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不能朝着太阳、月亮什么叫大小便不能自理

  摘要: 哈萨克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哈萨克文学包括书面文学和口头文学。主要代表作品有英雄史诗《阿"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哈萨克族的草原游牧文化(Ⅲ)
2012年6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 哈萨克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哈萨克文学包括书面文学和口头文学。主要代表作品有英雄史诗《阿里帕米斯》、《豁布兰德》、《叶尔塔尔根》、《哈木巴尔》、《哈班拜》等;爱情长诗如《吉别克姑娘》、《豁孜阔尔佩席与色彦苏鲁》、《恩利克与科别克》和《萨里哈与萨曼》等;叙事长诗有《考孜库尔帕西与巴彦苏鲁》、《克里米亚的40个巴图尔》等;医学巨著如《奇帕格尔巴彦》。哈萨克族音乐旋律古朴雄浑,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乐器有冬不拉、库布孜、斯布斯额、达不拉等。哈萨克舞蹈动律性强,表现风格粗犷剽悍、刚健有力、轻快矫捷,充满浓烈的草原生活气息。哈萨克族的节日有纳吾热孜节,肉孜节,库尔班节等。哈萨克族的竞技游戏有叼羊、姑娘追、赛马、骑马抢布、马上拾银、箭射元宝、马上角力、比猎鹰摔跤等。哈萨克族人游牧有许多禁忌,如语言禁忌、饮食禁忌、行为禁忌等。哈萨克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有做客的礼节和严格待客的习俗。 中国论文网 /1/view-5274327.htm  关键词: 哈萨克族;文学作品;音乐;舞蹈;禁忌文化;竞技游戏;人文礼仪   中图分类号: G 0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2)   1哈萨克族的文化产品   哈萨克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哈萨克文学包括书面文学和口头文学。有史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叙事长诗、爱情长诗、民歌、谚语等。哈萨克是“诗歌的民族”。哈萨克“出生时诗歌陪你打开人间之门,去世时诗歌伴你投入大地怀抱。”;哈萨克人从“摇篮曲”到“挽歌”的人生历程中,用诗歌来描述民族风俗、社会生活、历史、哲学思想、文化、经济、爱憎。诗歌代代相传、源远流长。“/世上路走得最多的是哈萨克人/世上搬家最勤的人是哈萨克人/哈萨克人的历史就是在游牧中谱写的/哈萨克人的繁荣就是在迁居中诞生的/哈萨克民族用自己的双腿丈量着世界/追随着生命的绿色/”哈萨克族人民还创造了哈萨克历法和哈萨克医学[1-3]。   1.1哈萨克族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品   1.1.1英雄史诗   哈萨克族英雄史诗中最著名、最悠久、最为广泛的作品有《阿里帕米斯》、《豁布兰德》、《叶尔塔尔根》、《哈木巴尔》、《哈班拜》等。其中,《阿里帕米斯》和《豁布兰德》这两部宏伟史诗的产生时间很早。而《叶尔塔尔根》是以这此后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哈班拜》、《博亘拜》、《贾尼别克巴图尔》和《萨巴拉克》等是以18、19世纪的著名历史人物为主人公的英雄史诗。   1.1.2爱情长诗   哈萨克族爱情长诗中最有名的是《吉别克姑娘》、《豁孜阔尔佩席与色彦苏鲁》、《恩利克与科别克》和《萨里哈与萨曼》等,其艺术价值较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1.3叙事长诗   哈萨克族最有影响、最重要的叙事长诗有《考孜库尔帕西与巴彦苏鲁》、《克里米亚的40个巴图尔》、《鹏鹉的40个故事》、《4个宰相》和《巴克提亚尔的40个故事》等。   1.2哈萨克族的音乐和舞蹈   1.2.1音乐   哈萨克族是酷爱音乐的民族,民间器乐曲数量大,质量高,内容丰富,音乐旋律古朴雄浑,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乐曲含蓄与奔放、缠绵与粗犷并存,融东、西方民族音乐于一体,是哈萨克族精神世界的真实反映。这些优美动听的民间器乐曲,象草原盛开的鲜花,葱郁芬芳,沁人心肺,激荡着哈萨克人生活的激情。哈萨克族现有的乐器有冬不拉、库布孜和斯布孜合(笛子)等,其中,最流行的乐器是冬不拉。哈萨克族的乐曲主要分3类,一是对山、水、草原和家乡的赞扬;二是对草原上各种牲畜和动物的赞美;三是对人生、动物遭到不幸的同情和忧伤。从哈萨克族的乐曲声中,我们好像看到了骏马的奔驰,山鹰的翱翔,大雁的飞鸣,骆驼的跋涉;仿佛看到了草原上情人的眷恋,清泉苍松的幽静,羊羔、马驹的欢蹦;也仿佛看到了哈萨克族的各行各业欣欣向荣、人民生活迅速改善的美好景象。由此产生的《美丽的姑娘见过千万》、《玛依拉》是哈萨克民歌中的著名歌曲,在全世界流传。   