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汝必能有立可谓是什么意思思

像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例子举例子,细说就是暑假生活指导五年级下册64业的答案要求1不知道别回答2不要太长3回答好有20分的悬赏
半颗糖也甜0BV
孔子出行,听到有人哭的十分悲伤.孔子说:“快赶车,快赶车,前面有贤人.”走近一看是皋鱼.身披粗布抱着镰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车对皋鱼说:“你家里莫非有丧事?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 皋鱼回答说:“我有三个过失:年少时为了求学,周游诸侯国,没有把照顾亲人放在首位,这是过失之一.为了我的理想,再加上为君主效力,(没有很好地孝敬父母,)这是过失之二.和朋友交情深厚却疏远了亲人,这是过失之三.树想静下来可风却不停,子女想好好赡养父母可父母却不在了!过去而不能追回的是岁月,逝去而再也见不到的是亲人.请允许我从此离别人世(去陪伴逝去的亲人)吧.”说完就辞世了. 孔子对弟子们说:“你们要引以为戒,这件事足以使你们明白其中的道理!” 于是,辞行回家赡养双亲的门徒就有十分之三. 出自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用于感叹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在,则是孝子的无奈.后人便以“风树之悲”来借喻丧亲之痛.原话当是出自皋鱼之口,并非出自孔子之口.但是历来被当做孔子之语.此误有点像那句有名的“食、色,性也”.很多人将这句话的出处定为孔子.其实这句话出自《孟子》,说这话的人既不是孔子,也不是孟子,而是告子. 蓝鼎元,字玉霖,别字任庵,号鹿洲,漳浦苌溪(今赤岭乡山坪村)人,生于康熙十九年八月,卒于雍正十一年六月.清代著名学者,著有《平台纪略》、《东征集》、《女学》、《鹿洲初集》等,被誉为“筹台之宗匠”、“经世之良才”.“昔汝父临终,谓汝必能有立,今蹉跎二十余载矣,大母年高,望之甚切,勉之!” 1713年春,蓝鼎元应恩科省试,母亲许氏在他上路前如是叮咛,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科考.“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孰知临别时的叮咛之语竟成了鼎元与母亲的永诀之日!他在《鹿洲初集》中这样写道:“不孝鼎元终年漂泊,情事未伸,生不能供奉养,殓不及凭棺衾,天地罪人,抱恨何极!虽曰靦然人面,曾羊乌报本之不如矣!”母子相伴诵诗书:鼎元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母亲许氏贤惠且知书达理.十岁那年,家里发生了很大的变故,父亲因“染寒疾”突然病逝,家里栋梁断折,从此,“上事舅姑,下抚儿女”的家庭重担落到年轻的寡母肩上.母亲“亲教督不孝兄弟讲授诗书,反复开导,终日不厌.” 晚上,母亲边“自课女工于旁”,边督促鼎元诵经书,当鼎元“倦或思睡,则屡屡述先君遗事,以感动之.” 母亲想以此来教育鼎元、感化鼎元,希望鼎元早日“立身成名,继述显扬之大”.“方懵然,唯瓜果是利”的鼎元偶有顽皮不从,母亲总是不忍抽鞭,而独自一人涕泣不食.母子俩“虽隆寒盛暑,苦雨凄风,机响书声,永夕互答,道路闻之,无不伤心流涕者.”就这样,鼎元渐渐懂得母亲的一片苦心,励志奋发,遍读诸子百家.在母亲的用心引导之下,鼎元渐渐养成了关心时政、好“经济文章”的兴趣.他深知家中贫苦,“从族伯唐民先生读书山中时,月携白盐一罐,无他蔬”,同学笑他时,他怡然作《白盐赋》自励,树立起“宁可清饥,不可浊饱”奋进思想.十举科第终无缘:康熙三十六年,十七岁的鼎元在母亲的鼓励下,第一次远离家乡,“观海厦门,泛海舟溯全闽岛屿,历浙洋舟山,乘风而南,沿南澳、海门以归.” 此行收获颇多.康熙四十三年,“晓经济才”的翰林陈汝咸出知漳浦,二十四岁的鼎元被招入门下,在名师的指导下,“学所益大进”.这年秋天,鼎元“以五经冠童子试”,母亲“颇有喜色”,多年的付出没有白费,然而母亲告诫鼎元“汝无萌幸心,此不足当毫发数也.”入冬,鼎元“受知学使者今内阁学士归安沈公”,母亲驰书诫曰“光阴如驶,学业无疆,暇则详审世务,留心经济,毋长傲偷安,吾之望也.”后来,鼎元十举科第,却一第无缘.母亲虽“常忧惧不自安,望鼎元成名甚切”,却又每每宽言:“人生科名,不宜太早,再加数年之功,造物厚意也. 其才深者施必畅,其积久者以必弘,显达之骤声问易减;增益不能,大器乃成.” 康熙五十二年暮春,三十三岁的鼎元最后一次参加恩科考试落第,福建巡抚张伯行念其学行兼优,“再三慰谕,留省读书”.鼎元复《上张大中丞书》,信中请求张大人宽恕,极言回家尽孝,情感真诚迫切,声泪俱下.隐居守墓念母恩:可是,令鼎元万万没想到的是,还没待他赶回家中,母亲就于当年八月初六因痰气大作而离开人间.鼎元听到母亲去世的噩耗是在八月廿六日,他还在赶回家中的路上,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他未能见母亲最后一面.