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县伍市镇普坪村三望冲村有多少人口

The page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 error!
The page you are looking for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Please try again later.
Website Administrator
Something has triggered an error on your
This is the default error page for
nginx that is distributed with
It is located
/usr/share/nginx/html/50x.html
You should customize this error page for your own
site or edit the error_page directive in
the nginx configuration file
/etc/nginx/nginx.conf.平江城_百度百科
平江城即平江县城关镇,以城区为主,主要划分开发区、东南西北四街等区域。位于汨水北岸,仙江河、三望冲水于此汇注汨水。旧城中心原名鹤岭,处县境中部略靠西南。唐元和四年(809),原昌江县治由中县坪迁此。县域建制,1935年名汉昌镇,1950年12月改名,后改为汉昌镇。今县城范围三阳乡,西南抵瓮江镇,北连。为东经113°35′,北纬28°42′。西南距长沙112千米,西北距岳阳市区140千米。2000年城区规划面积54,12.6,7.2万人。
平江城基本信息
位于汨水北岸,仙江河、三望冲水于此汇注汨水。旧城中心原名鹤岭,处县境中部略靠西南。唐元和四年(809),原昌江县治由中县坪迁此。县域建制,1935年名汉昌镇,1950年12月改名,后改为汉昌镇。今县城范围三阳乡,西南抵瓮江镇,北连。为东经113°35′,北纬28°42′。西南距长沙112千米,西北距岳阳市区140千米。2000年城区规划面积54,12.6,7.2万人。
平江县辖镇。县府驻地。1950年为城关镇,1995年更名汉昌镇。位于县境西南部,面积52.7平方公里,人口5.4万,镇政府驻南街。106国道经此设站。辖东、西、南、北街4个居委会和城东、城西、城郊、城新、北源、北附、迎瑞、冲、澄潭、城平、驷马、枫树、北城、四方塘14个村委会。  乡镇企业有潜水泵、化工、棉纺、农机、建材、印刷、工艺品、制茶、火柴、食品加工等厂,特产花纸伞、花纸扇等工艺品。有烈士陵园,有天岳书院,有大仙寺庙古建筑。
平江城平江城地区划分
地名所属地区城关镇,即汉昌镇人口北城村平江城1215城郊村平江城1510北源村平江城2211迎瑞村平江城5511澄潭村平江城5151三阳村平江城6263西方塘村平江城5112四马村平江城2115城东村平江城8550城西村平江城8880城北村平江城8500城南村平江城8200天岳村平江城20330古城村平江城3251三合村平江城2100北附村平江城1215城坪村平江城1211新城村  平江城8100
平江城平江城人口数据
总人口69137男34885女34252家庭户户数22115家庭户总人口(总)68397家庭户男34298家庭户女340990-14岁(总)143630-14岁男75120-14岁女685115-64岁(总)4968015-64岁男2483215-64岁女2484865岁及以上(总)509465岁及以上男254165岁及以上女2553户口本地住在本地58385
平江城平江城学校
平江城一中学校
第一中学肇自清代同治六年(1867)之天岳书院,迄今已有139周年历史.其间风云变幻,世事沧桑而弦歌不辍.1928年7月,彭德怀同志于此间发动著名的平江起义,湖南和平解放协议亦在此商定,革命传统代代相承.办学一个多世纪以来,人才辈出,业绩彪炳,可谓桃李遍及天下,为祖国之繁荣民族之昌盛作出了贡献.今撰校史,以昭前贤、示后人,期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从天岳书院到平江第一中学  清代同治六年(1867),平江知县麻维绪集邑绅在县城东南三里的黄土()(即今址)捐资新建天岳书院。计有讲堂三间,院长住宅三间,头门、二门各三间,东西斋各十四间。讲堂东面建有屈子祠、宋九君子祠各三间。院外有两层围墙,规模宏大,耗资万余缗。邑人张岳龄(子衡)捐置基地并买田租138担,以资膏火。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平江遵照“改各县书院为小学堂”的指令。由余勋臣、张莉堂、凌唐卿等发动邑绅捐资,在天岳书院兴办了平江县官立高度小学堂。后又改名平江县初高两等小学堂,校长廖幻君,是为平江现代学校之首创。