1.2.2乐器   哈萨克族的民间乐器主要有弹奏乐器、拉奏乐器、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4类。弹奏乐器有冬不拉、谢勒铁尔、萨孜、节特根和皮克利等。拉奏乐器有库布孜、克勒库布孜和尚库布孜。吹奏乐器有斯布斯额(思布孜可)、卡尔得乃、阿德尔那和各种斯尔那依。哈萨克族的打击乐器也有很多,主要有达不拉、达吾勒帕孜、省达吾勒、哈拉、斯得尔马克、阿提推亚克(阿迪托亚克)、阿萨塔亚克、玉兹塔克勒达克等。极有特色的是“阿迪托亚克”。这种击奏乐器由两个组成一对,演奏时互相击打,外形类似马蹄,加之所奏出的声音,哈萨克族称之为“马蹄音”。   1.2.3舞蹈   哈萨克族舞蹈动律性强,表现风格粗犷剽悍、刚健有力、轻快矫捷,草原上游牧、狩猎及日常生活在舞蹈中都有充分展示,充满浓烈的草原生活气息。以马为题材的民间舞蹈有《哈拉交日嘎》(黑走马)、《萨里古仁》(枣红马)、《快走马》等,节奏明快,刚健有力,模仿马态,维妙维肖,优美动人;以劳动为题材的有《英翁别克比》(劳动舞),内包括《挤奶舞》、《剪毛舞》、《擀毡舞》、《套马舞》等,表现劳动的情景与动作。如《劳动舞》从剪羊毛开始,中间穿插洗毛、弹毛、转动,男女互为帮手,忽而成为一队,忽而围成圆圈,舞姿优美,表现逼真,明快动人;以狩猎为题材的有《交日尕尤比》(狗熊舞)等,描绘狩猎生活场景,还有模仿飞禽走兽的舞蹈,如《阿克候比》(白天鹅舞)、《鹰舞》等,描绘一只老鹰在天空飞行,忽而俯冲而下,忽而直冲云天,舞姿变化倏忽,引人入胜。舞姿优美,富有极强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哈萨克舞蹈是中华舞蹈艺术海洋中的一颗明珠。   1.3哈萨克族的“阿依特斯”和巴塔文化   1.3.1民间对唱“阿依特斯”
  哈萨克人说:“马和歌是哈萨克的翅膀”。哈萨克人用歌唱迎接新的生命,用歌唱伴随人生的每一段里程,直到用歌声送走亡灵。受着民间文化的熏陶,哈萨克人各个出口成章,人人具有赋诗作歌的才能,并且孕育和发展起了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哈萨克民间对唱。目前,“阿依特斯”(汉语音译)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哈萨克的“阿依特斯”一般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但它是庆祝集会、重大祭典、喜庆节日等活动不可少的项目。在哈萨克民间,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是否民间歌手,他们都是对唱的热心参与者和欣赏者。其中,尤以阿肯“阿依特斯”具有代表性。阿肯曾是哈萨克民间语言和歌唱大师。为了保护“阿依特斯”这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哈萨克传统文化,哈萨克地区每年都定期举行阿肯对唱会。每当这个时候,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碧草如茵的草地布满洁白的毡房,人们穿戴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欣赏和品评阿肯对唱。   1.3.2巴塔文化   “巴塔”意为“祝福,祝愿”。巴塔作为一种祝福的民歌,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为各种事由做或者吟诵。巴塔既可以是给个人,也可以是给集体。哈萨克先民认为,萨满除了通神和为人治病外,还能占卜吉凶,因此,在部落或氏族对外作战时,必然向萨满巫师问卜,并举行祭仪,祷告神灵,祈求平安。哈萨克人远古的祈求,祈祷仪式,无疑是巴塔习俗生成的本源,是巴塔习俗的雏形。后来,伊斯兰教信仰对哈萨克人的礼仪,礼俗,节日,生活习惯产生了深刻影响,巴塔习俗的发展同样也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但哈萨克人的民歌巴塔习俗始终保留着本民族早期信仰的特点。   唱巴塔习俗的形成和发展与哈萨克人的社会文化生活紧密相联,而远古的宗教信仰无疑对其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哈萨克先民有过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及萨满教信仰等原始宗教信仰中,祈祷的仪式曾广泛存在。作为哈萨克先民之一的古代乌孙,康居人认为,山间温泉具有某种不可抗的神力,因为它可以有效地治疗某些疾病,可以把他们肉体的痛苦消解于无形;因此,他们将之视为神水,进行祈祷和供祭。在部族有重要的事情或者遇到困难时,就去祈求死亡部落成员鬼魂的帮助,事情顺利完成后还要对其进行答谢。哈萨克谚语说,“祝福中英雄创出业绩,雨露中禾苗茁壮成长”;“无父之家无人作巴塔,无母之室没有温暖”。在哈萨克草原上没有巴塔,万事就不能开始。   哈萨克民族做巴塔的是德高望重、才华横溢、受尊敬的老者。通过巴塔来传授人间的道德理念,教育人们要遵守做人的基本准则,热爱和保护所生存的环境,同时批评人间各种邪恶、不道德的规范行为。   古代哈萨克人在每年第一声春雷响起时,人们要边敲打毡房,边祈求全年风调雨顺,牧业丰收。