由此,他深感愧疚,悲痛欲生,回想起当年母子促膝灯下苦读经书,回想起每每出门时母亲的一次次叮咛,回想起每每落第时母亲的一番番宽言,心中的酸楚谁人知!他决心不再参加科考,怀着悲痛的心情厚葬母亲于高叟洞(俗称姑嫂洞,今漳浦县湖西乡境内),在母亲坟旁结茅数椽,垒起陋室——可堂,从此隐居深山为母亲守墓十年许.十年间,鼎元濡毫著书,授书讲学,为日后出山积蓄了力量.政绩赫赫慰天灵:康熙六十年,42岁的鼎元应族兄南澳总兵蓝廷珍之邀,参募戎伍.在台一年多,他对治理台湾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功不可没,成就了“筹台之宗匠”的千古殊荣.雍正元年,鼎元得到雍正皇帝的赏识,入太和殿,受命校书内廷,分修《大清一统志》.雍正五年,鼎元得到雍正皇帝“嘉纳”,任普宁知县,后兼任潮阳知县.雍正十一年三月,雍正皇帝亲自接见他,命署广州知府.抵任刚刚一个月,鼎元却病逝于广州任内,享年五十四岁,世人颂其“听讼如神,果有包孝肃遗风.” 真是为官一方,造福一方.呜呼,天道有知!被誉“霜贞衍庆”、“节孝流芳”、“清操苦节”的母亲许氏如有在天之灵,亦可安息矣!出身宦官望族的许氏立志死节、含辛茹苦一辈子,完全没有枉费.感奋励志、刻苦立志的不孝儿子鼎元虽最终没有金榜题名,但其亦忠亦孝的动人故事将流传千古.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季羡林老先生在《怀念母亲》中提到,原想大学毕业后好好照顾妈妈,可惜妈妈却去世了。他悲痛难忍,寝不安席,食不下咽。
举一个像这样的例子
扫描下载二维码像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例子_百度知道中国道教 - 试论和玉蟾与李灵阳对全真道创立的贡献
试论和玉蟾与李灵阳对全真道创立的贡献
全真道为王重阳所创立,这是历史的结论。但王重阳早期修道于终南山,并非孤身一人。王重阳于金大定七年(1167年)自焚茅庵,前往山东接收七真高徒,大定九年在返回关中途中仙逝于开封。马丹阳等四人赴终南,迅速站稳脚跟,营建起全真道的大本营,也不是完全在废墟上另起炉灶。从中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是和玉蟾、李灵阳二人。
和玉蟾的事迹载于《金莲正宗记》本传和《金莲正宗仙源像传》王重阳传中,《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和《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中也有其传记。现综合叙述如下:
和玉蟾(?~1170),本名德瑾,秦州(今甘肃天水)甘泉县人,幼年攻翰墨,青年时为刀笔吏,欲入仕途①。金天德年间(1149~1152)数次遇一道人以神通点化,遂入道。不久,王重阳居终南山修道,其影响遍及关陇。和玉蟾于大定三年(1163年)前往终南刘蒋村,与王重阳、李灵阳同建一茅庵,共居修道②,前后4年。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焚庵东游,和玉蟾同李灵阳仍然留在刘蒋村,两年后移居邻近的终南镇上清太平宫③。大定九年(1169年)秋,王重阳携马丹阳、谭处端、丘处机、刘处玄四名弟子由山东归陕,岁末逝于大梁(开封)。马、谭、丘、刘四子将师父暂厝于大梁,继续西行入关中。四子见到和、李后,称二人为师叔。④当年,和玉蟾无疾而终⑤,据说前三年请画师为自己画了一幅依虎头而睡的画像,卒年果为寅年(大定十年为庚寅年)。四子把他安葬在新建成的祖庵旁边。⑥
李灵阳(?~1189),京兆(今西安市)终南县(今属周至县辖)人。约与和玉蟾同时,于天德年间入道,“徜徉泉石,以道自乐,韬光晦迹,素厌人知,故终身不告人名字,里人但以李真人呼之。”自大定三年与王重阳、和玉蟾共同结庵于刘蒋村起,在终南山修道二十余年。他曾受王重阳所授内丹之学⑦。后来,马、谭、刘、丘四子至终南,守墓营建祖庭,李灵阳给予了全力帮助。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春逝于祖庭。
从上述和玉蟾、李灵阳的生平来看,他们二人在王重阳创立全真道的过程中,至少具有两大贡献:
其一,同王重阳一道创立全真教团。
和、李二人都在金天德年间(1149~1152)就隐居山林修道,比王重阳于正隆四年(1159年)甘河遇仙早7年以上。他们似乎不约而同,于大定三年(1163年)到终南刘蒋村,修建茅庵,同王重阳结伴修道,时间长达四年。在这四年里,三人朝夕相处,谈玄论道,互相切磋。虽然史料中缺少和、李二人的相关论述,但他们的修道体会和各自的学识,对王重阳建立起全真道的教义和基本理论,肯定是有着深刻影响的。因此可以说,和、李二人是辅佐王重阳的全真道第一代领袖人物,和、李同王重阳并尊为三祖。元代道士秦志安(樗栎道人)在《金莲正宗记》中对和玉蟾、李灵阳作了很高评价:
天下不二道,圣人无两心,故王公、和公、李公共传秘诀,同炼还砂,终南之丹桂齐芳,海上之金莲并秀,遂使全真门下列以为三祖而尊祀之,又何慊乎哉!