  民国元年(1912),学堂改称学校,由留日归国的同盟会员李晓初出任校长。民国四年(1915),平江县初高两等小学校改名为平江县第一高等小学校,后迁往县城文庙。  民国八年(1919),平江县已有五百多所国民学校,十多所高小,而师资奇缺。针对这一情况,以周士鹄(丽彬)为首在天岳书院创办了平江县立师范学校,学制五年,招收15岁以下的高小毕业生。周任校长。后继任校长的有向能化、李桔云、黄干屏、余治恒等。民国十四年(1925),县教育会议决定改办中学。民国十六年(1927)七月,师范停办。毕业学生有一至五班共180名,其中除本科外,有甲种讲习科20余名,乙种讲习科50余名。  民国十八年(1929),平江县立乡村师范在天岳书院创办,招收16岁以上高小毕业生,学制三年。首任校长朱博善,继任校长周士鹄、吴光仁。民国二十年(1931),全校有教职员10名。后该校又迁至文庙,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停办。肄业学生转入湖南岳郡联立师范学校。  平江开办中学始于清末。据光绪三十三年(1907)《湖南省普通中学堂统计表》载:“平江中学堂学生82名,教职员7名。为初中两个班,系五年制,校址设天岳书院。”  民国十四年(1925)春,平江县立师范学校改办县立中学,招生三个班,有学生120名,连同原有的师范三个班,共六个班,共有学生240名,教师18名,学制三年,校址设天岳书院。校长黄佳凡。民国十五年(1926)与县中同时开办的明伦中学(原设文庙)并入县中。民国十六年(1927)县立中学第一班学生毕业,学校停办。  日,彭德怀、腾代远率湘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部分官兵在天岳书院操坪宣布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  民国三十年(1941)春,平江县立中学重新开办。初假附城金窝张家大屋为临时校址。设初中、简师各一班,学生110名,校长方典康。  民国三十一年(1942),黄佛接任校长,充实设备,增筹校产,修复平江县立中学旧址天岳书院。七月,经教育部核准备案,十一月迁回天岳书院。  1945年3月,王震、王首道率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南下,曾驻军于天岳书院内。  民国三十三年(1944)五月,日军四度犯湘,县城沦陷,学校迁至木贞乡大马丘(现木金乡思龙村)。在抗日战争的炮火声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之下,仍然弦诵未辍,坚持办学。  民国三十四年(1945),当时任平江县长的张慕槎在夫人骆志清女士的提议下,将省政府奖予张的三万六千元全部捐赠给学校办高中。2月,县立中学招收高中生一个班,计新生49名,为平江高中之始。时任校长黄佛曾脚蹬草鞋步行半个多月,到省教育厅所在地贵阳县为该班备案。因为战乱,校址设木金乡背里屋(现木金乡公安村),与大马丘的初中部相隔约五里。  民国三十四年(1945)八月,日军投降.九月,平中学生返回天岳书院开学。
民国三十五年(1946)上期,县立中学奉令停招高中新生,并停办高中第二班。是年下学期,该校有高中1个班,学生25名(其中女生3名);初中7个班,学生450名(男生402名、女生48名),教工41名。  平江县立中学自办学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历时9年,共有1100多名学生从这里毕业,其中初中20个班、高中1个班、简师3个班。为平江培养了许多各方面的人才。  1949年7月,平江解放。8月,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县立中学,当时计初中6个班,学生275名,教职员24名,校长朱博善。  日,程潜、陈明仁派陈星龄等为代表,到天岳书院与湖南省委金明等五人组成的中共代表团接头,商谈湖南和平解放谈判事宜。  日,经长沙专署批准,启明师范并入县立初级中学  1951年8月,县立初级中学在长寿街设立分部,招收1个班,学生50名。  1952年11月,平江县立初级中学改名为平江县第一初级中学,校长先后为钟坤、凌尚武。  1958年9月,平江县第一初级中学设高中部,招收4个班,学生180名,成为完全中学,易名平江县第一中学,由副校长李淑益主持工作  日,彭德怀元帅来一中视察,接见师生代表并合影,亲笔提写了“平江第一中学”校牌。  1960年前后,现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人民解放军上将钟期光,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首道,中将刘志坚、方强,中共中央委员江西省委第一任书记江渭清,湖南省军区副师令员吴自力等来校视察、作报告和题词。1962年,平江一中以优良的教学质量跨入省先进行列,文化大革命前的历届高考成绩均居湘潭地区前三名。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时期,学校蒙受严重损失,被迫“停课闹革命”。1986年9月工宣队进驻,成立校革委会,领导学校斗批改。1973年,《湖南日报》曾整版刊登关于平江一中所谓“资产阶级专家治校”的典型,学校的优良传统横遭批判,教师被揪斗,受迫害。在“欲罢不忍、欲干不能”的年代,  广大师生受害匪浅,学校档案及各种资料丧失殆尽。在此期间,先后主持工作的有陈漂兮、叶甘棠、毛楚维、邹康密、李燕安。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学校拨乱反正,下放离校的校长李淑益及教师陆续返校,教学工作重新走上正轨,教学质量蒸蒸日上。1978年平江一中定为县重点中学,同年被评为岳阳市重点中学。  1979年共青团中央举办新长征火炬接力赛,平江一中与南昌、瑞金、遵义同为点火之地。  198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云题写了平江起义纪念馆。