当新月升起的时候,人们会祝祷;“我仰望新月,我仰望安康,我又看到了往日般的时光,过去的月份承蒙你的恩典,新的月份里还望渥泽恩光”。巴塔既有仪式仪礼上的巴塔,如婴儿诞生礼中的巴塔,男孩割礼中的巴塔,嫁礼上给新娘的巴塔等;也有节日的巴塔,像纳吾肉孜节的巴塔,加拉帕赞巴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种种巴塔,诸如上路的巴塔,用餐的巴塔,敬客的巴塔,答谢的巴塔,孩子穿新衣的巴塔,转场的巴塔等。巴塔习俗主要通过语言表示真诚,良好的祝愿,因而巴塔的词语以祝辞,祷辞居多,有韵文形式,也有口语形式,但有词无曲,主要用于吟诵。在哈萨克人的巴塔习俗中,被邀请吟诵巴塔词的人一般都是有一定威望,口齿伶俐的人或尊敬的客人,那些巴塔词说得好的人,受到人们特别的尊重。重大仪式中的巴塔,还请民间诗人“阿肯”专门来吟诵。哈萨克人一生中会接受无数个巴塔,也会给予他人许多的巴塔,因此,在哈萨克语中祝福词异常丰富,人们随口便能说出几句祝福语。尤其是老人,也许他们目不识丁,但常常能即兴发挥,说出灵活风趣,情真意切,优美动听的巴塔语。   1.4哈萨克族的历法   哈萨克人根据星体变化的规律,制定了自己的历法。哈萨克历一年为365天,分4季,每季3个月;每年12个月,每月30天;另外,5天放在哈萨克历的2月,此月为35天;哈萨克人根据自己的历法可较为准确的推算出四季转场、接羔、剪毛、配种及播种谷物的适宜时间,对畜牧生产和群众生活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哈萨克族人还使用十二生肖纪年,每年以动物命名。依次为鼠、牛、豹、兔、蜗牛、蛇、马、羊、鱼、鸡、狗、猪。   1.5哈萨克族的传统医学和医学巨著《奇帕格尔巴彦》   哈萨克医药悠久的历史,可以上溯至西方医学之父、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73年)。也曾受到过“点燃西方文艺复兴之灯”的阿拉伯医学家伊本?西那(阿维森纳)(980~1037年)的《药典》的影响。此外,在医学理论上也曾受到《周易》的影响,在医疗技术上与其他民族医学包括汉族医学都有过广泛交流。   哈萨克人的医药理论最重要的是阿勒吐格尔学说(即六原素学说),用这一学说指导哈萨克医药的一切理论和医事活动。阴阳学说是哈萨克医药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哈萨克族人民的药品主要来自哈萨克草原所存在的动物、植物、矿物和化学药品。   哈萨克医学除了常用的药物疗法外,还有食疗、奶和奶制品、手法正骨、吾布拉(蒸薰洗治疗)、放血疗法、以毒攻毒治疗等等较为独特的治疗方法。   哈萨克医学也特别重视疾病预防。如隔离传染病患者,焚烧或掩埋患者衣物、用具,搬离传染源地、3年内禁住;用草药藤芦煎汁洗衣服去虱;在饮用水中放银币或其他银制品消毒;用侧柏叶、木香烟熏房进行空气消毒等。平日讲究食物卫生,精选合乎胃口的食物,对于引起各种疾病的原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留有很多这方面的谚语。如“肚子疼者,务必禁食”,“眼睛痛要禁止用手擦”,“官司不能轻视,疾病不能小看”等等。   哈萨克族不仅重视人的健康和疾病治疗,同时也重视对牲畜的疾病治疗。由于长期的放牧生活,哈萨克族兽医非常熟悉牲畜的常见疾病、季节病和多发病。诸如马骨眼病、马疝疽、鼻疽、流行性淋巴骨炎、驼双脐病、肠结等牲畜常见病,哈萨克族兽医都能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哈萨克族很早就有了医治疾病的民间医生。哈萨克族民间医生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用草药治病的民间医生,哈萨克语称叶木什。另一类是专治骨折的民间医生,叫乌塔尔什。这些民间医生以在家接待患者和出外巡疗相结合,颇受人民欢迎。   14~15世纪初,哈萨克族出现了一位杰出的民间医生―乌太波依达克?特烈吾哈布勒(年),他医术精湛,被哈萨克人奉为医圣。他终于在86岁时完成了这部伟大的医学巨著――《奇帕格尔巴彦》(汉译《医药志》)。这部巨著详尽阐述了哈萨克医学的理论观点、生理病理、诊疗技术等各方面内容,全面总结了哈萨克传统医药学的成就。书中记载有728种植物药、318种动物药和60种矿物药,共计1 106种药物,并保存了4 577首处方。不仅如此,这部巨著还涉及天文学、地理学、哲学、心理学、美学等诸多领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研究哈萨克文化的珍贵资料。在《奇帕格尔巴彦》中有关于牛痘接种预防天花的记载,比1796年英国乡村医生琴纳发现牛痘苗要早350年。   1994年,经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搜集、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审阅,这部神奇的《奇帕格尔巴彦》终于出版发行。1996年,邻国哈萨克斯坦的火焰出版社依据上述版本再次刊发。随之而来的,是多个学术领域的轰动。不仅是医学界,所有热爱、关注哈萨克民族文化的人们都投入大量的精力对该书进行了深入研究,境内外陆续有论文、著作问世。   