“共传秘诀”,是说他们传承的都是钟离权-吕洞宾的内丹学说,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全真道的新理论;“同炼还砂”则指的王重阳、和玉蟾、李灵阳三人用四年时间集中进行内丹修炼。
钟吕一系内丹修炼,十分重视师传和道伴的合作。如张伯端认为“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只为丹经无口诀,教君何处结灵胎。”⑧“契论经歌讲至真,不将火候著于文。要知口诀通玄处,须共神仙仔细论。”⑨王重阳在《重阳立教十五论》中首论“住庵”,六论“合道伴”,认为“凡出家者,先须投庵。庵者舍也,一身依倚。身有依倚,心渐得安,气神和畅,入真道矣。”“道人合伴,本欲疾病相扶,你死我埋,我死你埋。然先择人而后合伴,不可先合伴而后择人。不可相恋,相恋则系其心;不可不恋,不恋则情相离。”⑩这就充分说明,王重阳对钟吕内丹学说的继承和发挥,不仅仅在于个人的悟解,道伴的互相交流和切磋是至关重要的。秦志安将他们共同称为“三祖”,显然是洞悉当时的实情。可惜后来由于全真道支派蔓延,只尊“五祖七真”,而对和玉蟾、李灵阳的尊称逐渐消失。
从《重阳全真集》中的片段记录,我们可以看到王重阳与和、李二人同居修道的情形。在《迎仙客》词中,王重阳写道:
共同居,琉璃宅,琼苞琼蕊琼花折。玉童歌,金童拍,皇天选中,山正是仙客。
大仙唱,真人和,全真堂里无烟火。无忧子,共三个,顿觉清凉,自在逍遥坐。(11)
在《渔家傲又二首·李公求》词中,王重阳称赞李灵阳继承了教祖老子的遗风,蕴德修真,童颜鹤发。又在七律《赠李道友》和《又继韵》中,与李灵阳互相勉励:
见公逸乐乐无涯,道在真全去世华。雅句分明谪仙子,遗风正是老君家。须知文苑高韩愈,垒作琴堂感伯牙。有个王乔还识否,同归蓬岛跨云霞。
云根上起任天涯,到处临风弄月华。对水双鹤由我跨,辋川一景属吾家。清虚益气凭师教,恬淡通津愧易牙。占得逍遥真自在,何须服药与餐霞。(12)
王重阳还写有多篇《赠道友》《和道友》的诗词,其中当有与和、李二人的唱和之作。
当王重阳决定前赴山东发展时,两位道友十分留恋,为了挽留他,将其“脚引”即通行证藏了起来。王重阳为此写了《欲东行被友偷了引相留》的七律,向道友表明自己的心志。
王重阳临行时,又写下《瑶台月·违终南山》的词,再度表明自己坚定不移前往山东发展全真道的决心,并回忆与两位道友朝夕相处炼心修道的情景,叮嘱他们继续坚守清静之道,以待将来同赴仙乡蓬瀛。
在这首词的上半阕里,王重阳强调了“仙伴同游”在自己修炼中的重要作用。在下半阕中,又用“玉润”和“灵明”分别暗喻和玉蟾和李灵阳,赞扬他们超然物外、性命双修的品德。
王重阳东游至大梁,非常怀念远在终南山的和玉蟾和李灵阳,特意寄诗给他们:“传语和公与李公,首先一志三人同。”(13)“三人同志”,既表明他们三人具有共同的志向,又说明早在山东教团成立之前,终南山已经形成全真道的小团体。当然,除三人之外,还有史处厚、刘通微、严处常等人也积极活动在关中地区,《七真年谱》称和、李“二真人乃祖师(王重阳)之友”,史、刘、严“三子亦祖师之弟子也”。(14)
那么,三人“同”的是什么志呢?按《重阳祖师修仙了性秘诀》所言:“夫全真者,是大道之清虚,无为潇洒之门户,乃纯正之家风,是重阳之活计。修仙之士,学道之流,慎勿狂游而参禅,且莫徒劳而问道。群居慎口累真功,独坐防心积实行。莫为小过而不除,休言微行而不积。心猿紧锁,意马牢擒。三逆散而神宁,六贼剿而意定。缓缓而抽添水火,微微而调息真功。清净寥而低下,谦和柔弱而炼心, 恭敬于人而有益。般般堪破这行尸,物物休停除走骨。”(15)他们三人共同追求的目标,就是“全真”二字,其核心乃老子的清虚。为达此目标,须要贯彻“三教合一”之旨,修习钟吕内丹之功。和玉蟾、李灵阳数十年隐修山林,谨言慎行,炼己度人,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他们以毕生之力,践行了全真之道,也为王重阳及其弟子全真七子的修真理论提供了范例。全真七子之一的王处一,曾经写过一首《三人同志住庵学道》的七绝:
三人同志叩玄关,认彻无为炼大还。功满脱离生死海,各携云朵赴仙乡。(16)
这首诗描写的情景,没有明确所指,或许是他自己结伴修炼的写照;但我以为他是在歌颂王重阳与和玉蟾、李灵阳三人的功绩,并以此作为激励自己的楷模。
其二,帮助马丹阳建立全真道根据地。
