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去外省上学,小学生学籍号查询叫之前的学校开个证明可以吗?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要闻
& 文章内容
非京籍学生请注意,想上学还得开证明
网络来源 && 13:16:20
有很多的人在北京打工,没有北京户口,孩子要在北京读书,需要就读证明。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小编精心的为大家准备的关于非京籍学生转入北京朝阳须开就读证明的一些资料,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做好在北京的学习的工作。
1月4日,朝阳区招生考试中心公布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和第二学期初义务教育阶段转学工作安排,非本市户籍学生在该区办理转学手续须开具就读证明。
按照规定,朝阳区办理小学转学的申请时间为1月18日至1月22日,即放寒假的前一周;办理初中转学的申请时间为1月18日至1月22日、2月23日至2月27日,即放寒假的前一周和开学后第一周。
无论中学还是小学,本市户籍学生转学条件须具备学生户籍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市内迁移或家庭实际居住地在市内变更,新户籍所在地或变更后的居住地(凭房屋产权证)不在原就读学校服务范围。非本市户籍学生由外省或者外区转入朝阳区,须参照本市户籍学生转学相关条件且已取得朝阳区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人民政府办理开具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在朝阳区中小学就读证明》。
依据市教委相关学籍管理规定,毕业年级不办理转入手续。朝阳区招生考试中心义务教育办公室和中招办公室将根据各学校学位情况进行统筹安排。
据悉,朝阳区各街道办事处接待学生开具《就读证明》的时间为1月11日至15日。最终,学生家长须持《就读证明》、原就读学校开具的《转学联系表》(须注明全国学籍号)、全家户口簿、出生证明、家庭实际居住地证明、父母双方在朝阳区的暂住证等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到居住地对应服务学校联系转学事宜。
通过上面的学大的专家精心的为大家准备的关于非京籍学生转入北京朝阳须开就读证明的一些资料,没有北京户口的学生想要在这读书做好准备。小学生在外地上学、户口所在地学籍如何保留_百度知道教育部:有无学籍不是中小学入学必要条件_网易财经
教育部:有无学籍不是中小学入学必要条件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教育部:有无学籍不是中小学入学必要条件)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31日讯 (记者佘颖)全国中小学开学在即。今日发布《中小管理常见问题及解答》,强调转接学籍或新建学籍是招生入学的后置程序,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不应将学生之前有无学籍或学籍是否已转至接收地作为确定入学资格的,不得以学籍问题为由拒收学生。
全文如下:
一、作为学生家长应该关注学籍的哪些相关内容?
学籍是指某个儿童少年作为某所学校学生的身份。学籍档案是记录学生就学和成长过程的重要载体。学籍管理是指学校和有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学籍进行管理的行为,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1月教育部已建成全国联网的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各类学籍业务均纳入系统管理。
拥有学籍是每个学生应有的权益。在经过批准的学校学习的学生都具有学籍。新入学或转学后,家长应及时到学生所在学校确认是否已为学生建立或转接学籍,是否“人籍一致”。“人籍分离”等问题可能导致学生无法办理与学籍相关的各种管理服务业务,甚至影响升学。学生离校时,家长要及时告知原学校学生的去向,方便原学校协助办理相应的学籍管理服务业务。此外,家长还要对学生的学籍信息进行核对,确保准确无误。
二、学生入学或转学,地方教育部门是否可将有无学籍作为入学门槛或条件?
学籍的主要功能是记录,是学生入学的结果,不是入学和转学的前提条件。转接学籍或新建学籍是招生入学的后置程序,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不应将学生之前有无学籍或学籍是否已转至接收地作为确定入学资格的必要条件,不得以学籍问题为由拒收学生。
三、学生入学后应如何办理学籍手续?
学生被学校招收后,原来已有学籍的,接收学校应通过全国学籍系统为学生转接学籍,实现“人籍一致”;原来没有学籍的,应为学生新建学籍并通过查重程序。如果遇到学籍系统或数据传输故障等特殊情况,学校可先通过线下流程办理转学等业务,线下流程完成后,即可作为拥有连续学籍的计算时点,学生即应视为在校生,享受在校生待遇(如参加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的考试及各种活动),之后再通过学籍系统完成电子学籍档案转接,最终以学籍系统记录的信息为准。
四、关于学籍信息更新有哪些要求?
学籍信息是维护学生权益的依据。学籍信息更新是确保学籍信息准确的必然要求。《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问题学籍处理和建立数据质量核查机制的通知》(教基一厅〔2015〕2号)要求各地各校加强宣传和督促检查,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常态工作机制,每学期核查一次学籍信息变动情况。学生家长有义务及时将学生信息如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的变动情况告知班主任,由班主任将学生信息的变动情况通知学校学籍管理员,在学籍系统内及时更新。
五、学籍号有几种?