2哈萨克族的节日和竞技游戏   2.1哈萨克族的节日   哈萨克族人重视自己民族的节日,节日气氛隆重喜庆。重大节日有纳吾热孜节、肉孜节、库尔班节。   2.1.1纳吾热孜节   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哈萨克族人信奉伊斯兰教之前的一个节日。每年春分日,昼夜长短一样,这一天便为“纳吾热孜节”。纳吾热孜原为波斯语“春雨日”,系波斯古太阳历3月21日。从这一天开始,就算已辞旧岁,迎来新春。过节时,各家各户都用小米、麦子、大米、奶疙瘩和肉混合做成“纳吾热孜饭”。人们全都成群结队地从一个“阿吾勒”到另一个“阿吾勒”,走家串户吃“纳吾热孜饭”,唱“纳吾热孜歌”,互相拥抱,祝贺新年,祝愿在新的一年里牲畜兴旺,庄稼丰收,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2.1.2肉孜节   是伊斯兰教节日。根据伊斯兰教规定,每年封斋30天后欢庆3天。这个节日被称为“肉孜节”或“开斋节”。过节时,成群结队相互拜节,并举行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娱乐活动,隆重热烈。   2.1.3库尔班节   节日也来源于伊斯兰教。肉孜节之后70天就是“库尔班节”,又译“古尔邦节”。过节时,头一天必须宰羊作为祭献。第二天宰羊庆祝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家家户户都推备了丰盛的食品,大家相互拜年,彼此祝贺。很多人节日三天中要串40家房子,节日里要举行叼羊等传统的民族娱乐活动。   2.2哈萨克族的竞技游戏   2.2.1阔克拉合(叼羊)   哈萨克族牧民所进行的一项扣人心弦的马上游戏,而且是一种力量和勇气的较量、马术和骑术的比赛。叼羊一般都在金秋节日期间举行。因此,每当节日前夕,牧民们就要派出代表,到各个毡房去张罗叼羊的事,并选择地点,确定日期。叼羊这天,牧民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穿着节日的盛装,喜气洋洋地来到指定地点。习惯而自觉地站成一个大圈,进行围观。   叼羊的形式很多,一种是两人叼,一人抓住羊的一端,拼命争夺,谁夺到羊,谁就为胜。二是分组叼。在旧时一个部落为一组,部落与部落之间进行争夺,获胜者为部落的光荣。三是集体叼,一只羊被主持人扔到地上,谁叼到手不被别人抢去,而且又能把这只羊扔到某一家的毡房,谁就是胜利者。   叼羊(青灰色的羯羊)开始前,先将一只已经宰了头、扒掉内脏的羊放在场子中央,各路骑手在周围排成两队,整装待命。当主持人刚一打响开始的枪声,英勇的骑手就急速出发,绕场一周,瞬息间,骏马喷着鼻子,直立后腿,猛烈地向场子中心扑去,一场惊心动魄的叼羊搏斗就展开了。领先的骑手迅速地把马鞭咬在口中,双手丢开鞍缰,跃身抓住羊身,飞箭般冲出人围,催马向着目标处奔驰,其余的骑手则快马加鞭。急起直追。观众们欢呼雀跃,呐喊助威。后来者紧迫上去,抓住羊身一端,使劲进行争夺,时而几人相持,难解难分;时而一人抢去,摔掉对手飞奔而去。就这样你争我夺,赛场上众多的骑手在交锋,英武的骏马在扬威,互不示弱,各不相让。一边叼,一边跑,直到把羯羊身体上的皮毛扯尽,由最后叼到手的骑手,提着羊身,环绕目的地一周,再飞马回到人围中来,将羊身放到原处,才算真正的胜利者。这种胜利,是以力量、速度、敏捷换来的,牧民们无不拍手叫好,心悦诚服。叼到羊的骑手是自豪的、光荣的,大家纷纷给他披红挂花,进行嘉奖。然而,吃到这只叼羊肉的人,也是自豪的,幸福的。因为根据哈萨克人的传统说法,吃了这只叼羊肉的人,不仅会避过灾难,而且还能交上好运。这时,整个活动并没有结束,叼羊的胜利者,还要把叼来的羊从一位最受人尊敬的人家的毡房顶上扔进去。这时,毡房的主人就认为是莫大的吉庆从天而降,便会吩咐全家人宰羊煮肉,用手抓肉、奶疙瘩等上等佳肴,热情招待前来恭贺鸿喜的所有客人。待客人们酒足肉饱,又开始唱歌、跳舞,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哈萨克族人的叼羊游戏每年都定在金秋节日举行。一是为了庆贺当年牧业丰收,预祝明年牧业增产,另外,是为了鼓励牧民们精心饲养马匹,培育优良马种,锻炼骑手,提高马上技术,发展畜牧业。因而,深受广大牧民群众的喜爱,并世世代代把它继承了下来。   2.2.2克孜库瓦尔(姑娘追)   每到繁花争妍的季节,当你走进哈萨克族草原,常常会见到数以千计的牧民骑着大马,簇拥着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和英俊小伙子,谈笑风生地从四面八方向着一个目的地共同进发。当大家都集中起来的时候,人群中最年老的长者就会发号施令,宣布仪式开始。这时,随着号令,双双对对自愿结合的姑娘们和小伙子们便骑着骏马,向指定的地点并髻慢步前进。行程中,小伙子随时可以拦住姑娘的马头,在草原上大兜圈子,同时,用心施展自己高明精湛的骑术,向所爱的姑娘逗趣,求爱。姑娘却不生气,只是寻找机会摆脱困境,驰向终点。但是,一到终点往回折返时,为了报复小伙子的调笑,姑娘马上举鞭转身追赶,一旦追上了小伙子,就要用皮鞭在他身上抽打,小伙子始终不能还手,只能抱住鞍子催马迅跑,千方百计使姑娘少打或打不上自己。如果姑娘确实与小伙子产生了爱情,她就舍不得抽打小伙子,只是高高举起鞭子,在小伙子的头上和身上虚晃,空绕,轻落,遮掩众人耳目,一直追到原地。这种马上戏谑性的追逐,哈萨克族牧民群众则叫它“克孜库瓦尔”,而汉语称它“姑娘追”。