马丹阳等四子由山东到达终南,可以说是“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师父已经在路上撒手仙去,何以用短暂时间在关中建立起全真道的大本营?或许是老天的造化,或许是王重阳生前的精心安排,和玉蟾、李灵阳承担起联络的重任。王重阳离开终南前往山东劝化七子,和、李二人仍然坚守终南,继续内丹修炼,并且同王重阳在终南的弟子史处厚等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相信,王重阳东行必定获得成功。传说四子到终南前一日,和、李预先在客店为他留下饭钱,或许只是仙话,但足以说明二人对全真道继承、发展的关注。据《七真年谱》,大定十年,马丹阳等四子入关,首先在终南太平宫见到了和、李两位师叔,接着在和、李的指引下,相继会合了王重阳在关中的三个弟子。在四子创建全真祖庭的过程中,二人始终给予了指导和帮助,李灵阳甚至还帮助丘处机在祖庭困难时受托代管宫观事务,尽职尽责,死而后已。
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春,金世宗召见丘处机,丘处机对祖庭不放心,委托李灵阳代理:“刘蒋因缘,祖师所建,不可轻视,善自住持。”李灵阳回答说:“重阳谓汝必能大开玄教,今其时矣。万一善自保爱,来岁春光早回鹤驭,吾专俟汝为丧主。”次年春二月,丘处机返回终南,李灵阳已绝粒十余日。丘处机未进庵门,李灵阳已仙逝(17)。丘处机主持丧事,将其安葬于和玉蟾墓旁。
大定二十八年时,全真道已有了大规模的发展,其影响力已经达于朝廷。而李灵阳此时仙逝,承先启后的历史使命方告完成。刘处玄和丘处机的著名弟子宋德方描述全真道创立过程时说:
金莲七朵。自甘河等闲参破。丘刘谭马,孙王郝太古,许来同坐。两个披毡真侣(18),更漏泄、祖师因果。绽玉蕊,万朵齐芳,香满人间瑞烟锁。天元甲子休空过。正群仙出世交相贺。全真户牖深奥,端的处、要忘人我。枝派后分十九,住丹台、姓字名播。功与行,但欠丝毫,上界未容我。(19)
对词中所说的“枝派后分十九”,他在《全真列祖赋》中称作“十九枝玉枝重芳”。(20)《全真列祖赋》以无名道人回答绝相公子提问的方式,论述了全真道的基本信仰和历史传承。文章认为:“全真之名,始自东华帝君。”自东华帝君之后,文章列举了19名仙真的名号和赞语,他们是:正阳子钟离公、纯阳子吕公、海蟾子刘公、重阳子王公、玉蟾子和公、灵阳子李公、丹阳子马公、长真子谭公、长生子刘公、长春子丘公、玉阳子王公、广宁子郝公、清静散人孙仙姑、默然子刘师叔、长清子严公、醴泉史风子、回阳子于公、云中子苏公、云阳子姚公。从行文语气来看,文章是把19名仙真都看作东华帝君直接传授。显然,这十九名仙真是全真道创建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人物。和玉蟾、李灵阳列名王重阳之后,说明在金元时期,全真道十分重视这一传承。
从以上粗浅分析可以看出,和玉蟾和李灵阳二人确实是全真道创建过程中的关键性人物。对其生平事迹进行深入发掘和考察,于全真道历史和教义的研究将是有益的。
①《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三和德瑾传:“玉蟾子姓和名德瑾,秦州甘泉人。尝为州吏,未尝取非义财。”
②《重阳子王祖师仙迹记》碑称:“与和、李二真人为友,各接茅居之。”见张鸿杰编《咸阳碑石》,三秦出版社,1990。
③终南镇在楼观以北10公里。宋开宝九年(976年),宋太宗听从终南道士张守真的神话,令于此修建上清太平宫,奉翊圣保德真君。
④《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三李灵阳传:“二君泊太平宫。四子食毕,就宫参谒。自此,真门之下咸以师叔称之。”
⑤《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秋九月初,师忽觉道体违和,丹阳命长春伺疾。至十四日倏然顺化。”谥曰玉蟾普明澄寂真人。”
⑥《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三和德瑾传:“逮重阳王君遇真,遂结为仙林之友。莫知所终。”
⑦《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其于铅汞龙虎之学多赖重阳指授。”
⑧《悟真篇第五十九》。
⑨《悟真篇第二十八》。
⑩《重阳立教十五论》,见《正统道藏》正一部,《中华道藏》第26册第271页。
(11)《重阳全真集》卷5,见《正统道藏》太平部,《中华道藏》第26册第309页。
(12)《重阳全真集》卷10,《中华道藏》第26册第332页。
(13)《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卷上,见《正统道藏》洞神部记传类,《中华道藏》第47册第79页;《金莲正宗记》卷3灵阳李真人,见《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中华道藏》第47册第39页。
