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晶方解石晶体与重结晶后的灰泥有哪些不同

[转载]亮晶方解石与重结晶后的灰泥有哪些不同
这个问题似乎经常遇到,但还真没十分注意,对二者的不同之处也并不十分清楚。近日,在翻阅一本参考文献时在书中看到作者的详细总结,觉得清楚多了,并结合以往看到的一些薄片,觉得还真是那样。
灰泥是指泥级的碳酸盐质点,它与砂岩中的杂基相当,是与碎屑相对应的另一种组分。灰泥的界限一般以0.005mm为界(也有以0.03mm为分界的)。灰泥有三种成因:1)化学沉淀作用生成,如现代海洋沉积物中的针状文石;2)机械破碎磨蚀作用生成;3)生物作用生成灰泥,如部分藻类含有大量的针状文石。
云泥的成因比灰泥复杂的多,有人认为都是交代成因的。
自生碳酸盐是从孔隙溶液中沉淀于颗粒之间的结晶方解石或白云石。自生碳酸盐的晶粒一般都比较粗大,通常都大于0.005mm(或大于0.03mm)。由于其晶体在偏光显微镜下较清洁明亮,故常被称为“亮晶方解石”或“亮晶”。
自生碳酸盐在镜下透明度好,即“干净”,常具明显的世代关系,初期从粒间水沉淀的方解石晶体常围绕着颗粒表面呈栉壳状或马牙状分布,即通常所说的第一世代胶结物。第一世代胶结物未充填满的残余粒间孔有时仍然空着,有时又被第二世代的呈嵌晶状的亮晶方解石胶结物所充填。亮晶方解石常呈自形晶,晶粒边缘接触界线大多呈平直状贴面,接触界线清楚,不破坏颗粒边缘,晶粒一般大于0.005mm或0.03mm。在岩石中的含量常小于30%~40%,分布于碎屑颗粒之间。
而由灰泥重结晶的方解石则晶体较混浊,晶体明亮程度较差、不均一;常不具世代现象和栉壳结构,而呈不等粒的似花岗变晶结构;矿物的自形程度差,晶粒接触面呈弯曲状、不规则状,三重结合。按晶粒大小可分以下几类:大于2毫米巨晶;2~0.5毫米粗晶;0.5~0.25毫米中晶;0.25~0
1毫米细晶;0.1~0.03毫米粉晶(或极细晶);0.03~0.005毫米微晶;小于0.005毫米泥晶;晶粒接触界线不清楚,可破坏颗粒边缘或嵌入颗粒中,常呈不规则港湾状,大小不一;在岩石中的含量有时可以很高,且常分布不均一。
上面箭头所指碳酸盐灰泥,下面箭头所指为具世代结构的亮晶方解石
2& 照片中的填隙物以沿碎屑边缘垂直生长的亮晶方解石为主
填隙物为碳酸盐灰泥
沿裂缝充填的方解石即为亮晶方解石,具生长世代,早期形成的方解石晶粒细小
5&& 亮晶方解石胶结物,方解石晶体粗大,亮度高,干净
灰泥重结晶,晶粒细小,方解石亮度差
这种碳酸盐矿物一定不是亮晶碳酸盐,而是重结晶作用形成的&
重结晶作用形成的方解石,晶粒间接触关系复杂,亮度差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亮晶方解石与重结晶后的灰泥有哪些不同
这个问题似乎经常遇到,但还真没十分注意,对二者的不同之处也并不十分清楚。近日,在翻阅一本参考文献时在书中看到作者的详细总结,觉得清楚多了,并结合以往看到的一些薄片,觉得还真是那样。
灰泥是指泥级的碳酸盐质点,它与砂岩中的杂基相当,是与碎屑相对应的另一种组分。灰泥的界限一般以0.005mm为界(也有以0.03mm为分界的)。灰泥有三种成因:1)化学沉淀作用生成,如现代海洋沉积物中的针状文石;2)机械破碎磨蚀作用生成;3)生物作用生成灰泥,如部分藻类含有大量的针状文石。
云泥的成因比灰泥复杂的多,有人认为都是交代成因的。
自生碳酸盐是从孔隙溶液中沉淀于颗粒之间的结晶方解石或白云石。自生碳酸盐的晶粒一般都比较粗大,通常都大于0.005mm(或大于0.03mm)。由于其晶体在偏光显微镜下较清洁明亮,故常被称为“亮晶方解石”或“亮晶”。
