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监测 血脂试剂肝的去路有哪些,在细胞内 供能,在肝胀合成 他

生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生物化学复习题-海文库
全站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从业资格考试
生物化学复习题
生物化学课后复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茚三酮反应是( C )的呈色反应?A、核苷酸
D、甘油三酯2、下列哪项与蛋白质的变性无关?
AA、 肽键断裂
B、氢键被破坏C、 离子键被破坏
D、疏水键被破坏3、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作用力是(
D、肽键4、从组织提取液中沉淀蛋白质而又不使之变性的方法是加入(
A )A、硫酸铵
B、三氯醋酸
D、乙醇5、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B
)A、一级结构改变
B、空间构象破坏
C、肽键的断裂
D、蛋白质水解6、 核酸的组成单位之间的主要连接键是(
B )A、肽键
B、磷酸二酯键
D、氢键7、磷酸二酯键存在于(
)分子中。A、蛋白质
D、糖原8、核酸彻底水解产物不会有( B
)A、嘌呤碱
D、核糖9、下列哪种碱基通常只存在于mRNA而不存在于DNA中?(
D )A、腺嘌呤
D、尿嘧啶10、酶促反应中决定酶专一性的部分是(
C、辅酶或辅基
D、金属离子11、能替代酶的底物而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从而抑制酶活性的物质称( A
)A、竞争性抑制剂
B、反竞争性抑制剂C、非竞争性抑制剂
D、不可逆抑制剂12、全酶是指( C)A、酶―底物复合物
B、酶―抑制剂复合物C、酶蛋白―辅助因子复合物
D、酶―别构剂复合物13、呼吸链中除了(
)外都是蛋白质类的物质。A、细胞色素b
C、细胞色素c
D、Fe?S14、 磺胺类药物的类似物是:
( C )A. 四氢叶酸
B. 二氢叶酸
C. 对氨基苯甲酸
D. 叶酸15、 维生素D3的主要活性形式是:
( C )A. 25-(OH)-D3
B. 1-(OH)-D3
C . 1,25-(OH)2-D3
D. 1,24-(OH)2-D317、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不包括: DA.底物浓度
B.酶的浓度
C.反应环境的pH和温度;
D.酶原的浓度18、含有维生素B1的辅酶是
D.CoA19、维生素B2是下列哪种辅酶的组成成分?
D. FAD20、下列化合物中除(
)外都是呼吸链的组成成分。A、CoQ
C、铁硫蛋白
D、CoA21、真核生物呼吸链的存在部位是( B )A、细胞质
D、微粒体22、在三羧酸循环中,下列哪一个阶段发生了底物水平磷酸化?( C )A、苹果酸→草酰乙酸
B、α-酮戊二酸→琥珀酸C、琥珀酸→延胡索酸
D、延胡索酸→苹果酸23、糖异生途径中哪一种酶代替糖酵解的己糖激酶?(
C )A、果糖二磷酸酶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C、葡萄糖-6-磷酸酶
D、磷酸化酶24、磷酸戊糖途径的意义在于产生( B
)的同时产生核苷酸合成原料――5P核糖。A、NAD+
B、NADPH+H+
D、FADH225、肌糖原分解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因为( B )A、肌肉组织是贮存糖原的器官
B、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C、肌肉组织缺乏磷酸化酶
D、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激酶26、下列哪项是脂肪酸β氧化过程中不需要的。( B )A、HSCoA
B、磷酸化酶
D、NAD+27、体内产生过多酮体意味着( C )A、肝功能不好
B、肝中脂肪代谢受阻C、糖的供应不足或糖代谢受阻
D、脂肪摄食过多28、正常人空腹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脂蛋白是(
D、HDL29、长期饥饿时尿中含量增高的物质是( D
)A.葡萄糖
D.酮体30、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下列哪一种化合物会在哺乳动物肌肉组织中积累?(
)A、丙酮酸
D、酮体31、除哪个外均为血脂的成分(
D、甘油三酯32、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是( C
)A、HMGCoA 合成酶
B、HMGCoA 裂解酶C、HMGCoA 还原酶
D、甲羟戊激酶33. 血浆中脂类物质的运输形式是( A
D.核蛋白34.人体内嘌呤碱基分解的终产物是
D.尿酸35、半保留复制是(
) 的过程。A、合成DNA
B、合成RNA
C、合成蛋白质
D、合成核酸36、 DNA损伤后发生变化的是( D )A、DNA的碱基序列
B、遗传密码
C、多肽链上的氨基酸
D、 以上都有可能37、脑中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
)A、合成谷氨酰胺
B、合成尿素
C、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D、扩散入血38、肝功能下降后体内哪个物质增多而致脑组织中毒( B)A、尿素
D、氨39、蛋白质的哪一营养作用可被糖或脂肪代替( D
)A、构成组织结构的材料
B、维持组织蛋白的更新C、执行各种特殊功能
D、氧化供能40、体内很多重要物质合成所需要的甲基直接来源主要是( B )A、同型半胱氨酸
B、S-腺苷甲硫氨酸
C、甲硫氨酸
D、半胱氨酸41、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必需氨基酸的种类
B、必需氨基酸的数量C、必需氨基酸的比例
D、以上都是42、长期饥饿条件下血糖主要来自(A )A、 糖原分解
B、糖原合成
C、肠道吸收
D、 糖异生43.