(14)《七真年谱》大定十年条,见《正统道藏》正一部,《中华道藏》第47册第72页。
(15)见《晋真人语录》,《正统道藏》太玄部,《中华道藏》第26册第705页。
(16)见《云光集》卷2。《正统道藏》太平部,《中华道藏》第26册第656页。
(17)此说似不确。《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长春)拜于榻前,即赐之墨。长春悟其旨,命匠造棺。未及成,师己顺化,时三月初一日也。长春以礼葬于庵侧之仙莹,敬谥曰灵阳辉耀演化真人。”
(18)指王重阳于金正隆四年于甘河桥所遇二道人,“各披白毡”。见《金莲正宗记》卷2。
(19)宋德方:《雨霖铃》词,见唐圭璋编《全金元词》,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96页。
(20)《全真列祖赋》见于甘肃天水玉泉观现存《大元崇道诏书之碑》;文见陈垣等编《道家金石略》金元167,文物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
2006年第2期
&选择前期杂志
&&&&&请选择你所需要的期数:
--请选择期数--
<option value = "index.php?cate_id=年第2期<option value = "index.php?cate_id=年第1期<option value = "index.php?cate_id=年第6期<option value = "index.php?cate_id=年第5期<option value = "index.php?cate_id=年第4期<option value = "index.php?cate_id=年第3期<option value = "index.php?cate_id=年第2期<option value = "index.php?cate_id=年第1期<option value = "index.php?cate_id=年第6期<option value = "index.php?cate_id=年第5期<option value = "index.php?cate_id=年第4期<option value = "index.php?cate_id=年第3期<option value = "index.php?cate_id=年第2期<option value = "index.php?cate_id=年第1期<option value = "index.php?cate_id=年第6期<option value = "index.php?cate_id=年第5期<option value = "index.php?cate_id=年第4期<option value = "index.php?cate_id=年第3期<option value = "index.php?cate_id=年第2期<option value = "index.php?cate_id=年第1期2002年第6期2002年第5期2002年第4期2002年第3期2002年第2期2002年第1期2001年第6期2001年第5期2001年第4期2001年第3期2001年第2期2001年第1期2000年第6期2000年第5期2000年第4期2000年第3期2000年第2期2000年第1期1999年第6期1999年第5期1999年第4期1999年第3期1999年第2期1999年第1期1998年第4期1998年第3期1998年第1期
Copyright & 2006 China Taois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关于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历史_百度知道楼观道与全真道韵学之兴起
楼观道与全真道韵学之兴起
