阶级负担的&美国养儿意识协会&高级顾问麦克雷迪说:&这不仅是低收入的问题,也是中产阶级的问题,如果你不是富人,这绝对会影响你。&
  老二比老大更成功?
  英国的最新研究表明,他们的弟弟或妹妹实际上更出色,因为他们经常被父母鞭策,赶上或超过他们的哥哥或姐姐。
  艾塞克斯大学的研究者发现,&老大&会激励弟弟妹妹的学习,这种效果相当于花额外的670英镑进行补习的效果。而且,&老大&会教家中的小孩所学的知识,包括辅导弟弟妹妹的作业,告诉他们上学应该注意的事项,这些是家长所欠缺的。
  家中较小的孩子通过模仿家中大孩子取得的成绩而获得成功,比如说,通过模仿他们的工作风格。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就是一例,他成功地打败他的哥哥大卫,成为工党领袖。(文字:晓诗)
责编:李芬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贴排行
环球时报系产品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热图·散咵
查看: 6189|回复: 31
1、儿子跟妈妈亲,跟老公不亲,睡觉要妈妈,吃饭要妈妈,洗澡要妈妈,说不喜欢爸爸,老公气起来说儿子是养不熟的白眼狼,我就很难过,是我生的孩子啊!如果是女儿,肯定是黏爸爸的。
2、因为是男孩,外婆都特别爱,奶奶就更不用说了。孩子是外婆带,爷爷奶奶在外地,来看的时候爷爷奶奶一见到孙子就扑上来,把儿子一抱转身就走,把辛苦带孩子的外婆晾到了一边。外婆敏感,又生气又受伤。如果是女孩,外婆奶奶都不会看得那么重,但也不是不爱,我感觉是男孩才有那么大矛盾。
3、如果只有一个女孩,压力小多了,有能力的话给她买套房子,没能力娘家也永远是她的靠山。男孩的话不仅得准备房子,还有装修啊,车啊,车库啊,压力太大。
真心的觉得要是当初只生一个女孩就好了。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可以生二胎,办了准生证的。以为第二个是个女儿,没想到又是个儿子。大儿子跟老公姓,小儿子跟我姓,不知道能否解决妈妈跟婆婆之间微妙的矛盾,太困扰我了。
e2308dfc6c96eccf8b151c5.jpg (60.62 KB, 下载次数: 1)
18:31 上传
794f648b7be4ffdc2d6b7b04.jpg (83.38 KB, 下载次数: 2)
18:31 上传
万水千山总是情,给个打赏行不行?
宁愿要两女儿也不要两儿子,不过一儿一女最好。。
以后房子都不是标配,素养很关键
是男孩还是女孩不重要,把孩子教育好:健康,上进,性格好才是最重要的;长大之后都得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追求幸福。
二胎不需要办准生证的!
两个娃子有个伴就好
& && & 恭喜楼主发财了,未来的比耳街次。
你家两儿子真好看
第一胎是儿子,第二胎敢想不敢要
我们家也两儿子
从现在开始存钱吧!你这一生是没有好日子过了。等你们老了两个儿子都不会养你,因为相互推脱。如果是一个不养不行,没退路呀。&
努力赚钱呀,买车买房,
咱一儿一女,姥姥.奶奶各帮忙带一个......