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 CA.核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
B.碱基相同,核糖不同C.部分碱基不同,核糖不同
D.碱基不同,核糖相同44、体内ATP主要由( C )产生A、糖原分解
C、糖有氧氧化
D、磷酸戊糖途径45、DNA变性是指 CA.分子中3',5'-磷酸二酯键断裂
B.产生游离核苷酸C.链间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
D.多核苷酸链形成超螺旋46、 DNA两链间氢键是( B
)A.G-C间为两对
B.G-C间为三对
C.A-T间为三对D.A-C间为三对47、核酸溶液的紫外吸收峰在波长多少nm处 AA.260nm
D.240nm48、DNA二级结构中,互补碱基的配对规律是:
BA. A-G,T-C
B. G-C,T-A
C. A-C,G-T
D. A-T,G-U49、组成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BA. 多核苷酸
B. 单核苷酸
C. 含氮碱基
D. 磷酸和核糖50、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DA.半保留复制
B.两条子链均连续合成C.有DNA连接酶参加
D.以四种dNTP为原料51、复制时松解DNA解链产生的扭曲张力需(
D )酶。A、引物酶
D、拓扑异构酶52、催化tRNA携带氨基酸的酶是(
)A、转肽酶
B、氨基酰-tRNA合成酶C、氨基酰-tRNA水解酶
D、蛋白质合成酶53、核糖体是( A
)A、合成肽链的场所
B、合成RNA的场所C、合成DNA的场所
D、合成核酸的场所54、翻译的模板是( D
)A、DNA双链
B、DNA编码链
C、DNA模板链
D、mRNA55、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称(A )A、 逆转录
D、 翻译56、脂溶性的胆红素在肝中转变成水溶性的形式,主要是通过 (
C )A、与硫酸结合
B、与甘氨酸结合
C、与葡糖醛酸结合
D、与乙酰基结合57、肝脏生物转化的反应不包括
AA. 转氨基反应
B. 氧化、还原反应
C. 水解反应
D.结合反应58、DNA复制中的引物是:
BA、由DNA为模板合成的DNA片段
B、由RNA为模板合成的DNA片段C、由DNA为模板合成的RNA片段
D、由RNA为模板合成的RNA片段59、 中心法则阐明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式是
DA、蛋白质→RNA→DNA
B、RNA→DNA→蛋白质C、RNA→蛋白质→DNA
D、DNA→RNA→蛋白质60、与mRNA上ACG密码子相应的tRNA反密码是: DA、UGC
D、CGU61、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是:A、rRNA
C、核蛋白体
D、mRNA62、肝脏进行生物转化时活性硫酸供体是
CA、半胱氨酸
D、胱氨酸63、蛋白质合成时,氨基酸的被活化部位是
CA、α羧基
C、α羧基与α氨基同时活化
D、其他基团64、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mRNA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原因是它带有
AA.蛋白质生物合成的遗传信息
B.氨基酸C.高能键
D.识别密码的结构65、以RNA为模板的是(
D )A、DNA聚合酶
B、RNA聚合酶
C、DNA连接酶
D、逆转录酶66、DNA二级结构中的碱基互补法则是(
D、C-A67、胆红素在血中的主要运输形式(
)A、胆素原
B、胆红素-清蛋白
C、甘氨胆红素
D、葡萄糖醛酸胆红素酯68、冈崎片段产生的原因是:CA、DNA复制速度太快
B、 RNA引物存在C、复制与解链方向不同
D、复制中DNA有缠绕打结现象69、点突变引起的后果是: CA、DNA复制停顿
B、转录终止
C、氨基酸读码可改变
D、氨基酸缺失70、合成DNA的原料是: AA.dAMP dGMP dCMP dTMP
B.dATP dGTP dCTP dTTPC.AMP GMP CMP TMP
D.ATP GTP CTP UTP71、复制中的RNA引物的作用是: DA、使DNA-pol活化
B、解开DNA双链C、提供5'-P合成DNA链
D、提供3'-OH合成DNA链72、识别转录起始点的是:DA、ρ因子
C、RNA聚合酶的a亚基
D、σ因子73、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核心酶的组成是:AA、α2ββ'
B、α2β'σ
D、ασβ74、谷丙转氨酶在哪个器官含量最高(A )A、肝
D、肾75、原核生物参与转录起始的酶是: DA、解链酶
C、RNA聚合酶核心酶
D、RNA聚合酶全酶76、生物体编码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个数
D.6477、使蛋白质保持稳定的因素是(
C )A、溶解度增加
B、不易被蛋白酶水解
C. 水化膜和同种电荷
D.粘度下降78、 RNA和DNA共有的成分是 BA.D-核糖
