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奶牛长寿性和终身生产宝宝奶量标准最大的外貌特征

高产奶牛的生理特征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高产奶牛的生理特征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74.93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牛生产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奶牛生产工艺-工作总结范文网
全站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畜牧兽医
奶牛生产工艺
一. 生产工艺推进 1. 鲜奶的工艺流程:鲜奶→净乳→冷贮→标准→高温瞬间灭菌→无菌灌装封口→保鲜奶二,我国大型企业伊利生产工艺SWOT析
(1)奶牛饲养规模小、单产低、经济效益差。我国的原奶主要由个体养殖户生产,其原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7% ,并且,户养奶牛的饲养规模一般仅为2-3 头。(2)企业规模小、设备制造技术落后。中国乳制品工业发展时间短,真正的发展仅20 年历史,经济实力、技术装备水平、企业规模均不能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乳业装备整体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大约还有20 年差距。目前,乳品机械进口量占到50% ,国内乳品机械三化程度低、配套性差,尤其是通用关键机械上,离心机及乳品分离机械与国外差距大,品种少,性能差。(3)原料奶、乳制品质量参差不齐。我国目前个体养牛规模小,无法采用机械化挤奶,多为手工挤奶,因而造成原料奶质量不一致,影响产品质量。另外,我国鲜乳检测质量标准落后,以至乳制品的质量标准与国际乳品标准存在较大的差距。饲养管理2、奶牛饲养管理的科技水平较低现阶段我国奶牛规模化养殖程度不高,数仍采用传统落后的小生产方式,饲养防疫、用药等不规范、疫病防控意识薄弱、各奶牛养殖场的药房饲料仓库挤奶设备和生鲜乳贮存设施参差不齐、 养殖档案不健全、养殖场环境卫生较差,从而造成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奶牛淘汰率高,原料奶质量难以控制,质量不高进而奶制品质量安全难以保障。3、奶牛饲料存在安全隐患饲料品质直接影响牛奶安全。大中小饲料生产加工企业饲料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乳畜养殖场和奶牛生产合作社无自己的饲料基地,经过无公害或绿色认证的饲料基地就更少。一些建在蔬菜花卉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附近的奶牛合作社,甚至不顾农残可能超标的危险大量用废弃的菜叶和花枝喂奶牛。农村中千家万户饲喂的饲料更是千差万别。有的用配合饲料,有的用自配饲料,自配饲料品质更是难以保证。或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或由于科技素质太低,常常过量或随意使用各种添加剂导致安全隐患
1.种牛业供应不足2.奶牛饲料业开发研究力度较差3.牛奶包装业、奶业机械业设计能力不足4.兽医业专业水平较低 5.物流配送、销售和市场服务效率有待提高分布规模
我国乳制品区域分布差异性较大,呈现“南少北多”的局面,主要原因是生鲜乳产区主要集中在我国北方地区。这是因为,我国奶牛品种为荷斯坦奶牛,而荷斯坦奶牛喜凉怕热,在北方养殖荷斯坦奶牛产奶量高,发病率少。此外奶牛是食草型大牲畜,我国北方草原广阔,牧草充足饲养成本较低,尤其是新疆地区地域广阔,饲草料资源丰富,在天山、昆仑山、阿尔泰山和准噶尔、塔里木盆地周围都拥有大片优良的牧场。而新疆天然草场总面积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约20%,居全国第二位,世界著名的优良品种的牧草在新疆均有大面积野生分布。此外,新疆的气候、水质条件均非常适合高产荷斯坦奶牛的养殖,生产出来的生鲜乳受污染程度地。故新疆具有发展乳制品制造业得天独厚的的条件。饲养方式选择目前,我国的奶牛饲养主要以舍饲栓系饲养模式为主。