任宗权说《全真正韵》起源于陕西周至楼观台,大概主要是因为全真初祖王重阳出身陕西户县。但王重阳于陕西创教时并未真正意义上的授道传徒,更没有机会进行大规模的传教活动,而是在后来入山东胶东才开始大开法门,广收门徒,广大其派。王重阳羽化于传道途中的开封,他自己一直没有机会到达故乡进行传道。其高足“全真七子”后来将传道重点放在陕西一带,大概旨在报答师恩。“全真七子”以长安西部为中心,进行长达数十年艰苦的传道工作,使全真道教的影响遍及关陇,并进而播演北方广大区域。王重阳创立全真道教以前,以楼观道斋醮科仪为主体的北方道教应用的是唐宋雅乐和清修唱韵为主的“北腔”。这些都影响了居住在与楼观不远的户县王重阳。有的学者甚至认为王重阳“慨然入道”,入的就是终南山楼观道教;他所谓的创教,也就是在终南山楼观道教的基础上加以某种改造,并增加反映那个时代的某些新内容而形成的。元代全真道教众多思想家,从李道谦的《甘水仙源录》到秦志安的《金莲正宗记》,从赵道一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到朱象先的《终南山说经台历代真仙碑记》,其著述要旨都想说明这个渊源“仙源流到全真海,关令家声万代芳。”唐宋雅乐应该是楼观道乐的主体。早在隋代时,楼观道教就有“法曲”流传。&“法曲”之名,至迟在南北朝时已有之,隋代用于宗教仪式,属于中国音乐风格系统。唐高宗开始,李唐皇室自以李氏老子之后自命,命乐工制“道词”。唐代宫廷设有“法曲部”,直到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改“法曲部”为“仙韶乐”。唐代崇尚道教,道乐更受重视,高宗时,下令礼部太常寺请潘师正作新曲,为朝廷祭祀乐章:太常献新乐,帝(高宗)又今以祈仙、翘仙、望仙为名,皆为师正焉。楼观因为道士歧晖给唐王初期的资助,又亲自引李渊入秦关,李渊称帝后派遣使者至楼观设斋醮祭拜、祈福。唐初道士尹文操(?-638),字景先,陇西(甘肃)天水人,他是将楼观道教斋醮与宫廷紧密连接在一起的主要楼观高道。楼观《尹宗师碑》说他:“三十余年,以日系月,始终不绝,有感必通,凡事效验,君臣同悉。”高宗因为他的劝化而为太宗造“昊天观”,以尹文操为观主。仪凤四年(679),令尹文操于楼观老子庙设醮,上亲谒,百官咸从。通过这些楼观高道的推波助澜,使得唐宫廷乐章逐渐进入楼观道教。武德元年(618),老君显圣于绛州羊角山,李唐宗室自认为老子后裔,当年诏令楼观为宗圣观,大肆营造,赐歧晖为金紫光禄大夫。唐玄宗还视道士、女冠为皇室宗亲,将其隶于宗正寺,设崇玄署,置令、丞,掌管京都诸道观名数、道人之帐籍及斋醮之事。玄宗又深精音律,幼时常于道情艺人交流,努力创作法曲。长大后常出入道观,与演奏法曲的道士交往甚密。继位后,专门挑选伎乐三百人集中于长安梨园练习法曲,并亲自指导。当时诗人有称赞道:“蓬壶事已久,仙乐功夫替。”玄宗还亲自创作《紫微八卦舞》、《降真召仙之曲》、《紫微送仙之曲》、《三元道曲》等四十余首道曲,并在太清宫和皇宫演奏。玄宗还大力号召高道文人谱作道曲:帝(玄宗)方寝喜神仙之事,诏道士司马承祯制《玄真道曲》,茅山道士李会元制《大罗天曲》、礼部侍郎贺知章制《紫清上圣道曲》。太清宫成,太常卿韦绦制景云、九真、紫极、小长寿、承天、顺天乐六曲。所有这些,都是楼观道乐生长的沃土。楼观台南接终南,北临渭河,西靠巴蜀,东近长安京都。楼观高道经常出没于宫廷之中,唐王朝又多次至楼观进香、祭祀、斋醮,楼观道教斋醮科仪以及经韵音乐受其影响,名著一方。楼观台经韵是以清修唱韵为主的“北腔”,除隋唐宫廷雅乐外,另一来源主要是陕西秦岭一带的民间道情与频繁的庙会悦神社戏。唐代陕西一带道情盛行。佛、道教一致认为终南山是出神仙的地方,终南山一直是道教的第一圣地。这一带有广阔的道教信徒,这些信徒多以“会”的形式流动,“会首”称为“会长”,“&会长”们都是领唱“道情”的高手,他们之间的“道情”传流也是讲究一定的“口传心授”的,也是依赖师徒关系来传承这种文化。每逢朝山拜神的时候,“道情”也是鼓励大家奋进的重要动力。“会长”们各自一班人马,成群结队,前呼后拥吆喝着“道情”,似乎忘记了疲劳。木鱼和引磬是他们乐器。庙里的道长们也会热情的接待这些“道情”队伍和演唱高手。他们在庙里不需要安排住宿房间和床铺,一般就坐在“爷”殿上的蒲团或者预备的稻草上,唱上一夜“道情”而不知疲倦,第二天照常朝山拜神,成为终南山一带一道特别亮丽的风景线。以终南山为曲目的“道情”很多,如《乱终南》、《终南调》等。奇怪的是《全真正韵》中许多经韵同终南山“道情”有十分相似之处。如终南山“道情”中有《风搅雪》、《浪淘沙》,而《全真正韵》也有《风搅(交)雪》、《浪里淘沙》;终南山“道情”有《小寡妇上楼》,楼观台著名高功王嗣林道长传授下来有《小寡妇上楼》鼓板。这些是否表明《全真正韵》与终南山“道情”关系十分“暧昧”呢?都需要进一步考证研究。道情的主要来源是隋唐法曲,但是又脱离了宗教仪式。一般多来自道教经典故事内容,留传于一些比较分散的道士手中。乐器也十分简单,多为渔鼓、尖板、云香板、摇鼓、撞铃等打击器乐。音乐亲近百姓,深受喜爱。全真道教经韵音乐开始也在努力的迎合这种通俗的说唱音乐。有的学者认为:古代道观音乐分经、乐两席。经席是吟诵经典和演唱诗赞的人声部;乐席是演奏法曲或为经席音乐伴奏的器乐部。