D.D-2-脱氧核糖79.乳酸脱氢酶的同工酶有几种 BA.2
D.580、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C.磷酸二酯键
D.氢键(二)多选题:1、体内氨的代谢去路有(
ABC )A、合成嘌呤碱
B、合成非必需氨基酸C、合成尿素
D、合成胆固醇2、人体内以乙酰CoA为原料可以合成(
)A、胆固醇
B、维生素B12
D、糖原3、血浆脂蛋白通常都含有(
)A、载脂蛋白
D、甘油三酯4、关于三羧酸循环正确的说法有:ACA、三羧酸循环是不可逆的循环
B、是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通路C、是体内能量产生的主要方式
D、在线粒体内进行5、使血糖升高的激素有(
BCD )A. 胰岛素
B. 胰高血糖素
C. 肾上腺素
D. 糖皮质激素6、酮体包括(
)A、乙酰乙酸
B、β―羟丁酸
D、丙酮7、衡量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要考虑(
)A、必需氨基酸的种类
B、 必需氨基酸的含量C、非必需氨基酸的种类
D、非必需氨基酸含量8、拓扑异构酶(
)A.DNA复制时需要
B.转录时不需要C.松解DNA解链时产生的扭曲张力
D.以上都正确9、蛋白质生成过程中需要哪些物质参加 (
D、GTP10、下列哪些是必需氨基酸( AD
)A、苯丙氨酸
二、判断题1.生物体内只有蛋白质中才含有氨基酸。 ×2.原核生物RNA 聚合酶不需要引物就能直接启动RNA 链的延长。√3.所有的蛋白质都具有四级结构。×4.酶原激活过程实际就是酶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5.尿素在肝脏的线粒体内生成。×6.无论递氢体还是递电子体都可以起传递氢的作用。×7.酶原激活作用是不可逆的。√8.在原核生物中,转录完成后,翻译才开始进行。×9、变性的蛋白质都会沉淀和凝固。×10、蛋白质的变性是由于肽键的断裂引起高级结构的变化所致。 ×11、几乎所有的 tRNA 都有三叶草型的二级结构。 √12、酶原的激活只涉及到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变化。 ×13、增加底物浓度可以抵消竞争性抑制作用。 ×14、同工酶是一组结构和功能均相同的酶。×15、对于结合蛋白酶而言,全酶=酶蛋白+辅助因子。√16、生物体中 ATP 的主要来源是通过氧化磷酸化而产生。×17、辅酶 Q 不是蛋白质,是有传递氢原子功能的醌类化合物。
√18、在真核生物细胞内,呼吸链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19、1mol 葡萄糖经糖酵解过程可在体内产生 3molATP。 ×20、糖酵解的生理意义主要是:在缺氧的条件下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21、乙酰 CoA 是脂肪酸β-氧化的终产物,也是脂肪酸生物合成的原料。√22、磷脂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是在生物体内氧化供能。
×23、转氨酶的种类虽多,但其辅酶只有一种,即磷酸吡哆醛,它是维生素 B6 的磷酸酯。
√24、肾脏是合成尿素的主要器官。
×25、氨基酸代谢库中的氨基酸大部分用于合成蛋白质,一部分可以作为能源。 √26、真核生物中,经转录和加工后形成的成熟 mRNA,在其 5'-端有“帽子”结构。 √27、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是从 mRNA 的 3'-端向 5'-端翻译的。
×28、胆固醇在体内可转化为胆汁酸、VitD3及胆色素。×29、溶血性黄疸时血清中结合胆红素不会增加。√30、同工酶是指一种酶同时具有多种功能。 ×三、 填空题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蛋白质中氨基酸之间连接方式是3.使50%DNA变性的温度称为表示,其大小与
含量有关系。4.DNA二级结构是DNA二级结构的键是5.根据其溶解性的不同,维生素可分为____水溶性维生素____和____脂溶性维生素____。6.抗干眼病维生素是____维生素A____。7.调节钙、磷代谢的维生素是____维生素D1____,其活性形式是___25-二羟维生素D3_。89._血糖的来源有_____食物吸收______、_______糖原分解_____、______非糖物质的转化______ 三条途径。10.糖有氧氧化的细胞定位是______线粒体______,其主要生理意义是____为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________。11.酮体在肝脏生成后,由____血液____运输至_____肝外组织____氧化利用。12、血浆中的脂类统称为___血脂__,它包括__磷脂___、___糖脂___、____固醇__、___类固醇__及___甘油三酯___。13.糖原合成过程的关键酶是,糖原分解过程的关键酶是酸化酶
