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土地龟头发红是什么症状的症状

深入大别山 看“红色土地”的食药监人如何捍卫食药安全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0:09:33&)
1586字(14/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动物埋葬土地发红_百度知道免费找律师:400-888-8340
吉安法律咨询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您当前位置: &>&&>&&>&
今日律师风向标:
土地证与红线图发生矛盾,如何解决?
甲房屋已建成多年,其土地证写着北边巷宽1.93米,乙房屋正刚开始动工建于甲房屋的北边,但其红线图上写着与甲房屋巷宽一头是1.90米,另一头是1.85米,甲房屋屋主对一头巷宽1.90米还可以接受,但就另一头巷宽1.85米与乙房屋屋主发生争执。请问这样的土地证与红线图发生矛盾,哪个更具法律效力?应怎样处理才能做到公平?
 问题来自:广东 - 东莞 悬赏:0分 咨询时间: 19:45 咨询人:w723ibm12ty07
法律快车温馨提示:
您还可以输入5000字
温馨提示:使用组合键Ctrl+Enter可快速提交!发布问题、回复咨询,更加方便、及时。
法律快车律师回复共3条回复
[VIP+版主]
到土地局咨询。
回复时间: 08:02
您好,此处仅限于对于律师的回复作评论。
到土地局咨询。
回复时间: 10:06
您好,此处仅限于对于律师的回复作评论。
可以联系本律师,我们共同分析解决。也可以请法院来确权的。
回复时间: 13:42
您好,此处仅限于对于律师的回复作评论。
相关法律咨询
把您的困惑告诉律师吧您还可以输入50个字
问题分类:
综合法律-争议解决
请在此输入所需问题的内容,问题说明越详细,回答也会越准确!
请在这里输入您要提问的标题!
问题内容应尽可能陈述清楚,详细的描述事情的经过,有利于律师对整个事情的了解,便于更精确的回答您的问题!
法律帮助指南
知识栏目推荐
知识热门文章
法律经验推荐:
法律快车 版权所有 2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B2-
(注:此客服QQ不进行法律咨询!)
找回我的问题
问题编号手机号码
一对一咨询
一对一咨询
上一条下一条
我的咨询提醒梁山夫妻大办离婚庆典,两人亲自把喜字剪开。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其中还有产妇和6个月孕妇。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有些人可能以前得过某种疾病,治疗好了,很多年也都没有犯,但也许病根未除。所以艾灸一段时间后,正气一足,以前的老毛病就犯了,这叫“勾病”,其实是艾灸在帮助身体去除病根。
  来源:懒兔子
  自打上次写了艾艾的文章后,陆续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们反馈,其中有反映艾灸后上火的,有睡不着觉的,有感觉到冷的,有心情不好的,有妇科炎症加重的&&&&&&&
  不是说好的艾艾后,身体好的么?怎么会出现这么多不和谐的症状?
  这个世界需要艾,可是我们也得学会好好艾。相艾容易,相处难,且行且珍惜吧。所以我为了一直艾,更深艾,去网上查了很多资料,汇总了一堆艾灸后的症状及病理说明,特此摘录过来,供你们参考对照。
  好吧,我在这里和内蒙的朋友们说声对不起,我几天前在内蒙的时候,穿着牛仔裤站在正午的太阳下,抱怨太晒!现在我穿着牛仔裤站在南京正午的太阳下,我&&&&&&&身体?什么是身体?身体是个什么东西,抱歉,我已经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了&&&&&&我特么被熔断了。
  哎哟,扯远了扯远了,回来继续聊咱们艾艾的事情。以下文字摘选于百度贴吧的“艾灸吧”,有需要深入了解艾灸的朋友,可以到那里继续阅读。
  艾灸后的主要身体反应及病理解释(来看看吧,必有一款适合你):
  有些人可能以前得过某种疾病,治疗好了,很多年也都没有犯,但也许病根未除。所以艾灸一段时间后,正气一足,以前的老毛病就犯了,这叫“勾病”,其实是艾灸在帮助身体去除病根。
  应对方案: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继续艾灸。
  是艾灸的一种排病反应,本身身体就可能已经有了一些慢性病,但还没有表现出来。现在正气足了,有能力和病邪做斗争了,邪气就会以疾病的形式显现出来。
  应对方案:请专业的艾灸师对新病进行配穴应对,就能顺利地度过各种排病反应。
  艾灸上火
  客观地说,艾灸上火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上火,因为上火属于艾灸的一种瞑眩反应,即好转反应,也被称为排病反应,而艾灸后瞑眩反应有很多,比如说腹泻、症状加重等。