散栏式管理是将自由牛床饲养和挤奶厅集中挤奶相结合的奶牛现代饲养工艺,它比栓系式管理更为复杂,优点:更加符合奶牛的自然和生理需要,使牛根据生理需要全天候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自由运动;奶牛的饲养工艺由精粗分开饲喂向精粗混合日粮饲喂方式转变,全混合日粮饲喂机械广泛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挤奶由人工挤奶、管道式挤奶向挤奶厅鱼骨式挤奶、转盘式挤奶转变,做到了奶牛饲养区和挤奶去的完全分开,保证了牛奶卫生质量。各地实践表明,可以利用养殖小区将分散的个体奶农集中起来,按统一服务、统一防疫、统一饲料配方、挤奶厅统一挤奶、统一牛奶销售的方式采用散栏式饲养模式。牛舍建设
而我国的奶牛养殖业仍处于小规模、大群体的分散经营状态。这种经营状态管理不科学、安全隐患大、单产水平低,很难应对市场风险,严重制约我市奶牛产业健康发展,致使我市出现了奶牛数量和养牛户数减少、企业收奶量逐渐减少、不养犊牛、奶户年龄段日益老化等突出问题。为遏制奶牛滑坡倒退局面,构筑稳固的产业基础,必须大力发展奶牛规模经营,从根本上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奶牛业的质量档次和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一,改进措施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扩大财源建设为目标,以乳品加工企业为龙头,采取政策扶持、市场运作、民营为主、部门服务的运作方式,建设奶牛规模养殖场和小区,发展规模经营,推动奶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我市奶牛现代化规模养殖进程。
二、发展模式(一)大户养殖模式。动员基础较好、有一定规模的奶牛养殖大户改扩建基础设施,扩大养殖规模。(二)小区模式。采取个人投资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融资,建设奶牛养殖小区,引导养殖户到小区养牛或奶农把奶牛送到小区托养,实行统一配种、统一防疫、统一供料、统一榨奶、统一销售和分户饲养、分户结算。(三)规模牧场模式。通过引导本地和域外有经济实力的致富能人投资或动员奶牛养殖户集资建设3000头以上的标准化奶牛规模养殖场。侧重抓好小区经营模式饲料和牧草1. 奶牛饲料包括粗饲料和精饲料2. 粗饲料包括牧草、青干草、青贮饲料和农作物秸秆及籽实类皮壳等。他们的营养特点是 含粗纤维较多、营养价值较低、比较难消化,但粗饲料体积大,价格便宜 ,来源丰富,对乳牛有饱腹感和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粗饲料中以牧草、青干草、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较高,并能提高乳牛的泌乳量和乳脂率,是乳牛良好的基础饲料。1/3奶牛日粮中的精饲料与大容积饲料相比,前者营养价值高,但价格昂贵。精料中的谷物一般占50%以上,介于精饲料就节约了粮食。目前奶牛业发达的国家都在力求减少奶牛日粮中的精料比例,以降低单位奶产品的精料消耗。奶牛的繁育过程引进各纯种牛纯繁、训化→各纯种牛与当地黄牛杂交→各杂交种互交→用纯种荷斯坦牛级进杂交→高代杂种相互横交→后代自群繁育→中国荷斯坦牛牧草青绿饲料是奶牛饲养中重要的饲料和日粮组成部分,在奶牛饲养中不可或缺。1、青绿饲料含有奶牛所需的丰富而完全的营养物质。2、适期刈割的青绿饲料,不仅粗纤维的含量低,而且粗纤维的消化率高,如欧洲菊苣在盛花期的粗纤维含量为14.5%,其消化率高达61%。3、青绿饲料柔嫩多汁,适口性好,能促进奶牛的食欲,不仅容易消化,而且有助消化的作用,奶牛特别喜食。4、饲喂青绿饲料可以提高产奶量,奶牛饲喂青绿饲料与单纯饲喂干草相比,牛奶的产量可以提高20%~30%。5、饲喂青绿饲料可以促进奶牛的健康;青绿饲料除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以防止营养缺乏病的发生外,还可以促进奶牛的代谢,防止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从而保持奶牛的健康。6、饲喂青绿饲料可以改善奶牛乳的品质,饲喂青绿饲料不仅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而且可以改进奶的风味,提高乳蛋白的含量。7、饲喂青绿饲料可以缓解奶牛的热应激,奶牛一般比较耐寒,但不耐热。