。14.胆固醇生物合成的关键酶是___HMGCoA还原酶_____。16.酮体包括____乙酰乙酸____、____β羟丁酸____和____丙酮____。15.胆固醇在肝中的主要代谢去路是______在肝内转化为胆汁酸经肠道排出体外______。17.体内氨的主要代谢去向是在_______肝脏_____合成______尿素______经肾排出。18.体内胆固醇合成的原料是合成胆固醇能力最强的器官是脏
。19.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产物是__尿酸____。20.痛风症是由于___蛋白质___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常用___营养___治疗。21.核苷酸合成所需的戊糖来自糖的___磷酸戊糖___代谢途径。22.DNA复制时新链合成的方向是从______3’______端到_____5’______端。23.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称为______逆转录______。催化的酶是______反转录酶_______。24.随从链复制过程中出现的不连续片段称为____冈崎片段____,由___连接酶___连接成单链DNA。25.以亲代____DNA____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称_______DNA的复制______。26.一个密码子由个核苷酸组成。27.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核心酶由28.三联体密码共有_____64____个,其中______61___个代表种氨基酸。29.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mRNA的阅读方向是从’端到’端。30.胆色素包括_____胆绿素_____、____胆红素____、____胆素原____、和___胆素______。31.胆汁酸是以________胆固醇____为原料在_____肝脏_______中合成的。32.非营养物质的第一相反应包括____氧化_____、_____还原____、_____水解_____。
四、名词解释: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氨基酸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2、肽键;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综合而形成的酰胺键叫肽键。 蛋白质的变性;40、pI;等电点,即溶液中正负电荷相等,净电荷为零时的PH值。3、DNA的Tm值;Tm值就是DNA熔解温度,指把DNA的双螺旋结构降解一半时的温度。不同序列的DNA,Tm值不同。DNA中G-C含量越高,Tm值越高,成正比关系。5、DNA一级结构;所谓的DNA的一级结构,就是指4种脱氧核苷酸的链接及排列顺序,表示了该DNA分子的化学构成。6、DNA变性;DNA双链间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变成单链的过程。7、酶;一种有机的胶状物质,由蛋白质组成,对于生物化学变化起催化作用,发酵就是靠它的作用。8、同工酶;指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9、酶原及酶原激活;在细胞中合成或初分泌时酶的无活性的前体称作酶原。由无活性的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酶的过程称酶原激活。10、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基团在酶分子表面的一定区域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直接参与了将作用物转变为产物的反应过程,这个区域叫酶的活性中心。11、竞争性抑制;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阻碍酶与底物结合形成中间产物,这种抑制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
12、呼吸链;由递氢体和递电子体按一定排列顺序组成的连锁反应体系,它与细胞摄取氧有关,所以叫呼吸链。13、底物水平磷酸化; 底物在脱氢脱水的过程中,分子内部能量重新排布,形成高能磷酸键,并将其能量直接交给ADP生成ATP的过程。14、氧化磷酸化;是代谢物脱氢经呼吸链传给氧生成水释放能量的同时,偶联ADP磷酸化为ATP的反应过程。15、P/O比值;每消耗1mol氧原子所消耗无机磷的摩尔数。通过P/O比值测定可推测出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16、糖酵解;糖酵解是指糖原或葡萄糖在缺氧条件下,分解为乳酸和产生少量能量的过程。17、糖异生;糖异生是指由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18、糖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19、糖原分解与合成;由单糖合成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原合成;糖原分解成葡萄糖的过