  从体质上来说,阴虚体质、经络不痛的人更容易上火。
  应对方案:解决的办法有两种,第一是要滋阴,第二要引火归元。可以滋阴,先吃点六味地黄丸,每天早晚吃一次,然后再配合艾灸,同时晚上用艾叶进行泡脚,加大引火下行的力度。另外,还可以用刮痧、拔罐、刺血的方法直接将余热泄出,或艾灸涌泉、太溪、足三里等下焦穴位达到引火归元的目的。
  灸后排尿多
  艾灸后排尿增多是身体毒素和寒邪从体内排出的一种重要方式。
  中医讲“肾主水,司膀胱开阖”,如果把膀胱比喻为水库,则肾脏就是主管开阖的闸门,如果肾阳不足水液代谢就会失灵,蓄水池中有一点水就会打开,而艾灸培补肾阳之后,功能跟着恢复,把体内多余的寒湿排除体外,正气与邪气相交,其功能也会受到影响,直到这种开阖的能力完全恢复,尿频的症状也就消失了。
  应对方案:
  肾虚病人:在原有穴位上+肾俞等穴。坚持一周,尿频的症状就减轻了。
  患有妇科疾病的女性:灸了几天就出现尿频的症状,加强在关元、神阙等穴位进行施灸,提升元气,艾灸之后最容易上火,所以这个时候艾灸三阴交、足三里等穴。建议多吃山药、薏米等这类健脾祛湿的食物。
  灸后发烧
  发烧是体内的正气和邪气做斗争的重要表现。
  根据不同病人采取不同方案:
  先天阳气比较充足:人体阳气升发之后,寒邪被驱赶到足太阳膀胱经,表现出来的就是体温升高。
  应对方案: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遇到这种情况通常会选择在膀胱经、督脉进行刮痧或者拔罐的方式,如果选择拔罐就在内侧膀胱经定罐10~15分钟,刮痧一般以出痧为度,如果配合用艾叶泡脚发汗,一次之后,这种热症很快就会退下去了。
  阴邪过重:在温度太高、正气不足的情况下,高烧会持续一天以上,高烧持续的时间会相对较长。
  热感、走窜感
  艾灸穿透性比较强,具有透热、导热和传热的特点,会随着经络进行感传,有非常好的通窜功能。当出现走窜感之后,身体就会出现各种症状,有的人经络比较畅通,所以灸几次这种感觉就会慢慢出现。
  灸后出汗
  艾灸出汗对现代人是再好不过的养生方法了,人们居住在空调房中,该出汗的时候不出汗,直接导致寒气闭塞在体内,阳气受损,疾病丛生。
  艾灸后出汗是一种正常反应,如果感觉良好,那这种出汗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但如果第二天有虚弱的表现,就说明艾灸的量和时间太过了。
  阳虚的比较严重的人,施灸的前几天很少出汗,正气足了,排汗功能恢复正常,外邪才慢慢通过汗液排出,这就是阳气不断提升的表现。
  应对方案:1.配穴的时候要尽量配合太溪、足三里等下焦、滋阴的穴位。2.一定要配合补血、健脾的食物,比如说山药、小米、红枣等补气养血的食物,防止身体太过虚弱。
  灸后腹泻、肚子叫
  艾灸之后,阳气提升,会在体内运行,肠胃功能开始恢复,大肠的蠕动也会加强,阳气将脏腑以及经脉中的寒邪化开,被排出体外,这种方式可能是出汗或者腹泻,或者排尿增多,如果腹泻则一般说明肠胃有问题,阴邪化开之后就会以腹泻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像雪化成水寻找一个正常的排泄途径一样。
  应对方案:艾灸关元、足三里、神阙穴,培补元气,增强正气,使寒湿等外邪尽快排出体外。若因腹泻出现虚脱,同时伴有呕吐等其他症状,就需要配合一些药物调理。如果是脱水的话,就要喝点糖盐水,在温水中加入适当精盐、白糖。
  灸后月经异常、白带异常、崩漏
  月经异常:艾火在调理人体的过程中,也会消耗一部分人体津液,而如果人体吸收功能比较弱或者补充的水液不足,人体此时气血就会相对偏弱,出现假象。
  应对方案:只要适当减少艾灸时间或者艾灸力度,艾灸前后适当补充温水,在饮食中适当吃一些山药等补益脾胃的食物,增加气血的转化这种症状就会得到缓解。
  白带异常:女性则会出现阴道炎、尿道炎或者出现阴部发痒、发红的症状。这是因为寒邪循经而走,经脉绕于阴器。阳气增强之后,阴邪被驱逐,正邪相争的过程中,细菌会暂时滋生,所以就会出现炎症。
  应对方案:保持外阴干爽,多喝水,吃清淡食物,继续艾灸。
  崩漏:卵巢囊肿属于寒邪凝滞于经脉,气机不畅,艾灸后阳气会将寒凝邪气全部都化开,以破裂出血的形式表现出来。
  应对方案:科学的营养和合理的睡眠,同时可以做一些有氧运动。中医讲“动则生阳”,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艾灸配合运动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更有利于体内瘀血垃圾的排出,机能的恢复。
  灸后起红点、红疹,发痒
  艾灸可以培补人体阳气,待人体正气充足之后,在气机的鼓动下,体内的寒湿外邪被化开,就像我们打扫完房间需要把垃圾倒掉一样,这些垃圾毒素就会从皮肤和经络中排出来,其表现方式就是起红点、红疹,发痒,这都是排寒湿风等邪气的重要表现。
  应对方案:脾胃功能相对比较弱的人,适当吃一些山药薏米粥等补脾祛湿的食物。
  对于起红疹后不痒的人来说,只要坚持艾灸,提升阳气,红疹会逐渐消失的。
  如果痒得非常难受,一个方法就是立即艾灸,把已经返到体表的寒气、湿气、风气尽快排干净,另外也可以直接在患处涂上艾灰,很快就能起到止痒的效果。