8、饲喂青绿饲料可以使奶牛产奶高峰维持更长的时间。根据实践和试验的结果和总结,对优质牧草或饲料作物种植同奶牛青绿饲料的供应问题做如下介绍:1、奶牛饲养中优质牧草品种的选择奶牛饲养中可选择的牧草品种主要有:多年生牧草如欧洲菊苣、苜蓿、多年生黑麦草等,这些多年生牧草的优点在于一次种植可利用多年,并减少了每年栽培种植的麻烦和每次种植的人力物力投入,但存在种植当年产草量不高、当年提供青绿饲料数量少的问题;一年生牧草如墨西哥玉米、高丹草、法国苦菜、饲用甜菜和饲用胡萝卜等,这些一年生牧草的优点在于当年种植当年就可获得较高的鲜草产量,而且种植方式上可以多样化,同时更容易实现与其他作物的搭配种植,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和利用率,不足之处需年年购种种植;与一年生牧草特性相近的青饲玉米、青贮玉米以及饲用红薯等的种植也可以为奶牛提供青绿饲料,可以根据情况选择种植。2、奶牛饲养中优质牧草的种植方式在有奶牛专用饲料地的地方,可以种植多年生牧草为奶牛提供青绿饲料,也可以采取一年生牧草轮作的方式,来为奶牛提供青绿饲料,春季可种植如墨西哥玉米、高丹草、法国苦菜、饲用甜菜和饲用胡萝卜等,青绿饲料可一直供应到秋末,在秋末利用结束后再种植越年生的冬牧-70黑麦、小黑麦等,在早春为奶牛提供青绿饲料。在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种植的地方,为保证奶牛青绿饲料的供应,可以采取牧草与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轮作的方式,如可以用春种玉米待秋收后种植冬牧-70黑麦、小黑麦等牧草,也可以在秋播小麦等粮食作物的地块上,与春末夏初种植墨西哥玉米、高丹草、法国苦 菜等进行轮作。在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种植的地块上,除轮作外,可以开展牧草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间作,如在玉米地里可以间作法国苦菜、饲用甜菜和饲用胡萝卜等,在小麦田里间作高丹草、墨西哥玉米等。在树木林地间可以间作或套种多年生的牧草,如欧洲菊苣、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等,在树冠较小、遮阴不大的树间可以种植苜蓿、墨西哥玉米、法国苦菜等牧草。3、奶牛饲养中优质牧草种植的规划和供应平均计算,每头成年奶牛每天的青绿饲料需要量为50~60千克,全年共需2万千克,相当于种植1.5亩墨西哥玉米或法国苦菜的全年草产量,第二年的欧洲菊苣一亩地全年的产量,可以参照这一需要来制订奶牛青绿饲料的种植和供应计划。在制订计划时,还要考虑到可利用的青贮饲料数量、粗饲料的数量等因素,保证充足供应又不过多浪费,以提高种植的产出和效益。一、我国饲草缺口达1.2亿吨制约中国奶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是优质牧草极度缺乏,这已经成为各界奶业人士的普遍共识。以每头奶牛每天平均饲喂4公斤干草计算,我国1300万头奶牛一年需要约1900万吨干草。仔细分析我国牧草的生产和消费不难发现
3商品草严重缺乏。消费需要减去生产总量,可看出我国每年干草生产缺口达到1.2亿吨。可流通的商品草必将受到草食家畜养殖场的青睐。三、限制牧草业发展的因素1、土地。我国耕地异常短缺,在“保护粮食安全”和“种粮补贴”政策的影响下,牧草产业的基础――牧草种植越来越缺少。2、加工企业。我国牧草生产加工企业近400家,但多数企业的种植基地规模小或干脆没有,靠收购散户的草来加工,同时又没有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导致原料供应不稳。有条件养牛羊的农户一般自种自用,没条件养牛羊的农户更倾向种粮食。牧草加工企业普遍存在“远远吃不饱”的情况。3、流通。我国的草产品加工企业大多在西北地区,离奶牛主产区较远,运输成本高昂。去年年底,从国外进口的苜蓿干草产品2000多元一吨,而国产苜蓿运到奶牛主产区一吨也要2000多元。4、质量。我国牧草从品种、种植到加工、储存都还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以苜蓿为例,美国产苜蓿干草质量稳定,蛋白含量都在18%以上,其他指标如纤维素含量、水分等等都非常稳定,各批次之间差别不大,而国产苜蓿干草质量各批次之间不尽相同,蛋白含量在10%~16%之间大幅变动,其他指标变动也很大。2007年草荒,质量低的国产苜蓿都出现严重缺货。