程称糖原分解。20、血糖;血液中的单糖,主要是葡萄糖21、脂肪动员;脂库中贮存的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以供其他组织利用和过程称为脂肪动员。22、血脂;血浆中脂类的总称。主要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23、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正常产物。24、必需氨基酸;机体正常生长所需,但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提供的氨基酸。包括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和缬氨酸。
25、蛋白质的腐败作用;指在肠道中未经彻底消化的蛋白质,多肽和未经吸收的氨基酸受肠道细菌体内多种酶的作用,发生质变,成为腐败作用。26、蛋白质营养互补作用;将不同种类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可以相互补充所缺少的必需氨基酸,从而提高其营养价值,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27、一碳单位;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生成的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28、转氨基作用;是指由氨基转移酶催化,将氨基酸的α- 氨基转移到一个α- 酮酸的羰 基位置上,生成相应的α-酮酸和一个新的α-氨基酸。该过程只发生氨基转移,不产生游离的NH3。29、联合脱氨基作用;氨基酸首先与α-酮戊二酸在转氨酶作用下生成相应的α-酮酸和谷氨酸,谷氨酸再经L-谷氨酸脱氢酶作用,脱去氨基而生成α-酮戊二酸的过程。30、反转录;反转录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也可称为逆转录。31、半保留复制;在DNA复制过程中,2条多核苷酸链之间的氢键断裂,然后以每一条单链作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的原则,合成新的互补链,这样新合成的2个子代DNA分子的碱基顺序与原来的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每个子代DNA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32、转录;在生物细胞内又以DNA为模板合成与DNA某段核苷酸顺序互补的RNA分子,即将遗传信息传递到RNA分子中的过程称为转录。33、遗传密码;)mRNA分子中每三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一组,在蛋白质翻译合成时代表一个特定的氨基酸,这种核苷酸三联体称为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遗传密码子、三联体密码,遗传密码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顺序的核苷酸顺序。34、翻译;以mRNA为模板,按照其核苷酸顺序所组成的密码子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称为翻译。35、生物转化;是指外源化学物在机体内经多种酶催化的代谢转化。生物转化是机体对外源化学物处置的重要的环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36、非营养物质;既不能构成组织细胞的结构成分,又不能氧化供能,有的还对人体有一定的生物学效应或毒性作用的物质37、结合胆红素;胆红素在肝微粒体中与葡糖醛酸结合生成的葡糖醛酸胆红素称为结合胆红素,它水溶性大,易从尿中排出。38、胆色素;一种生物色素,是某些卟啉(porphyrin)代谢中形成的黄色、绿色、红色或褐色非金属化合物系列之一。除出现於兽类的胆色素中以外,无脊椎动物、低等脊椎动物、红藻和绿色植物中也有这种色素类。它不仅给动物体某些部位或其产物以不同的颜色,而且也是绿色植物光周期中不可缺少的,也是红藻光合作用过程中的附助色素。39、黄疸;黄疸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是一种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某些肝脏病、胆囊病和血液病经常会引发黄疸的症状。通常,血液的胆红素浓度高于2-3mg/dL(34-51)时,这些部份便会出现肉眼可辨别的颜色。五、问答题
1.蛋白质变性后有哪些改变?答:1、蛋白2-4级空间结构受到破坏,由有序结构变成松散的链状结构;2、蛋白溶解度变低;3、因为空间构象的变化,导致了生物学活性的散失。