自生碳酸盐在镜下透明度好,即“干净”,常具明显的世代关系,初期从粒间水沉淀的方解石晶体常围绕着颗粒表面呈栉壳状或马牙状分布,即通常所说的第一世代胶结物。第一世代胶结物未充填满的残余粒间孔有时仍然空着,有时又被第二世代的呈嵌晶状的亮晶方解石胶结物所充填。亮晶方解石常呈自形晶,晶粒边缘接触界线大多呈平直状贴面,接触界线清楚,不破坏颗粒边缘,晶粒一般大于0.005mm或0.03mm。在岩石中的含量常小于30%~40%,分布于碎屑颗粒之间。
而由灰泥重结晶的方解石则晶体较混浊,晶体明亮程度较差、不均一;常不具世代现象和栉壳结构,而呈不等粒的似花岗变晶结构;矿物的自形程度差,晶粒接触面呈弯曲状、不规则状,三重结合。按晶粒大小可分以下几类:大于2毫米巨晶;2~0.5毫米粗晶;0.5~0.25毫米中晶;0.25~0
1毫米细晶;0.1~0.03毫米粉晶(或极细晶);0.03~0.005毫米微晶;小于0.005毫米泥晶;晶粒接触界线不清楚,可破坏颗粒边缘或嵌入颗粒中,常呈不规则港湾状,大小不一;在岩石中的含量有时可以很高,且常分布不均一。
上面箭头所指碳酸盐灰泥,下面箭头所指为具世代结构的亮晶方解石
2& 照片中的填隙物以沿碎屑边缘垂直生长的亮晶方解石为主
填隙物为碳酸盐灰泥
沿裂缝充填的方解石即为亮晶方解石,具生长世代,早期形成的方解石晶粒细小
5&& 亮晶方解石胶结物,方解石晶体粗大,亮度高,干净
灰泥重结晶,晶粒细小,方解石亮度差
这种碳酸盐矿物一定不是亮晶碳酸盐,而是重结晶作用形成的&
重结晶作用形成的方解石,晶粒间接触关系复杂,亮度差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亮晶方解石与重结晶后的灰泥有哪些不同
这个问题似乎经常遇到,但还真没十分注意,对二者的不同之处也并不十分清楚。近日,在翻阅一本参考文献时在书中看到作者的详细总结,觉得清楚多了,并结合以往看到的一些薄片,觉得还真是那样。
灰泥是指泥级的碳酸盐质点,它与砂岩中的杂基相当,是与碎屑相对应的另一种组分。灰泥的界限一般以0.005mm为界(也有以0.03mm为分界的)。灰泥有三种成因:1)化学沉淀作用生成,如现代海洋沉积物中的针状文石;2)机械破碎磨蚀作用生成;3)生物作用生成灰泥,如部分藻类含有大量的针状文石。
云泥的成因比灰泥复杂的多,有人认为都是交代成因的。
自生碳酸盐是从孔隙溶液中沉淀于颗粒之间的结晶方解石或白云石。自生碳酸盐的晶粒一般都比较粗大,通常都大于0.005mm(或大于0.03mm)。由于其晶体在偏光显微镜下较清洁明亮,故常被称为“亮晶方解石”或“亮晶”。
自生碳酸盐在镜下透明度好,即“干净”,常具明显的世代关系,初期从粒间水沉淀的方解石晶体常围绕着颗粒表面呈栉壳状或马牙状分布,即通常所说的第一世代胶结物。第一世代胶结物未充填满的残余粒间孔有时仍然空着,有时又被第二世代的呈嵌晶状的亮晶方解石胶结物所充填。亮晶方解石常呈自形晶,晶粒边缘接触界线大多呈平直状贴面,接触界线清楚,不破坏颗粒边缘,晶粒一般大于0.005mm或0.03mm。在岩石中的含量常小于30%~40%,分布于碎屑颗粒之间。
而由灰泥重结晶的方解石则晶体较混浊,晶体明亮程度较差、不均一;常不具世代现象和栉壳结构,而呈不等粒的似花岗变晶结构;矿物的自形程度差,晶粒接触面呈弯曲状、不规则状,三重结合。按晶粒大小可分以下几类:大于2毫米巨晶;2~0.5毫米粗晶;0.5~0.25毫米中晶;0.25~0