四、奶牛集中区域希望依靠国际草源,但严格的检疫规定使进草希望落空伴随我国大上快上的奶牛养殖项目而来的,是饲草的严重短缺。不少牧场都把眼光投向海外。美国是世界上的苜蓿草生产大国,每年可生产苜蓿草6500万吨左右,美国的苜蓿草出口到世界各地,包括日本和韩国。随着中国奶业的升温,不少美国草商也在研究准备进入中国市场。但饲草是生物体,中国已经饱受外来入侵生物之害,对进口生物体有很强的检疫监管条例。标准化优势及缺点随着现代化畜牧业的迅猛发展,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已成为了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大趋势,全国各地加大了奶牛小区建设投资力度,新建和扩建了大批标准化奶牛小区。进而使入驻标准化奶牛小区的奶牛,达到了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饲养管理水品,实现了产业化的饲养标准,但并不能说明奶牛小区不存在问题。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仅供广大奶牛小区管理者、畜牧科技工作人员参考。1优势1.1标准高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与资金扶持下,标准化奶牛小区全部采用彩钢结构建造,并配有宽敞的运动场、凉棚及奶站等附属设施。奶牛小区达到舍内地面稳固防滑,通风良好,附属设施易于清洗,机械设备运输方便,废弃物易于清理。1.2规模高标准化奶牛小区建成后,得到各地养殖户的一致好评,主动将其自家牛只入驻奶牛小区,改善人畜混居的生活环境。随着标准化奶牛小区的入驻率的提高,推动了奶牛规模化饲养的进程,达到了预期规划与设计的容纳头数。1.3饲养水平高入驻标准化奶牛小区的奶牛,将按照本小区的管理者及技术人员要求,统一设计饲养配方,科学化饲喂自家奶牛。在条件优越的地区,可采用全混合机械化挤奶挤奶作业是奶牛饲养管理中最繁重的劳动之一,占到整个劳动量的50%以上。随着我国奶牛饲养业的蓬勃发展、奶牛饲养组织方式的变革以及乳品加工业对奶源质量要求的提高,机械化集中挤奶站作业方式应运而生。建设机械化挤奶站,采用机械挤奶,可以提高挤奶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尤其是可以避免向牛奶中掺杂使假,控制细菌含量,从而大大提高原料牛奶的卫生质量,因此机械化挤奶站成为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奶牛饲养业保障食品安全、提高经济效益、但是机在着设备选型缺乏依据、配备方案不尽合理的问题,影响了机械化挤奶站的技术经济性能和奶牛户利益
2 机械化挤奶站设备选择的原则和依据
2.1 机械化挤奶站设备选择的原则
为使机械化挤奶站有效运行,实现预期效果,设备选择时应遵循如下5个主要原则:1)规划在先原则。应在充分调查产品、供应商和奶牛户的基础上,从投资数额、运行成本、技术水平、使用操作、计量效果和卫生质量保证等方面对设备进行分析论证,制定设备采购和配套规划,指导设备的合理选择,避免盲目性选择造成的损失;
2)高供应商资质原则。资质级别高的设备供应商具有专业知识全面、设备配备经验丰富、产品质量好技术性能水平高,企业经济实力强、诚信水平高、售后服务有保障等优势,从这里购置设备,可以减少逆向选择和搜寻成本。此外,应尽量从同一供应商购置设备,便于选型配套、价格优惠、安装调试、使用培训和售后服务。
3)因地制宜原则。机械化挤奶站设备选择,应根据气候条件确定设备配套方案,根据奶牛头数、牛舍结构确定设备的规模和型号。高寒地区的挤奶厅应配有供热装置,营造人、牛的舒适环境,确保挤奶作业的正常进行;
4)经济实用原则。机械化挤奶站设备选择应以经济实用为准则,根据自身经济实力确定设备技术性能档次,避免如下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只为减少投资、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选择技术性能、另部件质量差、售后服务没有保证的低档设备;二是追求先进水平,只为了好看、摆架势,但不适用;
5)整体系统性原则。应树立整体性和关联性思想,把挤奶机、牛奶冷却罐和挤奶厅供热装置作为一个系统,考虑三类设备在技术、经济和奶源卫生质量方面的相互联系,寻求配套方案的整体功能最大化。
2.2 机械化挤奶站设备选择的依据