2.两类核酸的分子组成及结构单位有何不同?答:脱氧核糖核酸(DNA)多为双链的双螺旋结构,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酸(RNA)为单链结构,其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3.酶的作用特点有哪些?答:1.在酶促反应中,酶作为高效催化剂,使得反应以极快的速度或在一般情况无法反应的条件下进行。(高效性)酶促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2.酶的特异性是指酶对底物的选择性,有以下三种类型:(1.)绝对特异性 酶只作用于特定结构的底物,生成一种特定结构的产物。如淀粉酶只作用淀粉。(2.)相对特异性 酶可作用于一类化合物或一种化学键。例如磷酸酶可作用于所有含磷酸酯键的化合物。(3.)立体异构特异性 一种产仅作用于立体异构体中的一种。例如L-乳酸脱氢酶只作用于L-乳酸,而对D-乳酸不起催物作用。3.酶活性的可调节性酶是生物体的组成成份,和体内其他物质一样,不断在体内新陈代谢,酶的催化活性也受多方面的调控。4.酶活性的不稳定性酶是蛋白质,酶促反应要求一定的pH、温度等温和的条件,强酸、强碱、有机溶剂、重金属盐、高温、紫外线、剧烈震荡等任何使蛋白质变性的理化因素都可能使酶变性而失去其催化活性。
4.简述胆固醇的合成、转化和排泄。答:胆固醇在人体内不能彻底分解,因此胆固醇在体内的代谢除了与磷脂组成复合物以构成细胞的各种膜性结构外,胆固醇在体内可以转变为多种固醇类物质。如胆固醇在肾上腺皮质活性腺中可转变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在肝脏和肠粘膜中可以使胆固醇转变为脱氢胆固醇,输送到皮肤储存。经紫外线照射再转变为维生素D。肝脏还能将胆固醇砖面成胆汁酸盐,胆汁酸盐能帮助胆固醇溶于胆汁而排入肠腔,胆固醇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还原成类固醇排出体外。 5.简述NADH氧化呼吸链的组成以及排列顺序。答:NADH呼吸链由复合物I(NADH-Q还原酶)、复合物II(琥珀酸-Q)复合物III(Q-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物IV(细胞色素c氧化酶)NADH呼吸链中有3个氧化磷酸化部位,分别为NADH―CoQ、Cytb―Cytc1、Cyta,a3―O2。 NADH呼吸链的电子传递顺序是:NADH―CoQ―cyt b―cyt C1―Cyt C―cyt aa3―氧。 6.简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答:1、产生大量的NADPH,为细胞的各种合成反应提供还原剂(力),比如参与脂肪酸和固醇类物质的合成。2、在红细胞中保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防止膜脂过氧化; 维持血红素中的Fe2+;)(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症――贫血病)3、该途径的中间产物为许多物质的合成提供原料,如: 5-P-核糖 核苷酸
4-P-赤藓糖 芳香族氨基酸4、非氧化重排阶段的一系列中间产物及酶类与光合作用中卡尔文循环的大多数中间产物和酶相同,因而磷酸戊糖途径可与光合作用联系起来,并实现某些单糖间的互变。5、PPP途径是由葡萄糖直接氧化起始的可单独进行氧化分解的途径。因此可以和EMP、TCA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增加机体的适应能力磷酸戊糖途径指机体某些组织(如肝、脂肪组织等)以6-磷酸葡萄糖为起始物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谢生成磷酸戊糖为中间代谢物的过程,又称为磷酸已糖旁路。7.试述何谓血糖,其来源及去路是什么?答: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空腹时血糖浓度为3.61~6.11mmol/L。血糖恒定的主要意义是保证中枢神经的供能。脑细胞所需的能量几乎完全直接来自血糖。血糖浓度之所以能维持相对恒定,是由于其来源与去路能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1.血糖来源(1)糖类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入血,这是血糖最主要的来源。(2)肝糖原分解:短期饥饿后,肝中储存的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3)糖异生作用:在较长时间饥饿后,氨基酸、甘油等非糖物质在肝内合成葡萄糖。(4)其他单糖的转化。2.血糖去路(1)氧化分解:葡萄糖在组织细胞中通过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产生ATP,为细胞代谢供给能量,此为血糖的主要去路。(2)合成糖原:进食后,肝和肌肉等组织将葡萄糖合成糖原以储存。(3)转化成非糖物质:转化为甘油、脂肪酸以合成脂肪;转化为氨基酸以合成蛋白质。(4)转变成其他糖或糖衍生物,如核糖、脱氧核糖、氨基多糖等。(5)血糖浓度高于肾阈(8.9~9.9mmol/L,160~180mg/dl)时可随尿排出一部分。8.简述酮体合成的原料和部位、利用的器官以及其生理意义。答: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肝脏具有较强的合成酮体的酶系,但却缺乏利用酮体的酶系。 酮体是脂肪分解的产物。在饥饿期间酮体是包括脑在内的许多组织的燃料,因此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酮体其重要性在于,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除葡萄糖和酮体外的物质无法进入脑为脑组织提供能量。饥饿时酮体可占脑能量来源的25%-75%。