我掐指一算
努力赚钱为儿子吧,建设银行等着你,哈哈
Powered by到底生一个孩子好还是两个孩子好 - 简书
下载简书移动应用
写了58439字,被70人关注,获得了203个喜欢
到底生一个孩子好还是两个孩子好
作者:台湾作家汪培娗您根本不知道,孩子多需要手足。我,也不知道。--直到姊姊七岁,弟弟五岁时。我说过,我是那种糊里糊涂、没想太多就生了两个孩子的妈妈。当孩子还小时,我哪里有机会想到「孩子需要手足」这么不切实际的问题呢?只要孩子有半天不吵嘴、不争宠,给我安静的片刻,我就该吃斋念阿弥陀佛罗,哪还有闲情逸致去考虑什么相亲相爱、手足之情。我的两个孩子年龄差了两岁半,也就是说,当第一个孩子快两岁时,我就怀了第二个孩子。可是在当时,我能从生活中深深切切地体会到「孩子需要伴」吗?完全不会。因为孩子太小,父母很容易就误会一件事--以为孩子有父母的陪伴就足够。这种「以为」,就是整件事情最可怕的地方。因为对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天和地;早上起床要妈妈,晚上睡觉要妈妈,好像世界上的其他东西通通不重要,只要有妈妈就好。不过,这也是事实啦!但是,等您一旦体认到「孩子需要伴」这件事时,即使只有一丝丝的察觉,通常生第二个孩子的最好时机都已经过了。过了还不打紧,不是说「亡羊补牢,犹未晚已」吗?可是再加上现代人生活步调太紧凑、还有得过且过的生活方式,这样耗下去,拖到羊都跑光了,牢也不用补了啦。第二个孩子出生的头一年,对老大来说,老二还只是个样版戏,连吵个架都不行,只能称为「心灵上的寄托」。所以严格来说,在老大四岁以前,您都可能误以为,有没有手足,不一定那么重要。刚成家时,我们为了生活,总是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暇想些眼前看不到的问题,日子就一天一天过去了。直到姊姊大约七岁,弟弟快五岁的某一天下午,我原本打算小睡一场午觉,没想到那天实在太累,一睡两个小时根本起不来。不过,做妈妈的就是即使睡著了,心都还系在孩子身上,从头到尾,我都隐约听见两个小鬼,在外面吱吱喳喳地说个不停。一会儿声音出现在姊姊房间,一会儿两人又到了客厅,一会儿两人隔了老远还在喊话。您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绝对无法想像,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多话可说呢?好似时间如果没有尽头,两人的对话可以直到海枯石烂,仍不休止。自此以后,孩子愈来愈大,我就愈来愈发现到,姊弟俩在生活中的互相依赖性,或是说互相需要性有多么高!甚至高到超乎大人的想像很多、很多。下雨天,不出门,两人可以从早玩到晚。大晴天,去散步,爸爸妈妈聊大人的天,姊姊弟弟聊小孩的天。有一天,搬家后的大采购,我和先生逛得不亦乐乎,孩子其实已经无聊到快阵亡了。突然,我们转进一家大型电器行,刚好影音室正播放著电影《铁达尼号》。他们早已从书上知道这个故事,但是活生生地用人演出来(平时不看电视的孩子,这时根本就以为到了迪士尼乐园),即使只看到前后短短二十分钟的片段,姊弟俩也兴奋不已。走出电器行之际,我与先生继续行程,只见他们俩彷佛吃了大力仙丹,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之后的剧情,甚至编起了各种不同故事发展的搞笑版本,一会儿杰克跌得狗吃屎,一会儿萝丝差点掉进水里,剩下的行程里,两人乐得不得了……先生跟我一样爱孩子,但整日忙著工作的他,如果当初我只准备生一个孩子,他大概也不会有什么意见的。某一天,全家晚饭后在台大校园散步,看著姊弟俩在前面殷切对话的小小背影,不习於表露情感的中国爸爸,竟然用一种像是差点被捷运门夹到,才在最后半秒内冲进车厢的「好险」心态,呼了一口气,说道:「还好--我们生了两个孩子。」生两个,比生一个轻松。您别以为,我是为了要说服您生两个孩子,才这么说的。绝不是。这是我内心的强烈感受。而且当孩子还小时,我并不知道这个事实。我相信,很多父母也是不知道的,以为生一个就累得人仰马翻,那生两个还得了?其实您有所不知——生两个,比生一个轻松。人生何其短,生两个孩子的辛苦只在头几年,这段时间确实让父母三头六臂都应付不来,以身心俱疲来形容,绝不为过。所以我指的轻松,不是身体上的,也不是经济上的,这些我管不了。每个人的日子要怎么过,物质要有多少才能满足,全是存乎一心。我指的轻松是“心理上的”。即使父母可以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当独身子女长大到需要同伴和玩伴时,填补这个空缺,是不是就变成父母的责任?然而无论如何,这个任务是很难由父母的角色来完成的。所以在独生子女长大成人,展翅飞翔之前,做父母的在心理上,会不会一直背负着这份不轻松的感觉呢?这份感觉或许可以被忽视,但它确实存在。