原天岳书院(平江起义旧址)正式辟为革命纪念地,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日复原陈列,7月22日为纪念平江起义五十周年在平江起义旧址隆重举行了彭德怀同志铜像揭幕典礼。  1984年,平江一中高考录取率达75%,跻身省高考先进行列。  1986年,平江一中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结成姊妹学校。并与湖北通城一中、江西修水一中建立了协作关系。  1995年10月,岳阳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平江一中举行。在省、市支持下,学校耗资180余万元,修建了设备较为完善的400米田径场。继李淑益之后,此段时间相继担任校长的有刘仔坚、曾祥泰、彭知微、李日瑛,现任校长李德庆。  从天岳书院到平江一中,我们跨过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征程。  如今的平江一中,校园面积317余亩,依山傍水,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大致分为四个建筑群:第一建筑群为校门前彭德怀铜像广场,国家主席杨尚昆题写的“彭德怀同志铜像”光辉夺目,与造型别致的校门上彭  德怀同志题写的校名交相辉映;第二建筑群为天岳书院旧址,中共中央副主席陈云同志题写的“平江起义纪念馆”熠熠生辉;第三建筑群是新建的现代化教学楼区。高、初中教学楼可供48个班同时开课,有设备完善的理、化、生实验楼,有现代化的图书馆、语言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报告厅和校园网络,高标准的综合楼;  第四建筑群是生活区和高标准的田径场,有可供千余名学生就餐的食堂,有可容纳千余名寄宿生居住的男女生宿舍,有六栋百多套宽敞的老师住房。  平江一中这所百年名校,正焕发出无限的青春活力,伴随伟大祖国前进的步伐,再谱新篇,再创辉煌![1]
平江城二中学校
前身为湖南私立湘北中学,始创于1946年。抗日战争爆发,原湖南岳郡联立中学迁至平江办学。抗战胜利后,校长李航寰考虑到联中迁回岳阳后大部分学生会失学,商得校内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同意,并得到省教育界平江籍知名学者李蕃熙、钟期伟、彭泽陶、方尧楚、李荣光等人士的支持,打算将岳郡联中初中部在平江创办湘北中学。随即成立校董会,向教师和社会募捐了田租 1778担,房屋一栋80余间,于1946年经湖南省教育厅批准正式成立湖南私立湘北中学,李航寰任校长,刘剑鸣任副校长,校址分设在平江金窝和甲山燕子屋,与岳郡联中合办。
1948年,学校初中建制完善,首届湘一、二班毕业,招收新生3个班,年底在校学生达以7个班410人,教职工20人。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学校迁至县城李蕃熙教授所捐王家段新址(今址)办学。7月18日平江解放,人民政府于9月接管了本校,由刘剑鸣副校长主持全面工作,陈资舫任教导主任,年度在校学生为6个班262人,教职工21人。
日,平江县人民政府根据湘潭专署指示,组成接办湖南私立湘北中学委员会,由县长曾志仁任主任委员,李建华任副主任委员,赵戌顺、邱惠中、曾隽、彭泽中、邹康密为委员,接办湘北中学,改名为平江县立第二中学,任命邹康密为校长,年底在校学生增至8个班380人,教职工32人,学校建立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黎踢胤任教导主任,李荣斌任总务主任。
年为学校改公立后发展时期,共招收了初中新生44个班,毕业42个班,校长仍为邹康密,1956年平江县人民政府任命李烈中任副校长兼教导主任,1958年建立了中共党支部,平江县委任命赵明肃任党支部书记。1955年学校成立共青团总支委员会和基层教育工会。1958— 1961年学校根据中共平江县委批转宣传部和县文教局的事业发展计划,扩大学校规模,招收初级师范新生10个班、中师2个班、师专短训2期7个班和医卫中专2个班,于1961年上期在县城北门开设师范分部。1959年全校学生达19个班960人,教职工59人。政府接管学校以后,教学稳步发展,教育质量迅速提高,1956年学校在湘潭地区13个县市统考中名列第四,在党的教育和先进思想的熏陶下,许多学生毕业后,争先参军参干,建国初期曾为人民解放军、志愿军、铁道兵团、公安干校、飞行学院及党政部门输送了大量急需人才,原省长助理翁晖校友、省委副书记谢康生校友等均在此时期毕业。1955年学校团队工作受到共青团湖南省委表彰,并应邀参加了共青团中央召开的青少年科技作品制作座谈会。 1956年5月副省长周世钊曾陪同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罗合如同志来学校视察并向师生作了讲演。1962年按照国家调整总方针,学校体制和规模进行了压缩,停办了初师、师专短训班;中师班并入湘潭、宁乡、岳阳师范;卫校班由卫生局接办。学校成立了校务委员会,校务委员李直南老师被选为我县教育界唯一的省人民代表。
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工作组和工宣队进驻学校,先后有刘春枚、单梅文、崔殿印、叶甘棠、赵润荣、李履元、李淑益任校革委会主任和校长,李辉煌、喻长庚、张道良、徐党生、赵明肃任革委会副主任和副校长。1968年平江城关中学并入二中;1969年学校建立校办工厂,邹振湘任厂长;1971年3月,学校开办高中部;1975年学校在平江加义东山建立了平江二中农村分校,师生轮流留驻劳动,曾仲贵任分校校长,1979年移交给县十三中,后改办为第一职业高中。到1976年底,在校学生为26个班1312人(其中高中8个班410人),教职工68人。十年期间,规模有所扩大,但开门办学打乱了正常教学秩序,过多劳动代替了课堂教学,教师受到冲击,学生学业荒废。