  此时最好不用停止艾灸,否则会使病邪再一次入里,甚至会侵蚀脏腑。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在大椎穴、膀胱经腧穴进行放血。
  灸后失眠
  艾灸之后,人体阳气会上升,如果这个患者阴相对偏虚,阳气在短时间内提升,相对于阴血就会过盛,所以精神会出现亢奋。
  如果艾灸患者体内邪气太盛,在阳气不足前邪气就会占上风,所以人体整体素质都会比较弱,但一旦正气提高,有能力和邪气做斗争,这个时候阳就不会乖乖地受外邪的控制,起来反抗,这样就会很容易引起灸后失眠。这个其实是好转的反应,这也是阴阳重新建立健康合作关系的过程。
  应对方案:每次艾灸之后配合艾灸涌泉穴和太溪穴,一方面可以起到引火下行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滋阴,可以帮助身体尽快调整到阴阳平衡的状态,失眠就会自然消失。艾灸后导致的失眠,只要确定不是疾病导致的,都属于正常现象。
  灸后嗜睡、乏力
  艾灸后出现嗜睡,乏力这是典型的浮阳归元现象,正常情况下人体是一种“阴平阳秘”的状态,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是一种内稳态,只有这样人体各项机能才能够相互协调,处于一个整体的平衡状态。人体阳气过弱,或者阴血不足时,阳气就会上浮,而艾灸通过对经络腧穴的调理,真阴就会上升,外浮的虚阳会被引下来,起到归元的效果。
  一方面这是身体的自然反应,身体进行自我调整的过程实际上是正气和邪气相互抗争的过程,而睡眠、休息可以帮人体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身体能够更快地得到恢复。所以,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方法很简单,跟着感觉走,想睡就睡。
  灸后抑郁、狂躁、易怒
  多见于经常生气,压力大的人体内的酸毒积累越多,代谢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所以艾灸一段时间之后,体内的阳气会上升,有能力将郁气排出体外,会以情绪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说容易发怒、悲伤、想哭等,而邪气外出也需要一条出路,即有可能以打嗝的方式从上面排来,也可能会放屁。
  应对方案:如果想哭,解决的办法就是发泄出来,可以哭。中医讲“肺主悲”,所以此时可以强化一下肺的功能,艾灸一下大椎、曲池穴,同时,刮拭一下肺经,重点以云门、中府、曲池穴为主。
  如果感觉抑郁难受,就立即点按太冲穴,还要配合刮拭肝胆经,如果有条件,可以从胸、胁开始自上而下进行。
  注意事项:抑郁或者狂躁的时候,一定要环境比较好的地方散散心,把情绪发泄出来,一定不要闷在心里,防止气结在心。还要配合饮食调理,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注意保养好脾胃,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保证充足的营养。
  灸后冒凉风、发冷
  艾灸后出现寒、热、酸、麻等感觉都被称之为灸感。
  寒湿重的人艾灸后最容易冒凉风,但是部位不同,一般人会从脚心、腿上肩部、头部冒凉风,阳虚严重的人会感觉全身发冷。
  应对方案:艾灸后出现冒凉风、发冷的症状,一定要结合艾叶、生姜煮水泡脚,增强血液循环,加强艾灸冒凉气的关节部位,只要坚持下来,不仅症状会所有改善,整个人体的机能也会跟着提高。
  灸后起泡、疮
  艾灸后可能会起水泡和脓疱,其中水泡更为常见。出现这种现象有两大原因:一是操作时间过长或操作不当,二是身体湿气比较重。
  《小品方》中记载:“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也。”
  《针灸资生经》中也认为只有艾灸后出现灸疮,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湿气重的人艾灸后最容易起泡,有时候会发现不知不觉就起泡了。是寒邪向外排出的好现象,正所谓“泡破邪出”。
  灸后出现便秘
  如果命门之火不足以化动下焦阴邪,真阳元气化施无力,寒极生热则会引发虚火,导致大肠主“津”功能太过,从而出现肠燥便秘。其次,如果气血过弱,艾灸腹部的时间过长,同样会把“津液”烤干,最终导致的就是大便干燥。
  应对方案:如果是因为操作不当导致的,一定要减少灸量,配穴中加入滋阴的太溪穴、复溜穴。还可以配合一些穴位按摩,长强穴就是不错的选择。
  注意事项:如果是老人,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更要注意,防止因为便秘引发意外,家中可常备润肠丸等有润肠通便功能的中成药,出现意外情况要及时就医。
  灸后腹胀、打嗝、放屁
  艾灸后阳气提升,出现放屁、打嗝的现象也说明人体的肠胃功能开始恢复正常了。如果正气不足,就会表现为腹胀,一般来说表明身体上虚下寒,如果能够及时将脏腑的邪气排出体外就会感觉身体非常轻松。