从天师道开始,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高道都重视的是“道观经席音乐”。武艺民先生将道乐与道情的渊源关系列表表示如下:第三章,表2.&&&&&&&&&&&&&&&&&&&&&&&&&&&&&&&&&&&&&&&&&道曲&&&&&&&&&&&&&&&&&乐席—唐代宫廷法曲—{&&&法曲道情—宋代法曲道情&&&&&&&&&&&&&&&&&&&&&&&&&&&&&&&&&&&&&&&&&法曲道观音乐—{&俗曲道情&&&&&&&&&&&&&&&&&&&&&&&&&&&&&&&&&&&&&&&&&&&&&&&&&&&&&&&&&︷&&&&&?经席—道教俗讲—道教新经韵—道教鼓子词──叙事道情&&&武艺民还将“经席音乐”称之为“老经韵”,将“乐席音乐”以及其派生出来的“道情音乐”称之为“新经韵”。当然,唐代“道情”是道教音乐向“俗韵”发展的一个过程。“道情”艺术家们有这样一个传说:古代终南山上有琴音,其声异常优美,道家仿制其音制曲,名为“道歌”。所以说,“道情”是由“道歌”发展而来。琴音即“操”,它是琴曲的一种,如《猗兰操》、《龟山操》等。应劭在其《风俗通》中说:“其遇闲塞幽愁而作者,命其曲曰操。”这其实都来自道家脱俗绝尘的宗教思想,是道家及隐者们抒发情怀的一种艺术形式。终南山是陕西秦岭一带山脉,楼观台乃秦岭终南山最著名、历史最悠久的道观,自春秋以来一直是隐者和道教修炼隐居之所,这给楼观台道乐又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全真道教初祖王重阳出生于终南山脚下,从小便受到“道情”的影响,其《重阳全真集》有相当可观的道情内容。后来的“全真七子”又个个是道情的专家。全真道教《铁罐施食》中《金骷髅》、《银骷髅》就于明代“道情”刊本《庄子叹枯髅》有很深的渊源。南宋以后一直到明清时期,“道情”内容最多的应该还是全真道教的神仙故事。前面我们说的“操”类的“道歌”,“全真七子”之首马丹阳就书写有“归山操”:能无为兮无不为,能无知兮无不知,知此道兮谁不为,为此道兮谁复知。风萧萧兮木叶飞,声嗽嗽兮雁南归,嗟人世兮日月催,老欲死兮犹贪痴。唐代大修道观,并举办大型斋醮道场,形成后来的庙会。刘徐州先生说:道场就是道士传道的场所。道场之内道家法乐和民间的俗乐兼而用之,传道之余常有些民间性的表演节目,如祭祀时以幻术和杂技来吸引人观看。到金元时期甚至出现了专门的神仙故事劝人看破情缘、出世离尘、学道求仙的神仙道化剧。南宋陆游就曾经称赞当时的“道场”:未能成佛浑闲事,十劫看渠坐道场。唐代以楼观道教为主流的终南神仙信仰成为整个道教的主导思想。认为“神仙可学”,长生久视成为道士和奉道者不懈追求的目标。五代时期道教萌发了内丹修仙学说,经历五代乃至于宋金,内丹学说理论愈为成熟,这些和楼观道教有许多内在原因。所有这些都是王重阳创立全真道教的文化历史背景。应该说,王重阳的内丹学说以至于斋醮科仪等直接承袭了楼观道。首先,王重阳出生于陕西户县刘蒋村,距离仙都楼观台不过只有十里之遥。当时户县诸多道观流行的是楼观道教思想,大多数道士甚至为楼观道派。王重阳所宣扬的内丹清修思想,很可能受楼观道教隐居不仕传统思维意识的影响。早期楼观道教直接继承老庄思想,强调“返本归真”之道,主张性命双修,不重黄白烧炼之术。楼观道教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编撰了《太上老君经律》一书,首开崇尚出家制度的先河。《太上老君经律》的这些思想以及所有戒律清规被刚兴起的全真道教尽快吸收和应用。&&&&&&&&&&&&&&&&&&&&&&&&&&&&&&全真初祖王重阳的斋醮科仪以及经韵音乐到底来自何人传授,果真遇异人而无所不通乎?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王重阳居住户县时间曾经有同道修行者,这些人都是当时的“老道教”。据说刘海蟾祖师曾经居住终南山修行。王重阳在终南山修道期间有同道,按《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专》云:(王重阳)迁刘蒋村,结茅于玉蟾和公、灵阳李公三人同居,即今之祖庭重阳万寿宫也。宋德方《全真列祖赋》中也将此三人列入全真列祖之传承:东华帝尊(其师为白云之叟)──正阳钟离公──纯阳吕公──海蟾刘公──重阳王公──玉蟾子和公──灵阳子李公──丹阳子马公──长真子谭公──长真子刘公──长春子丘公──玉阳子郝公……其中将玉蟾子和公、灵阳子李公列入七真之前,显然以师礼待之。海蟾子刘公置于重阳子之前,似有师徒传承之嫌。所以,王重阳的斋醮科仪以及经韵音乐来路应该有三种可能:一是终南山体系的楼观道教的“北腔”,这些应该同玉阳子和公、灵阳子李公这些终南山“老道教”有关。