  建国后,在党的有关政策的推动下,哈萨克牧民当家做主,过上了幸福生活,“克孜库瓦尔”也逐渐增添了丰富多采的新内容,一对未婚的青年男女通过“克孜库瓦尔”这种马上娱乐活动,不仅加深了相互的了解,同时,也会播下爱情的种子,使许多有情人成了幸福的眷属。有些已婚的青壮年夫妇,在这个美好的时光里,常常跃马扬鞭,彼此追逐,逗趣取乐,充分展示他们美满幸福的生活,及团结和睦的家庭,进一步发展了“克孜库瓦尔”的独特情趣。   2.2.3赛马   哈萨克族人有句谚语:“英雄靠骏马,飞鸟凭翅膀。”他们一年四季都离不开马,与马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以马为主的娱乐活动亦有不少。赛马是哈萨克族人娱乐活动中的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哈萨克族人举行赛马会,要提前公布比赛的时间和地点。参加比赛的马匹要在2~3个月之前进行特别训练。哈萨克族中有专门相马和训马的人,他们可以帮你挑选和训练出最好的马,参加比赛。   参加比赛马的鬃毛和尾巴必须用各种颜色的布条辫起来或绑扎在一起,作为识别的标志。骑手都是十一二岁的男孩,他们身穿红色、白色或其他颜色的衣服。赛马的赛程为20~30 km。先由专人领着参加者由终点走到起点,然后由起点开始竞赛。竞赛时,一匹匹骏马犹如一支支离弦之箭,一个个机灵的小骑手俯伏马背,一面催马飞速驰骋,一面精心地替马擦拭着眼帘周围的汗水。因为汗水流入马眼,会影响奔驰速度。   在赛马开始之前,要预先准备好名次和号码,并由数人分乘数骑在终点执号等待。当第一名骑手来到终点时,由手执第一号的人迅速将号码交给骑手本人。其余皆依次进行,最后,骑手们凭号领奖。   赛马会获奖名次要根据参加比赛的马匹数字来决定。评出优胜者1~25名。如果参加的马匹数字较少,只评出一至五名或者1~15名。第一名的奖品较多,其余的奖品相应依次减少。1~3名的奖品较多。旧时,在有些赛马会上,第一名的马主可得以下奖品:9个元宝,9峰骆驼,11匹骡马,100只羊。   按照哈萨克族人的习惯,如果某一匹马在赛马会上获得第一名,那就不仅是马的主人的光荣,而且是整个部落的光荣。在赛马会上,当赛马的小骑手们到达终点时,由他们的父母和其他亲戚们撒喜果和奶疙瘩,欢迎胜利者,并且呼喊自己部落的口号,观看赛马的人听到自己部落的口号,所有同一部落的人齐声呼应。此时,每个哈萨克族人都有一种无法表达的快乐情感。赛马中得到的奖励,主人会将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分给亲人和同部落的人。   赛马往往在婚礼和重要节日里举行,而且经常是压轴节目。赛马一旦结束,庆典也宣告结束。   2.2.4骑马抢布   是哈萨克族年轻人锻炼骑马本领的娱乐活动。活动前,必须准备一块长1 m,颜色为红色或绿色的板。活动开始时,先由一个小伙子拿着布骑马起跑,其他人乘马尾迫。被追赶的人只要被追上,必须迅速将布交给先追上自己的人,然后大家继续追赶第二个拿到布的人。骑马人连续不断追赶,犹如接力赛一样。参加这种接力赛活动的多数是20岁的年轻人,体格健壮,策马飞奔,跨过河流,越过高山,冲破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险阻,直玩到大家尽兴方罢。这种活动不仅锻炼年轻人骑马的本领,而且锻炼年轻人的意志。   2.2.5马上拾银   先用红布将银元包扎起来放在平地上,并将参加竞赛的骑手分成两组。活动开始时,骑手骑马飞奔经过放银元处,并从马上弯腰去拾。有的还在放置银元的前面路段设置一个高1 m的横杆作为障碍,让骑手先飞马越过障碍,然后弯腰去拾银元。谁飞马拾到地上的银元,即归自己所有。   2.2.6箭射元宝   自古相传的选拔神箭手的娱乐活动。古时候,是用箭射金葫芦,后来改作箭射元宝。其方法是将元宝用绳子系起吊在远处,用箭射吊着元宝的绳子。如射断绳子,元宝落地,则可得元宝,并被人们称为神箭手。以后改为步枪射银币。银币不是吊挂,而是设法竖放,射中银币者受奖,并能获得“神枪手”的好名声。   2.2.7马上角力   是一种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其竞赛方式是将参加竞赛的选手分成两组,一对对进行角力比赛,谁能将对方掀离马背,并扔在地上,方算获胜。比赛时有许多人围观,围观者都希望本部落的选手获胜,不时为选手呐喊助威,加油鼓劲。阵阵喊声犹如人海中的惊涛骇浪,时高时低,整个赛场热闹非凡。   2.2.8比猎鹰   长期生活在草原、戈壁上的哈萨克族人不仅擅长歌舞弹唱、马上运动,而且还喜欢驯养猎鹰,捕获野兽。   早在4000年前,哈萨克族的祖先就有养鹰驯鹰的习惯,而今在我国惟有哈萨克及回、保安等少数几个民族保存了这一习俗。每当岁寒雪积、野兽觅食的时节,草原上就有不少架鹰出猎的人。他们骑着追风马,挎着枪,左手持缰绳,右手戴护臂,一只目光炯炯、雄姿勃勃的猎鹰挺立于皮护臂上,昂首注视。跃跃欲飞,一旦发现猎物,就俯冲下去,像离弦之箭,锐不可挡。这种猎鹰,体积很大,体重很重,寿命也长,十分珍贵。   草原上的哈萨克人既是畜牧业的行家,也是捕猎能手。每当冬季出猎,剽悍的哈萨克老猎手,身跨哈萨克骏马,手托凶猛的猎鹰,在猎犬的前呼后拥下,放马奔驰于广袤草原上。