  有些人艾灸后排出的屁特别臭,这就说明肠胃问题相对比较重。
  另外,肝、胆、胰腺等消化性器官有问题也容易出现这种排气反应,如果是寒性体质,放屁、打嗝的症状反应的就更为剧烈。
  应对方案:这里提醒大家一点,无论是大小便还是屁,都是人体应该及时排出去的垃圾,此时可以用隔姜灸,同时配合自己的症状,如果是脾胃功能弱就加上足三里、脾俞穴,如果是肝胆功能有问题,就配合肝俞、胆俞,肝气瘀滞就配合太冲穴。
  灸后血压、血糖发生变化
  灸后失眠和以前失眠不同,第二天不会感觉累。说明身体的正气增强了失眠是暂时的。
  血压:血压的升高也是艾灸后的一种好转现象,一般会与其他症状同时存在。艾灸后体内阳气增强,身体自我调整功能得到恢复,此时血压的升高也是生理所需的高度,大血管的血压会升高,有助于清除血管末梢的垃圾,同时也不会影响由毛细血管所主的人体组织其他功能。配合相应的调理方法,继续艾灸一段时间,人体就有能力将血压调整到符合人体正常生理需要的值域。
  应对方案:继续采用艾灸治疗失眠的方法来对待艾灸后血压不稳的情况,同时选择重灸,在配穴上一般会加上百会、涌泉、曲池、悬钟穴。这几个穴位不仅可以调理高血压,还可以改善睡眠,因此如果用艾灸调理的过程中出现血压不稳的现象,配合这些穴位,坚持几次,就会有明显的效果。
  血糖:艾灸之后出现血糖高,因为阳气上升,潜藏在体内的阴邪被化,返回到血管、脾肾脏腑器官的一种表现。这种变动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直到体内的阴邪从深层逐渐沿经脉排出体外。
  应对方案和注意事项: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免疫能力非常低,伤口愈合能力差,所以要把握好时间和灸量,一定不要起泡。糖尿病患者本身消耗比较大,所以在做艾灸期间一定要配合充足的营养。
  艾灸后经脉痛、关节痛、全身痛
  艾灸之后,血液循环增强,如果经脉有瘀堵,就会出现轻微的疼痛或者跳动。另外,一般伴有风寒、血瘀、气血不足这三类症状的患者,艾灸后最容易出现窜痛、跳痛、经脉疼痛、关节痛等症状,这表明经脉中的阳气得到了补充,正准备将邪气驱赶出去。
  应对方案:想要缓解痛症,要加强对疼痛处即阿是穴进行温和灸,促进外邪的排出,痛症就会逐渐得到缓解。
  寒湿症比较严重,同时伴有风邪,则会出现游走性疼痛,刚开始可能是局部疼痛,艾灸后扩散至全身。比如说有的患者为了治疗胸背部疼痛,可能会有疼痛扩至胸背、肋骨等部位,最后才会转移到四肢末端。
  应对方案:要加强对膀胱经第一侧线(脊椎旁开1.5寸)、督脉、任脉的疏通,可以用刮痧板,也可以用手按摩。同时配合艾灸风门、风市祛风穴位,如果湿气重则需要加丰隆穴。
  灸后头痛
  如果一个人艾灸后忽然出现头痛难忍,他很有可能是因为体内的寒燥、火、风等外邪太重了。艾灸可以为人体培补元气,在用艾灸调理的过程中阳气充足,有能力与邪气对抗。气具有走动、向上的特性。如果邪气被驱赶循经上头发出来,就会出现后头痛、头顶痛、偏头痛或者前额痛。
  应对方案:可以用刮痧板在头部膀胱经、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进行刮痧,同时温通督脉,活血化瘀,使邪气尽快排出体外。同时配合艾灸肾俞、命门、风池穴,晚上用桂枝、生姜泡脚,提高身体整体机能,有利于寒气排出体外。
  有效且快速缓解头痛:直接用刮痧板沿着头部几条经络进行刮拭,或者用五指梳理头部。一来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二来能够疏通头部经络,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头痛都能起到暂时的缓解作用,待外邪被驱除出去之后,头痛自然就会缓解。
  艾灸后流鼻涕、打喷嚏、鼻塞
  艾灸后阳气增强,气机鼓动,体内的阴邪被正气化开,被驱逐出体表。
  肺开窍于鼻,肺位于人体上焦,功能过弱,阴邪会大量聚集,一旦阴邪被化开,为了对抗外邪,上焦真阳就会被大量消耗,导致肺气不足,肺功能会暂时受到影响,就会出现鼻塞、流鼻涕的症状。
  两种情况:一种是人体的自我保护功能启动,与外邪相争就会出现打喷嚏的症状;另外一种则是身体的好转反应。
  应对方案:艾灸后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只要坚持隔姜灸大椎,同时用刮痧板疏通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阴肺经,一般坚持一天,待肾阳充分调动后,这种症状自然会消失。
  灸后头晕、恶心、呕吐
  艾灸后有些人会出现头晕的症状,可能还伴有纳呆、乏力等不适。多见于艾灸百会穴的时候出现。
  这通常因为患者经络瘀滞比较严重,加上艾火具有炎上的特点,所以会聚集在头部引发头痛。
  应对方案:可以减少上焦灸量,先艾灸下焦穴位,待下焦疏通之后再艾灸上部,持续2天再观察效果。同时可以配合头部督脉、膀胱经、胆经进行刮痧。
  有些人一艾灸就会恶心、呕吐,这是为什么?