恢复发展历程
1976 年以后,学校进入了恢复发展和深入改革的腾飞阶段,先后有李淑益、李究、李燕安、谭维之、张庚、
吴曙勋、方建中、何葵龙、张子文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凌敏功任党支部书记;李烈中、李刚、赵明肃、谢丙焕、喻弥厚、钟调琴、凌敏功、刘建国、张金铃、张汉垣、余友兴、凌永康、单威雄、张国希任副校长,叶忝生、陈来满、潘攀桂任教导主任。现任校长为单威雄。[2]
平江城启明中学
进入新的世纪,启明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日,学校全面完成了历时三年的整体搬迁,揭开了学校发展史上更具历史意义的辉煌篇章。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学校占地64亩,总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拥有能容纳34个教学班的高标准综合教学楼和能容纳1600人同时就餐的双层结构师生食堂;拥有全县一流的高科技电教室、微机室,TV网络覆盖校园;图书、仪电与体育器格均达到省标准要求。教学与生活配套设施齐全。校园环境建设注重文化底蕴,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绿化面积达53%,校园内花木扶疏,绿草如茵,是一所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花园式学校。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学历合格、结构合理、教育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58人,其中本科学历达48%,专科学历达95%;有高级教师9人;有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8人。教师的教研教改能力强,主持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新课程》被确定为省级教研课题;作文创新教学成果突出,学校被评为“全国作文创新教学示范基地”。这些年来,教师撰写的论文有130余篇在刊特发表或获奖。广大教师敬岗爱业,诲人不倦,乐于奉献,先后有80余人荣获省、市、县、镇“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学校以“建一流师资队伍,创一流服务管理,出一流教学成果,育一流‘四有新人’为目标”,逐步形成了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理念,科学的管理,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自97年至今,连续八年中考成绩居全县第一,连续八年目标管理验收全县第一。连续八年录取县第一中人数全县第一,学科竞赛获奖人次每年均居全县第一。
录取一中人数: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56人 72人 73人 118人 77人 84人 96人 76人 73人
全县语、数、外学科竞赛:
年度 全县获奖人次 启明获奖人次 占全县获奖人次比例
2002年 327 69 21.1%
2003年 457 103 22.5%
2004年 384 90 23.5%
2005年 240 61 25.4%
学校坚持“合格+特长”的培养目标。在注重学科素质培养的同时,学校以启明文学社、晨星艺术力为依托,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以此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与发展。据统计,这些年来,学校学生有290人次获钢琴、手风琴等器乐以及书法、美术等级证书,有130余人次在省、市、县才艺大赛中获奖,有近20篇优秀习作省市级刊物发表。学校文学社荣获“湖南省百优文学社团”称号。[3]
平江城城北学校
城北学校地处平江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关镇北街犁头嘴路段,其前身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英办的循道小学、彭氏族学(亲睦小学)、江西豫江小学、启明女校附小,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学校现有教学班48个,在校学生2751人(其中寄宿部270人),在职教师127人,是老区平江办学规模最大的一所城镇完全小学。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沐浴着党的春风,城北学校发展迅速。学校确立了“教师、学生、学校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创建“规范+特色”学校、培育“胜任+专长”教师、培养“合格+特长”学生为目标,以“向善、向上、乐学、乐行”为校训,积极倡导“文明、好学、求实、创新”的校风, “仁爱、执着、严谨、创新”的教风,“勤学、好问、自主、坚毅”的学风,务实进取,凸显特色,走出了一条跨越式科学发展的名校之路。学校连续十六年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并先后被评为岳阳市教改实验示范学校、省优秀家长学校、省群体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红领巾示范学校”、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学校、全国“注、提”实验先进单位、全国教研工作先进单位,被家乡父老誉为“平江的小清华”。