另一种来历,应该同刘海蟾这样的高道异人有关,他们游历终南山,传授王重阳有关斋醮科仪经韵音乐。当然还有一种,那就是王重阳从小受到终南山一带“楼观老道教”斋醮科仪经韵音乐的影响,重新创造发明的新派道教斋醮科仪经韵音乐。但是,将海蟾子、玉蟾子、灵阳子列入师行,后来不为全真道教所接受。玉蟾子、灵阳子何许人也,如何为早期全真道教所尊奉?有《道经》云:玉蟾子和真人,名和德谨,号玉蟾子,灵阳子李真人,终身不告人名字,里人但以李先生呼之。这说明,玉蟾子、灵阳子同王重阳一样,都是当时的隐者,大家邻居相住,相互学习探讨是很自然的事情。初期全真道士尊称其为长辈,后来全真道教广大,认为这样尊称不妥,这也是情理中的事情。但《重阳全真集》中说大定三年于此二人同居时,似乎曾于其传授道法:传以和公于李公,首先一志三人同。张广保先生认为:重阳与和李二人的关系实介于师友间。和、李二人与早期全真教团之关系,当建于重阳仙逝之后,大定十年,重阳归化于汴梁,马丹阳率丘、刘、谭三人入关,致力于重建关中全真基地。他们首先拜谒和玉蟾、李灵阳于终南山太平宫,待二人以师叔礼,二人后亦同四子修道祖庭。王重阳在户县的时候,也真正的收有高徒史处厚、刘通微、严处常。后来,为送王重阳灵柩归秦,马丹阳、丘处机等四人也与之相见。马丹阳《金玉集》中屡次称和公为师叔,马丹阳以及丘、刘、谭四人的斋醮科仪以及经韵音乐很可能学自终南山太平宫的李灵阳。因为,和玉蟾仙逝于大定十年,即王重阳仙逝两月以后。李灵阳仙逝于大定二十九年(1189),时丘处机为其主办丧事。在王处一进京觐见金世宗两月后,丘处机即奉诏赴京,丘处机第一个告辞的是师叔李灵阳,李灵阳还再三嘱咐:重阳谓汝必能大开玄教,今其时矣。万一善自保爱,来春鹤驭早还,吾专俟汝为丧主。&“吾专俟汝为丧主”,这是李灵阳向丘祖托付自己的后事,丘祖后来果然以徒侄的“丧主”名分安葬了师叔李灵阳。所以说,李灵阳不能算是王重阳的弟子。如果这样,全真道教经韵音乐承袭终南山楼观老道教的“北腔”音乐更为可信。应该说,全真道教从马钰开始便一改全真清修之风,逐渐也重视斋醮祈禳。当时全真斋醮科仪的目的,周立升先生认为有两种:一为了显示全真的“神迹”;二为度化弟子,发展道众。可见斋醮仪范,实系两头:一头系着民众,争取他们的信赖,树立全真威望;一头系着官府,争取官府的支持,寻找全真靠山。周立升甚至认为当时全真道教的“斋醮仪范仍属传统科仪,并未形成特有的斋醮。”这种说法似有不妥。全真道教正式进入楼观主持教事,乃在蒙古太宗八年(1236)全真掌教尹志平由燕京至楼观,令李志柔为楼观主持。李志柔后,由聂志真、庞宗文、梁一亮、刘合仑、朱教先等人主持楼观教事。金哀宗天兴年间,楼观遇兵乱,累代宏规,焚毁殆尽。陈国符在《道藏源流考》说:元太宗八年丙申,全真教主清和大师尹志平礼谒祖宫,同尘子李志柔亦侍行。时教门四方宿德,不召而集……尹志平即以状付李志柔,俾任其责。&楼观台虽然遭受如此大的劫难,但是楼观道流却护守道观,不肯离去。当时楼观遗址“其存者惟三门钟楼并二亭耳。”尹志平“遂议复兴”,当时护守其所不肯离去的住庙道士“张致坚状其旧业以献,乞为重建计。”所以说楼观台古老的法统以及所涉及的斋醮科仪经韵音乐并没有中断,这真是万幸中的万幸啊!尹志平重新复兴的楼观台“宾有馆,众有寮,焚诵有室。”古老的楼观道教重新仙乐缭绕,道炁长存了。明代的时候,楼观道教斋醮科仪经韵音乐十分昌盛,高道大德鼓琴赋诗已成风尚。明万历年间有全真道士姬东坡善鼓琴,通音律,主持教事,其人善讲《南华经》,《道藏源流考》说其人:“多自悟,诗时多出奇句。”神宗嘉其恬寂,锡(疑为赐)道经二藏,龙旗御杖幢幡十六,及瑞莲图并劳以玺书。再者,我们从全真斋醮经典、科仪仪式中能看到陕西地方戏曲、方言等文化痕迹。如《全真正韵》中的《小救苦》、《幽冥韵》、《干倒拐》等保留了陕西秦腔韵腔风格,又如《全真青玄祭炼铁罐施食全集·干倒拐》中就有这样一句词:寂寂寥寥无祭祀,烂烂缕缕受恓惶。“恓惶”是可怜的意思,这是陕、甘、晋等地的方言,尤其流行于陕西秦岭、关中一带。以上都可以说明,王重阳创立全真道教初期,其早期斋醮科仪以及科仪音乐受秦岭楼观道教影响。明清一直到解放初期,楼观台每年春东两季举办“全真丛林官学”,每学均开办“全真经韵”教学班,传播全真斋醮科仪经韵音乐,本世纪八十年代,笔者曾在楼观台跟随全国著名全真高功王嗣林、任法玖道长等学习全真高功学,古老的楼观道教仍然担负着延续全真传统经韵音乐以及斋醮科仪教育的重任。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吾问无为谓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