  最常见的原因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阴邪困脾胃。如果脾胃功能比较弱,或者多有寒湿,艾灸之后体内阳气上升,相关脏腑的阴邪被化开,顺着脏――腑――阳经的路径排出体外,阴邪可能会困住脾胃,导致脾胃功能下降,脾胃腐蚀水谷、运化功能下降,就会出现不想吃饭,恶心、呕吐的症状。
  应对方案:加强在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的艾灸,尽量缩短邪气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让其尽快排出体外。根据临床经验,艾灸后导致的恶心、呕吐一般不会超过半个月,最长十几天这种症状就消失了。
  第二种是自身体质的问题。如果是阴虚体质,艾灸后阳气上浮,就会出现头晕、恶心。
  应对方案:多配合肾俞、太溪、足三里等滋阴穴位,同时减少灸量和时间。下焦的时间可长一点,艾灸上焦,每个穴位时间尽量保持在5~10分钟即可,如果没有明显难受的症状再继续进行艾灸。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在10点之前就进入睡眠状态,有利于阴血的生成。一日三餐保证营养齐全,以五谷、蔬菜为主。
  第三种是操作不当。比如过饥、过饱后艾灸,气血循环增加,会将胃部的气血调动起来,影响胃的消化功能,从而产生恶心、呕吐的症状.
  应对方案:可以按摩一下头部经络,缓解一下症状,第二天减少时间,或者灸量。如果症状有所缓解,逐渐调到适合的灸量和时间,待身体完全适应后,再恢复即可。
  晕灸也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的症状,多发生在患者第一次艾灸的时候,特别是体质比较弱、过饥、过饱、过于紧张的人容易出现.
  应对方案:要及时停止施灸,让患者平卧,点按内关穴。如果是因为过饥导致的就要及时吃点甜食。另外,对于体质比较弱和精神疾病患者要减少火力和灸量。
  灸后浮肿、排尿困难
  患者排尿困难,说明艾灸后阳气迫湿邪外出于体表,足太阳膀胱经的功能受到阻碍,而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而此时它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就会出现排尿困难的症状。
  应对方案:由专业的中医师配制中药进行调治,一般症状在几天内就会消失,之后再继续艾灸就可以了。
  水肿与脾、肾、肺三脏功能有很大关系,平时要加强对脾、肾、肺这三脏的养生保健。
  灸后遗精
  艾灸后出现遗精,这是因为体内正气增强后,会将因房事过度、意淫、手淫或生殖系统疾病导致的败精排出体外。也就是排出来的都是过去体内产生的垃圾,这样有利于新的精液生成。
  应对方案:肾衰患者,采用的就是中药配合艾灸进行综合治疗。艾灸肾俞、气海穴,待阳气恢复后再艾灸关元、命门等培补元阳的大穴。
  如果患者伴有脾胃功能弱,特别是脾阳虚,建议减少艾灸的穴位及时间,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此期间,尽量保持清淡的饮食,坚持早睡早起,适当参加慢跑、瑜伽等有氧运动。
  如果灸后流鼻血,调整灸量、时间可缓解。
  这说明肺、肝功能下降或者出现异常。中医认为,如果气血上逆就会出现鼻子流血。此时,通过眼底也能观察出来,一般都会出现带血或者出血的现象。
  如果患有鼻炎等鼻部疾病的患者也会容易出现流鼻血的症状。
  应对方案:无论有肺部、鼻部相关的疾病史还是本身就容易上火或者有流鼻血的经历的患者,在艾灸期间一定要注意保持清淡的饮食,艾灸上焦穴位的时间和灸量要控制好,这样才能避免流鼻血的症状出现,也能让鼻部疾病得到更好的护理。
  灸后皮肤灼痛
  艾灸的总体原则是以有温热感、不出现灼痛感为宜。可是有人在艾灸的过程分明感到火辣的灼痛感,这是为什么?