发现猎物,猎人即摘下金雕的拖玛哈(眼罩),撒手放鹰,霎时间,猎鹰展翅高飞,然后闪电般俯冲下去,任凭猎物狂奔,也难逃猎鹰的利爪、钢啄。每次行猎,不论是狼、狐狸、野鸡、野兔,都有所收获,都归功于灵巧勇猛的猎鹰。   经过训练的金雕,可以在草原上长距离地追逐狼,等狼疲惫不堪时,一爪抓住其脖颈,一爪抓住其眼睛,使狼丧失反抗的能力。   在哈萨克族的传说里,金雕是唯一能直视太阳而不被灼伤的神鸟,不论捕食或飞行,金雕永远是蓝天中终极的猎手。用金雕狩猎是哈萨克人古老的传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种狩猎法广泛流传于外蒙古、哈萨克斯坦以及新疆阿勒泰等地。   2.2.9摔跤   是一种比赛力量和技巧性、对抗性很强的运动。在哈萨克、蒙古、锡伯等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中,是最为普及的一种民间体育运动。每逢婚嫁、节日、割礼等喜庆日子都要举行,对获胜者奖给马匹或骆驼,也是其阿吾勒和部落的光荣。现在哈萨克族摔跤有古典式摔跤、中国式摔跤、自由式摔跤三种形式。
  3哈萨克族的禁忌文化   在哈萨克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禁忌对于其社会成员由“自然”之人转为“文化”之人,对于其社会新成员的社会化和内在化,都具有催化剂和杠杆的作用。哈萨克族人的一生所经历的仪式具有浓郁的草原和游牧生活的特色,诞生礼、摇篮礼、满月礼、割礼、婚礼、葬礼等,这些重大仪式中,禁忌贯穿始终。禁忌既形成哈萨克族特有的民族文化模式,也构成其社会秩序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一种手段,通过强制或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人的观念与言行纳入历变和社会的轨道之中。家庭教育在哈萨克族成员成长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成员从儿童时期即接受本民族习俗文化的教育,了解哪些语言不能讲、哪些事情不能做,这些语言禁忌和行为禁忌有些出自十分明显的功利动机。但大量的禁忌却无法用功利的观点来解释,跟宗教有深远、广泛的联系,与本民族习俗文化有关。   3.1哈萨克族禁忌的根源   3.1.1源于对鬼神的敬尊   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同时,还留有不少原始宗教的遗迹。哈萨克族人认为,自然界的万物皆有生命,均受着神的支配,他们把神也分为两大类,即善神和恶神,善神给人带来好处和幸福,恶神使人遭受灾难。人们之所以禁忌有生命的动、植物,禁忌无生命的事物,禁忌某些人,某些言行,是因为人们相信万物有灵。他们不但会对人的言行做出或善或恶的反应、而且还能主宰人的命运。所以,无论是虔诚的顶礼膜拜,还是“敬鬼神而远之”,人人心中都怀有一种不敢得罪神灵的畏惧心理。由此,表现在行为上,人们小心翼翼,怕的就是犯忌。不仅如此,禁忌除了“不许做什么”这一特征之外,更重要的特征是违背禁忌是要受惩罚的,这就解释了人们规范自己的言行的原因,在于避免自我麻烦,遭受惩罚。源于对神灵的敬仰,哈萨克族形成许多关于神灵的禁忌。   3.1.2源于对祖先的敬尊   受萨满教影响,哈萨克人敬重、尊敬祖辈、亡灵,常把自己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同这些英雄人物的神灵保佑联系在一起。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不死,而是升华了。   3.1.3源于对火神的敬尊   哈萨克族人认为火是家庭的恩人、明灯,具有生命、灵性和某种神圣的力量。把火称“阿拉斯”,意即“夜间的火、神圣的火”。认为火是世界本原之一、火是太阳在地上的化身;哈萨克民族中有“我们的火母亲,使挨冻的人得到温暖,使挨饿的人吃饱”。火是光明的、神圣的。为了不遭其诅咒,讲究不踩火膛或火堆,不往火里吐唾沫,不用刀砍火焰,不能用脚践踏火堆。如果踩上了火或是旧炉灶,会得腿关节病。禁小孩玩火;禁往火上倒水。   3.1.4源于对水神的敬尊   人类与动植物都必须依赖水而存活,于是水便自然成了崇拜物,而他们崇拜的并不是一般的水神,而是具体的河神、湖神、泉神。在他们看来,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每一处泉水都有一个神在管理着;所以,他们禁止在泉水、河流和涝坝里大小便;不得在水源附近修建厕所、畜圈等危害卫生的各种设施;也不准在水源内洗衣服,在涝池内游泳、洗澡以及把脏水倒入水渠和涝坝区。   3.1.5源于对动植物的敬尊   哈萨克族认为马、牛、羊、骆驼都各自有其主宰的神。主宰羊的神是“巧潘研塔”,主宰马的神是“康巴尔”;主宰骆驼的神是“奥依戆尔哈拉”;主宰牛的神是“臻总格巴巴”。这些神各自能保护其所属的牲畜。所以,遇羊群要绕道而过,不能乘马冲入羊群。另外,他们对蛇也很敬尊,如蛇进屋不能打死,妇女要给蛇身上洒奶子,然后敲打金属器物将其赶出去。   而草原对自古以来以游牧生产为主的哈萨克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哈萨克人忌拔青草,因青草是草原生命的象征,轻易不能拔青草,只有遇到非常生气的事或对某人产生极大愤怒时,他们会拔一束青草面对青天不停地念咒语,认为这祥可以惩罚对方。