一是办学条件逐年改善。
1998年,借“普九”东风,学校争取党政重视新建了教学三栋综合楼,200米环形跑道运动场、门楼、传达室、教师宿舍楼等,使学校形成了运动区、教学区、宿舍区三区独立的规范布局,在全县小学中率先装备了微机室、语音室等功能教室,学校现代化教学装备初具雏形。
2005年上期,学校响应上级党政号召,积极破解“留守学生”教育管理难的社会问题,筹资280余万元给学校兴建六层综合楼一栋,建筑面积3116 平方米,配备了电视、空调等一流的生活设备,办起了寄宿部,将留守儿童集中在学校,由富有爱心的学科教师和生活老师指导其学习、生活,同时创新“家长学校”辅导形式,优化家教策略,全方位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受到了务工家长、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2008年,寄宿部家长学校被湖南省妇联、省教育厅评为“留守流动儿童示范家长学校”。
2008年5月,在县、镇两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学校教学二楼改扩建工程正式启动,该楼为全县第一批按合格学校建设标准设计施工的建筑,全楼采用框架式钢混结构,抗震性能良好。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精心组织施工,该楼于2009年8月底竣工并交付使用,其教室由原来的16个增加到34个,有效解决了困扰学校十余年的超大班额难题。
如今,校园总面积15337平方米,建筑面积11215平方米,教室60间,其中功能教室12个,馆藏图书生均3.4万册,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学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师资水平不断提高。
学校坚持实践“教师专业素质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人本理念,将培训视为给教师最大的福利,以教改为中心、教育创新为主题、科研兴校为主措、科研育师为策略,努力构建“和谐、民主、务实、求新”的工作学习环境,坚持专业引领,骨干示范,同伴互助,自主反思,让广大教师在校本教研共同体中幸福成长。通过十几年的努力,现已培养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在职教师127人,学历合格率100%,其中本科学历者34人,专科学历者99人;教师平均年龄37.8岁,其中50岁以上教师占15%,30-49岁的教师占65%,30岁以下教师占20%;专业技术方面有中高教师3人,小高教师77人;教师专业成长快:有省特级教师1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10人,市级骨干教师8人,25人次被县教研室聘为“送教下乡”示范课教师。有省党代表1人,县政协委员1人,市师德标兵1人,市十佳教改明星1人,市先进3人,县先进20多人。教师撰写的论文有400多篇在县以上发表或获奖,在县级及以上示范教学200多堂次,参加镇、县、市、省教学比武,80多人次获奖。
三是教育科研成果突出。
学校坚持实践“教科研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的教改理念,矢志不移地走教改兴校、教改强师之路。学校现有县级以上课题5个,分别为《小学生作文个性化训练的实践与研究》、《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实验》、《小学体育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新课改实验》。学校先后组织研究实施各级重点课题20多个,其中《注提与字理识字结合实验》、《现代信技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新课程改革实验》等12项获国家级、省、市级教改成果奖,1000多篇教学经验论文在各级获奖或发表。2005年,学校同时有《小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实践与研究》等5项课题研究成果在省市获奖,在全市小学界传为佳话。特别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城北学校勇挑平江新课改试点重担,积极发扬“敢碰硬,善创新”的优良传统,努力实践新理念,探索新教法,构建新课堂,并连续九届面向全县成功举行了 “新理念、新课堂”示范教学活动,为推进老区小学各学科教学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作出了突出贡献。