  第一种情况,如果距离和灸量都合适,依然有灼痛感,可以考虑换一个施灸的部位或重新选择穴位。
  第二种情况,比较粗的艾条火力比较旺,尽量离皮肤稍稍远一点。
  第三种情况,一定要选择质量有保障的艾条,如果选择新艾或含有杂质的艾条,局部皮肤也会出现灼痛感。
  第四种情况,艾灸后施灸部位出现灼痛感,有些是病理反应,特别是有些疾病本身就有痛症,在刚开始艾灸时会有痛感,当皮肤适应之后,痛症就会消失。
  第五种情况,还有些是操作不当导致的,多是因为艾灸的时间太长,火力太大导致的,可以适当减少艾灸的时间,增加灸火与皮肤之间的距离,同时配合回旋灸,减少悬定灸的时间。■
  【延伸阅读一】
  艾灸防治黄脸婆
  来源:针灸匠张宝旬
  黄脸婆是脾气虚。气虚会导致血虚。皮肤发干、暗黄、有皱纹..这些血虚引起的“小难堪”。
  中医可以从调理气血来改善,从健脾来补,除了中药调补之外,穴位足三里穴是最佳选择。
  脾胃在色为黄色,脾胃虚弱就会面黄。艾灸足三里健脾,能很好的改变面色,艾灸时间15分钟以上。具体方法搜索来源于百度。
  附:艾灸足三里的方法
  灸的方法很多,但普通人用灸“足三里”的方法取养生保健之效,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艾炷灸:取极细之艾绒,做成麦粒大小的圆锥形艾炷,然后把它直立放置于穴位之上,再用线香从顶尖轻轻接触点着,使之均匀向下燃烧 。第一个艾炷燃至一半,知热即用手指掐灭,或快速捏起;再将第二个艾炷放在原处,燃至大半,知痛即去掉或按灭;再继续灸第三个艾炷……。灸完1个艾炷即为1壮,一般每次灸9壮,至局部发红即可。每月初一至初八施灸。施灸时注意避风 。
  艾条灸:艾条灸可以自己操作,不需要别人帮忙。一般进行温和灸,操作时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足三里,约距0.5-1.0寸左右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舒适感即可,一般每侧穴灸15-20分钟,至皮肤稍呈红晕为度,隔日施灸一次,一个月十余次左右。老年人可于每日临睡前30分钟左右施灸。施灸时注意避风。
  唐代王焘在其所编著的《外台秘要》中如是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则令人气上眼暗,以三里下气。”日本古人有“莫与不灸足三里者同行”之说。中国民间甚至流传着“灸一次足三里等于补一只老母鸡”的说法。可见艾灸足三里的养生保健作用已深入人心。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艾灸足三里之法获得健康长寿,关键的关键是要亲身实践,持之以恒,方能凑效。
  艾灸足三里穴,一般进行温和灸,操作时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足三里,约距0.5-1.0寸左右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即可,一般每侧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稍呈红晕为度,隔日施灸一次,一个月十余次左右。老年人可于每日临睡前30分钟左右施灸。有经验着也可以行化脓灸,每天灸足三里穴一次,一次约15分钟或更长时间。待穴位处出现小水泡后停止艾灸,并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待水泡自行吸收后再灸。但在行化脓灸时应严格消毒,以防止感染。
  由于艾灸是通过温热作用于经络穴位而冶疗疾病,所以艾灸最适用于寒症、虚症及慢性虚弱性疾病。对实症、热症及阴虚发热者不宜使用艾灸,过饥过饱、醉酒时也应忌灸。■
  【延伸阅读二】
  艾灸三个穴位,可治疗多种眼疾
  来源:《南方医话》
  作者:萧继芳
  眼科疾病的治疗方法很多,我用艾灸方法先后治过天行赤眼、云雾移睛、外伤性暴盲等均获满意疗效。
  1966年3月,有李姓男孩,16岁。将生石灰灌入竹筒内玩耍,当冲入冷水时引起竹筒爆炸,石灰气体冲入右眼,满盖翳膜,瞳仁处尤为浓厚,眼球梢突,视力模糊不清。西医认为患眼难以复明,后来我处求治,给艾柱灸听会、悬厘、耳尖三穴各5壮,日灸一次。仅治6天,翳膜全消,复明如常又无瘢痕遗留,高兴离去。
  以后又用此法治疗多种眼疾均效。年,在援外医疗队工作期间,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国家医院时,患者西杜沙勒,男,46岁,尼日尔海关工作人员,右眼失明8个月,结膜轻度红赤,瞳孔轻度散大,但未见翳膜遮睛,多方治疗未效,西医检查诊为视网膜周围静脉炎,慕名来我医疗队治疗。
  同样给予艾柱灸听会、悬厘、耳尖3穴各5壮,日1次。经5次治疗后病情好转,能看清两米内的物体后因笔者工作期满回国而停止治疗。
  艾灸听会、悬厘、耳尖为什么能治疗以上所举的眼疾呢?听会、悬厘均为胆经穴位,目为肝之窍,肝胆互为表里,耳尖穴于耳尖上,手少阳三焦经支脉经耳上角而达眼。外伤性暴盲、视网膜周围静脉炎均因瘀血内阻所致,艾灸能活血通络散瘀明目,调和气血,经脉通,瘀血散,肝受血能视而复明也。■
  【延伸阅读三】
  艾灸治疗抑郁症的选穴
  来源:佛医堂
  作者:单桂敏
  单阿姨:
  您好!看到你您昨天的博客,觉得您每天如此回复那么多病人的问题,真的是辛苦!真希望自己也能学会中医,为自己,也能帮其他人解除痛苦。又看到今天这么多留言,觉得您每一个回复真是不容易啊!我作为一个病人,觉得每个病人都是很痛苦,把治病的医生当做救命的菩萨也不为过,那种心情真的是让人同情。所以,我也希望有真心爱中医的人,能帮帮您,共同做好这个有益大众的事情。