他们还禁止毁坏森林树木。他们对泉水边或河边的独立的树也非常敬尊,认为这棵树是神树,不能砍伐。   3.1.6源于对图腾敬尊   哈萨克族不能骂狼,更不能用手指狼,不能称其为狼。称狼为“卡斯克勒”“狗鸟”,有敬尊、崇拜之意。啥萨克族人视苍狼为神圣动物,又是人的灵魂的保护神,认为英雄的勇敢与智慧都来自苍狼的佑助。在哈萨克族的许多民间传说和民歌中都有苍狼的神圣描绘,许多部落以狼为标志,以狼头为旗帜图像,英雄勇士均被喻为狼,人们还将狼毛狼骨视为驱魔消灾的神物、用狼鼻上的毛揉擦母牲断奶的乳房,祈求产奶。另外,哈萨克人禁猎天鹅,这些无不烙上图腾敬尊的印记。   3.2哈萨克族禁忌的各种形式   哈萨克族禁忌内容十分丰富。如果按禁忌规定本身的表现形式和物质手段,可分为语言禁忌、行为禁忌、饮食禁忌和其他禁忌。   3.2.1语言禁忌   不要当着父母的面赞美他们的孩子,尤其不能说“胖”,他们认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吉利的事情;青年人不直接呼长辈的名字;忌讳在早上哭泣或说污秽语言,他们认为这样会办事不顺或招来灾祸;不能直呼神的名字等。   3.2.2行为禁忌   每礼拜二和礼拜五为不吉利的日子,做乃玛孜(礼拜)时,别人绝对不能从做乃玛孜的人面前走过,更不能踏地上所铺的做乃玛孜的布,更不能模仿他们的动作和大声说笑。住房附近、水源旁边、礼拜寺、墓地周围不准大小便,在房间内的西墙上,不能挂人头像;睡觉时不能脚西头东;厕所门不能向西开,不要当面数主人的牲畜数目;不要用手摸食物;不准乱丢食物;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绝对不准跨过或踏过吃饭用的达斯达尔汗(餐布);吃馕时,不能把整个馕拿在手上用嘴啃,而应该掰成小块吃;主人做饭时,客人最好不要动餐具,更不要用手拨弄食物或掀锅盖;不能跨过系牲畜用的绳子,忌面向太阳、月亮大小便;忌向太阳吐唾法;忌在吃饭时洗完手乱甩;忌用不干净的器器皿盛水,忌讳在别人房子外面转圈。认为这样做会把人家的疾病、灾难全部带回自己家,而自己的好运气会落到别人头上,忌讳晚上照镜子,认为晚上照镜子会使人失去好的气色而无精打采;绝对不能砍伐荒漠中的独树,也不在树下乘凉、睡觉,不然就会像那棵树一样孤独一生;哈萨克妇女不能在长辈面前走过,更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和抽烟;父亲在世的孩子不能把两手放在后脑躺在床上,这样做会被认为孩子对父亲不满而咒父亲快点死去;哈萨克人不摇空摇床,他们认为只失去孩子而疯了的女人才会这样做,如果摇动空摇床自己将会失去孩子变成疯子;哈萨克人出门时不准带醋、油和盐,他们认为这样会使出门的人因想念家乡、想念亲人而悲伤,像盐一样生活很苦。
  3.2.3饮食禁忌   在饮食方面有许多禁忌,分为4种,即自死物、溢流的血、猪肉和“诵非安拉之名而幸的动物”。此外,还禁食用猛禽猛兽和不反刍畜类,妇女怀孕后,忌食驼肉、驼奶、免肉及狼咬过的牲畜的肉。   3.2.4日常生活方面的禁忌   对妇女和小孩还有一些特别的忌讳和讲究,尤其是对怀孕的妇女,显得更加关怀。这些禁忌,有些是迷信,有些也是生活经验,应区别对待。   怀孕的妇女一般不能吃骆驼肉,认为吃了骆驼肉妊娠时间会延长。如果怀孕时吃了骆驼肉,预产期过了,就要从缠有白布的公驼脖子上跳下去,这样可按期顺利分娩。孕妇不能跨过横挂毛绳,如果跨过毛绳会造成胎儿脐带缠于颈部以致胎儿夭亡。孕妇忌用手抓锯子、剪子等,以免引起早产。   孕妇生孩子时,打开所有属于该妇女的箱子,解开纽扣,取下耳环、项链、手镯等,认为这样会减轻孕妇的阵痛,顺利分娩。产妇在月子里不能撵出进屋的狗,如果她撵狗,喊一声“出去”,会掉牙齿。   来家里做客的姑娘,要安排在上座与长辈和客人同坐,要不这一家会遭不幸。   妇女忌两手插腰站立,因为丈夫去世的女人才这样做。妇女晚上不去挑水,外出晾衣服,认为女人胆小。可能会被吓着,可能会生病。妇女不能从骑马的男子或老人面前横着走过。妇女将被剪掉或自然脱落的头发收拾好,藏于不被人践踏的地方,不能将头发烧掉。妇女不能把洗衣服的污水泼于人行道上,认为行人若踩到洗衣服的污水会遇到不幸。   婴儿睡着时忌将月光照在脸上,月光会使婴儿患病。婴儿脐带未干之前家里的炉灰不能往外倒,否则婴儿的身体会越来越弱。婴儿不满40天,不能在晚上抱到室外;在傍晚时,不能将婴儿的衣服晾晒在室外。忌用饭勺和扫帚打小孩,会给小孩带来伤害。   小孩不能在客人或老人面前横冲直撞,不能参与大人谈话,特别是女娃,不能学不干净的话。小孩遇见大人要问好,家里来客人要让座。为了使小孩早些走路,举行解脚绳仪式(用一条花绳和一条煮熟的新鲜羊肥肠,将小孩双腿缠住,请一位身体健康、走路快的长者将绳子和肠子一起剪断,肠子分给大家吃掉)。小孩进屋时不慎摔倒,认为是好事,是这个家的幸运,也是一切如意的象征。小孩爬在地上,从双腿间看路,认为会有向往已久的远方亲戚来探亲或贵宾来家做客。小孩第一次出远门,要举行仪式,祝福平安。婴儿睁着眼睛睡觉,认为将来的伴侣是个美人。小孩多次伸出舌头,会认为是远方亲人来音讯。小孩按期不会说话。将小孩领到外公家(或舅舅家)宰一只羊,用羊肠勒小孩脖子几下。小孩拍小手,会有喜事临门。   3.2.5其他禁忌   星期二忌出远门,星期一和星期三出远门的人一路顺风。