1毫米细晶;0.1~0.03毫米粉晶(或极细晶);0.03~0.005毫米微晶;小于0.005毫米泥晶;晶粒接触界线不清楚,可破坏颗粒边缘或嵌入颗粒中,常呈不规则港湾状,大小不一;在岩石中的含量有时可以很高,且常分布不均一。
上面箭头所指碳酸盐灰泥,下面箭头所指为具世代结构的亮晶方解石
2& 照片中的填隙物以沿碎屑边缘垂直生长的亮晶方解石为主
填隙物为碳酸盐灰泥
沿裂缝充填的方解石即为亮晶方解石,具生长世代,早期形成的方解石晶粒细小
5&& 亮晶方解石胶结物,方解石晶体粗大,亮度高,干净
灰泥重结晶,晶粒细小,方解石亮度差
这种碳酸盐矿物一定不是亮晶碳酸盐,而是重结晶作用形成的&
重结晶作用形成的方解石,晶粒间接触关系复杂,亮度差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亮晶方解石与重结晶后的灰泥有哪些不同
这个问题似乎经常遇到,但还真没十分注意,对二者的不同之处也并不十分清楚。近日,在翻阅一本参考文献时在书中看到作者的详细总结,觉得清楚多了,并结合以往看到的一些薄片,觉得还真是那样。
灰泥是指泥级的碳酸盐质点,它与砂岩中的杂基相当,是与碎屑相对应的另一种组分。灰泥的界限一般以0.005mm为界(也有以0.03mm为分界的)。灰泥有三种成因:1)化学沉淀作用生成,如现代海洋沉积物中的针状文石;2)机械破碎磨蚀作用生成;3)生物作用生成灰泥,如部分藻类含有大量的针状文石。
云泥的成因比灰泥复杂的多,有人认为都是交代成因的。
自生碳酸盐是从孔隙溶液中沉淀于颗粒之间的结晶方解石或白云石。自生碳酸盐的晶粒一般都比较粗大,通常都大于0.005mm(或大于0.03mm)。由于其晶体在偏光显微镜下较清洁明亮,故常被称为“亮晶方解石”或“亮晶”。
自生碳酸盐在镜下透明度好,即“干净”,常具明显的世代关系,初期从粒间水沉淀的方解石晶体常围绕着颗粒表面呈栉壳状或马牙状分布,即通常所说的第一世代胶结物。第一世代胶结物未充填满的残余粒间孔有时仍然空着,有时又被第二世代的呈嵌晶状的亮晶方解石胶结物所充填。亮晶方解石常呈自形晶,晶粒边缘接触界线大多呈平直状贴面,接触界线清楚,不破坏颗粒边缘,晶粒一般大于0.005mm或0.03mm。在岩石中的含量常小于30%~40%,分布于碎屑颗粒之间。
而由灰泥重结晶的方解石则晶体较混浊,晶体明亮程度较差、不均一;常不具世代现象和栉壳结构,而呈不等粒的似花岗变晶结构;矿物的自形程度差,晶粒接触面呈弯曲状、不规则状,三重结合。按晶粒大小可分以下几类:大于2毫米巨晶;2~0.5毫米粗晶;0.5~0.25毫米中晶;0.25~0
1毫米细晶;0.1~0.03毫米粉晶(或极细晶);0.03~0.005毫米微晶;小于0.005毫米泥晶;晶粒接触界线不清楚,可破坏颗粒边缘或嵌入颗粒中,常呈不规则港湾状,大小不一;在岩石中的含量有时可以很高,且常分布不均一。
上面箭头所指碳酸盐灰泥,下面箭头所指为具世代结构的亮晶方解石
2& 照片中的填隙物以沿碎屑边缘垂直生长的亮晶方解石为主
填隙物为碳酸盐灰泥
沿裂缝充填的方解石即为亮晶方解石,具生长世代,早期形成的方解石晶粒细小
5&& 亮晶方解石胶结物,方解石晶体粗大,亮度高,干净
灰泥重结晶,晶粒细小,方解石亮度差
这种碳酸盐矿物一定不是亮晶碳酸盐,而是重结晶作用形成的&
重结晶作用形成的方解石,晶粒间接触关系复杂,亮度差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薄片鉴定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方解石晶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