学籍号是学籍信息的核心要素。学籍号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生成,一人一号,伴随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原则上终身不变。学籍号分为“G”字头正式学籍号、“L”字头临时学籍号以及“J”字头学籍号三种。较为常见的是“G”字头正式学籍号和“L”字头临时学籍号。
“G”字头正式学籍号:具有“L”字头临时学籍号的学生经过全国查重和与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进行比对,通过后分配“G”字头正式学籍号,每年春季学期开学后,通过学籍系统下发。“G”字头正式学籍号为“G+身份证号”,但学生身份证号发生变化等特殊情况下,二者可不相同。
“L”字头临时学籍号:学生首次注册学籍后,分配“L”字头的临时学籍号。“L”字头学籍号按照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与身份证号相似,但与身份证号不具有对应关系。“L”字头临时学籍号是学生获得正式学籍号前办理各项业务的依据,在办理有关业务时与正式学籍号效力相同。各地各校在办理有关业务时应对持有临时学籍号的学生一视同仁。
“J”字头学籍号是为暂无公民身份证号或原公民身份证号不可用的学生设计的。编码规则与身份证号相同。学生获得身份证号后,可以申请将学籍号更改为“G”字头正式学籍号,但保留原来的记录。
六、“G”字头正式学籍号是否一定和身份证号一致?
“G”字头正式学籍号依据身份证号生成,因此一般情况下二者应一致。之后学生身份证号发生变化才会导致不一致。不一致也不会影响学生办理任何业务,因此无特殊理由没有必要申请修改正式学籍号。特殊情况需修改“G”字头正式学籍号的,需要依申请按流程重新办理。
七、获得“G”字头正式学籍号后,是否可修改其中的关键信息?
“G”字头学籍号具有权威性。获得了“G”字头正式学籍号的学生,其学籍号不能轻易修改。因户籍关键信息变动,确需对“姓名”和“身份证号”两项关键信息进行修改的,必须履行相关程序。修改时,应由学校学籍管理员在学籍系统内上传户籍等相关证明材料照片或扫描件,县级学籍主管部门审核把关后提交中央数据库进行全国查重和身份比对,对没有问题的,可进行修改。学籍修改情况的历史信息将随学籍永久保留。
八、已获得的“G”字头正式学籍号是否可删除?
原则上不允许删除“G”字头正式学籍号。“G”字头正式学籍号通过了全国查重、与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比对等一系列程序的严格检验,是学生身份的权威标识。如涉及问题学籍确需删除的,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交佐证材料报教育部审核后方可删除。
九、转学、毕业后跨省就学办理时间有什么要求?
为做好毕业结业和升级处理工作,每年从7月15日零时至8月14日24时,学籍系统暂停发起转学业务,其他时间均可发起,7月15日零时之前发起的转学业务可继续办理。
每年毕业后跨省就学新业务发起时间限定为8月15日零时至12月14日24时、3月1日零时至5月31日24时。
需要注意的是,各省在国家规定的统一时段中,根据各自实际又规定了本省的转学及毕业后跨省就学时段,在这种情况下,以省级规定为准。
十、“出国”、“其他离校”、“退学”、“开除”状态的学籍是否可以办理转学及跨省就学?
为了方便群众,学籍系统除了允许在校生状态(休学除外)的学生办理转学及跨省就学业务外,还允许处于“出国”、“其他离校”、“退学”、“开除”等状态的学生办理此类业务。转学完成后,学籍状态不变,在转入学校办理相关手续后变为在校生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处于“休学”状态的学生,须在原就读学校办理复学手续后再办理转学手续。
十一、办理转学时,家长需提供的证明材料有哪些?
通过学籍系统办理转学,家长需要向转入学校提供学生基本信息表和说明转学原因的证明材料。其中,学生基本信息表可由转出学校通过学籍系统打印,以证明学生学籍信息的真实性;说明转学原因的证明材料即家长签字的学生转学理由说明。
各地各校不应再要求家长(学生)提供纸质转学审批表。因为在学籍系统中办理转学业务流程时,已经设置了学校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的核办环节,相当于纸质材料的盖章审批,因此除了因系统故障需要先线下办理以外,不应要求学生家长再提供纸质转学审批表。
十二、毕业后跨省就学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为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减少跨省业务纠纷,转入省、转出省及学生家长应注意以下内容:
学生跨省流动客观存在,必须加以规范和引导。转入省份应明确外省学生就学、升学的条件和办理的程序,指导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妥善处理和核办毕业后跨省就学。就学和升学条件不得违反国家招生入学总体政策,不得利用学籍系统抢夺或变相抢夺生源。
转出省份对于外省份同意接收的要及时办理,不得以接收省份可能违规招生、学生分数可能未达到接收省份要求等理由驳回申请。
学生家长应提前多了解和遵循相关省份的招生管理要求。以免出现不必要的跨省业务纠纷。
十三、毕业生被学校错误调转学籍后怎么办?