星期五忌搬家,因为星期五是伊斯兰教集体做礼拜的日子。出远门的人忌带酥油和黄颜色的衣物等,认为黄色是不吉祥的颜色。   客人在别人家吃饭前先说祝福词,在招待客人宰羊时客人也必须说祝福词。如果家里有去世的人,饭前应念古兰经。   给家里的长辈或客人端茶饭等应用右手敬,不能用左手,左手敬不礼貌。   新娘初进新房之后,不能随意在长辈的毡房上座来回取东西或随意坐上座,为了便宜进出,婆婆让新娘进屋后,从生火的左下方开始,向毡房中的火塘鞠躬施礼并在火堆中撒些动物油逆时针旋转半圈后,原返回到自己的位置即可。这样做是因为哈萨克人处处有尊重长辈的习惯。   4哈萨克族的待客文化   4.1做客的礼节   到哈萨克族牧民家做客,客人不能骑着马直接来到主人毡房跟前,而要在距主人毡房较远的地方下马,牵马而来。进毡房时,客人不要亲自揭起帐帘,而要等主人揭起并躬腰迎请之后才进入。进到毡房后,必须按论资排辈,男尊女卑的规矩入座。当客人离开时,主人应一再挽留或者一再请你再来,他还会热情地为你牵马理鞍,扶你上马。   4.2哈萨克族待客习俗   哈萨克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他们认为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放走客人,将是一件奇耻大辱的事情。哈萨克人认为:“祖先遗留下来的财产中,一半是客人的”。因此,对前来拜访或投宿的人,不管曾经相识与否,他们都予以热情的接待。   哈萨克人以纯朴、诚实、直爽、热情好客而闻名。这是因为牧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行旅不便,外出时,凡有毡房的地方,自然就成了休憩和投宿之处,行人就可免受饥寒之苦。好客是其长期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美德。哈萨克人流传说:“只要沿途有哈萨克人,哪怕你走一年,也不用带一粒粮、一分钱。”哈萨克人对待客人恭敬备至,礼节周到,他们认为客人是安拉赐予的,不可稍有怠慢。由于这样的好习惯,哈萨克族中一直没有乞丐。   在哈萨克族中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如果在太阳下山时放走了客人,就是跳到水里也洗不清这个耻辱”。还有民谚说,“好客人来到羊要下双羔”。因而凡是前来拜访和望门投宿的客人,无论认识与否,不论懂不懂他们的语言,也不论是哪个民族,都热烈欢迎,竭诚接待。哈萨克族有句俗话说:“祖先遗产中的一部分是留给客人的。”所以哈萨克族在接待客人时,连自己也舍不得吃的东西都要拿出来款待,不但用好饭、好肉招待客人,而且还精心喂养客人的马匹,第二天热情送行。这样的招待,并不向客人索取任何报酬。他们认为向客人买东西是非常耻辱的事。招待客人吃的肉,如果是陈肉,就要说明原因,否则客人可告诉头目,说他无礼,将陈肉待人,头目必定罚他。   哈萨克族招待客人的主要食品是“纳仁”。在进餐之前,要请最主要的客人举行一种叫做“巴塔”的宗教仪式,把要杀的羊牵进毡房,或是在毡房门口,请客人过目和允许;主客人要代表来客对主人表示感谢和祝福。这时主人才把羊拉去宰了。吃肉之前,主人和客人都要先洗手。进餐时,主人要把羊头放在主要客人的面前,以示尊敬。客人在吃肉之前,先要用小刀削下羊头脸面的一块肉,送给主人,或是放在盘中;再割一只羊耳朵给主人的孩子,或是座中的最幼者,意思是希望晚辈听长辈的活,然后把羊头还给主人,等这些礼节结束后,大家才开始吃肉。当茶足肉饱以后,盆盘狼籍时,主人还以一大把碎肉凑到客人嘴边,用十分恳切的言词劝客人吃下,以表达客人的美意。   4.3哈萨克族的见面礼   哈萨克族是一个热情、淳朴、真诚、好客的民族,在见面礼仪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哈萨克族的见面礼简朴而真诚。凡遇到熟人和长辈,总是以右手贴胸,稍稍欠身问好。见面时,都要伸出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尊重和热情,并说:“萨拉木来坤”,同时还要问七八个“阿曼”(“平安”)。其内容要问到老人、父母、妻子、兄妹、儿女、牲畜等。妇女们见面时,一般是点头、问候。若两人较长时间没有见面,那么见面时就显得格外热情并要拥抱,表示亲昵和思念。即使对素不相识的过路人,如遇天黑、下雨或有其他困难的人,也都热情招待,不取分文。哈萨克族谚语说:“只要沿途有哈萨克人,那怕你走一年的路,也用不着带一粒粮、一分钱”。   参考文献:   [1]马青虎.哈萨克族生态文化[J]. 新疆社会科学,2008(2):92-96.   [2]阿利?阿布塔里普,汪玺,张德罡,等.哈萨克族的草原游牧文化(Ⅰ)[J]. 草原与草坪,):80-85.   [3]阿利?阿布塔里普,汪玺,张德罡,等.哈萨克族的草原游牧文化(Ⅱ)[J]. 草原与草坪,):90-96.   [4]白贤.甘肃省哈萨克族文化形态与古籍文存[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2002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拥抱太阳的月亮国语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