酮体过多会导致中毒。避免酮体过多产生,就必须充分保证糖供给。①正常情况下,酮体是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形式②在饥饿或糖供给不足情况下,为心、脑等重要器官提供必要的能源③酮体利用的增加可减少糖的利用,有利于维持血糖水平恒定,节省蛋白质的消耗 9.简述血氨的来源和去路。答:1.组织中氨基酸分解生成的氨 组织中的氨基酸经过联合脱氨作用脱氨或经其它方式脱氨,这是组织中氨的主要来源。组织中氨基酸经脱羧基反应生成胺,再经单胺氧化酶或二胺氧化酶作用生成游离氨和相应的醛,这是组织中氨的次要来源,组织中氨基酸分解生成的氨是体内氨的主要来源。膳食中蛋白质过多时,这一部分氨的生成量也增多。2.肾脏来源的氨 血液中的谷氨酰胺流经肾脏时,可被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谷氨酰胺酶(glutaminase)分解生成谷氨酸和NH3。3.肠道来源的氨 这是血氨的主要来源。正常情况下肝脏合成的尿素有15?0%经肠粘膜分泌入肠腔。肠道细菌有尿素酶,可将尿素水解成为CO2和NH3,这一部分氨约占肠道产氨总量的90%(成人每日约为4克)。肠道中的氨可被吸收入血,其中3/4的吸收部位在结肠,其余部分在空肠和回肠。氨入血后可经门脉入肝,重新合成尿素。这个过程称为尿素的肠肝循环(entero?hepatin circulation of urea)。肠道中的一小部分氨来自腐败作用(putrescence)。这是指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蛋白质或其水解产物氨基酸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分解的过程。腐败作用的产物有胺、氨、酚、吲哚、H2S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也能产生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脂肪酸、维生素K、生物素等。(二)氨的去路氨是有毒的物质,人体必须及时将氨转变成无毒或毒性小的物质,然后排出体外。主要去路是在肝脏合成尿素、随尿排出;一部分氨可以合成谷氨酰胺和门冬酰胺,也可合成其它非必需氨基酸;少量的氨可直接经尿排出体外。
10.简述肝昏迷氨中毒的机理。
氨中毒学说 正常情况下,氨的生成和清除保持着动态平衡,从而使血氨水平维持正常。肝功能严重受损时,血氨水平可升高。血氨水平升高可以是氨生成增多或(和)氨清除不足(鸟氨酸循环障碍)所致。“氨中毒”为肝昏迷的传统学说,是慢性肝病肝昏迷的基本原因。在慢性肝衰昏迷者,常有血氨增高。正常人血氨不超过50微克%,患者多在100微克肠以上,且常为正常值的1一3倍。由于肝功能不全情况下,血氨的来源增多或去路减少,引起血氨升高,脑组织对氨毒性极为敏感,因而出现脑功能障碍而导致昏迷。正常血氨来自肠菌产氨(每日约4g)、肾泌氨、肌肉组织产氨等,而解除氨毒性的机制主要靠肝内的尿素合成。由于肝严重病变导致肝功能不全,清除氨的能力大为降低,加之门腔静脉短路,使由肠管回血液的氨不经肝解毒而直接进入体循环,造成高氨血症与肝昏迷。饮食蛋白过多、消化道出血、摄入铵盐、放腹水以及应用利尿剂等均可引起血氨的升高或氨毒性增加,从而能诱发肝昏迷。氨对脑组织的毒性作用在于氨主要是干扰了脑的能量代谢,使高能磷酸化合物(ATP等)浓度降低。氨对脑细胞代谢的干扰有下述几方面:①氨能抑制丙酮酸脱氢酶的活性,影响乙酰辅酶A的生成,既干扰了三羧酸循环的起始步骤,又影响了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生成;②氨中毒时,脑内以形成谷氨酰胺的方式解毒,从而消耗了较多的NADH(α-酮戊二酸经还原性氨基化而生成谷氨酸),影响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正常进行,妨碍ATP生成;③大量氨与α-酮戊二酸结合生成谷氨酸,可使三羧酸循环中的α-酮戊二酸耗竭,妨碍了供能物质在脑细胞中能量的释放与转换。由于α-酮戊二酸及草酰乙酸难于通过血脑屏障,脑内转氨酶活性低,难于使α-酮戊二酸等得到补充,因此氨中毒使脑细胞三羧酸循环发生障碍,ATP的生成减少;④氨和谷氨酸合成谷氨酰胺时增加ATP消耗;⑤氨能激活神经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并和K有竞争作用,影响离子分布和神经传导的正常进行。11.试从模板、原料、酶、产物、配对五个方面比较复制与转录的异同。答:相同点:都以DNA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都在细胞核内进行。 不同点:1 转录以DNA单链为模版而复制以双链为模板2 转录用的无引物而复制以一段特异的RNA为引物3 转录和复制体系中所用的酶体系不同4 转录和复制的配对的碱基不完全一样,转录中A对U,而复制中A对T,而且转录体系中有次黄嘌呤碱基的引入5.转录底物是核糖核酸,复制是脱氧核糖核酸。产物当然不一样了,转录的产物是rna,复制的产物是dna。