  下面说说我的问题:我今年39岁,男。自从十几岁时就有抑郁,这么多年来一直身体不好。这两年喜欢自己买医学方面的书看,自我调节。去年买了您的《灸除百病》一书,就爱上了艾灸。我一直睡眠不好,晚上失眠,白天嗜睡。一个月前用艾灸大椎、涌泉后,睡眠大有改善。前段时间又用火罐治疗腰肌劳损,可能有点过了,结果造成自己有阳痿不举的现象,随后就按照你书上的方法,采用艾灸命门、太溪、复溜三个穴位。在艾太溪十几分钟后,能感觉一股热流从下往上涌起,直上头顶,特别是大腿根部感觉酸困。
  艾灸时候,就觉得眼睛困乏,眼皮沉重,有昏昏欲睡的感觉,头上发热,有种云山雾罩的感觉。当时是中午,因为要上班,所以没有休息就去上班,当晚我就失眠了。因为我睡眠一直不好,过段时间总有失眠的现象,所以就没在意。隔了一天。我又艾以上穴位,晚上还是失眠,我就不敢再继续了。
  因为抑郁的人本来脑子就昏昏沉沉,大脑反应慢,头上总是像个盖子一样,头皮发紧。经过这次艾灸,头上更添昏沉,老是瞌睡,好像睡不够睡不醒的样子,晚上容易醒,醒来后还能继续睡;眼睛看东西感觉模糊不清,眼皮沉重酸困,太阳穴发胀,揉揉才舒服,头上总觉得有个盖子似地,印堂处有微微发红。这种现象已经持续有二十多天了。我自己分析了一下,认为刺激太溪后使气血活了,但是却将以前经络里沉积的病气沉渣泛起,冲上头顶,久久不能排去。因为自己不懂中医辨证,所以不知道如何是好,每日昏昏沉沉,也影响到正常工作和生活。
  所以我想让单姨您帮我辩证一下,需要怎么做才能祛除这种症状,随后怎么治疗,可以正确的补肾壮阳,提升身体阳气。我知道抑郁是很复杂的病,不是简单几步就可以治好的。我只希望在您的指导下,通过中医传统的治疗方式,一点一点慢慢地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逐渐恢复健康。
  真诚的期盼你的指导!
  祝单姨身体健康,每天开心!
  单桂敏:抑郁症是“离我们最近的心理疾病”
  (单桂敏老师18岁开始行医,至今已40年,在此期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用艾灸、针刺、导药、放血等中医疗法治疗各种常见病及疑难杂症。)
  你从10几岁就有抑郁症,那么你艾灸后出现返病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记住,治疗疾病就是打仗,就是斗争“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句话用在这里虽然不太准确,但是意义应该差不多。
  您总结的对,我常常说,艾灸后,元气逐渐恢复,但是要给病邪一个出路。如果我们不是人为地给他出路,那么他就会自己去找出路。
  当然我们希望他能够寻找到下肢排泄是最好的方式了,可是你要记住,疾病就是这样的,因为你患的疾病是抑郁症,那么这个疾病和神经系统密不可分。如果病邪寻找出路一定会在你的头部寻找。我记得我曾经在我的《灸除百病》里面说过,艾灸后会有寻找疾病的现象。当然我们不希望他自己去找,可是往往艾灸寻找疾病也是一个过程,它寻找到了,我们才会想办法去消灭它。
  艾灸后会有寻找疾病的现象
  这里面有两种可能,第一:寻找到了疾病,还会引发新的疾病,就是我以前说的,病邪会联起手来和正气抗争。
  第二:我们用艾灸的方式来攻击病邪,那么你也要允许人家反抗,患病久的人,你要想到,病邪已经属于你身体的一部分了,不是我们想赶他出来,他就乖乖地出来。有的人病邪严重的时候,他会比我们补充到体内的正气还要霸道,他不会轻易就范。这个时候,他就会找到你,攻击你,使你放弃治疗,并允许他继续兴风作浪。
  往往遇到这样的情形,我们就会害怕,就停灸。然而即使你停灸了,你的症状依然不会减轻。怎么办呢?以往我也遇到过这样的病例,两种选择,一是放弃,叫它横行,我们等待,等待他有朝一日停歇下来。
  二是继续艾灸,按摩,或点刺放血和他斗争,也许这个过程是缓慢的,但是我们会有希望,会有斗争取胜的希望。
  你的情形应该针灸。针灸百会,太阳,合谷,太冲。艾灸患处。如果没有顾忌,可以在百会点刺放血,大椎穴点刺放血后拔罐,这样给它一个出处。
  老师家长应多关注敏感的青少年群体
  另外有很多患有抑郁症的人来询问艾灸是否可以治疗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离我们最近的心理疾病”。在西方,抑郁症常常被称为“情绪感冒”,意思是说抑郁症像伤风感冒一样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持续性情绪低落、忧郁、心境恶劣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之一,这些症状的出现于家庭环境的影响,教育,压力等因素息息相关。
  孩子生长的环境取决于将来他的心态,在这里我要说一些题外话,作为家长,如果您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那么将来孩子患这种疾病的几率就多很多。
  我在工作单位没有退休之前,因为我爱好心理学,我在96年就开始涉猎心理学,我记得好像是再2002年的时候,就有一个家长去我的校医室做心理咨询。她说:“他儿子常常厌世,悲观,抱怨,思想消极,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感觉生活和学习毫无意义......”
  我说:“你儿子的状态一定是受到了你们夫妇的影响,你们是否有各种不满常常在孩子面前发泄呢?”