从技术经济学的角度看,机械化挤奶站设备选择,实质上是项目投资可行性论证,即从若干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过程,依据是设备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性能。由于挤奶设备的用途是挤奶和冷却牛奶,因此必须考虑设备对奶源卫生质量的影响。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和体会,
1)投资数额。设备投资数额大小直接决定了机械化挤奶站的建设费用和投资者的承担能力,是衡量设备经济性能的重要指标。在其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投资少的设备;2)运行成本。运行成本是奶站建成后正常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人工、折旧、零部件及消耗材料、水电、煤炭等费用。在投资数额一定的情况下,运行成本直接决定着挤奶作业成本和奶源成本,进而影响乳品企业、奶站和奶牛户的利益;
3)操作方便性。操作方便性主要指设备使用、清洗整备和维护保养的难易程度,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设备应用的劳动强度和作业效率;
4)计量准确性。计量准确性反映了机械化挤奶设备对牛奶重量测定的准确程度,它直接影响奶牛户、奶站和乳品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公平交易关系;
5) 作业可靠性(故障率)。作业可靠性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维修费用、挤奶作业生产效率和奶源质量,进而影响挤奶站的经济效益和奶牛户对设备以至挤奶站的认可程度;
6)奶源卫生质量。奶源卫生质量直接关系到乳制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而影响乳品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影响乳品消费量和乳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品种结构(4)乳品新品种少,产品结构单一,液体奶消费量过低。目前,我国乳品虽已有较快发展,但与国外相比,在风味、品质、品种上差距比较大,2 中国奶牛、肉牛选育改良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中国奶牛选育改良面临的主要问题尽管近几年我国奶业发展速度很快,但总体上看,奶业在农业中依然是一个发展相对滞后的产业,基础还相当薄弱,具体体现在奶牛单产水平低、原料奶质量差、饲养管理水平低、奶牛良种率低、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疫病防疫体系不完善等许多方面。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国奶业的发展空间大、潜力大,后发优势明显。为了全面提高我国奶业科技成就,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奶牛育种工作与世界先进水平有着明显的差距,加强对奶牛群体遗传改良的成效、良种2/6资源现状、奶牛品种总体生产水平、优秀种牛的遗传素质和性能等方面的重视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奶牛育种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奶业的发展在我国长期没有受到应用的重视,因此奶牛品种改良工作指导思想不明确,缺乏稳定的育种目标、长期的改良方案、系统成熟的技术、高效的运行机制,致使全国奶牛生产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限制了奶业的发展。(2)奶牛群中良种覆盖率很低,对我国480万头奶牛进行统计,真正纯种的荷斯坦奶牛仅有1/4,其他多为低产的改良牛,甚至未经改良的土种牛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前几年效果较好的“冷配”改良工作出现滑坡和停滞。在牛奶总产量中,大部分是依赖低产牛生产的,饲养低产牛不仅浪费了资源,也导致了牧区生态的进一步恶化。