殊不见现在父母拉着孩子东奔西跑,汲汲想要弥补孩子生活中的空缺,就是生怕孩子无聊寂寞。否则家里四只大眼对上两个小眼,父母怎么轻松得起来呢?就说我喜欢午后小睡一下这件事吧。周末的早上,我们一家习惯去爬山走走路,运动加上晒晒太阳,过了中午,我和先生倒头就睡,真是享受。可是,孩子是不用午睡的动物。即使他们大了点——6岁好了,没有独处的安全顾虑,当我和先生倒头就睡的时候,如果我心里知道只有孩子一个人在房门外,想说话,没人回答,想玩游戏,只能自己跟自己玩,我心里会没有一丝丝歉疚感么?能睡得安心么?然而,如果妈妈知道,两个孩子在外面玩得多么满足、多么快乐,她可以睡得更香,她的心是全然放松的。生一个孩子,表面上是轻松:事实上,父母没能给孩子一个伴的不轻松感,却是无所不在的。即使孩子渐渐长大,这种感觉都可能如影随形,盘旋在独生子女父母的心中,冷不防就会跳出来——给你一掌。还有更多的时候,大人的活动,其实孩子一点兴趣也没有。什么吃饭、什么逛街、什么买东西……但父母非得拖着孩子一起去,不然您留他一个人在家多寂寞。而常常,家里的姐弟两玩得正高兴时,“爸爸妈妈要去大润发买东西,你们要不要去?”“不去,我们要在家里玩。”看,多好!孩子高兴,父母轻松。父母身边时时刻刻挂个孩子,有人连睡觉都要同一个房间,不会很让人抓狂么?只生一个孩子的父母,当初可能是这样想的:熬过最难的前两年,就轻松了,所以不敢再经历一次这种暗无天日的日子。其实他们不知道,身体的不轻松是喂奶换尿布的跟前跟后;之后呢?您就要开始自己去应付孩子的玩乐需求——扮家家酒、拼图、堆乐高积木、下棋、骑车、捉虫……还有一堆天方夜谭的胡言乱语。不是说做父母的想甩脱陪孩子的责任,而是孩子之间的活动,明明应该由手足去完成,才符合自然原则嘛!可是您没有帮他生个手足,只好照单全收,这样轻松么?简直累坏了,而且还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只生一个孩子,一点便宜也没占到。生一个也是累,生两个也是累。三年,只要撑过三年,一切否极泰来。当我熬过了艰苦期,等到孩子可以相互作伴时,不论他们是一起玩,还是一起吵架,都叫“作伴”。有时候光是看着、听着姐弟两的互动,心里就会不期然地生出一种“好轻松、好安慰”的感觉。这种感觉,可能是只有一个孩子的父母所不能体会的,但它确实美好,希望您也可以享受到。手足能给的,你不能。或许您会说,“孩子虽然没有手足,可是有爸爸和妈妈的全心陪伴阿!”这就好比假设——虽然妈妈少了爸爸,可是有孩子阿,为什么有了孩子,妈妈还是觉得不够呢?孩子光有父母的陪伴,是不够的。孩子还需要手足,就好比我们还需要另一半。您能陪孩子玩扮家家酒么?您能陪孩子跑来跑去、玩鬼捉人么?您能陪孩子玩大富翁、陆军棋、跳棋、西洋棋么?您能陪孩子玩水枪射人、倒地装死么?您能陪孩子玩得客厅一团乱,而不歇斯底里地喊“收玩具”么?您能陪孩子一起捉金龟子么?您能陪孩子一起跳房子么?您能陪孩子一起嘻嘻地傻笑么?啊呀!竟然有父母告诉我,这些他都能做到耶!我就认识一个独生女的爸爸,在全家人都呼呼午睡的情况下,独自在客厅里陪孩子玩扮家家酒。孩子小的时候,可能还不懂;等孩子一天天大了,他们会发现,原来大人根本不喜欢玩这些东西。即使您问我,两个孩子的年龄相差了六岁,是不是不太容易一起玩耶?可是,他们是同辈,我们是长辈。光是一个同辈的眼神,我们——就没有。有些人,会以过来人的经验说:“手足之情在长大成家之后就淡了”。我并不反对这样的说法。现代人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和家庭,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哪还有力气在成家立业之后,特地花时间来维系手足之情呢?(可是换个角度想,所谓手足之情,不就是不需要维护、也不会改变的东西么?)通常,孩子的未来我不去多想。我只管孩子的现在。孩子的童年只有短短的十几载,我一刻也不想放过。我根本不去想什么“手足可以一辈子相互照顾和扶持”的大道理;即使手足的情分只存在于童年好了,但是,重要与否?当然。父母别害怕改变,多生个孩子罢了,没什么大不了。大人的想法只要转个小弯,就改变了孩子的童年。等到那一天,熬过了把屎把尿的日子,我常常光看着孩子的脸庞,心里都会浮现轻松与安慰的感觉。不要说您是为了老大而生老二,这样的理由太沉重。这是为了您自己的幸福,不光是为了孩子。用三年换未来的三十年,“先苦后乐”,咬咬牙就过了。希望您有机会和机缘,遇上那份美好的感觉。这篇文章复制于微信公众号:jiayou2kids(家有俩宝)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选择支付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带两小孩做什么生意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