  “是的,那个阶段,我们夫妇双方双双下岗,我俩感觉前途渺茫,又没有一技之长,感觉生活举步维艰,所以我们在家也是牢骚满腹,看到的都是社会的阴暗面,我俩常常会吵架,发牢骚,对社会不满等言行,可能这些都或多或少地给孩子影响了。”
  “这是肯定的,中学时代的青少年,对任何事情都比较敏感,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他看到父母整日牢骚满腹,忧心忡忡,他的心中怎么会有阳光?他怎么会安心学习呢?”
  我先是给他父母做了一些心理工作,其实人活着有的人很容易,有些人很难。所以我常常教育我的女儿,一定要;“若想适应竞争,就要会多种技能。一定要精一行、会两行、学三行……”当你浑身是本事的时候,你就不怕下岗,就不怕失去工作。尤其是在当下,有本事的人,可以炒领导,而没有本事的人才会怕炒鱿鱼。
  谈到这件事情,我自己感觉,我的一生可以说很牛气,因为我会的太多了,我会治病,我会服装裁剪和缝纫,我会心理咨询,我会写一点小文章,我爱看书,所以我不怕领导叫我下岗,因为我不仅仅精一行、会两行、学三行,而是要学的更多,我的业余时间都是在看书,写作,学习。在我的严厉要求下,自我感觉,我的女儿还算是优秀,我不允许她吊儿郎当 。
  那个阶段,据那个孩子的妈妈讲有一段时间,这个孩子常常会无精打采,精力减退,上课不集中。老师找来家长谈,家长才想到来做心理咨询。
  后来这个学生来我的校医室做心理咨询,我和他谈,爸爸妈妈还是爱你的,困难都是暂时的,很快就会过去。你的任务就是读书学习,家里的事情与你无关。我和你妈妈谈过了,天大的事情,有爸爸妈妈扛着,只要你静下心来学习,即使家中并不富裕,他们也会你学到哪了,供在那里。你有出息了就是爸妈的骄傲。不要因为家长暂时的困难而影响到你的学习和心境。
  这次谈话后,我叫他父母今后守着孩子在家的时候,尽量表现的乐观一些,多看社会的阳光的一面,少在孩子面前谈论阴暗的东西,逐渐用乐观来影响孩子。同时我又给孩子一点药物。我说“这个药物很好,可以治疗你的抑郁,失眠,和精力不集中的问题。”
  爱是治疗抑郁最好的药
  孩子回去后坚持每天三次的服用那个药物,在家庭和谐氛围的影响下,在不断地心理指导,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及家长的爱心辅助治疗,慢慢的,孩子开始乐观了睡眠改变了,注意力集中了。
  有一天家长又来找我,“单医生,您的药很好使,我在给我儿子买一点。您给我儿子开的是什么药物,我可以在药店买吗?”
  &不可以,我给你儿子的药物,只能通过我的手,我的语言,给你儿子,你给他就不管事了。&
  “您可以告诉我您给我儿子用的是什么药物吗?”
  “可以,我给他用的是维生素B1和维生素C,这些药物没有治疗抑郁症的功效,但是我们已经从心理上给他进行了治疗。为什么他会感觉到效果好呢?就是在于他对我的心理依赖,所以这个药物只能是通过我的手,我的语言,我的心里暗示,孩子用的时候才会有心里效应。”
  因为是孩子,调整心态和环境因素,适应力会很快转变。在家中的配合下,在我的心里辅导下,这个孩子很快痊愈了。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他的家境如何,孩子怎样了,我想如果家庭还会充满阴霾,那么这个疾病还会随时返病。
  今天又很多人叫我写一写治疗抑郁症的文章,我先说了心里治疗的一部分,那么有很多成人患了抑郁症,就不那么好治疗了,我已经不可能用维生素来骗你们了,所以我们要寻求一种可以治疗的途径,还是那句话“病治有缘人”如果我们有缘,如果你信任我这个草根医生,放松心态,乐观面对,积极治疗。
  艾灸治疗抑郁症的选穴
  以往曾经有患抑郁症的患者来我的博客里面谈治疗体会,我感觉我好像已经收藏了,可是怎么也找不到了,那么今天我在这里告诉大家,用艾灸,刮痧,可以辅助治疗抑郁症,再加上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三效合一,效果总会好于单纯治疗。
  下面我要谈一谈艾灸治疗:http://blog.39.net/shanguimin/a_670024.html这篇文章是我写的用艾灸的方法治疗焦虑症,那么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方法是一样的,你可以这样取穴:
  艾灸选穴:百会、膻中、肝俞、阳陵泉、内关、太冲、涌泉穴,如果在治疗的过程之中遇到什么临时情况还可以自己加减穴位。
  艾灸是扶正治疗,无论长什么疾病都与体内正气不足有关,我们用艾灸一段时间后,体内正气足了,睡眠好了,心情舒畅了,身体没有难受的地方了,加上心理辅导,药物治疗,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放松自己,乐观面对,治疗抑郁症也不难。
  说了这么多,患有心理疾病的,除了药物治疗以外,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缺一不可,这样综合治理效果才会好于单纯治疗。
  所以有时候,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我还是喜欢心病还须心药医,这样多管齐下,随着医学的发展,抑郁症已经是一种完全可以治好的疾病。■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懒兔子、针灸匠张宝旬、《南方医话》、佛医堂,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联系电话(微信):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
  内容合作请加微信: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地发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