12、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三种RNA起什么作用?答:它们是信使RNA、转移RNA、核糖体RNA。1.mRNA的功能就是把DNA上的遗传信息精确无误地转录下来,然后再由mRNA的碱基顺序决定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完成基因表达过程中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mRNA是DNA的转录产物,含有DNA的遗传信息。每一个三羧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2.tRNA携带运输活化了的氨基酸,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转运氨基酸到正确的位置。3.rRNA不单独存在,与其他蛋白质构成蛋白体。核蛋白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13. 简述两类胆红素的区别。答:人体内的胆红素主要来源于血红蛋白。正常人体液中衰老的红细胞经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碰坏和分解后,生成游离的胆红素即非结合胆红素,为脂溶性胆红素,不溶于水,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因此不能由尿液排出。非结合胆红素由肝摄取,在肝细胞内的葡萄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下与葡萄醛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呈水溶性,可通过肾小球滤过而由尿液排出。
14.试述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及生理意义?。答:初级胆汁酸随胆汁流入肠道,在促进脂类消化吸收的同时,受到肠道(小肠下端及大肠)内细菌作用而变为次级胆汁酸,肠内的胆汁酸约有95%被肠壁重吸收(包括主动重吸收和被动重吸收),重吸收的胆汁酸经门静脉重回肝脏,经肝细胞处理后,与新合成的结合胆汁酸一道再经胆道排入肠道,此过程称为胆汁酸的肝肠循环。胆汁酸体内含量约3~5g,餐后即使全部倾入小肠也难达到消化脂类所需的临界浓度,然而由于每次餐后都可进行2~4次肝肠循环,使有限的胆汁酸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从而维持了脂类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进行。保证了胆汁酸的量;增加了胆汁酸的利用率.15. 简述B族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B族维生素是食物释放能量的关键,是构成所有人体组织必不可少的物质,属于水溶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大量贮存;全是辅酶,帮助蛋白质更好的吸收和利用。辅酶,其实就是酶的一个辅助基团,也可以理解为酶的结构的一部分,没有辅酶这个结构,酶就不能催化生化反应,这是生物化学上的一个基本常识。大多数维生素,都是扮演了辅酶的角色,从而参与机体的某个生化反应,所以,缺少了某种维生素,人体的某个生化反应就出现障碍,就患上某某维生素缺乏症。1.维生素B1又名硫胺素,体内活性形式为焦磷酸硫胺素(TPP)。TPP是α-酮酸氧化脱羧酶的辅酶,也是转酮醇酶的辅酶。2.维生素B2又名核黄素,体内活性形式为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FMN及FAD是体内氧化还原酶的辅基,主要起氢传递体的作用。3.维生素PP:包括尼克酸和尼克酰胺,体内活性形式是: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NAD及NADP是体内多种脱氢酶(如苹果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的辅酶,起传递氢的作用。4.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及吡哆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体内活性形式为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磷酸吡哆醛是氨基酸转氨酶及脱羧酶的辅酶,也是δ-氨基γ-酮戊酸合酶(ALA合酶)的辅酶。++++
上一篇: 下一篇: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脂肪肝 血糖 的文章

 

随机推荐