(3)我国始终未建成科学、规范的良种奶牛繁育体系,一些已被发达国家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选育改良技术,诸如生产性能测定、后裔测定、品种登记等技术措施尚未得到完全实施,因此奶牛群整体的遗传改良进展迟缓。(4)我国迄今尚未形成自主培育和选育优秀种公牛的能力,因此多年来用于牛群品种改良的种公牛主要依赖国外引进,而国外引进的未经验证的青年公牛其改良效果有限,使得我国的奶牛群的遗传改良受到很大制约。(5)长期以来,我国奶牛生产管理体制不合理。在这种体制下,奶牛群体遗传改良组织不健全,机制不完善,致使我国牛群中存在着优良的种质也难被发掘,即使发掘了也很难在改良低产牛中发挥作用。4.1 奶牛选育改良的基本方略针对我国奶牛的问题和差距,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实现我国奶业和奶牛育种持续发展的基本方略,仍然是扎扎实实地做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的基础工作,将我国荷斯坦奶牛选育成遗传素质稳定、良种覆盖率大、生产性能高、体质健壮、体型外貌良好、适应性强、利用年限长的奶牛群体,以适应我国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第一,需要制定国家奶牛品种改良长期发展规划,其中应包括相应的种质管理法规,对种公牛站和良种场的规划、审批和管理制度,制定宏观的奶牛育种目标和牛群遗传改良方案,资助奶牛遗传改良基础工作。第二,应摆脱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重数量、轻质量、不讲效率”的弊病,在稳定目前并不算少的奶牛总规模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奶牛群体的整体遗传水平,在奶牛群的质量上下功夫。一方面系统地实施牛群遗传改良选育技术、改良中低产牛,使牛群平均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建立高产奶牛繁育体系,有目的地培育奶牛育种核心群,为我国奶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第三,建立一条非常清晰的、先进的奶牛群体选育提高的技术路线,通过生产性能测定、良种登记、公牛后裔测定与遗传评定、广泛应用人工授精等繁殖生物技术,培育和选育优秀种公牛,带动全群的遗传改良。第四,继续扩大奶业国际交流与合作,依靠国际先进的科技力量强化我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实施效果,探寻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奶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全面开展合作。第五,深入开展奶牛育种科研工作,应用分子生物技术、胚胎工程技术等来提高奶牛群体遗传改良和高产奶牛繁育的效率,同时针对我国不同地区的条件和需求培育几个奶牛新品系。
奶牛品种的比较和选择中国主要奶牛品种的比较1. 科尔沁牛(1) 外貌特征:被毛为黄(红)白花,白头,体格粗壮,胸宽深,四肢端正,后驱及乳房发 育良好,乳头分布均匀(2) 生产性能:母牛280天产奶3200千克,乳脂率4.17%,高产牛可达4643千克。在自然 放牧条件下120天产奶1256千克2. 三河牛(1) 外貌特征:身躯高大、结实,骨骼粗壮,被色多为红(黄)白花,花片分明,头白 色或额部有白斑,四肢膝关节以下、腹下及尾帚呈白色(2) 生产性能:产奶量平均为2500千克,乳脂率4.1%,乳干物质12.5%。核心群产奶 量为千克,个别高产可达8000千克以上(3) 繁殖性能:三河母牛一般20~24月龄初配,终生可繁殖10胎以上。该牛种耐粗饲、 宜牧,能适应严寒环境,抗病力强。3. 新疆褐牛(1) 外貌特征:身躯见状,头清秀,被毛为深浅不一的褐色,成年公牛体重为951千克, 母牛为431千克(2) 生产性能:在舍饲条件下,新疆褐牛平均产奶量为千克,乳脂率 4.03%~4.08%,乳干物质13.45%(3) 适应性能:该牛适应性好,抗病力强,在草场放牧可耐受严寒和酷暑环境。4. 草原红牛(1) 外貌特征:被毛为紫红色或红色,体格中等,乳房发育较好,成年公牛体重700~00 千克,母牛为450~500千克(2) 生产性能:在放牧加补饲的条件下,平均产奶量为千克,乳脂率4.0%5. 中国荷斯坦牛原称中国黑白花牛(1) 外貌特征:中国荷斯坦牛多为乳用型,体质细致结实,结构匀称,毛色为黑白相间。 