四是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学校坚持实践“全面发展、德育为首、张扬良好个性”的育人理念,构建了一个适合学生发展要求的生态课程体系:一是学科课程全面开花,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确保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营养;二是德育课程科学定位,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自我教育为动力,通过“三级值日”、“每日讲评”和“星级队员”认定、“流动红旗”评比等恒常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三是校本课程异彩纷呈,积极开展书法、版画、手抄报、新闻袋袋裤等有趣味、有特色的校本选修课程,为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做强优势智能提供辅导帮助。同时,学校探索实践多元评价,推出“每月一星”(有“文明之星”、“学习明星”、“艺术明星”、“运动明星”等),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像明星一样闪亮”,从而积极进取、快乐成长。学校连续15年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估名列全县榜首,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朴实、文明、大气”的优秀学生,其中有近2000人次在国家、省、市级组织的声乐、器乐、舞蹈、体育、书法、美术、写作等竞赛中获奖,100余篇(幅)作品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278人次获县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队员”等荣誉称号,其中徐晓宇、何佳兴、苏熹等3位同学荣获全国宋庆龄奖学金获,丁丝路、熊天乐荣获全国读书活动特等奖,2003年应中央电视台邀请,我校余书艺、李明昭、童辉煌、赵彬彬等四位同学参加大风车栏目“挑战800”比赛,以良好素质赢得了评委专家及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4]
平江城汉昌学校
日,平江县汉昌学校在电教室召开了全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会议由校长余群胜主持,校务会成员和全体班主任参加会议。  会议先有优秀班主任代表洪杏芳、方明珠分别介绍了自己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方法,政教主任张向龙总结了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德育副校长杨小平就班级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最后余校长在总结讲话中对这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肯定班主任工作重要性的同时,对全体班主任提出了责任与爱心、学习与反思等希望。[5]
平江城职业技术学校
平江职业技术学校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平江县城天岳经济开发区,是平江县唯一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现有籍学生近3000人,专任教师近200人,占地面积150余亩,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配套设施完备,学校推荐“学教结合”“注重实践”的教育方式,竭力为广大就读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拥有计算机网络中心,数控模具操作车间,汽车维修室等一批供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场所。学校开设了数控、模具、汽车修理、幼师专业、财会以及导游等多个热门专业。
合全县职教资源,创新办学体制,由县委、政府引进民营资本投资4000多万元,择址新建。2005年学校晋升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2006年学校获得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奖励性支持项目“国家数控模具示范教学基地”;2007年学校作为省级市范性职教中心立项成功。