原则上,被招生的学生到下一阶段学校入学报到后学校才能调转学籍并再次变为在校生。对误调转学籍的,学籍系统将按照“谁操作、谁负责”的原则增加回退功能,允许区(县)学籍管理部门在学生毕业后半年内将被误招学生退至毕业生状态,然后再由实际录取的学校将其学籍调入。
十四、小学新生入学年龄有哪些要求?
《义务教育法》对未满6周岁的儿童是否必须入学没有做出具体规定。根据其确定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学生入学年龄的具体日期由各省份根据实际自行设定。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入学截止日期控制功能,由省级学籍管理部门自行设置。
十五、学生家长如何反映学籍相关问题?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处理群众投诉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相关问题工作机制的通知》(教基一厅函〔2014〕50号),建立了群众投诉处理工作机制,分级妥善处理群众关心的学籍相关问题。涉及省内市与市之间转学和业务办理的,须由省级处理(联系电话见附件)。涉及市内县与县之间业务的,须由市级处理并公布办理方式和电话。涉及县内学校间业务的,须由县级处理并公布办理方式和电话。仅涉及一所学校业务的,须由学校或县级处理并公布办理方式和电话。只有涉及跨省的,才有必要提交教育部协调。教育部技术服务呼叫中心受理服务号码:010-,服务邮箱:@。
(责任编辑:冯虎)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待解决问题&
学籍号就不是证书编号
学籍号就不是证书编号
更新时间: 16:42
大连海事大学证书编号
不好意思 我的是研究生证, 我们学校的本科学生证已经换代了。
建设银行证书编号
建设银行证书编号不需要记住。只要保存好证书及UK或者证书存放介质就可以了。如何安全的使用证书? 为了您安全的使用证书,请您注意以下几方面: 1、您在下载证书后一定要及时的备份,以备证书丢失或在其它机器上使用时进行安装; 2、您在证书的导出过程中一定要设置保护密码对证书进行保护,防止他人获取证书后使用证书; 3、当您在他人或公用的机器上使用网上银行后,要及时删除证书,防止他人使用。
茶艺师证书编号0006
楼上发这个编号过来是想验证什么呢?真假? 提问人的追问
08:55 en ! 团队的补充
10:19 是初级茶艺师还是中级茶艺师?是哪个城市、哪个学校考的?如果是正规的茶艺学校,应该不敢有人造假。
济南公交不给技校生 中专生办理学生月票的理由是什么,难道他们就不是学生么
据我所知:学生月票仅限于中、小学生(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购买。并不是广义上的所有“学生”,不包括大学生和你所说的学生。这就是政策,政策就是这么规定的,没办法。
国家对应届毕业生是怎么规定的 离开学校就不是应届毕业生了吗
,应届毕业生是指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2008年、2009年的普通高校毕业生,户籍和档案仍保留在原学校,原学校可以按应届毕业生派遣的,可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报考 更多公考资讯请查看安徽人才信息网
致潮州韩山师范学院:报考理科的填志愿就不是文科的吗?
是可以报的,只要当时有考口语,如果你们那地方不能报的话,可以在就读一年后转专业,我就是韩师的,我们班有很多人都转英语专业去了……
网上报名初级会计是不是可以不审核高中毕业证,只填毕业证书编号就可以
不可以。要么填写会计从业证,要么有大三在读生的学历证明。i 提问人的追问
14:05 我四年的,是不是让学校开个证明就可以?会计从业书已经考下来了。。可以不看高中毕业证书的么? 回答人的补充
14:07 2011年初/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时间汇总(全国已公布) 直接到这个网站上找你们省的会计职称报考信息,网报时应该要写会计从业证号,但现场确认时要看你们省的统一要求了。
怎么查大连工程师证书编号
工程师职称没有全国统一查询的网站的,目前人事部门是采取哪发证哪负责查询的原则!所以你要看你钢印上的名称去发证机关查询
如何查询造价员证书编号
我在原单位2007年取得证书,离职后未带走,现在想要查询原编号,急求助,谢谢! 发证机关的官方网上可以查的,只要输入身份证号码就可以的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编号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编号就是档案号码 提问人的追问
12:50 那报名信息表上怎么有个档案号,也有个从业资格证书的编号啊?档案号是不是不用填啊? 回答人的补充
12:59 要填的号码有: 身份证件号码、 毕业证编号 从业资格证书编号 档案号不用填
不好意思 我的是研究生证, 我们学校的本科学生证已经换代了。...
建设银行证书编号不需要记住。只要保存好证书及UK或者证书存放介质就可以了。如何安全的使用证书? 为了您安全的使...
楼上发这个编号过来是想验证什么呢?真假? 提问人的追问
08:55 en ! 团队的补充...
&本站QQ官方微博:@jixiaoJE &
Copyright &&&(JE中专网)&&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生学籍号查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