乳房附着良好,质地柔软,乳静脉明显,乳头大小、分布适中。(2) 伸长性能:成母牛平均产奶量为4774千克,平均乳脂率在3.4%以上,其中育种水 平较高的京、沪、津等市达7006千克左右,个别高产牛群产奶量已超过8000千克。总体上,北方地区产奶量较高,平均为千克6. 中国西门塔尔牛(1) 外貌特征:体躯深宽高大,结构匀称,体质结实,肌肉发达,行动灵活,被毛光亮, 毛色为红(黄)白花,乳房发育良好,成年公牛体重850~1000千克,母牛550~650千克(2) 生产性能:育种核心群2178头平均产奶量为4300千克,乳脂率4.03%,最高个体产奶量达11740千克,乳脂率4.0%,具有适应性强,耐高温,耐粗饲,寿命长等特点,深受各地群众欢迎
上一篇: 下一篇: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荷斯坦奶牛体型特征和功能寿命、305天奶量、产犊间隔关系的研究--硕士论文下载
当前位置:----
博硕论文分类列表
荷斯坦奶牛体型特征和功能寿命、305天奶量、产犊间隔关系的研究
&&&&&论文目录
符号说明第1-8页中文摘要第8-10页英文摘要第10-12页1&引言第12-23页&&&·奶牛体型评定技术第12-13页&&&·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9页&&&&&·奶牛体型外貌和寿命关系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奶牛体型外貌和产奶量关系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奶牛体型外貌和产犊间隔关系的研究进展第17-19页&&&·奶牛育种中常用的遗传统计分析方法第19-22页&&&&&·动物模型(Animal&Model)的应用第19-20页&&&&&·方差组分估计方法第20-22页&&&·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2&数据来源与方法第23-34页&&&·数据来源第23页&&&·数据转换与整理第23页&&&·固定效应水平的划分第23-25页&&&&&·场、年、季的确定第23-24页&&&&&·数据结构第24-25页&&&·统计分析模型第25-27页&&&&&·体型特征对功能寿命的影响分析模型第25-26页&&&&&·体型特征对&305&天奶量分析模型第26页&&&&&·体型特征对产犊间隔的影响分析模型第26-27页&&&&&·方差组分估计-动物模型第27页&&&·方差组分估计-REML&法第27-34页&&&·遗传参数估计的应用软件第34页3&结果与分析第34-45页&&&·奶牛体型特征对功能寿命的影响第36-39页&&&·奶牛体型特征同&305&天产奶量的关系第39-42页&&&·奶牛体型特征同产犊间隔的关系第42-45页4&讨论第45-49页&&&·自变量的筛选第45-46页&&&·本研究结果与既有研究结果的比较第46-49页&&&&&·奶牛的功能寿命第46-47页&&&&&·奶牛的&305&天产奶量第47-48页&&&&&·奶牛的产犊间隔第48-49页5&结论第49-51页参考文献第51-59页致谢第59-60页个人简介第60页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0页
论文编号BS1345757,这篇论文共60页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1元。&&&&&&&&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0元 。
我还不是会员,我要!
会员下载论文更优惠!还送钱!
我只需要这一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您可能感兴趣的论文
论文标题页数级别 58页硕士论文46页硕士论文65页硕士论文106页博士论文49页硕士论文59页硕士论文108页博士论文58页硕士论文78页硕士论文105页硕士论文45页硕士论文50页硕士论文76页硕士论文62页硕士论文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 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生儿奶量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