学校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平江县城天岳经济开发区,是我县唯一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现有籍学生近3000人,专任教师近200人,占地面积150余亩,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学校教学设施完备,拥有计算机网络中心,数控车床、电子电工、制冷制热、模具、汽修等实验实训室30余间,数控模具实训工场3个,各类教学实训设备投资达一千万元以上。学校现开办有机械类、电子信息类、旅游类三个大类专业,近十个小专业。学校坚持走产教研结合的道路,创办有电子装配厂,鑫泰机械加工有限公司等经济实体,年产值在100万元以上。
学校实行订单式教学,先后与上海广达集团、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华为集团、广东中域电讯、龙记集团、北汽福田、美的集团、雅戈尔集团、健鼎科技公司等大型企业实行联合办学,学生在入校时就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合同,学校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岗位的要求,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初、中级技术人才。
办学26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办学方向;为打造“招生、培训、就业”一条龙的服务模式,学校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突出学生实践性环节教学和综合素质培养,多方位寻求校企合作,加强就业服务,建立了广阔的就业市场,完全能满足广大毕业生的就业愿望。
平江县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平江县唯一一家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不仅办学严谨,治学有方。一直以来,校方领导就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协助能力。学校为了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在校方领导的授意和支持下,创办了一大批独具职高特点的学生社团,吸引了大批有理想,爱学习的同学加入。并将各社团纳入学校统一规划与管理中。充分利用社团的凝聚力和传播力,加强学校日常管理和安全。
学生会,是平江县职业技术学校会员最多,覆盖面最广,工作量最大,学校精英齐聚的社团,是平江县职业技术学校当之无愧的第一社团。拥有会员250余人。他主要是由四个即独立但又相互依靠,协同作招的团队组成。它们分别是:学生总会,高中部学生会,计算机系学生会,机电部学生会。学生总会统领其他三分会,对三分会的日常工作,人事安排等工作进考核与管理。学生分会的主要工作是配合学校管理室对学校进行日常管理!对想对应的学校院系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与评比。
山鹰广播站
山鹰广播站,是平江县职业技术学校影响力最为深远,历史最为悠久,学生评价最高的社团。经常代表学校去其他各地兄弟院校进行交流、学习、分享。被学校校方领导和学生亲切的称为“交流大使”。山鹰广播站,拥有会员60余人,成员来自不同的院系。根据他们的特长分配相对应的职务。她旗下主要是由以下五个部门构成:管理室,编辑部,记者部,播音部,策划部。
管理室,是广播站对日常工作进行任务分配,日常管理,工作考核的部门。主要是由一名站长,二名常务副站长,二名站长和四个部门部长组成。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管理与考核。
编辑部,积累了一大批“文笔俱佳”“观点新颖”且爱好写作,爱好文学的学子。针对发生在国内外的一些热点事件,发生在学校内外的故事及自己身边的故事,通过文字的形式,娓娓道来!
记者部,在广播站里被称为“咽喉”,在这里齐聚了一批爱好新闻,乐于奉献的人。他们通过镜头的形式,第一时间内向学校师生们传递着发生在现场的故事。而他们也时常作为校方的“名片”对来校视察和指导工作的领导进行采访与访问!成为了学校对我宣传的“小视窗”
播音部,是广播站日常工作中工作量最为多,耽误时间最久的部门。每天要定时的向学校师生播放着来自学校领导、学生来稿、记者采访稿等不同的文章。且,学校举行重大活动之时,还要担任主持人工作!
策划部,主要是负责学校活动策划、组织内活动策划和每周一期的“大嘉宾来访”问题策划工作。是山鹰广播站内工作最为幕后,但是,工作最为重要的部门之一。
共青团,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与授意下,由各院系一部分共青团员组成的组织。主要是协助学校对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学生思想教育等工作进行协助管理。是校方管理学校最为得力的助手!共青团拥有稳定会员数150余人。时常组织会员进行课外体验活动与交流活动!是学校社团中活动最为频繁,最为丰富的社团![6]
.pjyz.日[引用日期]
.pingjiang.gov.日[引用日期]
.qm.pjedu.日[引用日期]
.school.5460.日[引用日期]
.223146.日[引用日期]
.hnpjzx.日[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江县伍市镇普坪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